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本-埃美尔要塞战役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8年12月8日) |
埃本-埃美尔要塞战役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比利时 | 德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让-约特朗少校 | 鲁道夫·维齐希 | ||||||
兵力 | |||||||
1,000人以上(估计值) | 493人[1] | ||||||
伤亡与损失 | |||||||
60人战死 40人受伤 1,000人被俘虏(估计)[2] |
43人战死 99人受伤[3][4] |
埃本-埃美尔要塞战役是发生在1940年5月10日至11日比利时和德国之间的一场战役,是荷兰战役、比利时战役和黄色方案等德国入侵低地国家和法国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德军空降猎兵的任务是攻击和占领埃本-埃美尔要塞,它是一座负责守卫比利时阿尔贝运河上重要桥梁的要塞,德军意图通过这些桥梁绕过比利时的防线攻入比利时。德军空降猎兵攻击该要塞,使其守军和内里的大炮丧失作战能力,同时其它部队攻占在运河上的3座桥梁。空降部队使要塞炮火瘫痪后,奉命在比利时反击时保护这些桥梁,直到与德国第18军团的地面部队会合。
德军在此役获得决定性胜利。德军空降部队搭乘滑翔机降落在要塞顶部,使用炸药和火焰喷射器瘫痪在要塞外的守军,然后攻进要塞,杀死了一些守军和控制要塞在低层的其余部分。同时,其余的德军突击队降落在运河附近的3座桥梁、摧毁了数座碉堡和防御阵地,并击败了守卫桥梁的比利时部队,俘虏守军,并控制要塞和桥梁。在行动中空降部队伤亡惨重,但成功坚守桥梁至德军地面部队抵达,以协助空降部队再度攻击及迫使其余守军投降。随后,德军能够利用在运河上的这3座桥梁绕过比利时军的防御阵地向比利时内陆推进,以便支援主力部队对该国的入侵。
背景
[编辑]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执行黄色作战,入侵低地三小国及法国北部。借由攻击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认为德军可以包抄马其诺防线然后推进到比利时南部和法国北部,切断英国远征军和大量的法国部队与后方的联系,并迫使法国政府投降。[5]为了攻入法国北部,德军必须先击败低地国的军队,并绕过一些主要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防御阵地。其中有部分的防御阵地,只有小型的守军,打算作为拖延德军的阵地,而不是真正的防线,并借此以阻止敌人的攻击。[5]然而,其中一些更长远的计划中,这些防线将拥有相当大的防御工事及大量的防守部队。荷兰的防线从南岸延伸到比利时边界须德海附近的韦尔特;这条防线有着大量的防御工事,再加上天然的障碍,如泥泞地和山谷,很容易被阻碍攻击。[6]比利时的防线的其中一条延伸至艾伯特运河,然后连接主要的迪尔河防线,该防线将防卫著安特卫普以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该防线由一系列部署了守军的前沿阵地掩护,只有运河靠近荷兰边界的地区除外,这被称为'马斯特里赫特盲肠地带',因为邻近马斯特里赫特市。