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陶渊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陶淵明
陶渊明
晚笑堂画传》收录之陶渊明画像
元亮
出生东晋兴宁三年(365年)
寻阳郡柴桑县
逝世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
寻阳郡柴桑县
籍贯寻阳郡柴桑县
配偶翟氏
父母父:陶逸,母:孟氏
经历
代表作
  • 《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说名陶潜元亮,友人私靖节先生寻阳郡柴桑县[1]:165,中国东晋南朝宋时期士大夫与诗人。陶渊明出身仕宦之家,曾祖父陶侃在东晋初年权倾一时,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已家道中落。陶渊明早年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但每次任期都不长;后因不满官场的腐败黑暗,繁文缛节(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决心归隐,躬耕维生。陶诗风格平和淡远,浑然天成,语言平易流畅,较少雕饰造作,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其五等。陶诗往往以隐逸生活和人生苦短为主题,善于歌咏田园生活,所写田园风景闲静和穆,超尘脱俗,几乎“篇篇有酒”。散文方面,代表作有自传《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辞赋方面,最著名的有抒发田园生活之乐的《归去来兮辞》。思想上陶渊明服膺儒术,外儒而内道,坚守儒家伦理,又受道家爱好自由,顺从自然的想法影响。处世上陶渊明达观孤高,形象高洁脱俗,以隐逸诗人见称。陶渊明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在文学史上地位崇高。历来许多诗人如白居易苏轼都曾仿效及奉和陶诗,《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则往往成为后世画家绘画的题材。陶渊明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有“田园诗人之祖”的美誉。

生平与家世

[编辑]

出生至归隐

[编辑]
陶渊明

陶渊明约生于365年,为陶逸独生子[2]:118。陶渊明少年时好读书习琴,曾修习儒学;二十岁左右时丧父,家道中落[3]:34、37、38、39。393年,陶渊明因家境贫穷,出任江州祭酒(主管教育之官);因不堪仕宦生活[2]:53-55与江州刺史王凝之的倨傲,仅仅几个月后他即辞职[4]:19。后来陶渊明受召为江州主簿(秘书兼管文书之职),并未赴任。399年陶渊明赴京口北府兵首领、镇军将军刘牢之参军[2]:56、131[3]:42。翌年五月,陶渊明再度辞官,冈村繁推测他是为了逃避因孙恩之乱爆发而起的战事而辞官的[2]:64

401年,陶渊明赴江陵,于荆州刺史桓玄幕下任职。同年十一月,陶渊明母亲孟氏去世,他第三度辞职回到寻阳,为母亲服丧三年[2]:131。404年服丧完毕,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翌年三月,刘敬宣辞任江州刺史,陶渊明亦暂回故乡,同年八月[2]:132、78,陶渊明受族人提携[5]:4,出任距故乡柴桑县约50公里远的彭泽县县令,原本打算做满一年,十一月,同父异母的妹妹于武昌去世,陶渊明借此机会提出请辞回乡[2]:35、74、132、78

陶渊明有五次任官与辞官的经历[2]:8、53叶嘉莹认为陶渊明可能有过政治理想,但他步入官场后却逐渐发现追随的军阀并不可靠,不能助自己实现理想,又目睹了官场的贪腐,最终毅然辞官归隐[6]:409-410

归隐后

[编辑]

从此廿余年,陶渊明拒绝一切官聘,一心务农隐居[2]:90。他拥有数处田产,而且有僮客协助他耕作,他喜欢喝米酒,生活平凡,没有特别多姿多彩的活动。408年,陶渊明家中失火,旧屋尽毁,遂移居寻阳城南郊的南村。陶渊明和当地官员有所交游[2]:135、91、94,与江州刺史王弘、安南府长史殷景仁、江州刺史后军功曹颜延之结识,交往密切[2]:18-19。415年陶渊明开始和颜延之结交,翌年颜延之即离开寻阳[3]:88-89。418年,陶渊明曾拒绝江州刺史王弘的求见,后来王弘通过陶的好友庞通之与陶渊明相识[3]:96-97,此后两人常有来往。王弘对陶渊明物质上多有照顾[2]:103,时常资助或赠送酒[7]:312

当时陶渊明与周续之刘遗民齐名,同称“寻阳三隐”[2]:17。陶渊明在晋末时曾被朝廷征为著作佐郎,但没有上任[3]:97。420年,刘裕篡晋,陶渊明对东晋的倾覆感到痛心[5]:13,出于对刘裕的不满,他诗文中不用刘宋的年号,只题甲子纪年。424年,陶渊明与路过寻阳的颜延之多次相聚[3]:106、113。426年,陶渊明拒绝江州刺史桓道济邀请出仕,亦谢绝了桓道济的馈赠。427年,陶渊明在故乡去世,享年63岁[2]:136

家世

[编辑]
“陶渊明携子”塑像

陶氏一族属溪族,世奉天师道[8]:201陶侃被认为是陶渊明的曾祖。陶侃出身寒微,[3]:5、7获友人推荐为官,此后以行政及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终因平定苏峻之乱有功,成为东晋名臣[5]:65[2]:57,是当时最有权力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之一。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5]:4、63。外祖父孟嘉出身南方士族[3]:19,曾供事于桓温[5]:65、117,官至征西大将军长史[3]:5。陶渊明时代,陶氏家族在朝廷里仍然保持一定的政治地位,被时人视为南方本土的大族[5]:4,陶渊明有些做官的亲戚,可以帮助他求官[7]:311。叔父陶淡是一名隐士[5]:53。陶渊明的外叔祖、孟嘉的弟弟孟陋也是隐士[3]:24

