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九華
外觀
毛九華(?—1635年),字含章,號侍六,山東萊州府掖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年間為江西道監察御史,好風聞奏事,以參劾左都督毛文龍率兵入侵山東,禮部尚書溫體仁刊行歌頌魏忠賢的詩集兩件事而聞名,但實際上都屬離奇的誣告。
生平
[編輯]萬曆癸巳(1593年)八月十五日生。毛九華出身於掖縣名門毛氏,其先世有嘉靖朝首輔毛紀,太僕寺卿毛渠等。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山東鄉試第十二名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三甲一百七十六名進士,工部觀政,四十八年授山西襄垣縣知縣,天啓二年(1622年)調任翼城縣,丁憂歸。天啓五年起補直隸武清縣,六年調遵化縣,崇禎元年(1628年)考選,擢為江西道御史,二年管十庫,首劾左都督毛文龍「大掠登萊」;次劾禮部尚書溫體仁詩頌魏忠賢[1],名聲大噪。崇禎三年革職。清軍南下後降清,授河南道御史,巡按江寧,成為總督洪承疇的得力助手,執行剃髮令甚力。後以病乞休,死後入祀鄉賢祠。
家庭
[編輯]曾祖毛寬。祖父毛憲。父毛羽伐,儒官。
毛九華無子,有一個女兒,嫁給了楊觀光之子為兒媳,結為親家[2]。楊觀光為崇禎進士,後投靠李自成,以燒毀明朝太廟而聞名。
參考
[編輯]- ^ 《烈皇小識》卷2:「已而,御史毛九華疏糾溫體仁逆祠獻媚詩冊,任贊化疏糾體仁居鄉不法事。上召對,體仁奏:『臣若有媚璫祠詩,必以手書為贄,萬無木刻之理;既系刻本,必流傳廣布,何以兩年來絕無人論及?且此冊何不發於籍沒逆璫之時,而得於九華之手?乞皇下敕下該部,嚴究所刻之人,此詩從何得來,則真偽立見;若但以刻本為據,則刻匠遍滿都城,以錢謙益之力,何所不假捏?』上如言詰九華。九華對:「八月買自途間。」上曰:『八月買的,如何到今才發?』九華對:『臣十月考選。』體仁奏:『臣參錢謙益在十一月,九華參臣在十二月;九華既得此冊,何以不急具疏特糾冊中媚璫諸人,而但於條陳疏末,單指臣名?種種真情,已自畢露。』上問閣臣如何說,首輔韓爌奏:『體仁平日硜硜自守,亦有品望。但因參論枚卜一事,憤激過當,致犯眾怒,所以諸臣攻他。』體仁奏:『臣通籍三十年,並無一字掛人彈章。只因參了錢謙益,攻者四起,凡可以殺臣逐臣者,無所不至,豈一人之身,賢奸頓異至此。毛九華系謙益之黨無疑。』上曰:『溫體仁也辯得是。』又召御史任贊化,上曰:『毛九華參溫體仁,一詩尚且不真,爾如何參他許多無根之旨?如此褻語,在御前瀆奏?』」
- ^ 《明故累誥贈南京太僕寺卿晉階資德大夫鎮南楊公元配累誥封太夫人孫氏合葬墓志銘》:「師度,聘己未進士江西道監察御史毛九華女,觀光出。」
官銜 | ||
---|---|---|
前任: 畢生輝 |
明朝武清縣知縣 1626年 |
繼任: 武起潛 |
前任: 陳民情 |
明朝遵化縣知縣 1626年-162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