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沙市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沙市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国荆沙地区及其近郊一带
母语使用人数
约600余万
语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管理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cmn
ISO 639-6xghu

沙市话是荆沙地区方言的标准音、通用语,历史上曾是沙市市的官方语言。荆沙方言沙市话城里话及其周边方言的统称(学术上)。荆沙地区分属多个不同片区的西南官话乃至不同的方言,荆州城内和沙市市区和郊区的口音和调值有所区分。

历史

[编辑]

地域性差异

[编辑]

在荆沙地区,除中心城区之外,往西的太湖、马山、川店,朝北的纪南、庙湖、杨泗,向东的岑河、熊河、郝穴,往南的埠河、弥市等四处方言,皆各有差异。所谓中心城区,也就是通常所称“沙市”和“城里”,多年间已经形成一个“方言岛”,其语言在声腔、音调、咬字、达意方面,都与周边乡镇有所差异;而这种情况的形成,也正是由于历史原因在本地所造成的一种特定的区域文化现象。

荆沙“方言岛” 形成的历史地理特征

[编辑]

从某种意义上讲,“沙市”和“城里”这一带之所以会形成一个“方言岛”,是因为在古城范围内二者正好是一对呈双子星座形态所形成的居民住宅区。在以往的多年间,以中心城区而论,“城里”,往往偏重于为政治、教育中心,而“沙市”则偏重于为商贸、文化、经济中心,所以在许多表述中,说沙市是荆州的外港市镇。

汉语方言一般分为七大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官话方言,又称北方方言;荆沙方言,归属于北方方言,通常被认为在 “西南官话区”之内。西南官话的涵盖范围,大体上包括鄂、湘、川、渝、滇、黔、桂等省的大部分县市。在20世纪以前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沙市位于荆襄古道与西南官道跟长江形成的大十字交通枢纽上,所以它的形成,有着十分鲜明的区域持征。

荆沙方言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

[编辑]

唐朝末年,就有“江陵城下30万户”的历史记载。由于它特殊的地理区位,这一座古城在兵燹战火之中,往往是群堆逐鹿的战场,遭受的战争创伤可说是不绝如缕。然而,它哪怕是几度平毁,但是又几度兴建。

到了清代中期,也就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依然是华中经济发达地区向西、向南、向西南引伸延展的货物集散地。

“十三帮”就是这种社会结构的直接产物。它们有的是一个或两个行省,有的是一个或数个府、道,甚至县。分别为汉阳帮、武昌帮、黄州帮、四川帮、湖南帮、河南帮、江西帮、南京帮、浙江帮、福建帮、徽州帮、太平帮、山陕帮等。

与武汉方言语音相似的原因

[编辑]

武汉方言和荆沙方言在发音上极为相似,而两地之间却隔着方言完全不同的区域。

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汉江交汇处,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达千万。历史上武汉也因其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使得这座城市得以吸收天南海北的口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腔调,被称为“汉腔”,与周围口音完全不同。 荆州是上古时期大禹划定的九州之一,地处长江之滨的江汉平原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发达,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武汉和沙市本来是两个不同的城市,相隔甚远,但武汉方言作为“方言岛”与周围口音不一致的情况下,却与几百公里之外的沙市方言发音极其相似,原因何在?

荆沙方言和武汉方言皆属于官话中的西南官话,归属“武汉-天门片”(武天片)。

武汉方言包括零声母在内有20个声母。如:p.p',m.fitt',n,ts,ts’,s等,韵母总共53个韵母";荆沙方言共有声母17个(不包含零声母),如p, ph, m, t, th, Un等,韵母共36个。

尽管武汉方言和荆沙方言声母和韵母数量相差甚多,但仅从腔调上看非常相似,因为它们都拥有一样多的音调和调值,如果不是母语人士很难在听感上区分这两种方言。

湖北的很多方言都是在楚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沙市由于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扼守南北,历史上一直是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焦点,楚国更是定都于纪南城,是为郢都。