比利时军队由于靠近边界而无法在该地建立前沿阵地,因此分配1个步兵师负责守卫在运河地区的3座桥梁,每座桥梁被分配1个旅。[7]沿途的桥梁由装备了机关枪的碉堡防守,埃本-埃马耳要塞向其提供火炮支援,其火炮覆盖了3座桥梁。[8] 由于已了解比利时的防御计划,该计划要求比利时部队沿阿尔贝运河沿线实施阻击,然后撤退,与英国和法国部队在戴尔河上的主要防御阵地会师,德国最高统帅部作出自己的计划以打乱这一部署、攻占和确保这3座桥梁,以及在比利时和荷兰许多其它的桥梁,让自己的部队破坏对方防御阵地,并向荷兰挺进。[9]
序幕
[编辑]比利时军的准备
[编辑]比利时第7步兵师被分配守卫在运河的3座桥梁,以补充驻防在正战斗中的埃本·埃马尔要塞之部队。[Notes 1] 每座大桥均有包括在运河西岸的4个大型混凝土碉堡,其中3个配有机关枪和第4个配备反坦克炮;包含反坦克炮掩体的位置接近通往桥梁的道路,其中1个机枪碉堡在桥梁反面和另外2个在桥梁两侧短距离的地方。[8] 有一个连被部署在运河西岸的每座桥梁上,再在东岸建立了一个可被迅速召回的小观察哨,所有3座桥梁均可以被反坦克掩体之火炮击毁其结合加以拆毁。[8] 长200码(180米)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已建于20世纪30年代,在1935年完成,通过爆破花岗岩外所需的空间并有5英尺(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壁和屋顶构成,并有4个可伸缩的炮塔和64个支撑点。[7][12]
要塞配备了6门射程10公里12公分大炮,其中2门可以回旋360度、16门75毫米火炮、12门60毫米的高速反坦克炮、25双连装机枪和一定数量的高射炮。要塞其中一方面临运河,而其他3方面临陆地,并有地雷区、深沟、20英尺(6.1米)米高的围墙,装有机关枪的混凝土碉堡掩护、布设在炮台上方的15台探照灯以及60毫米反坦克炮加以掩护。[13]大量隧道被建筑在要塞下方,连接个别堡垒的炮塔指挥中心和弹药库。要塞也拥有自己的医院和一定数量的宿舍给驻军居住,同时有电站供应电力给火炮、提供内部和外部照明、以及无线电通讯网络的和空气净化系统给驻军使用。[14]比利时的计划没有要求驻军驻守要塞和配属之守军对进攻部队进行一场持久战;人们一直认为只有对进攻有足够的预警,运河东岸的支队便可以撤退、炸毁桥梁及驻军便可以准备好打一场阻击战。守军最后将撤向迪尔河与其他盟军部队会师。[8][9]
德军的准备
[编辑]参加空降突击埃本-埃美尔要塞和3座桥梁以掩护德军更大规模的空降行动的部队包括第7航空师和第22空降师。[9]第7航空师,包括3个空降团和1个步兵团,其任务是攻占一系列河流和运河桥梁,它们是构成荷兰以鹿特丹周围地区及在威尔哈文的机场为中心的导致防御体系。[9]第22空降师,由2个步兵团及1个加强伞降营组成,任务是攻占在海牙附近法肯堡、奥肯堡和伊彭堡一带的机场。一旦这些机场被该伞兵营占领,该师其余单位将空降靰着陆,目的是占领荷兰首都并俘虏整个荷兰政府、皇室家族和军队高级成员。[9]该部也将阻断所有的公路和铁路线以阻止在该地区调动的荷兰军队。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之目的,是使用两个空降师建立一条走廊,令沿该线推进的第18军团能够进军不受桥梁破坏之阻碍进入荷兰。[9]提议部署该2个空降师的克特·司徒登将军指出,该2个空降师的存在将打开在鹿特丹南部的战线、阻止以荷兰西北部为总部的荷兰军方预备队调动和派出援助荷兰守军的任何法军,并迫使盟军飞机使用当地机场,所有这些将有助于迅速推进的第18军团。[15]400架Ju 52运输机将被用来部署降落伞部队,以及运送2个空降师中不是用降落伞或滑翔降空降之单位。[6]