陶渊明30岁时丧妻,其后娶翟氏续弦,因贫穷而受到妻子埋怨[2]:55、130、113。他与堂弟陶敬远一同耕种,后者于411年逝世[3]:83。陶渊明有儿子五人,至少一个女儿。五个儿子依次名为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五个儿子同父异母,三子和四子是双生儿[9]:308

文学

[编辑]

诗歌

[编辑]
陶渊明菊花图,杜堇
陶渊明诗

陶渊明诗歌现留存约120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10]:255。风格方面,陶诗平和淡远[11]:219,平淡自然,悠闲自得[1]:166。语言方面,陶诗语言平静[12]:188朱熹说:“陶渊明诗,人人皆说是平澹”[2]:29。陶诗不假雕琢,找不到雕绘锻炼的痕迹,而是恰到好处,适得其中,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7]:331-332、334,自然天成,陈师道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5]:34元好问称赞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赞美陶诗自然真诚,是诗人真实的情思意念,没有虚伪和雕饰造作[6]:394、396,本色真淳,毫无点染[13]:147。句式方面,陶诗语言平易流畅,表达有时如日常口语般,多次采用一问一答的句式,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摹拟日常对话,使诗歌生动活泼[4]:13-14。内容方面,陶诗表面看来简单朴实,实际上却很复杂。苏轼曾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表上质朴简单,实际上华美丰富[6]:394。陶诗词语简净,含蕴却很丰美,深意繁富,而又化繁复为单纯[13]:146,显示出诗人的博大和丰富多彩[6]:397

陶诗善于抒情,复活了古代的抒情诗,其诗歌风格与东晋时流行的玄言诗甚为不同[4]:10、7,通过感觉和感情来写人生哲理,思想深刻,既有哲理,也有诗情,巧妙地表达一份对生活的复杂体验[6]:397-398,能写出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境界,用诗歌的语言和艺述的表达方法,传达他对生活和人生哲理的体验[6]:405-406。陶诗善于描写复杂的情感转折和心理变化,他写得成功的诗,没有一首是平直到底的[5]:260。陶诗常有言外之意[12]:189,往往借用形象,喜欢用的形象有鸟、松、菊。松象征坚贞、菊象征贞秀,取义比较单纯;鸟的形象比较复杂,有比喻自己的失意(“栖栖失群鸟”),有比喻自己不想做官(“羁鸟恋旧林”)[6]:406、410。鸟有时象征自由和幸福,但也有忘了回窝而倦飞的鸟、可怜不幸的没有窝的鸟,流露作者的苦恼[12]:196-198。陶诗常用典故[3]:152,用老庄、《论语》的典故甚多,据朱自清统计,陶渊明用《庄子》典故49处,《列子》21处,《论语》37处。很多陶诗都有小序,解释写作缘由[5]:121、130

2024年,南京图书馆展出陶渊明作品相关展览。[14]

田园诗

[编辑]
颐和园长廊彩绘:渊明爱菊

陶渊明善于歌咏田园生活,吟咏田园的自然美,所写田园风景闲静和穆。如《归园田居》、《劝农》等,可称为田园诗人[15]:126-128。陶渊明田园诗赞美隐居生活,自然清新,被视为田园诗的开创者,其主要题材是隐居生活和乡土风光。陶诗朴素直白[5]:13、19-20,人我物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无论是微云孤鸟,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7]:323

饮酒·其五》是陶渊明最著名的诗[5]:23,也是他的代表作[2]:11

诗歌清澄脱俗,闲静清雅,主人公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沉浸在大自然中[2]:12。东篱悠闲,菊花高雅,作者从容自得,不受限制。斜阳照耀下,山上的烟岚不断变化,飞鸟结队回来,找到托身之所,在即将降临的黑暗中,飞鸟联翩归山,显得渺小无助,转瞬即逝。诗人在一片黄昏美景中体会到一份宇宙和人生的真谛,想弄清楚说明白,却不是语言所能传达的,因为这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人生境界[6]:402-403。最后一联用了《庄子》得意忘言的典故[5]:24,认为“真”的意蕴是不需语言说明的,人为分析愈细,反而离真实愈远。此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在中、日、韩都备受推崇,受到极高赞赏[2]:11-12

《归园田居》5首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反映他躬耕生活的真实情形,同时表现出诗人坚毅的理念[1]:178。《归园田居·其一》描写田园村舍的风光,有榆、柳、桃、李、炊烟、狗和鸡,表露一种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的生活[16]:148。诗人已经挣脱了枷锁,心境平和悠闲,树木、远处的鸡鸣、村庄的炊烟、空空的房间、干净的庭院,一切都十分宁静[5]:89,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意趣,内心充满对宇宙人生的顿悟[1]:175。《归园田居·其五》表现了农村俭约的生活和朴素的人情,言词淡雅平稳,却令人感受到宴会的气氛[9]:306。陶渊明抗拒官场中的喧嚣生活和繁文缛节,对乡村生活的刻划气息清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等语句平淡,韵律自然,可与《诗经》中的民歌媲美,令人耳目一新[17]:204

陶诗具有自传特征,表现了诗人作为农夫和隐士的自我形象[17]:200。几乎每次出仕,陶渊明都会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如《杂诗·其九》写诗人因公事离开田园后对回归的向住[5]:83-84

