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日语
中世日语 | |
---|---|
区域 | 日本 |
灭亡 | 于17世纪发展成为近世日语。 |
语系 | |
早期形式 | |
文字 | 平假名、片假名、汉字 |
语言代码 | |
ISO 639-3 | – |
Glottolog | 无 |
中世日本语(日语:中世日本語/ちゅうせいにほんご Chūsei nihongo */?),是位于中古日语和近世日语之间时的日语,为日语的一个发展阶段[1]。在这个时期,从古代日语带来的特征大多数都已丢失,更接近现在的日语。若再详细去分辨的话,中世日语还可以依时期,把这从12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500年分为前期及后期[2]。前期中世日语大约相当于平安时代末的院政期到镰仓时代所通行的日语,而后期中世日本语大约相当于室町时代的日语。
背景
[编辑]12世纪末是平安时代贵族社会向武士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政治中心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向关东的幕府首都地区移动。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传教士抵达日本,语言随着思想与技术接踵而至。许多葡萄牙语借词在这一时期进入日语。[4]
葡萄牙传教士为传播天主教学习日语,编写了数部语法书(如《日本大文典》)和词典(日葡辞书),甚至翻译了一些日语文学作品。这些资料是研究中世日语的绝佳材料。
音系
[编辑]元音
[编辑]有/i, e, a, o, u/5个元音。
- /i/:[i]
- /e/:[(j)e]?
- /a/:[a]
- /o/:[(w)o]?
- /u/:[u]
一开始,/e/、/o/的实现分别带半元音[j]、[w]。[可疑]这是从中古日语继承来的合流的影响。它们在辅音后具体如何发音仍有争议。[5]
另外,有[ɔː]、[oː]一低一高两种长o。/au/>[ɔː],而/ou/、/eu/>[oː]、[joː]:[6]
- /hayaku/“早く”>/hayau/:[ɸajaku]>[ɸajau]>[ɸajɔː]
- /omou/“思う”[womou]>[womoː]
辅音
[编辑]唇音 | 齿龈音 | 龈后音 | 硬颚音 | 软腭音 | 小舌音 | |
---|---|---|---|---|---|---|
塞音 | pb | td | kɡ | |||
塞擦音 | t͡sd͡z | t͡ɕd͡ʑ | ||||
鼻音 | m | n | ɴ | |||
擦音 | ɸ | sz | ɕʑ | |||
流音 | r | |||||
近音 | j | ɰ |
此外还有两个音素:/N/、/Q/。“/N/在语句停顿前为[ɴ];其他时候,被后面的塞音、塞擦音或鼻音同化为相同部位的鼻音。”“/Q/则复制后面阻碍音的音质。”[7]
- /s, z/、/t, d/、/n/、/h, b/、/p/、/m/、/r/可被颚化。
唇化辅音/kw, gw/也是在中古时期产生的。主元音为-i、-e时,唇化脱落:[8]
- /kwi/ > /ki/
- /gwi/ > /gi/
- /kwe/ > /ke/
- /gwe/ > /ge/
而/ka/、/kwa/仍对立。
- /sa, za/:[sa, za]
- /si, zi/:[ɕi, ʑi]
- /su, zu/:[su, zu]
- /se, ze/:[ɕe, ʑe]
- /so, zo/:[so, zo]
陆若汉在《日本大文典》中提到,关东方言的/se/为[se]而不是[ɕe]。[10][11]注意现代日语中/se, ze/为[se, ze],但/si, zi/还是[ɕi, ʑi]。
四假名
[编辑]/t/、/d/在/i, u/前发生塞擦化:
- /ti, di/: [t͡ɕi, d͡ʑi]
- /tu, du/: [tsu, dzu]
这使得/di, zi/、/du, zu/间的对立渐渐模糊,《日本大文典》就提到当时京都四者间的混乱对立。
浊音
[编辑]- /g/: [ᵑɡ]
- /z/: [ⁿz]
- /d/: [ⁿd]
- /b/: [ᵐb]
朝鲜《捷解新语》将日语b、d、z、g用谚文写成-mp-、-nt-、-nz-、-ngk-的序列。[9]
/h/与/p/
[编辑]原始日语的*[p]到上古日语变为[ɸ]。中世日语重新产生了[p],与[ɸ]有对立。近代日语的[ɸ]在许多方言中都变为[h]。[p]主要出现在拟态词中,如pinpin、patto,以及汉语借词如sanpai、nippon等。[13]
