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部
拓跋部,古代又稱索頭部、索虜,中國古代鮮卑的部族之一,為中部鮮卑之一,以拓跋氏為中心氏族,因此又稱拓跋鮮卑,祖庭位於大興安嶺嘎仙洞[1]。原居於額爾古納河和大興安嶺北段,史稱「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五胡十六國及北朝時,在華北建立代國及北魏等政權。
名稱
[編輯]白鳥庫吉及伯希和認為,在古代中亞稱中國人為桃花石[2],即是古突厥語中的 Tabgach (𐱃𐰉𐰍𐰲,Tabgač)。其字源來自於拓跋部[3]。支持這個說法的,有現代學者森安孝夫等[4]。拓(tab < 原始突厥語*topra)意為"塵土或泥土";跋(-γač 由來自印歐語系的借詞*-βat演變而成,對應梵語pati)意為"主人、君主或丈夫等,有「土地擁有者/主人」的含義[5],與《魏書·序紀》中「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托,謂後為跋(上古時代稱君主為後),故以為氏」的記載相符。
族源爭議
[編輯]- 黃帝后裔說:《魏書‧序紀》:「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 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學術界對此說或贊成[6][7][8],或否定[9][10][11]。
- 東夷說:呂思勉認為鮮卑即古所謂析支[12],李德山由此推出鮮卑即「訾邾」又同於「邾婁」,東胡為「邾婁」的轉寫,故拓跋氏源於東夷的「邾婁」[13][14]。王鍾翰認為鮮卑源於山戎與東夷北支的白夷等[15]。
- 漢族後裔:《宋書》記載拓跋部為李陵後代[16]。
- 匈奴雜種說:《南齊書‧魏虜傳》:「魏虜,匈奴種也,姓拓跋氏」。馬長壽認為拓跋部落為匈奴與鮮卑的融合,即「鮮卑父胡母」的「匈鮮雜種」[17]。於長春等對拓跋與匈奴之間的親緣關係作了遺傳學分析,結果表明了兩者之間有較近的遺傳關係[18]。
- 東胡後裔之鮮卑說:張博泉認為拓跋鮮卑與東部鮮卑「是各自出自北狄大鮮卑與東北的戎狄,是屬於兩個不同的屬源和族源的民族」[19]。喬梁也認為拓跋鮮卑在起源之初,同退保鮮卑山的鮮卑可能並無聯繫,早期拓跋鮮卑的遺存與外貝加爾地區布爾霍圖伊文化的主體有密切關係[20]。張金龍認為拓跋鮮卑為東胡後裔,後徒居匈奴故地,在血統上有丁零和匈奴的因子[21]。
歷史
[編輯]拓跋氏為東胡鮮卑的後裔,原為匈奴部落集團中的一員。在拓跋毛時,拓跋氏與三十六部結盟,統率了其餘九十大姓[22],拓跋氏成為族長,形成拓跋部,中國歷史文獻稱為索頭部。拓跋鄰時,將部族分為八部,由其兄弟分別統領。
東漢末年,檀石槐組織鮮卑部落聯盟時,拓跋部曾參與其中,陳寅恪認為可能是在拓跋鄰時代。177年,遭到漢族騎兵攻擊,檀石槐擊敗這支軍隊,但之後部落聲勢也不振,陷入紛爭。
拓跋詰汾之後,分支出禿髮氏一支[23],其子禿髮匹孤移至河西,形成河西鮮卑。258年,另一子拓跋力微南遷至盛樂(今中國內蒙古和林格爾北),在內蒙古召集部落代表,形成強大地方勢力。隴西鮮卑的始祖乞伏氏,陳寅恪認為與拓跋部關係緊密,可能也是源出拓跋部的分支。党項中有拓跋部的分支,為其王族[24]。在唐朝時建立的西夏,其皇族可能也出身拓跋氏[25],至李元昊時,仍自稱為北魏皇族後裔[26]。根據《舊唐書》記載,吐蕃皇族源自禿髮氏,吐蕃的名稱也是來自於此[27]。
從東漢末年開始,拓跋部就是個半自治的地方政治,多半依附於中國,擔任傭兵。270年,禿髮樹機能起兵,意圖獨立建國,但遭晉軍擊敗。
310年,拓跋猗盧受封代公建立代國。376年,拓跋什翼犍時,因內亂,遭前秦攻擊,代國滅亡。386年,拓跋珪得到賀蘭部等的支持,重建代國,成為北魏的前身。
402年,原屬拓跋部之下的柔然部落,取得高車。首領社崘,自稱豆伐丘可汗,成為獨立國家。北魏與柔然間發生一連串戰爭。
414年,南涼遭乞伏熾磐擊敗,臣服於鮮卑族的西秦。
552年,柔然遭突厥擊敗,滅國。
550年,高洋建立北齊。557年,宇文泰建立北周。581年,楊堅以外戚身份取得北周政權,建立隋朝。618年,李淵建立唐朝。日本學者杉山正明認為雖然這系列國家皆不是以拓跋氏為皇族,但統治集團或與拓跋氏有通婚關係,或受拓跋氏制度影響,因此也應視為是拓跋國家的延續[28]。劉盼遂[29]與王桐齡[30]考據認為李淵家族應為拓跋氏後裔。劉盼遂之後雖取消了自己的觀點[31],但其學說仍引發學界討論。
語言
[編輯]現代語言學家認為,拓跋鮮卑語,可能屬於蒙古語族,與現代蒙古語同源於古代蒙古語[32]。
氏族
[編輯]在拓跋鄰時代,以十族為血親,為宗室十姓[33]。十族間不通婚,與其他氏族互為姻親。此外,又有其他外圍氏族。在魏孝文帝時代,這些氏族都被改換成漢姓[34]。陳寅恪認為,十族中的乙旃氏與紇骨氏出自高車,十族的形成,除了血統外,也與其社會地位與政治結盟等因素有關[35]。