陶诗常抒发躬耕的快乐,如“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18]:122,《读山海经·其一》抒写陶渊明归田之后田园生活的乐趣[6]:419。陶诗记述与田夫野老交往的真情与乐趣,“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7]:314。田园生活辛勤劳苦,“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早下地干活,月亮上来时才扛着锄头回家[6]:399

陶诗也有像《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那样描写农务艰苦,但早出晚归,风寒霜露,仍不掩其泰然自若的乐观情怀[18]:123。诗歌描写一次稻谷的丰收,没有人觉得诗人与众不同,因诗人也曾早起耕作,扺受山中的霜露寒冷和躯体的疲劳。“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我患”,蕴涵着一份幽默感。诗以愿望的表达作结束:只要能长期过着这种稳居生活,躬耕的辛苦也就算不了什么[5]:103-106

陶诗超尘脱俗,描写恬静田园的怡然自在[2]:29。《游斜川》诗写诗人坐在溪边与友人一同饮酒。受王羲之兰亭集序》影响,一开始抒发生命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的感叹,要珍惜“今朝”[4]:7-9。河中流的一个小山丘,有一个和昆仑仙山最高峰一样的名字,引起诗人浮想联翩,乘着酒兴,“游目骋怀”,逐渐进入“神游”状态,普通的景象变得和楚辞中的神境一样美丽奇特[5]:133。四言诗《停云》分四节,每一节前四句都描写自然界情景,后四句则描写人的感情,这是典型的《诗经》作法,树木和鸟儿在春雨中欣欣向荣,愉悦和谐,人却徘徊辗转,心怀郁闷,因春雨连绵而感到寂寞难奈[17]:255-256,感叹阴雨连绵,平陆成江,阻隔他和远方的朋友。诗人虽感孤寂,诗歌却有闲静的情调,特别是到了诗的后半,雨已稍停,鸟儿在枝头“好声相和”[5]:122-123。《时运》则表现了暮春郊外的闲静平和的景色[15]:127-128

田园诗以外

[编辑]

隐逸生活是陶诗的主要主题,许多陶诗都描述他如何逐渐地下定决心退出官场,或者解释和辩护自己的决定[10]:253锺嵘诗品》尊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13]:149。《赠羊长史》诗人请求他的朋友,在路过长安东南的商山时,为他探访一下秦汉之际,在此隐居的“商山四皓[5]:155-156。陶渊明几组诗都有自己的主题,《饮酒》诗考虑的是仕与隐的问题,《杂诗》讲的是人生短暂无常,《拟古》则涉及对人世沧桑、兴亡易代的感慨[6]:417

陶诗常表现出孤独寂寞的心情,苦笑中也包含忧伤和痛苦,安慰著深受挫折的自我,悄然孤独地站于道傍,或在精疲力尽和绝望中发出苦闷的哀叹,渴望救助而求之不得,流露凄惨、不安和抑郁之情[2]:81、14-15。一天人家送酒来给陶喝,并劝他再次做官,引起他许多反思,于是写下《饮酒》诗[6]:398。《饮酒·其四》描写一只离群的孤鸟,在黄昏暮色的天空中徘徊悲鸣,在它精疲力尽时,终于找到可以栖息的“孤生松”[2]:36-37

诗歌寄寓诗人归隐田园,精神上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再也不用徘徊彷徨。诗歌顺序推展,写得很有次序[6]:411、415。另外,《饮酒·其九》表示诗人不返仕途的决心,《饮酒·其十六》则感叹自己少有壮志,老而无成,而且历尽饥寒,生活穷困,没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情和处境[1]:180

陶诗时常描写与邻居共饮,如“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18]:61。《饮酒》诗就是独饮时写的,尤其有浓厚孤独的调子[3]:158。《连雨独饮》勾勒出一幅诗人在雨中自斟自饮,醺醺欲醉的肖像画,而且把《庄子》巧妙地融合进诗中。诗人开门见山,指出神仙的虚妄,不过随即得知饮酒就是得仙的方式之一。在微醮状态中,他似乎骑在一只云鹤的背上,倏忽之间游遍八方[5]:123-125。《连雨独饮》咏叹酒可能不是使人长生的灵丹妙药,却能帮助诗人得到仙人那种腾云驾雾的快乐[19]:67,诗歌仿佛一篇微型的游仙赋,继承了《远游》与《大人赋》的传统,可视为对魏晋游仙诗的改写,最后把“得仙”归结为饮酒后陶然自乐、神游宇宙的境界[5]:125、242

陶诗常以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如他的草屋、家庭、饮酒的嗜好,饥荒的困苦,丰收的喜悦,有种自传模式[4]:15。《乞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以“乞食”为题材的诗。诗人因为饥饿而出门乞食,有那么一会儿工夫,他站在那里,不知何去何从。诗人原本充满愧怍羞赧[5]:115、117-118,借贷成功后,解决了经济难题,顿时感到如释重负,不再拙于言辞,而是言笑晏晏。诗歌最后抒发感激报答的心情。《乞食》表现了陶渊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了解,有真感情,自惭而不自怜,自嘲而不自轻,对善解人意的友人深怀感激[5]:119-120。《挽歌诗》3首则嘲讽地刻划了自己的死亡和亲友的反应,可说有一种黑色幽默[9]:305

人生苦短是陶渊明晚年诗歌常见的主题,如《杂诗》12首,描述时间的无情流逝,流露一种低回落寞的情绪[20]:941,写出诗人老年以后回想生平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悲哀[6]:408。《杂诗·其七》,诗人把人生比做行旅,“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南山不仅是飞鸟的家园,也是诗人的归宿。《杂诗·其十二》则是一首典型的游仙诗[5]:27、245

