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現行君主制政權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一個現行的實行君主制政權國家的列表,實行君主制政權國家通常叫做君主國[1]。根據政體的不同,可以大致分為君主專制君主立憲制兩種。其中,君主立憲制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兩種。目前共有46個君主國及1個君主制主權實體。除了清單裏的國家之外,馬爾他騎士團為採行選舉君主制的主權實體,領導人的頭銜為親王與大教長英語List of grand masters of the Knights Hospitaller[2]

君主制國家分佈圖
  君主專制國家
  除英聯邦王國外的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
  存在君主制行政區劃英語Non-sovereign monarchy的國家

現行君主專制國家列表

[編輯]
國名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照片 政府首腦 備註 疆域
 汶萊 蘇丹:哈桑納爾·博爾基亞 蘇丹本人兼任 蘇丹兼任首相、國防大臣和財政大臣,英聯邦成員國
 阿曼 蘇丹:海賽姆·本·塔里克·阿勒賽義德 蘇丹本人兼任 蘇丹兼任首相和國防、外交、財政大臣
 沙特阿拉伯 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 首相: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規定沙特阿拉伯王儲英語Crown Prince of Saudi Arabia兼任內閣首相(大臣會議主席)
 卡塔爾 埃米爾:塔米姆·本·哈邁德·阿勒薩尼 首相:哈立德·本·哈利法·本·阿蔔杜勒·阿齊茲·阿勒薩尼英語Khalid bin Khalifa bin Abdul Aziz Al Thani 卡塔爾埃米爾任命卡塔爾首相
 梵蒂岡 教宗:方濟各 城國委員會主席費爾南多·維爾熱茲·阿爾薩加英語Fernando Vérgez Alzaga 梵蒂岡城國實行政教合一宗座梵蒂岡城國委員會主席為政府首腦,宗座梵蒂岡城國委員會為治權機構暨最高權力機關
 阿聯酋 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 總理:由杜拜酋長國酋長兼任 阿布扎比酋長國酋長為專制君主
 斯威士蘭 國王:姆斯瓦蒂三世 首相:拉塞爾·德拉米尼 斯威士蘭國王、德拉米尼家族的族長、斯威士人的保護者;為專制君主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3] 埃米爾:海巴圖拉·阿洪扎達 總理穆罕默德·哈桑·阿洪德(署任)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最高領導人是阿富汗的絕對統治者、國家元首和民族宗教領袖,也是塔利班的領導人。

現行君主立憲制國家列表

[編輯]

亞洲

[編輯]
國名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照片 政府首腦 行憲時間 備註 疆域
 泰國 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 首相佩通坦·欽那瓦 1932年

泰國國王和王室雖然沒有很多實際權力,但國王本人主要是國家及其國家精神一個至高且神聖的代表,政府嚴格立法禁止所有妄議、嘲諷、批判泰王的行為

 馬來西亞 最高元首蘇丹蘇丹依布拉欣·依斯邁 首相安華·依布拉欣 1957年 英聯邦成員國;最高元首由九位世襲州元首輪任,每五年一屆。
 柬埔寨 國王:諾羅敦·西哈莫尼 首相洪瑪奈 1993年 1970年至1993年柬埔寨為共和國,後復辟
 不丹 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 首相策林·托傑 2007年 國王是不丹王國的核心,是至高無上的,既是元首,又曾是政府首腦和軍隊的最高統帥。1998年6月,不丹進行重大政治制度改革,國王將政府管理權移交大臣委員會,不再兼任政府首腦。但長期以來,不丹的政治發展至今基本上仍圍繞着國王的作用進行的。
 巴林 國王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 首相薩勒曼·本·哈馬德·阿勒哈利法 2002年 君權大於相權,首相一職長期由巴林皇室成員擔任。君主銜頭曾先後為哈基姆和埃米爾,至2002年改為現稱。
 約旦 國王阿卜杜拉二世 首相加法爾·哈桑英語Jafar Hassan 1952年 君權大於相權,國王擁有總攬軍、政及外交大權,擁有任命首相,召集、解散國會之權力,上議院議員由國王任命,下議院議員民選。
 科威特 埃米爾:麥沙·艾哈邁德·賈比爾·薩巴赫 首相薩巴赫·阿勒哈立德·阿勒薩巴赫英語Sabah Al-Khalid Al-Sabah 1962年 君權大於相權,首相一職長期由科威特皇室成員擔任。
 日本 天皇德仁 內閣總理大臣石破茂 1889年 天皇為無名有實的國家元首,因日本憲法未明定國家元首,但國會推舉的首相和內閣名單須按慣例經天皇確認。