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荆沙方言在历史上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言体系。

直到今天,荆沙地区的很多县市的方言中仍然带有很多古楚语的词汇,如流行于当阳、钟祥、京山,荆州城郊区等地的方言中仍然有大量的r颤音,并且这些方言中某些句式普遍带有具有楚辞特征的“兮”,如“你克哪兮?”(你去哪里?)。

随着西秦统一中国,楚文化随之没落,楚地语言也随着历史的大流转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湖北腹地由于地处江汉平原,没有难以逾越的大河山川的阻隔,人们所讲语言大致相当,但历史上兵争战乱,南来北往的人们迁徙往复,湖北各地的方言必然发生变化。

明朝洪武年间,由于各种政治,经济原因,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另一方面,大量江西人进入湖北,是为“江西填湖广”。江西移民进入湖北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江汉平原和北部的襄阳,西部山区甚少涉足。这一人口大流动必然带来语言上的大融合,使得湖北本土的语言发生改变。

但武汉和荆沙一直都是政治,经济重镇,其社会地位向来很高,无论外来的语言如何影响,其高层的社会方言在短时间内也不会被其影响到,而且为了突出其与移民不同的身份,这两地的人们还会故意强化自己的母语方言,这也是为什么江汉平原普遍受语言融合影响而武汉、荆沙两地语言保持不变的一个可能性,特别是荆沙,有清一代,也没有因满族人的驻军城内而改变自己的口音,相反,随着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驻防的满族人放弃了自己的“东边腔”,改成了现在的“荆州城内腔”“。

由此可见,武汉方言和荆沙方言之所以相似,可能是由于在“江西填湖广”时,两地人民对自己母语方言的坚守呵护所致。

武汉和沙市同为长江沿线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商贸往来的过程中,两地人民自然交往密切,武汉码头上会聚集着许多沙市人,沙市码头则会有许多武汉口音的人各处忙碌。近代以降,武汉的地位早已超越沙市,成为了华中地区的中心,当两个通商口岸的人们在将往时,社会地位高的社会方言自然会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换句话说,武汉方言自然会被沙市地区的人民模仿,这是武汉,沙市两地口音相似的另一个可能原因。

武汉和沙市在地理位置上相去甚远,一个在江汉平原东缘,一个在江汉平原腹地,可是两地的方言在腔调上却极其相似。语言的演变必须从历史上找线索,进行分析,经考查,我们相信这两种方言之所以相似其可能原因是历史上的移民潮和两地的经贸往来。

音系

[编辑]

声调

[编辑]

作为西南官话,现代的沙市话和多数西南官话一样具有4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有轻声变调。

声母

[编辑]
塞音 塞擦音 擦音 鼻音 边音
清音 清音 清音 浊音 浊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不送气 送气
双唇音(盾音) /p/
b ㄅ
//
p ㄆ
/m/
m ㄇ
唇齿音(矛音) /f/
f ㄈ
齿龈音(阳音) /t/
d ㄉ
//
t ㄊ
/ts/
z ㄗ
/tsʰ/
c ㄘ
/s/
s ㄙ
/l/
l ㄌ
龈颚音(腭音) //
j ㄐ
/tɕʰ/
q ㄑ
/ɕ/
x ㄒ
软颚音(齴音) /k/
g ㄍ
//
k ㄎ
/x/
h ㄏ
  • 沙市当中,n/l为同一个声母,实际发音为略带弱鼻音的/l/。
  • 在沙市周边的荆州地区,同时存在着一个特殊声母[n],仅仅用在您这个称谓的当地方言,读作/nka/,沙市本地人仍然读作/lka/
  • 荆州区北部部分地区如太湖港管理区川店镇纪南镇很多人平舌音都发翘舌音,资市镇滩桥镇岑河镇观音垱镇有一部分字发zh和ch的翘舌音(zh的发音会偏向弹舌音),其他地区基本上只发平舌音
  • 荆州城内,存在和国语r近似的声母/rs/,但沙市人则存在两种分化:1.变为零声母,如 日;2.变为/l/,如 如

