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证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悟道

证果证等证得梵语abhisaṃbuddha,或adhigama)简称佛教术语,为证量之一种,指依照佛法,悟入涅槃,并证得果位成就。称为证悟梵语abhisaṃbuddha-bodhi,义为证得菩提)者,是指证得最高果位。

证悟开悟的区别在于开悟不一定证果,证悟是开悟并证果。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行者而言,是亲证四向四果辟支佛果。对于大乘佛教行者来说,是亲证了悟众生本有的常住真心,并得佛果梵语abhisaṃbuddha,多指成正觉佛果)。

概述

[编辑]

证悟梵语abhisaṃbuddha-bodhi),又译为证菩提悟道,指的就是成就解脱生死(这是修行的最高目的)的涅槃果位[1]。因为佛教认为对于同样能够解脱生死、但在相关内容(例如在其他能力)上有所差异的不同修行目标而言,相应有着不同性质的果位。在大乘(指菩萨乘方面而言,因为以成佛为修行目标,意义上较宏大)和二乘(声闻乘缘觉乘)方面有不同的认知。声闻乘修行者是为了证悟阿罗汉果,故其证得阿罗汉时即为“证悟”;而缘觉乘修行者在无佛法之世所证悟的是辟支佛果而为辟支佛;菩萨乘修行者则以证悟佛果而成佛为目标,一旦在未来得到果位,对其而言即称为“证悟”。大乘佛教的教义主要是以成佛为修行目标,所以对大乘修行者自身而言,认为其成佛之时才是其证悟得道之时。在佛教教义中,佛教徒选择发心修佛或发心修阿罗汉,将是不同的修行方向。不过大乘佛教对于全体佛教界中其他以修阿罗汉果为目标的修行人若是成功证得阿罗汉,观念上也会认为对方证(阿罗汉)果。换言之,依照不同修行者替自己设定的不同修行目标,于其修行目标达标时,即称为其证悟之时。

三乘菩提的证悟

[编辑]

在《解深密经》里,佛曰:“诸声闻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诸独觉乘种性有情。诸如来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说得无上安隐涅槃。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2] 佛在《妙法莲华经》中也云: “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3]

佛一再的说明唯一佛乘,三乘都是从中而生,故实无分别。但还有“缘觉”种性、“声闻”种性之施设,是因为缘觉种性以及声闻种性之行者为了畏惧生死的轮回、畏惧因为爱着这世间种种欲乐而在生死大海里流转不息,甚或悲心薄弱,对于护念众生、救护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无大欣乐;所以这些行者的修行目的是证得蕴处界虚妄不实、是苦、是空、是无常、是无我,断我见我执舍报后入无余涅槃,再也不在三界中轮回;这二乘行者不以证悟生命本源实相心为标的。[4] [5]而只有证悟生命本源实相心者,才能成办究竟佛果。

由此可知大乘所证悟,不共二乘(“不共”义为与他者不共有、独有他无),但大乘行者却了知二乘修证的内涵。然而大乘行者为了悲故,继续乘愿入轮回救度众生,在成佛之道上修诸种种功德[6]

声闻乘所修证

[编辑]

声闻乘主修解脱道,乃是要解脱于三界之烦恼与系缚,即是修除对三界法之贪著[7],即为断除我见及我执;而要修除烦恼,即要先“见道”——得法眼净[8],现观五阴、十八界法乃无常、虚妄法,无有一真实不坏、常住之我,是为断我见[9] [10],即是声闻乘之证悟,以证悟阿罗汉果为最终目标,其跟佛果与辟支佛果的觉悟性质相比,阿罗汉果的证悟为一般的觉悟(巴利语:Bodhi)。

声闻乘行者主要借由听闻佛陀之开示与教导:五阴十八界虚妄,再修四圣谛四念住八正道等,而觉悟到一切有情众生之无我性,现观蕴处界之空相,皆是无常、苦、空、无我,进而断除我见及我执,从初果至四果所断之烦恼如下:

