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洪堡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 | |||||||||||||||||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 |||||||||||||||||
校训 | Universitas litterarum(拉丁语) | ||||||||||||||||
校训中译 | 知识的总和 | ||||||||||||||||
创办时间 | 1809年8月16日成立 1810年10月10日开学 | ||||||||||||||||
学校类型 | 公立大学 | ||||||||||||||||
预算 | €3.978亿(不包括柏林夏里特医学院)[1] | ||||||||||||||||
校监 | 玛丽娜·弗罗斯特 | ||||||||||||||||
校长 | 彼得·法兰希|Peter Frensch | ||||||||||||||||
教师人数 | 440[2] | ||||||||||||||||
职工人数 | 3,765[2] | ||||||||||||||||
学生人数 | 37,920[2] | ||||||||||||||||
本科生人数 | 19,942[3] | ||||||||||||||||
研究生人数 | 10,857[3] | ||||||||||||||||
博士生人数 | 2,951[3] | ||||||||||||||||
校址 | 德国柏林菩提树下大街 | ||||||||||||||||
校区 | 市区及郊区 | ||||||||||||||||
诺贝尔奖得主 | 57 | ||||||||||||||||
代表色 | 蓝与白 | ||||||||||||||||
昵称 | HU Berlin | ||||||||||||||||
隶属 | 德国大学卓越计划 欧洲首都大学联盟 U15 原子文化联盟 欧洲大学协会 | ||||||||||||||||
网站 | www.hu-berlin.de | ||||||||||||||||
|
柏林洪堡大学(德语: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HU Berlin),是德国首都柏林目前四所公立大学中最古老的大学,在城中区中央,于1809年由普鲁士王国文教部长威廉·冯·洪堡、哲学家费希特及神学家施莱尔马赫以“柏林大学”之名所创立,并于1810年秋天开学,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学,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顶尖学府,也是欧洲顶尖大学之一。从1810年建校,它的正式名称为“柏林大学”(Berliner Universitaet),1828年更名为“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德语: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1949年为了摆脱王权专制名称,并纪念学校的创始人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威廉·冯·洪堡两兄弟,而重命名为柏林洪堡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有九个学院,其中包括与柏林自由大学共享的医学院。该校是世界影响巨大的“洪堡高等教育”模式的开创者,被称为世界“现代大学之母”,对于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影响都相当深远,该校后因二战缘故,而与柏林自由大学诞生关系密切。柏林洪堡大学2012年6月入选为11所德国“精英大学”之一。在2019年7月揭晓的第三轮卓越计划评选中,同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以柏林大学联盟的名义共同提出申请,并再次获得了“精英大学”的称号。截止2021年10月,共有57位校友、教师及研究人员获得过诺贝尔奖。该校在哲学、教育、文学、艺术、法律、政治、数学、物理、化学及医学上有众多著名校友。
创校理念
[编辑]1809年8月16日普鲁士教育改革中,由当时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受命威廉·冯·洪堡创立柏林大学(Berliner Universität),拉丁文名称 “Alma Mater Berolinensis”。于1810年开始运作校务,1810年至1945年间,全名为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1949年更名为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洪堡“研究与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于1810年所创立的新制大学,他也希望柏林洪堡大学能成为“现代大学之母”(Mutter aller modernen Universitäten)。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Universitas litterarum),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非实务人才的培育。
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学术”(Wissenschaft)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说的学术指各种科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根据各种学术的要求,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自由。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民主性。在洪堡看来,自由与寂寞是相互关联、依存的,没有寂寞(独立)就没有自由。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在此之前,不论欧洲或美国的大学,都还是沿袭修道院教育的传统,以培养教师、公职人员或贵族为主,较不重视研究;此后洪堡的理念传递至欧、美各地,也成为许多大学仿效的典范。
历史
[编辑]初创与扩张
