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地區地名變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丹東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新義州市鴨綠江相望,1965年由「安東」改為今名

中國大陸一些邊境地名曾含有可能影響睦鄰友好的字眼。1964年,越南勞動黨領導人胡志明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改睦南關為友誼關。以此為契機,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審查此類「大國沙文主義」地名,於1965年初集中更改了自身與越南民主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國邊境5個和一個口岸的名稱。[1][2]

背景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開展了地名的整頓和管理工作。1951年,政務院下發《關於更改地名的指示》,要求各地更改以「國民黨反動派」人名命名的,或帶有歧視少數民族性質的,或名稱重複、容易混淆的地名,而未涉及對鄰國不友好的問題。[3][2][4]

1953年1月,鎮南關成為廣西省首批開放的六個邊境貿易口岸之一。3月,內務部批准鎮南關改名為睦南關。4月,政務院批准鎮邊縣改名為睦邊縣。[5]1964年7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河內參加三黨會議,討論老撾戰爭越南戰爭形勢等問題,期間同意了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胡志明的建議,承諾會將睦南關改名為友誼關,由國務院副總理外交部部長陳毅題字。[1]

經過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越南邊境的友誼關,1953年由「鎮南關」改為「睦南關」,1965年改為今名

1964年10月,周恩來就睦南關更名一事批示:此次改名要將「東北安東蓋平輯安等地名一起改掉」,需審查是否存在其他「刺激兩國的大國沙文主義地名」,同批更改、公佈;日後還要繼續審查、修改對其他鄰邦不友好的地名。11月,國務院向廣西、遼寧吉林黑龍江雲南廣東六省區下發《關於審查對越南、朝鮮有大國沙文主義不友好的地名的通知》。12月,內務部向全國各省級行政區印發《關於請對縣市以上地名等審查提出更名意見的函》,請求審查存在「對鄰邦含有大國沙文主義不友好」等5類問題的地名。[1][3]

1965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更改遼寧、吉林、廣西三省(區)5個和1個口岸的地名,由新華社對外公佈。就越方希望為睦南關改名舉辦典禮一事,周恩來批示在安東市也舉行儀式。3月5日、11日,睦南關改名友誼關儀式、安東市改名丹東市大會先後在兩地隆重舉行。[1][6][7][8]

隸屬 原名 新名 說明
遼寧 安東市 丹東市 新名取「紅色東方」之意[9]
安東縣 東溝縣 新名取自縣政府駐地大東溝。1993年撤縣設市再次更名,即今東港市[10]:173[11]
蓋平縣 蓋縣 原名中的「平」字取自歷史地名「平郭縣」。1992年撤縣設市時再次更名,即今蓋州市[12]
吉林 輯安縣 集安縣 原名有「收攏、安撫」之意。1998年撤縣設市時保留原名,即今集安市[13][14]
廣西 睦邊縣 那坡縣 新名為壯語,取自縣內地名「那坡屯」,該地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曾在1958年南寧會議上得到毛澤東的表揚[15][16]
睦南關 友誼關

除需要國務院批准的縣市以上地名外,各地還在各自職權範圍內更改了一些地名,如丹東市鎮興區改名為振興區、鎮安路改名為珍珠路[10]:10,103、鎮江山公園改為錦江山公園[17]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張民軍. 丹东、友谊关名称由来. 中國地名. 2010, (02): 16-17. 
  2. ^ 2.0 2.1 王際桐. 地名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新中国地名工作的成就. 中國地名委員會辦公室 (編). 地名学文集. 北京: 測繪出版社. 1985: 46-59. 
  3. ^ 3.0 3.1 《中國測繪史》編輯委員會. 中国测绘史 第3卷: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89. 北京: 測繪出版社. 2002: 170. 
  4. ^ 民政部行政區劃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手册.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1986: 114-116. CSBN 17263·015. 
  5. ^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广西通志·大事记.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8: 290-291. 
  6. ^ 辽宁吉林广西更改六个市县等地名. 人民日報. 新華社. 1965-02-15 [202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2). 
  7. ^ 中越两国人民永恒友谊的象征 “睦南关”改名“友谊关”仪式隆重举行 广西僮族自治区副主席和越南谅山省行政委员会主席在讲话中共祝两国友谊进一步发展. 人民日報. 新華社. 1965-03-06 [2023-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8. ^ 安东市改名丹东市仪式隆重举行 辽宁省副省长同朝鲜新义州市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共祝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进一步发展. 人民日報. 新華社. 1965-03-12 [2023-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9. ^ 丹東市地方志辦公室. 丹东市志(1). 瀋陽: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 243. ISBN 7538117695. 
  10. ^ 10.0 10.1 《丹東市區地名志》編纂委員會. 丹东市区地名志. 北京: 測繪出版社. 1987. CSBN 12039·565. 
  11. ^ 行政区划沿革. 丹東市人民政府. 2023-04-06 [2023-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5). 
  12. ^ 蓋州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辦公室. 盖州市志 第一卷. 瀋陽: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 3. ISBN 978 -7 -5381-5433-7. 
  13. ^ 吉林省通化地區地名委員會辦公室. 通化志略. 1984: 97. 
  14. ^ 集安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集安市志.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5: 2. ISBN 7806266232. 
  15. ^ 覃聖敏.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第2卷.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2003: 783-784. ISBN 7-219-04915-3. 
  16. ^ 廣西那坡縣誌編纂委員會. 那坡县志.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2002: 15. ISBN 7-219-04563-8. 
  17. ^ 锦江山公园简介. 丹東市園林綠化網. [2016-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