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8月15日) |
战争与军事 |
---|
军队(英语:military),又称武装力量(英语:armed forces),是被授权使用致命武力及武器来保护其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常规武装力量。军队的任务一般会是保护国家及人民,以及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也有些国家的常规武装力量不称为军队,例如完全军事化的日本自卫队。今日一般国家的军队大约包括陆军(或包含宪兵)、海军(或包含海军陆战队)、空军(或包含防空部队)等军种所组成,有些还包括特种部队、战略导弹部队、太空部队、电子战部队等。并在军人之中划有军官、士官、士兵等军衔。军队可以利用国家义务役或者募兵来补充兵源。
军队在社会中还有其他的机能,包括推动政治议程(甚至最极端的军政府)、保护经济利益、内部的群众控制、建设、紧急事件的处理、社会仪式、守卫重要区域等。军队也会有独立的次文化,也可能会发展其独立的基础设施,可能包括住屋、学校、公共设备、食物生产及银行等。军队事务泛称为军事。
士兵是组成军队的要素之一,其起源比信史本身还要久。古典时代就有很多军事领导及权力的记录。公元前1274年的卡迭石战役是决定拉美西斯二世登基的重要事件之一,也在纪念碑上记载。一千年后中国的秦始皇也用陪葬的兵马俑展现其军力[1][2]。古罗马很注重军事,留下许多相关论文及著作,也包括许多凯旋门及胜利柱。
组成
[编辑]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的国家都需要军队(不过也有例外,例如安道尔、哥斯达黎加等没有军队的国家)。而需要军队的原因会决定军队的组成方式、使用的装备以及设施,也会影响军队在平时及战争所进行的活动。
军队不论规模大小,在官方或是国际认定上都属于军事组织。有类似特点但不视为军队的组织有准军事部队、民事防护或是民兵等。
人员
[编辑]基层的军人,一般会依军种称为士兵、海员等,是可以依军队政策,执行特定作战任务的人员。
在商业团体中会有各阶层的主管或是经理人,其工作是例行性的业务运营或是项目管理,军队也会有例行性的训练、计划及专案,也需要军官、士官等各阶层的管理人员。
在和平时期,军队多半会在屯驻地或是永久军事设施中,其主要任务是军队行政任务、训练、教育以及武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军队的另一个任务就是透过军人征募持续的让足够的新人可以加入军队,并且维持预备役的运作。
组织
[编辑]军队的首要任务是让自身有能力执行国家的军事政策,为了执行军事政策,需要有军事职能及其如何履行职责的相关专门知识。
这些技能中首要的是营造有凝聚力,在需要时可以依军事政策执行任务的军队。因此军队需要有单位可以将军事政策转换为明确的目标及任务,并且用下属所理解的术语来传达。
军队也会有其军事组织,会以军种,国家而不同。以陆军为例,最基础的编制可能是班,再往上有排、连等组织,会有各自层级的指挥官。海军及空军的编制一般会和船舰或是飞机有关,海军会有分舰队、战队、舰队等编制,空军则可能分为飞行中队、飞行大队、飞行联队,也会有跨军种的联合军事编制单位。
兵役制度
[编辑]征兵制度
[编辑]义务役
[编辑]义务役指的是到达一定年龄,且体格等条件符合之国民,需要服一定期限的兵役,除有特殊原因,不得逃避,否则会被依相关法规处罚。以色列[3]、大韩民国[4]、挪威、波兰、俄罗斯、巴西、智利、秘鲁、古巴、墨西哥、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中华民国等国实施义务役制度。有些国家如美国则是在战时以特别法或行政命令征兵。征兵制特点在便于计划动员,使人民公平服役,军民合一,役期由一年~至三年以上不等;使国家既保有适量的常备役部队,又得以储备大量的后备役人员,便于在战争时发挥最有效的后备动员力量。
志愿役
[编辑]志愿役,是指符合条件之人民志愿投入军队,以军人作为职业。志愿役分为义勇兵制、募兵制、雇佣兵制。
义勇兵制特点在于服役者基于爱国意识或受宗教力量或兴趣所趋使,没有法律强迫加入军队,担负保卫国家的责任,在精神战力上较其他类型的服役者高,有不怕死、力争到底的意识。实施志愿役的国家,却没有受到军事教育的人民,临时要战争上想要加入军队,保家卫国,其原因:一是人民感念国家恩惠,愿为国家作战而不是因武力强迫,古代称之为勤王。二是有特定的政治军事事件发生,人民志愿从军以应变;三是人民自身所处环境受非常大的武力威胁,如果不从军将无法维持现有安乐环境。四是人民受到特定宗教、政治人物、事件鼓动,志愿从军以达成理想。如黄巾军、太平军、十字军、红军等。
募兵制特点为募集志愿服役者,以国内人才为募集对象,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兵员的固定收入,即所谓职业兵制度。美国、日本、法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国实施此种制度。
佣兵制特点为雇佣志愿服役者,兵员并不仅限于其国内,而以契约规定服役年限与一定的给付薪水、福利。
志愿役与义务役并用制
[编辑]志愿役与义务役并用制,自由加入部队和依法加入部队相结合的制度。实施该种制度的国家,士兵为义务役,士官为志愿役。因现代国防科技发展快速,促使战术、战法日益更新,但为配合国防实际需要,单一制度已难以符合需求,因此采志愿役与义务役并用制度,已达到战时有充足的义务役后备军人,以及志愿役的专业官、士、兵,以其相辅相乘。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国实施此种制度。
