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花园行动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原文在en:Operation Market Garden。 |
市场花园行动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由巴黎到莱茵的推进的一部分 | |||||||
1944年9月市场花园行动开始时在荷兰的伞兵部队 | |||||||
| |||||||
参战方 | |||||||
英国 美国 加拿大 波兰 荷兰[1] | 德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伯纳德·蒙哥马利 马克斯维尔·D·泰勒 刘易斯·H·布里尔顿 米利·邓普赛 布赖恩·霍罗克斯 詹姆斯·M·加文 |
格特·冯·伦德施泰特 瓦尔特·莫德尔 威廉·毕特利希 克特·司徒登 汉斯-沃尔夫冈·莱茵哈特 古斯塔夫·阿道夫·冯·赞根 | ||||||
参战单位 | |||||||
第1空降师 第1独立伞降旅 101空降师 82空降师 |
党卫队第9师 党卫队第10师 | ||||||
兵力 | |||||||
41,628名空降兵 1个装甲师 两个步兵师 1个装甲旅 | 不详 | ||||||
伤亡与损失 | |||||||
波兰: 总共:17,704人至19,342人 |
德军: 2,000人阵亡[2] 6,000人受伤[2] |
市场花园行动(英语:Operation Market Garden,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发起的一次军事行动,目的是攻入莱茵河后方的德国本土,但以失败告终。
此行动包含两个部分:“市场行动”由空降部队负责攻占荷兰境内主要河川上的9座桥梁;“花园行动”则由地面装甲部队快速推进,与空降部队会合,以打通进军路线。此次空降是史上规模最大的空降作战。战略目标在于夺下这些桥梁后,让盟军得以跨越德国边境上最后的天险莱茵河,趁德军立足未稳,尽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
行动之初尚称成功,盟军在9月20日时攻下位于奈梅亨的瓦尔桥,然而尽管英军第1空降师坚守阿纳姆位于莱茵河上的最后一座桥梁超出预期时间,地面援军却无法抵达而告失败。莱茵河仍然是横亘于盟军与德国本土间的一道天险,直至1945年3月。
行动背景
[编辑]德军在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之役遭受盟军的重大打击后,残存部队于8月底时沿着法国本土撤退到低地国家荷兰,与法国东部。在其北翼的盟军为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元帅从安特卫普出发之英国第21集团军群,一路推进到比利时北境。
第21集团军群群所属的加拿大第1集团军沿着海岸线向北扫荡残余德军,重新占领迪耶普、勒阿弗尔和滨海布洛涅等地港口。连日征战使得他们需要休整,而无法参与重要任务。而在德军防线的南端则有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所辖之美国第12集团军群和由考特尼·霍奇斯率领的美国第1军,以德国边境的亚琛为目标分进合击。更往南则是雅各布·L·德弗斯所辖的美国第6集团军群。在由法国南部登陆后,也准备攻进德国本土。
盟军后勤补给的问题
[编辑]到了1944年8月底时,后勤补给问题迟滞盟军攻势。盟军的补给来源全靠自诺曼底登陆时攻下的海滩所建立的临时码头,以及位于科唐坦半岛北岸的瑟堡深水港。而拥有大量货运能力的安特卫普港虽已被英军攻下,但位于斯海尔德河出海口附近的地区仍由德军掌控。位于英吉利海峡沿岸的其他重要港口,如敦克尔克,在1944年8月之前也一直在德军手上。
虽然盟军仅有海滩上所建的临时码头,但运补的效率却超出预期,补给品源源不绝地进入欧洲大陆。可惜,运输工具不足终究成为盟军后勤补给的瓶颈。以瑟堡为例,在1944年9月初,约有超过70,000公吨的补给品堆放在港口,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工具将其运往前线。(当地的铁路运输早毁于诺曼底战役期间盟军用以阻滞德军支援与补给的空袭。诺曼底地区的联外铁路直到8月30号才勉强恢复通车。)在英军1,400辆3吨军用卡车因引擎活塞故障而无法使用之后,情势更加恶化。这些卡车原本一天可向前线运输约800公吨货物,足以完全补给两个师。为因应此燃眉之急,三个刚刚抵达欧洲大陆的美军步兵师(26师、95师、104师)甚至得由自己部队的所属卡车上拆解零件给负责前线补给的卡车使用,美国第12集团军群的重炮兵部队在离开塞纳河西岸时也将部队的卡车让给前线部队使用。红球快递计划虽已尽力降低后勤补给问题,但快递计划单位本身也消耗补给与燃料,这种非正规运输方式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盟军的后勤运补问题。
盟军将领的明争暗斗
[编辑]盟军此时的内部矛盾,主要在于究竟要优先解决补给问题(清除安特卫普附近的德军),还是取得战术层面的胜利(彻底摧毁德军的残余势力)。多数盟军将领比较希望乘胜追击,正面攻击疲惫不堪的德军。布莱德雷将军(及其部属巴顿将军)此时正和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元帅争夺有限的补给资源,以便单凭一次决战就能抢先跨过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但是这和盟军欧洲战场统帅艾森豪将军在诺曼地登陆前计划好的齐头并进策略背道而驰。
布莱德雷和巴顿希望可以向东先攻下梅兹,再进入萨尔州的工业地区。这个计划需要突破齐格飞防线,但是可以避开有重兵驻守的莱茵河沿岸。布莱德雷也建议盟军应该提高空运量以将物资送往前线,让前方的推进行动不受后勤补给的拖累。
而蒙哥马利元帅最初的计划称为彗星行动(Operation Comet)。他打算使用空降部队于9月7日时突袭阿纳姆地区的桥梁。该计划受天气影响而延迟,再加上德军动向不明,阿纳姆的距离也太远,空降部队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最后蒙哥马利放弃了这个计划。但是又随即提出更大胆的计划,希望大部队绕过齐格飞防线,由阿纳姆到艾瑟尔湖沿岸对德国第15集团军形成合围之势。如果这个计划成功,也连带可以切断德军V-2火箭基地的补给。德方当时正以V-2火箭大规模轰炸伦敦及安特卫普。但此计划势将使英国第2集团军向北跨越一片水泽形成的阻碍,并远离美国第1集团军。如此行军路线也令装甲部队必须经由荷兰低洼地区的狭窄道路往返,既造成补给困难,也限制了装甲部队的火力支援。
市场花园行动(Operation Market Garden)最后获得采用还受到了几项干预。首先,盟军空降部队在诺曼底登陆之后就被调回英国整补,重编为盟军第1空降集团军,下辖三个美军空降师、两个英军空降师,以及一个波兰军的第1空降旅。盟军的欧洲战场统帅艾森豪将军受到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催促他尽快让这批精锐部队重回前线。从诺曼底登陆之后,盟军曾经草拟了18个和空降部队相关的作战计划,但是最后都因为地面部队推进过快,超过了原本预定空降的区域而取消。
-
盟军第1空降集团军
-
美国101空降师
-
美国第82空降师
-
美国第17空降师
-
英国第1空降师红魔鬼
-
英国第6空降师红魔鬼
-
波兰第1空降旅
作战计划
[编辑]整个市场花园行动可以分为两部分:
- 市场行动:指空降部队的作战,刘易斯·H·布里尔顿将军率领盟军第一空降集团军攻占莱茵河流域各桥梁及附近地区。由勃朗宁将军统筹战术指令。
- 花园行动:以英国第2集团军为主的地面部队向北前进,由布赖恩·霍罗克斯陆军中将的英国第30军为先锋部队。
战场地形