词中的/ɸ/在/a/前变为[w],所有其他元音前消失:[14][15]
- /-ɸa/: [wa]
- /-ɸi/: [i]
- /-ɸu/: [u]
- /-ɸe/: [je]
- /-ɸo/: [wo]
介音
[编辑]- /wa/: [wa]
- /wi/: [i]
- /we/: [je]
- /wo/: [wo]
中古日语/o/、/wo/合流为[wo],在中世日语阶段接着进行,/e/、/we/到12世纪合流为[je]。
- /ya/: [ja]
- /yu/: [ju]
- /ye/: [je]
- /yo/: [jo]
/e/、/we/、/ye/均合流为[je]。
音节结构
[编辑]日语传统音节结构是(C)V,此时没有必要区分音节和音拍。汉字音的引入产生了以-m、-n、-t结尾的新音节型,[16][17][18][19]即(C)V(C)。音拍则仍基于(C)V结构。
-m、-n到中世日语末期合流为/N/。[20]
连声
[编辑]-m、-n、-t在元音或半元音前经历连声,产生-mm-、-nn-、-tt-。[8][21]
-m > -mm-:
- samwi>sammiさむ+ゐ→さむみ(三位)
-n > -nn-:
- ten'wau > tennau > tennoːてん+わう→てんなう→てんのう(天皇)
- kwan'on > kwannonくゎん+おん→くゎんのん(観音)
- kon'ya > konnya こん+や→こんにゃ(今夜)
-t > -tt-:
- set'in > settin せつ+いん→せっちん(雪隠)
- konnitwa > konnitta こんにち+は→こんにった(今日は)
- but'on > button ぶつ+おん→ぶっとん(仏音、仏恩)
音便是偶发音变的一种,“既不自动也不是无例外的”,[22]其确切成因仍有争议。较早发展阶段也有音便发生,但中世日语尤为频繁,在动词和形容词词法上有着深刻影响。
动词:
- yom-(読む):/yomite/ > /yoNde/ [joɴde]
- kuh-(食う):/kuhite/ > /kuute/ [kuːte] :: /kuQte/ [kutte]
“食う”例有两个可能结果,前者主要见于关西,后者主要见于关东。[23]
形容词:
- /hayaku/(はやく) > /hayau/: [ɸajaku] > [ɸajau] > [ɸajɔː]
- /kataki/(かたき) > /katai/ [katai]
语法
[编辑]古代许多语法特征消失,更接近现代日语的样子。
最主要的变化之一是终止形被连体形取代,[24]接着:
动词
[编辑]中世日语继承了全部9种动词活用,以カ行为例:
分类 | 未然形 | 连用形 | 终止形 | 连体形 | 已然形 | 命令形 |
---|---|---|---|---|---|---|
四段活用 | -か (-a) | -き (-i) | -く (-u) | -く (-u) | -け (-e) | -け (-e) |
上一段活用 | -き (-i) | -き (-i) | -きる (-iru) | -きる (-iru) | -きれ (-ire) | -きよ (-i[yo]) |
上二段活用 | -き (-i) | -き (-i) | -く (-u) | -くる (-uru) | -くれ (-ure) | -きよ (-i[yo]) |
下一段活用 | -け (-e) | -け (-e) | -ける (-eru) | -ける (-eru) | -けれ (-ere) | -けよ (-e[yo]) |
下二段活用 | -け (-e) | -け (-e) | -く (-u) | -くる (-uru) | -くれ (-ure) | -けよ (-e[yo]) |
カ行変格活用 | -こ (-o) | -き (-i) | -く (-u) | -くる (-uru) | -くれ (-ure) | -こ (-o) |
サ行変格活用 | -せ (-e) | -し (-i) | -す (-u) | -する (-uru) | -すれ (-ure) | -せよ (-e[yo]) |
ナ行変格活用 | -な (-a) | -に (-i) | -ぬ (-u) | -ぬる (-uru) | -ぬれ (-ure) | -ね (-e) |
ラ行変格活用 | -ら (-a) | -り (-i) | -り (-i) | -る (-u) | -れ (-e) | -れ (-e) |
但这一时期二段逐渐向一段靠拢,这一进程结束于近代日语阶段,是终止形和连体形合流的后果之一。[25]
形容词
[编辑]规则形容词
[编辑]规则形容词按传统分为连用形为-ku尾和–siku尾两类:[26]
分类 | 未然形 | 连用形 | 终止形 | 连体形 | 已然形 | 命令形 | 注释 |
