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特雷莎·梅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德蕾莎·梅伊
梅登黑德的梅女男爵阁下
The Rt Hon. The Baroness May of Maidenhead
联合王国首相
任期
2016年7月13日—2019年7月24日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首席大臣达米安·格林(2017年)
前任戴维·卡梅伦
继任鲍里斯·约翰逊
英联邦轮值主席
任期
2018年4月19日—2019年7月24日
元首伊丽莎白二世
前任约瑟夫·穆斯卡特
继任鲍里斯·约翰逊
英国保守党党魁
任期
2016年7月11日—2019年7月23日
代任: 2019年6月7日 - 2019年7月23日
党主席帕特里克·麦克洛克林
布兰登·刘易斯
前任戴维·卡梅伦
继任鲍里斯·约翰逊
内政大臣
任期
2010年5月12日—2016年7月13日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首相戴维·卡梅伦
前任阿兰·约翰逊
继任安珀·路德
英国妇女及平等部长
任期
2010年5月12日—2012年9月4日
君主伊丽莎白二世
首相戴维·卡梅伦
前任哈丽雅特·哈曼
继任玛利亚·米勒
英国下议院议员
代表梅登黑德选区
任期
1997年5月1日—2024年5月30日
前任新建立选区
继任约书亚·雷诺兹
多数票
列表
  • 1997年:
    25,344(49.8%)
    2001年:
    19,506(45%)
    2005年:
    23,312(50.8%)
    2010年:
    31,937(59.5%)
    2015年:
    35,453(65.8%)
    2017年:
    37,718(64.8%)
    2019年:
    32,620(57.7%)
影子内阁职务
影子就业和养老金大臣
任期
2009年1月19日—2010年5月11日
领袖戴维·卡梅伦
前任克里斯·格雷林
继任伊薇特·库珀
影子妇女及平等部长
任期
2007年7月2日—2010年5月11日
领袖戴维·卡梅伦
前任埃莉诺·莱茵英语Eleanor Laing
继任伊薇特·库珀
影子下议院领袖
任期
2005年12月6日—2009年1月19日
领袖戴维·卡梅伦
前任克里斯·格雷林
继任艾伦·邓肯
影子文化媒体及体育大臣英语Secretary of State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任期
2005年5月6日—2005年12月8日
领袖迈克尔·霍华德
前任约翰·惠廷戴尔
继任雨果·斯怀尔
影子家庭大臣英语Shadow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Family
任期
2004年6月15日—2005年12月8日
领袖迈克尔·霍华德
前任职位创立
继任职位废除
影子环境及交通大臣
任期
2003年11月6日—2004年6月14日
领袖迈克尔·霍华德
前任戴维·利丁顿(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
蒂姆·科林斯英语Tim Collins (politician)(运输)
继任蒂姆·约英语Tim Yeo
影子交通大臣
任期
2002年6月6日—2002年7月23日
领袖伊恩·邓肯·史密斯
前任她本人(运输地方政府及区域)
继任蒂姆·约英语Tim Yeo
影子运输地方政府及区域大臣
任期
2001年9月18日—2002年6月6日
领袖伊恩·邓肯·史密斯
前任阿切·诺曼英语Archie Norman(环境运输及区域)
继任她本人(运输)
埃瑞克·皮克尔斯(地方政府及区域)
影子妇女部长
任期
1999年6月15日—2001年9月18日
领袖威廉·黑格
前任吉利安·谢泼德
继任卡罗琳·斯佩尔曼英语Caroline Spelman
影子教育及就业大臣
任期
1999年6月15日—2001年9月18日
领袖威廉·黑格
前任戴维·威利茨
继任达米安·格林(教育及技术)
戴维·威利茨(就业和养老金)
个人资料
出生德蕾莎·玛丽·布拉西耶
Theresa Mary Brasier

(1956-10-01) 1956年10月1日68岁)
英格兰东萨塞克斯郡伊斯特本上顿道九号留产院
政党保守党
配偶菲利浦·梅爵士1980年结婚)
居住地英国伦敦
母校牛津大学圣休学院
宗教信仰英国圣公会
签名
网站特雷莎·梅个人暨下议院梅登黑德选区官方网站
经历
“Theresa Mary”的各地常用译名
中国大陆特雷莎·梅
台湾德蕾莎·梅伊
港澳文翠珊

梅登黑德的梅女男爵特雷莎·玛丽·梅[注 1]PC(英语:Theresa Mary May, Baroness May of Maidenhead,1956年10月1日),婚前姓布拉西耶Brasier),[4]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任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是继同属保守党撒切尔夫人第二位出任英国首相女性1997年获选为梅登黑德选区国会议员。自保守党2010年上台执政后,特雷莎·梅曾在内阁中任职过内政大臣妇女及平等事务大臣,2016年7月接替戴维·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2019年6月因脱欧僵局问题宣布辞职,后由鲍里斯·约翰逊接手其职务,并继续留任其梅登黑德选区的下议院议员职务直至2024年5月辞去议员职务。

特雷莎·梅毕业于牛津大学圣休学院,1977年至1997年间先后任职于英格兰银行银行同业研究组织付款结算服务公会等金融机构。她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投身地方政治,除了在1986年至1994年代表保守党担任伦敦默顿自治市议员,还于1992年和1994年两度参与下议院大选,但不成功。1997年,她当选下院国会议员,成功晋身英国议会,并且于翌年加入下院前座成为反对党教育及就业事务发言人。1998年,她获邀加入影子内阁,此后历任影子教育及就业大臣、影子运输地方政府及区域大臣、影子环境及交通大臣、影子家庭大臣和影子文化媒体及体育大臣等职。2005年至2009年间,她出任影子下议院领袖,期间分别于2007年至2010年兼任影子妇女部长,以及于2009年至2010年兼任影子就业和养老金大臣。此外,她于2002年至2003年出任保守党主席,是历来首位担任该党主席的女性。

2010年保守党上台筹组联合政府后,特雷莎·梅获时任首相戴维·卡梅伦起用为内政大臣,并于2010年至2012年间兼任妇女及平等部长。任内,她着手削减警务及相关开支,同时废除了前工党政府有关国民身份证和《反社会行为令英语Anti-social behaviour order》等政策,以便把资源重新调配到反恐和打击罪案等重点范畴。同时间,她曾应对2010年英国学生示威、以及2011年先后爆发的英格兰骚乱占领伦敦等骚动。另外,她任内尝试削减移民增长,但未能兑现把每年净增长限制于10万人以下的目标。在反恐方面,她较主要的工作包括在2013年成功把约旦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教士阿布·卡塔达递解出境,以及于2015年立法禁止涉嫌在伊斯兰国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英国公民返回英国本土等。特雷莎·梅在任内政大臣前后六年,是60多年以来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位。

2016年6月,英国公投通过脱离欧盟,导致支持留欧的戴维·卡梅伦决定辞任首相和党魁席位。特雷莎·梅虽然也属于留欧阵营,但在公投期间没有高调表态,这使她得以代表党内的留欧派竞逐党魁一位。特雷莎·梅在党内首两轮党魁初选都获得最多票数,本应与另一对手安德烈娅·利德索姆进入第三轮投票。然而,利德索姆其后退选,使特雷莎·梅在7月11日自动成为党魁,并于7月13日正式接替戴维·卡梅伦成为首相。

因为未能化解脱欧僵局,加上在党内压力下,特雷莎·梅于2019年5月24日宣布在6月7日辞去党魁职务。保守党领袖选举结果出炉后,特雷莎·梅于7月24日前往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请辞。随后新任保守党领袖、曾担任外交大臣大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接替其出任英国首相。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编辑]

特雷莎·梅本姓布拉西耶(Brasier),1956年10月1日生于英格兰东萨塞克斯郡伊斯特本的上顿道九号留产院出生的[5][6],是父母休伯特·布拉西耶(Hubert Brasier,1917年-1981年)和莎依迪·巴恩斯(Zaidee Barnes,1928年-1982年)所生的独女。[4][7]她的父亲在英国圣公会担任牧职,曾任牛津郡惠特利的教区牧师,1981年死于一宗高速公路车祸;[8]母亲翌年因为多发性硬化症离世。[8]

特雷莎·梅早年先后受教于牛津郡的海斯洛普小学(Heythrop Primary School)、位于柏格布洛克(Begbroke)的天主教圣茱丽雅女修院学校(St. Juliana's Convent School for Girls)和惠特利的霍尔顿园女子文法学校(Holton Park Girls' Grammar School,后改称惠特利园综合学校)。[9][10]其后她升读牛津大学圣休学院,主修地理,1977年获文学士(B.A.)二等学位毕业,后来又获该校颁授文学硕士(M.A.)名衔。[4][7]