韵母

[编辑]
开尾 元音尾 鼻音尾
开口呼 /ɯ/
w

/a/
a

/o/
o

/ɤ/
e

/ai/
ai

/ei/
ei

/ao/
ao

/ou/
ou

/an/
an

/ən/
en

/ʊŋ/
on

齐齿呼 /i/
i

/ia/
ia
ㄧㄚ
/ie/
ie
ㄧㄝ
/iao/
iao
ㄧㄠ
/iou/
iou
ㄧㄡ
/ian/
ian
ㄧㄢ
/i̯ɛn
ien
ㄧㄣ
/in/
in
ㄧㄥ
合口呼 /u/
u

/u̯a/
ua
ㄨㄚ
/u̯ai/
uai
ㄨㄞ
/u̯ei/
uei
ㄨㄟ
/u̯an/
uan
ㄨㄢ
/u̯ən/
uen
ㄨㄣ
撮口呼 /y/
y

/yo/
yo
ㄩㄛ
/ye/
ye
ㄩㄝ
/y̯ɛn/
yan
ㄩㄢ
/yn/
yn
ㄩㄣ
/y̯ʊŋ/
yon
ㄩㄥ


  • 当地o、uo不做区分,yon、ion亦不作区分。
  • /n/和/ŋ/有时候不构成对应,/ŋ/经常发成/n/的音,此种现象在沙市江陵县的资市、滩桥一带较为严重,沙市方言基本上没有/ŋ/的音,其他乡镇大多数情况下/ŋ/也都发/n/的音
  • 公安县石首市全境、和江陵县部分地区部分/u/发音的字(五、武、伍)会发/vu/的音
  • 部分合口呼与撮口呼的字与国语相反,但基本遵从古汉语的规律,如“防疫”、“疫苗”的“疫”多读成/y/。粤语wan 沙市话 yon

运 芸 尹 允 云 ;粤语wing 沙市话 yn 荣 永 泳 颖 ;粤语jung 沙市话 yon 蓉 融 勇 绒;粤语 jing 沙市话 yin 萤 赢 盈 荧;粤语 jing 沙市话yn 营 莹。

声调

[编辑]
切韵调类
声母清浊 清、次浊 全浊 清、浊 清、浊
调类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阳平
调值 55 213 42(连读时第二个同音调字多读为44) 35 (213)
例字

形态

[编辑]

沙市作为南来北往的一个重要商埠,当地方言的词汇汇集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词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如来自湘语的“偕”“𣕅”“𣁳”“斢”,来自关中方言的“周正”,来自吴方言的“急作”,源自东北方言“忽悠”的“忽”等等。

词汇

[编辑]

名词

[编辑]

