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
政治系列主題條目 |
政治主題 |
系列條目 |
政治 |
---|
政治主題 |
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
政黨在代議制民主政體裏,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針對國家和社會議題有各自的主張,定立政綱展示願景。
共同的利益、情感、民族、種族等都是結成政黨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學家對政黨有着不同的定義[1]:有人認為政黨是選舉工具;有人認為政黨是一種權力組織;有人認為政黨是謀求公職的工具;有人認為政黨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團體;有人認為政黨是人民利益的表達渠道。
老牌民主國家和新興民主國家之經驗表明,要在長期內保持民主鞏固,即意味着一個民主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遠離國內各種對政治秩序穩定之挑戰,就要促進強而有力之政黨之發展;因此,選舉制度要鼓勵此一發展,而不是加強和推進政黨分化[2]:18-19。若在英國、美國,多數民眾無不隸屬於政黨,故多數黨執政,即為代表國民多數之意見;諸黨聯合,即為代表民眾全體之合作[3]:2。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選舉制度還可以就排除那些只有少數人支持之政黨參選進行特殊設計,還可以推動或拖延政黨成為黨內領導人個人之競選工具[2]:19。
詞源
[編輯]英語中的「政黨」(party)一詞,源自拉丁文的pars或partire,意為劃分或分割,最先進入英語的詞彙形式是part,意為社會的一部分[4]:238-239。17世紀後,part演化成party,意為某種政治組織[5],常常與政治派別(Political faction)混用。直到博林布魯克子爵明確區分了政黨和派系的不同[4]:238-239,埃德蒙·柏克則第一次給政黨明確下了定義[5]:
中文中的「政黨」一詞始於宋朝。《論語》曰:「君子群而不黨」;以黨為不良之名詞,故世多以黨為戒,後漢始有黨禁。宋以前之黨,所爭者官位,所報者私怨,亦無政策可言,皆非政黨。宋仁宗時,始有朋黨之議;歐陽修著《朋黨論》,謂惟君子有朋;蓋已明於君子執政,必多集同志以行其政策,不必以朋黨為諱矣。中國之有政黨政治,殆自宋神宗時之新舊兩黨始。其後兩黨反復互爭政權;新舊兩黨各有政見,皆主於救國,而行其道特以方法不同,主張各異,遂致各走極端。縱其末流,不免於傾軋報復,不可純以政爭目之;而其黨派分立之始,則固純潔為國,初無私憾及利祿之見雜其間。此則士大夫與士大夫分黨派以爭政權,實則中國歷史上僅有之事也[6]。中國著名國學學者錢穆認為,中國人對政黨興味異常淡漠,此乃一不可掩飾之事實,此非中國人對政治無興趣,惟其對政黨政治實於國情未為適合;若求適合國情,則莫如創設一「公忠不黨」之民主政治,雖可有政黨,而政黨退居不佔重要之地位;而今日國人之意見大率以為必有待於政黨運用民主政治,而認英國、美國政黨活動為楷模,此亦幾乎成為國人之公論[3]:2。「公忠不黨」者,乃超派超黨、無派無黨,或雖有黨派而黨派活動在整個政制中不佔地之一種民主政治,亦即所謂「全民政治」[3]:4。
產生
[編輯]對於現代政黨的產生,有幾種不同的解釋理論。制度論認為,政黨的出現是伴隨議會與選舉制度改革的結果[4]:250-251。歷史局勢論認為,政黨是在新舊制度交替和民族戰爭中,因為政治理念的不同而產生爭議,從而產生了多樣性的政黨[4]:250-251。發展論認為,社會現代化導致社會各方面關係得以加強,從而出現了政黨[7]。危機論認為,形成國家時會發生新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危機,政黨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產生的[4]:250-251。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在階級基礎上產生的,是階級鬥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列寧和毛澤東則進一步指出,現代政黨是階級的領導者[8][9]。
法國政治社會學家莫里斯·杜瓦傑將政黨產生的方式歸納為內生黨和外生黨。內生黨是議會內部的議員聯合起來而形成的;外生黨是統治集團外的政治力量對統治集團發起挑戰並要求在議會中取得自己的席位而產生的[4]:251-252。
