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哈佛大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校徽
Universitas Harvardiana
校训Veritas
校训中译真理
创办时间1636年
IPEDS编码166027
学校类型私立研究型
捐赠基金532亿美元(2021年6月31日)[1]
校长Alan Garber英语Alan Garber
教师人数2,100[2]
职工人数11,000(医学)
2,500(其他)
学生人数25,266人
本科生人数7,181人
研究生人数14,044人
校址 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校区市区
本部210英亩(85公顷)
医学区22英亩(8.9公顷)
奥尔斯顿359英亩(145公顷)[3]
其它资产4,485英亩(1,815公顷)[4]
校刊The Harvard Crimson
(《哈佛大学校报》)
校队NCAA Division IIvy League(42支校队)
代表色H 绯红
昵称绯红(校队名称)
隶属美国大学协会
新英格兰学校联会
网站Harvard.edu
哈佛大学标志(包括其纹章样式)
位置
地图

哈佛大学(英语:Harvard University)为一所本部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私立研究型大学。其因历史、学术影响力、财富等因素而获评为世上最享负盛名的学府之一。[5][6][7][8][9] 泰晤世高等教育机构长年将哈佛连同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及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列为六间世界最顶尖超级大学(英语:Super Six Universities)。[10][11][12]

哈佛于1636年由当地的殖民地立法机关立案成立,迄今为全美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并拥有北美最古老的校董委员会[13] 其最初称之为“新学院”(New College),该机构为了感谢一名年轻的加尔文宗牧师约翰·哈佛所作出的捐赠,而改名为“哈佛学院”。虽然从没有与任何宗教派别有正式的联系,但早期的学院还是以培养公理会一位论派神职者为主要职责。可是自18世纪起,其课程与学生群体的宗教性质渐渐淡化,而19世纪的哈佛则进一步成为波士顿菁英的文化起源地[14][15]。美国南北战争后,当时的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将哈佛各个学术机构综合成一所研究型大学,并增添小班授课以及入学考试,而这些模式同时也影响国家的中高等教育政策。此校亦为美洲大学协会12个创始成员之一[16],并在经济大萧条二次大战后进一步修改课程及收生政策。后与拉德克利夫学院合并成为男女校。[16]

校方目前共有十所学院及一所高等研究院。这些单位偏布邻近各区:其本部位于剑桥的哈佛园医学、公共卫生及口腔医学院位于波士顿长木医学区;而包括哈佛体育场在内的大学体育设施以及商学院则在奥尔斯顿。哈佛同时拥有庞大的资产,每年所收到的捐款回赠数目长期位列全球教育机构之首。[17][18][19][1]

哈佛大学为全美最难入读的学府之一。[20]学校的研究生课程较为多元化,而学士教育则主要集中在文理学范畴。校方在2007年起实行财政援助政策,家庭年收入低于一定数目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学费豁免。[21]哈佛拥有全美最古老的图书馆系统,这同时也是全球最具规模的私立及大学图书馆系统,馆藏量逾1,600万册。[22]其为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现共有42支参与不同运动竞赛的代表队,属全美大学体育协会甲组。除了体育,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包括各个学会所举办的活动。哈佛校友涵盖8名美国总统及多国领袖与政治要员;其亦培养了62名富翁企业家及335位罗德学者,人数均为全美最多[23][24]。截止2020年10月,共有161名诺贝尔奖得主18位菲尔兹奖得主14位图灵奖得主现在或曾经在哈佛学习或工作[注 1]

校史

[编辑]

殖民地时期

[编辑]
1767年保罗·列维尔笔下的哈佛学院
约翰·哈佛在校园里的塑像(摄于2005年6月)

哈佛大学最初在1636年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立案成立,成为全美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当时称之为“新学院”或“新市民学院”。后来在1639年3月13日改名为“哈佛学院”,这是为感谢及纪念时为英国剑桥大学校友及牧师的约翰·哈佛,对有关学院的慷慨捐助(这同时也是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命名由来),这些捐赠品包括四百多本书籍及779英镑,这些差不多是他一半的家产。[25] 1650年哈佛学院成立其法人机构,在早期也培养很多相关人才。[26] 哈佛学院当时主要模仿英国大学的模式办学,很多学院里面的领导人均远赴剑桥大学学习,但当地清教徒的哲学思想却获得保留。虽说哈佛学院没有和任何宗教组织联系,但不少早期的毕业生均赴新英格兰神职人员[27] 以至于当时所有的宣传小册子均将哈佛学院的成立,描述为“成立学院促进学问并将其传承给子孙后代,是担心现在的牧师们都葬身尘埃时,给教会留下一群文盲神职人员。”。[28] 学院的领导者一直都是神职人员,直到1708年第一个非清教徒成员的校长上任,哈佛才从清教徒思想的管制中独立出来。

19世纪

[编辑]

1805年,哈佛由一位论派者,亨利·威尔英语Henry Ware (Unitarian)接手管理,这也使美国的教育机构开始世俗化,而哈佛在1850年代开始被指是“一位论派的梵蒂冈”。他们与联邦党结盟,并开办很多机构,以扩大其政治及文化势力。与此同时,一些神学的保守派人士则利用大众传媒,抨击对方企图凝聚寡头政治文化及破坏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政治原则。[29]