初果须陀洹所断为三缚结,即我见、疑见、戒禁取见。

二果斯陀含所断为减少欲界贪,使贪、瞋、痴淡薄,亦名为薄贪瞋痴。

三果阿那含所断为五下分结,即我见、戒禁取见、疑见、欲界贪、瞋恚。

四果阿罗汉所断为五上分结,即无明、掉举、慢、色界贪、无色界贪。[11]

由是而证声闻初果乃至四果,证慧解脱或俱解脱之有余涅槃,舍报时入无余涅槃,因而解脱三界分段生死,是为声闻菩提之所修证[12][13]。而声闻菩提修证之关键,主要在于断除我见,然断我见之关键,即是现观五阴、十八界之虚妄不实,并相信佛语,将五阴、十八界灭除后进入涅槃境界。涅槃境界并非是断灭、空无一物的状态,涅槃境界中仍有本际独存,而该本际真实寂静;若不承认本际的存有,将使涅槃成为虚妄,而落入断见、断灭空,而非处于不断不常的中道之中[14]

若断我见,即能断三缚结,成证声闻初果须陀洹,钝根者最迟能于七次人天往返后取证涅槃,成就声闻极果[15]

缘觉乘所修证

[编辑]

缘觉乘修行成功时所证悟的是辟支佛果,辟支佛果的觉悟性质是(因为无师自通)独自证悟的觉悟(巴利语:Sam-bodhi)。缘觉乘的修证是依三世、十二因缘的观行而成就因缘觉 ,因缘觉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声闻弟子听闻如来开示因缘法 ,弟子闻法如理思维观察而证成缘觉果 [16] ,一是如来弟子听闻如来开示因缘法 ,乐求缘觉法发起缘觉菩提心 ,在佛座下不证圣果,于无佛之世自觉自证得缘觉极果成为辟支佛 ,一般人多以辟支佛的独自证悟代表缘觉乘 ,然而佛世阿罗汉大多已证得因缘觉了 。[17]

一切辟支佛都是过去诸佛的弟子 [18] [19] [20] [21] ,诸佛的声闻弟子有四种解脱果,初果(七来)、二果(一来)、三果(不来)、四果,其中初果和二果人在佛示现涅槃以后,佛的正法灭尽了,这些佛弟子的天身寿命尽时,就从欲界天回到人间受生,由于过去修道的功德力,将令他们证悟因缘法。

这些过去佛的弟子,由于过去修道证果的功德力故 ,即使人间没有如来示现,也一定会有因缘修行 ,由于曾经随过去佛熏习四圣谛十二因缘法的缘故,这些辟支佛种性的佛弟子,于种种因缘出家、学道、修清净梵行,由于人间苦乐参半,八苦容易相应,常常軆会这个五阴的无常、苦、不可依怙的本质。

也由于过去修道功德力故,于是他们会如理观察一切老、病、死…种种苦,都是因为有‘生’这个法的缘故,我的色身出生了,所以我才会面临老、病、死等苦;那‘生’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一切‘出生’的法,都是因为有‘有’这个法,因为我的母亲怀有我的胎身,所以我的胎身成熟时就一定会生下来。

那‘有’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一切‘有胎’的法,都是因为有‘取’这个法,因为我取了母亲胎中的种子,才会成就我在母亲怀中的胎身。

那‘取’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一切‘取胎’的法,都是因为有‘爱’这个法,因为我对欲的贪爱,以至于我的父母正在和合时,我贪爱这个境界,于是才会因无知贪爱而取了母亲体内的精血种子。

那‘爱’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此‘贪爱’的法 ,都是因为有‘受’这个法,因为在这欲爱之法中我有觉受,而我贪此觉受韵味故有爱。

那‘受’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一切‘觉受’的法,都是因为有‘触’这个法,在这欲爱之法中因为我有所触,乃至因‘接触’而出生觉受与贪爱。

那‘触’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此‘接触’的法 ,都是因为有‘六入’法,因为我的身根能接触触尘,乃至我的眼根能接触我父母和合境界的色尘故,所以因触生受生爱故取。

那‘六入’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此‘六入’的法,都是因为有‘名色’的缘故,因为我具足名身与色身的缘故,所以具足内六入,有了内六入接触外六入,于是有六入触、六入受、六入爱等,此皆因为有名色的缘故。