负责攻占要塞及3座桥梁的部队是由第7航空师和第22空降师的单位组成,并被命名为斯特姆·科克大队(科克突击队)因为指挥官是,沃尔特·科克上尉。[16] 该部队在1939年11月已经集结,主要是由第1伞兵团的伞兵从和第7航空师的工程兵,以及小部分空军飞行员组成。[17]虽然部队主要是由伞兵组成,但最后该部队决定第一次空降应使用滑翔机进行。阿道夫·希特勒,根据个人兴趣来安排突击队,在被他的私人机师汉娜·莱彻告诉滑翔机在飞行中几乎保持寂静后他下令用滑翔机实施空降;有人认为,由于比利时的防空系统使用是声音定位阵列及没有雷达,这将有可能牵引滑翔机靠近荷兰边界,然后放下了它们,并取得了突然袭击的效果因为比利时守军不能够探测到它们。[17]50架DFS 230滑翔运输机被供应给突击队使用,然后进行一后时期的加强演习。还详细研究了炮台、桥梁和当地地形,和建造了与该地区的一样的区域以供空降部队进行演练。[17]伞兵和滑翔机飞行员之间的联合军事演习在1940年早春进行,并提出若干有关装备和战术使用的改进,如带刺铁丝网被添加到滑翔机的鼻胎,以减少他们着陆滑跑的速度,及训练空降兵使用火焰喷射器和专门炸药,其中后者是军事秘密,他们只是用于在德国的防御工事,而不是用在捷克斯洛伐克类似埃本-埃美尔要塞的防御工事上。[18]德军同时也使用了许多其它的方法保持秘密。当演习完成后滑翔机和装备将被分拆,并用家具货车运走,部队的下属单位经常改名,从一个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地点,单位徽章和标志被拆除,及空降兵是不允许离开军营或请假。[18]
斯特姆·科克将他的部队分成4个小分队:
- 花岗岩集团,由鲁道夫·维齐希中尉指挥,由85人分乘11架滑翔机,其任务是攻击和占领埃本-埃美尔要塞;
- 钢铁集团,由古斯塔夫·奥特曼中尉指挥,由90名士兵分乘9名滑翔机,将攻占费尔德韦泽尔特桥;
- 混凝土集团,由格哈沙赫特少尉指挥及共96人分乘11架滑翔机,将占领弗龙霍芬桥;
- 烙铁集团,由马丁·沙克特少尉指挥,共90名人分乘10架滑翔机,将攻占戛纳桥。[16]
最关键的突击力量,特别是花岗岩集团的,来往正是时候了。有人认为,结合了突击队使用无声做法,加上德国政府不宣而战,将给予攻击部队达到奇袭的效果。然而,德军的估计认为,由于保卫要塞和桥梁的比利时部队人数占有巨大优势,以及派往该地区的任何增援部队将令在人数上较少及装备较轻的空降部队形成优势,战斗将持续最多60分钟。[14]因此,德军的计划,是在6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清除防空阵地和个别的圆形屋顶和炮台,更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把所有覆盖3座桥梁的远程火炮消除掉。[19] 销毁这些火炮可望于10分钟内完成;在这段时间内空降部队必须在敌方火力之下离开他们的滑翔机、潜伏在大炮附近、把炸药固定在炮管上和引爆它们[14]
最后计划确定,该突击将由9至11架滑翔机降落在阿尔贝运河西岸每三条桥前面,时间为5月10日早上5时30分,亦是黄色方案的开始时间。[20]分配攻击3座大桥的几个小组分将压制防守的比利时部队,拆除所有引爆装置,然后准备保卫大桥以迎击预期中的反击。 40分钟后,3架Ju 52运输机将飞越每个阵地上空,空投24名空降部队士兵、机枪和大量弹药作为增援。[20]同时,分配攻击埃本-埃美尔要塞的部队将分乘11架滑翔机空降至要塞屋顶,消灭任何试图击退他们的守军,利用削弱炸药瘫痪要塞上的大炮,然后阻止守军驱逐空他们。[20]当攻占桥梁及消除拥有长程火炮的炮台等最初的目标后,空降部队将守卫自己的阵地,直至德军地面部队抵达。[20]