歐洲

[編輯]
國名 君主 君主照片 政府首腦 行憲時間 備註 疆域
 英國 國王:查爾斯三世 首相施紀賢 1689年 英聯邦成員國
 挪威 國王:哈拉爾五世 首相約納斯·加爾·斯特勒 1814年
 瑞典 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 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松 1974年
 丹麥 國王:腓特烈十世 首相梅特·弗雷澤里克森 1849年
 荷蘭 國王:威廉-亞歷山大 首相迪克·斯霍夫 1815年
 比利時 國王:菲利普 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 1831年 比利時國王仍具有實際的政治影響力。國王會不時參與政治活動、化解政治僵局。
 西班牙 國王:費利佩六世 首相佩德羅·桑切斯 1978年
 列支敦士登 親王:漢斯·亞當二世 首相艾德里安·哈斯勒英語Adrian Hasler 1862年 列支敦士登王族擁有相當程度的實際權力。
 摩納哥 親王:阿爾貝二世 首相塞爾日·特勒 1911年 有實權
 安道爾 親王
1、埃瑪紐耶爾·馬克宏
2、霍安·恩里克·比韋斯·西西利亞
首相澤維爾·埃斯波特·薩莫拉 1993年 法國總統烏赫爾主教共同兼任,並各自委任代表
 盧森堡 大公:亨利 首相呂克·弗里登 1868年

美洲

[編輯]
國名 君主 君主照片 政府首腦 行憲時間 備註 疆域
 加拿大 國王:查爾斯三世 總理:賈斯汀·杜魯多 1982年 英聯邦王國
 巴哈馬 總理:菲利普·戴維斯 1973年
 安提瓜和巴布達 總理:賈斯頓·布朗 1981年
 伯利茲 總理:約翰尼·布里塞尼奧 1981年
 聖吉斯納域斯 總理:特倫斯·德魯 1983年
 聖盧西亞 總理:菲利普·皮耶 1979年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總理:拉爾夫·岡薩爾維斯 1979年
 格林納達 總理:迪根·米切爾 1974年
 牙買加 總理:安德魯·霍尼斯 1962年

非洲

[編輯]
國名 君主尊號 君主照片 政府首腦 行憲時間 備註 疆域
 萊索托 國王:萊齊耶三世 首相:穆凱齊·馬喬羅 1993年
 摩洛哥 國王:穆罕默德六世 首相:薩阿德丁·奧斯曼尼 1962年 君權大於相權,摩洛哥國王仍為國家元首、三軍最高統帥和宗教領袖,並分別擔任「大臣委員會」和新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掌握着重大決策的最終決定權,同時仍擁有重要地方長官和駐外大使的任命權等。

大洋洲

[編輯]
國名 君主 君主照片 政府首腦 行憲時間 備註 疆域
 湯加 國王:圖普六世 首相:阿基利西·波希瓦 1970年 大洋洲君主國
 澳洲 國王:查爾斯三世 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 1986年 英聯邦王國
 新西蘭 總理:克里斯托弗·盧克森 1987年
 庫克群島 總理:馬克·布朗英語Mark Brown (Cook Islands) 1987年 新西蘭聯繫邦,國王以新西蘭國王名義統治
 紐埃 總理:道爾頓·塔格拉吉英語Dalton Tagelagi 1987年
 巴布亞新畿內亞 總理:詹姆斯·馬拉佩 1975年 英聯邦王國
 圖瓦盧 總理:費萊蒂·特奧 1978年
 所羅門群島 總理:傑里邁亞·馬內萊 1978年

現存君主制國家國旗國徽列表

[編輯]
國旗 國徽
汶萊國旗
日本國旗
柬埔寨國旗
馬來西亞國旗
巴林國旗
沙特阿拉伯國旗
科威特國旗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國旗
約旦國旗
卡塔爾國旗
泰國國旗
阿曼國旗
不丹國旗
英國國旗
荷蘭國旗
西班牙國旗
盧森堡國旗
比利時國旗
摩納哥國旗
摩洛哥國旗
安道爾國旗
列支敦士登國旗
丹麥國旗
瑞典國旗
挪威國旗
斯威士蘭國旗
萊索托國旗
加拿大國旗
巴哈馬國旗
伯利茲國旗
安提瓜和巴布達國旗
聖吉斯納域斯國旗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國旗
聖盧西亞國旗
格林納達國旗
牙買加國旗
澳大利亞國旗
新西蘭國旗
紐埃國旗
庫克群島國旗
湯加國旗
巴布亞新幾內亞國旗
所羅門群島國旗
圖瓦盧國旗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國旗
汶萊國徽
日本國徽
柬埔寨國徽
馬來西亞國徽
巴林國徽
沙特阿拉伯國徽
科威特國徽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國徽
約旦國徽
卡塔爾國徽
泰國國徽
阿曼國徽
不丹國徽
英國國徽
荷蘭國徽
西班牙國徽
盧森堡國徽
比利時國徽
摩納哥國徽
摩洛哥國徽
安道爾國徽
列支敦士登國徽
丹麥國徽
瑞典國徽
挪威國徽
斯威士蘭國徽
萊索托國徽
加拿大國徽
巴哈馬國徽
伯利茲國徽
安提瓜和巴布達國徽
聖吉斯納域斯國徽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國徽
聖盧西亞國徽
格林納達國徽
牙買加國徽
澳大利亞國徽
新西蘭國徽
紐埃國徽
庫克群島國徽
湯加國徽
巴布亞新幾內亞國徽
所羅門群島國徽
圖瓦盧國徽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國徽

相關條目

[編輯]
  1. ^ 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Association. [201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7). 
  2. ^ Prince and Grand Master of Sovereign Order of Malta leads delegation to Taiwan. [2022-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4). 
  3. ^ Acting Minister of Education Meets Esteemed Amir-ul-Momineen. 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 – Voice of Jihad. 8 February 2022 [11 Februar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8 Februar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