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 | |||||||
---|---|---|---|---|---|---|---|
军阀割据时期的一部分 | |||||||
1917年7月12日在北京东安门下驻扎的北洋政府“讨逆军”士兵 | |||||||
| |||||||
参战方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溥仪(皇帝) 张勋(总理) 铁良(宗社) 康有为(参议) 江朝宗 王士珍 朱家宝 载涛 |
黎元洪(大总统) 段祺瑞(总理) 梁启超(参谋) 靳云鹏(参议) 冯国璋 冯玉祥 宋哲元 张作霖 |
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是指张勋与其旧长官宗社党党人铁良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率领定武军于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拥护时年12岁的逊位皇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张勋所部的定武军,人称辫军,故称辫军复辟[注 1][1][2][3]。因发生在丁巳年,又称为丁巳复辟[4][5],又称张勋复辟[6]:121。前后历时仅十二天,被段祺瑞讨伐而失败,张勋流亡天津。该复辟政权所控制的范围仅有北京城,且仅有十几天的时间,因此一般仅将其作为中华民国史中北洋军阀混战的一部分看待,不计入清朝历史。
序幕
[编辑]1917年5月,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大总统府方面)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国务院)针对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发生府院之争。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主张宣战,而国会多数议员反对宣战。黎元洪倾向于国会。总统府内务总长孙洪伊为黎元洪信任,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则为段祺瑞之门人,二人各为其主,遇事冲突,造成府、院之争[7]:8。1917年5月10日,有“请愿者”包围国会[8]:289,打伤议员[9]。11日,司法总长张耀曾、农商总长谷锺秀、海军总长程壁光辞职,内阁只剩下教育总长范源濂及段祺瑞两人(外交总长伍廷芳早已请辞,财政总长陈锦涛、交通总长许世英二人因受贿案被捕),段祺瑞仍旧催迫国会通过对德国宣战案。国会议员因被打受辱事大感愤怒,19日,议员们通过延搁宣战议案,要求改组内阁,同日督军团向总统黎元洪及国务院要求解散国会。政局混乱,段祺瑞萌生退意,督军团极力劝止。23日,段祺瑞与黎元洪在总统府讨论改组内阁,黎元洪问能否取得国会通过,段祺瑞支吾以对,段祺瑞离开总统府不久,黎元洪即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段祺瑞离京赴天津,声明该总统命令没有总理的副署,依法无效。自5月29日始,北洋系各省督军纷纷宣布独立(史称“督军团叛变”),北京弧悬一隅,此时惟有副总统冯国璋或张勋有力量解决危机。
6月1日,黎元洪电令张勋入京调停[10]。8日,张勋率兵数千抵达天津,以解散国会、另定宪法为条件[11],强迫黎元洪接纳,但代理总理伍廷芳坚拒副署解散国会命令,毅然辞职。12日晚,黎元洪只得任命江朝宗为代理国务总理,副署解散命令[12]。14日,张勋入北京,16日,觐见宣统帝[13]。19日,各独立督军答应张勋要求取消独立[14]。
经过
