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塔
琶洲塔 | |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广州市海珠区 |
分类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时代 | 明 |
编号 | 3-25 |
认定时间 | 1989年 |
琶洲塔是广东广州的一座古塔,位于海珠区新港东路的琶洲村。塔址原为珠江中洲渚,两山相连形似琵琶,故名琶洲,塔以琶洲为名。琶洲塔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外观9层内分17层,高50余米。
建塔时,琶洲未与珠江南岸相连,仍屹立于江中,对进出广州的船只起了导航的作用。由于其似中流砥柱,被列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琶洲砥柱”。
建筑
[编辑]琶洲塔塔高60多米,内膛为八角直井式。首层直径为12.7米,边长为4.95米,塔壁厚3.97米,辟三门,南北门进首层塔心室,西门原有砖砌梯级上2层暗层塔心室。塔梯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盘旋而登顶层。塔每级设龛。塔基座平面为八角形,每边长5.6米,基高1.15米。由红砂岩垒砌,基面以灰色斑岩铺砌,基侧八面分别刻有八卦图。塔基八个角均镶石刻托塔力士,力士呈跪状,头顶塔,或双手托塔,或单手托塔,形态栩栩如生,每个力士均高0.5米,宽0.5米。塔身转角均置红色倚柱,柱头施黑色及红色额枋,墙身以灰浆批荡成白色。额枋上以六叠菱角牙砖叠涩出檐,首层出檐0.85米,各叠红白相间。每级的腰檐上,以四叠菱角牙砖叠涩挑出平座。第二级平座宽0.69米。各级平座有木护栏。塔顶为八角攒尖顶,顶檐为铁铸雁形角梁伸出,以悬挂塔钟,塔顶还设凌霄角塔刹。整座砖塔由下至上,每层呈递减势盘旋而上,从首层每边长约5.6米,至第二层的5.25米,第三层的4.9米,第四层的4.62米,第五层的4.2米,第六层的3.89米,第七层的3.85米,第八层的3.6米,第九层的3.4米,越往塔高层其塔廊越显挤窄,最顶层外廊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行。
清末仇池石辑《羊城古钞》卷七中记载:“海鳌塔,在城东南四十里琵琶洲上,……洲当会城下游,有二山连缀,穹然若魁父之邺。其内一石山冢高平,建塔其上,名曰海鳌,盖以常有金鳌浮出,当如白日也。赤岗、海鳌两塔屹然与白云之山并秀,为越东门户,引海印、海珠为三关,而全粤扶兴之气乃完且固。盖吾粤诸郡以会城为冠冕,会城壮,则全粤皆壮。乃今三塔在东,三浮石在西。西以锁西北二江之上游;东以锁西北两江之下流。而虎门之内,有浮莲塔(即莲花塔)以束海口,使山水回顾有情,势力愈重。是浮莲塔又为江上之第三道塔云。”
1960年代初,当局曾计划利用琶洲塔将其建成一个旅游区。1963年3月,琶洲塔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年久失修的琶洲塔、海鳌寺庙等建筑依然残破不堪,塔梯、外廊护栏危怠,作用已失。附近的小朋友及外地游客经常冒险攀塔,不慎失足跌死的事故时有发生。
破坏
[编辑]琶洲塔旁原有海鳖寺和北帝宫,但已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65年,在广州市郊区六届一次会议上,有代表提案要求处理好琶洲塔等建筑的问题。为此,广州市郊区人民委员会房地产管理科、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琶洲村生产大队等单位共同查勘,均一致认为海鳌寺庙已没有修建价值,应予以拆卸,并考虑把拆下来的砖、瓦、木、石等材料部分将料抵工,移作危房修理。而一些大的石块、石柱则拔给琶洲生产大队用作公益事业。寺庙内的有关碑石文物交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最后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才真正将庙宇清拆。被拆毁寺庙的大白砖石用作琶洲村兴修水利,一些用来铺垫村路。对琶洲塔则作了一些抢救性措施的修补,阻塞登塔入口处,严禁攀登危塔。
1992年初,香港人汤宝森先生捐资50万元人民币,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修缮。同年8月开始第一期工程,“复原”了塔顶凌霄阁、塔外墙、栏杆。199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拨款60多万元,继续对琶洲塔进行第二、第三期工程。先后复原了塔内层楼板、楼梯、塔内墙、走廊、神龛等部位,并美化塔外周围的环境。1996年2月,耗资120余万元修复的琶洲塔终于完工。
英文
[编辑]百多年以来,由于所在地琶洲的东南侧紧邻黄埔洲,上有黄埔村及闻名海外的酱园码头(黄埔古港“Whampoa anchorage”),而琶洲与黄埔洲后因泥沙堆积已相连,英文直接把此岛称为“Whampoa Island”,故琶洲塔在英文世界一直被约定俗成地称为“Whampoa Pagoda”,中文回译为“黄埔塔”。有部分文献亦有使用粤音译名标记为“Pa-Chow Pago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