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部
拓跋部,古代又称索头部、索虏,中国古代鲜卑的部族之一,为中部鲜卑之一,以拓跋氏为中心氏族,因此又称拓跋鲜卑,祖庭位于大兴安岭嘎仙洞[1]。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史称“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五胡十六国及北朝时,在华北建立代国及北魏等政权。
名称
[编辑]白鸟库吉及伯希和认为,在古代中亚称中国人为桃花石[2],即是古突厥语中的 Tabgach (𐱃𐰉𐰍𐰲,Tabgač)。其字源来自于拓跋部[3]。支持这个说法的,有现代学者森安孝夫等[4]。拓(tab < 原始突厥语*topra)意为"尘土或泥土";跋(-γač 由来自印欧语系的借词*-βat演变而成,对应梵语pati)意为"主人、君主或丈夫等,有“土地拥有者/主人”的含义[5],与《魏书·序纪》中“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上古时代称君主为后),故以为氏”的记载相符。
族源争议
[编辑]- 黄帝后裔说:《魏书‧序纪》:“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 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学术界对此说或赞成[6][7][8],或否定[9][10][11]。
- 东夷说:吕思勉认为鲜卑即古所谓析支[12],李德山由此推出鲜卑即“訾邾”又同于“邾娄”,东胡为“邾娄”的转写,故拓跋氏源于东夷的“邾娄”[13][14]。王钟翰认为鲜卑源于山戎与东夷北支的白夷等[15]。
- 汉族后裔:《宋书》记载拓跋部为李陵后代[16]。
- 匈奴杂种说:《南齐书‧魏虏传》:“魏虏,匈奴种也,姓拓跋氏”。马长寿认为拓跋部落为匈奴与鲜卑的融合,即“鲜卑父胡母”的“匈鲜杂种”[17]。于长春等对拓跋与匈奴之间的亲缘关系作了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了两者之间有较近的遗传关系[18]。
- 东胡后裔之鲜卑说:张博泉认为拓跋鲜卑与东部鲜卑“是各自出自北狄大鲜卑与东北的戎狄,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属源和族源的民族”[19]。乔梁也认为拓跋鲜卑在起源之初,同退保鲜卑山的鲜卑可能并无联系,早期拓跋鲜卑的遗存与外贝加尔地区布尔霍图伊文化的主体有密切关系[20]。张金龙认为拓跋鲜卑为东胡后裔,后徒居匈奴故地,在血统上有丁零和匈奴的因子[21]。
历史
[编辑]拓跋氏为东胡鲜卑的后裔,原为匈奴部落集团中的一员。在拓跋毛时,拓跋氏与三十六部结盟,统率了其余九十大姓[22],拓跋氏成为族长,形成拓跋部,中国历史文献称为索头部。拓跋邻时,将部族分为八部,由其兄弟分别统领。
东汉末年,檀石槐组织鲜卑部落联盟时,拓跋部曾参与其中,陈寅恪认为可能是在拓跋邻时代。177年,遭到汉族骑兵攻击,檀石槐击败这支军队,但之后部落声势也不振,陷入纷争。
拓跋诘汾之后,分支出秃发氏一支[23],其子秃发匹孤移至河西,形成河西鲜卑。258年,另一子拓跋力微南迁至盛乐(今中国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在内蒙古召集部落代表,形成强大地方势力。陇西鲜卑的始祖乞伏氏,陈寅恪认为与拓跋部关系紧密,可能也是源出拓跋部的分支。党项中有拓跋部的分支,为其王族[24]。在唐朝时建立的西夏,其皇族可能也出身拓跋氏[25],至李元昊时,仍自称为北魏皇族后裔[26]。根据《旧唐书》记载,吐蕃皇族源自秃发氏,吐蕃的名称也是来自于此[27]。
