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 |
---|---|
存在时期 | 1775年11月10日-现今 |
国家或地区 | 美国 |
种类 | 海军陆战队 |
功能 | 两栖步兵 |
规模 | 现役180,958人(截至2020年[update])[1] 预备役38,500人(截至2017年[update])[2] |
直属 | 美国海军部(自1834年) |
驻军/总部 | 美国弗吉尼亚州五角大楼 |
别称 | 皮领(Leatherneck) 锅盖头(Jarhead) 地狱犬(Devil Dog) |
格言 | 永远忠诚 (Semper Fidelis) 少数者,自豪者 (The Few, The Proud) |
专用颜色 | 红与金 |
进行曲 | 陆战队赞歌 ⓘ 永远忠诚 ⓘ |
参与战役 |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法战争 亚洲殖民冲突、二战 朝鲜战争、越战、波湾战争 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
指挥官 | |
海军部长 | 卡洛斯·德尔·托罗 |
司令 | 埃里克·史密斯上将 |
副司令 | 克里斯托弗·J·马霍尼上将 |
首席军士长 | 特洛伊·布莱克 |
标识 | |
臂章 | |
海军陆战队军旗 | |
飞机 | |
攻击机 | AV-8B |
电战机 | EA-6B |
战斗机 | F/A-18A/B、F/A-18C/D、F-35B、F-35C、F-5N |
直升机 | MV-22B、AH-1Z、CH-53E、UH-1Y、VH-3D、K-MAX、VH-60、CH-46 |
侦察机 | RQ-7、MQ-8B、RQ-4、RQ-11 |
运输机 | C-9、C-12、C-20、C-40、C-130 |
空中加油机 | KC-130T/J |
美国海军陆战队(英语: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缩写:USMC),是美国军队中的陆战队及两栖作战部队,其主要职责是运用美国海军的舰队(含航空兵),快速抵达全球各危机发生地执行战斗任务。美国陆战队属于美国军队中的一个独立军种,与美国海军地位平行,同属美国国防部下属的美国海军部管辖,其英语军衔名称与陆军、空军相同。负责美国驻外使馆保安的使馆警卫队亦隶属于美国陆战队。
历史
[编辑]早期
[编辑]·合众国武装力量 | ||
美国陆军 US Army | ||
美国海军 US Navy | ||
美国空军 US Air Force | ||
美国海军陆战队 US Marine Corps | ||
美国海岸警卫队 US Coast Guard | ||
美国太空军 US Space Force |
美国陆战队发展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最初成立于费城的殖民地陆战队。当时由第二殖民地国会于1775年11月10日授权成立建军,编制两个营。该天也订为陆战队队庆。美国战争结束后,殖民地海军和殖民地陆战队都于1783年解散。虽然还是有少数小单位陆战队分散在美国海军当时的军舰上,最后一支也在9月份解散。直到1798年才再次成立陆战队,因为当时发生美法短暂冲突的海战,国会才算正式成立常备性美国海军陆战队。[3]主要兵源由战争部于1797八月招募[4]为了应对新造的诸多护航母,国会于1794年3月18日授权海军增兵法案,[5]授权每一艘护航母可以招募若干海军陆战队。
该时代海军陆战队最著名的一战就是第一次巴巴里战争(1801年-1805年),同时也是美海军陆战队第一次海外行动。海军陆战队攻打北非海盗,[6]当时上兵威廉伊顿和佩理少尉带领7名海军陆战队员和300名佣兵拿下了的黎波里。从此这场战斗成为海军陆战队传奇故事。士兵也开始配备佣兵刀。[7]
1812年战争期间,海军陆战队登上大型护航母作战,取得美国于该战争中第一场胜利。该战不但延迟英军进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也保住安德鲁·杰克逊的新奥尔良防线。战争结束时海军陆战队已经成为海战中的船侧步枪战高手。[7]
战后的1820年海军陆战队迎接第五任司令阿齐巴德·汉德森。在他任期内海陆活动范围扩展到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和西非,福克兰群岛和苏门达腊也有海陆前往过。汉德森也反对杰克逊总统把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合并的意见。[7]后来国会为了妥协而通过1834年的“海军陆战队组织修正条例”,规定海军陆战队下辖于美国海军但是以半独立部队存在,但是这次事件也是海军陆战队存在的必要性第一次被质疑。[8]
后来汉德森自愿带领海军陆战队参加1835年萨未诺战争,他亲自带领两个营作战。十年后的美墨战争(1846年-1848年),海军陆战队打出著名壮烈战役夏布尔特佩克之役,进攻墨西哥市,也成为后来军歌中的“From The Halls of Montezuma”歌词由来。在1850年代,多数海军陆战队多在巴拿马和亚洲活动,和佩理的东印度分队军一起行动也成就著名的远东战斗史。[9]