[编辑]民国六年6月30日(宣统九年五月十二日),张勋与陈宝琛等召开“御前会议”,密谋复辟。当天深夜,派兵占据火车站、邮局等要地,并派梁鼎芬劝黎元洪“奉还大政”。复辟的骨干分子是陆军总长王士珍、步军统领(俗作九门提督)江朝宗、警察总监吴炳湘、陆军第十二师师长陈光远、陆军第十三师师长李进才,及康有为、刘廷琛、沈曾植、劳乃宣等。
孙中山在广州呼吁国会议员南下,命令各省革命党人出师讨逆,发动护法运动。
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1917年7月1日)
[编辑]清早张勋同康有为等三百馀人穿上清代的冠服,拥溥仪出御太和殿登基,张勋以宣统帝名义发布上谕,假称黎元洪、冯国璋、陆荣廷、瞿鸿禨等人奏请复辟,所以“于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临朝听政,收回大权”,又列举九条施政大纲[15]:
- 钦遵德宗景皇帝谕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定为“大清帝国”,善法列国君主立宪政体。
- 皇室经费仍照所定每年四百万元数目,按年拨用,不得丝毫增加。
- 懔遵本朝祖制,亲贵不得干预政事。
- 实行融化满汉畛域,所有以前满蒙官缺,已经裁撤者,概不复设。至通婚易俗等事,并着有司条议具奏。
- 自宣统九年五月本日以前,凡与东、西洋各国正式签订条约及已付债款合同,一律继续有效。
- 民国所行印花税一项,应即废止,以纾民困。其余苛细杂捐,并著各省督抚查明,奏请分别裁撤。
- 民国刑律不适国情,应即废除,暂以“宣统初年颁定现行刑律”为准。
- 禁除党派恶习,其从前政治罪犯,概予赦免。倘有自弃于民而扰乱治安者,朕不敢赦。
- 凡我臣民,无论已否剪发,应遵照宣统三年九月谕旨,悉听其便。
世称“九章约法”,是复辟后大清帝国的法律文件。
并发布多道上谕:
- 封黎元洪为一等公;[16]
- 授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芳为内阁议政大臣;万绳栻、胡嗣瑗为内阁阁丞。
- 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
- 易五色旗为龙旗;
- 恢复宣统三年的官制,授梁敦彦为外务部尚书、张镇芳为度支部尚书、王士珍为参谋部大臣、雷震春为陆军部尚书、朱家宝为民政部尚书;
- 授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
- 授张勋为政务总长兼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留京办事。冯国璋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 授陆荣廷为两广总督;曹锟为直隶巡抚;齐耀琳为江苏巡抚;倪嗣冲为安徽巡抚;张怀芝为山东巡抚;阎锡山为山西巡抚;赵倜为河南巡抚;李纯为江西巡抚;杨善德为浙江巡抚;谭延闿为湖南巡抚;陈炳焜为广东巡抚;谭浩明为广西巡抚;王占元为湖北巡抚;李厚基为福建巡抚;唐继尧为云南巡抚;刘显世为贵州巡抚;杨增新为新疆巡抚;张广建为甘肃巡抚;张作霖为奉天巡抚;孟恩远为吉林巡抚;许兰州为署理黑龙江巡抚;刘存厚为四川巡抚;陈树藩为陕西巡抚
- 授姜桂题为热河都统;王丕焕署理绥远都统;田中玉为察哈尔都统;王廷桢为江北提督;卢永祥为江南提督;张敬尧为长江水师提督。
- 锡封张勋为忠勇亲王。
孙中山即发表《讨逆宣言》:“此次讨逆之战,匪特为民国争生存,且为全民族反抗武力之奋斗!”[17]
宣统九年五月十四日(1917年7月2日)
[编辑]是日晚上九时半,黎元洪突至日本使馆区域内之武官斋藤少将官舍,寻求庇护。日使馆认为系不得已之事,并为顾及国际道义,决定作相当之保护,即以使馆区域内之营房暂充黎大总统居所。黎大总统在日使馆时期内,绝对不许作政治活动。据7月6日出版的《政府公报》,段祺瑞于本日接任国务总理[18](这便是后来孙文发起护法运动的理由之一[19])。
- 授瞿鸿禨、升允等为大学士,冯国璋、陆荣廷为参预政务大臣