那‘名色’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此‘名色’法,都是因为有‘识’出生名色 [22] [23] ,有‘识’执持名色,名色出生后具足六入、六触、六受、六爱而分别造作贪求此欲爱之法,乃取于胎身,寄身我母胎中,出生乃至今日受诸苦处,正观察皆因有此‘识’也。

那此‘识’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如理思维观察此‘入胎识’已,发现出生之法到此‘识’为止!如果此‘识’有所出生,即落入‘断灭论’ [24] ,落入‘断灭论’中因果关系即不能成立,先前的推求即不能成立 ,所以‘识’并非有生之法,至此已竟无法再超越此‘识’了 ![25]

于是他再如理思维观察,由于见到我的父母和合,起‘无明’颠倒想,贪爱渴求这个境界,于是身口意‘行’参与造作,在无明中而取母亲胎中精血种子而不自知,而由于此‘识’的执持,我的名色在母胎中增长,然后出生、具足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乃至于又有我再一世之名色身受老、病、死等苦,依此识故而名色转;依此名色故而识转 [26] ,三世轮转无有休息!

缘觉行者将继续思惟:如何才能中止这样的轮转而解脱呢?他再如理思维观察,如果我没有‘无明’,不贪爱、渴求‘欲事’,在见到我父母和合的境界下不起颠倒想,由于我不起颠倒想故,我的身口意行将不再参与此和合境界之‘欲事’,因此‘识’就没有因缘出生我现在的名色 [27] ,乃至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也不会再出生我以后的名身色身受老、病、死等苦,此法皆无 [28] 者我即解脱不受后有也!

他如此顺、逆推求,反复观察,如理思维,因此他决定精进,修不放逸行,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证得因缘觉的极果‘辟支佛’果,由于此人在无佛世时独自觉悟,自知自证此三世、十二因缘,因此又称为独觉。

大乘所证悟

[编辑]

大乘(菩萨乘)修行成功时所证悟的是佛果,佛果的觉悟性质是(因为掌握了辟支佛与阿罗汉不及的知智的)全面且(因为无师自通的)独自证悟的觉悟(巴利语:Samma-sam-bodhi)。目标为成佛的菩萨乘,其修行乃为解脱轮回生死,而生死之本源却由于不明众生本有之常住真心,因而舍却本不生灭、本来常住之真心,舍却其本性清净之真体,贪取有生有灭之妄心,因而生诸妄想,对境不如理作意[29],认妄为真、舍本逐末,而流转生死,此皆肇因于对常住真心与其性净明体之不知,故明此真实心乃为修行之首要。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30]。所以大乘修行者的证悟,便是实际亲证悟明“超过一切寻思境相”、“不可言说”、“不堕杂染”、“离一异性相”的胜义谛真如心、又名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如来藏也。[31] [32] [33]

印度诸宗教

[编辑]

