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馆

坐标25°1′07.20″N 121°32′23.38″E / 25.0186667°N 121.5398278°E / 25.0186667; 121.539827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5°1′07.20″N 121°32′23.38″E / 25.0186667°N 121.5398278°E / 25.0186667; 121.5398278

国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馆
位置 台湾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四段1号
官方名称国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馆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学校
评定时间2015年6月23日
详细登录资料

国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馆,又称旧机机械旧馆,是栋落成于1943年,占地面积为218.35平方米的双层楼建筑物。其为台北帝大工学部的早期建筑物,后来渐渐为机械系维基数据Q126097783使用。原本学校预计将之与志鸿馆拆除后,作为工综馆二期西翼建筑预定地。[1]

位置及楼层安排

[编辑]

国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馆坐落水杉道西侧,以及台大工综馆大门入口前。门牌编码为N51。机械旧馆有地上两层楼。原本机械工程馆里有众多教室、实验室供机械系师生日常使用,但如今为配合拆迁事宜,馆内许多设施、摆设都已搬迁至台大旧数学系馆以及新数学馆。

历史

[编辑]

机械工程馆是台北帝大时期的最后一栋建筑物,也是原本规划的建筑中唯一真的有兴建成功的建筑,不过并没有被文化局登录为古迹或历史建物,但此栋建筑可说是台湾迈向工业研究基地的代表建物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加深台湾工业化的发展,配合日本南进政策,帝大计划建立“工学部”,并朝北方校地连续建造十七栋一模一样的建筑物,作为台湾工业的高等教育基地。1941年5月,设立工学部。但随着日本战败日治时代结束,此计划也被搁置了。[2]

约1970年代,随着志鸿馆的落成,机械系年轻师生的研究重心都转移到志鸿馆内,机械系的系办仍位于机械工程馆内。此时的机械工程馆使用者多是教授,机械系的学生不大会到旧机来。而1980年代末期,台湾的学术研究又迈向高峰,而给予许多补助于进行研究的师生们。由于志鸿馆的实验室有限,所以研究师生们又回到旧机内进行实验。[3]

直到1992年的工学综合大楼落成后,机械系的系办、教室、实验室皆搬到里面。此时建物名称从“机械工程馆”渐渐被学生称为“旧机”。而旧机的功用从学术研究转变为学生的活动空间。[3]机械系学生在旧机里举办各式的活动,其中包括鬼屋活动。机械系系学会为了要告别即将被拆迁的旧机而在2010年5月4日至6日举办鬼屋活动。[4]

然而,在新馆兴建计划完成前,旧机械馆已先被台北市文化局于2014年11月10日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通过为历史建筑,校方势必得重新设计。[5]

建筑风格

[编辑]

相比台北帝大创校初期的建物文学院以及校史馆折衷主义建筑,旧机的单调风格显示出太平洋战争对帝大的影响。旧机的建筑外表土灰,门窗狭小、墙壁极为坚固,其户外还有一支大楼梯,整体构造俨然是军营的设计。[6]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为了应付庞大战争费用而导致帝大教学馆兴建计划无法如计划般展开,同时也为了避免帝大校舍成为敌军轰炸目标,因此台北帝大将校内其中两栋校舍之外表涂以灰色,其中一栋便是旧机。[6]

台大旧机墙壁

旧机呈现出现代式建筑的形式。此建筑的屋顶部分的的三角形山墙则带有浓浓的日本传统建筑味道。除此之外,建筑内除了二楼楼板之外都没有使用钢筋,且其与一般钢筋建筑不同的是:旧机是靠墙壁来支持整体建筑重量。旧机的灰色墙壁厚实,线条笔直清晰。厚实的墙壁让旧机内部冬暖夏凉。建筑物的两端还有两个倾斜的柱子以增加墙壁的稳定性。[6]

旧机是栋专为工学部而设计的建筑物,建筑内上下气窗的设计以让建筑物维持通风皆显示出工学部特色。这些活动式的百叶窗让实验内的空气可以对流。旧机是栋以应用物理当作核心的建筑,尽管在科技尚未发达的年代,旧机内的设计满足研究所需的导电排水通风排放废液瓦斯等功能。[6]

旧机里的实验室专用排气柜最能显示出旧机的功能性。当初排气柜都供学生们处理实验用的气体或是液体,从外墙可看到方形水泥柱就是排气柜通风管。直到1970年代,排气柜渐渐失去其功用,成为堆放杂物的窗台。[6]

旧机内部最大的特色便是管线的配置,其墙壁内部都有装瓦斯管。与现在的建筑相异的是,旧机内的电线和水管皆外露,走在一楼的走廊上只要抬头就可以看看很多条笔直的管线。而这些管线都连到不同的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有特定的变电箱。现在旧机内许多的管线都已荒置,但是有些水管却还是有水流通或是仍有电路通过。[6]

旧机靠近活大的那一面有三间凸出来的房间。相传以前是变电室和电焊室。当初特地将这些房间与实验室区隔开来,以让臭气可以直接排出。而低矮房间的设计则是为了维持建筑的光线进入。[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歷經戰爭年代的機械舊館. 台北. [201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30) (中文(台湾)). 
  2. ^ 董昱,吴嘉浤. 從舊機一窺南進基地的藍圖. 台大意识报 (台北). 2010-06-07, (034) [201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 
  3. ^ 3.0 3.1 李问、廖明中. 一棟建築的生命之旅——舊機的歷史變遷. 台大意识报 (台北). 2010-06-07, (34)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中文(台湾)). 
  4. ^ 江品慧. 向舊機說掰——舊機鬼屋活動. 台大意识报 (台北). 2010-06-07, (034) [201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2) (中文(台湾)). 
  5. ^ 北市再添1古蹟、7歷史建築及1文化景觀. [2014-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李问,吕其正. 量身訂做的系館——機械舊館的建築特色. 台大意识报 (台北). 2010-06-07, (034) [201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6)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