陶渊明的咏史诗生气勃勃[4]:28,《咏贫士》7首描写历史上甘居贫困、亮节修身之士,陶渊明在他们那里找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知音[6]:417-418,借古人安贫乐道的事迹,抒发自己不慕名利的情怀[1]:182。《咏二疏》则明显模仿张协同题诗[19]:57。《拟古·其一》歌颂超越生死与阻隔的友谊。全诗言游子离家,中途结识好友,成为知音;时光流逝,人生短暂,此身将与草本同朽,于是敬告在座的诸位少年,相知不在于杯酒相接,只要初会时意气相投,就可以以身相计,结下生死之交,即使分离,也不会影响这份情谊。《拟古·其八》自述青年时代四处远游,寻觅知音,可是知音难得[5]:312、25,茫茫人海,难觅锺子期惠施那样的知己,没有人能与他一起共事[19]:62

《形影神》组诗3篇,借肉体、影子、精神三者之口,抒发对死亡的看法。肉体先指出,天地山川永久长存,草木也按物理而枯而复荣,惟独人一旦离开了这世界就不再回来,死后很快被亲朋戚友忘记,每想到此就不胜悲哀,还是饮酒寻欢吧[2]:47。接着影子回答说,不能永生是必然的,成仙长生之道根本走不通,我也是一样哀伤,还是现在多做些好事,给后人留下恩惠,光借酒销愁是很无聊的。最后精神作出调解:无论老弱贤愚都终有一死,酒虽可以销愁,却会缩短寿命;多做好事,其实也不会有人称赞你,还是不要徒自胡思乱想伤身,让命运去解决,投身于大自然中,安静坦荡地生活吧[2]:48。诗歌借三者的对话,阐述饮酒消忧、立善遗爱,还是自然顺化的思想[5]:278

《读山海经》组诗13首构成一部有关求仙和远游的微型史诗,从一片光明皎洁的仙境,到半人半神的英雄创下光辉业绩,到怪兽狰狞、黑影幢幢,充满了背叛、谋杀和饥饿的凡间。《读山海经·其一》抒写一种自得其乐的自足感,万物都有俦侣,诗人却独自一人,无在无人来访的穷巷中,快乐地沉浸于阅读中。开始一次漫漫修远的旅程[5]:136-138。《形影神》诗刻划了陶渊明的三个形象,一是享乐主义者,另一个是儒家,第三个是老庄思想家[9]:304。形、影、神分别代表了陶的一方面,是他心中矛盾的体现,用三个角色来演示内心矛盾[5]:278-279。形影神诗的构想,可能从司马相如问答体辞赋《上林赋》得到启发[9]:301-302。李长之认为,陶诗反映了当时的一些政治事件,不满当时政治上一些得意之人,如《述酒》诗抒发对晋朝皇帝被刘裕所杀的愤慨[3]:126-127

辞赋

[编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340字,是陶渊明41岁时,毅然辞官归故里时所写,对过去十多年间几度宦海浮沉作总结,咏唱归返田园的喜悦和隐居不仕的决心。欧阳修赞赏说:“晋无文章,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2]:8-9

不少人认为《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最好的一篇作品,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6]:422。《归去来兮辞》根据文中换韵,可分为4章,描写超越一切苦恼,委身于流转不息的大自然,大智大悟的心境,文句清新而富有生气[2]:9-11、36。《归去来兮辞》历历分明地描写了返回故乡时的喜悦之情[15]:126,道出了对仕途的最后告别,“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4]:20

陶渊明《闲情赋》承袭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3]:150描写男子对一位娴雅美人的仰慕,倾心于其美貌与所弹奏的乐曲[4]:46,倾诉对孤独美女的仰慕之情,渴望附身于美女的肉体,“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2]:23,但害怕触犯礼教,不能自已,于是他走到大自然,明白到所追寻的只是幻影,失望而心绪纷繁,想托行云对美人传递爱意[4]:46-47。《闲情赋》带有宫体诗风格,内容较为娇艳淫靡[2]:23萧统评为“白璧微瑕”,但获得苏轼陈沆梁启超鲁迅朱光潜的赞赏[4]:227-228。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则承袭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3]:150,感叹士人原有造福苍生的志愿,预备自己训练自己,等待机会为国为民,却不幸生逢政治败坏的时代,小人当道,贤士空有兼善天下之心,而遇不到施展才智与忠诚的机会,不得不为此感叹[21]:340

散文及祭文

[编辑]

尽管鲁迅认为《五柳先生传》并非陶渊明抱着自传目的创作的作品,但主流观点如沈约、萧统、白居易等古代文人、[22]近代学者如川合康三和冈村繁认为《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川合和冈村皆认为《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并真实的描写了其生活态度。全文约170字,由正文与附于文末的“赞辞”构成,写出隐逸诗人的恬淡寡欲,甘于贫穷而又嗜酒,塑造高洁无欲的隐士形象[2]:4、16。既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热烈追求的内心理想,开创中国自传一种崭新的格式[18]:56。五柳先生因屋旁有五棵柳树而命名[18]:57,为人沉默寡欲,“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随意翻书,率性浏览,感兴趣就阅读,会心处就笑,毫无那种为求学问而获取名的功利目的。这是中国描述读书愉快的最早记录,流露一种漫不经心的游戏精神,优美地表达个人生活中生命的喜悦[18]:59-60。五柳先生喜欢尽兴痛饮,一醉方休,醉了就起身告辞,不再贪杯恋盏,恬淡自处。他贫穷潦倒,仍“晏如”自若,内心平静,安宁充实。五柳描写个人独得之乐,“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忘掉利益的计较,希望这样了此一生[18]:62-64

