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因明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新因明

因明梵语हेतुविद्याHetuvidyā),音译醯都费陀,在古印度发展的佛教逻辑学认识论,是一种思考方法,也是探索真理的工具之一,为五明之一。佛教耆那教印度教都受到它的影响。

概论

[编辑]

“明”字已包含了“学”之意。起源、发展于印度正理派的一种思维和推理方法。《因明大疏》上本曰:“明此因义,故曰因明。”

古因明

[编辑]

释尊以前,足目Akṣapāda)仙人创之。有成书于公元250至350年之间的《正理经》。

新因明

[编辑]

至佛灭后,大乘论师陈那集其大成。其著作包括《因轮抉择论》、《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

商羯罗主造,玄奘法师译的《因明入正理论》是一部较为全面的思考方法教材。

在古印度,各种宗派便常用因明学互相辩论。玄奘法师在印度那烂陀寺求法时,曾运用因明多次破斥外来论师的言论,名震天竺。稍后戒日王宣扬此事,是中国人在印度取得的极大荣耀。

玄奘回国之后,把因明介绍到中国,此学也为后世佛教徒所精研。

唐初时,吕才作有《因明注解立破义图》,曾与玄奘论辩。

基本概念

[编辑]

五支作法

[编辑]

古因明立宗、因、喻、合、结五支作法。

三支作法

[编辑]

新因明立宗、因、喻三支作法而为言论之法。例如“声无常(宗),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此三支中,以因支最重要,故云因明。

宗与宗依

[编辑]

宗是立论者提出的主张,由前陈(自性、有法、所别)、后陈(差别、法、能别)组成。前陈、后陈称为宗依,均须满足立敌共许,但二者组成的宗体则必须立者认许,敌者不许。

因三相

[编辑]

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1. 佛家因明的理性思考 蔡礼德 Hetu-Vidyā Of Rational Thinking, Choy L.T.(200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逻辑学(Logic)及简单枚举归纳法(Induction by Simple Enumeration)
    • 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及假设演绎法(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
  2. 佛家因明的理性思考再探 蔡礼德 Hetu-Vidyā Of Rational Thinking(II), Choy L.T.(200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因明的辨义理(Meaning & Argument Analysis)方法,具有语理分析(Linguistic - conceptual Analysis)及谬误剖析(Fallacy Analysis)的元素。
  3. 佛家因明的理性思考三探 蔡礼德 Hetu-Vidyā Of Rational Thinking(III), Choy L.T.(20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现量”及“比量”意谓真
    • “似现量”及“似比量”意谓非真。
  4. 因明逻辑真值量化的探索 李润生、 蔡礼德 (200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因明逻辑真值的量化公式”与贝尔斯学派统计学 蔡礼德 Quantification Formula Of Hetu-Vidyā Logical Truth-Value And Bayesian School Statistics, Choy L.T.(200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佛家因明提纲 蔡礼德 A Hetu-Vidyā Framework, Choy L.T.(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因明与菩萨行五明
  7. 佛家因明的概念功能与分类 蔡礼德 A Hetu-Vidyā Framework(II), Choy L.T. (201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唯识宗的世界概念:由假说我法(一) 蔡礼德 A Hetu-Vidyā Framework(III), Choy L.T.(20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佛家“因明”指导“内明” 蔡礼德 A Hetu-Vidyā Framework(IV), Choy L.T. (20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