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第二次世界大戰/FA
外觀
特色條目
香港日佔時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統治香港的時期,由1941年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向日本軍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為止。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當日,酒井隆指揮從深圳進攻香港。經過多番激戰,英軍最終失去了唯一的水塘,只能選擇投降。1941年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九龍半島酒店3樓的日軍投降。日軍在佔領香港後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管治香港的日本籍總督。酒井隆管治香港期間,日軍在香港濫殺無辜;又在香港實行皇民教育。香港市民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皆受摧殘,市民普遍對日軍反感。到了日軍佔領的中期,有香港居民參與東江縱隊抗日武裝組織,在新界等地方對抗日軍。最後在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重掌香港主權。
奧馬哈海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第戰役中,盟軍四個主要登陸地點之一的代號。這片位於法國北部海岸,並且直接面對着英吉利海峽的灘頭全長有8公里,東起聖奧諾里訥-德佩爾泰,西至濱海維耶維爾才結束。此海灘對盟軍有重要的意義,如果盟軍能夠控制這片海灘,那麼海灘東部的英國登陸部隊與海灘西部的美國登陸部隊就能會師,這樣的話可將整個諾曼第前線從零散的灘頭陣地整合成一個大型的戰線。在盟軍的作戰計劃中負責進攻此海灘的是美國陸軍,盟軍計劃派遣兩股部隊分別進攻此海灘的東西兩部分,而美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則負責將登陸部隊送上灘頭。德軍的計劃是利用海灘上的大量據點,在盟軍登陸部隊上岸之前就將其擊退。出乎意料的是,盟軍的作戰計劃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得到了實現。但倖存下來的小股登陸部隊還是在當天戰鬥結束時建立了兩個互不相連的小陣地。由於內陸的德軍力量相對較弱,因此盟軍通過逐漸擴大這兩個陣地,還是達成了原計劃中的目標。
納粹德國海軍是指在1935年至1946年的德國海軍。前身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和威瑪共和國的國家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戰爭海軍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嚴格限制,當時明文規定其噸位總數和禁止潛艇的研製,但在威瑪共和國的海軍人員暗中推動下,與外國企業合作研究海軍科技。其後阿道夫·希特拉上台廢除《凡爾賽條約》和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艦。原本德國海軍預計1945年為開戰時間,計劃建立一支能與頭號假想敵—英國皇家海軍匹敵的水面艦隊,其中包括建造航空母艦。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德國海軍在許多方面都尚未準備,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軍去進行對英國的海上破交戰,並試圖攻擊運載英國國內需求物資的商船以及消滅為保護船團分散護航而較弱的英國海軍艦隊。
納粹德國禁煙運動是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間德國的禁煙運動。在德國醫師首次研究出吸煙與肺癌的關聯後,納粹德國便開始強烈提倡禁煙運動,而開創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大眾禁煙運動。二十世紀初起,禁煙運動逐漸在各國生根,但除德國外成效明顯不彰。德國禁煙運動獲得權力漸長的納粹政府全力支持,成了1930年代至1940年代早期全世界影響力最甚的禁煙運動。德國國家社會主義者領袖譴責吸煙行為,有的更公然批判購買香煙。在納粹統治下,吸煙與其對健康的影響的相關研究蓬勃發展。希特拉本人厭惡香煙,而納粹的生育政策亦融入了禁煙運動因素。禁煙運動並結合了反猶太主義與種族主義。
軸心國在澳洲水域的軍事活動是指儘管澳大利亞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個主戰場都很遙遠,但軸心國在澳大利亞水域的軍事活動仍然很頻繁。在1940年至1945年之間,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共有54艘海軍艦艇及潛艇在澳大利亞水域襲擊過盟軍的船隻、港口及其它設施。軸心國在此進行的最有名的襲擊是1941年11月德國巡洋艦擊沉悉尼號輕巡洋艦、1941年2月日本海軍戰機對達爾文的轟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潛艇對悉尼港的攻擊。1941年上半年,軸心國在澳大利亞水域的軍事活動達到了頂峰,澳大利亞海岸周圍已有日本潛艇在巡邏,而澳大利亞北部的幾個城市也遭到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攻擊。
二戰時英國的反入侵戰備是英國為了抵抗可能發生的德軍入侵行動,而於1940年和1941年間投入大量軍事和民間成員所做出的準備,這包括有自法國敦刻爾克戰役中撤退的英國遠征軍、正在重新動員的英國陸軍以及民間人士兼職的英國國土警衛隊。其中在這期間英國政府建立了英國國土警衛隊,並在英國全境修建了防禦工事,並且認為英格蘭南部地區為之後可能爆發的戰場。在缺少重型裝備的情況下,英軍需要將手中的一切可用資源運用到極致。由於在不列顛空戰中戰敗,德國為入侵英國而開展的海獅計劃遭到了無限期的推延。英國也就沒能在其本土與德國陸軍展開戰鬥。今天,英國修建的大部分防禦工事都已消失,只有一些加固過的混凝土工事還較常見。
馬歇爾計劃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為幫助其歐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蘇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國國務院的眾多官員。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