从东汉末年开始,拓跋部就是个半自治的地方政治,多半依附于中国,担任佣兵。270年,秃发树机能起兵,意图独立建国,但遭晋军击败。
310年,拓跋猗卢受封代公建立代国。376年,拓跋什翼犍时,因内乱,遭前秦攻击,代国灭亡。386年,拓跋珪得到贺兰部等的支持,重建代国,成为北魏的前身。
402年,原属拓跋部之下的柔然部落,取得高车。首领社崘,自称豆伐丘可汗,成为独立国家。北魏与柔然间发生一连串战争。
414年,南凉遭乞伏炽磐击败,臣服于鲜卑族的西秦。
552年,柔然遭突厥击败,灭国。
550年,高洋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建立北周。581年,杨坚以外戚身份取得北周政权,建立隋朝。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日本学者杉山正明认为虽然这系列国家皆不是以拓跋氏为皇族,但统治集团或与拓跋氏有通婚关系,或受拓跋氏制度影响,因此也应视为是拓跋国家的延续[28]。刘盼遂[29]与王桐龄[30]考据认为李渊家族应为拓跋氏后裔。刘盼遂之后虽取消了自己的观点[31],但其学说仍引发学界讨论。
语言
[编辑]现代语言学家认为,拓跋鲜卑语,可能属于蒙古语族,与现代蒙古语同源于古代蒙古语[32]。
氏族
[编辑]在拓跋邻时代,以十族为血亲,为宗室十姓[33]。十族间不通婚,与其他氏族互为姻亲。此外,又有其他外围氏族。在魏孝文帝时代,这些氏族都被改换成汉姓[34]。陈寅恪认为,十族中的乙旃氏与纥骨氏出自高车,十族的形成,除了血统外,也与其社会地位与政治结盟等因素有关[35]。
内姓
[编辑]- 拓跋氏,皇室,魏孝文帝时代改为汉姓元氏
- 纥骨氏,拓跋邻大哥的后裔,后改为胡氏
- 普氏,拓跋邻二哥的后裔,后改为周氏
- 拔拔氏,拓跋邻三哥的后裔,后改为长孙氏
- 达奚氏,拓跋邻大弟的后裔,后改为奚氏
- 伊娄氏,拓跋邻二弟的后裔,后改为尹氏
- 丘敦氏,拓跋邻三弟的后裔,后改为丘氏
- 俟亥氏,拓跋邻四弟的后裔,后改为亥氏[36]
- 乙旃氏,拓跋邻叔父的后裔,后改为叔孙氏
- 车焜氏,同族的疏远亲属,后改为车氏
姻族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米文平《鲜卑石室所关诸地理问题》,《民族研究》1982年4期
- ^ 邱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土人唯以瓶取水,戴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
- ^ 白鸟库吉〈托跋氏考〉,收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
- ^ 张雅婷译、森安孝夫著《丝路、游牧民与唐帝国》:“透过突厥第二帝国的鄂尔浑碑铭或是回鹘帝国的希乃乌苏碑铭等古代土耳其语史料,显示中央欧亚东部的土耳其系的各民族称呼唐朝或唐帝国为Tabgač,这个Tabgač不是源自‘唐家子’(桑原隲藏说),而是如白鸟库吉与伯希和所主张的,本来是‘拓跋=Tabgač’这个名称的讹音。正确的说,是拓(第一音节)的语尾-y 和跋(第二音节)的语头b- 的子音交换,在语言学上称为音位转换的现象。这样看来,就连同时代最强盛的邻居,即北方的土耳其系各民族,在认知上也把唐朝视为拓跋。故此,唐朝不是汉人王朝而是拓跋王朝。这种中央欧亚史的观点,从上述的事实更加提升了其正常性。”,页180,台湾八旗文化,2018年4月。
- ^ Golden, Peter B., “Oq and Oğur ~ Oğuz”, Turkic Languages, 16/2 (2012). pp. 155-199.