塞繆爾·亨廷頓對政黨的發展規律提出了一個四階段模式[10]:
- 宗派階段:通常為政黨從傳統到現代的過渡時期,少數政治精英以其野心在短暫聯合下展開權力鬥爭,在議會內部形成不同派別。如果沒有議會,主宰局勢的政黨往往會變成革命密謀集團。
- 兩極化階段:議會中的派系與社會勢力聯合組成政黨,形成兩極化格局。如果革命性政黨要改變現行制度,那麼國家中政治力量很可能會分化成革命派和反革命派。
- 擴展階段:政治領袖通過各種辦法得到群眾的擁護,以實現自己控制政權的目標。在革命模式或民族主義模式中,革命性的政黨盡力號召群眾,通過獲得民眾的支持來推翻現有體制或驅逐帝國主義,實現自己的目標。
- 制度化階段:在議會內部發展出來的政黨常常會形成兩黨制,如果有外力介入則會形成多黨制,而革命性的政黨則會建立起一黨制或一黨為主的政黨制度。
大多數專家都同意以下觀點:選舉制度應該壯大建基於更廣泛之政治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同時又有清晰政策規劃之政黨,而不是只專注於狹隘之民族、種族或地區利益之政黨[2]:19。
歷史
[編輯]18世紀以後,歐洲國家產生了政黨,並在後來逐漸演變為近現代意義上的政黨。其中,以英國、美國為代表,形成了兩黨制;以法國、意大利為代表,形成了多黨制。在20世紀,以蘇聯共產黨和德國納粹黨為代表,又產生了組織嚴密的專政政黨。[11]
早期政黨
[編輯]早期政黨多是因為某些重大的政治原則分歧而由政府內部的政治派別組合形成的[12]:11。最初的政黨主要是掌握政權和監督政府,與普通大眾並無緊密關係。他們的活動也局限於議會和政府內部。直到現代選舉制度確立以及普選權的擴大,才出現了大眾性的政黨[4]:242-243。
現代政黨最初誕生於英國。1640年英國議會就實行君主制還是共和制的問題而形成了宮廷黨(保皇黨)和民權黨兩大派系。1679年,在關於王位繼承權的爭論中,支持宮廷黨的人被反對者斥為「托利黨」(Tory,意為歹徒,愛爾蘭罵人的話);支持民權黨的人被反對者斥為「輝格黨」(Whig,意為強盜,蘇格蘭罵人的話)。1688年光榮革命後,兩黨支持在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在18世紀,英國君主仍有一定權力。
1834年,托利黨正式定名為保守黨,1859年,輝格黨正式定名為自由黨,並形成了兩黨輪流執政的慣例。直到1922年後工黨取代自由黨與保守黨輪流執政,但工黨直到1945年才首次取得下議院多數黨。而自由黨於1988年與原工黨分裂的勢力合併為自由民主黨,實力有所增加,與工黨和保守黨並列為英國三大政黨,2010年英國大選後保守黨和自民黨組建聯合政府,直至2015年。
美國的政治派別則是在圍繞1787年憲法問題而出現的。在討論和批准1787年憲法時,形成了主張建立及加強聯邦政府權力的聯邦黨和主張在憲法中更注重保障人民權利及州權的民主共和黨,後者被聯邦黨人稱為「反聯邦黨人」。1828年後,民主共和黨內部又分成了民主黨和輝格黨兩派,輝格黨因蓄奴問題瓦解後,反對擴大奴隸制的前輝格黨人組成共和黨,形成至今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執政的局面[4]:241-243。
法國的現代政黨則是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過程中出現的。斐揚黨人主張實行君主制;吉倫特派和山嶽黨人、雅各賓黨則主張廢除君主制。1799年拿破崙一世執政後,法國政壇又出現了保皇派、溫和共和黨派和激進共和黨派。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後,國會中基本分為保皇黨、共和黨和社會黨,這種左中右的格局一直延續到現在,第五共和後因選舉改為兩輪投票制,形成兩黨制。目前兩大主要政黨分別是中間偏左的法國社會黨和中間偏右戴高樂主義派法國共和黨(前稱人民運動聯盟)。
發展
[編輯]後發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不同於英美法國家的政黨,這些國家的政黨都是將政黨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從而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
德國在普魯士時期,於1861年出現了主張德國統一的進步黨(1884年改稱自由思想黨),1865年德國南部出現了主張民主的天主教人民黨。1869年出現了左翼社會主義的德國社會民主黨。1876年在原保守黨基礎上組建了全國性的政黨德意志保守黨。1918年威瑪共和國實行普選制和比例代表制,議會內的政黨多達30多個,1933年希特拉上台及最後一次選舉後,宣佈除納粹黨外其他一切政黨非法。1945年二戰結束後,實行聯立制的比例代表制選舉制度,須取得5%選票才能獲得席次,以限制政黨在國會的數量。