《五柳先生传》摹拟司马迁《史记》的笔法[4]:25,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来描述隐士的理想形象[2]:16:从容不迫,闲适自娱,倾力描述隐逸生活的乐趣,而不涉及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抗。五柳先生姓名籍贯都不详[18]:66-67、56,《列仙传》和《高士传》常有“不知何许人”的说法,五柳先生正是当作《高士传》中人物来描写[9]:298。赞辞意思是:春秋时代齐国隐士黔娄曾多次拒绝宰相之职,说过:不因贫穷而愁怨,也不为富贵而追逐。这正是五柳先生的生活,大概就是传说中太古圣贤天子无怀氏、葛天氏时代的人生[2]:5。川合康三认为《五柳先生传》以扬雄自拟,都是家贫而嗜酒,赞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袭用的是《汉书.扬雄传》的措辞[18]:61、64-65

陶渊明的散文中,《桃花源记》是最精彩的杰作[2]:7。桃花源与残酷的现实社会相反,在恬静的田园中,男女老幼生活在安宁富裕之中,居民亲切善良,没有被朝代更替之争所困扰,是个不受任何屈辱而自由的理想境界[2]:7。文章首尾属常见之仙境故事的模式,以“巧遇”起头,以“毁约—迷失”作结[23]:33。桃花源的构思,受道教洞天传说所启发[24]:392,并可能受到道经《灵宝五符》的影响[25]:160。《桃花源记》也受《道德经》的影响[21]:343。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描写的是当时北方坞壁的生活,而加以理想化[8]:227

《桃花源记》对现实有深刻批判。桃花源中人的生活,与外界并无太大分别,一样是“往来耕作”,“屋舍俨然”,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处,“怡然自乐”。桃花源中似乎没有村社一类的基层组织,又因与世隔绝,外界一切机构组织都无由对之施用权力,人们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文章寓意是,外界社会赖以支撑的社会制度,恰恰是人们不能幸福美满生活的根源,一切政治、制度、机构都是多余的,乃是破坏和平安宁的根源[26]:167。陶渊明相信在远古洪荒时代,未有政治社会制度、道德秩序之前,是自由的世界,人们有着真正充实的生活,他对此无限神往[18]:65

《自祭文》首创为自己写悼文,是文学史上的破天荒之举[2]:123,写于陶渊明临卒之年,总结了他贫困的一生[3]:117,设想自己已死,来作自我凭吊,是文学史上第一篇自我吊唁的作品。该文偶数句押韵,全文分7段,每段通押一韵。第一段写自己临终的场面,描写秋天景色,寒风萧瑟,万物凋零,营造凄惨的气氛。第二段回顾自己的一生,虽然贫穷仍感幸福,不悲不叹,无怨无悔,苦中作乐。第三段抒发躬耕生活的欢乐心情[18]:120-122。第四段表述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标举凛冽孤高的气节,对功成名就的荣耀视若浮云。第五段写从容赴死的态度,平静地面对死亡。第六段写自己的葬礼,亲友慌乱奔走,笔锋略带滑稽。第七段写荒郊野外一座没有标志的孤坟,听任时光悄然流逝,呜呼哀哉[18]:123-125

小说

[编辑]

陶渊明撰有志怪小说《搜神后记》,鲁迅怀疑此书伪托,陈寅恪[8]:194田晓菲[5]:97、李剑国则指出确为陶渊明所作[27]:344。今本《搜神后记》凡116条,绝大部分采自当时传闻,多有新鲜优美的故事,当中神灵仙人故事,以“丁令威”、“谢端”、“阿香”最有特色,后世常用为典故[27]:346、348。书中桃花源故事为《桃花源记》一文之稿本[8]:195

思想

[编辑]
陈洪绶绘陶渊明像

隐逸生活

[编辑]

陶渊明年轻时有过远大抱负,颇具豪遇气慨,希望能有一番大作为,他要保持自己的真性格,也要兼善天下。但他亲身体验到,当时的当权者毫无兼善天下的旨趣,自己既不能加以纠正,又不愿同流合污,不得已回到他的乡村故里[21]:338。他没有因罢官归里而气愤不平,而是投入农村生活,欣赏和参悟充满奥秘的自然,加深了对生命的了悟[21]:340-341。对山林丘壑的热爱始终是他的天性[17]:203。为了在虚伪的人世,保全其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不致在黑暗中迷失自己,他放弃其用世的理想,退而但求保全一己之真我,为衣食维生之计选择了躬耕[13]:151-152。他相信自己的隐士生涯是与生俱来的,符合其内在本性[20]:970

处世

[编辑]

陶渊明的人生孤独寂寞,经常没有游侣,没有酒伴[3]:156,在邻居中找不到理解他的知心朋友,连妻子也埋怨他,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肯做官,以致家人一起过着劳苦饥寒的日子[6]:403。他在寂寞中坚持“固穷”的操守,一方面由于在古人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另一方面也因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到心灵上的安慰[6]:425。有一种“知止”的智慧与操守,“任真”“固穷”,终于脱出了人生的种种困惑与矛盾,找到可以托身不移的安身之所,归隐以保全其自然与真淳[13]:146、150。陶渊明爱读书、嗜酒,常借酒麻醉自己以求暂时的慰藉[2]:13、123,压住心头的苦闷,忘记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7]:321,陶渊明为人真诚坦率,辞官退隐时,没有标榜自己如何清高,只说这是为了适应自己的本性[6]:395