服役制度
[编辑]在义务役中的役别,可粗分为常备役、预备役,现役、后备役,其中又有非武装不参与战斗的替代役。不同国家对于预备役及后备役可能有不同的涵义。
常备役
[编辑]常备役通常指的是,接受常规军事教育训练,毕业后分配到军队里担任职务,即为服常备役。在退伍后、未达除役年龄这段时间,视为服后备役。
预备役
[编辑]为使军队于战时可以迅速扩编,充分运用国家人力资源,达到“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目的,因而有预备役的设计,使国家于战时能够迅速将其转化为现役部队。预备役成员可能毕业于一般民间学校,接受短期军事教育,教育期满后服一定时间之预备役。预备役成员也可能由常备役转任。预备役人员往往按地区编组,配有武器装备库,有规定的训练时间、训练科目、战时任务及隶属关系。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与现役部队的差距逐步缩小。
替代役
[编辑]在实施征兵制的国家,有些人因健康、宗教因素或其他理由,不能进到军队里服役,因而有替代役的设计,让这些人不须到军事单位里服役。
民兵制度
[编辑]民兵制特点在于人民皆有服兵役的义务。全民皆兵能符合特殊国情,为常备役训练时间较短(8个月以下),仅以志愿在营服役者负责民兵训练;但战争时动员,全国兵源迅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成军作战,可以发挥最佳整体综合战力。瑞士、以色列等国广泛推行民兵制度。
民兵泛指一个国家当中具备最基础作战能力的人民。这些人可能已经自军中退役,或者至少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会操作各式轻型枪支类的武器进行作战。
军队和社会
[编辑]军事和社会的研究领域会特别探讨军队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互相调整之处。军队和社会交汇的动态关系会依社会和国家安全环境的驱势所影响[5]。此领域的研究可以连结到克劳塞维兹(战争仅是政治伴以另一个手段的延伸。[6])以及孙子提到的“非利不战”(若对国家没有利益,不要出兵。[7])。当代的跨领域学科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学家以及政治科学考家有许多的研究[5]。此领域包括了“军队作为政治、社会和经济机构,和所在的社会、国家或政治民族运动之间各个层面的关系。”[8]。会包括在军事和社会范围内的主题有:退伍军人、军队中的女性、军人家庭、征兵及后备、预备役部队、军事和宗教[9]、军队私有化、政军关系[10]、民众和军人的合作、军事和流行文化、军事和媒体、军人和灾害协助、军人和环境、军事和警察职能的模糊等。
招募和留用
[编辑]在完全志愿役的军队中,军队是靠人力市场的力量以及小心的招募来补齐所需的人员。因此了解使人愿意加入军队以及延长在军队时间的因素就格外的重要。服役的人员在心理和身体上都要可以克服军事训练的挑战,并且适应军中的价值观和文化[5]。研究显示,入伍动机包括自利(薪资),也包括非市场因素,例如冒险、爱国主义以及战友情谊[11][12][13]。
退伍军人
[编辑]在军队和社会领域的研究中,有关退伍军人的研究,或是离开军队,回到社会者的研究是最多的。退伍军人以及相关议题是此领域的缩影。军队的招募表示人力从社会进入军中,而退伍表示这些人从军中重新进入社会,而在他们在军中担任陆军、海军、空军的各项任务时,社会也渐渐的在改变。社会以及退伍军人都针对这些人进入社会,会有许多层面的适应以及调整[14][15]。
退伍军人的定义会随国家而不同,而且差异很大。美国的退伍军人是指在军中服务超过规定的最短时间,澳洲的退伍军人要求曾经在战区执行过任务[16]。在英国“只要在军中待过一天,领过一天的薪资,就可以算是退伍军人。”[17]。退伍军人的研究着重在他们回到社会后的调整,有时不太容易。“退伍军人在不同的环境之间移动时,会有复杂的文化转变。”,也可能会预期好的及不好的变化结果[18]。找到好的工作,重新建立充实的家庭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的重点[19]。
军人的生活可能是暴力且危险的。战斗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战斗造成的心理创伤可能会导致创伤后压力综合征[20],有可能导致露宿者、自杀、物质使用疾患、酗酒及家庭功能异常[21] [22]。社会透过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和方案,了解社会在这些议题上的责任。退伍军人也可能透过政治的参与,希望可以有社会的影响力[23][24]。在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退伍军人基本上在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有[25]。在克罗地亚独立战争中作战过的退伍军人,投给民族主义政掌党的比例高很多[26]。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Terra cotta of massed ranks of Qin Shi Huang's terra cotta soldiers
- ^ 古代兩大帝國軍力比較 強秦"大戰"羅馬兵團. [2017-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6).