当他们在外国作战回来时,海军陆战队紧接参加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负责海岸封锁的任务。但是随着美国分裂,海军陆战队也有一半军官脱离去加入南军并成立南方海军陆战队,但是最后只对战局有一点点影响:南军海军陆战队在第一次奔牛河之役后全军覆没。[10]
1898年美西战争陆战队带领美国军队登陆菲律宾、古巴和波多黎各,证明准备充分。在关塔那摩湾占领西班牙的海军基地,之后被美国海军使用至今。之后陆战队又参与美菲战争、八国联军等战役。
一战时陆战队成为美国远征军一部分,在潘兴将军带领下登陆欧洲战场。在贝洛森林据传陆战队被德军称为“Teufel Hunden”,意为“地狱犬”。但此说法仅存在于当时美国媒体,在德军纪录看不到类似称呼。一战时期陆战队开始研究两栖作战相关技术,对未来二战在太平洋岛屿的战斗助益极大。在当时已经有军官意识到未来可能将与日本在太平洋上战斗,这让陆战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积极备战,不但要求陆军进行联合两栖军事演习,还取得大量两栖作战装备。
二战
[编辑]在二战期间,海军陆战队担任太平洋战争攻击日本的主要角色。例如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布干维尔岛战役、塔拉瓦战役、关岛战役(1944年)、天宁岛战役、塞班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及帕劳战事、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
密码专家飞利浦约翰斯顿还在战争中提出用印地安那瓦何语作为海军陆战队密码的战略。
硫磺岛战役中,著名的举旗照片就是由五名海军陆战队员和一名海军士兵合力举起的。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里斯特尔当天就在岛上看到那一幕,他说“……国旗的升起意味海军陆战队在未来500年继续存在。”这也成为后来重要的公关宣传。战争期间海军陆战队改组成两个师下面四个旅,五个飞行中队和大量后备队员,总计485,000人。后来又增加20个防卫营和一个空降营。[11]总计87,000名海军陆战队军人在二战伤亡(死亡20,000多),其中82人获颁荣誉勋章。[12]
虽然有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的名言,海军陆战队在战后受到军费下降的影响,陆军将领试图把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及资产分摊给陆军和海军。海军陆战队得到国会支持,最后促成1947年国安法立法,保障海军陆战队存续。[13]之后1952道格拉斯曼菲尔德法案确立海军陆战队将军可以列席参谋首长联席会和其他军种平起平坐。
朝鲜战争
[编辑]朝鲜战争(1950-1953)中极速调往前线的就是海军陆战队第一临时旅。该旅也守住釜山环型防御圈,以执行侧翼作战。之后麦克阿瑟带领陆战队进行仁川登陆,该攻击成功瓦解朝鲜战线,并将之逼退到鸭绿江直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为止。志愿军靠着数倍于联合国的军力才逼退陆战队。美国陆军第十军(包含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陆军第七师)在朝鲜半岛长津湖(此人工湖英文称为长津水库——Chosin Reservoir)地区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包围攻击,激战后突围到兴南港,携带十多万平民撤出,史称长津湖战役。海军陆战队在38度线防区奋战到1953年停战日。[14][15]朝鲜战争使海军陆战队从75,000人扩充到261,000人,共有30,544人死伤,其中42人获颁荣誉勋章。[16]
越南战争
[编辑]之后的越战中海军陆战队也是关键部队。处于美军参加南越地面作战的部队的最北侧,最靠近十七度线军事分界线,经常遭到越过十七度线南下的北越陆军的第一波打击。他们从岘港市登陆,还参加了顺化战役、溪生战役。海军陆战队编成特殊部队驻扎在南越。在那里他们遇到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游击战术和北方越南人民军(NVA)正规部队的间歇性攻击。并派教官训练南越海军陆战师。最终1973年美国在签订巴黎和平协约后撤走大部分战斗部队。之后1975年西贡陷落时的“常风行动”中,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队和使馆卫兵在美国驻南越大使馆及新山一空军基地附近的美国驻南越国防武官办事处馆区(DAO Compound)两个据点的撤退人员任务中扮演主力角色,之后亦处理马亚圭斯号事件。[17]
越战是海军陆战队所经历最长的战争,最终13,091[18][19]人死亡,51,392人受伤,其中57人获颁荣誉勋章。[20][21]部署的陆战队员比二战还多。[22]
军队回国后,许多队员因为战争中的不当行为和逃亡被送上军事法庭。也导致1970年代陆战队的诸多大改革,更注重招募品质和矫正辅导被列为可以保障部队安全的因素。[23]
阿富汗、伊拉克战争