陶渊明爱惜生命,热烈追求自由[3]:146,达观孤高,是隐逸诗人,形象高洁脱俗,回避充满阴谋诡计的世俗社会,鄙薄功名利禄,仰慕自然纯朴的生活,与世无争,在故乡享受农耕之乐[2]:15、3,有所固执,不愿妥协[3]:162,宁愿忍受孤独饥寒,也要保持一个自尊的真我[1]:169。他向往在故乡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厌恶那种残酷而无人情味的俗世,憧憬著纯真朴素的理想社会,鄙薄阿世媚俗的小聪明,以孤高守拙而自负[2]:83、7、38。他不受社会习俗拘束,自然“任真”(顺从自然本能),在闲适的隐居生活中找到乐趣,不为物质生活的清苦而放弃原则[5]:125、13龚自珍赞美他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指陶渊明所写的松树和菊花像他本人一样品格崇高[6]:401

儒家

[编辑]

陶渊明服膺儒术[8]:219,早年受儒家教育,长大后念念不忘先师、圣人与六经[3]:131,所提倡的是对君亲的忠孝,对乡闾的信义[21]:340,想维持一个几世同堂的大家庭[3]:116,重视家庭子女团聚的乐趣,以兄弟同居共财的故事,劝勉儿子间要相亲爱[7]:328。他热爱儒家思想,瞧不起表面提倡经学而行为不合儒道的人,讽刺周续之等经师依附军阀。陶渊明安贫乐道,坚守“君子固穷”的观念[3]:132-133,《饮酒》最后一首特别称赞孔子删诗书,嗟叹秦始皇焚毁诗书[7]:315。陶渊明相信天命,所奉的是儒家所指的天命[21]:339,寻求人生意义,力求立名于世,流芳百代,完成上天赋予儒者的使命[20]:953、970。政治立场上,宋代汤汉、明代黄文焕认为陶渊明忠于晋室,辛弃疾梁启超则认为陶渊明没有效忠任何一朝,超然于当时的政治。李长之认为陶渊明并非忠于晋室[3]:125、24,只是对刘裕政权看不上眼,对桓玄则比较认同,也同情和体会农民的生活[3]:26、32

道家

[编辑]

陶渊明晚年逐渐走向道家[3]:143,外儒而内道[8]:229朱熹认为他的思想“出于老庄”[7]:316。他向往《道德经》所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生死观方面,他也采取道家的看法,他把生死看成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变化,思想有得于《庄子[3]:137-139,有达观的悟解,没有因死亡不可避免而颓丧,而是坦荡无惧地循着自己的信念活下去,“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2]:48。人为万物之一,任自然安排,与自然同化,与自然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生于斯死于斯,最终走向生命的尽头,这种死亡方式不仅是当然的,也是最好的[18]:124。陶渊明回归自然的想法,植根于老庄思想[15]:126,乐天知命的思想,则有得于《列子[3]:140

陈寅恪认为,在魏晋玄学儒家名教与道家自然之争中,陶渊明赞同自然而反对名教,消极不与刘宋新王朝合作,创立“新自然说”,反对学长生求仙,主张遵从“大化”,顺从自然,与自然混同[8]:221-223、225田晓菲则反驳指《形影神》诗所说的都是陈腔滥调,毫不新奇深奥,陶渊明为大思想家之说太夸张[5]:278-279朱光潜也认为陈寅恪曲解了陶渊明的思想[7]:316

佛家

[编辑]

兴膳宏日语興膳宏认为《形影神》诗可能受佛教影响[9]:304,但其实陶渊明排拒佛教思想[3]:132,不受佛教影响[8]:217,从未在其作品中提到佛教教义[5]:90

影响

[编辑]
明代仇英绘《桃源仙境图》

文学

[编辑]

唐代杜甫韩愈张说柳宗元韦应物白居易薛能,都有效法陶诗的作品[11]:214-216。白居易对陶甚有共鸣,创作《效陶潜体诗》16首[2]:27。宋代苏轼是陶渊明最热心的知音,几乎每一首陶诗,苏轼都予奉和,如《和陶贫士》等[4]:34,共撰有百多首“和陶”的诗[2]:28。“和陶诗”使用与陶诗韵脚相同的字写出新诗,表明苏轼由衷受好和倾慕陶诗[28]:202王绩王维、韦应物都受陶诗影响[5]:4,王绩《田家》、《春日》等诗吟咏农村风情,抒写自适心境,乃受陶诗启发[18]:76。王维诗句“墟里上孤烟”,取自陶诗“依依墟里烟”[28]:125。陶渊明开启了歌咏自然的风气,后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诸家加以发扬光大,几乎无诗不状物写景[7]:323。士人倾心陶渊明并仿效他的脱俗精神,乃是士林美谈[2]:31欧阳修自称“醉翁”,显然受陶影响[4]:223

