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Wangyefurichard/Sandbox4
外觀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國時期,割據今江西全境及安徽、江蘇、河南、湖北部分地區的楊吳的所有州縣。楊吳的存在年代,由唐天復二年(902)楊行密被封為吳王開始,[1]至後晉天福二年(937)楊吳權臣徐知誥受禪篡吳為止,[2]前後共歷四主、三十六年。
楊吳政權的存在時間不長,總體而言,其境內州縣建置大致保留了唐末時期的格局。不過,周邊政治形勢的變化仍然清晰地反映在了其建置、地名的變動之中。立國初期,楊氏以「奉唐正朔」為標榜,以期在與後梁的政治軍事鬥爭中爭取更大的主動權。[3][4]在此形勢下,楊吳對境內州縣建置鮮有更易。不過,隨着北方梁、晉爭霸日趨白熱化,中原出現了同樣以恢復李唐為旗號的後唐政權,[5]楊吳為確保獨立便不再奉唐室為正統,[6][7]從而有私設江都、金陵二府之舉,[8][9]並且對部分帶有前朝遺蹟的境內地名也進行了替換。至其滅亡前,楊吳共據有江都、江寧二府與楚、滁、和、壽、廬、濠、光、黃、舒、蘄、鄂、泗、海、潤、常、宣、池、歙、洪、江、饒、信、撫、吉、袁、虔二十六州,共計一百三十四縣(含海陵制置院)。
下表中,以 藍色背景代表楊吳各府、州,所領各縣則分別列於其下。府、州、縣名及隸屬均以937年為準。
府/州/縣名 | 治所 | 備註 |
---|---|---|
江都府 | 今江蘇揚州市[10] | |
江都 | 今江蘇揚州市[15] | |
江陽 | 今江蘇揚州市[20] | |
高郵 | 今江蘇高郵市[26] | |
揚子 | 今江蘇揚州市邗江區揚子橋附近[29] | |
六合 | 今江蘇六合縣[32] | |
天長 | 今安徽天長市[35] | |
海陵制置院 | 今江蘇泰州市[38] | |
興化 | 今江蘇興化市[42] | |
楚州 | 今江蘇淮安市[46] | |
山陽 | 今江蘇淮安市[49] | |
鹽城 | 今江蘇鹽城市[52] | 西漢置鹽瀆縣,東晉義熙中,改名鹽城縣。[53]
|
寶應 | 今江蘇寶應縣[54] | 南齊置安宜縣,唐上元三年(762)以於此得定國寶故,改名寶應縣。[55]
|
淮陰 | 今江蘇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56] | |
盱眙 | 今江蘇盱眙縣[59] | 秦置盱台縣,[60]西漢改為盱眙縣,東漢時復名盱台。三國時廢。西晉復置盱眙縣。唐光宅初,又曾改名建中縣,後復名盱眙。
|
滁州 | 今安徽滁州市[61] | |
清流 | 今安徽滁州市[64] | |
全椒 | 今安徽全椒縣[67] | 西漢初置,三國時廢。西晉復置,東晉又廢。蕭梁置北譙縣於此,隋開皇初,改名滁水縣,大業初又改滁水縣復置全椒縣。[68]
|
永陽 | 今安徽來安縣新安鎮瓦崗村[69] | 唐景龍三年(709)置。[70]
|
和州 | 今安徽和縣[71] | |
歷陽 | 今安徽和縣[73] | |
烏江 | 今安徽和縣烏江鎮[76] | 西晉太康六年(285)置。[77]
|
含山 | 今安徽含山縣[78] | |
壽州 | 今安徽壽縣[81] | |
壽春 | 今安徽壽縣[84] | 附郭縣。[85]秦置。東晉孝武帝時以避鄭太后鄭阿春諱,改為壽陽縣。劉宋時又改睢陽縣,北魏復名壽春。
|
安豐 | 今安徽壽縣安豐鎮[86] | 蕭梁時置。
|
霍山 | 今安徽霍山縣[87] | |
盛唐 | 今安徽六安市[90] | |
霍丘 | 今安徽霍邱縣[94] | |
廬州 | 今安徽合肥市[97] | |
合肥 | 今安徽合肥市[102] | |
慎縣 | 今安徽肥東縣梁園鎮[105] | 劉宋時僑置汝陰郡慎縣於此。
|
巢縣 | 今安徽巢湖市[106] | |
廬江 | 今安徽廬江縣[108] | 蕭梁天監末年置。
|
舒城 | 今安徽舒城縣[109] |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置。[110]
|
濠州 | 今安徽鳳陽縣東北臨淮關[111] | |
鍾離 | 今安徽鳳陽縣東北臨淮關[114] | |
招義 | 今安徽明光市女山湖鎮[118] | |
定遠 | 今安徽定遠縣[122] | |
光州 | 今河南潢川縣[125] | |
定城 | 今河南潢川縣[128] | |
光山 | 今河南光山縣[132] | |
殷城 | 今河南商城縣西[135] | |
固城 | 今河南固始縣[138] | |
仙居 | 今河南光山縣仙居鄉[141] | 劉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樂安縣,唐天寶元年(742),改為仙居縣。[142]
|
黃州 | 今湖北黃岡市[143] | |
黃岡 | 今湖北黃岡市[146] | |
黃陂 | 今湖北武漢市黃陂區北[149] | 北周大象元年(579)置。[150]
|
麻城 | 今湖北麻城市東[151] | |
舒州 | 今安徽潛山縣[155] | |
懷寧 | 今安徽潛山縣[160] | |
宿松 | 今安徽宿松縣[163] | 蕭梁時置高塘郡於此,隋開皇三年(583),改置高塘縣,十八年(598)又改為宿松縣。[164]
|
望江 | 今安徽望江縣[165] | |
太湖 | 今安徽太湖縣[168] | |
桐城 | 今安徽桐城縣[172] | |
蘄州 | 今湖北蘄春縣漕河鎮羅州城[175] | |
蘄春 | 今湖北蘄春縣漕河鎮羅州城[177] | |
黃梅 | 今湖北黃梅縣大河鎮東白花坂[181] | |
廣濟 | 今湖北武穴市梅川鎮[184] | |
蘄水 | 今湖北浠水縣[187] | |
鄂州 | 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區[190] | |
江夏 | 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區[193] | |
漢陽 | 今湖北武漢市漢陽區[196] | 隋開皇十七年(597)置漢津縣,大業六年(606),改為漢陽縣。[197]
|
永興 | 今湖北陽新縣[198] | |
武昌 | 今湖北鄂州市[201] | 秦置鄂縣,黃初二年 (221) ,孫吳改之為武昌縣。
|
蒲圻 | 今湖北蒲圻市[202] | 三國吳黃武二年(223),析沙羡縣置蒲圻縣。[203]
|
崇陽 | 今湖北崇陽縣[204] | |
汊川 | 今湖北漢川市劉家隔鎮[207] | |
泗州 | 今江蘇盱眙縣西北洪澤湖下[210][211] | |
臨淮 | 今江蘇盱眙縣西北洪澤湖下[214] | |
徐城 | 今江蘇泗洪縣臨淮鎮[217] | 東魏武定七年(549)置高平縣。隋開皇十八年(598),改名徐城縣。[218]
|
漣水 | 今江蘇漣水縣[219] | |
海州 | 今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221] | |