战斗过程
[编辑]基于安全原因,科克冲锋队是被分散在莱茵河附近的几个地方驻扎,直到接到命令才开始出动攻击埃本-埃美尔要塞和3座桥梁。初步命令是在5月9日收到,命令分散的部队移动到预先安排地区集中,其后不久,第2个命令到达,通知突击队黄色方案是在5月10日早上5时25分开始。[1]早上4时30分,42架滑翔机载着突击队的493名空降部队士兵,进攻部队在科隆附近的2个机场起飞,滑翔机和运输机向南面的目标飞去。这些飞机保持严格的无线电静默,迫使飞行员依靠火光信号,飞向比利时;无线电静默也令突击队的高级指挥官无法得知,1架滑翔机的拖绳断裂,迫使该架滑翔机在德国境内降落。[1]另一架滑翔机的飞行员过早放下了拖绳,因此不能接近其目标降落。[21]2架滑翔机所载的士兵均属于花岗岩集团及被分配进攻埃本-埃美尔要塞,因而集团的兵力不足够进攻要塞;它也接到维齐希中尉的第二号命令,维齐希是其中一个在滑翔机上被迫降的。[1] 其余滑翔机在其目标海拔7,000英尺(2,100米)高被放开二十米长的拖绳空降,这被认为是足够高度让滑翔机降落在3座桥梁和要塞顶部,并保持着陡峭的俯冲角,以进一步确保他们正确地降落。[1]当Ju 52运输机在放下滑翔机后的转身回去时,比利时的高射炮阵地发现它们并向它们开枪,提醒守军在该地区有滑翔机出现,以及他们降落在指定的目标。[21]
各大桥的争夺战
[编辑]分配给钢铁集团的所有9架滑翔机于早上5时20分部在费尔德韦泽尔特桥旁边降落,由于在降落区有铁丝网缠绕滑翔机轮胎而令使滑翔机迅速地成功停下。[12]属于奥特曼少尉的滑翔机降落桥梁一定距离的地方,而第2架则直接降落在前面的比利时碉堡,空降部队在这里开始用小型武器进行射击。[12] 在第2架滑翔机上指挥部队的士官向碉堡投掷手榴弹,而他手下的摆放另一个炸药到碉堡的门口前,将它引爆,令被攻击的掩体,不能再成为障碍。同时,奥特曼收集他的部队和带领他们与沿桥梁平行的沟渠行进的,直到2人能够达到在运河河岸和爬到桥梁,拆除比利时守军迁放在那里的炸药。[12]空降部队阻止桥梁被破坏,但仍受到剩余的比利时守军的反击,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阵地,直至增援的伞兵到达强迫撤入附近的村庄。但是,在大桥外500米的有2个大炮无法被轻型火炮克服,迫使奥特曼要求数架Ju 87俯冲轰炸机提供空中支援,以消除这些大炮。[22]钢铁集团是在下午2时30分换班接防,但比利时军的阻击却迫使换防部队直至晚上9时30分才到达。在战斗期间,部队共有8人死亡及30人受伤。[22]
混凝土集团11架滑翔机中的10架在早上5时15分降落在弗龙霍芬桥,第11架在滑翔往桥梁途中被防空炮火击中和被迫过早地降落在荷兰的领土内,[22] 这些滑翔机在降落时被重型高射炮猛烈射击,其中1架滑翔机被击中,并瘫痪在半空中,空降部队在紧急迫降时有3人被严重炸伤,但在滑翔机的其余士兵则毫发无损。其余的滑翔机降落时没有受到损坏。[22] 其中1架滑翔机降落在要塞附近的装载了引爆桥梁的引爆器装置,让里面的空降部队后退和攻击阵地。他们杀死了里面的守军,和撕除了连接炸药及引爆器装置的电线,确保桥梁不能被摧毁。[22]其余的比利时守军激烈反抗,并在早上6时15分实施数次反击,企图夺回桥梁与击退只有拥有由降落伞空降的几支机枪的空降部队。[23]比利时坚定的攻击意味着混凝土集团没有撤回,并在晚上9时40分由一个步兵营换防,战斗中该集团共有7人阵亡及24人受伤。[23]