[编辑]洪堡大学起初名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德语:Friedrich-Wilhelm-Universität,1810年),在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的支持下设立。成立初期分别有法律、医学、哲学与神学等4个学院,学校老师共有52名教师及256位学生,而哲学院的黑格尔、法学院的萨维尼、古典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柏克、医学院的胡费兰及农学家泰尔,则象征了当时洪堡大学各学院的精神。在过去的两个世纪,洪堡大学是德国最著名的思想家的诞生地,其中包括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哲学家黑格尔、叔本华、谢林、文化批评家本雅明以及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普朗克。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求学于洪堡大学。诗人海涅、德国统一首相俾斯麦、德国共产党创建人李卜克内西、欧洲议会主席舒曼都是该校毕业生。在过去的200多年中,洪堡大学诞生了5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任职教师、研究人员和毕业校友)。洪堡大学的办学模式为世界上的许多大学,如日本的东京大学、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州立大学所效仿。
1870年,时任柏林大学校长埃米尔·杜布瓦-雷蒙发表演讲,称“我们柏林大学,坐落于王宫对面,从根本上来说,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精神保镖(geistige Leibregiment des Hauses Hohenzollern)”。[4]
除了传统的学科,如科学、法律、哲学、历史、神学和医学,洪堡大学大力发展了许多其它新兴学科。在19世纪下半叶,洪堡大学的自然学科诞生了许多伟大的学者,如化学家霍夫曼;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数学家库默尔、克罗内克、维尔斯特拉斯;内科医生缪勒、格雷夫、菲尔绍、科赫等。在这段迅速发展的时期,洪堡大学逐渐合并了柏林其它一些独立的学院,比如夏里特医学院等。在20世纪20年代,洪堡大学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术中心,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黄金柏林1920年代”。洪堡大学从建校时起就开始进行自然博物馆的建设和藏品的搜集,至今,大学博物馆尤为著名。
女性参与
[编辑]与欧美大部分大学一样,大学最早并没有女性的空间,一直到1908年,洪堡大学才开始收女学生,但不久之后就开始有女的助理与兼任女教授,著名的核分裂学者迈特纳就曾于1926年以特聘教授的身份任教于洪堡大学,不过大学真正颁发教授教席给女性,则是1945年之后的事情。
纳粹德国时期
[编辑]在1933年之后,像其他的德国大学一样,柏林大学被纳粹法西斯政权严重影响,校图书馆内20000余册图书因“腐化堕落”和由纳粹政权反对者所著,被在3月10日被焚烧。250名教授和学校犹太裔雇员在1933年到1934年被迫害开除。大量的学位被撤销。持有不同政见的教职工和学生被拒收、开除和勒令退学,这期间共有三分之一的学校人员被开除。
两个“柏林大学”
[编辑]1810年柏林大学创校,校区原址位于菩提树下大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柏林原本只有一个“柏林大学”,而大学师生也很骄傲地以拉丁文校名“柏林大学”(Alma mater berolinensis)自称。冷战期间,柏林大学被划入东柏林境内,部分师生从原校出走,并在美英等西方阵营的支持下,1948年于西柏林成立了“自由的柏林大学”(即今柏林自由大学),成为西德学术重镇。“真理、公平、自由”(Veritas - Iustitia - Libertas. Wahrheit - Gerechtigkeit - Freiheit)是柏林自由大学建校以来的校训。柏林大学分裂之后,位于东柏林的原址校区则于1949年改名为现今的柏林洪堡大学,以纪念大学创办人、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兄弟。
199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对洪堡大学进行了激进的改造。主导洪堡大学重组的是一个以来自前西德的教授为主的委员会[5][6]。人文科学与社科类专业的调整幅度尤其大,几乎到了完全重组的程度。大部分前东德时期的教职员工都被解聘,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则获准提前退休。之后,校方重新招聘了新的教职员工——大部分来自前西德——来填补这些空缺。另外,人事制度方面也进行了很大调整。东德体制下,助理教授等初中级教师的合同大都是长期的。洪堡大学完成改革后,仿照西德的大学体制,大部分初中级教师的合同都是短期合同[7]。到1998年,两德统一前在东德体制下的洪堡大学任教的中层教师中只有大约10%还依然在改革后的洪堡大学任教[6]。尽管如此,洪堡大学东德时代与东欧多所大学建立的学术交流依然得到维持[5]。
在华文世界中,“柏林大学”一词在1948年之前专指今天的柏林洪堡大学(例如小说围城中所称的柏林大学)。冷战结束前,“柏林大学”则普遍又指的是柏林自由大学。这两所“柏林大学”如今是各自独立的大学,但由于政府预算吃紧,两所“柏林大学”逐渐开始在较多领域合作、合并。例如两校的医学院就于2003年合并成柏林大学夏里特医学院(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院系设置
[编辑]柏林洪堡大学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下大街,所在地为原先的海因里希王子宫(Palais des Prinzen Heinrich),是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为其弟弟亨利亲王修建的宫殿。两德统一后,洪堡大学在柏林市东南部的Adlershof科技园区兴建了新校区,并在1998年以后将该校的自然科学系陆续迁往本区[8]。
目前共有9个学院、11个交叉研究中心、18个研究生院、2百多个专业或科系,学生3万多人。
二级学院
[编辑]- 法律科学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农学与园艺)
- 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地理,数学,电脑,心理,化学,物理)
- 夏里特医学院:与柏林自由大学合办。
- 哲学学院(哲学,历史,欧洲民族学,图书馆学和资讯学)
- 语言与文学科学学院(文学,语言学,斯堪的纳维亚研究,拉丁语文学,英语和美语研究,斯拉夫语,古典文献学)
- 文化、社会与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学,文化/艺术科学,亚洲/非洲研究,考古学,性别研究、运动科学,教育科学等)
- 神学学院
- 经济科学学院[9]
研究所
[编辑]联合研究中心
[编辑]新制学位