大学毕业后,特雷莎·梅选择投身银行界,并于1977年获英格兰银行聘用为行政主任,其后于1983年转投银行同业研究组织(Inter-Bank Research Organisation)担任金融顾问。[11]1985年,她加入付款结算服务公会(Association for Payment Clearing Services),任内于1989年至1996年出任公会的欧洲事务组主管,以及于1996年至1997年担任国际事务高级顾问。[7][11]

投身政治

[编辑]

在金融工作以外,特雷莎·梅自20世纪八十年代已开始积极投身于地方政治。[4]她早于1986年至1994年代表保守党担任伦敦默顿自治市议员,任内分别于1988年至1990年担任教育事务主席,以及于1992年至1994年担任副党团领袖兼住房事务发言人。[4][12]1992年英国大选,特雷莎·梅首次代表保守党参选下议院西北达勒姆选区,但只取得12,747票,屈居第二名,败给寻求连任并取得26,734票的工党对手希拉里·阿姆斯特朗(Hilary Armstrong)。[13][14]1994年,她又参与下议院的伦敦巴金选区补选,但这个选区长久以来是工党阵地,结果由工党候选人玛格丽特·霍奇(Margaret Hodge)取得13,704票胜出,特雷莎·梅仅得1,976票排行第三。[13][15]数年后,由时任首相约翰·梅杰领导的保守党在1997年英国大选大败于在野工党,结果由工党党魁托尼·布莱尔接任首相,结束保守党前后18年的执政;[13]不过,特雷莎·梅却于该次大选成功在新设的伯克郡梅登黑德选区取得25,344票当选,晋身成为保守党国会议员。[13][16]

当选国会议员后,特雷莎·梅辞下她原本在付款结算服务公会的职务,以便全身投入政治工作。[7]1998年,她获在野保守党领袖威廉·黑格起用,调到下院前座担任反对党教育及就业事务发言人。[7]翌年,她更获招揽加入影子内阁出任影子教育及就业大臣兼影子妇女部长,是1997年新当选的保守党国会议员当中,最先加入影子内阁的一位。[7]2001年英国大选后,她继续获得新任保守党领袖伊恩·邓肯·史密斯起用,在影子内阁中改任影子运输地方政府及区域大臣,2002年改任影子交通大臣,但很快就于2002年至2003年调任保守党主席,是该党历来首位担任主席的女性,任内她扬言要扫除保守党被视为“邋遢政党”("nasty party")的形象。[4][7][13]

2003年,迈克尔·霍华德接替伊恩·邓肯·史密斯出任在野保守党领袖后,特雷莎·梅于该年7月17日获授予枢密院顾问官名衔,并出任影子环境及交通大臣。[7][17]她其后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调任影子家庭大臣和影子文化媒体及体育大臣。[7]戴维·卡梅伦于2005年接任党魁后,她于2005年至2009年出任影子下议院领袖、2007年至2010年兼任影子妇女部长,以及在2009年至2010年出任影子就业和养老金大臣。[7]

内政大臣(2010年-2016年)

[编辑]
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左)与时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摄于2010年5月

2010年5月,保守党在一次大选中胜出,由党魁戴维·卡梅伦取代工党的戈登·布朗出任首相,与自由民主党筹组联合政府。[18]特雷莎·梅在该次大选也在她所属的梅登黑德选区取得16,769票,占该选区所有选票的六成,顺利守着下院席位。[19]在随后公布的联合政府内阁名单当中,特雷莎·梅获委任为内政大臣,成为英国历史上继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玛格丽特·贝克特外相)和雅基·史密斯(内政大臣)以后,第四位担当内阁重臣女性[11]她的任期超过六年,是自1945年至1951年在任的詹姆斯·丘特尔·伊德(James Chuter Ede)以后,60多年来在任时间最长的英国内政大臣。[20]

内务警政

[编辑]

为了配合新政府的紧缩开支政策,特雷莎·梅上任内政大臣后,在不少警务人员工会反对下积极削减警务开支,并提出调低警务人员薪酬和终止不必要的服务和项目,以便把资源重新调配到反恐和打击罪案等重点范畴。[21][22]在她主导下,警务开支由2010年至2015年间累积削减了18%,警员数目也减少17,000名(到2017年累积减少超过20,000名)。[22][23]同时间,她于2013年设立国家罪案调查局取代前工党政府于2006年设立的严重及有组织罪案调查局,以便集中资源打击不同类别的严重罪行。[24]在地方层面,她于2012年首度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各地设立民选产生的警务及罪案专员,由这些专员监督所属地方警队的运作,希望藉以增加警队透明度和提升效率。[25]不过,舆论对于新制度的评价不一,也有意见认为这些专员权责不明,而且与警队存在磨合问题。[26]

除了警务开支,特雷莎·梅于2011年7月推出先导计划,批准英国边境管理局放宽包括希思罗机场在内全国28个港口和机场的出入境检查,以便疏导暑假高峰期间等候出入境的人潮和减低成本。[27]不过,边境管理局局长布罗迪·克拉克(Brodie Clark)其后被指未经特雷莎·梅许可,便把放宽出入境检查的对象由英国国民和其他欧洲经济区公民扩展至欧洲经济区以外的旅客,对英国出入境关口构成严重保安漏洞。[27]特雷莎·梅事后勒令克拉克和另外两名管理局首长级人员停职接受调查,但克拉克却于同年11月主动辞职,并公开批评特雷莎·梅以政治手段推卸责任。[27]事件扰攘多时后,克拉克于2012年获当局支付22.5万英镑作为双方和解的补偿;[28]而原属于内政部行政机构的边境管理局,最终于2013年遭特雷莎·梅裁撤和分拆成英国签证及入境处入境执法处两个从属于内政部的次级部门。[29]

在处理英国护照申请方面,特雷莎·梅在2010年至2014年间裁减护照办公室超过300名员工,涉及遣散费达1,900万英镑;[30]并关闭国内22个护照中心和数家附设于海外英国使馆的护照办事处,以便把所有英国护照申请集中于利物浦达勒姆贝尔法斯特三个办事处作统一处理。[30][31]然而,护照办公室在新安排下却未能应付排山倒海的护照申请,积压申请宗数在2014年6月更录得超过53万宗的高峰,有传媒还刊出照片,显示利物浦护照中心有会议室堆满护照申请,放满一地,引起舆论哗然。[30][31]虽然当局否认事件与削减人手有关,但决定由2015年起增聘超过1,000名全职员工以加快处理进度,[30]以及于2014年7月向护照办公室员工发放超过67.4万英镑的额外花红,作为超时工作补偿。[32]被指要为事件负责的护照办公室最终于2014年10月被特雷莎·梅撤去其行政机构地位,降格为新一个从属于内政部的次级部门。[31]

在紧缩开支政策下,一些由前工党政府推行的改革也遭到特雷莎·梅废除,当中包括上任后迅速通过《2010年身份证明文件法令》,废除被指成本过高和侵害公民自由的国民身份证计划[33]2010年8月,她以削减开支为理由叫停前工党政府拟定的“出走令”计划。[34]该计划以减少家庭暴力和保护妇女为目的,假如得以落实,高级警务人员将获授权禁制施暴者前往受害者住所。[34]同样在2010年8月,特雷莎·梅还关闭了前工党政府设立的“接触点”("ContactPoint")数据库。[35]该数据库储存了英国约1,100万名18岁以下人士的个人资料,原意是希望各政府部门透过数据库更有效地保障儿童福祉,但却一直被指侵犯隐私和运作成本高昂。[35]

2013年,特雷莎·梅全面终止前工党政府自2003年开始研发的e边境(e-Borders)计划,该计划原意是引入一套系统快速存取出入境旅客资料,用作出入境审查;[36]可是项目多年来不单被指费用高昂,而且开发进度出现多次延误,未能达到预期效果。[36]另一方面,前工党政府原本于2007年与美国国防企业雷神公司签订合约,委聘对方成为e边境计划的合约承办商;[37]但是特雷莎·梅2010年上任后不久,却以雷神公司表现欠佳为理由终止合约,触发雷神一方提出索偿。[37]2014年,法院颁令内政部需向雷神公司赔偿2.24亿英镑,其后内政部不服上诉,并于2015年获裁定上诉得值,但随后内政部与雷神公司达成和解,结果由内政部向雷神赔偿1.5亿英镑,并承担3,500万英镑讼费作结。[37]