1846年瑞士科学家路易斯(Louis Agassiz)到访哈佛及纽约市,受到当地学生们的赞赏。他提倡“超越物质自然,理解智慧存在”,并认为物体的架构及转变均建基于其原型[注 2]。这与哈佛当时的两名参与课程编制的老师—托马斯·里德杜格尔德·斯图尔特的看法一致,故使其思想得以扩大并得到更多当地人的支持。[30]

1869年到1909年,查尔斯·艾略特在任校长期间,将课程中固有的基督教文化成分删去,让学生能自愿及选择性地去学习相关的宗教文化。[31] 他也将哈佛各个书院以及学术机构综合成一所研究型大学,改革措施包括小班授课以及入学考试,这些模式也影响美国国家的高等和基础教育政策。

20世纪

[编辑]
哈佛大学(1910年)

20世纪的哈佛的地位及声誉,随着获得的捐助金及教授的人数上升而迅速提升,申请入学的学生人数也因课程数目的增大及校园的扩建而上升,其在1900年成为美国大学协会其中一个原始成员。[16]于1879年成立的拉德克利夫学院与哈佛结盟为姊妹学校,亦成为美国当时最著名的女子学校;后来两者合并,拉德克利夫成为哈佛大学的一部分。

1933年上任的校长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重新建立创意奖学金制度,以鼓励及吸纳人才,确保学校在研究机构中的领导地位。他认为高等教育是给真正有才华的人而不是富家子弟。他进行课程制度的调节,全力支持有才华的年轻人。他更在1943年要求教职员对“什么才是中等及高等教育的目的”提出明确的看法,1945年列出的报告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宣言。[32]

1945—1960年,哈佛改变收生政策,开始接受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而不只是一些来自贵族学校的子弟。学生的种类也开始多元化,校园里多了犹太人天主教徒,惟黑人亚洲人仍只占极少数。[33]

女性在哈佛的地位也于20世纪末不断上升。初期,女性学生仍集中在拉德克利夫学院。虽然多了女学生情愿报读哈佛本身的课程,但哈佛的学生仍以男性居多,五个学生里平均只有一个为女性。可是,随着与拉德克利夫学院在1977年合并,哈佛的女学生人数每年不断上升。这也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趋势。[34]

1999年,拉德克利夫学院正式成为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学院。时任院长的德鲁·吉尔平·福斯特也后在2007年正式成为哈佛创校300多年以来第一位女性校长,亦是继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后,常春藤盟校的第四位女性校长。[35][36][37]

校园

[编辑]

校区

[编辑]
哈佛庭院
哈佛纪念教堂
冬季里的纪念教堂
马萨诸塞州大会堂,哈佛大学校园里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38]

哈佛大学占地85公顷的本部坐落于剑桥市的哈佛庭院(Harvard Yard)上,庭院位于波士顿商业区西北方约5.5公里处。里面包括中央行政办公署及大学中央图书馆,另也有数栋学术大楼,如大学学堂、纪念教堂和新生宿舍等。共有十二所住宿大楼给大学生,九所位于哈佛庭院的南部,靠近查尔斯河;剩余的则在庭院的西北方,那里原本是以前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学生宿舍,直到两者合并使用同一的住宿政策为止。校园附近有公交车及铁路等交通运输服务,供学生教员们穿梭校园。

哈佛大学的商学院及大多数的体育设施均处于波士顿的西边,占地145公顷。市区的行人天桥——约翰韦特桥横跨查尔斯河,并将两处的校区相连。哈佛的医学院、牙科学院及公共卫生学院则在长木医学区,占地约8.9公顷,在波士顿商业区的西南约5.3公里处,距离本部同样5.3公里远。[3]医学区附近有巴士到达本部,中途站还包括后湾麻省理工学院[39]

每个宿舍都包括学生及管理员的房间,另也有饭堂、图书馆和其他学生康乐设施,这些大多数都由耶鲁大学慈善家爱德华·哈克尼斯(Edward Harkness)捐赠。[40]

原本为拉德克利夫学院本部的拉德克利夫庭院,现则成为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的所在点,邻近其他的哈佛大学研究院。

学生宿舍曾发生过罪案。在2009—2011年期间,哈佛宣布共录得69宗性罪案、12宗抢劫案、15宗欺凌案、80宗爆窃案及10宗摩托车偷窃案。[41]

其他地点

[编辑]

哈佛大学还拥有多个历史景点及研究中心,遍布不同地区。近至彼得镇的哈佛树园及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远至中国的哈佛上海中心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研究中心。[42]

校园扩建

[编辑]

近年,哈佛在奥尔斯顿购入大片土地以便向南部扩大校园面积。[43][44] 现在,大学在奥尔斯顿拥有的土地面积比在剑桥市的多出50%。有关方面也研拟多个交通运输草议,如电车及大桥建设,以便连接本部及新校区。其他提议还包括扩建单车径。校方指有关计划不止令学校受惠,也方便邻近的市民,因为多项设施都会开放供大众使用。

校园扩建计划的主要目地是为了加强哈佛在科技教育与研究的可持续性。大学将会在新校区起占地五万平方米的科研中心,这将会是多个跨学科部门的总部,包括哈佛干细胞研究中心及进阶工程学部。另外,也会加入多所学生宿舍。新的艺术馆也获列入扩建工程清单中。

惟近年捐款款额下降,使这些工程项目迟迟未能开始。

可持续发展

[编辑]

