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祥
馬元祥 ﻣَﺎ ﻳُﻮًا ﺷِﯿْﺎ | |
---|---|
出生 | 1897年 大清 |
逝世 | 1953年(55—56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同德縣 |
效命 | 中華民國 |
服役年份 | 1938 - 1953 |
軍銜 | 少將,追贈中將 |
參與戰爭 | 中國抗日戰爭 西北剿匪 |
馬元祥(1897年—1953年;小兒經:ﻣَﺎ ﻳُﻮًا ﺷِﯿْﺎ) [1]是一名回族將領(一說本系藏族,名叫拉卜藏[2]:1026),馬家軍成員。西北剿匪時,被同德縣民警中隊擊斃[3]。
他與馬氏家族有聯繫[4]。他曾在青海國民革命軍中服役多年,曾任族長、什藏地區保安副司令,82軍少將高參等職。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馬元祥在馬彪將軍的指揮下與日軍作戰 ,並在淮陽與日軍交戰時受傷[5]。
1949年9月上旬,馬元祥與馬元海(青海省參議會議長)率部分蘭州戰役中潰敗殘兵百餘人流亡在環青海湖一帶,有戰馬百餘匹、電台1部、輕機槍3挺和75支長、短槍。中國人民解放軍自西寧進軍新疆,國軍第82軍少將高參馬元祥走投無路,在共和縣切吉地區向解放軍投降,被送往西寧的青海省軍區軍管處集訓。結業後不久,1951年2月潛往南河南部地區,組建反共武裝,初期僅25人[3][2]:1026。1952年5月2日,項謙在貴德縣昂拉地區組建的「反共救國軍」第二軍被解放軍剿滅,部分逃脫的殘兵潛到河南蒙旗加入馬元祥所部,到1953年3月已發展到150多人。中華民國政府委任他為「中華反共救國軍102路」(一稱「西南反共救國軍第102路軍」[6])司令[3],馬德福(國民黨青海省黨部委員)為副司令。先後5次空投槍支、彈藥、電台等物資,其中1953年3月29日空投輕重機槍13挺、長短槍40多支。還以空投方式派遣「西北地區聯絡專員」程毓傑、「西北情報處長」劉紹琴等6人[2]:1027。馬元祥所部以河南縣李恰如山為據點,活躍在甘肅、青海、四川三省交界的同仁、貴德、同德、興海、果洛等特區和循化、化隆、尖扎等農業區。西北剿匪期間,馬元祥和馬良對解放軍和地方人員造成了嚴重傷亡[7]。
1952年12月19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同意,中共青海省委發出《關於消滅馬良、馬元祥股匪的指示》。1953年2月23日,中共青海省委再次發出《關於團結各族人民堅決清剿馬良、馬元祥股匪的指示》。2月底,青海省軍區在西寧組建的青南剿匪先遣隊30多人到達同仁縣北巴灘駐紮,在當地政府配合下進行偵察活動。3月,青海省軍區組成青南剿匪指揮部,負責軍事行動,並於4月進駐河南縣。清剿部隊以騎兵二團、獨立團二營、果洛支隊組成第一線剿匪部隊,以55師一個營、玉樹支隊、獨立一營和二營各一個連及附近各縣公安隊、參戰民兵、自衛隊擔任二線扎點堵擊任務。分別佈防於青康公路沿線及尕楞口、蘭采山、瓜什則、麥秀、尕馬羊曲、拉加寺等要隘處。清剿部隊分兵追擊多日,時常發現行灶余火等叛軍行動蹤跡,偶爾抓獲掉隊人員,但始終找不到叛軍下落或去向。20餘天后,才在河南縣與瑪沁縣交界處遭遇部分叛軍,一交戰即潰逃,俘虜3人,繳獲一台收發兩用報務機,從搜出的兩份未經發出的電文中了解到叛軍缺乏給養,處境困難[2]:1028。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剿匪指揮部收到情報,在河南縣外斯地區發現馬元祥所帶叛軍主力,機動營輕裝急行軍20餘小時到達時,先遣追擊的一個連隊已與敵激戰近一天。該股叛軍共200餘人,搶佔了制高點,以14挺輕重機槍掃射,進攻部隊傷亡較大,進攻受挫。後在增援部隊攜帶的迫擊炮配合進攻下,經3小時激戰,叛軍傷亡過大,馬元祥、馬德福帶隊撤逃。5月初進剿部隊偵知馬元祥殘軍位於得苦乎溝一帶,部隊冒雪連續行軍,於5月7日拂曉將馬部合圍後發起攻擊,經兩小時激戰,擊傷馬元祥,擊斃一縱隊司令馬全彪。叛軍潰逃,被追擊的進剿部隊大部殲於得苦乎溝西側之尕什卡尼哈以東地段,程毓傑被俘,馬元祥帶領10餘骨幹逃脫[2]:1028。
清剿部隊分區搜索馬元祥,騎兵連在搜索中擊斃馬部機要參謀張采明、七縱隊司令馬棲雲。5月16日,馬元祥與5名親信準備北渡黃河時,被預先在北岸設防的同德縣民警中隊、民兵自衛隊發現,隔河將馬元祥擊斃,親信繼續開槍抵抗,盡數被擊斃[2]:1029[3][6]。
參考文獻
[編輯]- ^ Hsiao-ting Lin. Moder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A Journey to the West. Taylor & Francis. 2010: 126 [2010-06-28]. ISBN 0-415-5826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 ^ 2.0 2.1 2.2 2.3 2.4 2.5 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志(下卷)》. 甘肅人民出處社. 1999年.
- ^ 3.0 3.1 3.2 3.3 翟全福. 短命的“陆上游击根据地”. 編輯:曾珂. 人民政協網. 2015-07-31 [2020-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7) (簡體中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Hsiao-ting Lin. Moder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A Journey to the West. Taylor & Francis. 2010: xxi [2010-06-28]. ISBN 0-415-5826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5).
- ^ 存档副本. [2020-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6.0 6.1 Steen Ammentorp. The Generals of WWII Generals from China Ma Yuanxiang. 2000–2009 [31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Hsiao-ting Lin. Moder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A Journey to the West. Taylor & Francis. 2010: 122 [2010-06-28]. ISBN 0-415-5826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