后世模仿《五柳先生传》的作品不断问世[18]:48袁粲《妙德先生传》继承了《五柳先生传》虚拟自传的传统[5]:57。《五柳先生传》佯称不知五柳先生是谁,却恰恰暗示五柳先生就是作者。这种婉转迂回的手法,为后人不断仿效,写出一系列的自传,如王绩《五斗先生传》、白居易《醉吟先生传》[18]:67、73、98陆龟蒙《甫里先生传》、欧阳修《六一居士传》[18]:106、108。作者佯称不知道传主是谁,但实际上传主就是作者自己,这种手法成为以后《五柳先生传》型自传的定例。“五柳”以后也成为隐士代称[18]:59、57。许多读者在困难之际转向陶诗求助,为个人的困苦找寻一个满意的答案,并把读陶渊明当作消遣,如丁福保日诵陶诗以自娱[4]:232

桃花源的故事为后世无数作家带来灵感,开创了一个小型的文学传统[10]:255。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把“桃源山洞”列为36洞天中的第35个洞天[24]:404。湖南武陵被指为桃花源所在,吸引许多文人墨客的探访,成为旅游胜地。桃花源意象在高丽文士间也普遍流传,李仁老曾仿《桃花源记》作《青鹤洞》一文[23]:48、51。受《挽歌诗》及《自祭文》影响,日本《万叶集》也辑录了一些预见自己死亡的“挽歌”诗[4]:233-234。陶渊明是第一位在长篇叙事性诗歌标题中标识创作日期的诗人,这在后世成为常见的做法[10]:254

美术

[编辑]
陶渊明葛巾滤酒图(唐陆曜《六逸图卷》局部)

陶渊明本人成为后人绘画的题材,李公麟等人画中的陶渊明葛巾道袍,坐于松树之下,对着无弦琴悠闲自得[7]:319。《归去来兮辞》、《饮酒》其五、《桃花源记》三者常常被绘成画卷[2]:28,李公麟《归去来辞图》,广受欢迎与摹仿[23]:37。世外桃源成为东亚的“乐园”而流传至今,人们在诗文和绘画中反复追慕这个乌托邦[24]:388。桃源图在八、九世纪问世,宋代赵伯驹马和之[23]:32、42、明代宋旭周臣仇英、清代查士标、石涛、顾符稹、吕学、近代齐白石,日本富冈铁斋都画过桃花源图[24]:405。15世纪中叶朝鲜画家安坚绘有《梦游桃源图》,图中把桃花源理解为被群山环绕的盆地,而不是洞穴内的世界[24]:388、401。朝鲜士人多有题《桃源图》的诗作流传[23]:52。15世纪日本京都五山禅僧对桃花源意象兴趣浓厚,翱之慧风、绝海中津、西胤俊承等人,都曾为陶渊明相关图绘题诗,陶渊明形象普遍流传,岳翁藏丘则绘有《武陵桃源图》[23]:58-59

地位及评价

[编辑]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朱光潜认为只有屈原杜甫可与他比拟[7]:332;李长之认为其地位可以与屈原、李白、杜甫并列[3]:166孙康宜认为只有杜甫可与他比肩[4]:1冈村繁则认为与李白、杜甫、苏轼齐名[2]:3叶嘉莹认为,汉魏两晋之间四言诗写得最好的,是曹操和陶渊明[6]:423。在晋代,陶渊明地位无足轻重,被视为缺乏华艳的辞藻[4]:218。南北朝时,因王弘颜延之的赏识,陶渊明过世后名声颇高,王弘儿子王僧达鲍照都曾模拟陶诗进行唱和[2]:19-20。梁昭明太子萧统和简文帝萧纲特别爱好陶诗,萧统在《文选》中选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及《饮酒》诗等9篇。他们都仰慕陶渊明的品格[2]:22-23,而作为诗人的陶渊明,当时却并未列入第一流作家之列[2]:25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更是只字不提陶渊明[29]:607-610锺嵘诗品》中,陶渊明被列入中品[2]:25,陶诗被批评为不修饰词汇[4]:11

唐代陶渊明地位进一步提高,孟浩然王维李白高适刘长卿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司空图陆龟蒙等都有作品推崇陶渊明[2]:26,杜甫首先将陶渊明提升到文学经典地位[4]:231。在唐代,陶渊明以饮者及隐者闻名,仅是六朝众多著名诗人之一[5]:4。陶渊明的声誉,在宋代达到极盛,自此屹立不倒[11]:214。他受赞赏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从此其伟大诗人的地位便不可动摇[2]:27-28苏轼认为陶渊明为曹植、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所不及[11]:214,宣称陶渊明是空前的大诗人,方回称赞陶渊明和杜甫是中国文学中的两位至圣先师,顾炎武朱彝尊都称赞陶渊明的成就,王士祯称赞他空前绝后,梁启超王国维都认为屈原和陶渊明是两位最伟大的诗人[4]:216。明代以来,不少论者批评锺嵘把陶渊明列入中品并不妥当[2]:30

陶渊明深受士人重视和敬仰,对其诗文的研究相当多,中国所有诗人中,历代注释家之多仅次于杜甫[3]:118颜真卿作诗表白陶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自此一般人看重陶渊明忠贞的一面[7]:325。从南宋起,道学家表彰陶渊明忠于晋室[5]:13龚自珍把陶渊明看成有经世抱负的豪杰之士,可与诸葛亮相比拟[4]:229。在现代中国,他更被视为代表了某种“中国本质”的诗人,其作品和人格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本质”[5]:12-13。陶渊明被视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与大自然水乳交融,代表了“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特质[5]:205、256。1958-1960年,中国发生有关陶渊明究竟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反现实主义诗人的争论,结论是:陶渊明是一位进步、革新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2]:33