在2000年,哈佛开始其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广绿色校园计划,[45] 并设立专门机构(简称OFS部门)负责有关计划。[46] 拥有一千二百万美元的基金,配合25名专业职工及多名学生的参与,哈佛的节能节水工程成为全美其中一个最成功的校园可持续发展项目,[47] 也是全美共27所获美国可持续发展基金会评为“A级”的大学之一。[48]

行政与架构

[编辑]

学院

[编辑]

哈佛大学现在共有十一所学术机构,包括十所学院及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学院:[49] 当中的文理学院再细分大学部哈佛学院、文理研究院、工程与应用科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后者包括暑期与扩展学院。

文理学院

研究生/专业学院:

哈佛大学和邻近的麻省理工学院一直存在着友好的竞争关系,这两所学校经常有很多合作的研讨会和项目,同时也建立一些共同的研究中心,例如哈佛-MIT健康科学与技术部博尔研究中心英语Broad Institute。除了科研,有关学术部门也旨在培训哈佛医科生的生物医学研究能力。[50] 两校共同开发的网上课程则包括edX

捐款回赠

[编辑]

哈佛大学收到的回赠款额为所有大学中最高。其资金从2010年9月的二百七十六亿六千万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三百二十亿美元,[51] 但在这之前的几年里,捐款数目有所下降:哈佛宣布在2008—2009年期间收到的回赠下降了22%,[52] 不过之前的报告显示实际数目应为50%;[53] 福布斯报告里提到,这意味着该校起码少了一百二十亿美元。[54] 此财政问题也导致哈佛的奥尔斯顿新校区建筑工程迟迟未能开始,原本计划在2011年落成、耗资十二亿的科学大楼也未能在原定时间内完工。[55]

2014年9月16日,哈佛宣布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及其弟陈乐宗捐赠三亿五千万美元给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后者改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以纪念陈氏兄弟父亲、恒隆集团创始人陈曾熙[56]

2015年6月3日,哈佛宣布避险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捐赠四亿美元给哈佛工程与应用工程学院,打破2014年陈氏兄弟记录,而工程学院也改名为“哈佛约翰鲍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Harvard 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鲍尔森是1980年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这是哈佛建校379年以来最高额的捐款。 [57] [58] [59] [60]

校训

[编辑]

哈佛早期的校训是“真理”(Veritas,1643年)、“荣耀归于基督”(In Christ Gloriam,1650年),以及“为基督·为教会”(Christo et Ecclesiae,1692年);印章展示三本翻开的书本,两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征着理性(reason)与启示(revelation)之间的互动。一份最早期的文献——1642年的学院法例写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认真考虑以认识神与耶稣基督为永生之源(约17:3),作为他人生与学习的主要目标,因而以基督作为一切正统知识和学习的惟一基础。所有人既看见主赐下智慧,便当在隐密处认真借着祷告寻求他的智慧。”[61] 这些校训都是在美国建国前的宗教单一时期定下的。

后来,为符合圣经尊重全人类自由意志但需提供平等的知识受教权发展的学术自由原则,美国取消了基督宗教的唯一性,以宗教中立取而代之。追求真理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事业逐渐兴旺,哈佛大学校训最终确定为“真理”。

学术泛论

[编辑]

招生

[编辑]

哈佛的招生以“高筛选、低转入”见称。大学部哈佛学院2017学年课程的录取率仅为5.8%,为全美最难入读的大学之一。[62] 据统计,有95%获录取的大学新生为高中成绩及课外活动参与率十强的记录保持者。哈佛在2009年赋予266名学生美国国家菁英奖学金英语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Program[63],人数为全美高校之冠。[注 3][64]

教学

[编辑]

哈佛大学为一所面积辽阔及有高住宿率的综合型研究大学。[65]早在1929年就已经获得美国新英格兰学校联会NEASC)的认可。[66] 大学现在提供46个学士主修课程、[67] 134个研究生课程[68] 及32个专业课程(等)。[69] 在2008-2009年期间,哈佛共颁发1664个学士学位、400个硕士学位、512个博士学位及4460个专业学位。[69]

学士的入学申请人数其实只占整体的很少一部分,学士课程主要为艺术及理学范畴(美国不少专业课程只供学士毕业生修读)。在1978-2008年期间,所有学士生需完成七门主修以外的课程,[70] 作为核心课程的一部分;之后课程有变动,在2008年之后,所有学士生除了主修课程,还需完成八类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它们分别是:美学与理解、文化与信仰、数学与简化解释、道德理解、生命科学、物理科学、世界与社会及美国与世界。[71] 另一方面,哈佛的研究生课程则非常多元化,并与其学士生课程有很大的关联。不过,有某一部分的学生及教育组织批评哈佛的学士生课程过于依赖助教,指这样会影响教育质素。[72][73]

哈佛采用学期制教学,每个学年从九月初开始直到五月中旬,分上下两个学期。[74] 学士生在每个学期/半学年里需完成四门指定科目,并须保持这个报读率以维持作为全职学士生的资格。[75] 每个主修科目均提供基础课程及高级课程供学生选择。[76] 以排名首4-5%成绩毕业的学生会获赋予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学位证明,剩下的前15%的学生获“magna cum laude”的头衔,其余的30%则为“cum laude”。[77] 大学不同学科部均有不同的奖学金及奖项颁发。[78] 惟近年哈佛及很多其他的美国大学被批评出现“等级通胀”的情况,很多奖学金及荣誉的要求不断上升,[79] 例如:哈佛学院获得拉丁文学位荣誉的学生人数从2004年的90%,下降至2005年的60%。[80][81][82][83] 不过,也有报告指出,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及拼搏精神却因此得以提升。[84]

