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薛居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二十四史
次序 书名 作者
姓名 时代
1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2 汉书 班固 东汉
3 后汉书 范晔 刘宋
4 三国志 陈寿 西晋
5 晋书 房玄龄
6 宋书 沈约 萧梁
7 南齐书 萧子显
8 梁书 姚思廉
9 陈书
10 魏书 魏收 北齐
11 北齐书 李百药
12 周书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寿
14 北史
15 隋书 魏徵
16 旧唐书 刘昫 后晋
17 新唐书 欧阳修 北宋
18 旧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欧阳修
20 宋史 脱脱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张廷玉
相关 东观汉记 刘珍 东汉
相关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国
相关 清史稿 赵尔巽 民国
相关 点校本二十四史 顾颉刚 共和国

薛居正(912年—981年),子平开封府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北宋名臣、史学家

生平

[编辑]

祖父薛延鲁,唐汝州刺史,父薛仁谦后周太子宾客。薛居正早年科举不顺,只好写《遣愁文》以自解,逾年,登第。后晋天福年间,华州节度使刘遂凝辟其为从事。刘遂凝堂兄刘遂清领邦计,奏署盐铁巡官。开运初,改度支推官。宰相李崧领盐铁,又奏署推官,加大理寺直,迁右拾遗。桑维翰为开封府尹,奏署判官。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

后周广顺初年,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后周太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判吏部铨。宋朝建立后,任户部侍郎(寄禄官,正四品下),加兵部侍郎(寄禄官,正四品下)。当时赵普任宰相,赵匡胤恐赵普专权,想设置副相,以分散其权,故以薛居正、吕馀庆等人为参知政事(副宰相)[1],性宽和,不好苛察。六年,拜门下侍郎(阶官,正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自任参知政事至任相的十八年内,恩遇始终不替。

湖南初定。薛居正知朗州事,期间爆发汪端作乱,监军使怀疑是城中僧人是贼人党羽,打算诛杀,被薛阻止,最后由都监尹重睿平定乱事,州内一千多名僧人赖以全活。乾德初,又官吏部侍郎(寄禄官,正四品下),好饮酒,饮至数斗不乱。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太宗即位,以薛为昭文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喜欢读书,“为文落笔不能自休”。太平兴国初,加尚书左仆射(寄禄官,从二品)、昭文馆大学士(馆职)。随宋太宗平定北汉后回朝,进位司空(加官,三公,正一品)。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偃阁中,吐气如烟焰,舆归私第卒,赠太尉(赠官,三公,正一品)、中书令(赠官,正二品),谥文惠。其养子薛惟吉将他生前的作品收集成册,帝赐名《文惠集[2],今佚。咸平二年,诏配飨太祖庙庭。

开宝六年(973年),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等受命修《五代史》。《五代史》成,又名《梁唐晋汉周书》。后世为别于欧阳修新五代史》,改作《旧五代史》。

注释

[编辑]
  1. ^ 《长编》卷5注引《太祖新录·窦仪传》称:“太祖屡对大臣称仪有执守,欲用为相,赵普忌仪刚直,遽引薛居正参知政事。”
  2. ^ 通志·艺文略》八署作《薛居正集》30卷

参考书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