分配给烙铁集团的所有10架滑翔机载着空降部队能够降落它们预定目标戛纳桥之旁边,由于牵引滑翔机的运输机上飞行员导航之错误,其中1架滑翔机降落在错误之地区。[23]其它9架被牵引的滑翔机避开大量的防空炮火和在早上5时35分被放下,但由于滑翔机开始降落到它们的目标,比利时守军按下引爆装置及桥梁被几次爆炸所摧毁。与其他2座桥梁的守军不同,在戛纳桥之比利时守军已经预先被警告,因为德国进攻戛纳桥的机械化部队矛头已比预定时间早20分钟到达以增援烙铁集团,它的出现破坏了任何突然袭击的机会,给守军有足够的时间来摧毁桥梁。[23]当滑翔机开始降落时,其中1架被对方防空炮火击中,撞向地面,造成大多数居民死亡,但其余8架着陆成功,空降部队进攻比利时军的阵地和消灭守军。到早上5时50分空降部队已攻占该地区,以及戛纳桥附近的村庄,但随后受到比利时部队强烈的反击的击退,只是在得到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空中支援帮助下才将其击退。[23][24] 还有更多的反击是在夜间发动,令空降部队直到5月11日早上仍未能得到缓解。烙铁集团遭受的伤亡是所有分配攻占桥梁的3个突击小组中最惨重的,共有22人死亡及26人受伤。[23] 其中一名分配给该集团的空降部队士兵被比利时人俘虏,他后来在敦刻尔克的英军战俘营地中被德军释放。[24]
埃本-埃美尔要塞战斗
[编辑]剩余的九架滑翔机运送花岗石小队的空降猎兵,成功降落在埃本-埃美尔要塞屋顶,他们使用阻力伞缓降落前减下降速度,并可以迅速停下。[25] 空降猎兵们迅速地走出了滑翔机,并开始对驻扎在要塞顶部,可以射击三座已被攻占桥梁的火炮设置炸药。[25]在要塞的南区,十八号目标,一个炮兵观测塔与驻扎于此的三门75毫米炮被小规模爆破损伤,并于稍后的大型爆破摧毁。此次爆破造成炮兵观测塔屋顶与部分要塞顶部塌陷。[26] 十二号目标,一个配置两门以上火炮的旋转炮塔也被空降兵猎摧毁。之后,这股兵力转移到二十六号目标:另外一个有三门75毫米炮的炮塔。虽然已用炸药引爆且空降猎兵前往摧毁它们,但尚未确认战果时,一门火炮迅速被拉出并对进攻部队实施反击,猎兵们只好进行第二次攻击以消灭它。[26]另一个有两门75毫米火炮并作为比利时部队营舍的炮塔也被空降猎兵肃清。然而,试图摧毁二十四号目标的行动不算很成功,该目标:一个装有大口径双连装火炮的旋转炮塔,对于一架滑翔机的空降猎兵而言,实在过于巨大,难以攻占,而必须使用另外两架滑翔机的兵力。使用成型装药贴在炮塔上引爆,只对炮塔造成震动而未能摧毁它们,空降猎兵只得爬上炮塔将炮管炸毁。[26]
在要塞北区也在发生类似的行动,空降猎兵们尽快地摧毁或破坏工事中的火炮。十三号目标是一个驻扎有许多机枪的炮位,而其射界覆盖要塞的西面;为了摧毁炮塔,空降兵使用火焰喷射器以迫使比利时士兵撤退,然后引爆成型装药破坏要塞工事。[26]另一个炮塔,配有数挺机关枪的十九号目标,也被摧毁。然后进入十五和十六号目标后,发现是这两个是假设施。不可预期的混乱发生在二十三号目标,是一个装备了两门75毫米炮的伸缩炮塔,[27]事前曾经考虑过并设想在工事中的这个武器无法阻挡空降突击,但这武器开火时,发现此假设是错误的,迫使此区域的空降猎兵们必须进入掩蔽。于是召唤空中支援以对付这阵急袭火力,一队斯图轰卡炸机轰了炸炮塔;虽然炸弹并没有破坏炮塔,但爆炸迫使比利时军队在后续的战斗中缩回此炮塔。[26]任何被空降猎兵找到的对外出入口均被炸毁,用以封锁堡内驻军,减少逆袭的机会。[25]空降猎兵们已经达成了任务的目标:摧毁或破坏可以射击已被其他空降猎兵占领的桥梁的火炮,但仍有大量的炮塔与阵地需要被摧毁,其中包括许多的防空武器和机枪。[27]