[编辑]洪堡大学从2000年开始,为了配合旨在衔接欧洲诸国高等教育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Agenda),开始设立拥有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的英美制的学系,例如统计学学士、统计学硕士、跨大西洋区域研究硕士、高分子硕士等科系。
著名校友
[编辑]柏林洪堡大学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许多知名学者、政治家都在这边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柏林洪堡大学也产生过57位诺贝尔奖得主,成就惊人。
教师
[编辑]柏林洪堡大学的教师阵容十分强大,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亥姆霍兹、薛定谔、赫兹、韦恩等,生物化学之父费歇尔,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诺伊曼,化学家拜耳,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李特尔,神学家施莱尔马赫、法学家萨维尼、李斯特、历史学家兰克都曾在此任教。
校友
[编辑]共产党理论的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读过柏林洪堡大学,其他曾在此就读的还包括欧洲议会主席舒曼、哲学家费尔巴哈、著名诗人海涅、铁血宰相俾斯麦、火箭专家冯·布朗及作家图霍尔斯基等。
柏林大学也吸引了不少中国在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生,中央大学老校长罗家伦、美学家宗白华、书画家溥心畬、哲学家陈康、教育学家田培林、王文俊、吴兆棠、物理学家王淦昌、气象学家吕炯、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兽医学家盛彤笙、历史学家陈寅恪、傅斯年、韩儒林以及周恩来、马君武、顾孟余、朱家骅、谷正纲、关吉玉、章伯钧、张君劢、俞大维和包尔汉等人曾在此就读。
德国统一之后,台湾留学柏林洪堡大学的校友也不少,比较知名的有国立中兴大学的梁福镇、国立中央大学的孙云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的刘沧龙、李立钧、国立暨南国际大学的张源泉、国立台湾大学的蔡振家、白庭安、国立政治大学的金郁夫、国立清华大学的高辰、谢昕庭、国立台东大学的吴庆堂、国立高雄大学的赖志强、林品旭、叶子溶、杜俊毅、国立高雄科技大学的李念、李林坡、国立中山大学的杨尚儒、中原大学的杨健宁、台湾神学院的曾宗盛、辅仁大学的张省卿、东吴大学的胡博砚、树德科技大学的简上淇、义守大学的张澔、 中国医药大学的杨晶安等人,而且目前还有许多学生在柏林洪堡大学求学中。
诺贝尔奖得主及知名人士
[编辑]- 米歇尔·巴切莱特(1951- ),儿科及流行病学家,智利总统
- 阿兹米·比沙拉(1956- ),政治家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809-1882),神学,圣经评论家和哲学家
- 尤雷克·贝克尔(1937-1997),作家
-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首任德国总理
- 迪特里希·潘霍华(1906-1945),神学家
- 马克斯·玻恩(1882-1970),物理学家,1954诺贝尔奖得主
- 麦可·布尔达,宏观经济学家
- 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哲学家
- 阿德尔贝特·冯·沙米索(1781-1838),自然科学家及作家
- 威廉·狄尔泰(1833-1911),哲学家
- 杜波依斯(1868-1963),美国非裔活动家
- 保罗·埃尔利希(1854-1915),物理学家,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记者和哲学家
-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1804-1872),哲学家
- 费希特(1762-1814),哲学家
-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1852-1919),现代生物化学创始人,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沃纳·福斯曼(1904-1979),内科医生,1956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詹姆斯·弗兰克(1882-1964),物理学家,1925年诺贝尔奖得主
- 恩斯特·格尔克(1878-1960),实验物理学家
- 雅各布·格林(1785-1863),语言学家和文学评论家
- 威廉·格林(1786-1859),语言学家和文学评论家
- 弗里兹·哈伯(1868-1934),化学家,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奥托·哈恩(1879-1968),化学家,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威廉·雷金纳德·哈雷代(1886-1966),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校长(1928-1952)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哲学家
-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作家和诗人
- 维尔纳·海森堡(1901-1976),物理学家,1932年诺贝尔奖得主
-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1894),医生和物理学家
- 古斯塔夫·赫兹(1887-1975),物理学家,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海因里希·赫兹(1857-1894),物理学家
- 亚伯拉罕·约书亚·赫谢尔(1907-1972)哲学家和神学家
-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1852-1911),化学家,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 马克斯·胡贝尔(1874-1960),国际律师和外交家
- 克里斯托弗·威廉·胡佛兰(1762-1836),微生物学创始人
- 威廉·冯·洪堡(1767-1835),政治家、语言学家和大学创始人
- 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地理学家
- 罗伯·柯霍(1843-1910),内科医生,190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1853-1927),内科医生,1910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 阿诺德·冯·拉绍尔(1839-1886),矿物学家