意大利最早的現代政黨是1892年成立的工人黨,之後在1897年出現了代表中產階級利益的共和黨。1914年被開除出社會黨的墨索里尼創建了「自主革命行動法西斯」,1919年又建立全國性的「意大利戰鬥法西斯」[12]:20,並於1921年改名國家法西斯黨,1926年上台後取締了其他政黨。二戰後共和國成立,實行比例代表制,意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天民黨)成為多黨格局下的最大黨,而意大利共產黨(意共)則是最大反對黨,這個格局一直持續至1994年。1994年由於天民黨和社會黨等數十年長期執政的聯盟相繼被揭發連串與黑手黨的貪腐醜聞而瓦解,選舉制度得以改革,現成為多個政治聯盟,分別為由原意共改組的中間偏左民主黨,五星運動,以及中間偏右的意大利力量黨和右派民粹主義北方聯盟。
日本的現代政黨出現於明治維新時期的自由民權運動。1874年成立了日本最初的政黨愛國社[13]。1875年,愛國社與其他政黨聯合成立了全國性政黨,名稱未變。1880年,愛國社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國會開設期同盟,取代了原來了愛國社,次年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自由黨,1882年又成立了代表工商界利益的立憲改進黨。二戰之後,日本形成了多黨林立的局面,1955年出現了「右派政黨大聯合」和「左派政黨大聯合」的局面(即「55年體制」),此後右派的自民黨長期維持一黨獨大,左派最大的政黨及在野黨是日本社會黨,直至1995年因社會黨與自民黨合組聯合政府導致瓦解。在野黨的互鬥及重組導致數十年都難以取代自民黨的執政地位,因此政府更替主要表現為自民黨內部派閥之間的鬥爭。2009年民主黨取得勝利首次達成政黨輪替,但自民黨在三年後便奪回政權。
無產階級政黨
[編輯]近代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代表無產階級的政黨開始出現。1836年,英國憲章運動誕生了第一個工人政治團體倫敦工人協會。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領導建立了無產階級的國際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1850年,共產主義者同盟內部產生分裂,於1852年11月宣佈解散。此後,馬克思在1864年又創立了第一國際,直到1872年海牙會議後停止活動,並在1876年解散[4]:246-247。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於布魯塞爾創建了德意志工人協會,但是一年後就被迫停止活動。1866年,德國創立了薩克森人民黨,並在1869年與德意志工人協會等組織中的民主派合併建立了德國社會民主工黨,1875年又與德國工人聯合會合併為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改稱德國社會民主黨,意識形態轉為社會民主主義[4]:246-247。法國在1879年成立了法國工人黨,1882年黨內分裂為馬克思主義派和可能派,後者另外組建了法國社會主義工人協會。1901年法國工人黨與革命社會黨聯合為法蘭西社會黨。1905年,這幾個組織合併為法國社會黨[4]:247-248。自此之後,歐美各國都出現了工人黨和社會民主黨。而在一些傳統的專制主義國家,出現了一批以民族振興為目的的改良型政黨,而社會矛盾的激化更催生了無產階級政黨,並走上了推翻舊政權的暴力革命之路,並在取得政權後實行一黨專政的制度[4]:248。
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1903年內部分化為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兩派。其後產生了布爾什維克黨。1917年布爾什維克武裝起義奪得政權,並建立起世界上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黨一黨執政的制度。1925年布爾什維克黨改名為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1952年再次改名為蘇聯共產黨。在俄國革命影響下,蒙古、越南、南斯拉夫、中國等國家也相繼建立起共產黨並成為執政黨。
