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朴
外观
董朴(15世紀—16世紀),字汝淳,湖廣黃州府麻城縣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董朴是贈員外董紹之子,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舉人,二十年(1484年)成進士[2],弘治年間獲授重慶知府,任內廉潔愛民,在該地申明禮義、改正風俗,因父母逝世回鄉,重慶人民刻石銘記他的德行。
董朴服闕後得起用為楚雄知府,於該處教育農桑、建立碉堡、修築學舍、增加祭器,尤其勤勞講學,又資助貧窮子弟婚葬;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陞官江西右參政,所至得稱廉正,八年(1513年)正月因剿賊戰敗,被降一級。辭官後薄田敝廬終老,寫作的詩詞類似陶潛與韋應物,時稱「董五言」[1]。
家族
[编辑]祖父董應軫,字宗南,宣德七年壬子乡举第一,授郑州学博,擢福建提学佥事。会广寇乱,举朝以经济推应轸升参议,平蛮有功,致仕归。有七子,董绪、董紀皆为舉人;董紱、董𦁄、董䋊,皆進士。父董绍。
子董士毅,字惟远,號三泉,正徳庚午举于乡,授四川南充令,一介不取,有“青菜布衣、破伞羸马”之谣。升守蓬州,清操益励,归时囊无长物。正德戊辰大旱,捐谷倩人,埋瘗饥殍,不下数千。
參考文獻
[编辑]- 耿恭簡集《參政董朴传》
- 民國《麻城縣志》·卷八上·選舉志一
- 民國《麻城縣志》·卷九·耆舊志一
官衔 | ||
---|---|---|
前任: 毛泰 |
明朝重慶府知府 弘治年間 |
繼任: 屈直 |
前任: 吳哲 |
明朝保定府知府 弘治年間 |
繼任: 董傑 |
前任: 朱繼祖 |
明朝楚雄府知府 正德年間 |
繼任: 仰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