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收錄標準/地理特徵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維基百科,收錄標準決定了一個主題是否值得收錄而成為條目。根據五大支柱,維基百科亦具有地名辭典的功能;所以符合通用收錄標準的地理特徵可以被假定(並非一定)值得關注。因此部分地理特徵(例如地點,地區,建築物)的收錄標準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範圍

就本指引制定的目的而言,本文所指的「地理特徵」可以是地球的一個永久性的特徵,也可以是一個過去存在的特徵;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亦可以是人為造就的。

本指引不適用於虛構作品中的地理特徵。

本指引不涉及主題為私人國家的條目,此類條目需要滿足通用收錄標準,即便這些「國家」在地理上實際存在。

來源

即使是最小的地理特徵也可以在數不清的可靠來源中被提及:比如說地圖中可以找到小溪等。對每一個主題,可能有上百個這樣的來源。確實,這些來源為主題提供了可靠的信息。然而,這種來源通常只論述了主題的存在性,而沒有通用收錄標準所要求的有效介紹。因而,它們不能建立主題的收錄標準,但這些來源仍符合可供查證的要求。

另一方面,對主題進行描述而非簡單提及的來源有助於證實主體符合收錄標準。

Facebook、個人博客、YouTube視頻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可供查證可靠來源,在評估主題的收錄標準時需加以避免。

地區與地點

  • 法律上認定的有人居住地區可被認為典型地符合收錄標準,即使這一地區的人口非常稀少。甚至被廢棄的地區(鬼鎮)也可以保持符合收錄標準,因為收錄標準不是一時的。記錄並驗證政府對這些地區認可的可靠來源(例如國家人口普查)通常可證明主題的收錄標準。
  • 非法律上認定的有人居住地區(例如次分區、非法定的社區)只能以通用收錄標準加以評判。在缺乏多方獨立可靠來源的有效介紹的情形下,關於這些非法定地區的信息應被列入所屬的法定地區的條目。[1]
  • 爭議地區只能以通用收錄標準加以評判。這些地區的收錄標準與相應主張的有效性是無關的。有時把與這些主題相關的條目併入所屬的政治運動、政治衝突條目,或是對同一地區有爭議的多個稱謂的條目並成一個條目,可能是合適的選擇。
  • 已命名的自然特徵(例如山脈、河流、湖泊、島嶼)有多於坐標和簡單統計數據的來源便可支持其收錄標準。來源的數量和質量必須確保能夠為一篇百科全書式的文章提供足夠的可查證信息。如不然,關於該特徵的信息應當被寫入一篇主題更廣泛的文章。例如一個只知位置和名字的小島可以寫入其所屬河流的條目中。

建築物

許多人造的地理特徵都會在若干可靠來源中被提及,但它們未必符合收錄標準。被收入地圖也並不足以證明主題滿足收錄標準。

  • 建築物(包括私人住宅和地產項目),如果得到了通用收錄標準所要求的第三方可靠來源的有效介紹,即可假定符合收錄標準。這包括對該建築物的歷史、文化、經濟、建築意義的介紹。特別地,獲得知名獎項的建築,只要有多於簡單統計數據[2]可供查證信息,就可以假定符合收錄標準。[3]
  • 公共設施(例如橋梁水壩)相關的主題,如果滿足了通用收錄標準,就可以假定是值得關注的。在這些主題收錄標準不明確的情形下,通常可以將相關內容寫入一篇主題更廣泛的文章,例如某一隧道的信息可以寫入其所屬的道路或其穿越的山脈中去。

收錄標準不能繼承

地理特徵必須因為它的自身的價值而符合收錄標準,它們不能直接繼承公司機構人物事件的收錄標準。例如,地產項目甲是由知名地產商乙(或知名人士丙)投資建造的,並不意味着地產項目甲一定符合收錄標準。

參見

腳註

  1. ^ 學區和選區不是非法律上認定的有人居住地區,不適用本指引
  2. ^ 簡單統計數據的定義為「什麼,是什麼,在哪裡」。
  3. ^ 因為對此類建築,相關來源總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