1991年蘇聯解體後,蘇聯及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或工人黨有的解散,有的轉變為社會黨或社會民主黨,有的重建後成為多黨政治下的一黨;中國、越南等國的共產黨政府則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4]:249-250。
發展中國家的政黨
[編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政黨都是在民族獨立運動中產生的。拉美國家在19世紀初就已經有政黨,但是多屬於寡頭性質的政黨,真正群眾性政黨是在1930年代以後逐漸出現的。民族獨立運動中產生的政黨一般都是獨立運動的領導者,有的獨立後成為執政黨並實行一黨制,例如埃及、新加坡、莫桑比克、安哥拉等;有的則在獨立後政黨改組,或重新建立新的政黨,例如赤道幾內亞、印度尼西亞;有的經歷過軍政府後才出現政黨,例如扎伊爾、索馬里、泰國等[4]:250。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開始都實行一黨制,有些國家還實踐了全民黨理念。經過幾十年發展後,發展中國家的政黨呈現多元化趨勢,兩黨制、主從政黨制、多黨制都有實行。但是普遍制度化不足,領袖魅力對政黨影響很大,政黨與軍隊關係複雜等,政黨制度不是非常穩定[4]:250。
在一些一黨佔主要地位的國家,反對黨是默許存在的,但是通常沒有機會獲得實權。佔主要地位的政黨則容易有機會通過贊助、在投票中舞弊或利用行政、司法手段以保持政權。
分類
[編輯]政黨的分類條件很多,主要有按其結構、功能或運作。不同的劃分標準會劃分出各種政黨類型。
意識形態
[編輯]依據意識形態對政黨進行分類是人們使用的最多的一種分類方式。政黨通常被認為是處在一個政治光譜中。典型的類型包括激進的左翼政黨、改良的中間偏左政黨以及保守的右翼政黨。左派通常傾向於社會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共同特徵是主張國家管制市場實行某種計劃的必要。而右派政黨則傾向於自由放任經濟(laissez-faire),反對國家干預自由市場,力主自由貿易,強調市場經濟的調控功能,並且重視宗教與家庭等傳統價值。在此基礎上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共產主義政黨、民主社會主義政黨、保守主義政黨、民族主義政黨、法西斯主義政黨、生態主義政黨和地區主義政黨[14]。
- 共產主義政黨:共產主義政黨奉行共產主義,政黨意識形態多基於馬克思主義,冷戰時期其發展達到頂峰,1986年15個主權國家共有9000萬黨員。但是蘇聯解體後,中東歐地區的共產黨大部分解散或者其成員放棄了信仰,或改組成為民主社會主義政黨。西方國家中的共產黨在本國影響不大,而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則多走上了改革開放與經濟改革的道路。
- 民主社會主義政黨:民主社會主義政黨是第二國際解散後持改良主義的成員建立的走中間偏左路線的政黨,奉行社會民主主義或民主社會主義,1951年19個國家的民主社會主義政黨在德國法蘭克福建立了社會黨國際,黨員數目有1600多萬,在一些國家有單獨執政或聯合執政的經歷。
- 保守主義政黨:保守主義政黨是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政黨,二戰以後其影響主要局限於發達國家。其主要國際組織有國際民主聯盟和基督教民主聯盟,共有90多個政黨參加。
- 民族主義政黨:民族主義政黨大多產生於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中,大多主張民族主義。許多民族主義政黨在本國進行一黨獨大的統治,沒有較大的國際性組織。目前在歐洲國家的民族主義政黨,大部分偏向反移民、反伊斯蘭和反對歐盟一體化。
- 法西斯主義政黨:法西斯主義政黨主要是指二戰期間在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出現的獨裁政黨。目前在歐洲國家仍然存在少數有法西斯主義傾向的新納粹極右派政黨,但不能與二戰期間在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出現的政黨相提並論。
- 生態主義政黨:大多是發達國家內主張生態保護、社會公正、基層民主的政黨,最為典型的是綠黨,國際組織有歐洲綠黨。
- 地區主義政黨:一些國家中以維護所代表的地區或少數民族利益的政黨,一般都只在本國活動,基本上都是小黨,幾乎沒有上台執政的機會。有些地區主義政黨更是以爭取本地區獨立為目標,例如英國的蘇格蘭民族黨。
合法性