PQ-17船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冰洋戰區中的盟軍援助蘇聯物資的一支船團,裝載有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戰略物資與軍事裝備的PQ-17船團在1942年7月駛往蘇聯,而在途中亦有英國驅逐艦、護衛艦、掃雷艦以及武裝漁船等船隻協助防衛。但是在航行中仍然遭到德國海軍與空軍持續一星期的大規模進攻,船團的34艘船中有22艘沉沒,蘇聯失去的軍物資足以武裝一個軍團,且之後盟軍的北極船隊延到夏季結束才繼續啟航。攻擊行動中,雖然德國水面艦隊發起跳馬行動,企圖與盟軍直接交戰,但因為種種問題而沒有接戰,大部份的商船是由潛艇和飛機所擊沉,水面艦則僅有作為存在艦隊的影響力。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華戰爭初期日本軍隊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日軍暴行的高潮從1937年12月13日攻佔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約2萬中國婦女遭日軍姦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在中國,自1947年南京軍事法庭審判以來,普遍認為約有30萬人在大屠殺中遇難。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認「發生過殺害非戰鬥人員和掠奪等行為」,但對遇難人數則曖昧不清,甚至也有認為南京大屠殺不存在的「否認派」,這使得南京大屠殺成為嚴重影響中日關係的主要歷史問題之一。
卡廷大屠殺,又稱「卡廷森林大屠殺」、「卡廷事件」或「卡廷慘案」,是蘇聯秘密警察機關內務人民委員部在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的批准下,於1940年4月至5月間對被俘的波蘭戰俘、知識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務員進行的有組織的大屠殺。此次屠殺起源於拉夫連季·貝利亞的關於處決所有波蘭軍官成員的提議,正式文檔於1940年3月5日由包括約瑟夫·斯大林在內的蘇共中央政治局簽署批准。遇害人數估計約為22,000人,最常見的數字為21,768人。受害者中約8,000人是1939年蘇聯入侵波蘭的戰俘,其餘則是被指控為「情報人員、憲兵、破壞者、地主、工廠主、牧師及官員」而遭逮捕的平民,其中還包括波蘭籍的猶太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格魯吉亞人、韃靼人、白俄羅斯人以及基督教徒和穆斯林。
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且於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字投降,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則在8月8日傍晚決定單方面廢止《日蘇中立條約》,並且根據《雅爾塔協定》的約定準備展開八月風暴行動。這兩項衝擊造成在8月14日時,昭和天皇決定要求軍事參議官會議接受美國、英國、中國與蘇聯在《波茨坦公告》中所訂下的終戰條款,並且透過駐瑞士和瑞典的大使館來向盟軍發放消息。在經過多次幕後談判以及未遂政變後,昭和天皇在8月15日向大日本帝國全國以錄音廣播的方式發表《終戰詔書》,宣佈日本政府決定向同盟國集團無條件投降。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FA/12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FA/13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FA/14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FA/15
奧馬哈海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第戰役中,盟軍四個主要登陸地點之一的代號。這片位於法國北部海岸,並且直接面對着英吉利海峽的灘頭全長有8公里,東起聖奧諾里訥-德佩爾泰,西至濱海維耶維爾才結束。此海灘對盟軍有重要的意義,如果盟軍能夠控制這片海灘,那麼海灘東部的英國登陸部隊與海灘西部的美國登陸部隊就能會師,這樣的話可將整個諾曼第前線從零散的灘頭陣地整合成一個大型的戰線。在盟軍的作戰計劃中負責進攻此海灘的是美國陸軍,盟軍計劃派遣兩股部隊分別進攻此海灘的東西兩部分,而美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則負責將登陸部隊送上灘頭。德軍的計劃是利用海灘上的大量據點,在盟軍登陸部隊上岸之前就將其擊退。出乎意料的是,盟軍的作戰計劃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得到了實現。但倖存下來的小股登陸部隊還是在當天戰鬥結束時建立了兩個互不相連的小陣地。由於內陸的德軍力量相對較弱,因此盟軍通過逐漸擴大這兩個陣地,還是達成了原計劃中的目標。
納粹德國海軍是指在1935年至1946年的德國海軍。前身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和威瑪共和國的國家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戰爭海軍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嚴格限制,當時明文規定其噸位總數和禁止潛艇的研製,但在威瑪共和國的海軍人員暗中推動下,與外國企業合作研究海軍科技。其後阿道夫·希特拉上台廢除《凡爾賽條約》和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艦。原本德國海軍預計1945年為開戰時間,計劃建立一支能與頭號假想敵—英國皇家海軍匹敵的水面艦隊,其中包括建造航空母艦。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德國海軍在許多方面都尚未準備,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軍去進行對英國的海上破交戰,並試圖攻擊運載英國國內需求物資的商船以及消滅為保護船團分散護航而較弱的英國海軍艦隊。