特雷莎·梅任内,英国的警务开支录得跌幅之余,整体罪案率在2010年至2013年也下跌超过10%。[38]然而,其任内也发生数宗轰动的枪击案件和骚动,当中包括2010年6月发生的坎布里亚枪击案[39]2010年底因反对大学增加学费而爆发的英国学生示威[40]2011年8月发生的英格兰骚乱[41]以及持续于2011年底至2012年中的占领伦敦等。[42]在英格兰骚乱当中,更有多达3,000人被捕、1,000人被落案起诉,受伤警员超过180名,事后特雷莎·梅也对滋事者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43][44][45]针对一连串的骚动,特雷莎·梅曾提出不少旨在强化警权的建议,但都未有在其任内落实,例如建议增强警方拘捕蒙面滋事份子的权力和透过审查社交网站遏止民众策划未经警方批准的非法示威等。[46][47]此外,她曾建议在适当情况下公开18岁以下滋事青少年的身份,以儆效尤;[48]甚至提出为酒精产品设定价格下限,以打击酗酒生事的问题。[49]她也曾经考虑为防暴警察引入水炮车镇压示威者,但是她后来改变看法,认为改善警民关系比起动用水炮车更为重要。[50][51]

关于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特雷莎·梅早于2010年7月批评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于1998年引入的《反社会行为令》欠缺阻吓作用,应予废除。[52]《反社会行为令》主要针对一些干犯轻微罪行的青少年,透过由当局发出民事命令的方式,禁制犯事者前往某些地方或作出某种行为,取代传统刑罚[52]经特雷莎·梅主导下,国会后来通过《2014年反社会行为、犯罪及警务法令》,于2015年正式以《禁制令》和《刑事行为令》取代原有的《反社会行为令》。[53]

限制移民

[编辑]

特雷莎·梅在内政大臣任内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限制来自非欧盟地区的新移民定居英国,以回应国内日益高涨的反移民情绪。[54]上任后不久,她于2010年订下每年新移民净增长限制于10万人以下的目标,[54]随后又推出多项新措施试图收紧非欧盟地区移民居英的要求,其中包括由2010年11月起规定申请与英国配偶团聚的非欧盟移民,必须能够听和讲简单英语[55][56]有关要求在2012年7月推展到申请与英国子女团聚的非欧盟移民。[56]由2013年10月开始,申请入籍英国的成年人,也必须通过一个进阶英文测试和一个英国生活试;[56][57]英政府还于2016年1月宣布由同年10月起,申请与英国配偶或子女团聚的非欧盟移民,获批定居英国的首两年半内,要通过一个初阶英文测试,才会获当局延长居留许可。[56]为打击非法移民,特雷莎·梅甚至租用大货车游走于伦敦街头,把车身涂上巨幅广告,叫非法移民“回家”("Go Home"),但被部分舆论质疑手法卑劣。[58][59]

针对以家庭团聚为理由申请定居英国的非欧盟移民,特雷莎·梅落实由2012年7月起,只有年收入达18,600英镑的英国本土居民才合资格安排非欧盟地区的配偶或一名子女居英团聚;[60]多于一名子女的申请,所要求的年收入更会大幅提高;[60]有关配偶也要先在英国定居满五年,才合资格申请加入英籍,时间比过往的两年大为增加。[60]此外,长者和患有疾病或残疾的成年人,除非能够证明只有在英国才获得家人的长期照顾,否则也不符合资格提出以家庭团聚为理由申请定居英国。[60]

此外,特雷莎·梅还于2012年通过新法例,规定申请加入英籍的移民不可离开英国超过180日,否则移民签证将不获续签。[61]新例通过后,不少移民因违反规定而遭当局遣返,较著名的人士还包括日本籍中国研究专家广野美和博士[61]广野美和自2008年起获诺丁汉大学聘用,参与一项由英国政府拨款的项目,负责研究中国在海外参与的人道救援工作。[61][62]2010年,广野曾经离开英国前后约200日,在海外各地进行考察工作。[61]虽然她的研究成果后来获英政府的官方刊物引用,但当局却因为2012年通过的新法例,认为她在2010年的海外考察违反有关的离境规定,决定不再续签她的移民签证。[61][62]广野于2014年就内政部的决定提出上诉,获法官裁定得值,但内政部随即于同年就裁决提出上诉,最终广野不愿继续纠缠于司法诉讼,主动离开英国。[62]广野后来于2015年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批评英国的移民政策窒碍国际学术交流,使顶级海外学者和人才对英国却步。[62]

特雷莎·梅引入一系列限制移民的措施,虽然把每年来自非欧盟地区的新移民总数由2010年约32万人轻微降至2015年约27万人;[54]但鉴于这些措施并不适用于来自欧盟地区的新移民,结果同期欧盟新移民总数却由每年约17万人急增至27万人。[54]综合每年新移民净增长方面,尽管数字由2010年约25万人降至2012年约17万人,但2014年却急增至大约31万人,2015年也录得近30万人的净增长,可见特雷莎·梅任内未曾达到把新移民净增长限于每年10万人以下的目标。[54]2015年,大批逃避中东战乱的难民涌入欧洲,酿成欧洲难民危机,迫使欧盟多个成员国接收大批难民。[63]不过,由于英国受到欧盟豁免条款保障,再加上特雷莎·梅任内坚决抵制欧盟提出为各成员国引入强制的难民配额制度,使英国接收的难民数目维持小数目,情况未如德国希腊等国严峻。[63]

2011年10月,特雷莎·梅在保守党周年党大会上发言时,扬言为了改革入境制度和收紧移民政策,英国有需要废除《1689年权利法案》;[64]她还在会上表示过往因为有逾期居留人士以照顾猫儿为理由,获法官批准定居英国。[64]她的言论随后引起不少反响,其中皇家司法院旋即发表声明,澄清未曾有逾期居留人士仅仅为了照顾宠物而获准居留;[64]时任司法大臣肯尼思·克拉克在另一场合也对言论感到“意外”。[64]他除了认为特雷莎·梅的言论并不真确,也认为英国不宜废除具数百年历史的《权利法案》。[64]2012年6月,特雷莎·梅在另一宗移民诉讼中,被指没有依照一项法律协议释放一名被拘禁于移民拘留所的阿尔及利亚人,结果被法院判处藐视法庭罪名成立,成为自1991年以来首位遭法庭判处藐视法庭罪名成立的内政大臣。[65]事后特雷莎·梅唯有按照协议释放该名人士,才没有再面临进一步的刑罚。[65]

另一方面,英国圆满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后,时任文化大臣杰里米·亨特曾建议政府应顺势放宽签证政策,方便中国大陆旅客到英国旅游以振兴经济。[66]特雷莎·梅其后于2012年8月透过助手在《每日电讯报》撰文,批评建议不可接受,又指出前一年有多达400名来自中国大陆的罪犯等候遣返,另有1,000名中国大陆人士寻求政治庇护,认为放宽签证政策会对英国构成“保安威胁”。[66]然而,考虑到访英的中国大陆旅客人数在2014年多达18.5万人次,而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英政府于2015年底宣布由2016年1月起,正式对中国大陆人士推出两年多次入境签证,寄望大陆旅客带动英国经济和创造就业。[67]

反恐工作

[编辑]

特雷莎·梅担任内政大臣期间,英国虽然没有发生大型恐怖袭击事件,但在全球恐袭阴霾下,英国仍然受到恐袭的高度威胁。[68]例如在2010年10月,一架由也门飞往美国芝加哥客机停靠英格兰东米德兰机场期间,就被当局搜出足以炸毁客机的爆炸品,幸未造成伤亡,事后特雷莎·梅一度把英国的恐怖袭击威胁警示维持在“严重”级别。[69]因应中东局势恶化,特雷莎·梅后来于2014年8月再度将英国的恐袭威胁警示由“实在”提升至“严重”级别。[68]

为了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和其他罪行,特雷莎·梅于2010年7月宣布将会签署新条款,容许欧盟成员国的警察更容易地在英国国内取证调查。[70]2012年,她还向国会提交《通讯资料草案草拟本》,内容建议规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移动电话服务供应商须要保存客户的互联网、通话、讯息和电邮记录一年,以便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交由警方作调查用途。[71]不过,鉴于这个被舆论称为“窥探者宪章”("Snooper's Charter")的草案草拟本遭受联合政府内部的自由民主党反对,结果一度被特雷莎·梅撤回。[13][71]2015年英国大选后,保守党成功取得下议院过半数席位,无需再倚赖自民党筹组联合政府,特雷莎·梅遂再趁机会提交经修订的《调查权力草案》,新的草案与原来的草案草拟本分别不大,但新加入了一些限制和监管条款,最后在舆论争议声中于2016年11月获国会通过成为法例。[72][73][74][75]

尽管如此,特雷莎·梅也检讨了一些被指侵害公民自由的内政安排,例如自2006年起,前工党政府修例准许当局在没有落案起诉的情况下扣查怀疑恐怖份子最多28日,相比一般嫌疑犯扣查最多48小时的造法多出14倍。[76]特雷莎·梅于2010年7月宣布展开检讨,促成内政部于2011年1月把28日期限缩减一半至14日。[76]此外,针对有舆论批评警方滥用截查权力,特雷莎·梅在2014年8月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警队引入一套全新的《截查行为守则》。[77]事实上,舆论过往批评被截查者的定罪率偏低,而且被截查者往往以有色人种居多,甚至有非裔警务督察曾经在休班后接二连三被警员在街头截查,反映警方有种族歧视之嫌。[78]因此,新的守则旨在进一步规范警方对截查权力的运用,减少警方不必要的截查。[77]自2016年3月起,守则的适用范围更由街头截查扩展到汽车截查。[79]

