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身
外观
佛教 |
---|
![]() |
佛教大纲 ![]() |
受用身(梵语:sambhogakāya 三菩
字源
[编辑]梵语:sambhogakāya的字根来自bhuj,意为食用、享用,其前缀字sam-,有共同、集合、汇聚之意。梵语:kāya是身体之意。由字面意思来说,受用身是诸佛菩萨经过长久修行、圆满一切资财之后,其福报集合而成的圆满色身,由此身体可享受种种禅悦与财富带来的快乐。
相关条目
[编辑]注脚
[编辑]- ^ 近年来台湾地区有些人习惯以中文的国语发音qié称呼此处的"伽"字,大陆地区有些人习惯以中文的普通话发音jiā称呼此处的"伽"字,然而实际上此处的"伽"字发音应为外语音译成汉语时的发音gā,这才是中国古时汉地将梵语和巴利语音译成古汉语时所选最接近发音的"伽"字的正确发音,类似的例子还有梵语和巴利语sangha音译成汉语的"僧伽""僧伽兰"和Lanka音译成汉语的"楞伽"以及希腊语和英语音译成汉语的"伽利略"和"伽玛刀"等等,其中的"伽"字发音本来也都应为gā,但近代在一些人,特别是其中有的名人的错误读音的影响下,也发生了混乱。
- ^ 元弼圣. 原始佛教的佛陀觀 (PDF). 圆光佛学学报: 119. [2019-0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8).
- ^ 释善音. 佛陀的三身觀.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 [201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1).
![]() | 这是一篇关于佛教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