2009-2010年的哈佛学士学费为33696美元,若加上住宿等生活杂费的话则为48868美元。[85] 2007年起哈佛实行财政援助计划:所有家庭年收入低于六万美元的学生一律免学费及住宿费,收入介乎六万-八万美元的则每年只需缴付数千元的学费。哈佛还宣布,收入在十二万-十八万美元的,学费为其家庭每年收入的10%。[21] 2009年,哈佛授予总计4.141亿美元的奖学金。[85]

图书馆及博物馆

[编辑]
怀德纳图书馆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中央系统位于哈佛庭院的怀德纳图书馆内,整个系统覆盖80所不同的图书馆,整体馆藏量超过1600万册,使其成为全美最大的学术图书馆网络,同时位居全美第三(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波士顿公共图书馆)[22]。不同的图书馆适合不同类型的读者进入:位处于剑桥市本部的加博科学图书馆(Cabot Science Library)、拉蒙特图书馆(Lamont Library)及怀德纳图书馆为大学生最常去的图书馆;霍顿图书馆(Houghton Library)及亚瑟·伊丽莎白施莱辛格图书馆(Arthur and Elizabeth Schlesinger Library)专门收藏有关美国女性地位发展的历史参考;哈佛大学数据库搜罗各种珍贵的书籍及手抄搞;美国一些最古老的地图、地名册等能在哈佛的蒲赛图书馆(Pusey Library)内找到;而哈佛燕京图书馆内则保管与东亚古老语言相涉的文献。

哈佛大学博物馆列表
    • 卡本特视觉艺术中心(Carpenter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由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现为大学电影及艺术部的数据库。
    • 哈佛艺术馆(Harvard Art Museums),包括:
    亚瑟·M·萨克勒画廊(Arthur M. Sackler Museum),内藏亚洲艺术品
    布希雷辛格博物馆(Busch-Reisinger Museum),内藏中欧北欧艺术品
    福格艺术博物馆Fogg Museum of Art),内藏西方中世纪至今(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英国前拉斐尔派及十九世纪法国)的艺术品。
    施特劳斯保存中心(Straus Center for Conservation
    • 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Harvar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包括:
    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Harvard University Herbaria
    矿物与地理博物馆(Mineralogical & Geological Museum
    比较动物学博物馆(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 阿诺德植物园(Arnold Arboretum
    • 科学历史典藏(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Scientific Instruments
    • 哈佛林之费舍尔博物馆(Fisher Museum at the Harvard Forest
    • 毕巴底考古与民族博物馆(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
    • 闪族博物馆(Semitic Museum
    • 沃伦解剖学博物馆(Warren Anatomical Museum

排名声誉

[编辑]
综合排名
全球名次
ARWU主排名[86] 1
ARWU附属版[87] 1
QS主排名[88] 3
泰晤士主排名[89] 3
泰晤士声誉版[90] 1
美国新闻全球版[91] 1
全国名次
《ARWU》主排名[92] 1
《ARWU》附属版[87] 1
《QS》主排名[93] 3
华尔街》/《泰晤士》[94] 1
《泰晤士》声誉版[90] 2
《美国新闻》全球版[95] 1
《福布斯》[96] 1
《美国新闻》本地版[97] 2
华盛顿月刊[98] 2

各类综合排行榜中,《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与《泰晤士世界声誉排名》自首次发布以来,均一直将哈佛列为最佳学府。[99][100]2003至2009年期间,QS 与《泰晤士高等教育》曾合作发表《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哈佛同样每年位处榜首。[101]

至于个别指标调查,《2015-16年大学学术成就排名》及2011年《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世界大学专业排名》评哈佛大学为第一(后者计算持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总裁一职的校友人数)。[102]根据2016年《普林斯顿评论》的调查,此校为全美学生与家长心中的“第二梦想学府”。[103]哈佛于由 PayScale 举办的2016年《最具价值学府报告》中,位列全国第二十二位。[104]

校园生活

[编辑]
学生人口统计[105]
大学生 研究生 专业修读生 整体美国人口比
黑人/非西班牙裔 7% 5% 6% 12.2%
亚洲人 16% 9% 18% 4.8%
白人/非西班牙裔 43% 42% 42% 63.7%
西班牙裔 8% 5% 6% 16.4%
美洲本土人 0.1% 0.2% 0.3% 0.2%
国际海外学生 10% 27% 14% --

学生群体

[编辑]

2010年的统计显示,哈佛在过去的六年里,学生人数一直维持在一万九千至两万一千名不等。当中,无论是大学生、研究生还是专业课程修读生的男女比例都非常均匀:大学生大约有51%为女性;研究生为48%;而专业修读生则为49%。[105]

体育

[编辑]
哈佛体育场
哈佛男子八人单桨连舵手艇
哈佛-康奈尔曲棍球比赛(2006年)