[编辑]在英国第30军的驻地与其攻击目标莱茵河北岸之间,有八道障碍,包括数条主要河川及三条运河。整个市场花园行动的目标就是同时攻下横跨这些水域的桥梁。有些跨越小河川的桥梁即使久攻不下,英国第30军的工兵部队也可以搭设通行便桥。但是主要的河流,例如奈梅亨附近的瓦尔河,或是阿纳姆附近的莱茵河,就无法用这种方式通过。
预定用于行军路线的69号高速公路(后来被称为“地狱公路”)有两个车道,通常略高于荷兰的低洼地区,而公路两旁的某些地区则地面太过松软,不利于军用车辆通行。
在美军第82空降师预定着陆的区域有一座标高约90米的小丘陵,盟军认为攻下这座丘陵是确保69号公路的关键。
市场行动
[编辑]参与“市场行动”的空降部队为盟军第1空降集团军的四个空降师外加一个旅,分别是马克斯维尔·D·泰勒少将领导的美军第101空降师,预定降落在英国第30军的北方,负责占领位于恩荷芬西北方的松和布勒赫尔以及费赫尔的桥梁,而由占士·M·加文准将率领的美军第82空降师在英国第30军的东北方着陆,攻击赫拉佛以及奈梅亨大桥。罗伊·乌奎特少将率领的英国第1空降师以及波兰独立伞兵第一旅则降落在离第30军最远的北边,同时也是第30军行进的终点─阿纳姆。英军第1空降师必须占领位于阿纳姆的公路桥梁以及欧斯特贝克的铁路桥梁。第52低地步兵师将于行动开始后第五日飞往已被夺取的迪伦机场。
盟军第1空降集团军成立于当年的8月16日,成立的理由是英军希望所有参与欧洲战场的空降部队能在统一的指挥下作战,艾森豪将军在6月20日同意这个构想。当时英军强烈暗示这个联合空降集团军应由英方主导统辖,甚至特别指名由英国皇家陆军勃朗宁中将担任部队指挥官。但是这个联合空降集团军内的两大骨干:伞兵部队以及空中运输单位均以美军为主,所以艾森豪将军最后还是选择了来自美国陆军航空军的刘易斯·H·布里尔顿中将出任集团军司令。布里尔顿虽然缺乏空降作战的经验,但是他过去曾在数个不同区域的陆军航空军部队担任过指挥官,最近的工作是在美军第9航空队,因此艾森豪认为他够格指挥联合空降集团军内第9空运司令部。
花园行动
[编辑]“花园行动”主要是由英国第30军及英国装甲兵精锐组成的英军禁卫装甲师任先锋,英军第43步兵师与第50步兵师担任预备队;上述英国军队原先计划在攻击发起日第一天与美军101空降师在占领区南方会合,第二天再会合美军第82空降师,最迟在第四天与英军第一空降师会合;英国第30军也会视乎情况,率同几个步兵师援助上述盟军空降部队的占领区,协同防范德军反攻,甚至在情况更糟时救出被包围的盟军空降部队。
盟军伞兵在缺乏支援下被德军武装党卫队的坦克重重包围(其实是已经没有油的坦克,掩护后方炮兵部队实施射击)。德军首次将炮兵分开运用就获得重大战果,盟军伞兵四天艰苦作战,度日如年。盟军伞兵缺乏足够的“反坦克武器”以对抗德军装甲兵。更糟的是,盟军司令部高层领导误以为伞兵空降当下就已肃清了当地德军,但事实并非如此。德国第15集团军大部后撤之后又继续反攻至加拿大部队正面,而且还有盟军始料未及的大批德军装甲部队支援作战。英国第30军估计错误,本以为沿着“69号高速公路”北攻只会遭遇小股德军及少量坦克抵抗,但竟有数百辆德军坦克应战。德军同时还乘着装甲运兵车及大卡车日夜兼程急行60英里(等于100公里)反攻,打算堵上在德军南方的英国第2集团军及在德军北方阿纳姆被盟军打开的防线缺口,意图围歼盟军降落此地的所有伞兵。
德军兵力部署
[编辑]在诺曼地登陆之后,德军七八两月间的连串溃败令盟军误判:当地德军已无法组织部队进行有效反击。但实际状况与盟军所估不同:被认为已遭英国第21集团军群扫荡或截断的Scheldt所领导的德国第15集团军,由德国补充了86,000员兵力及600门88战防炮,并埋伏在盟军挺进德国、俗称“加莱走廊”(Pas de Calais)的必经之路上。
已不被希特勒信任的德军元帅格特·冯·伦德施泰特于九月初又起复为德国西欧战场总司令,指挥原先的德国B集团军群司令瓦尔特·莫德尔元帅。他根据德军间谍所搜集到的情报判定:盟军将有60个步兵师攻至[7]。格特·冯·伦德施泰特据此制定作战计划,以痛击敌军。
德军伞兵首倡者德军上将克特·司徒登,时人尊称为“德国第一位伞兵”,连同当时闲置在德国境内的仅存伞兵3000名,此时都收到征召令,似乎就是德国开始动用的第一支后备部队。[8]比利时的阿尔伯特运河接近荷兰国界,正是盟军速攻柏林所须经过的最快捷径。可是抵达并布防于此的3,000名德国伞兵都着慌了。莫德尔元帅称此为:“新德国防线”,但他们看到的是连最基本的壕沟与防御工事都没有的空无一人、空无一物。3,000位德国伞兵发疯似的沿运河南岸日夜赶筑防御工事,他们还不得不背负破坏大桥古迹的罪名,炸掉数条通往首都柏林的桥以阻滞敌军攻势。堤防天然向北倾斜,令构工更加辛苦。克特·司徒登在战后所写的回忆录中,感念当时伞兵弟兄的爱国表现、毅力、效率,及惊人的准确。
德军中将京特·齐尔率德军第85步兵师残部,在横越荷兰境内的数座桥梁边构建数个收容所般的阵地。他还须纠合几个战到失散的不同单位,听令司徒登组织新防线作战。德军第719步兵师此时也加入防线。
巧合的事发生了:数支德军装甲部队大军在9月4日开往阿纳姆地区。伦德施泰特元帅与麾下几位将军们全都赞同,盟军统帅艾森豪会准许其爱将──巴顿率装甲部队提前攻击德军。伦德施泰特在担任德军西战场总司令的最后几道命令之一,就是令部下莫德尔元帅调动由威廉·比特里希中将统领的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党卫队第9师与党卫队第10师转进到“安全地区”休息整补。莫德尔元帅所选择的所谓“安全地区”,正是接近司令部旁的阿纳姆市郊──也就是盟军预定空降场附近(武装党卫队第9霍亨斯陶芬装甲师在阿纳姆市以北,第10弗伦茨堡装甲师在略远离市区东方9英里(15公里)。
两个武装党卫队坦克师此时战力低下,总人数不足7,000人,勉强接近1个师的兵力。他们为即将面临的战斗接收自诺曼地登陆败退下来的坦克。武装党卫队第9装甲师甚至没有坦克,且此师在Dieren地区的炮兵群也没有任何堪用的火炮。至于驻守在聚特芬与雷登市的武装党卫队第19及20装甲掷弹兵团也没有坦克。即便如此,上述武装党卫队部队恰好留驻在阿纳姆市郊,意谓他们将由3000名德军伞兵助战,以少数堪用的坦克、履带装甲车与冲锋枪合攻英军伞兵。
遭遇的问题
[编辑]‘敌我装甲部队是否可用’向来攸关战局:因为参谋作业一向着重在气候变化影响、坦克部队群配置所在、与后勤再整补等因素再作决定。德军得天时的防守布署,终导致9月17日这唯一的伞降日成为英军战史上的一大灾难日。英军与其他盟军的联络不畅。在这场战役里,孤军作战的英军第1空降师与盟军各方司令部失联最久,空降后人员及物资将无地面部队接应,反倒需依行程表由南向北优先支援英国第30军推进。但空降在阿纳姆市除遭遇出乎意料之外的反击外,还需在有限时间内脱离在阿纳姆地区缠斗的德军,向北方支援作战,情势非常不利。
美军第82空降师师长盖文将军早已质疑这项谋略可行性,他在日记里写道:“这计划太草率了,如果我真能贯穿德军防线到北方,那真是我的幸运。”他也非常不满英军第一空降军中将军长勃朗宁,盖文又写道:“……勃朗宁军长无疑缺乏作战经验却又不肯承认,硬充好汉…他们的师部参谋思想太肤浅…为何英军作战常常犯错?…问题至今越发严重,他们的部队指挥官缺乏对战役从头到尾的清楚了解,从未决心整顿留存的问题,怕苦畏难。”[9]
经过
[编辑]作战第一天:1944年9月17日(星期日)
[编辑]初期的胜利
[编辑]市场花园行动开始时,盟军取得了若干战果。在首轮空降行动中,几乎所有盟军都在预定空降区域安全着陆,在第82空降师中,百分之八十九士兵能在预定区域1,000米范围内着陆,百分之八十四的滑翔机在预定区域1,000米范围内着陆,与之前数次晚间空降行动中伞兵分降在19公里(12英里)范围大为不同。此次敌军飞机及高射炮火的攻击较弱,有人形容德军的高射炮火猛烈但不准确。
在南面的第101空降师只遭遇到少量抵抗,顺利攻占了5座桥梁中的4座。在阿河上的桥梁,虽遭德军88毫米高射炮和机关枪的猛烈反击,但最后依然顺利攻下。101空降师少量单位在向阿河南面推进时遭到了德军第59步兵师抵抗。该部为德国第15集团军辖下的单位,因为英国第30军未能封锁,它们得以横过南贝弗兰德地峡。