---|---|---|---|---|---|---|---|
ク活用 | -く -う |
-し -き -い |
-き -い |
-けれ | 前期 | ||
-く -う |
-し -い |
-き -い |
-けれ | 后期 | |||
-から | -かり | -かる | -かれ | 前期 | |||
-から | -かり -かっ |
-かる | -かれ | 后期 | |||
シク活用 | -しく -しう |
-し -しき -しい |
-しき -しい |
-しけれ | 前期 | ||
-しく -しう |
-し -しい |
-しき -しい |
-しけれ | 后期 | |||
-しから | -しかり | -しかる | -しかれ | 前期 | |||
-しから | -しかり -しかっ |
-しかる | -しかれ | 后期 |
两者合流期间发生3个主要变化:
- 镰仓时代-siku类终止形演化出-sisi形式
- 终止形、连体形合流
- 中世日语形容词后缀-ki弱化为-i
形容动词
[编辑]形容动词活用从中古日语继承下来ナリ(nar-)和タリ(tar-)两套。
活用 | 未然形 | 连用形 | 终止形 | 连体形 | 已然形 | 命令形 | 注释 |
---|---|---|---|---|---|---|---|
Nar- | -nara | -nari -ni |
-nari | -naru -na |
-nare | 早期 | |
-nara | -ni -de |
-dya -na |
-naru -na -no |
-nare | 晚期 | ||
Tar- | -to | -tari | -taru | 早期 | |||
-to | -taru | 晚期 |
连体形终止
[编辑]上代、中古日语的连体形终止句子主要见于口语,到室町时代则一般化了[27]。中古为止的连体形终止用法尚有余韵的意味,到中世时则与终止形终止没有差别[28]。
假定形
[编辑]已然形逐渐向假定形发展[29]。已然形用于叙述已经发生(确定)的事,但这个用法逐渐延伸到叙述假定(未发生)的事。现代日语的假定形只残留了假定条件,确定条件则用“ところ”“ほどに”“あひだ”等表示[30]。
命令形
[编辑]命令形自古以来就没有后缀,或加“-よ”。中世日语中,下二段、カ变、サ变活用动词出现了“-い”后缀[31],如:
- 呉れ+い (くれい)
- 来+い (こい)
- 为+い (せい)
《日本大文典》指出,也存在“见よ→见ろ”这样“-よ”被“-ろ”代替的情形[32]。8世纪的上古日语,尤其是东国方言的命令形就是“-ろ”。
系结
[编辑]连体形+“ぞ、なむ、や、か”的用法叫做系结,随着连体形终止的一般化,形式逐渐变得混乱。已然形+“こそ”形式的系结随着逆接的接续助词一起增加,比连体形系结消失得晚[33]。现代也残有“-こそすれ”“-こそあれ”形式的说法。
时与体
[编辑]时与体体系将出现激烈的变化。表示完成的“ぬ”“つ”“り”、表示过去时的“き”“し”“けり”逐渐被废用,完成体“たり”逐渐向一般的过去时发展,最后在现代变为表过去时的“た”[34]。
助词
[编辑]格助词“にて”变为“で”[35]。 推量助动词“む”经历了mu > m > N > ũ 的变化,在与未然形词干元音结合时会拉长之,有时在前面会插入-y-音。
候文
[编辑]中世日语早期开始,“候ふ”作为敬语助动词被广泛使用,镰仓时代也延伸到书面语,发展为候文。候文到近代都用于书信、公文等。
辞典
[编辑]注脚
[编辑]- ^ Shibatani(1990: 119)
- ^ 中田(1972: 175)
- ^ Kondō (2005: 97)
- ^ Shibatani (1990: 121)
- ^ Nakata (1972: 181)
- ^ Yamaguchi (1997: 86-87)
- ^ Miyake (2003: 76-77)
- ^ 8.0 8.1 Kondō (2005: 103)
- ^ 9.0 9.1 Miyake (2003: 75)
- ^ Yamaguchi (1997: 87-88)
- ^ Doi (1955:613)
- ^ Ōno (2000: 53-54)
- ^ Nakata (1972: 197-198)
- ^ Kondō (2005: 71)
- ^ Miyake (2003: 74-75)
- ^ Irwin, Mark; Narrog, Heiko. Late Middle Japanese. Tranter (编). The Languages of Japan and Korea (PDF). 2012 [2022-01-24]. doi:10.4324/978020312474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3-22).