参考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巴汉辞典》(明法比丘增订)【巴利语abhisambuddha】指证到最高智慧。《Pali-English and English-Pali Dictionary(英巴双向词典)》【巴利语abhisambuddha】gained the highest wisdom
  2. ^ 大正藏《解深密经》卷二
  3. ^ 大正藏《妙法莲华经》方便品 第二
  4. ^ 大正藏《解深密经》卷二:“善男子。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者。当坐道场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若回向菩提声闻种性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何以故。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于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彼最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性……。”
  5. ^ 大正藏《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
  6. ^ 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述:“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大正藏《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复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大正藏《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7.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三62经:……,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着,使心系着而生贪欲。比丘!多闻圣弟子有慧有明,于此五受阴不为见我系着,使心结缚而起贪欲。“云何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见我系着,使心结缚而生贪欲?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说我系着,使心结缚而生贪欲。“比丘!云何圣弟子有慧有明,不说我系着,使结缚心而生贪欲?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多闻圣弟子有慧有明,于五受阴不见我系着,使结缚心而生贪欲,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正观皆悉无常。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正观皆悉无常。”
  8.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一30经:……“若沙门、婆罗门于无常色、不安隐色、变易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而不见真实?于无常、变易、不安隐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而不见真实?”“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答言:“无常。”“输屡那!若无常,为是苦耶?”答言:“是苦。”“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输屡那!于意云何?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答言:“无常。”“若无常,是苦耶?”答言:“是苦。”“输屡那!识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时,舍利弗说是经已,长者子输屡那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长者子输屡那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
  9.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十一273经
  10.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一18经
  11.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九797经
  12.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一01经
  13.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一02经
  14.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39经
  15.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三61经
  16. ^ 大正藏《增壹阿含经》卷30〈37 六重品〉: 世尊告曰。彼云何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时则起。亦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号法.因缘法。云何假号.因缘。所谓是有则有。此生则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受。受缘有。有缘生。生缘死。死缘愁.忧.苦.恼。不可称计。如是苦阴成此因缘。无是则无。此灭则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痛灭。痛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死灭。死灭则愁.忧.苦.恼。皆悉灭尽。除假号之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起时则起。亦不知来处。灭时则灭。亦不知灭处。除其假号之法。彼假号法者。此起则起。此灭则灭。此六入亦无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无人造作……。彼比丘作是念思惟。便获二果。阿那含.若阿罗汉……。是谓。比丘。此名第一最空之法。与汝等说如来之所说行之法。我今以为起慈哀心。我今以办。常当念修行其法。在闲居之处。坐禅思惟。勿有懈怠。今不修行。后悔无益。此是我之教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17.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12: :“尊者摩诃拘𫄨罗说老死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说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向。是名法师。若比丘于老死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乃至识厌患.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法师。尊者摩诃拘𫄨罗语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于世尊声闻中。智慧明达。善调无畏。见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证者。谓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种种甚深正智之问。犹如世间无价宝珠。人皆顶戴。汝今如是。普为一切诸梵行者之所顶戴.恭敬.奉事。我于今日快得善利。得与尊者共论妙义。时。二正士更相随喜。各还所住。”
  18. ^ 大正藏《入楞伽经》卷4〈3 集一切佛法品〉:“佛告大慧。声闻缘觉不能自知证于涅槃。是故我说惟一乘道。大慧。以一切声闻辟支佛。随受佛教厌离世间。自不能得解脱。”
  19. ^ 大正藏 《增壹阿含经》卷32〈38 力品〉:“世尊告曰。勿怀恐惧。汝今往至王所。而白此事言。如来记前王身。终无虚妄。所言无二。父王无咎而取害之。当生阿鼻地狱中。经历一劫。然今日以离此罪。改其过罪。于如来法中。信根成就。缘此德本。得灭此罪。永无有余。于今身命终当生拍球地狱中。于彼命终当生四天王上。于彼命终生艳天上。于艳天上命终生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复还以次来至四天王中。大王当知。二十劫中不堕恶趣。恒在人中生。最后受身。以信坚固。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名曰除恶辟支佛。彼王闻此语。便当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亦当告汝作是语。随汝所求要愿。吾不违之。”