第82空降师在北面空降,少量伞兵攻占了格雷夫附近的一座桥梁,另一座横跨黙兹-瓦尔运河的枢纽桥梁亦成功占领,从此处可到达侯门。第82空降师的主力则攻占了格罗斯比克高速公路,并设立了封锁线,防止德军装甲部队从附近的芮斯华森林(德国接近边境的一座森林)发动攻击,并阻止德军炮火观察员俯瞰高速公路,这是该师的首要目标。第508伞兵旅的目标是占领600米长的奈梅亨高速公路桥,那里只有12名德军驻守,但508空降旅却因通讯出现问题而推迟至当天晚上进攻,而当时武装党卫队第9装甲巡逻营已经到达,第508伞兵旅只好暂时后退。
夺取这座桥至关重要,因为奈梅亨及阿纳姆的大桥横跨莱茵河的两条支流,因此在这两处架设浮桥非常困难,如果未能攻占并据守,英国第30军将会受到阻击,市场花园行动也会失败。
英军伞降
[编辑]英军第一空降师于13:30着陆后没什么大碍,但是当初草率谋划所衍生的问题马上浮现。第一波空降的伞兵,一半兵力(第一空降旅)须急行军到桥边,另一半兵力(第二旅)须留守投落区一晚,直到第二天早上,等待第二波空降部队在此降落。这意味着第一空降师只有半数兵力进攻主目标阿纳姆大桥,乘坐吉普车的第一空降旅直属侦察队直趋大桥后,还须等候徒步行军的旅上其他单位前来增援。糟的是第一旅主力还走不到几步路,德军就出现了,并开始猛烈反击。第一旅受困于半途,无法抵达桥边。
攸关大局的噩运此时发生了影响:因为早上延误这5个钟头没到桥边,导致英军被围;在阿纳姆市的武装党卫队第9装甲师之“装甲巡逻营”已通过阿纳姆市桥向奈梅迄与瓦尔河桥前进。没有任何英军伞兵依原订计划守桥,阻挡武装党卫队前进。
第一空降旅有三个营,其中两个发现自己竟被小股“德军训练单位营”迅速组织成的防线遏阻,进不到阿纳姆市桥。仅第2营营长约翰福洛斯特中校领军突破德军防卫,向南大幅前进发现沿路无德军阻挠。他们在傍晚抵达“阿纳姆市桥”,并在桥北布防。第一旅其他各营中,第三营则只走到到路程一半路就已经天,就地扎营过夜,可是第三营后卫部队此时遭到德军突袭。被德军一分为二的第一营此时也在奋战,入夜后继续夜战。经几次你争我夺的反复战斗后,终能略为向前移动。但第一空降旅两次试图夺占阿纳姆市桥南德军阵地尽数失败,盟军只有控制桥的北面。
通信故障
[编辑]尽管行动之前就预计将有部分通信出现问题,毕竟空投区域和大桥之间足足距离8英里(13公里)左右,而部队携带的22型无线电通信机的可靠通信范围大约只有5英里(8公里)左右。但此次战役中英军所携带的22型无线电通信机出人意料的全数失效,仅有一小部分通信机可在几百码内接收到信号,剩下的则完全收不到一点信号。此战之后,对此次通信故障的起因进行了多方调查并得出了许多结论来解释英军第一空降师战役中的灾难性通信故障。后来在实地采用22型通信机再度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现,原因可能是该地区蕴藏的大量铁矿石所导致。[10]不过也有人提出,可能是因为计划的多次更改,使空降部队多次在进入准备行动状态后又取消行动(在一周间内多达12次以上),导致了通信机上的电池多次完全充电后又没有完全放电而导致电池故障。
英军第一空降师在空降后,各单位之间的通信也出现了严重问题,德军趁机加强防御,并获得了增援。这可能是因为,英军第一空降师在此次行动中分配到的无线电通信频率很接近一个英国的广播电台所用,而引起干扰。而且,同行的美军部队携带的VHF甚高频通信设备也被预设置成使用一个无效频段,从而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尽管他们试图重新调整该设备并试图恢复联系,但不幸的是,该设备在战斗开始不久后就被德军迫击炮击毁,完全切断了第一空降师与负责地面支援的皇家空军战斗轰炸机部队之间的联系。而战斗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们也收到了命令,不允许贸然对该地区的地面目标进行攻击,因为在空降区内根本几乎无法进行敌我识别。
第30军进攻
[编辑]霍罗克斯中将等到他确定伞兵部队已经着陆才领军作战,而这支伞兵原本被通知无需作战。英国第30军直到下午2时35分才开始进攻,没多久路上都是配备着反坦克炮的步兵深入敌境。第30军已经延迟几个小时作战。英军禁卫装甲师的部分坦克失联。在夜幕低垂的17时,他们行军9英里(15公里)来到恩荷芬南边时,已经落后原进度。就一般战法而言,坦克入夜后原地扎营,少有移动。可是曾在诺曼地登陆作战中总计行动内几次夜战的英国第21集团军群此时竟不同于以往的拒绝夜战。爱尔兰禁卫军司令官肖恩·康纳利陆军上校被上级禁卫装甲师参谋长催促说:“把握时间……因为这座桥仍未攻下”。事实上,该桥已经失守,英军加速后撤。所以第30军在替换“后勤指挥”后继续发动攻势。
德军反攻
[编辑]德军方面此时已经很快弄清楚出了什么大事。莫德尔元帅刚开始还不清楚英军伞兵在哪里跳伞着陆,半途才发现英军伞兵想抓他。他发狂似地连换几个司令部,确认安全后才开始全力指挥作战。与此同时,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司令毕屈克中将逐渐清醒认知,掌控局势,并迅速派出第9装甲师巡逻团到奈梅亨桥增援防务;到夜半,莫德尔已经搜集到英军守桥阵地位置照片,并颁奖赠勋给成功守下阿纳姆大桥的德军。阿纳姆市盟军伞兵已经被德军盯住。因为德军警觉,盟军原本想借由伞兵突袭造成的大推进前线优势已经消失。
作战第二天:1944年9月18日(星期一)
[编辑]盟军气象预测正确预料英格兰在9月18日早上被雾笼罩,导致第二批伞兵延后3小时才出发,但是在荷兰战场南方厚低云层开始漫延并遮蔽一整天,困扰盟军空降增援与补充军事物资(接下来8天有7天坏天气,导致22日与24日都取消空投作业。)
英军第1空降师空降战区
[编辑]英军第1、第3空降营黎明时抢着向阿纳姆桥方向挺进,但在前进路上屡屡遭遇小股德军。直到上午,两个空降营还拖着沉重军援物资与埋伏在前方的德军战斗。德军的战术是拉长盟军队伍以便切断,拖延作战时间,再逐一消灭。
当天黎明,武装党卫队第9装甲师在前一天派出前往南方奈梅亨助战的巡逻营意识到应先包围阿纳姆市英军,又折返阿纳姆;德军虽发现阿纳姆大桥北有英军,仍试图强行攻过北端,却被英军击退。德军损失惨重,武装党卫队上尉营长彼得·格雷布内尔阵亡。
到18日这一天结束,英军空降第1旅的第一及第三营都已经攻抵阿纳姆,但这两个延误会合的营仍然散布在阿纳姆市一英里范围内。市内仅剩原编制的六分之一约200名士兵,大部分军官与士官已伤亡或被俘;第二批空降因浓雾延误,且在投落区遭强大火力攻击,但仍保持完整战力。英军第4空降旅包括10营、11营、156营(旅长是约翰·温斯罗普·海克特爵士准将)与英军第2南斯塔福团的C、D两个连的兵力。(所有修改依据英文原稿之文意)
美军第82空降师驻防区
[编辑]已经作出最佳防御反击战的德军,乘胜追击欲夺回美军第82空降师在奈梅亨市东边格罗斯必克高地布防的制高点阵地,美军第505伞兵团奋勇迎战,在Horst, Grafwegen,及Riethorst三个乡镇击退来犯德军;这一天黎明,德军发动反攻突击美军看守的空降场。因为预定在午后13时第二批盟军会在此降落,防守的美军第508伞兵团于下午1时10分与德军战斗,2时止赶跑德军,拿下德军16尊高射炮,连同149名德军。因气候不佳而延迟派兵的美军,阴错阳差迟到至15:30才空降,未遭德军攻击;这次空投有319营与320营456营,三个野战炮兵营,以及一个医疗兵营;20分钟后,135架美军B-24轰炸机群冒险低飞至仅300英尺(100米)高度空投物资,有80%被美军接收到。
美军第101空降师驻防区
[编辑]第101空降师面对索恩桥失守,夺取位于索恩桥数英里外的类似的贝斯特镇桥,行动也告失败。美军101师分兵持续向南移动并几乎到达恩荷芬市北端。中午时,第101空降师与向北进攻的英国第30军前锋会合。下午4时,两军主力借由无线电通讯“PRC-77”机相约向南至索恩桥,并请求第30军把架桥工兵一并带到前线河边。第30军绕过恩荷芬市并在桑镇南方扎营,等待英军皇家工兵群来架设“星神桥”渡河
两天光阴将尽,英国第30军落后原作战进度,阿纳姆桥与奈梅亨桥仍在德军掌控。
作战第三天:1944年9月19日(星期二)
[编辑]阿纳姆市