阿布·卡塔达在2013年7月被英国遣返约旦

除了本土的恐怖主义活动,自从伊斯兰国中东崛起后,更开始有英国公民伊斯兰恐怖主义影响,前赴中东叙利亚等地加入伊期兰国成为恐怖份子[80]来自英国的阿拉伯裔英国公民“圣战约翰”,更加在伊斯兰国多次将外国记者和人道工作者斩首,而且把片段上载到互联网站,引起国际间的广泛关注。[81]有见及此,特雷莎·梅成功于2015年通过《反恐及保安法令》,准许当局把涉嫌在伊斯兰国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英国公民加入“禁飞名单”,并且注销他们的英国护照,禁止他们踏足英国本土。[82]新法例也准许警方阻延正接受调查的人士离开英国本土,防范有人离国后加入伊斯兰国。[82]

另一方面,特雷莎·梅任内多次运用内政大臣的特别权力,至少褫夺包括希拉勒·阿尔杰达(Hilal Al Jedda)在内33名涉嫌从事恐怖主义活动人士的英国国籍[83]阿尔杰达在1992年从伊拉克抵达英国寻求政治庇护,2000年归化成为英国公民,同时丧失伊拉克国籍。[84]2004年,他在伊拉克被美英联军拘捕,其后在未经审讯的情况下被拘禁三年。[84]2007年获释前夕,他更遭时任内政大臣雅基·史密斯禠夺其英国国籍。[84]阿尔杰达其后就事件提出申诉,其中一项理据是他被禠夺英国国籍后成为无国籍人士,有违《1981年英国国籍法令》的规定。[85]2013年10月,英国最高法院裁定阿尔杰达上诉得值,并指令当局恢复他的英国国籍,但特雷莎·梅却于同年12月运用特别权力,再度禠夺他的英国国籍,使他成为历史上罕有地被两度禠夺国籍的英国公民。[84]为了堵截漏洞,特雷莎·梅随后于2014年修订《1981年英国国籍法令》,容许内政大臣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禠夺归化英国公民的英国国籍,而禠夺其英国国籍的时候无需顾及有关人士会否沦为无国籍人士。[86]有舆论批评新修订只适用于归化英国公民,为英国公民设下无形的等级之分。[87]

特雷莎·梅任内还成功解决约旦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教士阿布·卡塔达的递解案件。[88]卡塔达2002年因涉嫌触犯反恐法例在英国被捕,此后历任内政大臣均尝试将他遣返,甚至曾经上告至欧洲人权法院,但都未能成功。[89]一直到2013年4月,特雷莎·梅与约旦政府达成协议,保证卡塔达被遣返约旦后将会得到公平审讯,而且不会遭到拷问,特雷莎·梅随后于同年7月成功将卡塔达递解出境,遣返约旦。[88][89]卡塔达事件被特雷莎·梅视为她任内的一大政绩,但案件扰攘超过10年,前后讼费花费纳税人自少170万英镑公帑。[90]卡塔达返回约旦后,最终于2014年9月被约旦法院判决无罪获释。[91]

娈童调查

[编辑]

2012年10月,逝世一年的英国资深音乐节目主持吉米·萨维尔爵士被揭发生前数十年间涉嫌性侵犯多名未成年男女儿童,而英国广播公司更被指协助隐瞒事件,引起舆论轰动。[92]其后,全国各地陆续有人就榆树宾馆儿童性侵案罗瑟勒姆性侵案等多宗曾经不了了之的娈童丑闻提出新证据,虽然部分个案已事隔多年,但都受到警方关注,并重新立案调查。[92]当中,莱斯特郡警方在2013年1月展开“珐琅行动”("Operation Enamel"),调查20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当地多家儿童院男童涉嫌被工党上议院议员詹纳勋爵(Lord Janner)性侵犯的指控,随后更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3月先后搜查詹纳的寓所和位于威斯敏斯特的办公室。[93]2015年6月,皇家检察院决定正式对詹纳提出起诉,但案件在同年8月初步开审后不久,身患痴呆症的詹纳于同年12月以87岁高龄病逝,意味当局再无法向他追究刑事责任。[93]

另一方面,萨维尔事件曝光后不久,工党国会议员汤姆·沃特森在2012年10月向下议院披露,已故保守党国会议员杰弗里·迪肯斯(Geoffrey Dickens)曾于1984年向时任内政大臣布里滕勋爵提交一份“威斯敏斯特娈童癖人士档案”("Westminster paedophile dossier"),当中收录了八位知名人士的娈童证据和其他爆炸性资料,但档案提交布里滕以后就下落不明,要求当局交代。[94][95]虽然布里滕其后辩称当年已把档案交付有关当局跟进,又得到内政部确认他没有违反任何守则,但内政部在2013年8月发表的内部调查报告,却未能找到档案的下落。[94]此外,有关的内部调查还盘点了内政部1979年至1999年间所有关于娈童案件的档案,结果显示内政部保存了527份潜在相关的档案,但另有114份档案不知所终。[94][96]

随着多宗封尘多年的娈童丑闻接二连三曝光,引起舆论质疑政府当局一直以来隐瞒甚至包庇性侵犯儿童的社会名人,使特雷莎·梅不得不承认娈童问题比想像中严重,且于2014年7月宣布设立一个独立的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公营机构和其他团体处理儿童遭受性侵犯个案的手法是否恰当;[94][97]另外还责成内政部检讨部门处理陈年娈童案件、以及警方和检控当局处理相关证据的手法。[94]不过,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运作并不顺利,获特雷莎·梅委任为委员会主席的退休法官巴特勒-斯洛斯女男爵是已故大法官哈弗斯勋爵的胞妹,而哈弗斯在1984年的时候正担任总检察长一职,与布里滕共事,结果巴特勒-斯洛斯上任不足一周便受压辞职。[97][98]接替巴特勒-斯洛斯担任委员会主席的时任伦敦城市长吴斐娜在9月上任后不久,承认自己与布里滕住在同一个街区,而且在2008年至2012年间曾经五度与布里滕及其家人吃晚饭,最终也被迫于10月辞职。[97]一直到2015年2月,特雷莎·梅委任新西兰法官洛厄尔·戈达德女爵士接任主席,并同时向委员会赋予法定调查权力,容许委员会传召证人作供,而有关工作直到特雷莎·梅卸任内政大臣的时候仍在进行当中。[97]

与此同时,警察首长协会(2015年改组为全国警察首长理事会)在2014年中展开“水龙头行动”("Operation Hydrant"),负责协调各地警方调查的多宗陈年娈童案件,这些案件包括威尔特郡警方对已故前首相希思爵士大曼彻斯特警方对已故自由民主党政治家西里尔·史密斯爵士就娈童指控进行的调查等。[92]此外,“水龙头行动”也涵盖了伦敦警察厅针对包括榆树宾馆儿童性侵案在内的多项调查工作,而伦敦警方其后于2014年11根据新线索展开“米德兰行动”("Operation Midland"),锁定一批涉嫌多年前在榆树宾馆、伦敦城中心大型高级公寓海豚广场或其他方性侵犯和杀害儿童的知名人士,对他们采取高调的调查行动。[92][99][100]这批人士除了包括曾处理“威斯敏斯特娈童癖人士档案”的布里滕,还有退休陆军元帅彭英武勋爵和1987年因一宗同性恋性丑闻退出政坛的前保守党国会议员哈维·普罗克特(Harvey Proctor)等人,而布里滕被调查期间更于2015年1月因癌症病逝。[101]然而,鉴于证据不足,伦敦警方于2016年3月宣布终止“米德兰行动”,事后普罗克特批评当局“捕风捉影”和听信没有事实根据的指控,要求特雷莎·梅负最终责任引咎辞职。[99][101][102][103]

平等事务

[编辑]

除了内政大臣一职,特雷莎·梅还在2010年至2012年间兼任妇女及平等部长[7],任内最主要的工作是推动《2010年平等法令》。[104]《平等法令》由前工党政府于2010年4月制订成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例,特雷莎·梅原本是反对法令的,但她在同年5月上任妇女及平等部长后,却于7月表态改为支持法令,并促成法令于同年10月生效。[104]根据法令,雇主要为公司进行性别薪酬调查,以确保员工薪酬不会因性别而出现同工不同酬的情况。[104]然而,特雷莎·梅以“不可行”为理由,废除了法令中其一条被称为“哈曼法例”的条款,该条款规定公营机构就开支和提供的服务作决策时,需要同时考虑如何达致减低社会和经济上的不平等。[105][106][107]

