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之戰 (1842年)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5月28日) |
鎮江之戰 | |||||||
---|---|---|---|---|---|---|---|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一部分 | |||||||
進攻鎮江的英軍同清軍在城門外戰鬥 | |||||||
| |||||||
參戰方 | |||||||
清朝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郭富子爵 巴加爵士 | 海齡(自殺) | ||||||
兵力 | |||||||
陸軍:6,907名[1] |
旗兵:1,580名 漢兵:2,700名 | ||||||
傷亡與損失 | |||||||
死亡:37人 受傷:128人 失蹤:3人[2] | 500+人 |
鎮江之戰發生於道光二十二年六月(1842年7月),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是英國遠征軍為進攻清朝戰略要地鎮江同清軍進行的一場戰役。此戰是英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歷次作戰中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也是傷亡最重的一次。鎮江之戰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最後一戰,此戰失敗後清朝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3]
緣起
[編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後,英軍在廣東和福建等地發起進攻,雖然取得進展,但亦受到清朝軍隊的抵抗。為儘快結束戰爭,英軍改變軍事策略,於1841年9月從廈門北上舟山,轉攻清朝的經濟重地浙江沿海地區,陸續攻陷了浙東之定海、鎮海、寧波等地。在英軍佔領浙東期間,為尋求儘快實現其目的之途徑,對清朝的政治、經濟、地理等情況,作了進一步的調查分析,認為:北京雖為京師要地,但比較貧瘠,清政府的物資銀財主要仰給於南方各省,並經由運河輸送。如進攻北京,清政府必遷都於更遠的內地,屆時難以找到談判的對象,勢必遷延時日,達不到迅速結束戰爭的目的。同時,清政府正全力加強北京一帶防務,對長江的防禦則未予重視。只要沿着長江攻入江蘇、安徽,佔領南京,控制京杭大運河,並佔領乍浦和上海,扼住主要的航道,切斷清朝的漕運咽喉命脈,最終使清政府求和妥協。[4][5]
戰前準備
[編輯]英國
[編輯]英國方面在確定揚子江戰役計劃後,將進攻發起時間選在春夏之交,因為那時正是糧食等物資北運的季節。自1841年9月至1842年4月,英軍陸續從印度向中國戰場調兵,這批奉調來華的海陸軍,計有軍艦七艘和陸軍約七個團,從而使英軍在中國戰場共「擁有軍艦二十五艘,載炮六百六十八門,輪船十四艘,載炮五十六門,醫院船、測量船及其他船艦共九艘,另有大量輔助作戰的運輸艦。地面部隊,除了炮兵以外,有步兵一萬餘人」[6]。從1842年5月上旬開始主動從浙東一帶收縮兵力,集中兵力從長江口進攻,相繼攻佔乍浦、吳淞、等地。此後,英軍集結兵力於長江口外,揚言北上京津,實則準備溯江西進鎮江,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京杭大運河。
清朝
[編輯]早在1841年冬,道光帝即風聞英軍可能進犯上海,曾諭令新任兩江總督牛鑒加以防備。但牛鑒卻認為,「下游之堵御既嚴,瓜洲之防護又密」,英艦「斷不敢飛越數百里重兵駐守之地,冒險入江,阻我漕運」,結果未有效加強在長江一帶防務,導致英軍相繼攻陷乍浦和吳淞。1842年6月,英軍攻陷吳淞口後揚言北上,清廷中計,催促耆英、伊里布等由浙江馳赴江蘇,會同牛鑒「辦理夷務」,加緊議和的同時緊急從華北、東北調集援兵,加強京津地區防務,而對於長江下游的防務,仍未予以足夠重視。只是同意由浙江調兵二千,協助江蘇駐軍(五六千名)防守沿江要隘及江寧府,其中鎮江守軍有旗兵1,583名(包括400名青州兵);西南郊的漢兵有2,700名,由滿族將領海齡指揮。[7]
作戰過程
[編輯]1842年7月初,英軍援兵全部抵達,璞鼎查、威廉·巴加和臥烏古隨即於7月6日率領十一艘軍艦、九艘輪船、四艘運兵船和四十八艘運輸船,裝載陸軍一萬餘人,駛離吳淞口,溯長江而上。所有艦船編組成先鋒艦隊和五個縱隊,每個縱隊有八至十三艘運輸船,由一艘戰艦率領(第三縱隊由一艘運兵船率領),並接受該艦艦長的指揮。每縱隊之間保持三至五公里距離。沿途以測量船為先導,邊測量,邊前進。另外,英軍在吳淞口留有軍艦兩艘,用以封鎖長江口,保證後路安全。[4]:64-65英軍西進過程中,福山、鵝鼻咀和圌山等長江險隘處的炮台守軍,因兵力薄弱,稍事抵抗,即棄陣而走。
7月14日下午,英軍摧毀鎮江東面五十里的圌山關炮台(有炮二十門)。之後,因風小暫停西進,只派測量船繼續上駛,進行偵察。17日,大隊英艦進入鎮江江面,隨即封鎖瓜洲運河北口,阻斷漕運。