[编辑]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向世界宣布美军要在阿富汗打一场样式很特殊的反恐怖战争,以彻底消灭制造九一一事件的幕后黑手及其同盟者塔利班武装之时,有眼光的战略家们都认为美国无疑会赢得这场战争。但是自10月7日美军开打以后,特别是反塔联盟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使世人愈感到始料不及,战争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戏剧性变化,许多分析家们的预测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21世纪后第一场最大的海军陆战队行动就是伊战。海军陆战队编成了第一远征军,偕同陆军第三步兵师于2003年攻击伊拉克,此后海军陆战队都没有离开伊拉克,直到2013年奥巴马总统宣布从伊拉克撤军。
与其他军种关系
[编辑]因为海军陆战队的战斗能力与美国陆军重叠,美国陆军长久以来将美国海军陆战队视为与其在战斗能力、预算、任务及名声上的竞争对手。这种态度可以追溯到海军陆战队成立之初。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陆军努力重建美国的国防编制,想把海军陆战队解散和将其功能合并到其他军种,主导此事的陆军军官包括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德怀特·艾森豪将军以及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陆军参谋长[13]。
在美国海军部底下,海军陆战队与海军属于伙伴关系。海军作战部长(CNO)和海军陆战队司令(CMC),处理各自的军种,并对文人领导的海军部(DON)负责。因此,海军陆战队与海军间相较于其他军种有更紧密的关系。最近的白皮书和宣传资料,经常使用的宣传语是“海军 ─ 陆战队”[24][25]。这种关系是因为海军提供运输、后勤、医疗服务,以及作战支援给海军陆战队需要的地方。相反的,海军陆战队则负责陆上的运作以支持海上作战,包含占领海军基地或航空站。
海军陆战队与海军有许多体制上的合作,海军陆战队的军官有很大的比例来自美国海军学院和海军预备役军官训练团(NROTC)[26]。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的飞行员培训也是透过海军飞行员训练管道,包含使用海军的武器和飞行员学校。目前海军航空母舰部署一支海军飞行中队与一支海军陆战队大黄蜂中队。海军蓝色天使特技飞行队包括至少一名海军陆战队飞行员,且其中一架C-130运输机是属于海军陆战队[27]。
海军陆战队不培养牧师及医疗人员,因此由海军军官及水手士兵担当这两种职务。因此有些水手(特别是医务兵(Corpsman)),一般是穿着海军陆战队制服及配戴其徽章,但却使用海军的姓名标签来与其它同袍识别。大多数的奖章是海军陆战队与海军共同享有的[28],例如海军陆战队员获得海军十字勋章(代表最高荣誉的奖章)及其他海军版本的奖章。只有少数奖章是限定海军陆战队的,例如优良行为奖章。
军衔
[编辑]军官
[编辑]国防部级别 | O-10 | O-9 | O-8 | O-7 | O-6 | O-5 | O-4 | O-3 | O-2 | O-1 | |
---|---|---|---|---|---|---|---|---|---|---|---|
佩章 | |||||||||||
军衔[29][30] | 上将 | 中将 | 少将 | 准将 | 上校 | 中校 | 少校 | 上尉 | 中尉 | 少尉 | |
英文缩写 | Gen | LtGen | MajGen | BGen | Col | LtCol | Maj | Capt | 1stLt | 2ndLt | |
北约代码 | OF-9 | OF-8 | OF-7 | OF-6 | OF-5 | OF-4 | OF-3 | OF-2 | OF-1 | ||
准尉
[编辑]国防部级别 | CWO-5 | CWO-4 | CWO-3 | CWO-2 | WO-1 |
---|---|---|---|---|---|
佩章 | |||||
军衔[29][30] | 五级准尉 | 四级准尉 | 三级准尉 | 二级准尉 | 一级准尉 |
英文缩写 | CWO5 | CWO4 | CWO3 | CWO2 | WO1 |
北约代码 | WO-5 | WO-4 | WO-3 | WO-2 | WO-1 |
士兵/士官
[编辑]国防部级别 | E-9 | E-8 | E-7 | E-6 | E-5 | E-4 | E-3 | E-2 | E-1 | |||
---|---|---|---|---|---|---|---|---|---|---|---|---|
佩章 | 无 | |||||||||||
军衔[29][30] | 首席士官长 | 一等士官长(偏领导) | 枪炮士官长(偏武器使用) | 二等士官长 | 三等士官长 | 四等士官长 | 上士 | 中士 | 下士 | 准下士 | 一等兵 | 新兵 |
英文缩写 | SgtMajMC | SgtMaj | MGySgt | 1stSgt | MSgt | GySgt | SSgt | Sgt | Cpl | LCpl | PFC | PVT |
北约代码 | OR-9 | OR-9 | OR-9 | OR-8 | OR-8 | OR-7 | OR-6 | OR-5 | OR-4 | OR-3 | OR-2 | OR-1 |
组织架构