朐山 | 今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224] | |
東海 | 今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南城鎮[228] | 北齊析廣饒縣置。隋開皇初廢入廣饒,仁壽元年(601)改廣饒縣復置。[229]
|
沭陽 | 今江蘇沭陽縣[230] | 東魏武定七年(549)置懷文縣,北周建德七年(578)改為沭陽縣。[231]
|
懷仁 | 今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贛馬鎮城裡村[232] | 東魏武定七年(549)置。[233]
|
江寧府 | 今江蘇南京市[234] | |
上元 | 今江蘇南京市[239] | |
江寧 | 今江蘇南京市[241] | 附郭縣。楊吳天祐十四年(917)析上元縣重置。
|
句容 | 今江蘇句容市[242] | 西漢置。[243]
|
溧水 | 今江蘇溧水區[244] | 隋開皇十一年(591),析溧陽、丹陽二縣之地置。[245]
|
溧陽 | 今江蘇溧陽市[246] | 秦置,孫吳時廢。西晉太康元年(280)復置。隋開皇十八年(598)省入溧水縣,[247]唐武德三年(620)再置。
|
潤州 | 今江蘇鎮江市[248] | |
丹徒 | 今江蘇鎮江市[253] | |
丹陽 | 今江蘇丹陽市[257] | 秦置。孫吳嘉禾三年(234)改雲陽縣,西晉太康二年(281)復名。天寶元年(742),改為丹陽縣。
|
延陵 | 今江蘇丹陽市延陵鎮[258] | |
金壇 | 今江蘇金壇市[261] | 唐垂拱四年(688)置。[262]
|
常州 | 今江蘇常州市[263] | |
晉陵 | 今江蘇常州市[269] | |
武進 | 今江蘇常州市[272] | |
江陰 | 今江蘇江陰市[276] | 蕭梁太平三年(558)置。
|
義興 | 今江蘇宜興市[277] | 秦置陽羨縣,隋開皇九年(589)改為義興縣。[278]
|
無錫 | 今江蘇無錫市[279] | 西漢置,[280]孫吳時省。西晉太康元年(280)復置。
|
宣州 | 今安徽宣州市[281] | |
宣城 | 今安徽宣州市[284] | |
涇縣 | 今安徽涇縣涇川鎮上坊村[288][289] | 西漢置。[290]
|
當塗 | 今安徽當塗縣[291] | |
廣德 | 今安徽廣德縣[293] | |
南陵 | 今安徽南陵縣[296] | 蕭梁普通六年(525)置。[297]
|
太平 | 今安徽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298] | |
寧國 | 今安徽寧國市[301] | |
旌德 | 今安徽旌德縣[305] | 唐寶應二年(763)置。[306]
|
池州 | 今安徽貴池市[307] | |
貴池 | 今安徽貴池市[310] | |
青陽 | 今安徽青陽縣[313] | 唐天寶元年(742)析南陵、秋浦、涇三縣之地置。[314]
|
石埭 | 今安徽黃山市黃山區太平湖鎮廣陽村[315] | 蕭梁大同二年(536)置,隋開皇九年(589)廢。唐永泰二年(766)復置。[316]
|
建德 | 今安徽東至縣堯渡鎮梅城村[317] | 唐至德二年(757)置至德縣,[318]楊吳順義初年,改為建德縣。
|
歙州 | 今安徽歙縣[319] | |
歙縣 | 今安徽歙縣[322] | |
休寧 | 今安徽休寧縣[326] | |
黟縣 | 今安徽黟縣[328] | 秦置。隋開皇九年(589)省入海寧縣,十一年復置。[329]
|
績溪 | 今安徽績溪縣[330] | 唐大曆二年(767)析歙縣置。[331]
|
婺源 | 今江西婺源縣[332] |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置。[333]
|
祁門 | 今安徽祁門縣[334] | |
洪州 | 今江西南昌市[337] | |
南昌 | 今江西南昌市[340] | |
吳皋 | 今江西豐城市[344] | |
高安 | 今江西高安市[346] | |
建昌 | 今江西永修縣艾城鎮[348] | 東漢永元十六年(104)析海昏縣置。
|
新吳 | 今江西奉新縣[349] | |
分寧 | 今江西修水縣[353] | 唐貞元十六年(800)析武寧縣置。[354]
|
武寧 | 今江西九江市柘林水庫下[355][356] | |
江州 | 今江西九江市[359] | |
潯陽 | 今江西九江市[362] | |
都昌 | 今江西都昌縣[367] | 唐武德五年(622)置。[368]
|
彭澤 | 今江西彭澤縣黃嶺鄉舊縣街[369] | |
德安 | 今江西德安縣[372] | 楊吳順義七年(927),升潯陽縣蒲塘場置。
|
饒州 | 今江西鄱陽縣[373] | |
鄱陽 | 今江西鄱陽縣[376] | |
餘干 | 今江西餘干縣[379] | 西漢置余汗縣,[380]南朝時改為餘干縣。
|
樂平 | 今江西樂平市[381] | 唐武德四年(621)析鄱陽縣置。[382]
|
浮梁 | 今江西浮梁縣[383] | 唐開元四年(716)置新昌縣,天寶元年(742)改為浮梁縣。[384]
|
德興 | 今江西德興市[385] | 楊吳天祐七年(910)析樂平縣置德興縣。
|
信州 | 今江西上饒市[386] | |
上饒 | 今江西上饒市[388] | |
弋陽 | 今江西弋陽縣[392] | |
貴溪 | 今江西貴溪市[395] | 唐永泰元年(765)析餘干、弋陽二縣地置。[396]
|
玉山 | 今江西玉山縣[397] | 武周證聖二年(695),析常山、須江、弋陽等縣之地置。[398]
|
撫州 | 今江西撫州市[399] | |
臨川 | 今江西撫州市[401] | 附郭縣。[402]東漢永元八年(96)析南城縣置臨汝縣,隋開皇九年(589),改為臨川縣。
|
南城 | 今江西南城縣[403] | 西漢置。[404]西晉太康初年改置新南城縣,東晉大興中復為南城縣。
|
崇仁 | 今江西崇仁縣[405] | 隋開皇九年(589),析巴山、新建、西寧、安浦等縣之地置。[406]
|
南豐 | 今江西南豐縣[407] | 孫吳太平二年(257)析南城縣初置,隋開皇九年(589)廢。唐景雲二年(711)復置,先天二年(713)又廢,開元八年(720)再置。[408]
|
吉州 | 今江西吉安市[409] | |
廬陵 | 今江西吉安市[411] | |
太和 | 今江西泰和縣[415] | |
安福 | 今江西安福縣[420] | |
永新 | 今江西永新縣[425] | 孫吳寶鼎二年(267)初置。[426]隋開皇中廢,唐武德五年(622)復置,八年又廢,顯慶四年(659)再置。
|
新淦 | 今江西新幹縣[427] | 西漢時置。[428]
|
袁州 | 今江西宜春市[429] | |
宜春 | 今江西宜春市[431] | |
萍鄉 | 今江西萍鄉市[437] | |
新喻 | 今江西新余市[440] | |