绯红色(Crimson)为此校的代表色。校刊及校队也以Crimson为名,称之为Harvard Crimson(哈佛绯红)。校方现共有42组男女运动校队,属全美大学体育协会甲组Division I (NCAA))。[106] 但与其他常春藤盟校成员一样,哈佛不提供体育奖学金。其中以哈佛-耶鲁的划船英语Harvard–Yale Regatta足球竞赛英语Harvard–Yale football rivalry最受触目,前者更是全美最古老的大学体育竞赛项目。[107]在19世纪末,包括当时的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在内的反对者,提倡正本清源及限制大学体育竞赛。他们批评有关竞赛过于商业化,另也使学生失去韦编三绝的学习精神。学校体育委员会被逼发展冷门项目——篮球曲棍球,以取代热门的足球棒球赛艇等。可是,校方透过减少财政资助及限制校队离校竞赛的机会,进一步向学校篮球队施压。在种种的压力及反对声音之下,哈佛篮球队最终于1909年衰落。[108]

其最大的体育比赛竞争对手为耶鲁大学,这种竞争关系为两校的传统之一。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的体育竞争一向都非常激烈,当中以始于1875年的美式橄榄球赛事最为受到关注,两校常直接称呼此赛事为“比赛”(The Game)。这传统同时也影响美式橄榄球竞赛的发展模式。1903年哈佛体育场(Harvard Stadium)的新设计及布局减轻了球员们在比赛时跌倒受伤的风险。美式橄榄球之父——当时的耶鲁大学足球队首长沃尔特·坎普表示赞赏,惟希望场地能更辽阔一点,但因哈佛土地面积有限而办不到这点。这促使坎普在1906年想出新的规则以弥补场地面积不足的缺陷。这对美式橄榄球发展影响深远。[109][110] 除了橄榄球,哈佛耶鲁的体育竞争也包括赛艇项目。赛事每年都会在康涅狄格州泰晤士河举行。可是每隔一段时间,它们亦都会联手对阵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此比赛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跨国高校体育竞争活动。[111]

哈佛与其他大学也有体育竞赛,包括与康奈尔大学冰球比赛。

歌曲

[编辑]

哈佛大学有很多励志的歌曲,如 “Ten Thousand Men of Harvard”、“Harvardiana”等。这些均会在比赛打气时播放或歌唱,多由哈佛大学乐队英语Harvard University BandHUB)演奏。新生在入学时亦会获教授这些传统歌曲。[112]

著名人物

[编辑]

教师

[编辑]

哈佛大学聚集很多来自不同学术圈及国家的教师,不少均为该学术领域里德高望重的学者,他们曾或现在任教于哈佛。例如:生物学家艾德华·威尔森[113]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114]化学家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达德利·赫施巴赫[115][116]电子计算机学家迈克尔·拉宾莱斯利·瓦利安特[117]历史学家亨利·路易斯·盖茨[118]经济学家阿马蒂亚·库马尔·森[119]等等。

校友

[编辑]

哈佛大学培养不少著名人士,涵盖不同学科。

政治公共政策方面,不少国内外的国家元首均毕业于哈佛。其中包括8名美国总统,他们分别是: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约翰·肯尼迪乔治·沃克·布什贝拉克·奥巴马[120]除此,其他国家元首则有前智利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前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前哥斯达黎加总统何塞·玛丽亚·菲格雷斯;前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卡洛斯·萨利纳斯·戈塔里英语Carlos Salinas de Gortari米格尔·德拉马德里中华民国总统赖清德、前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前中华民国副总统吕秀莲、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

在体育方面,则有前NBA球星林书豪、索尔·马利亚斯辛、艾德·史密斯,不过后面两位皆只在NBA效力过一个赛季,且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文艺方面,有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得主纳塔莉·波特曼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达米恩·查泽雷等。

在武术教育方面,亦有咏春拳名师郭威贤[121]

其也是62名富豪企业家及335位罗德学者母校,分别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人数均位列美国教育机构之首。[23][24] 除此共有152名诺贝尔奖得主现在或曾经于哈佛学习或工作。

争议

[编辑]

招生争议

[编辑]

2019年美国大学录取贿赂丑闻

[编辑]

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英语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指控哈佛大学为了平衡各种族人数,故意在非亚裔和亚裔申请者分数相当情况下优先录取非亚裔。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英语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称,若是哈佛大学按照成绩来录取,亚裔学生人数将远远高于其他族裔。2019年10月1日,美国马萨诸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艾利森·戴尔·伯鲁斯英语Allison Dale Burroughs裁决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英语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败诉[122]

大众文化

[编辑]

古老的哈佛大学也在不少著名小说及电视电影节目里出现。由威廉·福克纳所著《喧哗与骚动》最为著名。由于哈佛一般禁止在校园里(特别是室内)进行拍摄,故大多有关此校的场景均在别处拍摄模仿。[123] 有关作品包括:《律政俏佳人》《社交网络 (电影)》《无照律师》《爱在哈佛》等等。