[编辑]陆战一师各单位徽章(29张)每个步兵团下辖4个营和1个直属连。其中第四陆战队步兵团原属第三陆战师,因为历史原因而划归陆战一师指挥。陆战十一团是陆战一师的师属炮兵团。以上部队合计19000人左右。第1海军陆战队师现主要驻扎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海军陆战队彭德尔顿营地、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的二十九棕榈村海军陆战队空地作战中心(或翻译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空中暨地面作战中心)。[32][33]
历史原因
[编辑]关于第四陆战队步兵团下属三个营分别划归第1、5、7团的历史原因;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上首个被敌军歼灭的团级单位。在菲律宾战役 (1941年-1942年)前是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三师,该团曾派驻中国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有个绰号叫:“China Marines”。因应当时太平洋局势,1941年11月10日起撤出上海前往菲律宾。1942年5月6日,当时驻菲律宾美军指挥官美国陆军中将乔纳森·温赖特( Jonathan Wainwright ),下令投降于日军,意味该团被日军摧毁[注 1]}。1944年2月1日,将原有4个突击兵营(Marine Raiders Battalion)整编,作为第四陆战队步兵团重建骨干,原第一、四、三突击兵营(Marine Raiders Battalion)改编为第四陆战队步兵团一、二、三营(Battalions),原第二突击兵营改编为团属兵器连,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六师,二战结束后随陆战队第六师撤编解散。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在美国西岸彭德尔顿基地重启编制,隶属于陆战队第三师改驻日本,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后。该团于1953年8月23日被派往韩国,在1954年7月27日返回日本,当陆战队第三师于1955年驻守冲绳时,该团改驻威夷海军陆战队基地,直到1965年随陆战队第三师部署到越南,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1972年该团被派往冲绳,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三师。除了作战部署外,例如在波湾战争期间(1990年至1991年)陆战队第四团2营隶属于陆战队第二师第八团指挥。第四陆战队步兵团一直在冲绳驻守到2019年,该团1、2、3营分别划归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1、5、7团指挥。[35]
装备
[编辑]个人武器
[编辑]军服
[编辑]- 美国 陆战队统一作战服(MCCUU)
- 美国 阻燃组织装备(FROG)
- 美国 Drifire/Crye Precision G3作战服(特种作战部队使用)
- 臂章
- 特色单位徽章
- 军靴
- 战斗手套
单兵装具
[编辑]- 美国 轻量化头盔(LWH)
- 美国 增强型战斗头盔(ECH)
- 美国 高切增强型战斗头盔(High Cut ECH)。由Gentex设计,采用ACH ARC导轨、Lux Pux悬挂系统等设计。
- 美国 Ops-Core FAST Ballistic/Maritime(主要由特种作战部队使用)
- 美国 Ops-Core FTHS(由特种作战部队使用)
- 美国 改进型模块化战术背心(IMTV)
- 美国 III代携板背心(Plate Carrier Generation III,简称PC GenIII)[36]。由FirstSpear设计[37],设有8种正背ESAPI板尺寸(XS至XL,以及新的XS-Short、S-Short和S-Long)、3种侧围尺寸(S、M、L)及2种ESAPI侧板尺寸(6×8英寸及新的6×6英寸),且侧板可向上下前后调整,以贴合更多陆战队员体型。PC GenIII可依需求组装成战术配置(Tactical Configuration)、低轮廓配置(Low Profile Configuration)及负重配置(Load Bearing Configuration),当中负重配置组装自低轮廓配置以外的部件,并设计为穿着在低轮廓配置PC GenIII外。PC GenIII将取代IMTV及旧版PC。PC GenIII除陆战队常用的狼棕色,亦有特别为如宪兵等部队采用额外附有软式抗弹内衬侧围的黑色版本(陆战队称此为执法版)。
- 美国 Crye Precision AVS携板背心
- 美国 Crye Precision JPC 2.0携板背心
车辆
[编辑]军机
[编辑]相集
[编辑]
流行文化
[编辑]相关电影
[编辑]- 战火云霄(heartbreak ridge)
- 风语者
- 锅盖头
- 世界异战
- 勇闯夺命岛
- 军官与魔鬼