虔州 | 今江西贛州市[445] | |
贛縣 | 今江西贛州市[448] | |
虔化 | 今江西寧都縣[454] | |
南康 | 今江西南康縣[458] | |
雩都 | 今江西于都縣[464] | |
信豐 | 今江西信豐縣[469] | |
大庾 | 今江西大余縣東[473] | |
安遠 | 今江西安遠縣[477] |
參考文獻
[編輯]- ^ 《十國春秋·卷一·吳太祖世家》:「天復二年三月,天子以金吾將軍李儼為江淮宣諭使,書御衣賜王,拜王東面行營都統、中書令,進爵吳王,以討朱全忠。」
- ^ 《十國春秋·卷三·吳睿帝本紀》:「天祚三年八月……帝下詔禪位於齊。……九月丙寅,命江夏王璘奉璽綬於齊。」
-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六》:「開平元年夏四月……壬戌,梁王更名晃。……甲子,王被兗冕,即皇帝位。……戊辰,大赦,改元,國號大梁。……是時,惟河東、鳳翔、淮南稱天祐,西川稱天復年號。餘皆稟梁正朔,稱臣奉貢。蜀王與弘農王移檄諸道,雲欲與岐王、晉王會兵興復唐室,卒無應者。」
- ^ 《十國春秋·卷三·吳烈祖世家》:「天祐四年夏四月,梁代唐,改元開平。王仍稱天祐,與蜀王移檄諸道,將會兵復唐。」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二》:「同光元年……晉王築壇於魏州牙城之南,夏四月己巳,升壇,祭告上帝,遂即皇帝位,國號大唐,大赦,改元。」
- ^ 《十國春秋·卷三·吳睿帝本紀》:「順義三年夏四月己巳,晉王即皇帝位,國號唐,改元同光。……冬十月己卯,梁亡。戊戌,唐以滅梁來告,始稱詔,我國不受;唐主遂易書,用敵國禮,曰『大唐皇帝致書於吳國主。』」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初,吳徐溫自以權重而位卑,說吳王曰:『今大王與諸將皆為節度使,雖有都統之名,不足相臨制;請建吳國,稱帝而治。』王不許。嚴可求屢勸溫以次子知詢代徐知誥知吳政,知誥與駱知祥謀,出可求為楚州刺史。可求既受命,至金陵,見溫,說之曰:『吾奉唐正朔,常以興復為辭。今朱、李方爭,朱氏日衰,李氏日熾。一旦李氏有天下,吾能北面為之臣乎?不若先建吳國以系民望。』溫大悅,復留可求參總庶政,使草具禮儀。」
- ^ 8.0 8.1 《十國春秋·卷一百一十一·十國地理表》:「江都府:揚州,吳改大都督府,為大都督府,建都。」
- ^ 9.0 9.1 《十國春秋·卷一百一十一·十國地理表》:「江寧府:昇州大都督府,吳武義二年七月改為金陵府,南唐改江寧府。」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史為樂等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5):「江都府……治所在江都縣(今江蘇揚州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揚州廣陵郡,大都督府。本南兗州江都郡,武德七年曰邗州,以邗溝為名,九年更置揚州,天寶元年更郡名。」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六》:「光啟三年……楊行密圍廣陵且半年,秦彥、畢師鐸大小數十戰,多不利。城中無食,米斗直錢五十緡,草根木實皆盡,以堇泥為餅食之,餓死者太半。宣軍掠人詣肆賣之,驅縛屠割如羊豕,訖無一聲,積骸流血,滿於坊市。彥、師鐸無如之何,頻蹙而已。外圍益急,彥、師鐸憂懣,殆無生意,相對抱膝,終日悄然。行密亦以城久不下,欲引還。己巳夜,大風雨,呂用之部將張審威帥麾下士三百,晨,伏於西壕,俟守者易代,潛登城,啟關納其眾,守者皆不鬥而潰。先是,彥、師鐸信重尼奉仙,雖戰陳日時,賞罰輕重,皆取決焉。至是復咨於奉仙曰:『何以取濟?』奉仙曰:『走為上策。』乃自開化門出奔東塘。行密帥諸軍合萬五千人入城,以梁纘不盡節於高氏,為秦、畢用,斬於戟門之外。韓問聞之,赴井死。以高駢從孫愈攝副使,使改殯駢及其族。城中遺民才數百家,飢羸非復人狀,行密輦西寨米以賑之。行密自稱淮南留後。」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七》:「文德元年……壬午,孫儒襲揚州,克之。楊行密出走,儒自稱淮南節度使。行密將奔海陵,袁襲勸歸廬州,再為進取之計,從之。」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景福元年……楊行密屢敗孫儒兵,破其廣德營,張訓屯安吉,斷其糧道。儒食盡,士卒大疫,遣其將劉建鋒、馬殷分兵掠諸縣。六月,行密聞儒疾瘧,戊寅,縱兵擊之。會大雨、晦冥,儒軍大敗,安仁義破儒五十餘寨,田頵擒儒於陳,斬之,傳首京師,儒眾多降於行密。丁酉,楊行密帥眾歸揚州。」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江都縣……西漢景帝四年(前153)置,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市西南四十六里夾江北小沙洲上(今屬丹徒縣)……隋開皇九年(589)移治今揚州市。」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三·淮南道三》:「揚州……今理江都、廣陵二縣。」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三·淮南道三》:「漢景帝立江都國,遂因國以建縣焉。」
- ^ 《大清一統志·卷六十六·揚州》:「三國時,魏移郡治淮陰,江都城圯於江,縣廢。……晉太康六年,復立江都縣。」
- ^ 《宋書·州郡志》:「江都令……江左又省並輿縣,元嘉十三年復立,以並江都。」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江陽縣……治所即今江蘇揚州市。」
- ^ 《舊唐書·地理志》:「江陽……在郭下,與江都分理。」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三·淮南道三》:「揚州……今理江都、廣陵二縣。」廣陵縣即江陽縣,南唐時改。
- ^ 《大清一統志·卷六十六·揚州》:「秦置廣陵縣,屬九江郡。」
- ^ 《隋書·地理志》:「江陽,舊曰廣陵。……開皇十八年改縣為邗江,大業初,更名江陽。」
- ^ 《舊唐書·地理志》:「江陽,貞觀十八年,分江都縣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高郵縣……治所即今江蘇高郵市。」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淮南道八》:「高郵縣……本漢舊縣,是秦之高郵亭,因以立名。」
- ^ 《宋書·州郡志》:「高郵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揚子縣……治所在今江蘇邗江縣南揚子橋附近。」
- ^ 《新唐書·地理志》:「揚子,望。永淳元年析江都置。」
