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僑
外观
徐僑(16世紀—1603年)[1],號元虚,河南汝寧府光州光山县民籍,江西撫州府金溪县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编辑]萬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河南鄉試舉人[2],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3],都察院觀政,八月授直隶东光县知县,以德化民。二十三年行取,擢湖廣道監察御史,本年差巡视芦沟桥,疏击權奸,直聲大著。二十六年巡茶关中,奏開楚茶以通商[4]。二十六年丁憂歸。服闋,起原职,二十九年巡按陕西,奏军饷不继,以陕税充之。已,得旨允行。税使竟與之争,遂以愤卒[5]。
家族
[编辑]曾祖徐珏。祖父徐盈玉。父徐天貴。
注釋
[编辑]- ^ 通志、明实录、《萬曆十七年己丑科進士履歷便覽》皆作徐僑,題名碑錄誤作徐伸。
- ^ 《金溪县志》
- ^ 《萬曆十七年己丑科進士履歷》:徐僑,元虚,春秋房,甲子六月二十五日生。光山县籍江西金溪县人,乙酉鄉試,三甲九十一名。都察院政,八月授直隶東光知縣,乙未行取湖廣道,本年差巡视芦沟桥,戊戌差陕西巡茶,本年丁憂,辛丑陕西巡按,癸卯卒。曾祖珏。祖盈玉。父天貴。
- ^ 万历二十五年三月,陕西有茶市,先是御史李楠议禁湖茶,谓自湖茶行后,各□利于夹带,短贩得以盛行,甚至汉中、保宁仅止一二十引,茶户欲办本课,往往私贩出边。番族利私茶之贱,因而不肯纳马,此湖茶之有碍于汉川也。又湖南多假茶,食之则剌口破腹,番族因此不来纳马,此湖茶之不便于番族也。至是御史徐侨请仍行湖茶,谓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平。又汉中、保宁不尽产茶,而西紫通已仅足小引。食用湖茶之行原与汉中无妨,汉茶味甘,煎熬易薄;湖茶味苦,酥酪相宜;湖茶之行于番情亦便,然湖茶可行而假者不可不禁。一塞假茶之源,在于宝庆、新化,互置号单,比对数目,付商收买,委廉能官于诸商起运时,盘验一清。假茶之流在于紫阳茶坊,令府县官一员亲验真正,方许发躧。疏下户部,部覆折衷二议,以汉茶为主,湖茶佐之,各商中引先给汉川,完日方给湖南。如汉引不足,听于湖引内处补。报可。
- ^ 《光州志》
![]() |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