- 变形金刚 (2007年电影)(电影中驻防在卡塔尔的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是直属美国海军陆战队,由格伦·莫肖尔饰演。)
- 双情路
- 幸运符
- 火线赤子情(电影中美国洛杉矶警察局警官泰勒,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
- 硫磺岛的英雄们(Flags of Our Fathers)
- 梅根·李维
- 拳力脱逃(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别活动科不存在的特工小组詹姆斯,曾经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武装侦察部队服役,还有影片中美国驻印尼大使馆有美国海军陆战队使馆警卫队)
- 全金属外壳
- 科洛弗档案(电影中罗伯救出贝丝后,罗伯就与贝丝跟朋友去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UH-1直升机撤离美国的纽约市,但后来受到巨型怪物的攻击而坠机。
- 仁川登陆战(电影最后在美国空军空袭与美国海军炮击,然后等讯号发射之后,执行仁川登陆战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团登陆作战,但电影里美国海军陆战队没有与朝鲜人民军发生交战)。
- 叶问4:完结篇
- 劫命救护
电视剧
[编辑]电子游戏
[编辑]参见
[编辑]- 美国海军陆战队技能章
- 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事单位与编制
- 《皮领杂志》(美国海军陆战队刊物)
- 联盟国海军陆战队
注解
[编辑]- ^ “The 4th Marine Regiment was utterly destroyed, and only a few surviving Marines and personnel made up what was left of the regiment.[22] The regiment was subsequently dissolved under control of its own accord. The commander of 4th Marines ordered the burning of the colors before they made their hasty evacuation.”。[34]
参考文献
[编辑]- ^ USMC 3-star to retired CNO: ‘Where’s the beef?’. Marine Times. Feb 2013 [28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年3月2日).
- ^ Reserve Force Figures (PDF). The Continental Marine Magazine – Almanac 2010. Marine Forces Reserve: 9. 2010 [27 December 2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年11月17日).
The Selected Marine Corps Reserve has approximately 41,600 Marines; the Individual Ready Reserve has approximately 60,000 Marines.
- ^ U.S. Congress. An Act for Establishing and Organizing a Marine Corps. 11 July 17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0).
- ^ Captain John Barry. Muster Roll of Officers, Petty Officers, Seamen, and Marines, on the Frigate United States. 9 February 1798 [16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7).
- ^ U.S. Congress. Act to provide a Naval Armament. NARA. 18 March 1794 [16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 ^ Richard Leiby, Terrorists by Another Name: The Barbary Pirates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5-25, The Washington Post,15 October 2001
- ^ 7.0 7.1 7.2 Simmons, Edwin H.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s: A History, Fourth Edition.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1-59114-790-5.