鎮江位於長江和運河的交會處,是運河的咽喉,江寧的屏障。鎮江城雄峙長江南岸,西北有金山,東北有北固山、焦山、象山。戰前,由副都統海齡率旗兵一千六百名、綠營兵四百名駐守。城內大炮因已大多調運吳淞,僅留下數門。英軍攻佔吳淞後,四川提督齊慎(4月授參贊大臣,赴浙防英)帶江西兵千餘名、湖北提督(6月署江南提督)劉允孝帶湖北兵千餘名倉卒趕到,駐紮城外,協助防守。但在英軍兵臨城下的危急時刻,將領間互不協同,各自為戰,沒有集中統一的指揮。海齡未派部隊控制金山與北固山等制高點,而將全部旗兵收縮城內,緊閉四門,禁止任何人出城,並以通敵為由,捕殺城內居民百餘人[8]。海齡說滿城都是漢奸,應該殺光,把一門大砲運到紅旗口,擺出對城轟擊的姿態,居民因四門緊閉,只能束手待斃。一難民說英軍本計劃22日攻城,聽說此事下令立即攻城,且不准用大砲,免傷百姓。[9][10]
巴加和臥烏古曾親自登上鎮江西北的金山寺,察看周圍地形,所見到的景象是:堅固的城牆上沒有士兵守衛,只有城西南的半山坡上新建了三座軍營。於是英方判斷,清軍主力可能已經撤至城外,進攻鎮江城將不會遇到什麼抵抗。
英軍進攻吳淞時,主要由海軍擔任,而進攻鎮江,則主要由陸軍負責。參戰的陸軍共6,915人,編為第一、二、三旅和炮兵旅。第一旅(2,318人)、第三旅(2,155人)和炮兵旅擔任主攻,矛頭主要指向鎮江西南郊高地的清軍;第二旅(1,832人)擔任助攻,指向鎮江東北,主要任務是牽制和分散清軍兵力[11]。
7月21日晨,英軍開始進攻。右翼的第一、第三旅和炮兵旅在鎮江西北的金山附近未遭抵抗即順利登陸。第一旅上岸後,為分割城內外清軍,直指西南山坡上的清軍兵營。經過數小時激戰,清軍不支,齊慎、劉允孝率部退往新豐鎮(今江蘇丹陽北)。英軍第三旅登岸後,則沿着西城根,進攻西門。
與此同時,英軍第二旅在北固山一帶登岸,直薄城下,冒着清軍的炮火,蜂擁爬梯登城。守城旗兵誓死抵抗,有的把英軍推下城去,有的扭住一起跳下城牆。上午10時許,北門被打開,大隊英軍沖入城內,向西門方向進攻。
進攻西門的英軍第三旅遭到清軍的阻擊,城門久攻不下。中午,英軍一個爆破小隊在炮火掩護下,用三個火藥包(火藥160磅)將瓮城門炸開。此時,由北門衝向西門的英軍已將內城門打開,於是大隊英軍由西門蜂擁而入。
進攻鎮江的英軍遭到守城清軍的強力抗擊,英軍攻入城內後,守城的旗兵從巷道內湧出,與英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和肉搏戰。許多旗兵戰前殺死自己的妻兒,然後才參加與英軍的戰鬥。將士們「血積刀柄,滑不可握,猶大呼殺賊[12]」。最終,守衛鎮江城的旗兵以極大的傷亡代價,使英軍死傷160多人,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最重的傷亡。海齡督戰到最後一刻,最後自殺身亡。[13][14][15]
英軍破城後大肆燒殺,「毀城垣,焚衙署,縱黑鬼姦淫婦女,道路死傷枕藉[16]」。英國參戰軍人回憶「只要是真實的回憶,就可覺得這顆心很難說是有人道的了。但即使是心腸最硬、資格最老,以殺人越貨為生的人,看到這種悲慘景象也不能無動於衷的。[17]」
後續行動
[編輯]英軍在鎮江的軍事行動,成功的切斷了京杭大運河漕運,沉重打擊了清朝經濟命脈。7月16日,道光帝就密諭耆英,只要英國息戰退兵,便同意割讓香港,並增開通商口岸。鎮江失守後,道光帝決心專意「議撫」,並授權耆英、伊里布「便宜行事,務須妥速辦理,不可稍涉游移」,並令奕經所率援軍暫緩由浙赴蘇,「以免該逆疑慮」。[18]然而,英方對清朝方面的「羈縻」置之不理,決心打到江寧,以爭取更大的砝碼。8月3日,英國遠征軍留下一部分兵力守衛鎮江,主力艦隊開始向江寧開進,9日抵達江寧江面。11日,英國陸軍在觀音門附近登岸,軍艦擺開了攻城的架勢。同日,耆英自無錫趕到江寧,在英國軍隊的武力威懾下,開始與英方議和。[19]
結局
[編輯]在8月14日和談中,英方在談判中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全部接受英方提出的條件。接着,道光帝先後發出了「不得不勉允所請,借作一勞永逸之計」和「各條均准照議辦理」的諭旨[20]。29日,耆英、伊里布、牛鑒等在英軍旗艦「皋華麗號」上與英方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 《南京條約》(即《江寧條約》),[21]條約簽訂後,英軍艦船陸續撤往定海一帶,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結束。[22]
圖片集
[編輯]-
清軍在鎮江城內迎擊英軍
-
雲梯
-
英軍準備炸開城門
參考文獻
[編輯]- ^ Waley, Arthur D. 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 George Allen & Unwin. 1958: 197頁. ISBN 0-04-951012-6.
- ^ William Dallas Bernard; W. H. Hall. Narrative of the Voyages and Services of the Nemesis, from 1840 to 1843. Colburn. 1844年: 417–418頁.
- ^ 軍事科學院. 第七节 英军侵入长江下游. 《中国近代战争史》. 軍事科學出版社. 1984.