特雷莎·梅虽然曾经投票支持引入民事结合制度,但她曾于1998年投票反对降低同性最低合法性交年龄,以及于2002年投票反对扩充同性恋者领养权利,这些过往的投票取态使她上任妇女及平等部长的时候,曾遭到一些LGBT团体的反对。[108][109][110]不过,特雷莎·梅上任后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表示已经对同性恋者领养的看法“改观”。[111]2010年6月,她还撰文表态支持一些改善LGBT权益的措施,当中包括消除体育界的恐同情况,以及提倡英国社会有需要作出“文化改变”等。[112]

英国首相(2016年-2019年)

[编辑]

拜相背景及经过

[编辑]

2016年6月23日,属于留欧派的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展开一场全国性公投,结果支持脱离欧盟的选民在公投中取得过半票数,意味英国将要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113][114]6月24日,卡梅伦宣布要为公投结果负责,决定同年10月召开保守党党大会之前辞任首相和党魁的职务,保守党内部随即就新党魁的选举展开准备功夫。[114]政治意识形态上属于一国保守主义者自由保守主义者的特雷莎·梅虽然属于留欧阵营,[115][116]但在公投期间没有高调支持留欧,这使她得以代表党内的留欧派在6月30日表态竞逐党魁一位。[117][118]除她以外,其他表态参与竞逐的人选还包括属于脱欧阵营的迈克尔·戈夫安德烈娅·利德索姆利亚姆·福克斯,以及支持留欧的史蒂芬·克拉布,当中戈夫更是脱欧派的代表人物。[119]

首轮党魁选举在7月5日举行,由保守党籍下议院议员投选他们心仪的党魁人选,结果特雷莎·梅夺得165票,占过半数支持,与得票排第二和第三的利德索姆和戈夫一同晋级;[120]相反,得票最少的福克斯被淘汰出局,而得票第二少的克拉布随后也宣布退选。[120]7月7日,保守党籍下议员进入第二轮投票,这次特雷莎·梅更取得199票,而利德索姆和戈夫分别只有84票和46票,结果戈夫被淘汰出局,党魁一位成为特雷莎·梅和利德索姆的两人之争。[121]保守党原本要举行第三轮投票,由全国党员选出新党魁;[121]可是,《泰晤士报》于7月9日刊出一篇利德索姆的专访,利德索姆称自己身为人母,相较膝下犹虚的特雷莎·梅更有能力治理国家。[122]报导刊出后,被指失言的利德索姆在7月11日以自己支持度不足为理由宣布退选,意味特雷莎·梅笃定成为新任保守党领袖和英国首相。[122]

首相生涯概览

[编辑]

7月13日,特雷莎·梅前往白金汉宫觐见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获任命接替戴维·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并于同日迁入唐宁街10号首相府,成为继玛格丽特·撒切尔以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担任首相的女性。[123]她获女王任命后发表首篇演说,强调要维持国家统一,并承诺以民为本,不会为“少数权贵利益”服务,使英国在脱欧的路程上继续成为一个“勇敢、崭新和积极”的国家。[123]特雷莎·梅随后公布的内阁名单中,财政大臣外交大臣两个内阁要职分别由菲利普·哈蒙德和脱欧派领袖鲍里斯·约翰逊担任,内政大臣则由安珀·路德出任,四个内阁重臣首次由男女各占一半,而大法官莉兹·特拉斯出任,更是该职位创立过千年来首位女性。[124][125]

起初特雷莎·梅称自己无意提前举行大选。但在2017年,她为巩固自己地位,令脱欧进程更加顺畅而提前大选。她更以“强而稳定的领导”作为竞选口号。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保守党在6月举行的大选后失去多数党地位,她最终以额外拨款10亿英镑援助北爱尔兰以换取北爱民主统一党信任供给,才能在悬峙国会的情况下保住相位。特雷莎·梅在党内外地位因而受锄,也无形中削弱她与欧盟谈判的权力。

2019年5月24日,特雷莎·梅于唐宁街10号官邸外宣布辞任保守党领袖

特雷莎·梅的脱欧方案被强硬脱欧派指向欧盟让步太多,引发鲍里斯·约翰逊等不少阁员辞职。之后更有一班后坐议员向她发起党内不信任投票。投票于2018年12月12日举行,而特雷莎·梅以200票对117票胜出。由于保守党规定党魁不能于一年内再度被挑战,她得以暂时保住首相之位[126]。 党内未能对英国脱欧事宜达成任何共识,有3名议员退党,她任首相三年内收到的辞职比担任首相超过十年的玛格丽特·撒切尔托尼·布莱尔更多。而她的脱欧方案遭下议院三度否决,其中一次更破了下议院支持和反对票的比例,但议会却未能通过任何替代方案,令政局陷入泥沼,她因此被迫两度延迟脱欧。特雷莎·梅在2019年5月打算第四次向国会提交脱欧方案更引来甚大争议,成为她下台的催化剂。此外,而保守党在同月举行欧洲议会选举中表现不佳也有份令越来越多党内议员反对她的领导。故她在压力下,于同月24日宣布将于下月7日辞任保守党领袖,她更不禁哽咽收场

......故我将在6月7日辞去保守党领袖一职,让党内可以选出继任(党魁兼首相)者......我很快就会离任这个让我一生引以为傲的职位—第二位女首相,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位。我所做的一切并没有恶意,而是怀着巨大和持久的感激之情,借此机会,为我所热爱的国家服务。

她如期辞去党魁,并因此触发需时一个月的党魁选举。按照英国宪政惯例,她继续如常履行首相职权,惟“看守”期间不再推出争议大的议案或政策。选举期间当被问及投票予哪位候选人,她回道:“与你无关”。直至鲍里斯·约翰逊于同年7月23日当选新党魁后,她才于翌日下午正式向女王辞相,再随即由女王正式任命约翰逊为新阁揆而卸任首相。

脱欧事务

[编辑]

特雷莎·梅上任首相后的其中一项首要任务,是要处理好英国脱离欧盟的工作,当中北爱尔兰边界问题最为棘手,其次则是直布罗陀问题。[127]上任后不久,她于2016年7月旋风式访问德国法国意大利斯洛伐克波兰几个欧盟成员国,除了拜会各国领导人,又强调英国将来即使脱离欧盟,仍会十分重视与欧盟的关系。[128][129][130][131]此外,她还在同月先后到访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向三个地方政府首长重申英国在脱欧谈判中将尽力维护有关地方的利益。[132][133][134]根据规定,英国如要启动脱欧程序,就必须援引《里斯本条约》第50条展开为期两年的脱欧谈判。[135]不过,鉴于脱欧牵涉很多复杂议题,而且需要时间制定脱欧方案,因此特雷莎·梅上任之初表示不会急于在2016年内启动脱欧程序。[135]2016年8月底,特雷莎·梅在首相乡郊别墅契克斯召开内阁会议,表明英国不会寻求重新加入欧盟,也不会就脱欧举行二次公投;[136]首相府其后表示,英国议会议员可讨论脱欧事务,但政府没有法律责任就启动脱欧咨询国会。[136]有分析认为特雷莎·梅绕过国会直接启动脱欧程序,是要避免遭到国会阻挠和增添变数。[137]

2016年10月2日,特雷莎·梅在伯明翰出席保守党党大会前接受英国广播公司专访,首度确认英国将于2017年3月底前启动脱欧程序,意味英国最快会于2019年夏季前落实脱欧。[138]消息传出后触发汇市波动,英镑兑美元汇率于10月7日清晨更一度跌穿每1英镑兑1.20美元的心理关口,最低跌至1.18美元,是超过3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英镑汇价自脱欧公投通过以来录得最大的跌幅。[139][140]

2017年3月28日,特雷莎·梅在首相府签署六页长的通知信知会欧盟,英国决定按照《里斯本条约》第50条启动脱欧程序。翌日,该通知信由英国驻欧盟大使巴罗英语Tim Barrow亲手交予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141]。2018年11月13日,双方达成协议,将脱欧日期定于2019年3月29日,并设过渡期至2020年末。

2018年12月4日,下议院表决通过,认为特雷莎·梅领导的政府在脱欧协议的法律意见问题上有藐视国会,因此要求政府即时全面公开有关资料,亦是英国史上首次有内阁被裁定藐视国会。[142]

因党内硬脱欧派反对特雷莎·梅的软脱欧方案,加上北爱民主统一党反对她对北爱边界的处理方式,她的方案先后于2019年1月15日和3月12日被下议院分别以230和149票之差被否决[143][144],故她被迫向欧盟提出延迟脱欧限期至同年6月30日。

特雷莎·梅始终坚持英国应在有协议情况脱欧,而她的方案是唯一可行的。然而国会完全未能达成任何共识去支持她的方案,故方案于3月29日再度以59票之差被否决。[145]4月11日,欧盟各国领袖同意将脱欧限期再度延长至10月31日。