由于这些次要目标也已经攻克,一架滑翔机降落在要塞的顶部,维齐希中尉从中走出。当滑翔机降落在德国领土上,他用无线电通知另一架在与候补滑翔机一起停放在机场的拖曳机;当空降部队破坏了阻挠飞机的围墙和篱笆后,他们也已登上了新的滑翔机,并冒着防空炮火飞行至要塞上空。[27][19]当抵达主要目标发现炮台已遭破坏后,空降猎兵的任务转为坚守堡垒对抗比利时军的几乎立即开始的逆袭。然而,比利时步兵单位的逆袭并没有得到没有炮火支援及未经协调,使空降部队得以机枪火力击退他们。[28][19]空降猎兵亦成为附近几个较小的炮台和比利时的野战炮的攻击目标,但攻击方也因缺乏彼此的协调而未达到任何战果,反而经常协助空降部队击退比利时步兵单位的逆袭。[29]同时也派遣巡逻队,用以确保留在堡垒内的要塞驻军无法进行夺回堡垒的尝试与企图。[28]要塞驻军发动的任何反击,受阻于必须通过单一螺旋式楼梯,而且所有可以对外观察或射击的枪眼也已被占领或是破坏。[30]依照原计划,花岗石小队在占领保垒数小时内可以得到第51工兵营的换防,但实际上,直至5月11日早上7时才换防。比利时军的顽强抵抗,以及在穆斯河上的数座桥梁被比利军爆破,使工兵营需架设新的桥梁,大大拖延了行动。[4]换防空将猎兵后,该工兵营协同不久抵达后的一个步兵团,对保垒主要入口展开攻击。驻军遭受攻击后,于中午12时30分投降,攻击方共有60人死亡及40人受伤;俘虏了超过1,000名比利时士兵。花岗石小队共有6人死亡及19人受伤。[4]
结果
[编辑]科克突击队对3座桥梁和埃本-埃马尔要塞的空降突击已经取得了全面成功;埃本-埃马尔要塞拥有的火炮已失去作用,和指定3座桥梁中的2座在被摧毁前已被科克突击队攻占。[28][23]桥梁被攻占,以及要塞的火炮失去作用令德国第18军团的步兵和装甲部队能越过比利时的其他防线,进入比利时的心脏地带。[31]在战后出版中,克特·司徒登对该行动,特别是花岗岩集团的努力,写到:“这个行动是公认大胆和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研究了上次大战的历史和在各条战线上的战斗。但我在各次辉煌行动中还没有找到-无论是战友还是敌人-任何可以与科克突击队同样成功的行动。”[32]当中有不少军官和士官因参与行动获颁骑士铁十字勋章,包括鲁道夫·维齐希中将,他在科克突击队未到达时领导对埃本-埃马尔要塞发动进攻。[33]科克突击队黄色行动结束后被扩大,成为新成立的第1空降突击团的第1营,第1空降突击团本身包括德军空降部队受训的4个营并作为滑翔机空降的突击力量。科克上尉因参与该行动而升为少校,承担指挥第1营的职务。[34]
附录
[编辑]参考
[编辑]- 引证
- ^ 1.0 1.1 1.2 1.3 1.4 Lucas, p. 22
- ^ Harclerode, p. 55 Note, 这只是指埃本-埃美尔要塞的人员伤亡和被俘人数。比利时军在3座桥梁的伤亡数字不详。
- ^ Kuhn, pp. 31–32
- ^ 4.0 4.1 4.2 Harclerode, p. 55
- ^ 5.0 5.1 Harclerode, p. 46
- ^ 6.0 6.1 Tugwell, p. 47
- ^ 7.0 7.1 Harclerode, p. 47
- ^ 8.0 8.1 8.2 8.3 Tugwell, p. 51
- ^ 9.0 9.1 9.2 9.3 9.4 9.5 Harclerode, p. 48
- ^ 10.0 10.1 Lucas, p. 21.
