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京兆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大安府

京兆府,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区域名称,唐朝开元元年(713年)设置的,这是府作为行政区划的开始。前身为雍州[1]

历史沿革

[编辑]

唐朝

[编辑]

唐朝开元元年(713年),改长安所在的雍州京兆府,长官雍州长史改称京兆尹。天宝元年改称西京,至德二年改称中京,上元二年改回西京,肃宗元年改称上都。[2]领二十二县:万年长安新丰渭南蓝田盩厔金城武功好畤奉天醴泉咸阳泾阳云阳三原华原同官美原富平栎阳高陵

开元四年(716年),同州蒲城县(改名奉先县)改属京兆府。天宝元年(742年),改盩厔县为宜寿县。天宝三载(744年),分新丰、万年二县置会昌县。天宝八载(749年),改万年县为咸宁县,会昌县为昭应县;省新丰县;洋川郡真符县改属京兆府。天宝十一载(752年),真符县还属洋川郡。至德二载(757年),改宜寿县为盩厔县,金城县为兴平县。乾元元年(758年),复咸宁县为万年县。至此,京兆府领二十三县:长安、万年、渭南、蓝田、鄠、盩厔、兴平、武功、好畤、奉天、醴泉、咸阳、泾阳、云阳、三原、华原、同官、美原、富平、栎阳、高陵、奉先、昭应。

乾宁二年(895年),以奉天县置乾州。乾宁四年(897年),盩厔、武功、好畤、醴泉四县改属乾州。同年,废乾州,五县还属京兆府。天复元年(901年),盩厔县改属凤翔府天祐元年(904年),置佑国军节度使,京兆府隶之。天祐三年(906年),奉天县改属乾州,华原县改属耀州,美原县改属鼎州,栎阳县改属华州,奉先县改属同州。不久,栎阳、奉先二县还属京兆府。至此,京兆府领十九县:长安、万年、渭南、蓝田、鄠、兴平、武功、好畤、醴泉、咸阳、泾阳、云阳、三原、同官、富平、栎阳、高陵、奉先、昭应。[3]

五代

[编辑]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京兆府为大安府,长安县为大安县,万年县为大年县;武功、好畤、醴泉三县改属凤翔府。开平三年(909年),同官、奉先二县改属同州。至此,大安府领十四县:大安、大年、渭南、蓝田、鄠、兴平、咸阳、泾阳、云阳、三原、富平、栎阳、高陵、昭应。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大安府为京兆府,大安县为长安县,大年县为万年县;崇州美原县还属京兆府;云阳、三原、富平三县改属耀州。同光二年(924年),乾州武功、醴泉二县还属京兆府。同光三年(925年),美原县改属耀州同州奉先县还属京兆府。天成三年(928年),乾州好畤县还属京兆府。至此,京兆府领十五县:长安、万年、渭南、蓝田、鄠、兴平、武功、好畤、醴泉、咸阳、泾阳、栎阳、高陵、奉先、昭应。

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商州乾元县(改名乾祐县)改属京兆府。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渭南县改属华州。至此,京兆府领十五县:长安、万年、蓝田、鄠、兴平、武功、好畤、醴泉、咸阳、泾阳、栎阳、高陵、奉先、昭应、乾祐。

五代时期,佑国军节度使(907年-909年)先后改为永平军节度使(909年-923年)、西京留守(923年-938年)、晋昌军节度使(938年-948年)、永兴军节度使(948年-960年),大安府(京兆府)仍隶之。[4]

宋朝

[编辑]

北宋虽然将首都定于开封府,但京兆府并未因此改名。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罢节度使所领支郡,永兴军仅领京兆府;分陕西路为两路,京兆府(永兴军)属陕西河南路。后并为一路,京兆府(永兴军)属陕西路熙宁五年(1072年),再次分陕西路为两路,京兆府(永兴军)属永兴军路

乾德二年(964年),奉先县改属同州,好畤县改属乾州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改昭应县为临潼县熙宁五年(1072年),废乾州,其所领奉天县改属京兆府。大观元年(1107年),升凤翔府盩厔县清平镇为终南县,属京兆府。政和七年(1117年),以奉天县置醴州。政和八年(1118年),醴泉、武功二县改属醴州宣和二年(1120年),改万年县为樊川县。至此,京兆府领十二县:长安、樊川、蓝田、鄠、兴平、咸阳、泾阳、栎阳、高陵、临潼、乾祐、终南。[5]

金元

[编辑]

金朝天会七年(1129年),占领京兆府十一县(乾祐县除外)。天会九年(1131年),赐京兆府予刘齐。后改樊川县为咸宁县。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刘齐,得京兆府。天眷二年(1139年),归还京兆府予南宋。天眷三年(1140年),再次占领京兆府,耀州云阳县改属京兆府。皇统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京兆府路(京兆路),京兆府仍属之。皇统六年(1146年),得南宋所割洋州乾祐县,属京兆府。贞元二年(1154年),乾祐县并入咸宁县。至此,京兆府领十二县:长安、咸宁、蓝田、鄠、兴平、咸阳、泾阳、栎阳、高陵、临潼、终南、云阳。正大八年(1231年),京兆府陷于大蒙古国[6]

蒙元至元元年(1264年),废郿州,其所领郿县(柿林县并入)、盩厔县改属京兆府;并云阳县入泾阳县,栎阳县入临潼县,终南县入盩厔县。至元二年(1265年),泾阳县并入高陵县。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泾阳县。至此,京兆府领十一县:长安、咸宁、蓝田、鄠、兴平、咸阳、泾阳、高陵、临潼、盩厔、郿。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路为安西路,京兆府为安西府。后废安西府,所领十一县直隶于安西路。[7]