注释

[编辑]
  1. ^ 每个大学对计算这个数字都有着不同的原则,如:有些大学并不计算那些在得奖以后才到有关院校的人士,而有些大学则仍将其计算在内;有些亦不计算在校任教不足1年的教职员,但其他的却仍视其为与该校有联系的得奖主。这里显示的数字为在统一采用了最广阔的算法后所得出的结果。详细人物列表请见各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2. ^ We have that within ourselves which assures u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Divine Nature and it is a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of man to be able to rise in that way above material Nature,and to understand intelligent existence.。“我们内心拥有确保我们参与神圣本质的东西,而能够以这种方式超越物质自然并理解智慧存在是人类的一个特殊特征”
  3. ^ 国家菁英学生奖学金是在学生在十一年级时参加的 PSAT 考试中取该州约占应试人数的1%的成绩优秀者,然后继续通过该计划竞争最后的奖学金学生还可以通知所申请的大学以争取更高录取机会,部分大学更给予这个奖学金的获奖者更多的学费折扣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英文)U.S. and Canadian Institutions Listed by Fiscal Year 2013 (PD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Officers and Commonfund Institute. [2014-01-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2-01). 
  2. ^ (英文)Faculty. Harvard University Fact Book (PDF).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009 [2013-05-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4-25).  ("Unduplicated, Paid Instructional Faculty Count: 2,107. Unduplicated instructional faculty count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count for general reporting purposes.")
  3. ^ 3.0 3.1 (英文)Faculties and Allied Institutions (PDF). Office of the Provost, Harvard University. 2009 [2010-08-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05). 
  4. ^ (英文)Harvard at a Glance. [2013-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9). 
  5. ^ (英文)Keller, Morton; Keller, Phyllis. Making Harvard Modern: The Rise of America's Univers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63–481. ISBN 0-19-514457-0. Harvard's professional schools... won world prestige of a sort rarely seen among social institutions. (...) Harvard's age, wealth, quality, and prestige may well shield it from any conceivable vicissitudes. 
  6. ^ (英文)Spaulding, Christina. Sexual Shakedown. Trumpbour, John (编). How Harvard Rules: Reason in the Service of Empire. South End Press. 1989: 326–336. ISBN 0-89608-284-9. ... [Harvard's] tremendous institutional power and prestige (...) Within the nation's (arguably) most prestigious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 
  7. ^ (英文)David Altaner. Harvard, MIT Ranked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Study Reports. Bloomberg. 2011-03-09 [2012-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5). 
  8. ^ (英文)Collier's Encyclopedia. Macmillan Educational Co. 1986. Harvard University,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was founded in Massachusetts in 1636. 
  9. ^ (英文)Newport, Frank. Harvard Number One University in Eyes of Public Stanford and Yale in second place. Gallup. [201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5). 
  10. ^ Birds? Planes? No, colossal 'super-brands': Top Six Universiti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1990-01-01 [2024-12-10] (英语). 
  11. ^ Six 'superbrands': their reputations precede them.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11-03-10 [2024-12-10] (英语). 
  12.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log: how the 'university superbrands' compar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16-05-10 [2024-12-10] (英语). 
  13. ^ (英文)Rudolph, Frederick. 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61: 3. ISBN 0-8203-1285-1. 
  14. ^ (英文)Story, Ronald. Harvard and the Boston Brahmins: A Study in Institutional and Class Development, 1800–1865.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1975, 8 (3): 94–121. ISSN 0022-4529. doi:10.1353/jsh/8.3.94. 
  15. ^ (英文)Farrell, Betty G. Elite Families: Class and Power in Nineteenth-Century Bost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ISBN 0-7914-1593-7. 
  16. ^ 16.0 16.1 16.2 (英文)Member Institutions and years of Admi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0). 
  17. ^ (英文)U.S. and Canadian Institutions Listed by Fiscal Year 2011 Endowment Market Value (PD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Officers and Commonfund Institute. [2012-10-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15). 
  18. ^ (英文)U.S. and Canadian Institutions Listed by Fiscal Year 2012 Endowment Market Value (PD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Officers and Commonfund Institute. [2013-06-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5-12). 
  19. ^ (英文)NACUBO Endowment Study: Institutions Listed by Fiscal Year 2006 Market Value of Endowment Assets with Percent Change (PDF). January 2007 [2013-06-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2-13). 
  20. ^ (英文)US News Best Colledge—Introduction of Harvard.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8). 
  21. ^ 21.0 21.1 (英文)Rimer, Sara; Finder, Alan. Harvard Steps Up Financial Aid. The New York Times. 2007-12-10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9). 
  22. ^ 22.0 22.1 (英文)The Nation's Largest Libraries: A Listing By Volumes Held.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23. ^ 23.0 23.1 (英文)Janhavi Kumar Sapra. Billionaire Universities. Forbes. 2010-08-11 [2010-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5). 
  24. ^ 24.0 24.1 (英文)US Rhodes Scholarship Winners by institution (1904-2013) (PDF). The Rhodes Trust. [2013-09-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9-29). 
  25. ^ (英文)John Harvard Facts, Information..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08. [200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5). He bequeathed £780 (half his estate) and his library of 320 volumes to the new established college at Cambridge, Mass., which was named in his honor. 
  26. ^ (英文)Samuel Eliot Morison. The Founding of Harvard College (1935). : 300. 
  27. ^ (英文)Harvard Office of News and Public Affairs. Harvard guide intro. Harvard University. 2007-07-26 [201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 
  28. ^ (英文)Wright, Louis B.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American Colonies. 2002: 116. ISBN 978-0-486-42223-7. 
  29. ^ (英文)Miller, Neil Brody. 'Proper Subjects for Public Inquiry': the First Unitarian Controvers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ederalist Print Culture.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2008, 43 (1): 101–135. JSTOR 25057536. 
  30. ^ (英文)Nartonis, David K. Louis Agassiz and the Platonist Story of Creation at Harvard, 1795–1846.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2005, 66 (3): 437–449. JSTOR 3654189. 
  31. ^ (英文)Shoemaker, Stephen P. The Theological Roots of Charles W. Eliot's Educational Reforms. Journal of Unitarian Universalist History. 2006–2007, 31: 30–45. 