对外关系

[编辑]
对俄罗斯
[编辑]
特雷莎·梅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会见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特雷莎·梅上任后,英俄关系跌至谷底。[146]她指俄罗斯“威胁国际秩序”、“将资讯武器化”和“安排国营媒体制造假故事”。[147]英国前俄罗斯间谍毒杀案发生后,2018年3月12日,特雷莎·梅确定袭击中使用的神经毒剂是俄制诺维乔克毒剂,要求俄方解释[148][149]。她又在3月14日宣布驱逐23名俄国外交官,这是英国近30年来驱逐外交使节最多的一次[150]

对中国大陆
[编辑]

特雷莎·梅就任首相后,以强硬姿态在2016年7月底突然暂停英国、法国中国大陆英格兰西南部萨默塞特郡海滨合资兴建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计划,使原订即将举行的签约仪式推迟到同年秋季再作定夺。[151][152]欣克利角C核电站是英国20多年来首个核电站项目,涉及180亿英镑投资,并由法国电力集团主导,而中国广核集团也占有项目33.5%的股份和负责投资其中60亿英镑,是中国大陆首次在已发展国家投资兴建的核电厂项目。[152]英国政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谈判后,起初在2013年10月与法国电力集团就项目达成初步补助协议,其后在2015年10月习近平访英期间,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在戴维·卡梅伦和习近平见证下签订融资协议。[153][154]根据原来的安排,各方在2016年7月底正式签约后,兴建核电站的合约便告正式落实,并预计最快于2019年动工。[151][152]

尽管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大臣格雷格·克拉克对外解释政府押后签约是要花更多时间审视合约的每一个细节,但有消息传出背后原因是因为特雷莎·梅担心中国大陆参与核电项目会对国家安全构成隐患。[151]前商业、创新与技能大臣文斯·凯布尔爵士接受访问时更忆述,当年核电站计划尚在筹备阶段的时候,特雷莎·梅已对引入中资的概念提出反对,而且对时任首相戴维·卡梅伦和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的亲华“狂热”感到不悦。[151]舆论认为一旦项目出现变数,戴维·卡梅伦任内与中国大陆建立所谓的“黄金时代”将会备受考验。[155][156]一直到2016年9月5月,特雷莎·梅在中国杭州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后会见习近平,会上她重申中英两国正处于“黄金时代”,并同意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全球战略性伙伴关系。[157]未几,英政府与法国电力集团于同月15日达成新协议,批准欣克利角C核电站动工,使事件出现突破性发展。[158]不过,新协议同时规定法国电力集团在施工期间对项目必须维持控制性股东的地位,日后出售控股权的时候,英方也有权作出干预,以确保控股权不会轻易落入第三方手上。[158]同月29日,英、法、中三方代表在伦敦举行闭门签约仪式,正式确认有关协议。[159]

2018年1月31日,特雷莎·梅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任内首次正式访问中国大陆,两人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签署多项协定。[160]

尽管五眼联盟作出警告,特雷莎·梅仍在2019年4月批准华为建造国内5G网络。但特雷莎·梅随即指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泄密,将其辞退,惟后者否认指控。

对美国
[编辑]
2017年1月,特雷莎·梅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白宫召开记者会

特雷莎·梅因未有谴责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第13769号行政命令(俗称“穆斯林禁令”)和邀请他到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而被国内所有主流政党(包括她自己的)猛烈抨击。[161][162][163][164][165]超过180万人网上连署,指“特朗普贬蔑女性和庸俗的人格具充分证明,令他没有获女王陛下或威尔士亲王接见的资格”。[166]但最终国事访问仍于2019年6月初进行,特雷莎·梅更安排女王和威尔士亲王等王室成员接见招待特朗普夫妇,故反对党领袖科尔宾抵制了此次访问。

对东盟
[编辑]

2018年9月27日,特雷莎·梅在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上会见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在与马哈迪的会面中,特雷莎·梅表达了英国在脱欧后仍希望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保持原有关系的意愿,马哈迪也同意会将特雷莎·梅的意愿转告东盟各国[167]

环境政策

[编辑]

因应纪录片蓝色星球2》在2017年播放后所带来的回响,特雷莎·梅内阁草拟了推动保护环境的政策。其中于2018年3月,她宣布将参考挪威,制定塑胶回收计划,以鼓励国民减少弃置塑胶,缓解全球塑胶污染问题。[168]

在辞任党魁后,特雷莎·梅于2019年6月12日宣布政府定下目标,净温室气体排放将不迟于2050年降至零。 [169]

首相之后

[编辑]

卸任首相后,她退居为后座议员。2024年5月30日,特雷莎·梅宣布辞去议员职位。

个人生活

[编辑]
特雷莎·梅与丈夫在大选后见记者

特雷莎·梅1980年9月6日嫁给菲利浦·梅爵士(Sir Philip May,1957年9月18日-)。[170]菲利浦·梅是特雷莎·梅就读牛津大学时候的同学,经另一位同学贝娜齐尔·布托(即后来的巴基斯坦总理)撮合下结识。[13]菲利浦·梅曾有意从政,在大学的时候于1979年担任牛津辩论学会主席,但毕业后成为投资银行家[8][13]特雷莎·梅与丈夫没有子女,两人信奉基督教,是英国圣公会信徒。[171]他们的私人居所位于伯克郡小镇桑宁(Sonning),共同兴趣是木球[4]患有一型糖尿病的特雷莎·梅也特别喜爱散步和烹饪,她曾透露自己有超过100本烹饪书籍。[13]此外,特雷莎·梅的衣着品味喜爱走我行我素的风格,例如在保守党主席任内曾穿着一对豹纹高跟鞋上台发言,成为一时佳话。[4]

她的丈夫在2019年解散荣誉中获得下级勋位爵士后,她凭夫君获得梅爵士夫人的称号。[172]

荣誉

[编辑]