- ^ 4.0 4.1 Granville G. Loch. The Closing Events of the Campaign in China: The Operations in the Yang-tze-kiang and Treaty of Nanking. London. 1843 [2014-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6).
- ^ 《阿伯丁伯爵致亨利·璞鼎查爵士函》·[美]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中譯本)第一卷·第755—756頁。
- ^ [英]利洛:《英軍在華作戰末期記事——揚子江戰役及南京條約》
- ^ 牛鑒:《防護漕船及江海情形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三),第1575頁
- ^ 《鴉片戰爭》.第3冊.第80頁
- ^ 朱士雲. 七月初十日. 《草間日記》. 丹徒陶氏. 1908年: 14頁 [光緒壬辰(1892年)] [2023-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3).
- ^ Waley, Arthur D. The Opium War Through Chinese Eyes. George Allen & Unwin. 1958: 203頁. ISBN 0-04-951012-6.
- ^ Rait, Robert S. The Life and Campaigns of Hugh, First Viscount Gough, Field-Marshal 1. Westminster: Archibald Constable. 1903: 271–272.
- ^ 鎮江府立青州駐防忠烈祠碑
- ^ 《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二·列傳一百五十九·海齡》
- ^ 駱承烈. 《鸦片战争中镇江抗英的史料 》. 《歷史研究》. 1978年, (4期).
- ^ 《鸦片战争》第5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05頁.
- ^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鴉片戰爭》第3冊,北京:中國史學會,1954年,第105頁
- ^ 利洛. 《英军在华作战末期记事——扬子江战役及南京条约》.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編). 《鴉片战爭末期英軍在長江下游的侵略罪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4年: 164頁. 譯自Granville G. Loch: The Closing Events of the Campaign in China: The Operations in the Yang-tze-kiang and Treaty of Nanking. : 110頁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but when excitement subsides with victory, and the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 are recalled to mind which led to the result, a heart would be hardly human that could feel unaffected by the retrospection. But the hardest heart of the oldest man who ever lived a life of rapine and slaughter could not have gazed on this scene woe unmoved."
- ^ 《廷寄》.《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四).第2133頁
- ^ 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 中國歷史專題網. [2008-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4).
- ^ 《廷寄》.《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五).第2277-2307頁
- ^ 鳳凰網. 1842年 《南京条约》条约签订. [2011年8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9日).
-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战》. 鎮江網. [2008-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