納粹德國禁煙運動是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間德國的禁煙運動。在德國醫師首次研究出吸煙與肺癌的關聯後,納粹德國便開始強烈提倡禁煙運動,而開創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大眾禁煙運動。二十世紀初起,禁煙運動逐漸在各國生根,但除德國外成效明顯不彰。德國禁煙運動獲得權力漸長的納粹政府全力支持,成了1930年代至1940年代早期全世界影響力最甚的禁煙運動。德國國家社會主義者領袖譴責吸煙行為,有的更公然批判購買香煙。在納粹統治下,吸煙與其對健康的影響的相關研究蓬勃發展。希特拉本人厭惡香煙,而納粹的生育政策亦融入了禁煙運動因素。禁煙運動並結合了反猶太主義與種族主義。
軸心國在澳洲水域的軍事活動是指儘管澳大利亞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個主戰場都很遙遠,但軸心國在澳大利亞水域的軍事活動仍然很頻繁。在1940年至1945年之間,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共有54艘海軍艦艇及潛艇在澳大利亞水域襲擊過盟軍的船隻、港口及其它設施。軸心國在此進行的最有名的襲擊是1941年11月德國巡洋艦擊沉悉尼號輕巡洋艦、1941年2月日本海軍戰機對達爾文的轟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潛艇對悉尼港的攻擊。1941年上半年,軸心國在澳大利亞水域的軍事活動達到了頂峰,澳大利亞海岸周圍已有日本潛艇在巡邏,而澳大利亞北部的幾個城市也遭到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攻擊。
二戰時英國的反入侵戰備是英國為了抵抗可能發生的德軍入侵行動,而於1940年和1941年間投入大量軍事和民間成員所做出的準備,這包括有自法國敦刻爾克戰役中撤退的英國遠征軍、正在重新動員的英國陸軍以及民間人士兼職的英國國土警衛隊。其中在這期間英國政府建立了英國國土警衛隊,並在英國全境修建了防禦工事,並且認為英格蘭南部地區為之後可能爆發的戰場。在缺少重型裝備的情況下,英軍需要將手中的一切可用資源運用到極致。由於在不列顛空戰中戰敗,德國為入侵英國而開展的海獅計劃遭到了無限期的推延。英國也就沒能在其本土與德國陸軍展開戰鬥。今天,英國修建的大部分防禦工事都已消失,只有一些加固過的混凝土工事還較常見。
馬歇爾計劃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為幫助其歐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蘇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國國務院的眾多官員。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
PQ-17船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冰洋戰區中的盟軍援助蘇聯物資的一支船團,裝載有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戰略物資與軍事裝備的PQ-17船團在1942年7月駛往蘇聯,而在途中亦有英國驅逐艦、護衛艦、掃雷艦以及武裝漁船等船隻協助防衛。但是在航行中仍然遭到德國海軍與空軍持續一星期的大規模進攻,船團的34艘船中有22艘沉沒,蘇聯失去的軍物資足以武裝一個軍團,且之後盟軍的北極船隊延到夏季結束才繼續啟航。攻擊行動中,雖然德國水面艦隊發起跳馬行動,企圖與盟軍直接交戰,但因為種種問題而沒有接戰,大部份的商船是由潛艇和飛機所擊沉,水面艦則僅有作為存在艦隊的影響力。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華戰爭初期日本軍隊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日軍暴行的高潮從1937年12月13日攻佔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約2萬中國婦女遭日軍姦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在中國,自1947年南京軍事法庭審判以來,普遍認為約有30萬人在大屠殺中遇難。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認「發生過殺害非戰鬥人員和掠奪等行為」,但對遇難人數則曖昧不清,甚至也有認為南京大屠殺不存在的「否認派」,這使得南京大屠殺成為嚴重影響中日關係的主要歷史問題之一。
卡廷大屠殺,又稱「卡廷森林大屠殺」、「卡廷事件」或「卡廷慘案」,是蘇聯秘密警察機關內務人民委員部在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的批准下,於1940年4月至5月間對被俘的波蘭戰俘、知識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務員進行的有組織的大屠殺。此次屠殺起源於拉夫連季·貝利亞的關於處決所有波蘭軍官成員的提議,正式文檔於1940年3月5日由包括約瑟夫·斯大林在內的蘇共中央政治局簽署批准。遇害人數估計約為22,000人,最常見的數字為21,768人。受害者中約8,000人是1939年蘇聯入侵波蘭的戰俘,其餘則是被指控為「情報人員、憲兵、破壞者、地主、工廠主、牧師及官員」而遭逮捕的平民,其中還包括波蘭籍的猶太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格魯吉亞人、韃靼人、白俄羅斯人以及基督教徒和穆斯林。
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且於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字投降,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則在8月8日傍晚決定單方面廢止《日蘇中立條約》,並且根據《雅爾塔協定》的約定準備展開八月風暴行動。這兩項衝擊造成在8月14日時,昭和天皇決定要求軍事參議官會議接受美國、英國、中國與蘇聯在《波茨坦公告》中所訂下的終戰條款,並且透過駐瑞士和瑞典的大使館來向盟軍發放消息。在經過多次幕後談判以及未遂政變後,昭和天皇在8月15日向大日本帝國全國以錄音廣播的方式發表《終戰詔書》,宣佈日本政府決定向同盟國集團無條件投降。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FA/12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FA/13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FA/14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F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