  32. ^ (英文)Anita Fay Kravitz. The Harvard Report of 1945: An historical ethnography,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1994: 367. 
  33. ^ (英文)Malka A. Older. Preparatory schools and the admissions process. The Harvard Crimson. 1996-01-24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6). 
  34. ^ (英文)Schwager, Sally. Taking up the Challenge: The Origins of Radcliffe. Laurel Thatcher Ulrich (ed.) (编). Yards and Gates: Gender in Harvard and Radcliffe Histo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115. ISBN 1-4039-6098-4. 
  35. ^ 談展望激動落淚 哈佛首位女校長佛斯特贏得掌聲. NOW NEWS 今日新闻. [2013-12-15]. 
  36. ^ 建校371年 哈佛選出首位女校長. TVB 新闻.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37. ^ (英文)Biography -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Harvard University.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38. ^ (英文)Harvard College. A Brief History of Harvard College. Harvard College. [201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4). 
  39. ^ (英文)Details M2 Cambridge Shuttle 请检查|url=值 (帮助). MASCO. [201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7). 
  40. ^ (英文)This month in Harvard History. [201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Edward Harkness’s $3 million gift for an “Honor College,” the seed of the Harvard undergraduate House system. 
  41. ^ (英文)Harvard University - Safety Report. American School Search. [2012-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0). 
  42. ^ (英文)Villa I Tatti: The 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Italian Renaissance Studies. Itatti.it.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1). 
  43. ^ (英文)Harvard University Allston Initiative. Allston.harvard.edu.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44. ^ (英文)Harvard University Allston Campus. PPS.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45. ^ (英文)Office for Sustainability: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200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30). 
  46. ^ (英文)Office for Sustainability: Mission. Harvard University. [200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27). 
  47. ^ (英文)Wingfield, Brian. America's Greenest Colleges. Forbes.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9). 
  48. ^ (英文)College Sustainability Report Card 2010. Sustainable Endowments Institute. [200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3). 
  49. ^ (英文)Harvard Schools. Harvard University.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7). 
  50. ^ (英文)HST Mission. [2013-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7). We train our students to carry their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expertise from the laboratory bench to the patient's bedside and to bring clinical insights from the patient's bedside to the laboratory bench. 
  51. ^ (英文)Harvard Endowment Rises $4.4 Billion to $32 Billion. Harvard Magazine. 2011,. November–December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8). 
  52. ^ (英文)Hechinger, John. Harvard Hit by Loss as Crisis Spreads to Colleges. Wall Street Journal. 2008-12-04: A1. 
  53. ^ (英文)Munk, Nina. Nina Munk on Hard Times at Harvard. Vanity Fair. August 2009 [201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9). 
  54. ^ (英文)Andrew M. Rosenfield. Understanding Endowments, Part I. Forbes. 2009-03-04 [201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4). 
  55. ^ (英文)Vidya B. Viswanathan and Peter F. Zhu. Residents Protest Vacancies in Allston. Harvard Crimson. 2009-03-05 [2011-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9). 
  56. ^ The story of T.H. Chan.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57. ^ 哈佛獲捐4億 破港富豪捐款紀錄. [2016-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8). 
  58. ^ 哈佛大學收4億美金捐款 史上最大筆.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59. ^ 中时电子报. 哈佛獲校史最大筆捐款 華爾街富豪捐120億.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60. ^ 吴象元. 打破校史捐款記錄,哈佛大學獲4億美金捐款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5-06-04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61. ^ 莫莱(Kelly Monroe). 我在哈佛遇見神. 
  62. ^ Yaqhubi, Zohra D. Harvard College Accepts Record Low of 5.8 Percent to the Class of 2017 | News | The Harvard Crimson. Thecrimson.com. [201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7). 
  63. ^ Home Page. www.nationalmerit.org. [2023-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9) (英语). 
  64. ^ (英文)Colleges With the Most Freshman Merit Scholars, 2009.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65. ^ (英文)Carnegie Classifications - Harvard University.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201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9). 
  66. ^ (英文)Roster of Institutions. Commission o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New England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8). 
  67. ^ (英文)Fields of Concentration. Handbook for Students. Harvard College.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3). 
  68. ^ (英文)Degree Programs (PDF).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Handbook: 28–30. [2010-08-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09). 
  69. ^ 69.0 69.1 (英文)Degrees Conferred by Program: Academic Year 2008–2009 (PD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Office of the Provost, Harvard University. [2010-08-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6-11). 
  70. ^ (英文)Academic Information: The Core Curricilum Requirement. Handbook for Students. Harvard College.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71. ^ (英文)Academic Information: 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 Handbook for Students. Harvard College.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72. ^ (英文)Hicks, D. L. Should Our Colleges Be Ranked?. The New York Times. 2002-09-20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1). 
  73. ^ (英文)Merrow, J. Grade Inflation: It's Not Just an Issue for the Ivy League. Carnegie Perspectives.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2004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3). 
  74. ^ (英文)Handbook for students--Academic Calendar. Harvard University. [2013-06-15]. [永久失效链接]
  75. ^ (英文)Academic Information: Rate of Work. Handbook for Students. Harvard College.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76. ^ (英文)Academic Information: The Concentration Requirement. Handbook for Students. Harvard College.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77. ^ (英文)Academic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for Honors Degrees. Handbook for Students. Harvard College.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78. ^ (英文)FINANCIAL AID OFFICE. Harvard University. [201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8). ...has provided assistance to students who need help in meeting their education expenses for over 350 years, enabling us to seek out the most outstanding scholars in the world 