荆沙方言的面词当中存在着“子化”现象,即部分北方官话当中存在儿化音的名词在当地方言中对应“子”,荆州和江陵、沙市部分区域这个字会发弹舌音/r/

词汇 释义 例句
老头子 爸爸,有时候也指爷爷 我老头子打麻将去哒
老巴子 老年妇女,有时也指奶奶 他屋里老巴子过世哒
涎水 口水 你烧的菜看起来就蛮好吃(qi),看得我涎水都流出来哒
策巴子 爱漂亮的妇女 咧策巴子又搞得花枝招展的就上街上买东西去哒
缺巴子 有蛀牙的人或没牙的人 咧缺巴子牙齿都掉光哒
对于成年男子的称呼(含轻蔑之意) 咧乡巴佬像没见过世面的
偕(ha) 全,都 咧碗肉偕是我的
𣕅(pao) 十(也常常和“把”连用,表示“十几”) 我记不到咧是好多钱哒,大概𣕅把块钱唦
瞎巴子 瞎子、看不见的人 你戴个墨镜我说个不好听的话就像个瞎巴子
疙膝包子 膝盖 大腿和小腿的中间就是疙膝包子
杂货 动物内脏 我们今日弄点杂货搞火锅吃
撒嚡 拖鞋 今日卖哒双撒嚡
套嚡 雨靴 下雨要穿套嚡
瓮嚡 毛鞋 天道变冷哒,要买瓮嚡穿哒
伢儿 孩子 你们屋里伢儿今年好大(多大)哒
孙(sen)伢子 孙子 今年我们屋里孙伢子考取哒北京大学
麻木 人力三轮车,电麻木是电力三轮车 咧里没得的士(出租车),我就只能坐麻木过来了
日白 聊天扯闲话,也有形容人说瞎话说谎的意思 你就只晓得日白
撮白 聊天扯闲话 我今日撮哒大半天的白
坨子 拳头 我一坨子把你打飞
倒拐子 手肘 我倒拐子蛮疼
膈亢(huang) 脖子 他胖的都没得膈亢哒
茅厕 意思即“厕所” 找不到茅厕(maosi),我粑粑要拉得裤子里哒
摘(ze)食 意为用作礼物的食品 我今日去走亲戚跟你们屋里伢儿带滴噶摘食
高头 上面 桌子高头的吃的你拿没得?
底下(ha) 下面 咧茶几的底下有个电暖器,可以热哈脚
架势(gasi) 开始 动画片架势哒
曲鳝子 蚯蚓 我在屋里院子里看到哒一条曲蟮子
下地 结束 时间到了,表演也该下地哒
姆(m)妈 本指母亲,现仅仅是对于母亲较粗俗的说法,用于脏话 日你姆妈的,今天你跟老子邪完哒(你还反了不成)
参(cuan)瞌睡 睡觉 你先玩电脑,我参瞌睡去哒
调管子 捉弄人 咧人蛮欢气(喜欢)调别个管子
扛把子 首领、头头的意思 小明真不愧是班级的扛把子
乔子 情人 他又在外头搞哒个乔子回来哒

特殊的时间名词

[编辑]
词汇 释义 例句
一刻钟 十五分钟 高铁大概是在发车一刻钟之前提前检票
转钟 凌晨0点钟,凌晨0点-4点之间的时间段也会用此词表示 都转钟哒还不睡,是不是要熬通宵啊