內姓
[編輯]- 拓跋氏,皇室,魏孝文帝時代改為漢姓元氏
- 紇骨氏,拓跋鄰大哥的後裔,後改為胡氏
- 普氏,拓跋鄰二哥的後裔,後改為周氏
- 拔拔氏,拓跋鄰三哥的後裔,後改為長孫氏
- 達奚氏,拓跋鄰大弟的後裔,後改為奚氏
- 伊婁氏,拓跋鄰二弟的後裔,後改為尹氏
- 丘敦氏,拓跋鄰三弟的後裔,後改為丘氏
- 俟亥氏,拓跋鄰四弟的後裔,後改為亥氏[36]
- 乙旃氏,拓跋鄰叔父的後裔,後改為叔孫氏
- 車焜氏,同族的疏遠親屬,後改為車氏
姻族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米文平《鮮卑石室所關諸地理問題》,《民族研究》1982年4期
- ^ 邱處機《長春真人西遊記》:「土人唯以瓶取水,戴而歸。及見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
- ^ 白鳥庫吉〈托跋氏考〉,收入白鳥庫吉著,方壯猷譯,《東胡民族考》。
- ^ 張雅婷譯、森安孝夫著《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透過突厥第二帝國的鄂爾渾碑銘或是回鶻帝國的希乃烏蘇碑銘等古代土耳其語史料,顯示中央歐亞東部的土耳其系的各民族稱呼唐朝或唐帝國為Tabgač,這個Tabgač不是源自『唐家子』(桑原隲藏說),而是如白鳥庫吉與伯希和所主張的,本來是『拓跋=Tabgač』這個名稱的訛音。正確的說,是拓(第一音節)的語尾-y 和跋(第二音節)的語頭b- 的子音交換,在語言學上稱為音位轉換的現象。這樣看來,就連同時代最強盛的鄰居,即北方的土耳其系各民族,在認知上也把唐朝視為拓跋。故此,唐朝不是漢人王朝而是拓跋王朝。這種中央歐亞史的觀點,從上述的事實更加提升了其正常性。」,頁180,台灣八旗文化,2018年4月。
- ^ Golden, Peter B., 「Oq and Oğur ~ Oğuz」, Turkic Languages, 16/2 (2012). pp. 155-199.
- ^ 陳棠棟、陸思賢 《鮮卑動物形裝飾中反映的拓跋氏族源與祖源神話的創作》,《遼海文物學刊》1993年2期
- ^ 金剛 《虎獅民族鮮卑源流(上、下)》,《滿語研究》2003年1、2期
- ^ 何光躍 《東胡源流考》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8頁
- ^ 白鳥庫吉著 方壯猷譯 《東胡民族考》,商務印書館,1934年,第121頁
- ^ 川本芳昭 《魏晉南北朝時代之民族問題》,東京 汲古書屋,1998年,第368頁
- ^ 姚大力 《論拓跋鮮卑部的早期歷史——讀<魏書‧序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2期
- ^ 呂思勉 《中國民族史》,東方出版社,1996年,第2、102頁
- ^ 李德山 《試論鮮卑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2期
- ^ 李德山 《東北古民族與東夷淵源關係考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 ^ 王鍾翰主編 《中國民族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第183、184頁
- ^ 《宋書》〈索虜傳〉:「索頭虜,姓托跋氏,其先漢將李陵後也。陵降匈奴,有數百千種,各立名號,索頭亦其一也。」
- ^ 馬長壽 《烏桓與鮮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26、230、231頁
- ^ 於長春、謝力等 《拓跋鮮卑與匈奴之間親緣關係的遺傳學分析》,《遺傳》2007年10期
- ^ 張博泉 《鮮卑族屬源流研究》,載《鮮卑新論女真新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42頁
- ^ 喬梁、楊晶 《早有拓跋鮮卑遺存試析》,《內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2期
- ^ 張金龍 《北魏政治史(一)》,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25、226頁
- ^ 《魏書》卷1〈序記〉:「聰明武略,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
- ^ 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禿髮之先,與魏同出,禿髮即拓跋之轉,無二義也。古讀輕唇音如重唇,故赫連佛佛即勃勃,髮從犮得聲,與跋音正相近。魏伯起書尊魏而抑涼,故別而二之,晉史亦承其說。」