长官

[编辑]

唐代京兆尹(713年-907年)

[编辑]

后梁大安尹(907年-923年)

[编辑]

后唐-宋初京兆尹(923年-997年)

[编辑]

宋代知永兴军府事(976年-1120年)

[编辑]

宋代知京兆府事(1120年-1129年)

[编辑]

金代知京兆府事(1137年-1139年)

[编辑]

宋代知永兴军府事(1139年-1140年)

[编辑]

金代京兆尹(1140年-1180年代)

[编辑]

金代知京兆府事(1180年代-1231年)

[编辑]

元代知京兆府事/京兆府尹(1231年-1279年)

[编辑]
  • 刘尚(知京兆府事,1233年-1261年)[92]
  • 谭澄(京兆路总管兼府尹,1270年-1271年)[93]
  • 赵炳(京兆路总管兼府尹,1272年-1279年)[94]

元代安西府尹(1279年-?)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清西安词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 7-224-05238-8. 
  2. ^ 《新唐书·卷三十七·志第二十七·地理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至德二载曰中京,上元二年复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4.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5.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6.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7.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
  8. ^ 《唐刺史考》
  9. ^ 《宋史·卷二百七十·列传第二十九》
  10. ^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
  11. ^ 11.0 11.1 11.2 《宋史·卷二百六十八·列传第二十七》
  12.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
  13. ^ 13.0 13.1 《宋史·卷三百○七·列传第六十六》
  14. ^ 《宋史·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三十八》
  15. ^ 《宋史·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二十六》
  16. ^ 《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
  17.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二》
  18. ^ 《宋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一》
  19.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三·列传第十二》
  20. ^ 《宋史·卷三百○六·列传第六十五》
  21. ^ 《宋史·卷二百六十一·列传第二十》
  22. ^ 22.0 22.1 22.2 22.3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
  23. ^ 23.0 23.1 《宋史·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
  24. ^ 24.0 24.1 24.2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传第六十九》
  25. ^ 《宋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四十六》
  26. ^ 《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三十二》
  27. ^ 《宋史·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八·河渠五》
  28. ^ 《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30. ^ 《宋史·卷三百○五·列传第六十四》
  31. ^ 《宋史·卷四百六十六·列传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
  32. ^ 32.0 32.1 《宋史·卷三百○三·列传第六十二》
  33. ^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
  34. ^ 《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
  35. ^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36. ^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
  37. ^ 37.0 37.1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
  38. ^ 38.0 38.1 38.2 《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二》
  39. ^ 《宋史·卷十一·本纪第十一·仁宗三》
  40. ^ 40.0 40.1 40.2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四十四》
  41. ^ 41.0 41.1 《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
  42. ^ 42.0 42.1 42.2 《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
  43. ^ 43.0 43.1 43.2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列传第五十四》
  44. ^ 44.0 44.1 44.2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
  45. ^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46. ^ 46.0 46.1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
  47. ^ 《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八十三》
  48. ^ 《宋史·卷三百〇四·列传第六十三》
  49. ^ 49.0 49.1 49.2 《宋史·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八十一》
  50. ^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列传第七十八》
  51. ^ 51.0 51.1 《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
  52. ^ 52.0 52.1 《宋史·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八十八》
  53. ^ 53.0 53.1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
  54. ^ 54.0 54.1 《宋史·卷十五·本纪第十五·神宗二》
  55. ^ 《宋史·卷三百一十七·列传第七十六》
  56. ^ 《宋史·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二十五》
  57.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一·列传第九十》
  58. ^ 58.0 58.1 《宋史·卷三百四十·列传第九十九》
  59. ^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传第八十七》
  60. ^ 《宋史·卷三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〇二》
  61. ^ 《宋史·卷三百一十五·列传第七十四》
  62. ^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63. ^ 《宋史·卷三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64.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三·列传第九十二》
  65. ^ 《宋史·卷十九·本纪第十九·徽宗一》
  66. ^ 66.0 66.1 《宋史·卷三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〇三》
  67. ^ 67.0 67.1 67.2 67.3 《宋史·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68. ^ 68.0 68.1 68.2 《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69. ^ 69.0 69.1 《宋史·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九十一》
  70. ^ 70.0 70.1 《宋史·卷三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〇七》
  71. ^ 《宋史·卷三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72. ^ 《宋史·卷三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
  73. ^ 《宋史·卷一百二十九·志第八十二·乐四》
  74. ^ 《宋史·卷三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75. ^ 《宋史·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〇六·忠义二》
  76. ^ 《宋史·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高宗二》
  77. ^ 77.0 77.1 《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78. ^ 《金史·卷七十九·列传第十七》
  79. ^ 《宋史·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高宗六》
  80. ^ 80.0 80.1 80.2 《金史·卷八十一·列传第十九》
  81. ^ 《金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十》
  82. ^ 82.0 82.1 《金史·卷八十二·列传第二十》
  83. ^ 《金史·卷八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84. ^ 《金史·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始祖以下诸子》
  85. ^ 《金史·卷八十七·列传第二十五》
  86. ^ 《金史·卷六·本纪第六·世宗上》
  87. ^ 《金史·卷九十四·列传第三十二》
  88. ^ 《金史·卷七十三·列传第十一》
  89. ^ 《金史·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
  90. ^ 《金史·卷一百·列传第三十八》
  91. ^ 《金史·卷一百〇八·列传第四十六》
  92. ^ 《大元故京兆知府刘侯神道碑》
  93. ^ 姚燧《牧庵集》卷二四《谭公神道碑》
  94. ^ 《元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
  95. ^ 《类编长安志》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