[编辑]黎明,英军第1空降旅率领第1空降营朝阿纳姆大桥南端发动三天来第三次攻势,空降第3营残余兵力为援,与英军第2南斯塔福团的C、D二个连兵力掩护主攻的英军第1空降旅左翼,空降第11营为上述部队后卫。战况渐趋明朗,因为德军火力旺盛,英军第1空降营攻势越来越迟缓不顺。在英军攻至桥中空旷地时,德军令重武器火炮三面射击英军。英军第1空降营几近全歼,空降第三营立即补上,但是接应第三营的英军第2南斯塔福团的C、D两连却被德军炮火切断。两连奋战至中午,兵力仅存150人。因参与战斗兵员不多仍保有多数兵力的空降第11营于午后试图夺占高地,以便用炮火压制南岸德军,却在登高过程曝露行踪,也遭德军攻击导致伤亡。在第三次夺桥失败后,上述四个英军伞兵营(2,000兵)仅剩500余残兵,收缩集中兵力退至离桥北三英里外欧斯特贝克村。
坐镇指挥部的英军第2空降营则仍有600余官兵,全都掩敝在北岸接近桥边不易为对岸炮火射中的坚固楼房里。德国步兵今天的血腥攻击逼退英军,但也不得不承认:不可能凭这样就吓跑仍躲在北岸坚固防御工事与民宅内的其余英国伞兵。所以德军接着以迫击炮、大炮及坦克群猛轰对岸工事与房宅内这600名英军。德军有序的逐一轰垮每座民宅,当英军伞兵不得不冲出外面战斗时,就遭德军步兵狙击。可是第2空降营硬是不退。
欧斯特贝克
[编辑]在欧斯特贝克村北,英军第4空降旅在奉师部命令试图由此突破德军防线。但第4空降旅因通讯困难与缺乏重武器而战败,英军第1空降师此时彼此分散宽广,并已经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德军猛攻,早已失去全体作战能力,更无力援助福洛斯特准将的第1旅。全师残兵试图于欧斯特贝克村集结兵力以形成口袋形作战阵地,并在莱茵河北岸构建桥头堡。
奈梅亨
[编辑]早上08:20,美军第82师504伞兵团与第30军在格雷夫镇会师,如此可使第504伞兵团有能力负担更多作战任务,并让第3空降营担任增援师部后备兵力。19日下午,两部队已经来到奈梅亨市。依原计划,他们现在应该在阿纳姆市与英军会师。先抵奈梅亨市桥边的两个连分别属于英军禁卫装甲师与第505伞兵团第2空降营,他们攻到离桥400米处与德军激战直到半夜,更早上时是美军第504伞兵团第3营再度攻击桥南德军,后来又跑到距离桥南端一英里外以数艘橡皮艇渡河至北岸德军侧翼,直等到傍晚船艇不到才放弃攻下桥北。第30军一度曾经攻占此桥却又失败。
空中补给此时再次来到,英军冷川禁卫团的第1营、第5营增援美军第82空降师向北进攻,但是35架C-47运输机的60批军用包裹却大部分空投失败掉进山里,导致美军没收到。
维伊肯
[编辑]早上09:50,美军第504伞兵团挺至北方维伊肯,攻击德军坚守的Edith桥南端。经一番恶战后,被美军攻占。再攻第二座维伊肯桥南端,也是在德军激烈反击下成功占领。
恩荷芬-菲豪
[编辑]在美军第82空降师南方,这天早上美军第101空降师被德军反击缠斗,快到下午2时英军坦克群及时出现攻击凶恶德军的后方,德军这才投降;接着一小股德军连同豹式坦克来到桑镇,攻击美军工兵架设的“倍力桥”,着陆不久的美军伞兵立刻以反坦克炮击败德军坦克,并攻占桑镇桥。美军第101空降师正在攻占Best镇的半路上。
作战第四天:1944年9月20日(星期三)
[编辑]阿纳姆大桥
[编辑]第1空降旅2营营长约翰福洛斯特中校继续守阿纳姆大桥,并于中午时拉上电话线联络上“师部”,这才知道师部已经无法拯救他们第1旅,而英国第30军还在奈梅亨桥南受阻奋战中。下午,阿纳姆大桥附近英军伤亡激增,越来越虚弱,阵地持续缩小,缺乏弹药补充,特别是反坦克武器炮弹。整个阵地都在德军射程范围内,被越来越密集的德军坦克炮弹不断炸毁。英军缺乏食物、药物、饮水。许多建筑被德军击毁后倒塌,活埋不少躲在里面的英军官兵。英军不得不重视这一房屋倒塌的危险,要求停战2小时以撤出伤员(包括营长)。约翰福洛斯特接受德军医疗照护,也因此成为俘虏。腓特烈·歌赋则接替营长空缺继续领导作战。
德军一整天持续消灭包围圈内残余英军,并夺下接近桥北端的控制权。德军甚至大方到允准英军救护兵运送第1空降旅伤员通过阿纳姆大桥南的德军阵地,到更南方的奈梅亨英军医疗站救治[11] 。英军还活着的残兵继续对德军激战,打到枪没弹药还上刺刀与德军肉搏,到星期四早上几乎所有英军第1空降旅伞兵已被德军俘虏,营部电台发出最后一则讯息是:“已无弹药,天佑英皇” 接着就都是温馨德语音乐莉莉玛莲了。
行动之前的预想情况是整个英军第1空降师约10,000兵力,将只需要守住阿纳姆大桥桥两天左右即可。但是实际上最终只有740人左右的兵力投入守桥。而且他们在面对比预定计划中强悍得多的敌军攻击下,坚守了超过了预期两倍的时间(四天左右)。在守桥的战斗中,大约有81名英军士兵阵亡,为了纪念这次守桥英军的英勇战斗,战后该桥被重新命名为“约翰福洛斯特”大桥。詹姆斯.M.加文将军,第82空降师的指挥官,将守桥的战斗称为“二战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次伞兵营级战斗”。
欧斯特贝克
[编辑]在战场更西面,第1空降师的残部逐渐聚拢在欧斯特贝克进行最后的坚守,抵达该处的先头部队未遭守军猛烈攻击。在村子的东面,第1和第11空降兵营再加上第2南斯塔福德郡团被组织起来进行防御,在他们的浴血奋战下,成功的阻止了德军试图将他们赶离莱茵河边并消灭他们脆弱桥头堡的行动。
而在欧斯特贝克西面的森林里头,第4空降营奉命试图打通一条通道与师部建立联系,但是一路上遭遇到德军多次袭击。德军装备了火炮,迫击炮和坦克,一些坦克还装备有火焰喷射器。袭击给第4空降营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而第10营在中午过后抵达了欧斯特贝克,但是他们只有60个人。
在战场的更前面,第156空降营被德军狠狠的压制住了,他们被大量的德军攻击,被迫在发起反击之前转入防守。幸运的是,德军并不知道他们正在试图全面撤离该地。整个营在只剩下150人左右的时候,发起了一次刺刀冲锋来占领了森林内一些洞穴,但是随后又遭德军的反击,被压制在此地长达8个小时。在这一天结束之前,整个营只剩下75个人,他们最终发起了又一次刺刀冲锋并突破了德军的防线,进入欧斯特贝克包围圈。
奈梅亨
[编辑]在当天中午前到达奈梅亨的目标失败后,第82空降师要求登陆艇紧急渡河。下午3时,第504伞兵团第3营乘坐26艘突击艇渡河,但美军从未接受过使用英军突击艇的相关训练。由于缺少短而阔的桨以划船过河以致变成狙击手的靶子。在猛烈的攻击中只有一半船只成功渡过200米阔的河面,攻占桥梁的北面。在第82空降师第505伞兵团第2营连同坦克攻击下,德军在4天的抵抗后从桥梁南北两面撤退,盟军攻占了奈梅亨大桥。由于伤亡几乎不亚于奥马哈海滩,故此次进攻被称为小奥马哈。
在东面,德军对高速公路的进攻进展甚多,占领了唯一可供坦克使用的桥梁。第505伞兵团第4营在晚上8时发动反攻,将德军赶回。但是第508团在德军步兵及坦克进攻下丢失阵地。。德军的计划是切断高速公路,切断盟军空降部队和英国第30军进攻部队的连系。
在南面,第101空降师与数个德军单位的战斗持续,数辆坦克企图切断道路,但由于缺乏弹药而被逐回。
当英国第2集团军司令邓普西陆军中将会见第82空降师师长加文少将时,他在被呈报战况时说:“我今天会见了全世界最伟大师团的师长。”
作战第五天:1944年9月21日(星期四)
[编辑]欧斯特贝克
[编辑]大约3,584名英军第1空降师的幸存者,在欧斯特贝克附近的大厦及木屋防守,以守卫在莱茵河北岸的阵地,直到英国第30军的部队到达。他们的据点在一整天里遭到敌军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在东南面朗斯代部队(第1、第3及第11伞兵营及第2南史太丹佛郡营的残部)在师炮兵的轻型火炮的帮助下击退了德军的主要进攻,在北面第7皇家苏格兰边防团在下午遭到攻击,但他们使用刺刀发动反攻收复失地,又再向南再推进攻占一条狭长的战线。最猛烈的进攻指向边防旅团之第1营的B连,它控制着防卫圈西南部高地上的一片要地,此地俯瞰横渡迪尔河的霍夫多普渡口,而该渡口是师团接收自南面而来的增援最直接的渡口,该连在受到敌军装甲部队及步兵攻击下,使用在法国作战时俘获的火焰喷气坦克。高地最终失守,而他们的反攻失败,被命令撤离。第1空降师情势险恶,只控制大约700米(700码)的河岸区,但仍拒绝投降。