- ^ 陈棠栋、陆思贤 《鲜卑动物形装饰中反映的拓跋氏族源与祖源神话的创作》,《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2期
- ^ 金刚 《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上、下)》,《满语研究》2003年1、2期
- ^ 何光跃 《东胡源流考》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 ^ 白鸟库吉著 方壮猷译 《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21页
- ^ 川本芳昭 《魏晋南北朝时代之民族问题》,东京 汲古书屋,1998年,第368页
- ^ 姚大力 《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
- ^ 吕思勉 《中国民族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102页
- ^ 李德山 《试论鲜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2期
- ^ 李德山 《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 ^ 王钟翰主编 《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83、184页
- ^ 《宋书》〈索虏传〉:“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
- ^ 马长寿 《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6、230、231页
- ^ 于长春、谢力等 《拓跋鲜卑与匈奴之间亲缘关系的遗传学分析》,《遗传》2007年10期
- ^ 张博泉 《鲜卑族属源流研究》,载《鲜卑新论女真新论》,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42页
- ^ 乔梁、杨晶 《早有拓跋鲜卑遗存试析》,《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2期
- ^ 张金龙 《北魏政治史(一)》,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25、226页
- ^ 《魏书》卷1〈序记〉:“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
- ^ 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秃发之先,与魏同出,秃发即拓跋之转,无二义也。古读轻唇音如重唇,故赫连佛佛即勃勃,发从犮得声,与跋音正相近。魏伯起书尊魏而抑凉,故别而二之,晋史亦承其说。”
- ^ 《新唐书》卷221《西域列传上》:“党项,汉西羌别种,魏晋后微甚。周灭宕昌、邓至,而党项始疆。其地古析支也,……以姓别为部,……故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禽氏,拓拔氏,而拓拔最疆。”
- ^ 《辽史》卷107〈二国外记〉:“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远祖思恭,唐季受赐姓曰李,涉五代至宋,世有其地。至李继迁始大,据夏、银、绥、宥、静五州,缘境七镇,共东西二十五驿,南北十余驿。”
《金史》卷134〈外国列传〉〈西夏〉:“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托跋氏。” - ^ 《宋史》卷485〈夏国〉上:“元昊……宋宝元元年……,遂筑坛受册,即皇帝位。……明年,遣使上表曰:‘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
- ^ 《旧唐书》卷207:“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有子曰樊尼……及蒙逊灭,樊尼乃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于羌中建国……遂改姓为窣勃野,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
- ^ 黄美蓉译、著《游牧民的世界史》:“例如北周、隋、唐等,不仅统治阶级相通,各别王室互相通婚,虽然会依发展、成长有所差异,但就连政权国家的型态及制度也大致相同。反而将其分开思考,甚至是较为不自然。若将北魏开始的这个时代,以拓跋国家时代,做出贯穿性叙述的话,也许能更清楚地理解所有事态。”,页211。
- ^ 见刘盼遂〈李唐为蕃姓考〉、〈李唐为蕃姓考续〉、〈李唐为蕃姓三考〉,发表于《女师大学术季刊》。
- ^ 见王桐龄〈杨隋李唐先世系统考〉,发表于《女师大学术季刊》,1932年。
- ^ 岑仲勉《隋唐史》:"刘盼遂曾著《李唐为蕃姓考》三篇、最后又自取消其学说。"
- ^ 乌其拉图. “《南齐书》中部分拓跋鲜卑语名词的复原考释”. 《内蒙古社会科学》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2002年11月,. 第23卷第6期: 第103页 (中文(中国大陆)).
- ^ 《魏书》卷113〈官氏志〉:“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七族之兴,自此始也。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
《魏书校勘记·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九第十九·二三》: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 魏书官氏志疏证(下简称疏证)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下简称辩证)卷三七(末韵下)、通鉴卷一一九.三七四六页、卷一四0.四三九三页,云:“拓跋氏当作拔拔氏。”北朝胡姓考(下简称胡姓考)引元宏吊比干碑阴题名有“拔拔臻”,证此“拓跋”为“拔拔”之讹。 - ^ 《资治通鉴》卷140〈齐纪六〉:“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馀所改,不可胜纪。”
-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录》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在胡人种族问题上,存在着两个需要注意的现象。一是血统关系的变化。胡人部落组织以血统为要素,然因时代的推移,经济、社会阶层的转换,血统决非单纯。在一切胡人部落中,有本部,本部中又有同姓。部落地位的高低,主要依据强弱、亲疏与兼并的先后来区别。在各部中居于主要地位的部落,为主要部落。与主要部落关系越疏远的部落,地位也就愈低。不过,低的部落因为亲幸或技巧关系,也可以提高地位,甚至被看作主部人,不是一直保持它的低层部落性不动。这不论血统有无不同。如北魏宗室十姓中的胡氏(纥骨氏改),叔孙氏(乙旃氏改),即出高车(丁零)族”
- ^ 《魏书校勘记·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九第十九·二四》: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胡姓考据元和姓纂(下简称姓纂)卷六(止韵下)通志氏族略(简称氏族略)六、辩证卷二二(止韵下),云:“侯氏当‘系俟亥氏’之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