头衔

[编辑]
  • 特雷莎·布拉西耶小姐(1956年-1980年)
  • 特雷莎·梅女士(1980年-1997年)
  • 特雷莎·梅,MP(1997年-2003年)
  • 特雷莎·梅阁下,MP(2003年-2020年)
  • 梅爵士夫人阁下,MP(2020年-)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特雷莎·玛丽·梅[1],港澳称为文翠珊[2],台湾称为德蕾莎·玛莉·梅伊[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核电项目风波考验中英关系〉,《新华网》,2016年8月20日。
  2. ^ 【改名的艺术】英国新内阁官方中文译名一览〉,《香港苹果日报》,2016年7月15日。
  3. ^ 即将就任新首相!铁娘子德蕾莎‧特雷莎·梅:要让英成功脱欧〉,《ETtoday东森新闻云》,2016年7月12日。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Who is Theresa May? A profile of Britain's new Prime Minis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13 July 2016.
  5. ^ 存档副本.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6. ^ 存档副本.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9).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MAY, Rt Hon. Theresa Mary", Who's Who 2013. London: A. & C. Black, 2012, p.1555.
  8. ^ 8.0 8.1 8.2 Mendick, Robert, "The Oxford romance that has guided Theresa May from tragedy to triump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9 July 2016.
  9. ^ "Screaming arriv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8 May 2000.
  10. ^ Ali, Aftab, "Theresa May's Cabinet: New Prime Minister praised for having lowest number of privately-educated ministers in over 70 yea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15 July 2016.
  11. ^ 11.0 11.1 11.2 "Theresa May flies the flag for women in Govern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12 May 2010.
  12. ^ "Patrons: Theresa May M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Rheumatoid Arthritis Society, retrieved on 25 July 2016.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Stamp, Gavin, "Who is Theresa May: A profile of UK's new prime minis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retrieved on 25 July 2016.
  14. ^ "UK General Election results April 199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olitical Science Resources, retrieved on 5 June 2017.
  15. ^ "RESULTS OF BYELECTIONS IN THE 1992-97 PARLIA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ted Kingdom Election Results, retrieved on 5 June 2017.
  16. ^ "UK Members of Parliament, 1997-200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olitical Science Resources, retrieved on 5 June 2017.
  17. ^ 17.0 17.1 "Privy Counsellor 1969 - Pres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igh Rayment's Peerage Page, retrieved on 25 July 2016.
  18. ^ "Gordon Brown resigns as UK prime minis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Election 2010, 11 May 2010.
  19. ^ "Election 2010 – Maidenhea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Election 2010, retrieved on 25 July 2016.
  20. ^ Rentoul, John, "Boring and competent Theresa May is what the nation needs after the shock of the Brexit vo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2 July 2016.
  21. ^ "Police pay cuts 'unavoidable' says home secreta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 March 2011.
  22. ^ 22.0 22.1 Travis, Alan, "Theresa May to tell police: you've still got years of budget cuts to com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8 December 2015.
  23. ^ "Jeremy Corbyn calls on Theresa May to resign over police cu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ily Telegraph, 5 June 2017.
  24. ^ "Q&A: National Crime Agenc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6 October 2013.
  25. ^ "Theresa May: Police plans defeat 'will be revers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5 May 2011.
  26. ^ Morris, Nigel, "Labour Party Conference: Labour would abolish PCCs to save £50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22 September 2014.
  27. ^ 27.0 27.1 27.2 "Q&A: Brodie Clark and the UKBA border checks ro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0 February 2012.
  28. ^ Beckford, Martin, "Ousted Border Force chief given £225,000 pay-of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ily Telegraph, 12 July 2012.
  29. ^ UK Border Agency Annual Report and Accounts 2012-1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ndon: The Stationery Office, 4 July 2013, p.4.
  30. ^ 30.0 30.1 30.2 30.3 Syal, Rajeev, "Theresa May accused of Passport Office U-turn costing millio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18 November 2014.
  31. ^ 31.0 31.1 31.2 "Home Office takes charge of passpor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6 September 2014.
  32. ^ Syal, Rajeev, "Passport Office staff given up to £674,000 in bonuses amid delay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5 September 2014.
  33. ^ "Identity cards scheme will be axed 'within 100 day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B News, 27 May 2010.
  34. ^ 34.0 34.1 Morris, Nigel, "Theresa May scraps power to ban domestic abusers from victims' hom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4 August 2010.
  35. ^ 35.0 35.1 Dickinson, Matt, "Child database scrapp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6 August 2010.
  36. ^ 36.0 36.1 Stamp, Gavin, "Checks 'still priority' after e-Borders 'terminat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2 March 2014.
  37. ^ 37.0 37.1 37.2 Hall, Kate, "Home Office awards Raytheon £150m over e-borders cancell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Register, 27 March 2015.
  38. ^ "Crime is down by more than 10% under this govern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18 July 2013.
  39. ^ "Cumbria shootings: PM meets injured and police offic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4 June 2010.
  40. ^ "Fees protester made 'contact' with Camilla says M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2 December 2010.
  41. ^ "London riots: Theresa May to meet police chief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8 August 2011.
  42. ^ "Occupy London Bank of England protest leads to arres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3 May 2012.
  43. ^ "England's week of rio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5 August 2011.
  44. ^ Smith-Spark, Laura, "Britain's suspected rioters face courts as order restor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NN News, 12 August 2011.
  45. ^ "Theresa May: London rioters 'will be brought to justi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8 August 2011.
  46. ^ "Home Secretary Theresa May condemns protest 'thug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8 March 2011.
  47. ^ "Police may get social media crime powers", Public Service.co.uk, 29 March 2011.
  48. ^ Whitehead, Tom, "UK riots: juveniles could be named and shamed, says Theresa M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14 August 2011.
  49. ^ "Minimum alcohol price planned for England and Wa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3 March 2012.
  50. ^ "Student fees: Met Police in talks over water cann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3 December 2010.
  51. ^ Whitehead, Tom, "London riots: Theresa May rejects calls for water cann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9 August 2011.
  52. ^ 52.0 52.1 "Time to 'move beyond' Asbos, says home secretary M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8 July 2010.
  53. ^ Gibbon, Sian, "Anti-social Behaviour, Crime and Policing Act 2014 - All Chan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hfords, 13 October 2014.
  54. ^ 54.0 54.1 54.2 54.3 54.4 Bennett, Asa, and, Dodds, Laurence, "Mapped: how much immigration your area will see by 2024 – and six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i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26 May 2016.
  55. ^ "English rules tightened for immigrant partn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9 June 2010.
  56. ^ 56.0 56.1 56.2 56.3 "New A2 English requirement in the family rou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21 January 2016.
  57. ^ "British citizenship test tightened to include English te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7 April 2013.
  58. ^ "Farage attacks 'nasty' immigration post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5 July 2013.
  59. ^ "Downing Street says 'go home' van ads are work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9 July 2013.
  60. ^ 60.0 60.1 60.2 60.3 Gower, Melanie, "Changes to Immigration Rules for family members - Commons Library Standard Note", House of Parliament, 18 December 2012.
  61. ^ 61.0 61.1 61.2 61.3 61.4 Crone, Jack, "Academic who travels the world as government adviser set to be deported - because she is out of the country too much to get a vis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ily Mail, 20 March 2015.
  62. ^ 62.0 62.1 62.2 62.3 Hirono, Miwa, "Miwa Hirono: my Home Office hel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6 March 2015.
  63. ^ 63.0 63.1 "Holehouse, Matthew, "EU to fine countries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ounds' for refusing to take refuge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3 May 2016.
  64. ^ 64.0 64.1 64.2 64.3 64.4 "Theresa May under fire over deportation cat clai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4 October 2011.
  65. ^ 65.0 65.1 Beckford, Martin, "Theresa May accused of unacceptable and regrettable behaviour by jud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20 June 2012.
  66. ^ 66.0 66.1 "Theresa May warns Chinese visa plan poses 'security threa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6 August 2012.
  67. ^ 英放宽对华签证推“两年多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汇报》,2015年10月21日。
  68. ^ 68.0 68.1 "UK terror threat level raised to 'seve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9 August 2014.
  69. ^ "Cameron speaks to US and Yemeni leaders after air aler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30 October 2010.
  70. ^ Casciani, Dominic, "UK opts-in to plan to share evidence between EU poli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7 July 2010.
  71. ^ 71.0 71.1 Gayle, Damien, "Theresa May to revive her 'snooper's charter' now Lib Dem brakes are of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9 May 2015.
  72. ^ "Theresa May says 'contentious' parts of web surveillance plan dropp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 November 2015.
  73. ^ "Britain to present new watered down surveillance bil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uters, 1 November 2015.
  74. ^ "Investigatory Powers Bill publish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1 March 2016.
  75. ^ Cellan-Jones, Rory, "'Snoopers law creates security nightma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9 November 2017.
  76. ^ 76.0 76.1 "Extended pre-charge deten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berty, retrieved on 25 July 2016.
  77. ^ 77.0 77.1 Asthana, Anushka, "Stop And Search Code Of Conduct Launch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ky News, 26 August 2014.
  78. ^ "Stop and search: Time to get it right, says Theresa M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 July 2013.
  79. ^ "Police stop-and-search rules to apply to vehicle stop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6 March 2016.
  80. ^ "How many people have gone to Syria to figh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Magazine, 2 August 2015.
  81. ^ Casciani, Dominic, "Islamic State: Profile of Mohammed Emwazi aka 'Jihadi John'", BBC News, 13 November 2015.
  82. ^ 82.0 82.1 "Counter-Terrorism and Security Bill receives Royal Ass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12 February 2015.
  83. ^ Parsons, Victoria, "Counter-Terrorism - Citizenship stripping: new figures reveal Theresa May has deprived 33 individuals of British citizenshi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Bureau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21 June 2016.
  84. ^ 84.0 84.1 84.2 84.3 "Terror suspect Hilal Al-Jedda stripped of UK citizenshi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 December 2013.
  85. ^ Ross, Alice K., and, Rudgard, Olivia, "Counter-Terrorism - Al Jedda: the man mentioned 11 times by Home Office as it tried to change Immigration Bil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Bureau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11 July 2014.
  86. ^ Galey, Patrick, and, Ross, Alice K., "Counter-Terrorism - Interactive: The 53 Britons stripped of their nationali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Bureau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3 June 2014.