- ^ U.S. Congress. An Act for the Better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30 June 1834 [3 August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0月7日).
- ^ Moskin, J. Robert. The U.S. Marine Corps Story. New York: McGraw-Hill. 1987.
- ^ Chenoweth, USMCR (Ret.), Colonel H. Avery; Colonel Brooke Nihart, USMC (ret). Semper fi: The Definitiv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U.S. Marines. New York: Main Street. 2005. ISBN 1-4027-3099-3.
- ^ Marines in World War II Commemorative Series. Marine Corps Historical Center. [17 Jan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8).
- ^ Marine Corps History. GlobalSecurity.org. [17 Januar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 ^ 13.0 13.1 Krulak, Victor H. First To Fight: An Inside View of the U.S. Marine Corp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4. ISBN 0-87021-785-2. Chapter 7, The Marines' Push Button 113-119
- ^ 《長津湖》電影熱映 中美對朝鮮戰爭的不同敘事. BBC News 中文.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中文(繁体)).
- ^ Fehrenbach, T.R. This Kind of War: The Classic Korean War History. Brassey's. 1994. ISBN 1-57488-259-7.
- ^ Fast Facts on the Korean War. History Division, U.S. Marine Corps. [3 August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6日).
- ^ Millet, Alan R. Semper Fidelis: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New York: Macmillan. 1991.
- ^ Casualties: U.S. Navy and Marine Corps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0-04-07, history.navy.mil.
- ^ Official U.S. Navy figures number the USMC deaths at 13,091. This source provides a number of 14,837. U.S. Military Casualties in Southeast Asia. The Wall-USA. 31 March 19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9月2日).
- ^ Casualties: U. S. Navy and Marine Corps Personnel Killed and Wounded in Wars, Conflicts, Terrorist Acts, and Other Hostile Incidents.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Department of the Navy. 7 August 2006 [200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7).
- ^ Marines Awarded the Medal of Honor.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6日).
- ^ Simmons, 247. Roughly 800,000 Marines served in Vietnam, as opposed to 600,000 in World War II.
- ^ Warren, James A. American Spartans: The U.S. Marines: A Combat History From Iwo Jima to Iraq. New York: Free Press, Simon & Schuster. 2005. ISBN 0-684-87284-6.
- ^ Clark, Adm. Vern; Hinton, Don. Sea Power 21. Proceedings (Naval Institute Press). October 2002, 130 (October 2002): 3005 [28 July 2006]. doi:10.1090/S0002-9939-02-0639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 ^ Estes, Kenneth W. The Marine Officer's Guide, 6th Edition.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0. ISBN 1-55750-567-5.
- ^ McCullough, Amy. Abort Launch: Air shows to do without Fat Albert’s famed JATO. Marine Corps Times (Gannett Company). 9 November 2009: 6 [20 November 2009].
- ^ Lawliss, Chuck. The Marine Book: A Portrait of America's Military Elite.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88.
- ^ 29.0 29.1 29.2 军事科学院军制研究部. 《军衔》. 长征出版社. 1985: 17–25.
- ^ 30.0 30.1 30.2 中华民国国防部. 《新编国军简明美华词典》. 中华民国国防部. 2017: 861,923–924.
- ^ 美軍艦隊陸戰隊的現在與未來-編制與用兵部署淺析(劉俊廷) - 軍事刊物 - 中華民國海軍. navy.mnd.gov.tw.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 ^ MAGTFTC/MCAGCC, Twentynine Palms. www.29palms.marines.mil.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 ^ 美軍艦隊陸戰隊的現在與未來 -編制與用兵部署淺析 (PDF). [2021-1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1).
- ^ Leatherneck Magazine, 4th Marines explore historic Philippine battle site, 1 February 2007.
- ^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近代中国:北平全员被俘,上海隔岸观火_天津. www.sohu.com.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英语).
- ^ Snow, Shawn. The Corps starts fielding new lightweight plate carrier to grunts. Marine Corps Times. 2020-04-08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美国英语).
- ^ Group, FirstSpear Technology. USMC begins fielding GEN III Plate Carrier with Tubes™ and 6/12™. FirstSpear Technology Group.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0) (加拿大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美国海军陆战队官方页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美国海军陆战新闻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