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湖南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
湖南历史
湖南清代历史
湖南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三苗
于越 扬越
楚国 罗国
春秋
战国
百越
楚国
长沙郡 黔中郡
武陵郡 长沙郡 零陵郡 桂阳郡
三国 武陵郡 长沙郡 零陵郡 桂阳郡
荆州 湘州 江州
南北朝 荆州 沅州 湘州
沅陵郡 武陵郡 澧阳郡 巴陵郡 长沙郡 衡山郡 桂阳郡 零陵郡
江南西道
五代 马楚
荆湖南路
湖广行省
湖广布政使司
湖南省
中华民国 湖南省
中华人民
共和国
湖南省

原始社会

[编辑]

旧石器时代,湖南地区已经有人类活动。常德地区有湖南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0万年。位于株洲县城西南的三门镇燕子村六斗坡,出土石刮削器1件。六斗坡旧石器遗址距今约20万年。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末期遗址,曾出土6粒1万2千年前的稻谷。

夏商西周

[编辑]

宁乡炭河里遗址出土重要青铜器四羊方尊等。

春秋战国之楚国

[编辑]

属于楚国的南部,,其中郴州曾为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项羽废逐楚义帝熊心之地。

秦朝

[编辑]

长沙郡黔中郡

两汉三国之荆州

[编辑]

汉朝时,湖南属荆州刺史部(治所在南阳郡),其地分为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个郡。

  • 西汉时:
    • 武陵郡:治临沅县(今常德),领临沅、沅南、汉寿、零阳、孱陵、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等10县。
    • 长沙郡:治临湘县(今长沙),领临湘、益阳、罗县、下隽、醴陵、湘南、酃县、攸县、容陵、茶陵、安城、连道、昭陵等13县。
    • 零陵郡:治泉陵县(今永州),领泉陵、重安、湘乡、昭阳、烝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营浦、营道、泠道等13县。
    • 桂阳郡:治桂阳县(今桂阳县),领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南平、临武、桂阳、曲江、浈阳、含洭等11县。
  • 东汉时:
    • 武陵郡:治临沅县(今常德),领临沅、沅南、汉寿、零阳、孱陵、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作唐、镡成等12县。
    • 长沙郡:治临湘县(今长沙),领临湘、益阳、罗县、下隽、醴陵、湘南、攸县、容陵、茶陵、安城、连道、昭陵等12县。
    • 零陵郡:治泉陵县(今永州),领泉陵、重安、湘乡、昭阳、烝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营浦、营道、泠道等13县。
    • 桂阳郡:治桂阳县(今桂阳县),领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南平、临武、桂阳、曲江、浈阳、含洭等11县。

西汉与东汉四个郡所属县只有武陵、长沙略有变化。

  • 三国时:
    • 武陵郡:治临沅县(今常德),领临沅、龙阳、汉寿、沅陵、黚阳、酉阳、镡城、沅南、迁陵、舞阳等10县。
    • 长沙郡:治临湘县(今长沙),领临湘、攸、下隽、醴陵、刘阳、建宁、吴昌、罗、蒲沂、巴陵等10县。
    • 零陵郡:治泉陵县(今永州),领祁阳、零陵、营浦、洮阳、永昌、观阳、营道、春陵、泠道、应阳等10县。
    • 桂阳郡:治郴县(今桂阳),领耒阳、便、临武、晋宁、南平、郴等6县。

后增设:

    • 衡阳郡:治湘西县(今衡阳县渣江镇)。领湘西、湘乡、重安、蒸阳、湘南、连道、益阳、衡阳、新阳、临蒸等10县;
    • 湘东郡:治酃县县(今衡阳市珠晖区)。领酃县、茶陵、梨阳、新宁、阴山、新平等6县;
    • 天门郡:治溇中县(今张家界市慈利县)。领零阳、充、溇中等3县;
    • 昭陵郡:治昭陵县(今邵阳市大祥区),领昭陵、都梁、夫夷、昭阳、高平、新城等6县;

两晋南北朝

[编辑]
  • 西晋,湖南分属荆州、广州
  • 东晋,湖南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
  • 南朝宋、齐和梁前期,湖南分属湘州、郢州和荆州
  • 南朝陈,湖南分属荆州、沅州、湘州

隋唐

[编辑]

五代之楚国

[编辑]

宋朝

[编辑]

元朝湖广行省

[编辑]
元 湖广行省统治下的湖南

明朝湖广布政使司

[编辑]