  87. ^ Kennedy, Helena, "Helena Kennedy QC: 'Citizenship is not a privilege, it is a protected legal statu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ureau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20 March 2014.
  88. ^ 88.0 88.1 "Abu Qatada timeline", BBC News, 10 May 2013.
  89. ^ 89.0 89.1 "Abu Qatada deported from UK to stand trial in Jord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7 July 2013.
  90. ^ Travis, Alan, "Theresa May criticises human rights convention after Abu Qatada affai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8 July 2013.
  91. ^ "Abu Qatada cleared of terror charg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4 September 2014.
  92. ^ 92.0 92.1 92.2 92.3 "Historical child abuse: Key investigatio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 December 2015.
  93. ^ 93.0 93.1 Barrett, David, "Lord Janner's alleged victims set to receive answers from Government inqui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ily Telegraph, 9 March 2016.
  94. ^ 94.0 94.1 94.2 94.3 94.4 "Timeline: 1980s child abuse allegatio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4 February 2015.
  95. ^ "Geoffrey Dickens 'said paedophile dossier was explosi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3 July 2014.
  96. ^ "The historical child abuse inquiries and what happens nex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4 February 2015.
  97. ^ 97.0 97.1 97.2 97.3 May, Theresa, "Child abuse in the UK runs far deeper than you kno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ily Telegraph, republished 5 August 2016.
  98. ^ "Butler-Sloss steps down from child abuse inqui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4 July 2014.
  99. ^ 99.0 99.1 "Operation Midland: Child abuse inquiry ends with no charges brough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1 March 2016.
  100. ^ "How did one man's claims spark a major child abuse inqui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1 March 2016.
  101. ^ 101.0 101.1 Rayner, Gordon, "Operation Midland: who are the nine people accused of being part of a 'VIP paedophile r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ily Telegraph, 12 October 2015.
  102. ^ Twomey, John, "Theresa May urged to resign over bungled child sex prob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unday Express, 29 March 2016.
  103. ^ "Operation Midland: Harvey Proctor criticises child abuse inquiry for ruining lif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9 March 2016.
  104. ^ 104.0 104.1 104.2 "Coalition to stick with Labour's Equality A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3 July 2010.
  105. ^ Kirkup, James, "Middle classes to lose out under Harman's equality pl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9 September 2009.
  106. ^ Hope, Christopher, "Theresa May axes Harman's La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17 November 2010.
  107. ^ "Theresa May shelves 'equality duty' on council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7 November 2010.
  108. ^ "Analysis: How pro-gay is the new home secretary and minister for equality Theresa M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ink News, 12 May 2010.
  109. ^ "Theresa May MP, Maidenhead, Homosexuality – Equal righ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Public Whip, retrieved on 25 July 2016.
  110. ^ Coates, Sam, and, Jagger, Susz, "From senior to junior – demoted Tories lose seats at the top table", The Times, 14 May 2010.
  111. ^ "I've changed my mind on gay adoption, says Theresa M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0 May 2010.
  112. ^ Geen, Jessica, "Theresa May says sportsmen and newspaper editors must ‘take action’ against homophob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ink News, 18 June 2010.
  113. ^ "Brexit: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UK leaving the E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1 July 2016.
  114. ^ 114.0 114.1 "Brexit: David Cameron to quit after UK votes to leave E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4 June 2016.
  115. ^ Parker, George, and, Warrell, Helen, "Theresa May: Britain’s Angela Merk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inancial Times Magazine, 25 July 2014.
  116. ^ Quinn, Ben, "Theresa May sets out 'one-nation Conservative' pitch for leadershi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30 June 2016.
  117. ^ 陈奕谦,〈【英国脱欧】公投后卡梅伦首晤欧盟,将重申留待下任首相脱欧〉,《香港01》,2016年6月28日。
  118. ^ "Boris Johnson will not run for leader, May and Gove wil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30 June 2016.
  119. ^ "Tory leadership: Theresa May says voters want more than 'Brexit P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3 July 2016.
  120. ^ 120.0 120.1 "Tory leadership: Theresa May tops first vote but Fox and Crabb ou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6 July 2016.
  121. ^ 121.0 121.1 "Theresa May v Andrea Leadsom to be next prime minis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8 July 2016.
  122. ^ 122.0 122.1 "Andrea Leadsom statement ending her Tory leadership bi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1 July 2016.
  123. ^ 123.0 123.1 "Theresa May vows to be 'one nation' prime minis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3 July 2016.
  124. ^ "Theresa May shakes up government with new-look cabi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4 July 2016.
  125. ^ Alim, Arjun Neil, "Theresa May's Cabinet: Women now hold half the 'Great Offices of State' for first time in UK 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15 July 2016.
  126. ^ 德蕾莎·梅伊涉險挺過不信任投票,但權威已大打折扣 - Yahoo奇摩新聞. tw.news.yahoo.com. [2018-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中文(台湾)). 
  127. ^ "Theresa May as PM: What's on her to-do li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14 July 2016.
  128. ^ "Press release: PM embarks on first visit overseas: 20 July 20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20 July 2016.
  129. ^ "Speech: PM and Italian Prime Minister Renzi statements in Rome: 27 July 20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27 July 2016.
  130. ^ "Speech: PM and Slovakian Prime Minister Fico statements in Bratislava: 28 July 20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28 July 2016.
  131. ^ "Speech: PM and Polish Prime Minister Szydło statements in Warsaw: 28 July 20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28 July 2016.
  132. ^ "Press release: Prime Minister to visit Scotland and underline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this special un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15 July 2016.
  133. ^ "Press release: PM to visit Wales to underline her strong personal support for the un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18 July 2016.
  134. ^ "Press release: PM visit to Northern Ireland: 25 July 201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V.UK, 25 July 2016.
  135. ^ 135.0 135.1 Wheeler, Brian, and, Hunt, Alex, "Brexit: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UK leaving the E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4 August 2016.
  136. ^ 136.0 136.1 特雷莎·梅申明英国不会举行第二次脱欧公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商业电台新闻》,2016年8月31日。
  137. ^ 特雷莎·梅拟绕过下议院脱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苹果日报》,2016年8月28日。
  138. ^ "Brexit: Theresa May to trigger Article 50 by end of Mar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 October 2016.
  139. ^ Snowdon, Catherine, "What's happening to the pou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7 October 2016.
  140. ^ Chu, Ben, "The pound has hit a 31-year low – it's time to accept that Brexit will definitely make us poor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7 October 2016.
  141. ^ Article 50: UK set to formally trigger Brexit process. BBC News. 2017-03-29 [2019-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6). 
  142.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01, 5 December 2018.
  143. ^ PM’s Brexit deal rejected by 230 votes. BBC News. 15 January 2019 [15 Jan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30). 
  144. ^ Stewart, Heather. MPs ignore May's pleas and defeat her Brexit deal by 149 votes. The Guardian. [12 March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45. ^ Edgington, Tom. What Brexit deal did MPs reject?. 29 March 2019 [29 March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英国英语). 
  146. ^ Moscow's relationship with Britain at all-time low – Russian ambassador to U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T, 17 April 2017.
  147. ^ Theresa May warns Russia over election meddling and vows to protect U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13 November 2017.
  148. ^ Russian spy: Highly likely Moscow behind attack, says Theresa May. BBC News. 2018-03-12 [2018-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49. ^ Barry, Ellen; Pérez-Peña, Richard. Britain Blames Russia for Nerve Agent Attack on Former Spy. The New York Times. 2018-03-12 [2018-03-12].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2) (美国英语). 
  150. ^ May says 23 Russian diplomats will be expelled. The Guardian. 2018-03-14 [2019-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51. ^ 151.0 151.1 151.2 151.3 "May had objections to Hinkley Point, says Cab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30 July 2016.
  152. ^ 152.0 152.1 152.2 与华签约有疑虑,特雷莎·梅叫停建核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星岛日报》,2016年7月31日。
  153. ^ Gosden, Emily, "Hinkley Point C new nuclear plant: timeline of the story so f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ily Telegraph, 28 July 2016.
  154. ^ Gosden, Emily, "New nuclear plant at Hinkley Point to begin construction 'within week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ily Telegraph, 21 October 2015.
  155. ^ Gracie, Carrie, "Hinkley Point: Theresa May's China calculus", BBC News, 31 July 2016.
  156. ^ 欣克利角攸关中英黄金时代存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商报》,2016年8月2日。
  157. ^ 杭州G20:习近平晤特雷莎·梅倡加强经贸合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方日报》,2016年9月6日。
  158. ^ 158.0 158.1 英准中法建核电站,有权干预股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苹果日报》,2016年9月16日。
  159. ^ Moylan, John, "Hinkley Point contract is sign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News, 29 September 2016.
  160. ^ 李克强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 新华社. 2018-02-01 [2018-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161. ^ Pressure grows on May as a million people sign anti-Trump petition over 'Muslim ban'. 29 January 2017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62. ^ Theresa May fails to condemn Donald Trump on refugees. 28 January 2017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0) –通过bbc.com. 
  163. ^ Theresa May is at heart of a political storm over her 'weak' response to Trump's Muslim ban. Business Insider.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164. ^ British PM Theresa May faces tough lesson over Trump's U.S. entry ban.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165. ^ McCann, Kate. Theresa May rejects calls to block Donald Trump's state visit in fierce exchange with Jeremy Corbyn. The Daily Telegraph. 1 February 2017 [2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66. ^ A petition to stop Donald Trump's planned visit to the U.K. has surpassed a million signatures.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167. ^ YAHAYA, YUSHAIMI. UK wants strong post-Brexit ties with Asean, PM May tells Dr Mahathir New Straits Times. NST Online. 2018-09-27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英语). 
  168. ^ Drinks bottles and can deposit return scheme proposed. 27 March 2018 [2019-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通过www.bbc.co.uk. 
  169. ^ Harrabin, Roger. UK commits to 'net zero' emissions by 2050. 2019-06-12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英国英语). 
  170. ^ Oppenheim , Maya, "Philip May: The banker and husband of Theresa May, Britain's next Prime Minis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11 July 2016.
  171. ^ Gimson, Andrew, "Theresa May: minister with a mind of her ow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Guardian, 20 October 2012.
  172. ^ Boris Johnson's brother Jo and Sir Ian Botham to join House of Lords. Sky News. [2020-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