在整个行动期间,由皇家空军斯特林式轰炸机进行的补给尝试均被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干扰。Fw 190战斗机在低空迎击斯特林式轰炸机,在第一轮的10架击落7架,最终共击落了15架,防空炮火击落了8架,Fw 190战斗机在美军第56战斗机大队未到达前渗透入盟军机群,但第56战斗机大队很快回敬,在离开前击落了22架Fw 190战斗机中的15架[12]。
波兰伞兵投入战斗
[编辑]在因为天气问题而推迟了两天之后,波兰第1独立伞兵旅终于在9月21日由美空军第61和第314空中运兵部队的114架C-47飞机带到战场,投入了本次战役。该旅约有三分之二的部队降落在第1空降师对面的莱茵河南岸,靠近一个名为迪尔的村庄处的一个新空降区。旅部的轻型火炮被留在了英格兰。而行动中因为皇家空军糟糕的配合和德国空军飞机的不断攻击下,其余的补给品被空投在离他们足足9英里(15公里)远的地方,本应掩护降落的英国空降部队此时已经严重减员并失去了联系。最后,第 2 营和第 3 营的部分人员,以及该旅医疗连、工兵连和指挥连冒着德军的炮火在迪尔东部着陆。
原计划是利用渡船过河增援第1空降师,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河对岸已经被德军所控制,连渡船都不见了。渡船后来在下游的一处路桥后被发现,但已严重损毁,不堪使用。因为无法达成增援英军的目标,波兰伞兵在迪尔设立阵地防御。在接下来的两个晚上,他们一边抵抗着德军的围攻,一边进一步尝试从这里出发穿越莱茵河。白天,英军第1空降师与伴随步兵前进的第三十军直属第64炮兵旅取得了无线电联系,并获得其火力支援。幸运的是,这次的无线电通信一直保持畅通到战役结束,第64炮兵旅为第1空降师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火力支援。
奈梅亨
[编辑]虽然攻占了奈梅亨桥并在前一晚扫荡了该市,英军禁卫装甲师之后仍然未能展开进攻。18个小时之后的午夜,霍罗克斯中将表示要暂停推进,以解决部队之间因奈梅亨战役的误会,这个决定在很多年后还经常被争议,该师的半数兵力已被调往支援美军第82空降师,以应付德军意图切断进攻先头部队的行动。余部缺乏燃料,又因奈梅亨战役的艰苦战斗而精疲力尽。市场花园行动端赖一条高速公路作为进攻路线和补给之用,导致其它单位未能被部署在其它可用路线上维持进攻动力,因而造成延误,在师长加文将军的日记中评论道:“成脊状的进攻线路已经在这时成形,虽然面对所有困难,我们将要在这道路上跟随行进,以救援在阿纳姆的人们。”[13]历史学家墨斯·希庭斯写道:“这反映出英国军队的行动差劣……”。
这次延误令德军利用占据桥北面之便以支援在阿纳姆南部的防线,禁卫装甲师的进攻因沼泽地的阻碍而在路上受阻,其后停在德军的防线前。禁卫装甲师无力迂回包围,第43步兵师被命令接手该领头任务,与敌军接战及与波兰军队在迪尔会师。但是,第43师还在30公里(20英里)外,它们的位置和奈梅亨之间出现交通阻塞,这情况直至翌日星期五。此时整个师团终于渡过瓦尔河展开进攻。
虽然英国第30军仍然向前推进和美军第101空降师扩展其战果,但德军很明显的已占上风,继续沿第30军推进的道路展开反攻。
下午大约3时正,406架C-47滑翔机运输机和33架C-47运输机对第82空降师实施空投补给,大约百分之六十的补给成功送达(351架滑翔机成功抵达),部分补给用于援助荷兰平民,大部分第82及第101空降师单位已得到英国装甲部队的支援,他们的防守任务是保卫高速公路,亦沿道路发动小规模攻击。
维伊肯桥
[编辑]在第504伞兵团在维伊肯取得胜利后,德军尝试从维伊肯桥北面发动攻击,第504伞兵团要求第101空降师提供协助。在直接进攻时,他们未能接近德军防线,看来又要攻桥失败。但第101空降师的先头部队攻占了维伊肯,德军无力防守,最终被迫放弃维伊肯桥。
作战第六天:1944年9月22日,星期五(“黑色星期五”)
[编辑]阿纳姆大桥
[编辑]德军在昨天损失惨重的失败进攻后变得小心翼翼。他们使用火炮和迫击炮对伞兵们的据点逐一进行了猛烈的火力打击之后再派出部队与据点里残余的伞兵们短兵相接。在战斗的尾声,因为德军在进攻阿纳姆桥的战术相当有效,所以接近有110门火炮被转移到欧斯特贝克的周围用于攻击此地。他们禁止直接对伞兵们发动冲锋,而是不断的重复的使用猛烈的火力轰击,瓦解伞兵们的防御之后再派出小部队去一个个地区,一座座房子的争夺。而英军布置巧妙的数门反坦克炮也使德军不愿意直接发起冲锋,因此导致了英军第1伞兵师的幸存者的数量仅1/4。
而在迪尔村的波兰伞兵们,尽管无法渡过莱茵河增援英军,但是他们也迫使德军重新部署兵力。德军担心波兰伞兵们会试图重新夺回阿纳姆大桥甚至会切断通往南方的公路来阻挡并伏击武装党卫队第10装甲师,然后阻挡德军精锐装甲师的增援。因此,德军从欧斯特贝克的包围圈中抽调了约2400人,将他们调往河南岸的迪尔村对那里的波兰伞兵发起进攻,但是这支部队并未取得多少实质上的进展。
波兰伞兵与第30军汇合
[编辑]雾散后,试图凭借雾的掩护下增援此处的第43师直接暴露在德军的火力下。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夜间抵达了Driel村。因为缺乏渡河工具,波兰伞兵当夜试图再度渡河的尝试失败了。英军和波兰伞兵部队里的工兵们分别在莱茵河的两岸努力了一整天来试图在架起一座舟桥以打通两支部队间的联系,但是多次的尝试都因为舟桥被河水冲断而失败,迫使波兰士兵只能在河水的强力冲击下缓慢的渡河。这一次渡河的尝试也被德军发现而暴露在德军的猛烈火力之下,最后在黎明被迫取消行动之前只有52名波兰第8伞兵连的士兵活着渡过了河。
尽管盟军牢牢控制了“地狱公路”的周围,德军仍然不懈的对其发起攻击。在昨日夜晚,两支装甲混编部队分别从69号公路两侧的Veghel和Grave村发起了攻击,其中一支部队成功的控制并切断了公路的交通,阻止了盟军继续向阿纳姆前进。
作战第七天:1944年9月23日(星期六)
[编辑]德军发觉了波兰军的企图,他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试图把英军赶离河岸边。而英军试图坚守河岸阵地,攻防的双方都受到了沉重的损失。德军同时也对河南岸的波兰军发起进攻,试图消灭他们,但是第30军下属的一批坦克及时赶到了,挫败了德军企图。加拿大部队所配备的冲锋舟和工兵们也在本日抵达,因此他们当夜再次尝试渡河,波兰军第3伞兵营的150个士兵渡过了莱茵河。
在更南部的战场上,德军放弃了对69号公路的进一步攻击,但是他们仍然控制着这条公路。第30军将下属精锐装甲师的一部派往南面12英里(19公里)处发起攻击以试图重新夺回公路的控制权。剩下的部队则被迫继续等着配属的步兵跟上来,尽管那些步兵们距离阿纳姆已经只有区区数英里而已。
作战第八天:1944年9月24日(星期日)
[编辑]另一支德军成功地攻击了通往南方菲豪的公路,在晚上建立了防御据点,这令盟军弄不清危险的情况,但市场花园行动的基本目标,如渡过莱茵河,在这天基本上被放弃了。盟军决定在奈梅亨建立了新的防线,不过,盟军在星期日晚上仍尝试以多塞特郡团第4营增援英军第1空降师,其中两个连被运送过河,但是登陆的地点被错误告知,而多塞特郡团在数个德军预备好之阵地中间上岸。由于在登陆时就被分散及并立遭夹击,渡河的315名士兵中只有75人到达欧斯特贝克;其余的全部被俘,由于这次失败,盟军决定将第1空师撤出莱茵河北岸的桥头堡。
作战第九天:1944年9月25日(星期一)
[编辑]最后,英军第1空降师接到渡过莱茵河撤退的命令,但直至晚上才实施。该师正挣扎求存,在阵地时使用了前一天保守的策略,而德军派出了两个武装党卫队战斗群在东部狭长的战线上发动攻击,最终突破了薄弱的防线,该师因而非常危险。但德军深入英军战线后遭遇非常强力的抵抗,并遭第64炮兵旅的炮击所阻。