  20. ^ 大正藏《中阿含经》卷13〈1 王相应品〉:“于是。世尊诃尊者阿夷哆曰。汝愚痴人。应更一死。而求再终。所以者何。谓汝作是念。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作王。号名曰螺。为转轮王……。世尊告曰。阿夷哆。汝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得作王。号名曰螺。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为七。汝当有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汝当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乐。有大金幢。诸宝严饰。举高千肘。围十六肘。汝当竖之。既竖之后。下便布施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𫄧.给使.明灯。汝施此已。便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汝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21.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30:“(八五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梨迦聚落繁耆迦精舍。尔时。那梨迦聚落多人命终。时。有众多比丘着衣持钵。入那梨迦聚落乞食。闻那梨迦聚落罽迦舍优婆塞命终。尼迦吒.佉楞迦罗.迦多梨沙婆.阇露.优婆阇露.梨色吒.阿梨色吒.跋陀罗.须跋陀罗.耶舍耶输陀.耶舍郁多罗悉皆命终。闻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晨朝入那梨迦聚落乞食。闻罽迦舍优婆塞等命终。世尊。彼等命终。当生何处。佛告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于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诸比丘白佛。世尊。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皆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于彼天上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复有过二百五十优婆塞命终。皆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当受一生。究竟苦边。此那梨迦聚落复有五百优婆塞于此那梨迦聚落命终。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佛告诸比丘。汝等随彼命终.彼命终而问者。徒劳耳。非是如来所乐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为奇。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来自知成等正觉。显现演说。分别开示。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苦阴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苦阴灭。今当为汝说法镜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法镜经。谓圣弟子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2. ^ 大正藏 《深密解脱经》卷1〈6 圣者广慧菩萨问品〉:“广慧。于诸六道生死之中。何等何等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受身生身及增长身。初有一切种子心生。和合不同差别增长。广所成就依二种取。何等二种。一者谓依色心根取。二者依于不分别相。言语戏论熏集而取。广慧。色界中依二种取生。无色界中非二种取生。广慧。彼识名阿陀那识。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识取此身相应身故。广慧。亦名阿梨耶识。何以故。以彼身中住着故。一体相应故。广慧。亦名为心。何以故。以彼心为色声香味触法增长故。广慧。依彼阿陀那识能生六种识。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识身……。能如实知。广慧。我说如是诸菩萨等善知第一义。广慧。是故我说菩萨应知心意意识深密之法。广慧。菩萨如是解知心意意识深密法已。我说是人是真菩萨。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诸种阿陀那  能生于诸法  我说水镜喻  不为愚人说”
  23. ^ 大正藏 《入楞伽经》卷7〈11 佛性品〉:“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与六道作生死因缘。譬如伎儿出种种伎。众生依于如来藏故。五道生死。大慧。而如来藏离我我所。诸外道等不知不觉。是故三界生死因缘不断。大慧。诸外道等妄计我故。不能如实见如来藏。以诸外道无始世来虚妄执著种种戏论诸熏习故。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24. ^ 大正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一切佛语心品〉:“佛告大慧:……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根识灭。大慧!是名相灭。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谓无始妄想薰。缘者,谓自心见等识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大慧!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不异。若不异者,则泥团微尘应无分别。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25.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12:“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26. ^ 大正藏 《长阿含经》卷10:“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名色。宁有识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此缘。知识由名色。缘名色有识。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是故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大苦阴集。”
  27. ^ 大正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一切佛语心品〉
  28. ^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11:“……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谓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空心观察欢喜。于空法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诸法无我.无常。乃至空我.我所。比丘。于意云何。眼是常.为非常耶。答言。非常。世尊。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多闻圣弟子于眼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时。彼比丘闻世尊说合手声譬经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
  29. ^ 大正藏《解深密经》卷一:“尔时世尊告善清净慧菩萨曰。 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诸善男子。愚痴顽钝不明不善不如理行。于胜义谛微细甚深。超过诸行一异性相。不能解了。何以故善清净慧。非于诸行如是行时。名能通达胜义谛相。或于胜义谛而得作证。何以故。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应于今时一切异生皆已见谛。又诸异生皆应已得无上方便安隐涅槃。或应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已见谛者于诸行相应不除遣。若不除遣诸行相者。应于相缚不得解脱。此见谛者于诸相缚不解脱故。于麤重缚亦应不脱。由于二缚不解脱故。已见谛者应不能得无上方便安隐涅槃。或不应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清净慧。由于今时非诸异生。皆已见谛非诸异生……。”
  30. ^ 大正藏《楞严经》卷一
  31. ^ 大正藏《解深密经》卷一: “我说胜义是诸圣者内自所证寻思所行。是诸异生展转所证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无相所行。寻思但行有相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复次法涌。我说胜义不可言说。寻思但行言说境界。”
  32. ^ 大正藏《解深密经》卷一: 佛曰“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唯即随此真如胜义无二智为依止故。……若一切法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异相者。是则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应有因从因所生。若从因生应是有为。若是有为应非胜义。若非胜义应更寻求余胜义谛。善现。由此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为是胜义谛。”
  33. ^ 大正藏《解深密经》卷一心意识相品第三: “……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