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軸心國人物傳記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1

安妮·法蘭克為出生於德國猶太人,15歲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她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為奧圖·法蘭克一家的么女,家中還有母親艾迪斯和姐姐瑪格特。由於當時納粹德國排斥猶太人風氣日盛,父親奧圖便放棄於德國的事業而將家庭移至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家過著較為平順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後,荷蘭為德國攻占之後,荷蘭的新統治者英夸特也將排猶法律於荷蘭執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轉入猶太人學校就讀。這段期間安妮開始寫日記。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於有人告密而被德國和荷蘭警察逮捕。數日後所有人被轉送到荷蘭的威斯第包克集中營。之後,安妮與姐姐又被轉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1945年3月姐妹都因傷寒死於營中。安妮於躲藏期間所寫的日記,被公司的女職員梅普·吉斯發現並保存下來,直至戰後梅普又轉交給幸存下來的安妮父亲奧圖,兩人合力於1947年將《安妮的日記》出版,成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2

埃爾溫·隆美爾
埃爾溫·隆美爾
埃爾溫·隆美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元帥。隆美爾在一戰中因英勇表現受獲藍色馬克斯勳章。在二戰入侵法國的行動中,隆美爾擔任了第7裝甲師師長,以迅速的機動攻勢俘虜大批敵軍與物資,使該師獲得「幽靈師」的稱呼。法國戰役後,隆美爾前往北非戰場,以少數的德國師與意大利軍隊向英軍發動攻擊,收回意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後又多次擊退了英軍反攻,因為其活躍的表現而產生了「隆美爾神話」。但到了阿拉曼戰役後,隆美爾部隊的補給狀況每況愈下,再度面對擁有物資增援的英美兩軍已難以對抗,隆美爾因此最終離開了北非,回到德國佔領的西線負責抵擋盟軍入侵歐陸的防務。戰爭後期,隆美爾被捲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動中。隆美爾選擇服毒身亡,希特勒為其舉辦國葬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3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奧地利德國政治人物納粹黨黨魁1933年被任命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為德國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1919年,希特勒因軍隊任務而認識納粹黨,並在之後不久加入,1921年成為納粹黨黨魁。1923年因啤酒館政變被捕入獄之後,他以泛德意志民族主義反猶主義反資本主義反共主義等宣傳手段得到支持。1933年成為德國總理之後,快速將德國變為一黨專政。希特勒極欲建立納粹,以霸權於歐洲。為達到目的,他以外交政策来主張德國人的生存空間及德國的重新武裝。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这次入侵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之後的三年裡,德國及其他軸心國佔領了大部份的歐洲、北非、東亞及太平洋諸島嶼。然而1942年之後,盟軍開始反攻,德軍漸居劣勢。至1945年,盟軍已反攻解放遭德軍佔領的大部分地區。1945年4月,蘇聯紅軍逼近柏林之時,希特勒與其女友愛娃·勃勞恩結婚並在30日自殺。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4

梅普·吉斯
梅普·吉斯
梅普·吉斯,本名赫敏妮·桑特羅席茲,荷蘭籍奧地利人,曾於二戰期間聯同她的丈夫與其他4人,協助安妮·法蘭克等8位猶太人的藏匿,以躱避納粹逼害,到後來安妮等人被捕後,妥善保存安妮於躲藏期間所寫的日記,於戰後交還安妮的父親,整理出版成《安妮日記》。隨著《安妮日記》受到讀者喜愛,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改編成舞台劇,再改編拍成電影《安妮少女的日記》,獲1959年3項奧斯卡獎,越是受到注目就越是被質疑。梅普無法接受事實會被曲解,於是到處談論安妮的故事,與她自身的經歷,以駁斥那些否認有大屠殺事件和認為《安妮日記》是偽造的指控。梅普致力於維護法蘭克家族遭遇的真相,因此讓她獲得許多榮耀。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5

费迪南德·舍纳尔
费迪南德·舍纳尔
费迪南德·舍纳尔纳粹德国的一名陆军元帅,也是最後一名被授予鑽石橡葉騎士佩寶劍鐵十字勳章的高級將領和德意志國防軍陸軍總司令。舍納爾因為對指揮自己軍隊極為嚴格,在未有進行軍事審判就直接處決士兵而受到不少爭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送到蘇聯政治監獄服刑,在此期間舍納爾也受到西德媒體大篇幅的報導,認為他已成為蘇聯軍官。當舍納爾自蘇聯監獄獲釋後,受到東德的工作邀請,舍納爾在拒絕後前往西德,被當地法院起訴在戰爭期間對麾下軍官的處決,被判了4年監禁。他於1963年從蘭茨貝格監獄被釋放,並在慕尼黑默默無名的生活。1973年因心臟病去世,葬於密騰瓦德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6

费多尔·冯·博克
费多尔·冯·博克
费多尔·冯·博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陸軍元帥。二戰爆發後,波克先於1939年入侵波蘭的行動中指揮北方集團軍;1940年,波克再於西線攻勢中指揮B集團軍;1941年,波克再度擔任中央集團軍司令,為入侵蘇聯的作戰——「巴巴羅薩行動」的主力。在蘇德戰爭爆發初期,波克指揮中央集團軍完成了數個重大的包圍與殲滅會戰,俘虜與擊潰超過百萬名蘇軍,但到了1941年9月,中央集團軍在波克的反對下被抽調裝甲部隊至其他戰線,延遲了對蘇聯首都莫斯科的攻擊時間,使蘇軍得以組織、集結部隊和設置防線,当地的冬季亦到來,而德軍莫斯科前線部隊並未獲得冬季裝備,攻擊力度盡失。1942年初,波克再度出任南方集團軍總司令,後又為B集團軍司令,指揮藍色行動,但到了7月13日,波克因部隊進展過慢,引起希特勒不滿而被免職,從此便再未獲啟用。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7

卡爾·鄧尼茲納粹德國海軍元帥、先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潛艇艦隊總司令、海軍總司令、納粹德國聯邦大總統和武裝力量總司令之職。鄧尼茲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擔任潛艇艦長,而後在兩場大戰的戰間期中建設與訓練海軍潛艇部隊,更以自己的經驗加以改良,搭配戰略規劃、通訊與協調攻擊衍生出潛艇戰術——「狼群戰術」,在橫亙大戰全期的大西洋海戰中指揮潛艇艦隊,為德國海軍立下赫赫戰功。與海軍水面艦隊表現不佳的情況相對的是潛艇的活躍,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請辭後,希特勒任命鄧尼茲繼任其職。由於長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戰爭末期納粹領導階層的背叛,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鄧尼茲為其繼承人,身兼總統與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鄧尼茲擔任其職位約20多天,指揮德軍向同盟國投降。戰後於紐倫堡審判判決十年有期徒刑,於1956年釋放。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8

山本五十六,舊名為「高野五十六」,大日本帝國海軍軍人,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担任大日本帝國海軍的指揮高層以及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最高司令长官,生前軍銜最高達到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历任重要职位,进行了多项重大变更与改革,尤其是亲手组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太平洋战争早期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并策划或指挥了数次關鍵性的战役,例如攻擊美國海軍基地的珍珠港事件以及中途岛战役。山本在搭乘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前线陣地视察的路上遭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拦截,座机被击落。山本之死对瑜仍在作戰的日本军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9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9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10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biography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