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过去七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过去七佛
唐铜七佛造像。浙江省博物馆

过去七佛,又称原始七佛,是佛经中纪录的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七位佛陀

概论

[编辑]

佛教认为,世界会有无数无尽的依次出世传法。在我们的娑婆世界中,现在所处的时间叫贤劫,有千佛出世,过去叫庄严劫,也有千佛出世。拘留孙佛为贤劫千佛之第一佛,释迦牟尼佛为贤劫千佛之第四佛,而拘留孙佛之前,则是庄严劫出世的佛陀。佛教中将过去庄严劫最后出世的三佛,与现在贤劫最先出世的四佛,合称为过去七佛,为离我们现在时间最近的、依次出世的七尊佛陀[1]

其中,释迦牟尼佛(Śākyamuni)是七佛中最后一位,俗名悉达多,姓氏乔达摩。释迦佛之前出世的六位佛是毗婆尸佛(Vipaśyin)、尸弃佛(Śikhin)、毗舍浮佛(Viśvabhu)、拘留孙佛(Krakucchanda)、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迦叶佛(迦shè佛,Kāśyapa)。《长阿含经·大本经》中记录了过去七佛出现的因缘和故事。[2]

过去诸佛

[编辑]

部派佛教时期,僧人更往前推溯出过去七佛之前的佛陀,如过去“二十五佛”(出自《佛种姓经》)、“二十八佛”(出自巴利《本生经》的序论〔Nidānakathā〕)之说法。所谓过去二十五佛即过去七佛之前有十八佛,总共二十五佛,所谓二十八佛即二十五佛之前有三佛[3]

还有如大众部说出世部,及《佛本行集经》所谈的过去佛,竟达三十亿之号为释迦佛者,八亿之号为燃灯佛[3]

传法偈颂

[编辑]

宗镜录》、《景德传灯录》等典籍记载其传法偈颂为:


第一毘婆尸佛偈云:

身从无相中受生,

由如幻出诸形像。[注 1]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无所住。


第二尸弃佛偈云:

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

幻出无根无实性。


第三毘舍浮佛偈云:

假借四大以为身,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


第四拘留孙佛偈云:

见身无实是佛见,

了心如幻是佛了。[注 2]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与佛何殊别?


第五拘那舍牟尼佛偈云:

佛不见身知是佛,

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惧于生死。


第六迦叶佛偈云:

一切众生性清净,

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无罪福。


第七释迦牟尼佛偈云:

幻化无因亦无生,

皆即自然见如是。

诸法无非自化生,

幻化无生无所畏。


参考资料

[编辑]

注解

[编辑]
  1. ^ 《景德传灯录卷一‧叙七佛》记载此句为“犹如幻出诸形象”
  2. ^ 《景德传灯录卷一‧叙七佛》记载前两句为“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黄开国,李刚,陈兵等 主编. 七佛. 诸子百家大辞典.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ISBN 7-220-04869-6. 
  2. ^ 長阿含經. 大正新脩大藏经. 第1册 No. 0001 (东京: 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1988 [201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佛告诸比丘:“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毘舍婆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比丘!此贤劫中有佛名拘楼孙,又名拘那含,又名迦叶。我今亦于贤劫中成最正觉。” 
  3. ^ 3.0 3.1 张瑞良. 佛概念之研究與深思. 台大哲学论评. [2018-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