形容词

[编辑]
词汇 释义 例句
不绣货 形容东西沉重的意思,引申义为形容某人很厉害 咧东西蛮不绣货
三不子 偶尔 我没得空的,只能三不子儿过来看哈
怕丑 形容某人害羞 哈(都)是男的,你怕个么子丑呢
无计奈何 形容无所事事、无可奈何的样子 因为疫情他在屋里被困了2个多月,现在又找不到工作,真的是无计奈何
巧儿的姆妈生巧巧 形容非常巧的样子 今日真的是巧儿的姆妈生巧巧,您今日来哒
称妥 明白、清楚 咧人真的是糊不称妥(把事情搞不清楚)
贱耙 形容爱和某人作对 你真是个贱耙佬
(二极) 管子坏了/打铁了 形容某人脑子坏了 你是不是管子打铁哒
俩胯 形容邋遢、肮脏 他看起来像几个月没洗过澡一样的,俩胯死哒
清晨八早、无早八早 很早的意思 看你平时睡得蛮晚,今日啷么清晨八六早的就起来哒
没得来性 形容某人没有用、没有出息 咧伢儿搞个么子工作都搞不下去,真的是没得来性
缠不赢 占不到某人便宜 我缠不赢您
懒精 形容某人偷懒不想做事的样子 今日我懒精发哒,在床上躺到就到哒12点钟
蛮折人 形容很丢人的样子 您是不是觉得蛮折人啊?
一皮条 一大串 就算把咧些都做完哒,还有一皮条的还等到我在
撩撇 快速、方便 咧种方法真的是蛮撩撇,又省时间
记诟 想念、挂念 好几年没见面哒,我一直都蛮记诟你
掉味 形容丢脸 你做咧种事也不嫌掉味
黑气(heqi) 形容很傻很笨的人 你咧个黑气,咧点小事都做不好的吗
撩贱 形容某人爱惹是生非 你咧伢儿,么子好的不学,非要学别个到处撩贱
毛窍 形容某事出了问题,不正常 咧人真的是脑壳有毛窍
靠门 肯定,绝对 你屋里老头子靠门又出去打牌去哒
没得名堂 形容没大没小、不懂得分寸 你跟老子没得名堂
瓜溜苕 从苕代表一个人傻发展出的独特意思,意指表面上看起来很不错,其实是个傻逼250 他看起来像蛮溜耙(干活很利落),其实就是个瓜溜苕
气色 不好问的味道、臭味 咧菜闻起来攀(有)气色,是不是湿气(变馊、放坏)哒
暴暴 形容笨蛋的意思 咧人搞么侯都不行,就像个暴暴一样的
暴里暴气 形容傻里傻气的意思 咧人真的是暴里暴气
邪费 意为讨厌 我蛮邪费你
急作 来自于吴方言的词汇,表示窘困、呆板、呆滞的意思 你咧人蛮急作呢
黑漆麻拱 很黑没有光线,伸手不见五指 咧黑天瞎火的,黑漆麻拱,也不打个电筒
来自于东北方言的“忽悠”,表示欺骗的意思 咧黑心商家专门忽消费者,总算是倒闭哒
周正 来自于关中方言的词汇,表示清瘦、俊秀、英武的意思 咧男伢儿看起来像蛮周正
暮气 意为反应迟钝、呆头呆脑 咧伢儿看起来么子都好,就是稍微暮气了点
𫌨缕(luó lǚ) 啰嗦,唠叨
雀雀(qio qio) 小鸟或男性性器官

动词

[编辑]
词汇 释义 例句
挪开 把那把椅子辗开
我今日要坟死你
哈菜 夹菜 我跟你屋里伢儿哈的菜吃哒没得
把你手里的东西先噶得桌子高头
𣁳(wa) 没得水瓢啷么𣁳水喝
斢(tiao) 跟我把东西斢一下

代词

[编辑]
词汇 释义 例句
么子 什么 你说么子?
么侯 什么事 你搞么侯?
么逼 什么粗俗一些的说法 你他姆妈的在咧里搞么逼啦?
好多 多少 你要好多钱?
啷/啷么 怎么,近似于重庆话的“啷个” 你要啷么搞?
我(wo或者ngo)
你(li)
您 (读/nka/或/nlan/多写成恁噶) 您身体还好唦?
到咧里还有好远?
喏里有么子好玩的没得?
哪(la)
  • 当地的“您”后面可以接复数人称变成“您们”,不同于普通话的“您”后不可接复数人称

语气词

[编辑]
词汇 释义 例句
该词和湖南湘语用法基本一致,表示“了”用在句尾的意思 我来哒!
的(di) 表肯定语气 我姐姐昨日走的
兮(xie) 表示方位时后置的语气词 今日要去那兮去唦
用在句末表示揣度、停顿或祈使的语气,大致相当于“吧(ba)”“嘛(ma)” 好哒唦

某些字的特殊读法

[编辑]
  • 某些n或r开头的字n或r的音会变成y,如女(yu),容(yong)(沙市及周边地区不适用于此规则而一律读l),某些r声母的在沙市区都发l的音,如热(le),柔(lou)
发音
文读la 白读liao
shang
文读chang 白读shang
luei
文读yan 白读an
(ng)ai
ye,如造孽、过孽(两个人争执、闹矛盾的意思)
文读jia 白读ga

女性称谓男性化形象

[编辑]