传说

[编辑]
宋朝时所作的《虎溪三笑图》

传说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朝廷派了一位监察官(督邮)来视察,下属们劝陶渊明要正装出迎致礼,陶渊明慨然叹气:“我不能为五斗米(微薄俸禄)向乡里小人折腰。”当日解去县令印绶,辞官而去[2]:8、53

庐山东林寺慧远曾发愿不过虎溪,传说有一次,在送别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时,不小心违反了自己的规矩,引得守溪的老虎开始咆哮,三人遂相视大笑。陶渊明、慧远、陆修静的亲密关系,象征了儒、佛、道三教和平共处[5]:195-196。传说陶渊明曾受慧远邀请加入白莲社,提出可以喝酒为条件,慧远也答应了,但陶渊明到达后很快就因不满而离开[3]:96

九世纪起,传说庐山以南陶渊明故乡栗里有块平坦的大石[5]:187、185,横在溪中瀑布前,是陶渊明“醉卧其上”的地方,后来村民称之为“醉石”[12]:184。后人不断在石头上留下题词和鑴刻,南宋朱熹曾在醉石旁边建造别墅,命名“归去来馆”[5]:20、190,以纪念陶渊明。传闻中的醉石也不止有一块,民国时另有一块醉石在田地中[12]:185

衍生作品

[编辑]

小说

[编辑]
  • 《五柳待访录》,2017年林秀赫出版的历史小说,从武人的角度重新诠释陶渊明,[30]是少数以陶渊明为主角的历史小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叶嘉莹. 《诗馨篇.上》.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 ISBN 7500609833 (中文(简体)).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冈村繁. 《陶淵明李白新論》. 陆晓光等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ISBN 7532531872 (中文(繁体)).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李长之. 《陶渊明传论》.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11-01 [1952]. ISBN 9787201053097 (中文(简体)).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孙康宜. 《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 锺振振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ISBN 9787542622624 (中文(简体)).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田晓菲. 《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ISBN 9787101054217 (中文(简体)).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叶嘉莹. 《汉魏六朝诗讲录》.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ISBN 754342942X (中文(简体)).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朱光潜. 《诗论》.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5. ISBN 7532529274 (中文(简体)).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陈寅恪. 《金明館叢稿初編》. 北京: 三联书店. 2001. ISBN 9787108031839 (中文(繁体)).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兴膳宏日语興膳宏. 《六朝文学论稿》. 彭恩华译. 长沙: 岳麓书社. 1986 (中文(简体)). 
  10. ^ 10.0 10.1 10.2 10.3 孙康宜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编). 《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 北京: 三联书店. 2013. ISBN 9787108044686 (中文(简体)). 
  11. ^ 11.0 11.1 11.2 11.3 钱锺书. 《談藝錄》.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ISBN 9787100086240 (中文(繁体)).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吉川幸次郎. 《中国诗史》. 章培恒等译.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6. ISBN 7309030621 (中文(简体)).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叶嘉莹. 《迦陵论诗丛稿》.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ISBN 7543429462 (中文(简体)). 
  14. ^ “陶渊明接受史”主题展及“陶风书话”活动. 南京图书馆. 
  15. ^ 15.0 15.1 15.2 15.3 小尾郊一.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邵毅平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ISBN 7532505111 (中文(简体)). 
  16. ^ 顾彬(Wolfgang Kubin). 《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马树德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9787208003873 (中文(简体)). 
  17. ^ 17.0 17.1 17.2 17.3 张隆溪. 《道与逻各斯》.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ISBN 7220039794 (中文(简体)).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川合康三日语川合康三. 《中国的自传文学》. 蔡毅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ISBN 7801092430 (中文(简体)). 
  19. ^ 19.0 19.1 19.2 海陶玮(James Hightower). 〈陶潜诗歌中的典故〉. 莫砺锋 (编). 《神女之探寻:英美学者论中国古典诗歌》. 张宏生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53–74. ISBN 7532515826 (中文(简体)). 
  20. ^ 20.0 20.1 20.2 蔡宗齐. 〈陶潜作品中“命”的视角与随之而变化的人生画面〉. 章培恒 (编). 《中国中世文学研究论集》下冊. 金涛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936–972 [2021-09-16]. ISBN 7532542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简体)).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杨懋春. 《中國社會思想史》. 台北: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86. ISBN 9575301668 (中文(繁体)). 
  22. ^ 邵明珍.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非「自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5: 82–87. 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06.05.014 (中文(简体)).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石守谦.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上的山水画》. 北京: 三联书店. 2015. ISBN 9787108053121 (中文(简体)).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三浦国雄日语三浦國雄. 《不老不死的欲求:三浦国雄道教论集》. 王标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 ISBN 9787220099724 (中文(简体)). 
  25. ^ 柏夷(Stephen Bokenkamp). 〈桃花源与洞天〉. 《道教研究论集》. 谢一峰译. 上海: 中西书局. 2015: 160–177. ISBN 7547508855 (中文(简体)). 
  26. ^ 郭少棠. 《旅行:跨文化想象》.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ISBN 7301048106 (中文(简体)). 
  27. ^ 27.0 27.1 李剑国. 《唐前志怪小说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 ISBN 9787020154807 (中文(简体)). 
  28. ^ 28.0 28.1 小川环树. 《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 周先民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中文(简体)). 
  29. ^ 周振甫. 《文心雕龍辭典》.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ISBN 7101013449. 
  30. ^ 《五柳待访录》,联合文学出版,2017ISBN 9789863232391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94》,出自房玄龄晋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书/卷93》,出自沈约宋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75》,出自李延寿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