- ^ Nakata (1972:222–226)
- ^ Doi (1955:230–232)
- ^ Martin (1987:73–75)
- ^ Kondō (2005:102)
- ^ Martin (1987:75)
- ^ Frellesvig (1995: 21)
- ^ Kondō (2005: 128)
- ^ Yamaguchi (1997:95–96)
- ^ 25.0 25.1 Tsuboi (2007:14–30)
- ^ Matsumura (1971: 961, 966-967)
- ^ 近藤(2005:112, 136-137)
- ^ 山口(1997:94-95)
- ^ 山口 (1997: 96)
- ^ 佐藤(1995:144)
- ^ 山口 (1997: 97)
- ^ 山口 (1997: 97-98)
- ^ 山口(1997:109-111)
- ^ Shibatani (1990: 123)
- ^ 近藤 (2005: 113-114)
参考文献
[编辑]- 土井 忠生. 時代別国語大辞典 室町時代編一. 东京: 三省堂. 1985. ISBN 4-385-13296-8 (日语).
- ジョアン ロドリゲス; 土井 忠生(訳). 日本大文典. 三省堂. 1955 [1604-1608]. ISBN 978-48301-02974 (日语).
- 邦訳日葡辞書. 东京: 岩波书店. 1980 [1603]. ISBN 4-0008-0021-3 (日语).
- Frellesvig, Bjarke. A Case Study in Diachronic Phonology: The Japanese Onbin Sound Change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87-7288-489-4.
- ジョアン ロドリゲス; 池上 岑夫(訳). 日本語小文典. 岩波书店. 1993 [1620]. ISBN 4-00-336811-8, ISBN 4-00-336812-6 (日语).
- 近藤 泰弘; 月本 雅幸, 杉浦 克己. 日本語の歴史. 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 2005. ISBN 4-595-30547-8 (日语).
- 马渊 和夫. 国語音韻論. 东京: 笠间书院. 1971. ISBN 978-4-305-00018-7 (日语).
- Martin, Samuel E. The Japanese Language Through Time. Yale University. 1987. ISBN 0-300-03729-5 (英语).
- 松村 明. 日本文法大辞典. 明治书院. 1971. ISBN 4-6254-0055-4 (日语).
- Miyake, Marc Hideo. Old Japanese : a phonetic reconstruc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ISBN 0-415-30575-6 (英语).
- 中田 祝夫. 講座国語史 第二巻: 音韻史、文字史. 大修馆书店. 1972 (日语).
- 大野 晋. 日本語の形成. 岩波书店. 2000. ISBN 4-00-001758-6 (日语).
- 佐藤 武义(编); 松本 宙、矢岛 正浩 等. 概説日本語の歴史. 浅仓书店. 1995. ISBN 4-254-51019-5 (日语).
- Shibatani, Masayoshi. The Languages of Jap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0-521-36918-5 (英语).
- 坪井 美树. 日本語活用体系の変遷 増訂版. 笠间书院. 2007. ISBN 978-4-305-70353-8 (日语).
- 山口 明穂; 铃木 英夫, 坂梨 隆三, 月本 雅幸. 日本語の歴史. 东京大学出版会. 1997. ISBN 4-13-082004-4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