[編輯]根據政黨是否為其所在國家的法律承認,可以分為合法的政黨和非法的政黨。合法政黨為該國法律所認可,一般都認同現行的制度,可以合法的開展各種活動。非法的政黨不為該國法律所認可,往往以推翻現行制度為目標,只能秘密開展活動。某些國家還有半合法的政黨,這些政黨雖然得不到法律的認可,但是國家又默許他們進行一些公開或半公開的活動。根據政黨在該國政治生態中的參與程度,又可以將合法的政黨分為起主導作用的體制內政黨(例如日本自民黨、美國共和黨)和在政黨競爭中只起到很小作用的體制外政黨(例如蘇格蘭民族黨、美國進步黨)。體制內政黨又可以分為執政黨、在野黨和參政黨[4]:253。
組織方式
[編輯]根據政黨的組織方式又可以分為精英黨、幹部黨和群眾黨,此分類法最早由法國政治學家莫里斯·杜瓦傑提出;根據政黨的活動範圍則可以分為全國性政黨、地區性政黨和國際性政黨[4]:253。 政黨的基層組織因為政黨所處的社會,或者政黨的目標而會有所不同。法國學者杜瓦傑依照基層組織類型對政黨進行歸類,分為細胞(cell)、俱樂部(cacus)、支部(branch):
- 「細胞」以又稱小組、蘇維埃。以「細胞」為基層組織的政黨通常不以贏得議會選舉選舉為目的,而是志在推翻現狀政治秩序。執政後通常壟斷政權,組織深入整個市民社會的所有領域,貫徹政黨意志,對社會實行徹底統治。其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例如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朝鮮勞動黨、越南共產黨、古巴共產黨等。納粹黨和1990年代以前的中國國民黨亦屬細胞型政黨,其組織原則為絕對的領袖服從、元首制。
- 以「俱樂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以贏得各級議會、地方政府行政首腦職位之選舉為目的,組織最為鬆散,平常沒有規律的組織生活,幹部以志願工作者為主,從事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例如美國民主黨、美國共和黨。
- 以「支黨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其情況介於上面兩類之間。黨基層組織有較為規律與嚴謹的政治架構,幹部為常業專職人員,負責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但支黨部並不全面滲透到市民社會。例如日本自民黨,日本社會黨,歐洲各民主國家的政黨,1990年代以後的中華民國(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等。
紀律與政綱
[編輯]依照政黨紀律與政綱嚴謹程度,除了一黨專政國家外,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的國家的政黨一般分為「剛性政黨」與「柔性政黨」。剛性政黨政綱與黨章規定嚴謹,長期具有一貫性。黨紀較為嚴格,黨員實行登記制度,有時進行考察篩選,較難隨意參加。其中央與基層組織架構較為清晰,具有明確定義的日常業務,行政領導職權明確。歐洲民主國家政黨,特別是傾向工人階級的政黨多屬於此類。柔性政黨政綱與黨章內容較為模糊,隨着選舉情勢保持較大彈性,因選情與領導人政見而常有變異。黨紀鬆散,甚至沒有黨員登記制度,政黨機構不清楚其黨員人數與身份,出入自由不需考察。柔性政黨中央與基層組織具有很大隨意性,大多只在選舉期間活動,平時僅是俱樂部與談話會性質,中央領導只是候選人的競選總幹事,沒有實質的政黨領導權,黨領導層擁有實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英美國家政黨屬之。
階級
[編輯]馬克思主義根據政黨的階級屬性進行分類,分為資產階級政黨和無產階級政黨。也有學者又將之細分為資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政黨和小資產階級政黨[4]:253。
構成要件
[編輯]政黨具有其特別的多元影響力,其特徵可就組織要素和黨的民主化深論,相較於其他的社會團體和利益團體,其規模顯的龐大且全面,其有以下組織要素:
- 黨員:政黨的基層,政黨的品質和成敗,都和黨員有素質優劣有密切關係。
- 黨綱(黨章):黨綱就是實現政黨最高目標的綱領。
- 黨紀:政黨的組織較一般社會團體嚴密是由於其具有嚴格的紀律,組織能夠發揮真實的作用以集中人力和物力,進而完成既定的目標(通常是選舉),主要是依賴紀律。
- 黨產:政黨為了推行黨務完成政治任務,必須有充裕的經費和資金以維持開支,除了政黨本身生產事業開闢財源和社會捐獻以及黨員的捐款,黨員繳付的黨費也是一種基本的經費來源。
- 標誌:使黨外人士對政黨進行直觀的識別,亦用以塑造政黨形象。
政黨制度
