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般若经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道行
该经为现存最早译为汉语的般若类经典,与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摩诃般若钞经》、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玄奘译《大般若经》第四分(《八千颂般若经》,Aṣṭa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为同本异译。经中主要讲述各种般若波罗蜜教法,提倡“般若波罗蜜”来取代只对“窣堵坡﹙佛塔﹚”作形式崇拜的供养[2],此外叙述受持不同方法的功德。
学术研究
[编辑]爱德华·孔兹推测《八千颂般若经》中的早期篇章“道行品”,或各经本中与此品相当部分的构作时期,约成立于公元前1世纪,为般若经文献的初期样态;其他的篇章则是后来逐渐添增的,整部经典的编纂历时约二个世纪以上,而《八千颂般若经》是最早形成的般若经[3]。不过,静谷正雄和吕澂则持相反的看法,主张《金刚经》才是最早的般若经[3]。Gregory Schopen支持后说,并认为这个变迁过程,是由代表口传的《金刚经》过度到代表文传的《八千颂般若经》[4]。另外,有些学者认为般若波罗蜜教法是由大众部中的制多部(Caitika)发展而传出,他们相信《八千颂般若经》来自于印度南方的案达罗国(Andhra)地区[5]。
在2012年,Harry Falk和Seishi Karashima发表了用佉卢文书写的健驮逻语《八千颂般若经》残卷[6],碳十四定年法测定为大约公元75年时所书写,为世界现存最为古老的佛经写卷之一。该写卷和支娄迦谶译出的《道行般若经》极为相似。支译所据版本比该犍陀罗语写卷要稍加扩大,但比巴米扬的梵语本更为接近犍陀罗语本[7]。
参考文献
[编辑]- ^ 开元释教录:“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题云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亦云般若道行品经或八卷初出与明度小品及大般若第四会等同本光和二年七月八日出见敏祐二录)”
- ^ 王联章. 般若思想的淵源及其發展 一、大乘的興起與般若思想的流傳.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2).
《八千颂》被编集时的印度,stupa的信仰和仪礼达到顶点。stupa所象征的过去诸佛,阿閦、宝胜、无量光﹙Amitabha﹚等的现在诸佛,和弥勒等未来佛的信仰,都很盛行。为得无上完善的证悟、成为佛陀而求道的大乘菩萨。常在梦、幻觉、观想中,会见现在诸佛,被劝追求般若波罗蜜。出现于《八千颂》的常啼﹙Sadaprarudita﹚菩萨求道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佛教徒在此之前很顾忌的佛像制作不久将开始。总之,这个时代是佛教徒非常盼望无论如何再度见到佛陀的时代。但,《八千颂》并不就那样直率地肯定佛骨的崇拜和对肉身佛陀的憧憬。《八千颂》教人看超越这些物理形态的真实佛陀。超物理的佛陀,就是般若波罗蜜﹙智慧的完成﹚。《八千颂》说,般若波罗蜜才是佛陀的本质,有如母亲一般,生出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陀,所以般若波罗蜜比佛塔和遗骨更应受尊崇。
- ^ 3.0 3.1 王联章. 般若思想的淵源及其發展 二、《般若經》文獻的集成.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2).
- ^ Schopen, Gregory. Figments and Fragments of Mahāyāna Buddhism in India. 2005. pp. 31-32
- ^ Guang Xing. The Concept of the Buddha: Its Evolution from Early Buddhism to the Trikaya Theory. 2004. pp. 65-66 "Several scholar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Prajnaparamita probably developed among the Mahasamghikas in Southern India, in the Andhra country, on the Krsna River."
- ^ Harry Falk and Seishi Karashima, A first‐century Prajñāpāramitā manuscript from Gandhāra — parivarta 1 (Texts from the Split Collection 1). Annu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XV (2012), 19-61.
- ^ 和田本犍陀羅語《法句經》的發現與研究情況簡介.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