- 马克斯·冯·劳厄(1879-1960),物理学家,191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 华西里·列昂惕夫(1905-1999),经济学家,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33-1905),地理学家
- 卡尔·李卜克内西(1871-1919),社会主义政治家和革命家
-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哲学家
-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哲学家、社会学家
- 恩斯特·麦尔(1904-2005),生物学家
- 莉泽·迈特纳(1878-1968),物理学家,1966年费米奖得主
-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1809-1847),作曲家
-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历史学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物理学家,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历史学家
- 罗伯特·雷马克(1815-1865),细胞生物学家
- 李特尔(1779-1859),地理学家
- 弗里德里希·谢林(1775-1854),哲学家
-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1768-1834),哲学家
- 本哈德·施林克(1944- ),作家,朗读者作者
- 梅纳赫姆·门德尔·什内尔松(1902-1994),哲学家和神学家
-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哲学家
-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物理学家,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格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哲学家、社会学家
- 约瑟夫·梭罗麦契克(1903-1993),哲学家和神学家
- 维尔纳·桑巴特(1863-1941),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
- 汉斯·斯佩曼(1869-1941),生物学家,1935年诺贝尔生物学奖
- 麦克斯·施蒂纳(1806-1856),哲学家
- 库尔特·图霍夫斯基(1890-1935),作家和记者
- 鲁道夫·菲尔绍(1821-1902),医生和政治学家
- 亚弗烈·韦格纳(1880–1930),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发现大陆漂移
- 卡尔·魏尔斯特拉斯(1815-1897),数学家
- 威廉·海因里希·威斯特法尔(1882-1978),物理学家
- 威廉·维恩(1864-1928),物理学家,1911年物理学奖得主
- 乌尔里希·冯·维拉莫维茨-默伦多夫(1848-1931),语言学家
-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1872-1942),化学家,1915年诺贝尔奖得主
- 马克斯·韦伯 (1864-1920), 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hu-presse. Facts and Figures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www.hu-berlin.de. [2015-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 ^ 2.0 2.1 2.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https://www.hu-berlin.de/en/about/humboldt-universitaet-zu-berlin/facts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3.0 3.1 3.2 . (原始内容使用
|archiveurl=
需要含有|url=
(帮助)存档于使用|archiveurl=
需要含有|archivedate=
(帮助)). 缺少或|title=
为空 (帮助) - ^ Hayek, Friedrich A. Planning, Science, and Freedom. Mises Institute. [1 June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5.0 5.1 Short History.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2 June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0).
- ^ 6.0 6.1 Boesch, Frank. A History Shared and Divided: East and West Germany since the 1970s. Berghahn Books. 2018: 419 [2 June 2020]. ISBN 97817853392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4).
- ^ Polyzoi, Eleoussa; Fullan, Michael; Anchan, John P. Change forces in post-communist Eastern Europe. Routledge. 2003: 103. ISBN 9780415306591.
- ^ schwarts. The modern classic of the reform university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www.hu-berlin.de. [200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www.hu-berlin.de. [202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1).
- ^ 跨文化教育与交流研究中心成立.[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
[编辑]- 柏林洪堡大学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