[編輯]在一黨制國家,往往只有一個政黨擁有執政權。當中可細分為一黨獨大和一黨專政。一黨專政的國家雖然有時候有其他的少數黨派,但是他們只能在法律上接受主要政黨的領導,通常會出現於社會主義國家,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而一黨獨大是指國內雖有許多其他小黨,但因未能獲得民眾普遍支持,故其勢力無法影響政府的決定,例如現在的新加坡。
有些國家受選舉制度影響,政治只由少數政黨輪流壟斷,例子如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英國的保守黨和工黨以及印度的國大黨和印度人民黨等。這些國家只有兩個主要政黨能取得組成政府的權力,在沒有改變制度的情況下,其他小黨便難以贏得選舉。而多黨制國家則是國內有3個以上勢均力敵的政黨互相競爭取得執政機會,選民能有較多的選擇。但因意見分歧,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可獲得國會過半數的席次,以致無法單獨組閣,為了避免立法等效率不彰,各政黨間常會組成聯合政府來執政,例如:法國、意大利等。
有些政黨是地區政黨,他們以爭取地區執政為目標,或只以地區和平獨立為目標(例如魁北克人黨),有意地區執政但無意全國執政。也有些政黨是跨國性質的,或建立跨國的政治聯繫(例如綠黨),以針對一些跨國社會議題(例如人本與環保),然而有些地區(例如香港)禁止參政團體進行跨國政治聯繫。[15]
政黨的消亡
[編輯]有馬克思主義學者的觀點認為政黨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消亡[4]:274-275[12]:205。
- 隨着社會的發展,沒有及時轉型,從而喪失了民眾的支持,例如西歐早期的各種保王黨、保皇會。
- 認為自己使命已經完成而自行宣佈解散,例如1949年的中國人民救國會。
- 失去主要領導人後瓦解及重組,例如韓國政黨經常因領導人變換而改名,解散和重組。例如安哲秀在2015年退出新政治民主聯合後,成立新政黨國民之黨,原新政治民主聯合改名為共同民主黨,新世界黨在2017年亦因朴槿惠彈劾案分裂出正黨,原新世紀黨改名為自由韓國黨。
- 被視為非法組織而被取締。例如德國共產黨、越南民主黨、香港民族黨、統合進步黨。
- 隨着政權解體而解散,例如蘇聯共產黨、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國家法西斯黨、納粹黨。
政黨的色彩
[編輯]幾乎所有政黨都將自己與特定的顏色和符號聯繫在一起,主要是為了幫助選民識別、認識和記住該政黨。這種品牌識別工作在許多識字率低的國家政體中尤其重要,因此無法讀取選票上政黨名稱的人可以通過顏色或徽標來識別該政黨。[16]意識形態相似的政黨經常會在不同國家使用相同的顏色。[17][18]顏色關聯可用作在圖形媒體中引用和表示各方的簡寫。[19]它們也可以用來指聯盟政黨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聯盟;[20] 例子包括紫色聯盟、紅綠聯盟、紅綠燈聯盟、泛綠聯盟和泛藍聯盟。
然而,顏色和意識形態之間的聯繫也可能不一致:不同國家相同意識形態的政黨經常使用不同的顏色,有時一個國家的競爭政黨甚至可能採用相同的顏色。[21]這些協會也有重大例外。例如在美國,紅色與更保守的共和黨相關,而藍色與更左傾的民主黨相關。[17][22]
意識形態 | 代表顏色 | 標誌符號 | 例子 | 參考來源 |
農業主義 |
|
|
[18]:58[23][24][25] | |
無政府主義 |
|
|
[26][27][28][29] | |
中間主義 |
|
[30][31] | ||
基督教民主主義 |
|
基督教十字架 | [32] | |
共產主義 |
|
|
[33][34][35] | |
保守主義 |
|
[36][37] | ||
民主社會主義 |
|
|
[38][39] | |
法西斯主義 |
|
[18]:56[40][41] | ||
女權主義 |
|
|
[42][43] | |
綠能 |
|
|
[44][45] | |
伊斯蘭主義 |
|
星月 | [17][46] | |
自由主義 |
|
飛行中的鳥 | [19][47][48] | |
自由意志主義 |
|
|
[17][49][50][51] | |
君主主義 |
|
王冠 | [18][52] | |
和平主義 |
|
[18][53] | ||
社會民主主義 |
|
|
[54][55][56][38] | |
社會主義 |
|
紅玫瑰 | [33][57][58][59][38] |
參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王浦劬 (編). 政治学基础.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264.
