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丹寨话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丹寨话
[tjia˧ ʦai˩˧ xua˩˧]
区域 中国 贵州丹寨县
语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管理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zh (汉语)
ISO 639-2chi (汉语) (B)
zho (汉语) (T)
ISO 639-3cmn (官话)
ISO 639-6qnan

丹寨话(本地发音:[tjia˧ ʦai˩˧ xua˩˧),指贵州省丹寨县的汉语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一版)和ISO 639标准都划入西南官话黔南片[1],新版分区依照李蓝研究,划入桂柳片黔南小片[2]。丹寨县人口以苗族为主,包括水族侗族等总计少数民族占比80%以上,但各民族间普遍使用汉语丹寨话作为跨民族交际用语以及公共用语。

音韵

[编辑]

声母

[编辑]

不按实际音值精确记音,而是将音位变体合并来考量,丹寨话共有22个声母(含零声母)[3]

双唇 唇齿 齿后 齿龈 硬腭 软腭
塞音 不送气 p
t
k
送气


塞擦音 不送气 ts

送气 tsʰ
tɕʰ
鼻音 m
n
ŋ
边音 l
擦音 f
s
ɕ
x
v
z
ɣ
零声母 0

注:

  1. [v]唇齿浊擦音显著。
  2. [n][l]与北京话发音相同,[n]鼻音明显。
  3. [tɕ][tɕʰ][ɕ]在撮口呼前是[t͡ʃ][t͡ʃʰ][ʃ]。
  4. [k][kʰ][x][ŋ]在齐齿呼前是[c][cʰ][ç][ɲ],实际发音中存在的其他腭化辅音如[tj]、[pj]等也处理为在齐齿呼前的条件变体。

韵母

[编辑]

丹寨话共有33个韵母[4]

开尾 元音尾 鼻音尾
开口呼 ɿ
ɤ
a
o
ɛi
ai
au
əu
ən
ɑŋ

齐齿呼 i

ia
io
iɛi
iau
iəu
iu
in
iɑŋ
ioŋ
合口呼 u

ua
uai
uən
uɑŋ
撮口呼 y

ya
yn

注:

  1. [ɤ]舌位偏央,[uɤ]接近[ʉə]。
  2. 所有现存的鼻韵尾都还较稳定。
  3. [iu]的中间无过过渡音,只用于文读。
  4. [iɛi]只用于文读,实际音值接近[iɛe]。
  5. [y]单独作韵母时音值接近[yi],收音时唇形已完全展开。[ya]的实际音值接近[yæ]。
  6. [o][u]的唇形均不太圆,[u]单作韵母时唇齿有摩擦成分接近[vu]。

声调

[编辑]

丹寨话有5个声调,古入声字独立成调[4]。其阴平低平、阳平高降、上声高平的声调调型与贵阳重庆成都等川黔片西南官话有较大区别。

调类 调值 例字
阴平 33 高开婚商三
阳平 53 穷寒娥陈唐
上声 55 口手古好五
去声 13 近柱盖抗共
入声 42 急麹黑岳合

注:

  1. 上声实际发音起点略低,为一微升调,接近45,简略记作55。
  2. 去声慢读时起点略降,近于213调,但正常语速一般为低升调。
  3. 入声实际调值介于42和31之间。

音韵特点

[编辑]

声母特点

[编辑]
  1. 丹寨话的[n]来自古泥母和疑母细音,[l]来自古来母,一般不混。但臻摄合口的来母泥母字均读[n],如:论=嫩=nən。宕摄开口三等药韵来母字也读[n], 如:略=虐=nio。
  2. 古遇、山、臻、梗四摄合口三等或四等的疑、影、云、以四母字今读[v]声母。如:鱼[vi]≠移[i],云[vin]≠银[in],月[vie]≠叶[ie]。
  3. 古假、咸、山摄的日母字今读零声母,如:软染惹冉=[ye],热=[ia]。[4]

韵母特点

[编辑]
  1. 古咸山二摄开口舒声字,一二等今读[ia],如:丹[tia],簪[t͡ɕia],感[kia],寒[çia],班[pia],绽[t͡ɕia],山[ɕia],岸[ɲia];三四等今读[ie],如:便[pie],盐[ie],现[ɕie]。
  2. 山摄合口舒声见系的一等字和二等字有别,一等读[uɤ],二等[ya],如:官[kuɤ]≠关[kya],完[ɣuɤ]≠顽[ɣya]。但受到周边强势的川黔派西南官话的影响,这种区分在新派中趋于消失。
  3. 假摄开口三等麻韵章组字读[ye],如遮[t͡ɕye],车[t͡ɕʰye],蛇[ɕye]。
  4. 遇摄一三等,臻摄合口一等、通摄一三等入声,在[t]组和[t͡s]组声母时,白读[əu],文读[u]。如:赌[tu/təu],卒[t͡su/t͡səu],叔[su/səu]。[5]

注释

[编辑]
  1. ^ 《中国语言地图集》B6“官话之六——西南地区”
  2. ^ 《方言》(2009年第1期),李蓝,《西南官话的分区(稿)》,81页
  3. ^ (1994年第1期),《贵州丹寨方言音系》,李蓝,20页
  4. ^ 4.0 4.1 4.2 (1994年第1期),《贵州丹寨方言音系》,李蓝,21页
  5. ^ (1994年第1期),《贵州丹寨方言音系》,李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