每一个战术行动都令英军感觉到其危险的处境没有改变,第1空降师在晚上10时开始撤退,英国及加拿大军工兵在北岸的波兰第3伞兵营的掩护下运送部队渡过莱茵河,至翌日早上共撤出了2,398名幸存者,当德军在之前一天晚上开火阻止撤退时,有300人在北岸向德军投降,在莱茵河北岸战斗的第1空降师及其它单位共大约10,600人中,共有1,485人阵亡及6,414人被俘,其中三分之一受伤。
在南面新到达的英军第50步兵师攻击德军控制的公路,在翌日攻占。盟军在奈梅亨的突出部在9月至10月均在伞兵的控制下,及在1944年11月交给加拿大第1集团军驻守至1945年2月,当时盟军实施真实行动,在莱茵兰向东进攻以代替向北攻击阿纳姆。
伤亡人数
[编辑]第30军遭受的伤亡不到1,500人,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1空降师遭受8,000人伤亡。好几个侧翼的英军单位在第30军到达前已经与伞兵部队取得联系,并直到行动结束前仍继续战斗以支援他们。付出较高代价的第101空降师除与当地的德国守军争夺外,他们也在第30军前进时阻击德军撤退。
伤亡 | 合计 | 总计 |
---|---|---|
荷兰平民 | 少于500人[14] | 少于500人 |
德国 | 7,500–10,000人[15] | 7,500–10,000人 |
英国及波兰 | 11,588–13,226人[16][17] | 15,130–17,200 |
美国 | 3,542–[18]3,974人[19] |
结果
[编辑]“ | 市场花园行动是个失败的高风险作战。盟军于1944年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计划并未成功。[20] | ” |
盟军战略及策略争论
[编辑]市场花园行动基于一些原因而成为一场颇受争议的战役,盟军的战略及策略带来很多争论,该行动是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最高级指挥官争论的结果,战前分析讨论过的其它很多选择项均被排除,例如首先攻占斯海尔德河口。
乐观计划
[编辑]对该计划众多争论的地方是所有桥梁均必需成功攻占,地形上亦不适合英国第30军完成其使命[21],布列里顿命令所有沿第30军前进路线的桥梁均应该“快速到意料之外的占领”[22],因此令人突然回想到该计划很少强调空降部队直接空降在桥上以立即占领这些重要桥梁,在菲豪及Grave,就是这样做,大桥在短暂战斗后就被攻占了。
有关把第82空降师空降在奈梅亭大桥数千米外的格罗斯比克高地的决定亦被质疑,因为这造成对攻占大桥的一个重大延误,勃朗宁及加文均考虑坚守高地以作为守卫高速通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文倾向于将空降地点尽量靠近目标,并愿意在最初空降中承受较大伤亡,因为他相信较远的空降区会降低成功机会,但是第82空降师负责守卫突出部的中心,他和勃朗宁决定坚守高地是第一优先,连同第1空降师在阿纳姆的延误,令阿纳姆大桥未能供盟军使用,德军因而争取得重要的数小时获得增援以坚守大桥。
在阿纳姆,皇家空军因在特伦的高射炮而拒绝在接近目标大桥的北部实施空投。另一个在大桥南面的适当空投地点亦被否决,因为这里是一片沼泽地,不适宜运载重型装备的滑翔机降落,缺乏经验的乌奎特听从了皇家空军的论点,因此3个主要空降区域与大桥相距8至10公里,而第4个相距13公里[23]。
第30军的行动亦被质疑,其进攻广遭认为缺乏主动。例如第30军直至攻势第1天下午才发起进攻,又因包围圈的德军顽抗而延误。因而需要工兵维修被破坏的大桥无法修复。在计划中,在9月19日下午应该要到达阿纳姆,而他们才到达奈梅亨。其最主要的延误是因需要支援第82空降师对奈梅亨及其大桥的进攻而引致的。渡河后,据称皇家禁卫军等候了18个小时才恢复进攻;在鲁宾·亨利·塔克二世陆军上校(第504伞兵团司令)的用词中写道:“皇家禁卫军……停下来喝杯茶”。然而,这当然不是真的(此指误解英国士兵在任何情况下均会喝茶的习惯),塔克的言论总结了他所见的美军及第30军的表现,马修·李奇微认为英国军队因冷漠无情及缺乏企图心而表现未如理想[13]。
天气
[编辑]行动时间表受天气影响而不固定,使得美军第101空降师在开战前两天缺乏炮火支援,第82空降师在第一天缺乏炮火支援,其滑翔机步兵团到第四天才空降,英军第1空降师的第四旅直到第五天才空降。完成空降的时间越长,每个师集中防守空降区域的时间也更长,因而削弱了他们的进攻能力。
该行动的优先性
[编辑]在行动开始前数星期,英军攻占安特卫普及其所有港口设施,该行动可令盟军的补给线大为缩短,并包围在斯海尔德河口南部由古斯塔夫·阿道夫·冯·查根上将辖下德国第15集团军80,000人。但是查根的士兵及大部分重型装备包括火炮,以船运撤入南贝弗兰半岛。9月时,盟军只需从安特卫普向前推进24公里(15英里)便能封锁南贝弗兰半岛,但是由于所有物资支援均以市场花园行动为优先,加拿大第1集团军在安特卫普停止前进,并在10月份于斯海尔德河战役付出数以千计伤亡的代价,在市场花园行动后的一段时间内,安特卫普未能发挥作用直至11月28日,到10月1日,超过240艘盟军运输船仍在海上等候,因为在欧洲大陆缺乏可供使用的港口设施而未能卸下货物。
非占领的战术行动
[编辑]阿纳姆大桥并不是唯一跨越莱茵河的大桥。事实上,如果有市场花园规划者认识到在德里尔有渡轮可以使用,弗罗斯特的伞兵很可能已攻占德里尔,而不需要进攻阿纳姆大桥,使该战役结果完全不同。因为该处距离西面的空降及着陆区更近- 整个第1旅可能已集中守卫欧斯特贝克的高地,而不是只有一个营在较远的道路桥梁。在这种情况下,阿纳姆是“一条桥亦太多”。相反的意见是,攻击到阿纳姆是为了占领铁路桥、浮桥和道路桥梁,结果是铁路桥在弗罗斯特的第2伞兵营面前被炸毁,浮桥亦有一些部分已被拆除,只留下一座完整的公路桥梁。显然,Heveadorp的渡轮是不可取代桥梁的。[24]
至少,在第30军向北推进,他们可能到达南端及攻占它(如果近卫装甲师的5辆谢尔曼坦克未在雷森为德军阵地所阻),打破封锁,再进入北方的其他地点。或有较小的可能与弗罗斯特的部队会合。这被认为“缺乏勇气”的行动当时造成了一些困难,但在当时这一事件被加文以外的其他参与者提出了质疑。军士彼得·罗宾逊(禁卫装甲师掷弹兵)说:“在奈梅亨的桥没有被占据……我们到达尽头及马上有一个路障。因此,部队的军士掩护我通过,然后我到了另一边及掩护其余部队通过。我们仍在作战…我们沿着这条道路到铁路桥;…我们不断作战….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是美国人。他们从沟渠跳了出来;他们直冲向坦克;他们直冲向枪,因而他们失去了很多同僚…我收到的命令是会合美军上校…对我说的第一件事是'我要投降'。[25]
第30军司令主张是另一条行动路线的。在西面约25公里(16英里)的雷宁有另一条类似阿纳姆大桥的桥梁,在他预计是不设防的,因为所有的部队都指向欧斯特贝克。这是正确的,但部队从未获准攻占这座桥梁;如果获准,几乎可以肯定能在毫无抵抗下迂回德军防线的后方。这时候,蒙哥马利似乎更关心的是德国进攻市场花园行动的冗长'尾巴'。
尽管英雄主义作祟,做了错误的选择且忽略了机会。滑翔机飞行团司令曾要求小股队部队乘滑翔机降落在阿纳姆大桥南面以快速攻占它,但要求被拒。这令人吃惊。在诺曼底,英军第6空降师已利用过这种直攻咽喉的战术攻占一些小桥梁,如飞马座大桥。在英国,英军第52(低地)步兵师司令的部队预定飞入被攻占的机场,他要求他的上司,让一个旅乘滑翔机降落,以协助厄克特少将被困的部队。[26]勃朗宁拒绝了该提议,“情况比你所想的好”,并重申他打算按计划使第52师飞往代伦机场。[27]这或许是幸运的,若滑翔机在敌军发现前降落在不设防的着陆区,可能会导致灾难。但是,还有一个机场在贝克附近,第52低地师可以在这里降落。而第1轻型反坦克连在9月26日于该处降落。[28]波兰第1伞兵旅旅长施塔尼斯拉夫·索萨波夫斯基少将准备尝试在迷雾中冒险空降以隐藏部署,但再次被拒绝。