- ^ 2.0 2.1 2.2 國際民主和選舉協助研究所(International IDEA) (編). 《選舉制度設計手冊》.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3.
- ^ 3.0 3.1 3.2 錢穆. 《政學私言》. 蘭臺出版社. 2001. ISBN 957-9154-35-X.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孫關宏. 政治学概论.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 ISBN 7309036611.
- ^ 5.0 5.1 Giovanni Sartori.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3-4. ISBN 0-521-29106-2.
- ^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
- ^ 王滬寧. 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础.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343.
- ^ 列宁全集第39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21.
- ^ 毛泽东选集第5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335.
- ^ 塞繆爾.P.亨廷頓.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王冠華譯. 北京: 三聯書店. 1989: 381–388. ISBN 9787108001221.
- ^ http://aceproject.org/ace-en/focus/core/crb/crb05/?searchterm=party%20fund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E Encyclopaedia: Public funding of political parties
- ^ 12.0 12.1 12.2 施雪華. 政党政治.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3: 11.
- ^ 林尚立. 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17. ISBN 9787208027688.
- ^ 郭定平. 政党与政府.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9. ISBN 9787213016349.
- ^ http://aceproject.org/epic-en/CDMap?question=PC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E Electoral Knowledge Network: Comparitive Data: Political Parties and Candidates
- ^ Manveena Suri; Oscar Holland. Ceiling fans, brooms and mangoes: The election symbols of India's political parties. CNN. 19 April 2019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January 2021).
- ^ 17.0 17.1 17.2 17.3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Color Designations. Gremillion Consulting.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January 2021).
- ^ 18.0 18.1 18.2 18.3 18.4 Enninful, Ebenezer Kofi. The Symbolism of Ghanaian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lectorates (PDF). Kwame Nkrum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mber 2012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31 January 2021).
- ^ 19.0 19.1 Malasig, Jeline. Can you paint with all the colors of politics?. InterAksyon. 16 May 2018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January 2021).
- ^ Johnson, Ian P. Germany's colorful coalition shorthand. Deutsche Welle. 20 November 2017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anuary 2021).
- ^ Rost, Lisa Charlotte. Election reporting: Which color for which party?. Datawrapper. 28 August 2018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anuary 2021).
- ^ Farhi, Paul, Elephants Are Red, Donkeys Are Blue, The Washington Post, 2 November 2004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9 May 2008)
- ^ George, Jane. Greenland vote likely headed for a squeaker this March 12. Nunatsiaq News. 11 March 2013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January 2021).
- ^ Finnis, Alex. Why Boris Johnson and MPs are wearing a wheat sheaf badge on their lapel: The campaign to support British farmers explained. i. 10 September 2020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20).
- ^ Agrarian Party of Russia. Flags of the World. 27 February 2014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November 2020).
- ^ The Classical Symbol of Anarchism. Anarchism.net.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9 November 2020).
- ^ Disciplina: mando único: Partido Sindicalist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9 December 2014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February 2020).
- ^ Baillargeon, Normand. Introduction. Order Without Power: An Introduction to Anarchism: History and Current Challenges. 由Mary Foster翻譯. New York: Seven Stories Press. 2013 [2008] [24 January 2021]. ISBN 978-1-60980-4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1 June 2021).
- ^ A quick history of the Circle-A. Rival LA. 10 June 2020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anuary 2021).
- ^ Ansolabehere, Stephen; Rodden, Jonathan; Snyder, James M. Jr. Purple America.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6, 20 (2): 97–118. doi:10.1257/jep.20.2.97 .
- ^ McLarty, Scott. Forget Red vs. Blue: The Paradigm for the 21st Century is Orange, Purple, and Green. United States Green Party. 2019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November 2020).
- ^ Witte, John. Christianity and Democracy in Global Context. Westview Press. 1993: 9. ISBN 978-0813318431.
- ^ 33.0 33.1 Klein, Sarah. Interview with Gerd Koenen: The Fading of a Political Colour. Goethe-Institut. April 2018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anuary 2021).
