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蒙古征服吐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古征服吐蕃是指13世纪以来蒙古对于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入侵。蒙古帝国最早与吐蕃的交往,根据西藏历史说法是蒙古入侵西夏以后。当时古鲁格·多尔济汗派手下尼鲁呼那颜到柴达木盆地商量投降,但多数学者认为不是事实。首次真正入侵是1240年多达那波以3000人入侵造成500吐蕃人死亡。之后吐蕃投降成为蒙古帝国一部分。元朝建立后吐蕃地区成为宣政院辖地。[1]

1246年,应窝阔台之子阔端的邀请,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携其十岁的侄子八思巴和六岁的侄子恰那多杰到达甘肃凉州(今甘肃武威)。1247年,贡噶坚赞与阔端会晤,商讨吐蕃的归属事宜。随后,萨迦班智达写《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致乌思藏善知识大德及诸施主的信》,劝说吐蕃政教首领无条件归属蒙古皇室。[2]

过程

[编辑]

首次接触

[编辑]

元太宗八年(1236年),蒙古大军在今文县地区与金朝的战斗中首先接触到了藏族。

归属蒙古

[编辑]

蒙古王子阔端,是窝阔台的儿子和贵由的弟弟,在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被委派入侵吐蕃(目的是制服南宋)。当时蒙古屠杀了直贡的一些僧人和平民,烧毁了直贡寺。蒙古人希望找到一个单一的君主来投降,但却发现西藏各地宗教和政治上的分歧,没有一个中央政府。于是找来势力最大的法主萨迦·班智达凉州谈判。阔端在见识到萨迦.班智达强大的个人魅力和雄辩能力以及医学技巧之后,对藏传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极力劝说班智达留在凉州,凉州会盟促成了西藏的主要宗教领袖与蒙古君主以后的布施关系[1]

结果

[编辑]

蒙古人于是在西藏驻军、普查人口、设立驿站,在元朝中央设以八思巴为首的宣政院和派亲王出镇,一直到元末帕竹政权成立为止。

后续

[编辑]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发兵攻打西藏藏巴汗政权,并于次年(1642年)再次降服前后藏,建立和硕特汗国。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蒙古准噶尔汗国派兵入侵西藏,次年(1717年)攻入拉萨,杀死了和硕特汗国末任可汗拉藏汗,和硕特汗国灭亡。西藏遂为准噶尔汗国所统治,直到三年后(1720年)准噶尔军被清朝军队驱除出西藏,清朝遂征服统治西藏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Zofia Stone, Genghis Khan: A Biography, Vij Books India Pvt: 60, 1 March 2017 [2020-03-17], ISBN 978-93-86367-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2. ^ 苏发祥. 〈王啟龍:《八思巴生平與對勘研究》〉. 刘东 (编). 《中國學術‧總第十輯》. 中华人民共和国: 商务印书馆. 2002年: 第336页. ISBN 9787100035651 (中文). 12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