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9冠状病毒病监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9冠状病毒病监视涉及监视2019冠状病毒病疾病的传播,以便确定疾病进展的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进行主动监视,重点是在所有传播情况下进行病例的发现,测试接触追踪[1]。 预计COVID-19监视将监视流行病学趋势,迅速发现新病例,并基于此信息,提供流行病学信息以进行风险评估并指导疾病的预防[1]

症状监视

[编辑]

根据对应于COVID-19的个人症状进行症状监视。截至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下病例定义[1]

  • 疑似病例:“患有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烧且至少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征兆/症状之一,例如咳嗽,呼吸急促),并且有去过或居住过的地方并报告了社区传播COVID-19病史的患者在症状发作之前的14天内”“在症状发作之前的最后14天内曾接触过确诊或可能的COVID-19病例的任何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患有严重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疾病(发烧和至少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体征/症状,例如咳嗽,呼吸急促;和需要住院治疗),并且没有其他可以完全解释临床表现的诊断方法。”
  • 可能的病例:“不确定对COVID-19病毒进行测试的可疑案例”“因故无法进行测试的可疑案例”
  • 确诊病例:“具有实验室确诊COVID-19感染的人,无论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何”
  • 接触者:“在可能或确诊病例的症状发作前2天和之后14天经历以下任何一种暴露的人
  1. 与可能或已确诊的病例在1米以内面对面接触超过15分钟
  2. 与可能或确诊的病例直接身体接触
  3. 在没有使用适当个人防护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护理可能或已确诊COVID-19疾病的患者
  4. 当地风险评估表明的其他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确诊后48小时内报告可能和确诊的COVID-19感染病例[1]。 各国应尽可能根据情况进行报告,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每周汇总报告[2]。 一些组织已经创建了用于症状监测的众包应用程序,人们可以在其中报告症状,以帮助研究人员绘制出COVID-19症状集中的区域[3]

病毒学监视

[编辑]

病毒学监测是通过对COVID-19进行分子检测来完成的[4]世界卫生组织已为实验室发布有关如何对COVID-19进行测试的资源[4]。 在欧盟,鉴定后24小时内报告了实验室确诊的COVID-19病例[5]。几个国家对废水进行病毒学监测,以测试在废水流域的居民中COVID-19的存在或流行[6]

数字监视

[编辑]
中国大陆样式的健康码

至少有24个国家对其公民进行了数字监视[7]。 数字监视技术包括应用程序英语COVID-19 apps,位置数据和电子标签[7]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使用航空旅客数据跟踪个人的旅行信息[8][9]

对于不拥有智能手机或拥有不支持蓝牙低功耗功能的智能手机的用户,跟踪腕带可以代替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在英国,截至2020年,超过百分之十的智能手机缺少此功能。 此外,在韩国,发现被发现违反隔离规定的人会获发追踪腕带,追踪腕带被设计成如果移除腕带以提醒当局[10]。美国至少有一个辖区使用现有的脚镯技术对发现违规的患者进行隔离[11]

在香港,特区政府早期要求所有抵港的隔离人士都需要一个手环和一个应用程序,之后也推出了安心出行程序记录行程。 在韩国,GPS应用程序用于跟踪韩国个人的位置,以确保不违反隔离规定,如果有人离开指定区域,则向用户和当局发送警报[12][13]。在新加坡,个人必须使用合力追踪记录行程。泰国正在为所有旅行者使用应用程序和SIM卡来执行隔离[7]。 印度正计划制造位置和温度监测带[10]。 以色列使用了其现有的监视工具来跟踪信息并将其发送给需要做自我隔离的人[14]

在中国大陆,普遍使用健康码作为个人的电子通行证。健康码经读取后可确认与证明持有人的健康情况,并以之出入需要出示该证明的场地。申请人通过填报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旅游史、居住地、及是否接触过疑似或确诊肺炎病患等问题自动生成二维码,分红、黄、绿三种颜色,动态显示个人疫情风险等级[15]。截至2020年4月,中国大陆已有200多座城市启用基于支付宝平台的“健康码”[16],而基于腾讯平台的防疫健康码则覆盖近20个省级行政区300多个市县[17]