在沙市话里面有着特殊的女性称谓男性化形象,一般用“爹”字居多,如伯母叫伯爹,阿姨叫幺爹,外婆不叫四川方言的“家婆”而叫“家家”(gaga)

语法

[编辑]
  • 荆沙方言中常以“个”作前缀。例如“个小坏蛋”、“个糊涂虫”,“个狗东西”,这个"作前缀时,书面语中不用,口语中,“个”读轻声,略有“这个”义。不过,“个”的语义是多样的,可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可表示亲切、亲近,也可表示厌恶的情感。”
  • 荆沙方言中常用“子”作后缀。荆沙地处我国南北方交叉地带,“子”缀的使用,具有南方方言色彩。“子”缀十分丰富,例如“猫子”、“老头子”、“老巴子”、“幺子”、“等下子”等。与普通话相比,荆沙方言的“子”缀,大大超过普通话名词子缀之范围,很多名词在普通话中均不带“子”缀。并且有些话中的“子”也不再表示附加意义,仅仅是个“词缀”形式而已。
  • 荆沙方言中常以“佬”、“鬼”作词缀,词例不多,但频率较高。例如“好哭佬”、“好吃佬”、“讨米佬”、“佬”、“鬼”作词缀时,词义一般会有“轻蔑”意,它们作为构词成分时,随意性大。“老鬼”用法较为特别,一般是上年纪的夫妻之间,妻在与第二者讲话时称自己丈夫为“老鬼”,有时老年人互相戏谑时,男性老年人被称作“老鬼”,而年轻人将某上年纪男性问事、邻里称“老鬼”时,只在背后议论时候。略带轻蔑意,但一般不含恶意。
  • “A里(的)》A里(的)”词语形式是荆沙方言中常用的动词重叠形式,在句中主要作状语。例如“慌里慌里往回跑”、“爬里爬里追”、“汪里汪里哭”,“赶里赶里喊”、“转的转的看”“偷的偷的瞄”。“A里(的)A里(的)”形式,在运用时有生动感和形象感。
  • “无+形容词+八+形容词”的格式,表示人或事物的状态达到非常的程度。如说“无大八大”即非常大(很大),“无黑白黑的”即非常黑。这个结构表示的程度也很强。其他如:无高低/矮/重/轻/长/短厚/薄/硬/软/远/淡/冷)八高(低/矮/冲/轻/长/短厚/薄淡/冷)。据资料显示,别的方言中也有这样的格式,只是由丁第一个音是轻声(较模糊)而转写成“不”(扬州、徐州),有的是“八”或“十”(长沙“无时八份”或作“无绘十绘”即很迟)。
  • 荆沙方言在表示对人或对物的某种处置,通常在句子里用介词“把”引出处置的对象,即受事者。再在句子术尾加“它”(没有其”体意思,作为助词,表示祈侠语气。)来强调。如:“把汤趁热喝了它”,这句话用标准用语说应该是“趁热把汤给了””,“等我把这几页看完它”,用标准用语应说成“等我看完这几页”,再如“你还不快把这些东西丢了它”,“想法子把这个人打发走它”,“我恨不得把他赶了它”,“你把渣滓倒了它”。由此可看出,在荆州方言的“把”字句中,修饰语提前放化宾语面,动词前面,未尾还会加上:没有具体意义的伪助词“它”,如前面提到的“把汤趁热喝了”它等。
  • 在荆沙方言里“巴子”做词缀时,略带贬义,但贬义小于“佬”或“鬼”的词缀,如“缺巴子”、“老巴子”、“策巴子”。

参考文献

[编辑]
  • 马敏。湖北荆州方言音韵声调特点。长江大学,2013年。
  • 郝建军。武汉方言与荆州方言语音相似之原因探究。时代教育,2017年。
  • 张燕。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荆州方言的变迁。文教资料,2006年。
  • 郭家祥。荆州北部土语中的语气词初探。黄冈师范学院,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