- ^ 《太平寰宇記》:「永貞縣……本漢江都縣地,舊揚子鎮城。唐高宗時,廢鎮置縣,因鎮為名。……李昇偽命日改名永貞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六合縣……治所即今江蘇六合縣。」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三·淮南道一》:「六合縣……晉安帝於此置秦州。」
- ^ 《舊唐書·地理志》:「舊曰尉氏,置秦郡。後齊置秦州。後周改州曰方州,改郡曰六合。開皇初郡廢,四年改尉氏曰六合,省堂邑、方山二縣入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天長縣……治所即今安徽天長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本千秋,天寶元年析江都、六合、高郵置,七載更名。」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淮南道八》:「天長軍,理天長縣。本古之千秋縣,唐玄宗開元年中以誕辰為千秋節,遂改縣為天長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海陵縣……治所即今江蘇泰州市。」
- ^ 《漢書·地理志》:「臨淮郡……海陵,有江海會祠。莽曰亭間。」
- ^ 《新唐書·地理志》:「海陵,望。武德三年更名吳陵,以縣置吳州。七年州廢,復故名,來屬(揚州)。」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淮南道八》:「泰州,理海陵縣。本揚州海陵縣,偽吳乾貞年中立為制置院。」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興化縣……治所即今江蘇興化市。」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淮南道八》:「興化縣,本海陵縣地。偽吳武義年間析為招遠場,尋改為興化縣,屬揚州。」
- ^ 《江蘇省通志稿·方域志》注引《南畿志》:「興化縣,本海陵縣地,楊吳始置興化縣,屬江都府。」
- ^ 《名勝志》:「偽吳武義年中置今縣,言將振興其教化也。」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隋開皇元年(581)置,治所在壽張縣(後改淮陰,今江蘇淮陰市西南)。十二年(592)移治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市)。大業初廢。唐武德八年(625)改東楚州復置,仍治山陽縣。」
- ^ 《新唐書·地理志》:「楚州淮陰郡,緊。本江都郡之山陽、安宜縣地,臧君相據之,號東楚州。武德四年,君相降,因之,八年更名。」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景福元年三月……時溥遣兵南侵,至楚州,楊行密將張訓、李德誠敗之於壽河,遂取楚州,執其刺史劉瓚。」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山陽縣……治所即今江蘇淮安市。」
- ^ 《舊唐書·地理志》:「山陽,漢射陽縣地,屬臨淮郡。晉置山陽郡,改為山陽縣。武德四年,置東楚州。八年,去『東』字,治於此縣。」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山陽縣……晉義熙九年省射陽縣,置山陽郡,屬徐州;又立山陽縣以隸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鹽城縣……治所即今江蘇鹽城市。」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鹽城縣……本漢鹽瀆縣,屬臨淮郡。晉安帝更名鹽城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寶應縣……治所即今江蘇寶應縣。」
- ^ 《新唐書·地理志》:「寶應……本安宜。……上元三年以獲定國寶更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淮陰縣……治所即今江蘇淮陰縣西南碼頭鎮。」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淮陰縣……本漢舊縣,屬臨淮郡。宋於此置北兗州,後廢。隋開皇三年又置淮陰縣。」
- ^ 《新唐書·地理志》:「淮陰……武德七年省,乾封二年析山陽復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盱眙縣……西漢改盱台縣置,治所在今江蘇盱眙縣東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東晉義熙七年(411)移今盱眙縣東北五里都梁山東北麓……唐武德八年(625)移今治盱眙縣。」
- ^ 《太平寰宇記·卷十六·河南道十六》:「盱眙縣……本秦舊縣地也。」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滁州……治所在新昌縣(後改為清流縣,即今安徽滁州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滁州永陽郡,上。武德三年析揚州置。」
- ^ 63.0 63.1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大順二年……楊行密遣其將李神福攻和、滁,康暀降,安景思走。」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清流縣……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
- ^ 《舊唐書·地理志》:「清流……梁置南譙州,居桑根山之朝陽,在今縣西南八十里南譙州故城是也。北齊自南譙故城經治於此新昌郡城,今州治是也。隋改南譙為滁州,後廢。武德三年復置,皆治於清流縣。」
- ^ 《隋書·地理志》:「清流,舊曰頓丘,置新昌郡及南譙州。開皇初改為滁州,郡廢。又廢樂鉅、高塘二縣入頓丘,改曰新昌。十八年又改為清流。」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全椒縣……治所即今安徽全椒縣。」
- ^ 《隋書·地理志》:「全椒,梁曰北譙,置北譙郡。後齊改郡為臨滁,後周又曰北譙。開皇初郡廢,改縣為滁水。大業初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永陽縣……治所在今安徽來安縣北瓦崗村。」
- ^ 《新唐書·地理志》:「永陽……景龍三年析清流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和州……治所在歷陽縣(即今安徽和縣)。」