- ^ Harclerode, p. 47.
- ^ 12.0 12.1 12.2 12.3 Kuhn, p. 29
- ^ Harclerode, pp. 47–48
- ^ 14.0 14.1 14.2 Lucas, p. 21
- ^ Tugwell, p. 48
- ^ 16.0 16.1 Harclerode, p. 51
- ^ 17.0 17.1 17.2 Tugwell, p. 52
- ^ 18.0 18.1 Lucas, p. 20
- ^ 19.0 19.1 19.2 Vliegen 1988, p. 42.
- ^ 20.0 20.1 20.2 20.3 Tugwell, p. 50
- ^ 21.0 21.1 Harclerode, p. 53
- ^ 22.0 22.1 22.2 22.3 22.4 Kuhn, p. 30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Kuhn, p. 32
- ^ 24.0 24.1 Vliegen 1988, p. 41.
- ^ 25.0 25.1 25.2 Harclerode, p. 54
- ^ 26.0 26.1 26.2 26.3 26.4 Lucas, p. 23
- ^ 27.0 27.1 27.2 Kuhn, p. 34
- ^ 28.0 28.1 28.2 Lucas, p. 25
- ^ Vliegen 1988, p. 43.
- ^ Tugwell, p. 57
- ^ Tugwell, 58
- ^ Kuhn, p. 36
- ^ Kurowski, p. 275
- ^ Harclerode, p. 58
- 书志
- Bekker, Cajus. The Luftwaffe War Diaries — The German Air Force in World War II. Da Capo Press, Inc. 1994. ISBN 0-306-80604-5.
- Devlin, Gerard M. Paratrooper — The Saga Of Parachute And Glider Combat Troops During World War II. Robson Books. 1979. ISBN 0-312-59652-9.
- Dunstan, Simon. Fort Eben Emael. The key to Hitler's victory in the West. Osprey Publishing. 2005. ISBN 1-84176-821-9.
- Harclerode, Peter. Wings of War: Airborne Warfare 1918–1945. Wiedenfield and Nicholson. 2005. ISBN 0-304-36730-3.
- Hooton, E.R. Luftwaffe at War; Blitzkrieg in the West. Chevron/Ian Allen. 2007. ISBN 1-85780-272-1.
- Kuhn, Volkmar. German Paratroops in World War II. Ian Allen, Ltd. 1978. ISBN 0-7110-0759-4.
- Kurowski, Franz. Knights of the Wehrmacht Knight's Cross Holders of the Fallschirmjäger. Schiffer Military. 1995. ISBN 0-88740-749-8.
- Lucas, James. Storming Eagles: German Airborne Forces in World War Two. Arms and Armour Press. 1988. ISBN 0-8536-8879-6.
- Tugwell, Maurice. Airborne To Battle — A History Of Airborne Warfare 1918–1971. William Kimber & Co. Ltd. 1971. ISBN 0-7183-0262-1.
- Vliegen, René. Fort Eben-Emael 1st edition. Fort Eben Emael, Association pour l'étude, la conservation et la protection du fort d'Eben-Emael et de son site A.S.B.L.n° 8063/87. 1988.
- Die Wehrmachtberichte 1939-1945 Band 1, 1. September 1939 bis 31. Dezember 1941.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GmbH & Co. KG. 1985. ISBN 3-423-05944-3.
外部链接
[编辑]- Saunders, Major Ti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t Eben Emael 1940. Pen and Sword Books Ltd, 2005. ISBN 9781844156177
- Eben-Emael visitor center
- Armament of Eben-Emae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zech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