市场花园行动是一个冒险的计划,需要愿意在小单位战术层级上赌博。不幸的是,在这一层级不可能要求详细规划和领导才能。第1空降师不具有全师作战的经验,但被授予攻占最困难的遥远目标。第30军也批评了“不能”按时间表作战,但延误是因为一座桥被毁,及在奈梅亨受阻(如未延误,就能在时间上补偿因在贝雷建桥而造成的延误),也是由于加文未能在第一天攻占桥梁。它的主要单位,近卫装甲师,是由指挥官(艾伦·代尔)率领。蒙哥马利曾试图在D日之前将他免职。这一行动由于代尔的名气被阻止。加文表示,遗憾的是,他的师最重要的任务(赫鲁斯贝克和奈梅亨)交给了第508伞兵团,而非他最好的,塔克的第504伞兵团。
情报失误
[编辑]虽然与美军空降师合作良好,在阿纳姆的荷兰地下抵抗组织却被英军所忽视,这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英国在荷兰的情报网在此前遭到彻底的摧毁—所谓的英国游戏。它只曾在1944年4月发生,或许就此假设荷兰地下抵抗组织亦被相似的渗透,因而英国情报机构尽量减少和当地的连系,美军单位由于没有这方面不好的经验,因而主动利用荷兰人的协助,结果证明,光是对迪尔渡口的简单认识,或地下秘密电话网络,亦能改变整个行动的结果,特别是盟军的无线电设备发生故障,未能作出回应。后一点非常重要:这令英国第30军及空降最高司令部可知道阿纳姆当地紧急的情况。
战争结束后,一些人声称荷兰地下抵抗组织被完全忽视,一名曾在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内进行反情报工作的荷兰高级官员奥瑞斯特·宾图出版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惊惧黑书》,部分回忆录及部分反情报的手册,宾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改名为玛塔·哈里。他声称一名荷兰地下抵抗组织的领袖、外号叫“金刚”的克利斯钦·林德曼("King Kong" to his men)是德国间谍,并已透露市场花园行动的细节给德国人[29],“金刚”林德曼在1944年10月被捕,在1946年等待被审讯时自杀。1969年,法国新闻记者兼历史学者安妮·劳伦斯总结林德曼是一名双重间谍[30]。
盟军的回应
[编辑]蒙哥马利称市场花园行动有百分之九十是成功的[31]及说:
虽说我有错误、天气恶劣、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又出现在阿纳姆,但就我自己—一偏之见—的看法,如果在行动开始时有充足的支援,给予充足的飞机、地面部队、及其它必需物资,该行动应已成功。我对市场花园行动始终不渝的支持。[32]
艾森豪威尔在写给厄奎特的信中讲到:“在这场战争中,从无任何单位在单一行动中比贵师从9月17日至26日九天的行动中,更加激励我,更令我钦佩。”[33]蒙哥马利自估:“在将来的岁月里,人类最伟大的说法是:‘我曾在阿纳姆战斗过。’”[32]
盟军在“市场花园”之后的战斗
[编辑]由于未能在市场花园行动中建立桥头堡渡过莱茵河,盟军继续在荷兰南部的两条战线上发动进攻,以确保运输船只安全驶入重要港口安特卫普。他们向西向北两面进攻,在斯海尔德河战役中攻占斯海尔德河口[34]。盟军亦在安特里行动中向东进攻以攻占默兹省分界线形成的天然突出部,这次对在默兹河以西接近芬洛之德军桥头堡的进攻对盟军带来无从预计的延误,包括欧路恩镇战役[35]。
1945年2月,在真实行动中,盟军由在市场花园行动中攻占的格罗斯比克攻进德国境内[36],又在3月的战利品行动中渡过莱茵河[37],由于战利品行动的成功,阿纳姆最终被加拿大第1集团军经两天战斗后于1945年4月14日解放[38],而在荷兰西部的残余德军于5月5日签署了降书,宣布投降[39]。
荷兰饥荒
[编辑]行动失败后的一个悲惨的后果是冬季饥荒(Hongerwinter)。在战斗中,荷兰铁路工人在位于伦敦的荷兰政府煽动下罢工,以助盟军进攻。德国以禁止食品运输作为报复。成千上万的荷兰公民在之后的冬季饿死。
纪念馆和纪念
[编辑]英国人奋力争夺这座珍贵的阿纳姆大桥,并没有在战争中遗留下来。为稳定莱茵河以南的战线,美国陆军航空军第344轰炸机中队的B-26掠夺者式轰炸机在10月7日炸毁这座桥梁,以阻止德军使用。[40]它在1948年为另一条外观类似的桥梁所取代[41],并在1977年12月17日被更名为约翰·弗罗斯特桥。[42]
有一系列的纪念碑在阿纳姆地区。靠近阿纳姆一个纪念碑文上写道:“致海尔德兰居民;50年前,英国和波兰空降部队士兵在此进行极端不利的战斗,以打通进入德国的道路,并促使战争早日结束。虽为我们带来死亡和毁灭,但我们从未埋怨过他们。这个石碑标志着我们钦佩你们的勇气,特别是妇女还记得照料我们的伤员。在之后漫长的冬季,你们的家人冒死掩护盟军士兵和空军官兵,而由抵抗组织成员引领着获得安全。”[43]
1994年9月16日,第101空降师的老兵在圣乌登罗德建立“荷兰纪念碑”。纪念碑是对退伍军人及居民的一份礼物,因他们与美军并肩作战,更令人惊讶救济的美军士兵。在纪念碑上刻有英文写道“第101空降师的退伍军人献给人民的走廊,对他们的勇气、同情和友谊表示赞赏和感谢”。[44]
2006年5月31日,波兰第1独立空降旅被荷兰贝娅特丽克丝女王授予威廉军事奖章以嘉许他们于1944年市场花园行动期间在阿纳姆的英勇。[45]而美军第82空降师在此前的1945年10月8日亦被授予同一奖章,以嘉许他们于该行动中英勇作战。
在荷兰几个博物馆被贡献给市场花园行动,其中包括:在赫鲁斯贝克的民族解放博物馆,[46]在斯海恩德尔的解放之翼博物馆公园,[47]和在欧斯特贝克的哈滕斯坦空降博物馆。[48]
媒体
[编辑]市场花园行动是1946年电影“他们的是光荣”的题材。这部电影混合该战役的原本片段重新制作,拍摄地点就是在阿纳姆。许多扮演伞兵的演员实际是参加该战役的士兵。有些的更扮演自己,包括凯特·特尔·霍斯特、弗雷德里克·高夫、约翰·弗罗斯特和斯坦利·麦可斯特,他是在阿纳姆前线发出扣人心弦报导的加拿大记者。[49]
“夺桥遗恨”是根据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1974年出版的同名书籍在1977年拍摄的史诗式战争电影。它由威廉·高文改编,导演是理查德·阿滕伯勒,并有一个全明星阵容。与之前的电影不同 - 它全面地描述了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波兰和荷兰参与的整个行动。在该战役中第101空降师第506伞兵旅的行动被HBO频道摄制成为的电视短剧集“诺曼底大空降”中的一部分。
1997年的策略游戏近距离作战:夺桥遗恨完全以市场花园行动为中心。在它的帮助档案也包含历史典故,以及在玩该游戏时可看到历史影像。电子游戏战火兄弟连:地狱公路从第101空降师第502伞兵旅一群士兵的角度重新描述市场花园行动的部分故事。英雄连队:火线对决从德军装甲和步兵师士兵的观点描述围绕市场花园行动的战事。在代号:装甲钢行动第1阶段,集中描述盟军在市场花园行动中的任务。2002年的游戏荣誉勋章:前线是讲述一名伞兵在市场花园行动中跳伞进入荷兰作战的故事。他越过奈梅亨大桥,在阿纳姆会见了一名情报员。及2007年的荣誉勋章:空降神兵的第四关卡是讲述第82空降师的伞兵攻占奈梅亨市镇和夺桥的作战。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除了荷兰抵抗组织参与了行动外,还有建制上隶属于英国陆军第三十军的荷兰人部队——皇家荷兰机械化步兵旅。
- ^ 2.0 2.1 2.2 Stephen Badsey
- ^ Ellis, Pg 55
- ^ Ellis, Pg 55. 3,800人在战斗中被俘,其中很多人受伤,300名后卫部队及400名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
- ^ Ellis, Pg 56 官方记录第2集团军从9月17日至9月26日共有3,716人伤亡;Ryan, Pg 456 说第2集团军的伤亡如下:第30军1,480人,第8军及第12军共3,874人
- ^ 6.0 6.1 6.2 Ryan, Pg 456
- ^ 事实上此时盟军只有49个师
- ^ Ryan, Cornelius A Bridge Too Far. 1974. p. 49
- ^ Hastings, p.36.