  79. ^ (英文)Primack, Phil. Doesn't Anybody Get a C Anymore?. The Boston Globe. 2008-10-05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2). 
  80. ^ (英文)Brevia. Harvard Magazine. January–February 2003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6). 
  81. ^ (英文)Milzoff, R. M., Paley, A. R., & Reed, B. J. Grade Inflation is Real. Fifteen Minutes. 2001-03-01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04). 
  82. ^ (英文)Bombardieri, M. & Schweitzer, S. At Harvard, more concern for top grades.. The Boston Globe. February 12, 2006. Benedict Gross quotes, 23.7% A/25% A- figures, characterized as an "all-time high." 
  83. ^ (英文)USA Today. Princeton becomes first to formally combat grade inflation. Associated Press. 2004-04-26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4). 
  84. ^ (英文)Kohn, A. The Dangerous Myth of Grade Infla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2-11-08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09). 
  85. ^ 85.0 85.1 (英文)Tuition at Harvard Schools: FY1990 – FY2010 (PDF). Harvard University. [2010-08-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0-10). 
  86.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20.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20 [2020-12-09]. 
  87. ^ 87.0 87.1 Alternative Ranking 2015 ( Excluding Award Factor ).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5 [2020-12-09]. 
  88.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2020-12-09]. 
  89.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2020-12-09]. 
  90. ^ 90.0 90.1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20.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0 [2020-12-09]. 
  91. ^ 2021 B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21 [2020-12-09]. 
  92.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20: USA.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20 [2020-12-09]. 
  93.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2020-12-09]. 
  94. ^ Wall Street Journal/Times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Rankings 2021. Wall Street Journal/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21 [2021-01-24]. 
  95. ^ 2021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21 [2020-12-09]. 
  96. ^ America's Top Colleges. Forbes. 2019 [2020-12-09]. 
  97. ^ Nation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20 [2020-12-09]. 
  98. ^ 2020 College Guide and Rankings. Washington Monthly. 2020 [2020-12-09]. 
  99.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Harvard University Ranking Profile.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8). 
  100. ^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6.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6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101. ^ Ted Nesi. Brown slips i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Providence Business News. 2009-10-09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15). 
  102. ^ 2015-2016 WORLD RANKING (1-250). University Ranking by Academic Performance (URAP) Research Laboratory. 2015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2). 
  103. ^ College Hopes & Worries Press Release. PR Newswire. 2016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104. ^ College ROI Report: Best Value Colleges. PayScale. 2016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9). 
  105. ^ 105.0 105.1 (英文)Degree Student Head Count: Fall 2010 (PDF). Harvard University. [2013-03-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4-18). 
  106. ^ (英文)The Harvard Guide: Financial Aid at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2006-09-02 [201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2). 
  107. ^ Harvard, Yale Heavyweights Renew College Sports' Oldest Rivalry Saturday. Official website of Harvard athletics(哈佛体育校网). 2011-05-26 [2015-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8). ...for the 146th rowing of the Harvard‑Yale Regatta, America's oldest intercollegiate sporting event. 
  108. ^ Marc Horger. "A Victim of Reform: Why Basketball Failed at Harvard, 1900-1909,". New England Quarterly. 2005: 49-76. 
  109. ^ (英文)History of American Football. Newsdial.com. [201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5). 
  110. ^ (英文)Nelson, David M. Anatomy of a Game: Football, the Rules, and the Men Who Made the Game. 1994: 127–128. 
  111. ^ (英文)Yale and Harvard Defeat Oxford/Cambridge Team. Yale University Athletics. [201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3). 
  112. ^ (英文)A Harvard tradition. [201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2). ...have taught the freshmen the fight song “Ten Thousand Men of Harvard” 
  113. ^ (英文)E.O. Wilson Biography. [201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8). The following year, he joined the Harvard faculty, a relationship that was to last his entire career. 
  114. ^ (英文)Roy J. Glauber. Harva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0). 
  115. ^ (英文)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0:Elias James Corey.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In the spring of 1959 I received an offer of a Professorship at Harvard, which I accepted with alacrity ... 
  116. ^ (英文)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6 Autobiography.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6). This new field developed rapidly after I returned to Harvard in 1963 as Professor of Chemistry. ... 
  117. ^ (英文)‘Probably Approximately Correct’ Inventor, From Harvard U., Wins Turing Award. [201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3). a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at Harvard University... 
  118. ^ (英文)History of American Civilization Program. Henry Louis Gates, Jr.. Harvard University. 2008 [2008-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4). 
  119. ^ (英文)Amartya Sen. Harvard University. [201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120. ^ (英文)Obama joins list of seven presidents with Harvard degrees. Harvard University. 2008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121. ^ (英文)陈笑仪、郭威贤哈佛大学谈「捍卫武术的名誉和价值」. Bostonese.com Online Journal. 2018 [2018-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8). 
  122. ^ 哈佛大学招生案:法院裁定“歧视亚裔”不成立. [201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2). 
  123. ^ (英文)Nathaniel L. Schwartz. University, Hollywood Relationship Not Always a "Love Story". The Harvard Crimson. 1999-09-21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