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纲五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三纲六纪

三纲五常,又简称纲常中国儒家伦理架构,起源先王之学,经“学派”“五行”阐发,历经汉朝,并盛行于三代。三纲即三伦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五人伦

起源

[编辑]

三纲之观念原存于法家,在《韩非子·忠孝》中,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儒家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为“仁”、“义”、“礼”、“智”的源头,并列“四端”。

而“三纲、五常”的说法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从关系出发,根据“卑”思想,明辨了三纲五常,称“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循“阴阳五行”说,确立了“纲常”理论,孔子曰:“天数右而不右”。(董仲舒)又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春秋繁露: 基义>

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定“三纲”之说。《白虎通义·三纲六纪》称“三纲者何﹖……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这种名教(名分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分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隋代王通宋代朱熹均联用过三纲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人欲”即指一切违背三纲五常的动机与行为。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1]三纲五常本指天理人事的应对进退,但后被设立为封建“道统”,甚至导致“礼教杀人”的状况发生.

说文解字记载“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有五德,润泽以温是谓仁,廉而不刿是谓义,垂而坠不飞扬是谓礼,缜密坚实是谓智,质地明晰是谓信。”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玟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玟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玟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影响

[编辑]

三纲五常既有儒家的观念,也有法家观念。东汉马融将“三纲”同“五常”相提并论,合称为“三纲五常”,造成了人们对孔孟之道的误解。孔子从没要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2],孔子有言:“君使臣以,臣事君以[3],“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4]孟子则更进一步阐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5]

注释

[编辑]
  1. ^ 朱文公文集》卷十七,《读大纪
  2. ^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习语,今日很难找到典自何处。但有不少类似的名言,如:
    • 魏禧说:“父母欲以非礼杀子,子不当怨。盖我本无身,因父母而后有;杀之不过与未生一样。
    • 西游记》中,猪悟能就对唐僧说过,“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 明朝小说家许仲琳在《封神演义》第二十二回“西伯侯文王吐子”写道:文王听而不悦曰:“孤以二卿为忠义之士,西土赖之以安,今日出不忠之言,是先自处于不赦之地,而尚敢言报怨灭雠之语!天子乃万国之元首,纵君有过,臣且不敢言,尚敢正君之过。纵父有失,子亦不敢语,况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为人臣子,先以忠孝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昌因直谏于君,君故囚昌于羑里,虽有七载之困苦,是吾愆尤,怎敢怨君,归善于己。古语有云;‘君子见难而不避,惟天命是从。’今昌感皇上之恩,爵赐文王,荣归西土,孤正当早晚祈祝当今,但愿八方宁息兵燹,万民安阜乐业,方是为人臣之道。从今二卿切不可逆理悖伦,遗讥万世,岂仁人君子之所言也!”
  3. ^ 论语·八佾》
  4. ^ 孝经·谏诤》
  5. ^ 孟子·离娄下》第三章

外部链接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五常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