- ^ 《新唐書·地理志》:「和州歷陽郡,上。」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歷陽縣……治所即今安徽和縣。」
- ^ 《舊唐書·地理志》:「歷陽……東晉置歷陽郡。宋為南豫州,北齊置和州。隋為歷陽郡。國初,復為和州。皆治此縣。」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歷陽縣……本漢舊縣也,南有歷水,故曰歷陽。」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烏江縣……治所在今安徽和縣北四十里烏江鎮。」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烏江縣……漢東城縣地……晉太康六年始於東城界置烏江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含山縣……治所即今安徽含山縣。」
- ^ 《新唐書·地理志》:「含山……武德六年析歷陽之故龍亢縣地置,八年省,長安四年復置,更名武壽,神龍元年復故名。」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含山縣……以縣境眾山所含,故名含山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壽州……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
- ^ 《新唐書·地理志》:「壽州壽春郡,中都督府。本淮南郡,天寶元年更名。」
-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乾寧二年夏四月……楊行密圍壽州,不克,將還;庚寅,其將朱延壽請試往更攻,一鼓撥之,執剌史江從勖。行密以延壽權知壽州團練使。」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壽春縣……治所即今安徽壽縣。」
- ^ 《舊唐書·地理志》:「壽春……晉於此置揚州,齊置豫州,後魏置揚州,梁復為豫州,後周置揚州。隋改壽州,煬帝為淮南郡,武德為壽州。皆以壽春為治所。」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安豐縣……治所在今安徽壽縣南安豐鋪。」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霍山縣……治所即今安徽霍山縣。」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郭聲波著,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注引《太平寰宇記》:「廢霍山縣,去(六安)縣五十里,漢灊縣也。……梁天監四年,於灊縣改置霍州,兼別置(潛)城。隋初州廢,即為(潛)縣城也。隋末廢之,併入盛唐。天寶間,又自盛唐割地以置焉。」
- ^ 《舊唐書·地理志》「霍山……漢灊縣,屬廬江郡。隋置霍山應城三縣。貞觀元年,廢霍州,省應城、灊城二縣,以霍山屬壽州。」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盛唐縣……治所在騶虞城 (即今安徽六安市)。」
- ^ 《隋書·地理志》:「霍山……梁置霍州及岳安郡、岳安縣。後齊州廢。開皇初郡廢,縣改名焉。」
- ^ 《新唐書·地理志》:「盛唐……本霍山。武德四年以霍山、應城、灊城三縣置霍州。貞觀元年州廢,省應城、灊城,以霍山來屬。神功元年曰武昌,神龍元年復故名,開元二十七年更名。」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九·淮南道七》:「六安縣……唐開元二十七年改為盛唐。」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霍丘縣……治所即今安徽霍丘縣。」
- ^ 《隋書·地理志》:「霍丘……開皇十九年置縣,名焉。」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九·淮南道七》:「霍丘縣……今縣本是梁所置霍丘戍,……隋開皇中改為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廬州……治所在合肥縣(今安徽合肥市)。」
- ^ 《新唐書·地理志》:「廬州廬江郡,上。」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五》:「中和三年……以淮南押牙合肥楊行愍為廬州刺史。行愍本廬州牙將,勇敢,屢有戰功,都將忌之,白刺史郎幼復遣使出戍於外。行愍過辭,都將以甘言悅之,問其所須,行愍曰:『正須汝頭耳!』遂起斬之,並將諸營,自稱八營都知兵馬使。幼復不能制,薦於高駢,請以自代。駢以行愍為淮南押牙,知廬州事,朝廷因而命之。」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龍紀元年……孫儒遣兵攻廬州,蔡儔以州降之。」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景福二年夏四月……甲午,楊行密自將詣廬州,田頵自宣州引兵會之……丁亥,楊行密克廬州,斬蔡儔。」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合肥縣……西漢置,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西二里……三國魏……移治今合肥市西北。西晉……復還舊治……唐移治今合肥市。」
- ^ 《舊唐書·地理志》:「合肥……梁置合州,隋初為廬江郡,皆治此縣。」
- ^ 《隋書·地理志》:「合肥,梁曰汝陰,置汝陰郡……開皇初郡廢,縣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慎縣……治所在今安徽肥東縣東北梁園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巢縣……治所即今安徽巢湖市。」
- ^ 《隋書·地理志》:「襄安,梁曰蘄,開皇初改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廬江縣……南朝梁天監末置,治所在今安徽廬江縣西……唐景龍二年(708年)治所遷今廬江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舒城縣……治所即今安徽舒城縣。」
- ^ 《新唐書·地理志》:「舒城……開元二十三年析合肥、廬江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濠州……治所在鍾離縣(今安徽鳳陽縣東北臨淮關東)。」
- ^ 《新唐書·地理志》:「濠州鍾離郡,上。」
-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乾寧二年三月……行密攻濠州,撥之,執刺史張璲。」