- 补授沈曾植为学部尚书、萨镇冰为海军部尚书、劳乃宣为法部尚书、李盛铎为农工商部尚书、詹天佑为邮传部尚书(左侍郎陈毅暂代)、贡桑诺尔布为理藩部尚书
- 授张曾敭为都察院都察御史,胡思敬、温肃副都察御史
- 授龙济光广东水师提督,吴光新湖南提督。
- 江朝宗授步军统领,兼京师税务监督,越日谢恩入见。
宣统九年五月十五日(1917年7月3日)
[编辑]冯国璋在南京通电全国,反对复辟[20]。段祺瑞亦在马厂誓师,以“讨逆军”为名,征讨张勋[21]。
- 豁免宣统九年前民间旧欠钱粮。
- 授陈光远为直隶提督,范国璋浙江提督,蔡成勋福建提督
- 授达寿为理藩部左侍郎,顾瑗为右侍郎
- 授李进才为陆军部副都统,并派充京师军警总执法处督办。刘金标为陆军第十三师师长,李得胜为陆军步队第二十五旅旅长。
宣统九年五月十六日(1917年7月4日)
[编辑]- 谕各省督抚,每省推举三人来京,筹议宪法国会。
- 授徐世昌为太傅,张人骏、周馥为协办大学士
- 授岑春煊、赵尔巽、陈夔龙、吕海寰、邹嘉来、张英麟、铁良、吴郁生、冯煦、朱祖谋、胡建枢、安维峻、王宝田为弼德院顾问大臣
- 授马安良为甘肃提督,马福祥为固原提督
- 授陆锦为陆军部左丞,刘恩源右丞,吴兆毅左参议,韩运章右参议。
宣统九年五月十七日(1917年7月5日)
[编辑]曹锟、李长泰、陈光远率兵入京[22]。
宣统九年五月十八日(1917年7月6日)
[编辑]冯国璋在南京就任代理总统[23]。
- 谕徐世昌以太傅大学士辅政
- 张镇芳兼盐务署督办
- 梁敦彦暂行兼署邮传部尚书,
- 派孙宝琦充督办税务大臣,蔡廷干充帮办税务大臣,
- 严璩署理盐务署署长,兼盐务稽核所总办。
- 授授张茂炯为中国银行正监督,曹锐副监督。
- 授马兰镇总兵熙彦兼管内务大臣事务。
宣统九年五月十九日(1917年7月7日)
[编辑]宣统九年五月廿日(1917年7月8日)
[编辑]宣统九年五月廿三日(1917年7月11日)
[编辑]北京城已被包围,外国公使团及王士珍等居中斡旋,劝张勋投降,全遭拒绝[24],讨逆军决定12日进攻入城。
宣统九年五月廿四日(1917年7月12日)
[编辑]讨逆军于早上四时半开始进攻,定武军不敌,下午张勋在两名德国人[注 2]的帮助下逃进荷兰使馆[25],转至天津德租界。 溥仪再度宣布退位[26]:11。
7月14日,段祺瑞入北京,重掌北京政府[27],黎元洪亦于同日发电拒复职[28],迁离日本使馆[29]。后来段祺瑞以“再造共和”功臣自命[26]:11,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6]:121,导致孙文等发起护法运动。
幕后推手
[编辑]苏锡麟的证言
[编辑]苏锡麟《我在复辟之役中的亲身经历》一文,收录在《文史资料选辑第41辑》,他对张勋复辟一案的证言,是这样的:
为了报复黎元洪,段祺瑞派人劝说张勋派兵入京,驱赶黎元洪。各省督军也派了许多人,来到张勋的驻防地徐州,包括段祺瑞的代表徐树铮、曾毓隽,冯国璋的代表胡嗣瑗,曹锟的代表,张作霖的代表等,会上一致推举张勋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拥戴冯国璋当大总统,并恢复段祺瑞总理之职。
会上,张勋的秘书长万绳栻提出条件:张勋可以出兵推翻黎元洪,但是要求扶持前清逊位皇帝溥仪复辟。起初,大家没有答应,僵持良久。后来,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冯国璋的心腹胡嗣瑗等人商量:先假装答应张勋提出的拥戴溥仪复辟的条件,利用张勋入京,等张勋推翻了黎元洪之后,再另想办法解决张勋。
结果,各省督军代表在一张黄缎子上签名,同意张勋搞复辟。张勋不知是计,上当受骗了,他派兵入京,打倒了黎元洪,并风风火火地搞了一场复辟。
不料,段祺瑞突然在天津马厂誓师,征讨张勋。听到消息之后, 张勋恨恨地说:“他们推我出来搞复辟,原来是在耍我,我们不能孬了,拼了命也要跟他们干到底,怕什么?到时候我们就把内情抖搂出来,难道是我一个人要复辟的吗?”