- ^ Murdo Macleod, Why Bridge Too Far attempt was doom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otland on Sunday, January 8, 2006
- ^ “A bridge too far”(1970)书中提及,英军营长约翰福洛斯特与武装党卫队毕特利希中将谈判,愿意以自己被俘虏换取负伤英军后撤医疗及自由;毕特利希答应也信守承诺;所以战后英军士兵颇赞誉“约翰福洛斯特”善待士兵
- ^ Warren 1956,第137-138页
- ^ 13.0 13.1 Hastings, p. 54
- ^ Ryan, p. 457 韦恩报告在阿纳娒地区的平民伤亡少于500人,而他听说整个市场花园行动地区共有接近10,000人死亡、受伤或失踨。
- ^ Ryan, p. 457
- ^ Ellis, p. 56:英国第2集团军从9月17至26日共有3,716人伤亡。
- ^ Ryan, p. 457.英军伤亡共有13,226人伤亡,英军第1空降师(包括波兰伞兵及驾驶员): 7,578人,损失滑翔机及空中运输机驾驶员:294人,英国第8军及第12军:3,874人,英国第30军:1,480人。
- ^ Ellis, p. 56
- ^ Ryan, p. 457 美军第82空降师:1,432人,美军第101空降师:2,118人,损失滑翔机及空中运输机驾驶员:424人。
- ^ 诺曼地大空降,补充兵 2001. David Nutter.
- ^ Hastings, p. 36
- ^ Ryan, p.106
- ^ Hibbert, The Battle of Arnhem, pp. 40-45
- ^ Neillands 'The Battle...', p. 132
- ^ Robinson in Neillands 'The Battle...' pp. 120-121
- ^ Ryan 1974,第482页
- ^ Brereton 1946,第354页
- ^ Otway 1951,第271页
- ^ Laurens 1971,第168-169页
- ^ Laurens 1971,第180-181页
- ^ Montgomery 1947,第243页
- ^ 32.0 32.1 Montgomery 1958,第298页
- ^ Letter, Eisenhower to Urquart. October 1944.
- ^ Ellis 2008,第109-127页
- ^ Ellis 2008,第158-162页
- ^ Ellis 2008,第253-277页
- ^ Ellis 2008,第279-294页
- ^ Ellis 2008,第313-315页
- ^ Ellis 2008,第416-420页
- ^ Middlebrook, p449
- ^ Ramsey 1973,第8页
- ^ Frost, preface p16
- ^ Monuments in Arnhe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8).
- ^ Weblog Lau van Lieshout: Monument to the Dutch.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9) (荷兰语).
- ^ Wręczenie Orderu Wojskowego im. króla Willema I i Orderu Brązowego Lwa przez Jej Wysokość Królową, 31 maja 2006 roku w Hadze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2-26) (波兰语).
- ^ Nationaal Bevrijdingsmuseum 1944-1945 - Bezoekinformatie.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3).
- ^ Wings of Liberation Museum Park. [202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 ^ Airborne Museum Hartenstein.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8).
- ^ Bennett 2008,第268-269页
书籍
[编辑]- Max Hastings. Armageddon: The Battle for Germany 1944–45.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5 (reprint). ISBN 978-0-375-71422-1.
- Cornelius Ryan. A Bridge Too Far. Coronet Books. 1974. ISBN 978-0-340-19941-1.
- Tim Saunders. Hell's Highway: US 101st Airborne & Guards Armoured Division. Pen & Sword Battleground Europe. 2001. ISBN 978-0-85052-837-4.
- Tim Saunders. The Island—Nijmegen to Arnhem. Pen & Sword Battleground Europe. 2002. ISBN 0-85052-861-1.
- Tim Saunders. Nijmegen—US 82nd Airborne & Guards Armoured Division. Pen & Sword Battleground Europe. 2001. ISBN 978-0-85052-815-2.
- Russel Weigley. Eisenhower's Lieutenants: The Campaign of France and Germany 1944–1945.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reprint). ISBN 978-0-253-20608-4.
- Dr. John C. Warren. Airborne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European Theater. Air University, Maxwell AFB: US Air Force Historical Research Agency. 1956. USAF Historical Study 97.
延伸阅读
[编辑]- Clark, Lloyd. Arnhem: Operation Market Garden, September 1944. Thrupp, Gloucestershire: Sutton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0-7509-2835-9.
- Frost, John A Drop Too Many. London: Cassell, 1980. ISBN 978-0-304-30717-3.
- Keegan, John. Six Armies in Normandy: From D-Day to the Liberation of Paris. New York: Penguin, 1994. ISBN 978-0-14-023542-5.
- Kershaw, Robert J. It Never Snows in September. The German View of Market-Garden and the Battle of Arnhem. Hersham, Surrey: Ian Allan Publishing, 1994. ISBN 978-0-7110-3062-6.
- MacDonald, Charles Brown. The Siegfried Line Campaign. The 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 Washington, D.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S. Army, 1963.
- Piekalkiewicz, Janusz. H. A. Barker and Arthur J. Barker, trans. Arnhem 1944. Hersham, Surrey: Ian Allan Publishing, 1977. ISBN 978-0-711-00826-7.
- Powell, Geoffrey. The Devil's Birthday: The Bridges to Arnhem, 1944, rev. ed. London: Leo Cooper, 1992. ISBN 978-0-85052-352-2.
- Powell, Geoffrey. Men at Arnhem, rev. ed. (first edition published under "Tom Angus"). London: Leo Cooper, 1998. ISBN 978-0-907675-71-6.
- Wilkinson, Peter. The Gunners at Arnhem. East Haddon, Northampton: Spurwing Publishing, 1999. ISBN 978-0-9535754-0-4.
外部链接
[编辑]- WW2DB: 市场花园行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ll the World's Airborne Opera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Pegasus Archive
- marketgarden.com: The Digital Monu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peration Market Garden: Last Stand at an Anhem Schoolhouse article by Niall Cherry
- Illustrated article on Operation Market Garden at Battlefields Europe
- Airborne Warfare by LTG James M. Gav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自杀式冒险:空降兵夺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