- ^ 《資治通鑑大辭典》(施丁等編,吉林人民出版社,長春,1994):「鍾離縣……治所在今安徽鳳陽縣東北臨淮關。」
- ^ 《舊唐書·地理志》:「鍾離……隋初為濠州,煬帝復為鍾離郡。武德三年,置濠州。皆治於此。」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鍾離縣,上,郭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鍾離縣……安帝時,因東郡燕縣流入鍾離者,於此置燕縣,至高齊時復為鍾離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招義縣……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東北六十里女山湖鎮(原名舊縣)。」
- ^ 《太平寰宇記·卷十六·河南道十六》:「招信縣……本漢睢陵縣,屬臨淮郡。宋僑立濟陰郡,《宋書》云:『泰始三年以濟陰流人寓於此土,遂分鐘離東界置濟陰郡。』」
- ^ 《太平寰宇記·卷十六·河南道十六》:「隋大業元年以元德太子名昭,改為化明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招義縣……隋大業元年為化明縣,屬濠州,武德七年更名招義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定遠縣……南朝梁天監三年(504)置,治所在今安徽定遠縣東南大橋鄉三官集……天寶四年(745)移今定遠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定遠縣……梁武帝天監初置,屬定遠郡。高齊改為大安郡。隋仁壽元年廢郡,改定遠縣為臨濠縣,屬濠州。」
- ^ 《新唐書·地理志》:「定遠……本臨豪,武德三年更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光州……治所在光城縣(今河南光山縣)。隋大業初改弋陽郡。唐武德三年(620)復為光州,治所在光山縣(今河南光山縣),太極元年(712)移治定城縣(今河南潢川縣)。」
- ^ 《新唐書·卷三十一·地理五》:「光州弋陽郡,上。」
- ^ 127.0 127.1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乾寧三年……淮南將朱延壽奄至蘄州,圍其城。大將賈公鐸方獵,不得還,伏兵林中,命勇士二人衣羊皮夜入延壽所掠羊群,潛入城,約夜半開門舉火為應,復衣皮返命。公鐸如期引兵至城南,門中火舉,力戰,突圍而入。延壽驚曰:『吾常恐其潰圍而出,反潰圍而入,如此,城安可猝拔!』乃白行密,求軍中與公鐸有舊者持誓書金帛往說之,許以婚。壽州團練副使柴再用請行,臨城與語,為陳利害。數日,公鐸及刺史馮敬章請降。以敬章為左都押牙,公鐸為右監門衛將軍。延壽進拔光州,殺刺吏劉存。」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定城縣……治所即今河南潢川縣。」
- ^ 《舊唐書·地理志》:「定城……貞觀元年,廢弦州,以定城屬光州,州所理也。」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定城縣……本漢弋陽縣,屬汝南郡。」
- ^ 《隋書·地理志》:「定城……後齊置南郢州,後廢入南、北二弋陽縣,後又省北弋陽入南弋陽,改為定遠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光山縣……治所即今河南光山縣。」
- ^ 《隋書·地理志》:「光山,舊置光城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置縣焉。」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光山縣……宋孝武帝大明初,於此立光城縣,隋開皇三年廢入樂安縣,十八年又置光山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殷城縣……治所在今河南商城縣西。」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殷城縣……宋僑立苞信縣於此,梁以苞信縣屬義州。」
- ^ 《隋書·地理志》:「殷城舊曰包信,開皇初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固始縣……南朝宋泰始中僑置,治所在今河南固始縣東北……隋開皇初,移治今固始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固始縣……宋明帝失淮北地,乃於此僑立新蔡郡,領固始一縣。」
- ^ 《隋書·地理志》:「固始,梁曰蓼縣。後齊改名焉,置北建州,尋廢州,置新蔡郡。後周改置澮州。開皇初州郡並廢入,又改縣為固始。」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仙居縣……治所在今河南光山縣西北仙居店。」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河南道五》:「仙居縣……至宋分立樂安縣,天寶元年改為仙居縣,縣西有仙居山,因以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黃州……治所在南安縣(開皇十八年改名黃岡縣,即今湖北新洲縣)……中和五年(885)徙治邾縣故城南(今湖北黃州市)。」
- ^ 《新唐書·卷三十一·地理五》:「黃州齊安郡,下。本永安郡,天寶元年更名。」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乾寧元年三月……黃州刺史吳討舉州降楊行密。」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黃岡縣……隋開皇十八年(598)置,治所即今湖北新洲縣……唐中和五年(885)移治邾縣故城南(今湖北黃州市)。」
- ^ 《舊唐書·地理志》:「黃岡……隋改齊安為黃州,治黃岡。」
- ^ 《隋書·地理志》:「黃岡……齊曰南安,又置齊安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曰黃岡。」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黃陂縣……治所在今湖北黃陂縣北三里。」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黃陂縣……三國時劉表為荊州刺史,以此地當江、漢之口,懼吳侵軼,建安中使黃祖於此築城鎮遏,因名黃城鎮。周大象元年,改鎮為南司州,並置黃陂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麻城縣……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東十五里。」