于是,张勋叫万绳栻马上把当时大家签了名的黄缎子拿出来,公之于世,让全国人民评评理。万绳栻说:黄缎子留在天津,我现在就去取。不料,万绳栻一去不回。原来,黄缎子早就被冯国璋的心腹胡嗣瑗用二十万银元的价钱买走了。
紧急关头,王士珍派人找到苏锡麟,要求不要开火,希望牺牲张勋,以免北京人民遭受战火涂炭。苏锡麟说:“复辟,是各省督军签名同意的, 现在他们反悔,耍了张勋,是他们没有信用,现在张勋很危险,张勋是我的长官,我不能见死不救!你回去告诉王士珍,只要讨逆军不开枪,我也决不开枪。而如果张勋的人身安全受到保障,我就更不开枪!”
最终还是开火了。之后,荷兰使馆派车去救张勋,张勋不肯走,荷兰人把张勋强架着走,张勋情急时,还咬了荷兰人一口。
后来,京师警察厅厅长吴炳湘陪同苏锡麟去荷兰公使馆看张勋。苏锡麟问张勋:“打败仗了。部队怎么办?”张勋说:“你看着办吧。”于是,苏锡麟安排辫军剪掉辫子、换上服装,发放遣散费,解散回乡了。
叶恭绰的证言
[编辑]叶恭绰是段祺瑞讨逆军总司令部的交通处长,他在《我参加讨伐张勋复辟之回忆》一文中,记述如下:1917 年5 月下旬,黎元洪下令免了段祺瑞总理的职务,安徽省长通电独立,继而冀、鲁、豫、秦、奉、浙、闽七省相继响应独立。相当多的政客聚集到徐州,当时相当多的军政人物对张勋说:赞成张勋搞复辟,张勋以为功业有成的机会到了,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叶恭绰的证言也旁证了各省督军和政客假装同意张勋复辟,欺骗玩弄张勋的事实。
曾毓隽的证言
[编辑]曾毓隽,是段祺瑞的心腹。曾毓隽在《忆语随笔》一文中说:段祺瑞曾经说过:“张勋带兵入京打倒黎元洪,是上了我们的当了。”徐树铮也说过:“张勋是复辟脑袋,先让他干,我们才有机会(打倒黎元洪、重返执政)。”显然,曾毓隽的证言,也旁证了张勋上当受骗的事实。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张勋复辟失利 却在另一跑道走向人生巅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 王立本 余浩然. 現代中國的序幕:從一戰走向五四. 香港中华书局. ISBN 978-988-880808-3.(繁体中文)
- ^ 何子炘. 警專中外歷史. 鼎文书局. ISBN 978-957-479142-2.(繁体中文)
- ^ 胡平生. 丁已復辟的開場與收場. 台大历史学报. 1984-12, (10 & 11): 437–530.(繁体中文)
- ^ 馬勇《丁巳復辟再檢討》. [2019-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 ^ 6.0 6.1 孙中山. 叶匡政 , 编. 《孫中山非常言:論道1896-1925》 第1版.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 ^ 袁大卫、陆迪河编著. 《中國歷史問題精解》下冊. 香港: 现代教育研究社. 1993. ISBN 962-11-2592-8.
- ^ 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著、温哈溢译(第九章协力林添贵,人物小传协力杨诗韵). 《孫逸仙》. 台北市: 时报出版. 2010-06-21. ISBN 978-957-13-5208-4.
- ^ 專電·北京(五月十一日到). 新闻报 (上海). 1917-05-12.
十日上午,议院门首即聚多人……各持请愿书名目,持传单授议员,见吕复、郭同、邹鲁、褚辅成即打,伤十一人,幷守院门,许入不许出,又有代表六人见汤议长,谓不通过则打死议员,要议长负责。二时,开全院委员会,即改大会,各派皆愤极,咸谓地方秩序不能维持,总理责任何在!张伯烈议请段总理出席,段许先解散请愿团,即来。至四时,范源濂到院,代表又与范、汤议条件。至六时,马龙标、江朝宗、吴炳湘及检察官三人到院,段仍未至,议员未能出
- ^ 命令 (PDF). 政府公报. 1917-06-02, (500号) [2023-08-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13).