- ^ 《新唐書》卷221《西域列傳上》:「党項,漢西羌別種,魏晉後微甚。周滅宕昌、鄧至,而党項始疆。其地古析支也,……以姓別為部,……故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辭氏,房當氏,米禽氏,拓拔氏,而拓拔最疆。」
- ^ 《遼史》卷107〈二國外記〉:「西夏,本魏拓跋氏後,其地則赫連國也。遠祖思恭,唐季受賜姓曰李,涉五代至宋,世有其地。至李繼遷始大,據夏、銀、綏、宥、靜五州,緣境七鎮,共東西二十五驛,南北十餘驛。」
《金史》卷134〈外國列傳〉〈西夏〉:「夏之立國舊矣,其臣羅世昌譜敘世次稱,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舊姓為托跋氏。」 - ^ 《宋史》卷485〈夏國〉上:「元昊……宋寶元元年……,遂築壇受冊,即皇帝位。……明年,遣使上表曰:『臣祖宗本出帝胄,當東晉之末運,創後魏之初基。……』」
- ^ 《舊唐書》卷207:「吐蕃,在長安之西八千里,本漢西羌之地也。其種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涼禿發利鹿孤之後也。利鹿孤有子曰樊尼……及蒙遜滅,樊尼乃率眾西奔,濟黃河,逾積石,於羌中建國……遂改姓為窣勃野,以禿發為國號,語訛謂之吐蕃。」
- ^ 黃美蓉譯、著《遊牧民的世界史》:「例如北周、隋、唐等,不僅統治階級相通,各別王室互相通婚,雖然會依發展、成長有所差異,但就連政權國家的型態及制度也大致相同。反而將其分開思考,甚至是較為不自然。若將北魏開始的這個時代,以拓跋國家時代,做出貫穿性敍述的話,也許能更清楚地理解所有事態。」,頁211。
- ^ 見劉盼遂〈李唐為蕃姓考〉、〈李唐為蕃姓考續〉、〈李唐為蕃姓三考〉,發表於《女師大學術季刊》。
- ^ 見王桐齡〈楊隋李唐先世系統考〉,發表於《女師大學術季刊》,1932年。
- ^ 岑仲勉《隋唐史》:"劉盼遂曾著《李唐為蕃姓考》三篇、最後又自取消其學說。"
- ^ 烏其拉圖. “《南齐书》中部分拓跋鲜卑语名词的复原考释”. 《內蒙古社會科學》 (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 2002年11月,. 第23卷第6期: 第103頁 (中文(中國大陸)).
- ^ 《魏書》卷113〈官氏志〉:「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後改為胡氏。次兄為普氏,後改為周氏。次兄為拓拔氏,後改為長孫氏。弟為達奚氏,後改為奚氏。次弟為伊婁氏,後改為伊氏。次弟為丘敦氏,後改為丘氏。次弟為侯氏,後改為亥氏。七族之興,自此始也。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後改為叔孫氏。又命疏屬曰車焜氏,後改為車氏。凡與帝室為十姓,百世不通婚。」
《魏書校勘記·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九第十九·二三》:次兄為拓拔氏後改為長孫氏 魏書官氏志疏證(下簡稱疏證)據古今姓氏書辯證(下簡稱辯證)卷三七(末韻下)、通鑑卷一一九.三七四六頁、卷一四0.四三九三頁,云:「拓跋氏當作拔拔氏。」北朝胡姓考(下簡稱胡姓考)引元宏弔比干碑陰題名有「拔拔臻」,證此「拓跋」為「拔拔」之訛。 - ^ 《資治通鑑》卷140〈齊紀六〉:「魏主下詔,以為:「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諸功臣舊族自代來者,姓或重複,皆改之。」於是始改拔拔氏為長孫氏,達奚氏為奚氏,乙旃氏為叔孫氏,丘穆陵氏為穆氏,步六孤氏為陸氏,賀賴氏為賀氏,獨孤氏為劉氏,賀樓氏為樓氏,勿忸于氏為于氏,尉遲氏為尉氏;其餘所改,不可勝紀。」
- ^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錄》第六篇〈五胡種族問題〉:「在胡人種族問題上,存在着兩個需要注意的現象。一是血統關係的變化。胡人部落組織以血統為要素,然因時代的推移,經濟、社會階層的轉換,血統決非單純。在一切胡人部落中,有本部,本部中又有同姓。部落地位的高低,主要依據強弱、親疏與兼併的先後來區別。在各部中居於主要地位的部落,為主要部落。與主要部落關係越疏遠的部落,地位也就愈低。不過,低的部落因為親幸或技巧關係,也可以提高地位,甚至被看作主部人,不是一直保持它的低層部落性不動。這不論血統有無不同。如北魏宗室十姓中的胡氏(紇骨氏改),叔孫氏(乙旃氏改),即出高車(丁零)族」
- ^ 《魏書校勘記·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九第十九·二四》:次弟為侯氏後改為亥氏 胡姓考據元和姓纂(下簡稱姓纂)卷六(止韻下)通志氏族略(簡稱氏族略)六、辯證卷二二(止韻下),云:「侯氏當『系俟亥氏』之脫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