- ^ 《隋書·地理志》:「麻城……梁置信安。」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麻城縣……本漢西陵縣地,梁於此置信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麻城縣。」
- ^ 《新唐書·地理志》:「麻城……元和三年省入黃岡。」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舒州……治所在懷寧縣(今安徽潛山縣)。」
- ^ 《新唐書·地理志》:「舒州同安郡,上。至德二載更名盛唐郡,後復故名。」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五》:「中和四年……群盜陳儒攻舒州,澞求救於廬州。楊行愍力不能救,謀於其將李神福,神福請不用寸刃而逐之。乃多齎旗幟,間道入舒州,頃之,引舒州兵建廬州旗幟而出,指畫地形,若布大陳狀;賊懼,宵遁。神福,洺州人也。久之,群盜吳迥、李本復攻舒州,澞不能守,棄城走,駢使人就殺之。楊行愍遣其將合肥陶雅、清流張訓等將兵擊吳迥、李本,擒斬之,以雅攝州刺史。」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六》:「天啟二年……滁州刺史許勍襲舒州,刺史陶雅奔廬州。」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景福二年冬十月……舒州刺史倪章棄城走,楊行密以李神福為舒州刺史。」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懷寧縣……治所即今安徽潛山縣。」
- ^ 《舊唐書·地理志》:「懷寧……武德四年,改(熙州)為舒州,以懷寧為州治。」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五·淮南道三》:「懷寧縣……本漢皖縣,……永嘉亂後遂廢。晉安帝復於舊縣改置懷寧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宿松縣……治所在今安徽宿松縣。」
- ^ 《隋書·地理志》:「宿松,梁置高塘郡。開皇初郡廢,改縣曰高塘,十八年又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望江縣……治所即今安徽望江縣。」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五·淮南道三》:「望江縣……本漢皖縣地,《宋書·州郡志》:『晉安帝於此立新冶縣,屬晉熙郡。』」
- ^ 《隋書·地理志》:「望江……開皇十一年改曰義鄉,十八年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太湖縣……治所即今安徽太湖縣。」
- ^ 《宋書·州郡志》:「太湖左縣長,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太湖、呂亭二縣,屬晉熙,後省,明帝泰始二年復立。」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五·淮南道三》:「太湖縣……至齊建元二年,行台左丞盧潛更修故太湖城,立為龍安郡,以太湖、東陳二縣屬焉。陳太建五年,郡及東陳縣並廢,唯太湖縣獨存。」
- ^ 《隋書·地理志》:「太湖,開皇初改為晉熙,十八年復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桐城縣……治所即今安徽桐城縣。」
- ^ 《隋書·地理志》:「同安,舊曰樅陽,並置樅陽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縣改名焉。」
- ^ 《新唐書·地理志》:「桐城……本同安,至德二載更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蘄州……治所在齊昌縣(今湖北蘄春縣西北六里羅州城)。」
- ^ 《新唐書·地理志》:「蘄州蘄春郡,上。」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蘄春縣……西漢置,治所在今湖北蘄春縣西南蘄水東岸土門……隋開皇十八年(598)……治所在今蘄春縣西北六里羅州城。」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蘄春縣,上。郭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蘄春縣……本漢舊縣,屬江夏郡,因蘄水以為名也。」
- ^ 《隋書·地理志》:「蘄春,舊曰蘄陽,梁改曰蘄水。後齊改曰齊昌,置齊昌郡。開皇十八年改為蘄春。」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黃梅縣……治所在今湖北黃梅縣西北大河鎮東一裏白花坂。」
- ^ 《隋書·地理志》:「黃梅,舊曰永興,開皇初改曰新蔡,十八年改名焉。」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黃梅縣……隋開皇九年置新蔡縣,屬蘄州。仁壽元年改為黃梅縣,因縣北黃梅山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廣濟縣……治所在今湖北武穴市北六十二里梅川鎮。」
- ^ 《新唐書·地理志》:「廣濟……本永寧,武德四年析蘄春置,天寶元年更名。」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廣濟縣……本漢蘄春縣地,武德四年以此地衝要,置永寧縣,天寶元年以名重,改為廣濟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蘄水縣……治所即今湖北浠水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蘄水縣……本漢蘄春縣地,宋文帝於此置浠水縣。北齊改為蘭溪鎮,武德四年改為縣。」
- ^ 《新唐書·地理志》:「蘄水……本浠水。武德四年更名蘭溪,省羅田縣入焉。天寶元年又更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鄂州……治所在江夏縣(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城區)。」
- ^ 《新唐書·地理志》:「鄂州江夏郡,緊。」
-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五》:「天佑二年二月……朱全忠遣其將曹延祚將兵與杜洪共守鄂州,庚子,淮南將劉存攻拔之,執洪、延祚及汴兵千餘人送廣陵,悉誅之。」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江夏縣……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城區。」