明朝时湖南为湖广布政使司的一部分。

附郭县 散州、厅
长沙府 长沙县 善化县 茶陵州 湘潭县 湘阴县 宁乡县 浏阳县 醴陵县 益阳县 湘乡县 攸县 安化县
宝庆府 邵阳县 武冈州 新化县 新宁县 城步县
岳州府 巴陵县 澧州 临湘县 华容县 平江县 石门县 安乡县 慈利县
常德府 武陵县 / 龙阳县 桃源县 沅江县
辰州府 沅陵县 沅州 溆浦县 泸溪县 辰谿县 黔阳县 麻阳县
衡州府 衡阳县 桂阳州 衡山县 耒阳县 常宁县 安仁县 酃县 临武县 蓝山县
永州府 零陵县 道州 祁阳县 东安县 宁远县 永明县 江华县
郴州直隶州 / / 永兴县 宜章县 兴宁县 桂阳县 桂东县
靖州直隶州 / / 会同县 通道县 绥宁县

清朝湖南省

[编辑]

湖南人口一直攀升,直至19世纪,湖南人口过于拥挤并且农民起义的四起。始于中国南方广西、爆发于1850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或拜上帝教农民起义)传入湖南之后继续沿长江谷地向东深入,但最终是一支曾国藩旗下的湘军开进南京,于1864年镇压了起义。之后湖南保持了相对的安定,直到1910年,出现了众多对抗即将崩溃的清朝的起义。

附郭县 散州、厅
长沙府 长沙县 善化县 茶陵州 湘潭县 湘阴县 宁乡县 浏阳县 醴陵县 益阳县 湘乡县 攸县 安化县
宝庆府 邵阳县 武冈州 新化县 新宁县 城步县
岳州府 巴陵县 / 临湘县 华容县 平江县
常德府 武陵县 / 龙阳县 桃源县 沅江县
辰州府 沅陵县 / 溆浦县 泸溪县 辰谿县
沅州府 芷江县 / 黔阳县 麻阳县
衡州府 衡阳县 清泉县 / 衡山县 耒阳县 常宁县 安仁县 酃县
永州府 零陵县 道州 祁阳县 东安县 宁远县 永明县 江华县 新田县
永顺府 永顺县 / 龙山县 保靖县 桑植县
澧州直隶州 / / 石门县 安乡县 慈利县 安福县 永定县
郴州直隶州 / / 永兴县 宜章县 兴宁县 桂阳县 桂东县
桂阳直隶州 / / 临武县 蓝山县 嘉禾县
靖州直隶州 / / 会同县 通道县 绥宁县
乾州直隶厅 / / /
凤凰直隶厅 / / /
永绥直隶厅 / / /
晃州直隶厅 / / /

中华民国湖南省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

[编辑]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湖南省发生了很多屠杀事件。湖南省下辖103个县,依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后公开的76个县的县志,宁远县死亡人数最多、达1093人,各县在文革期间平均非正常死亡80人[1];亦有学者得出全省各县平均非正常死亡147人的数据[2]。 但研究学者普遍认为,1967年8-10月发生的道县大屠杀是湖南最为严重的文革屠杀事件,道县实际死亡4519人(但县志只报道了7人死亡),而此次大屠杀共造成零陵地区包括道县、宁远县在内的10余个县市共9093人死亡(7696人被杀、1397人被逼自杀)。[1][3][4][5][6][7] 受道县屠杀影响,1968年7-9月发生的邵阳县大屠杀共造成991人死亡(322人被杀、669人被逼自杀),但有学者称实际死亡人数达数千人。[8][9][10] 此外,湖南溆浦等地区也有屠杀事件发生。[9][11]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Walder, Andrew G.; Su, Ya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Countryside: Scope, Timing and Human Impact. The China Quarterly. 2003, (173): 74–99 [2020-06-20]. ISSN 0305-7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2. ^ 严飞. 政治运动中的集体暴力:“非正常死亡”再回顾(1966-1976) (PDF). 《二十一世纪双月刊》. 2016年, (155)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3). 
  3. ^ 谭合成. 文革道县周边大屠杀. 炎黄春秋. [2019-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4. ^ 宋永毅(Song Yongyi). Chronology of Mass Killings dur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SciencesPo. 2011年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英语). 
  5. ^ 湖南文革大屠杀机密档案.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7-11-05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中文). 
  6. ^ 蒋方舟. 发生在湖南道县的那场大屠杀.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2-11-09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中文). 
  7. ^ 苏阳. “文革”中的集体屠杀:三省研究. 当代中国研究. 2006年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8. ^ 何清涟. 一九六八年湖南邵阳县的大屠杀. 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9. ^ 9.0 9.1 何清涟. 为了中国不再沦为修罗场-介绍谭合成《血的神话》等“文革”研究. 美国之音.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中文). 
  10. ^ 林启山. “文革”时期湖南省邵阳县“黑杀风”事件始末. 当代中国研究.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11. ^ 怀化大事记六(公元l949年--公元1983年). 怀化新闻网.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