据安徽督军张勋来电,沥陈时局,情词恳挚。本大总统德薄能浅,诚信未孚,致为国家御侮之官竟有藩镇联兵之祸,事与心左,慨歉交深;安徽督军张勋功高望重,公诚爱国,盼即迅速来京,共商国事,必能匡济时艰,挽回大局
- ^ 嗚呼國會之命運. 民国日报 (上海). 1917-06-12.
- ^ 命令 (PDF). 政府公报. 1917-06-13, (511号) [2023-0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15).
- ^ 張大帥之起居注. 神州日报 (上海). 1917-06-19.
十六日早晨,时张大帅依前清故事,衣冠赴宫门请安……导入养心殿,谒见宣统
- ^ 督軍師長電告取消獨立. 北京日报 (北京). 1917-06-21.
二十日,直隶、河南、陕西三省督军暨安徽倪省长皆有覆电到京,声明取消独立,即日撤兵
- ^ 請看復辟之上諭. 时事新报 (上海). 1917-07-03.
- ^ 黎元洪奏称:前因兵变被胁,盗窃大位,谬领国事,无济时艰,并历陈改建共和诸弊害,奏恳复临大统以拯生灵,自请待罪有司等话。……览奏情词悱恻,出于至诚,从乱既非本怀,归政尤明大义。厥功甚伟,深孚朕心,著锡封为一等公,以彰殊典,尚其钦承朕命,永荷天庥。张勋复辟北京遍街龙旗,独独这个地方飘扬着五色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张磊; 张𬞟. 《孫中山傳》.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113页.
- ^ 命令 (PDF). 政府公报. 1917-07-06, (529号)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19).
- ^ 孫洪伊等致西南各省電. 民国日报 (上海). 1917-07-18.
月初外间所传黎大总统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命令一道,查是时黎大总统已被逆军监视,失其自由,何能发布命令?况证以丁槐君之报告,则事实全非;按之约法之条文,则根据尽失。我国民若承认此非法伪造之总理,不啻将中华民国完全推翻……断不能因张勋既败,遽漏吞舟,贻国大害
- ^ 馮副總統討逆之電. 时事新报 (上海). 1917-07-05.
安徽督军张勋奉令入京调停时局,忽以兵力围护清宫,逼勒清帝,擅行复辟,自称政务总长、议政大臣,又捏造大总统与陆巡阅使暨国璋劝进之伪奏,进退百僚,行同儿戏……是用誓扫妖氛,恭行天罚,刻日与师问罪,殄此元凶
- ^ 梁任公湯濟武宣布討逆情形電. 时事新报 (上海). 1917-07-06.
启超等于冬日晚随段芝老驰入马厂第八师,此间已于江日组织讨逆军司令部,推芝老为总司令,同时宣布讨逆檄文,想已达览。现近畿军队编成进发者,已有三师以上,直鲁豫奉诸督,一致进行,逆勋授首之期,当不在远……梁启超、汤化龙。支
- ^ 會師入京之要電. 时事新报 (上海). 1917-07-06.
兹经会议定妥,准由曹锟率领第三师全部由保定,长泰率领第八师所部之十五十六两旅各官兵由马厂,光远亦率十二师所部之二十三旅旅长岳玉洲二十四旅旅长刘沛兰等各官兵由南苑,均于微日晨整队出发入京
- ^ 布告 (PDF). 政府公报. 1917-07-07, (529号) [2023-08-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19).
- ^ 段張談判决裂. 北京日报 (北京). 1917-07-12.
- ^ 昨日戰紀. 北京日报 (北京). 1917-07-13.
- ^ 26.0 26.1 王尔敏校订. 现代教育研究社编辑委员会 , 编. 《會考版中國歷史(中學五年級適用)》. 香港: 现代教育研究社. 1993. ISBN 962-11-2588-X.
- ^ 段總理今日進院. 北京日报 (北京). 1917-07-15.
- ^ 黎黃陂通電推戴馮河間.同上.
道路流言,颇有于总统复职之说窃加揣拟者,惊骇何极,元洪引咎辞职,久有成言,皎日悬盟,长河表誓,此次因故去职,付托有人
- ^ 黎黃陂電告不聞政治.同上.
元洪已于本日移居东厂胡同,拟即赴津宅养疴,此次因故去职,负疚孔多,以后息影家园,不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