- ^ The Israel Defense Forces. Israeli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2006-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1).
To bridge the quantitative gap with its potential enemies, the 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 has relied on a number of factors: full utilization of existing manpower through universal, obligatory conscription for both sexes and for relatively lengthy periods
- ^ 병역이행안내 - 개요(총괄) [Military Service Implementation Guide - General Overview]. Military Manpower Organization. [2017-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韩语).
- ^ 5.0 5.1 5.2 Shields P.M. (2020) Dynamic Intersection of Military and Society. In: Sookermany A. (eds) Handbook of Military Sciences. Springer, Cham. doi:10.1007/978-3-030-02866-4_31-1 https://link.springer.com/referenceworkentry/10.1007/978-3-030-02866-4_3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Clausewitz, C. V. (1984). On War (trans. and ed.: Howard, M., & Paret, P.).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 孙子兵法,火攻篇
- ^ Forster, A. (2005).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in Europe. p. 9. Cham, Switzerland: Springer.
- ^ Levy Y. (2020) Military and Religion. In: Sookermany A. (eds) Handbook of Military Sciences. Springer, Cham doi:10.1007/978-3-030-02866-4_32-1
- ^ Pion-Berlin D., Dudley D. (2020)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What Is the State of the Field. In: Sookermany A. (eds) Handbook of Military Sciences. Springer, Cham doi:10.1007/978-3-030-02866-4_37-1
- ^ Eighmey, J. (2006). Why do youth enlist?: Identification of underlying themes. Armed Forces & Society, 32(2), 307–328.
- ^ Bury, P. (2017).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in British Army reserve logistics units. Armed Forces & Society, 43(4), 608–631.
- ^ Griffith, J. (2008). Institutional motives for serving in the U.S. Army National Guard: Implications for recruitment, retention, and readiness. Armed Forces & Society, 34(2), 230–258.
- ^ Griffith J., Connelly V., Catignani S., Johansson E. (2020) Reservists and Veterans: Viewed from Within and Without. In: Sookermany A. (eds) Handbook of Military Sciences.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02866-4_34-1 https://link.springer.com/referenceworkentry/10.1007/978-3-030-02866-4_34-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Kohen, A. I., & Shields, P. M. (1980). Reaping the spoils of defeat: Labor market experiences of Vietnam-era veterans. Strangers at home: Vietnam veterans since the War, 181-211.
- ^ Burdett, H., Woodhead, C., Iversen, A. C., Wessely, S., Dandeker, C., & Fear, N. T. (2013). “Are you a veter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veteran” among UK ex-service personnel: A research note. Armed Forces & Society, 39(4), 751–759.
- ^ Dandeker, C., Wessely, S., Iversen, A., & Ross, J. (2006). What’s in a name? Defining and caring for “veterans”: The United Kingdom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rmed Forces & Society, 32(2), p. 163.
- ^ Cooper, L., Caddick, N., Godier, L., Cooper, A., & Fossey, M. (2018). Transition from the military into civilian life: An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competence. Armed Forces & Society, 44(1), p. 156
- ^ Shields P.M. (2020) Dynamic Intersection of Military and Society. In: Sookermany A. (eds) Handbook of Military Sciences.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02866-4_31-1 https://link.springer.com/referenceworkentry/10.1007/978-3-030-02866-4_3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inojosa, R., Hinojosa, M. S., & Nguyen, J. (2019). Military service and physical capital: Framing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mong American military veterans using Pierre Bourdieu’s theory of cultural capital. Armed Forces & Society, 45(2), 268–290
- ^ Wolfe-Clark, A. L., & Bryan, C. J. (2017). Integrating two theoretical models to understand and prevent military and veteran suicide. Armed Forces & Society, 43(3), 478–499.
- ^ Griffith, J. (2010). Citizens coping as soldiers: A review of postdeployment stress symptoms among deployed reservists. Military Psychology, 22, 176–206
- ^ Griffith, J. (2020). Community service and voting among veterans and nonveterans using a national sample of college undergraduates. Armed Forces and Society, 46(2), 323–341.
- ^ Inbody, D. S. (2016). The soldier vote: War, politics, and the ballot in America. Cham, Switzerland: Springer.
- ^ Teigen, J. M. (2007). Veterans’ party identification, candidate affect, and vote choice in the 2004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rmed Forces & Society, 33(3), 414–437.
- ^ Lesschaeve, C. (2019). Voting after violence: How combat experiences and postwar trauma affect veteran and voter party choices in Croatia’s 2003 postwar elections. Armed Forces & Society., 46, 259. https://doi.org/10.1177/0095327X18819244.
外部链接
[编辑]- Military Expenditure % of GD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sted by Lebanese economy forum, extracted from the World Bank public data
- 开放目录项目中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