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赤铜鍱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赤銅鍱系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初期佛教

最初僧伽
 大众部
 ├ 一说部
 ├ 说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闻部
 ├ 说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说转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别说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饮光部
  └ 赤铜鍱部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赤铜或铜鍱部(梵语Tāmraparṇīya巴利语Tambapaṇṇiya),也叫做红衣部(梵语:Tāmraśāṭīya),是传至斯里兰卡分别说部佛教支派。因斯里兰卡古称“铜鍱洲”(巴利语:Tambapaṇṇī-dīpa)或“赤铜鍱”故得名。[1][2][3][4]

支派

[编辑]

巴利语三藏为其主要特征,又被称为巴利文佛教或尼柯耶[5]派。

因为权力上的纷争,后世分裂为三派:

汉传记载

[编辑]

传承

[编辑]

斯里兰卡(古称僧伽罗国、师子国)的分别说部佛教是第三次结集摩哂陀尊者传入:

学说

[编辑]

有分

[编辑]

有分(巴利语:bhavaṅga)概念最早出现在《发趣论》中[6]

玄奘三藏译世亲大乘成业论》。

扶南三藏僧伽婆罗优波底沙解脱道论》。

玄奘三藏译无性摄大乘论无性释》。

真谛三藏译世亲摄大乘论释》。

意根

[编辑]

心脏(巴利语:hadaya,梵语:hṛdaya)一词出现在《分别论》对意界的定义中[7]

玄奘三藏译无性摄大乘论无性释》。

玄奘三藏《成唯识论》。

窥基法师《成唯识论述记》。

存世经典

[编辑]

善见律毘婆沙》为赤铜鍱部律藏的注释书。又据学者考证,《解脱道论》可能为无畏山派(巴利语: Abhayagirivihara)的论书。

参见

[编辑]

注释和引用

[编辑]
  1. ^ Mun-keat Choong. The Notion of Emptiness in Early Buddhism.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 1999: 99 [2020-05-22]. ISBN 978-81-208-164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2. ^ Etienne Lamott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Saka Era (PDF). Sara WEBB-BOI.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1988: 120 [2020-05-22]. ISBN 978-90-6831-1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15). 
  3. ^ Edward James Rapson; Sir Wolseley Haig; Sir Richard Burn; Henry Dodwell; Mortimer Wheele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Ancient India. University Press. 1922: 213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4. ^ Tambapann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liKanon.com
  5. ^ 真谛部执异论》:“天竺呼部为尼柯与。”
  6. ^ 水野弘元《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关于有分识,巴利论藏最后的《发趣论》(Paṭṭhāna, i, p. 163ff.)各处皆有提到,在此以前的六论则完全没有出现此名称,其实初期论书以来所说的八十九心中,作为三界诸有情的基础心的十九心,即是作为有分识而存续。关于这点,在论藏的注释书或纲要书等中,有详细的说明,但是,在此只想从其潜在识的立场简单做介绍。巴利的有分识,即是作为过去善不善行为结果的异熟识,由前世一切行为的结果,而规定有情的下一生,决定其投生的命运。也就是,有情在结束前生时,依据前生的善恶业,投生到其对应的世界,前生的最后死心cuti-citta,以及接续往下一生的结生心paṭisandhi-citta,都是前生善恶业的果报、异熟。而投生到下一生的最初刹那之结生心,是此有情一生的基础心,此基础心称为“有分识”。”
  7. ^ 水野弘元《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心、意、识之语,自原始佛教以来,乃至在部派佛教,多被作为同义语,不加区别而使用。例如,在Saṁyutta, ii, p. 24 中,有谓:“cittam iti pi mano iti pi viññāṇaṁ”(识又称为心、意)。在巴利阿毘达磨定义中,对于心、意、识任何一语的语义,一定都是用同样的语句做说明:“cittaṁ mano mānasaṁ hadayaṁ paṇḍaṛaṁ mano manāyatanaṁ manindriyaṁ viññāṇaṁ viññāṇakkhandho tajjā manoviññāṇadhātu”(心、意、意所、心脏、净白﹝心﹞、意、意处、意根、识、识蕴、随顺﹝触等法﹞的意识界)。Mahāniddesa, pp. 3, 176, 488 etc.; Paṭisambhidā-m. i, p. 189 etc; Dhammasaṅgaṇi, pp. 10, 11, 18, 19 etc; Vibhaṅga, p. 87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