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本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本願

本愿梵语pūrva-praṇidhāna),是菩萨在因位,也就是在往昔修菩萨行未得成就时,立下的誓愿。[1]佛与菩萨有多种形式的本愿。

词源

[编辑]

从汉语的字面意义上讲,本愿就是“来的心”,如《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吾自立身,不营世利……今日之举,非本愿也。”清代李渔《怜香伴·神引》:“这也是妇人家本愿,俺们须索护祐他。”

在佛教中,本愿一词另有所指,作为梵语pūrva-praṇidhāna的翻译。pūrva义为往前的、往昔的,praṇidhāna誓愿

概论

[编辑]

佛教菩萨行十度之一的“誓愿”,分为通愿和别愿。通愿又叫总愿,即发无上菩提心救度无量众生,断烦恼,积福德二资粮,以期成就佛果之愿,包括四弘誓愿二十大誓庄严等。而别愿是各个佛菩萨自己的不同的誓愿,有“建立净土,成就众生”或愿于“秽土成佛,救度难化之众生”等,如《无量寿经》记述阿弥陀佛在尚为法藏比丘时的四十八愿(或作四十六愿、三十六愿、二十四愿),《阿閦佛国经》记载阿閦辟佛二十愿,《道行般若经》卷六〈恒竭优婆夷品〉之五愿,《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之二十九愿,《药师经》所说药师佛十二愿(或作四十四愿),普贤菩萨十大愿,《悲华经》中记载了释迦五百大愿和观音菩萨救苦愿,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记载的弥勒十善愿,《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的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悲愿。其中或有成就净土之愿,或有秽土成佛之愿。

依誓愿修行而成佛的,此大愿即“根本别愿”或“原始誓愿”,称为本愿。

注释

[编辑]
  1. ^ 《佛学大辞典》【本愿】:(术语)本为因之义,元于因地立此愿,今日得其果,故对于果而曰本愿。又本为根之义,根本之誓愿也。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也。唯以此愿为根本,故曰本愿。如阿弥陀如来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是也。无量寿经上曰:“皆是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同下曰:“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住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十住毘婆沙论三曰:“一切去来今佛,威力功德智慧无量深法,等无差别,但随诸佛本愿因缘或有寿命无量,或有见者即得必定,闻名者亦得必定者。”法华经譬喻品曰:“以本愿故,说三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