人权组织批评了其中一些措施,要求政府不要以瘟疫大流行做为掩护而引入侵入性数字监视(invasive digital surveillance)[18][19]。而在中国大陆,《纽约时报》记者对健康码代码的分析发现,该系统不仅可以实时判断某人是否具有传染风险,亦会与公安机关共享用户资料,监视其位置以及健康状况,会把用户个资、位置和标识符发给服务器,在疫情结束后可能会长期存在,继而帮助政府进行监控[20]人权观察组织中国研究员王松莲认为“健康码”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监控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之一”[16][21]。也有民众认为个人的医疗隐私可能被不当滥用[15]

参阅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Global surveillance for COVID-19 caused by human infection with COVID-19 virus (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30). 
  2. ^ Surveillance, rapid response teams, and case investigation. www.who.int.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英语). 
  3. ^ Limited testing poses challenges to mapping COVID-19 spread. Modern Healthcare. 2020-03-30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英语). 
  4. ^ 4.0 4.1 Laboratory testing for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suspected human cases. www.who.in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1) (英语). 
  5. ^ Case definition and European surveillance for COVID-19, as of 2 March 2020.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0) (英语). 
  6. ^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surveillance for SARS-CoV-2 virus (PDF).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2020-08-05 [2020-08-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08). 
  7. ^ 7.0 7.1 7.2 Tracking the Global Response to COVID-19 | Privacy International. privacyinternational.org. Privacy International.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7). 
  8. ^ Sloane, Mona; Cahn, Albert Fox. Today's COVID-19 Data Will be Tomorrow's Tools of Oppression. The Daily Beast. 2020-04-01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8) (英语). 
  9. ^ Mintz, Sam; Gurciullo, Brianna. CDC may lack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some airline passengers possibly exposed to coronavirus. POLITICO. 2020-03-03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8). 
  10. ^ 10.0 10.1 People-tracking wristbands put to the test. BBC News. 2020-04-24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8). 
  11. ^ Kachmar, Kala; Costello, Darcy. Louisville is forcing unwilling coronavirus patients to self-isolate. Is it right?. The Courier-Journal. [2020-04-26] (英语). 
  12. ^ Phones Could Track the Spread of Covid-19. Is It a Good Idea?. Wired. [2020-04-06]. ISSN 1059-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9) –通过www.wired.com. 
  13. ^ hermes. How China, South Korea and Taiwan are using tech to curb coronavirus outbreak. The Straits Times. 2020-03-21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8). 
  14. ^ Bateman, Tom. Israel turns surveillance tools on itself. BBC News. 2020-05-12 [2020-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英国英语). 
  15. ^ 15.0 15.1 黄丽玲. 中国疫情管理数字化 系统疏漏与侵犯隐私引忧虑. 美国之音. [2020-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8). 
  16. ^ 16.0 16.1 贺军. 另類電子鐐銬?因疫情猛爆而生的中國「健康碼」黑科技. 联合新闻网鸣人堂. 2020-04-14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中文(台湾)). 
  17. ^ 胥大伟. 健康码遭层层“加码” 全国范围互认真的这么难吗?-中新网.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18. ^ Governments Should Respect Rights in COVID-19 Surveillance. Human Rights Watch. 2020-04-02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英语). 
  19. ^ Digital surveillance to fight COVID-19 can only be justified if it respects human rights. www.amnesty.org. [202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英语). 
  20. ^ 【新冠肺炎】外媒揭支付宝“健康码”助政府监控 与执法部门共享资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经济日报 2020-03-05
  21. ^ 孟建国; Zhong, Raymond; Krolik, Aaron. 中國推廣健康碼監控疫情和民眾.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0-03-03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3)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