- ^ Tran, Bich T. Evol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s Control Over the Military. The Diplomat. 29 August 2019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January 2021).
- ^ Hatherley, Owen. Has the communist hammer and sickle had its day?. The Guardian. 12 February 2013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7 February 2021).
- ^ Why is the Conservative Party Blue, BBC, 20 April 2006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February 2021)
- ^ Alex Marland; Tom Flanagan. Brand New Party: Political Branding and the 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December 2013, 46 (4): 951–972. S2CID 153857522. doi:10.1017/S0008423913001108.
- ^ 38.0 38.1 38.2 Korff, Gottfried; Peterson, Larry. From Brotherly Handshake to Militant Clenched Fist: On Political Metaphors for the Worker's Hand. International Labor and Working-Class History. Fall 1992, 42: 70–81. S2CID 144046575. doi:10.1017/S0147547900011236.
- ^ Speedy, Sam. The movement behind the rose emoji that you probably don't know about. Mashable. 27 May 2017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3 November 2018).
- ^ Fuentes, Juan Francisco. Shirt Movements in Interwar Europe: a Totalitarian Fashion. Ler História. 27 June 2018, 72 (72): 151–173. S2CID 158703576. doi:10.4000/lerhistoria.3560 .
- ^ Hate Symbols Database. Anti-Defamation League. 2021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December 2020).
- ^ Symbols of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January 2021).
- ^ The Real Meanings Behind Six Symbols of Protest. Elephant art. 1 July 2020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December 2020).
- ^ Green Party Taiwan. Global Greens. 19 September 2014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February 2021).
- ^ AD+PD launches new logo to symbolise party's ethos. Malta Today. 14 November 2020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November 2020).
- ^ Suryadinata, Leo. The Decline of the Hegemonic Party System in Indonesia: Golkar after the Fall of Soeharto.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August 2007, 29 (2): 333–358. S2CID 153413092. doi:10.1355/CS29-2F.
- ^ O'Hara, Glen. There is still a place for Liberal Democrats in British politics. GQ. 17 August 2020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anuary 2021).
- ^ Cassel-Picot, Muriel "The Liberal Democrats and the Green Cause: From Yellow to Green" in Leydier, Gilles and Martin, Alexia (2013)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in Britain and Ireland.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p. 105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3 August 2020.. ISBN 978-1443852838
- ^ Huber, Eliza. Why Are Primary Colors Trending In Fashion Right Now?. Refinery29. 16 July 2020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anuary 2021).
- ^ Youtuber mistura aberturas de "Game of Thrones" e "Tiger King" em animação. UOL. 18 May 2020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anuary 2021) (葡萄牙語).
- ^ Block, Walter E. Libertarians Spoil the Electi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8 November 2020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January 2021).
- ^ Iredale, Jessica. The Deep Meaning of the Color Purple at the Biden Inauguration. Town & Country Magazine. 20 January 2021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anuary 2021).
- ^ Peace symbols through history. The History Press.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January 2021).
- ^ Adams, Sean; Morioka, Noreen; Stone, Terry Lee. Color Design Workbook: A Real World Guide to Using Color in Graphic Design. Gloucester, Mass.: Rockport Publishers. 2006: 86. ISBN 159253192X. OCLC 60393965.
- ^ Kumar, Rohit Vishal; Joshi, Radhika. Colour, Colour Everywhere: In Marketing Too. SCMS Journal of Indian Management. October–December 2006, 3 (4): 40–46. ISSN 0973-3167. SSRN 969272 .
- ^ Pâkzâd, Poyâ. Denmark's "Democratic Ownership" Agenda Shows We Can Run Our Own Lives. Jacobin. December 2020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anuary 2021).
- ^ Uso de cores de partido em prédios públicos gera condenação por improbidade. Jusbrasil. 2015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January 2021) (葡萄牙語).
- ^ Einaudi, Luca. Coins of the Month – The symbols of the French socialists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oday. www.histecon.magd.cam.ac.uk. Joint Centre for History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ugust 2017 [26 Ma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January 2021).
- ^ ¿Coincidencia? ¿Por qué estos 3 logos de partidos de izquierda son tan parecidos?. Tiempo Real. 20 September 2017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 June 2021) (西班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