- ^ 《舊唐書·地理志》:「江夏……宋置江夏郡,治於此。隋不改。武德四年,改為鄂州,取漢縣名。」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江夏縣……東晉以汝南流人僑立汝南郡,後改為汝南縣。隋開皇九年改為江夏縣,屬鄂州。」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漢陽縣……隋大業二年(606)改漢津縣置,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市蔡甸區東臨嶂山下……唐武德四年(621)徙治鳳棲山(今武漢市漢陽區)。」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漢陽縣……隋開皇九年置戍,十七年廢戍,改置漢津縣,屬沔陽郡,大業二年改為漢陽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永興縣……南朝陳置,治所在今湖北陽新縣東五十里。隋開皇十一年(591)廢入富川縣。十八年(598)改富川縣為永興縣,移治今陽新縣。」
- ^ 《隋書·地理志》:「永興……陳曰陽新。平陳,改曰富川。」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永興縣……隋開皇九年改為富川,十八年改為永興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武昌縣……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蒲圻縣……三國吳黃武二年(223)析沙羡縣置,治所在兢江口(今蒲圻市東北西梁湖畔衙門咀遺址)。西晉遷治今嘉魚縣西南中洲上。東晉還治兢江口。隋開皇十二年(592)移治鮑口(今湖北蒲圻市)。」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蒲圻縣……本漢沙羡縣地,吳大帝分立蒲圻縣,因蒲圻湖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崇陽縣……治所即今湖北崇陽縣。」
- ^ 《新唐書·地理志》:「唐年……天寶二年開山洞置。」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唐年縣……本漢沙羡縣地,天寶二年分置唐年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汊川縣……唐武德四年(621)析漢陽縣置,治所在今湖北漢川縣西南葉集。大中時移治今漢川縣西北二十六里劉家隔鎮。」
- ^ 《新唐書·地理志》:「汊川……武德四年析漢陽置。」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汊川縣……本漢陽縣地,武德四年分置汊川縣,因汊水為名也。」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泗州……治所在宿預縣(今江蘇泗陽縣西北鄭樓鄉古城)。隋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621)復置,開元二十三年(735)徙治臨淮縣(今江蘇盱眙縣西北)。……清康熙十九年(1680)州城陷入洪澤湖,寄治盱眙縣(今江蘇盱眙縣)。」
- ^ 《中國歷史大辭典》(鄭天挺等編,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2000):「泗州……治宿預縣(今江蘇宿遷市東南廢黃河北岸古城)……開元二十三年(735)移治臨淮縣(今江蘇泗洪縣東南、盱眙縣對岸,今已淪入洪澤湖中)。」
- ^ 《新唐書·地理志》:「泗州臨淮郡,上。本下邳郡,治宿預,開元二十三年徙治臨淮。天寶元年更郡名。」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乾寧元年十一月……朱全忠遣使至泗州,使者陵慢刺史張諫,諫舉州降楊行密。」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臨淮縣……唐長安四年(704)析徐城縣置,治所在今江蘇泗洪縣東南,南對盱眙縣(今已淪入洪澤湖中)。」
- ^ 《太平寰宇記·卷十六·河南道十六》:「泗州……開元二十三年,河南道採訪處置使、嗣魯王道堅奏移州就臨淮,即今理也。」
- ^ 《太平寰宇記·卷十六·河南道十六》:「臨淮縣……本徐城縣地。……長安四年分徐城地置,開元中移郡於此。」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徐城縣……隋開皇十八年(598)改高平縣置,治所在今江蘇泗洪縣南大徐台子。唐開元二十五年(737)移治臨淮縣(今洪澤縣西臨淮鄉)。」
- ^ 《隋書·地理志》:「徐城,梁置高平郡。東魏又並梁東平、陽平、清河、歸義四郡為高平縣,又並梁硃沛、循儀、安豐三郡置硃沛縣。又有安遠郡,後齊廢,後周又並硃沛入高平。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更名徐城。」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漣水縣……治所即今江蘇漣水縣。」
- ^ 《太平寰宇記·卷十七·河南道十七》:「漣水縣……宋泰始五年於此置東海郡,仍於此城北東海王城別置襄賁縣以屬焉。……隋開皇五年改襄賁為漣水縣,因縣界有漣水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海州……治所在龍沮縣(今江蘇灌雲縣西南龍且)。北齊移治朐縣(北周改朐山縣,在今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
- ^ 《新唐書·地理志》:「海州東海郡,上。」
-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一》:「光化二年秋七月……七月,朱全忠海州戍將陳海賓請降於楊行密。淮海游奕使張訓以漢賓心未可知,與漣水防遏使廬江王綰將兵二千直趣海州,遂據其城。」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朐山縣……治所即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
- ^ 《元和郡縣圖志·卷十一·河南道七》:「朐山縣,上,郭下。」
- ^ 《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二·河南道二十二》:「朐山縣……本漢朐縣也,屬東海郡。秦始皇立石於海上,以為秦東門闕。……宋志無朐縣。……梁於今縣北二里琅邪故城置招遠縣,屬琅邪郡,後屬魏,改為朐縣,高齊不改。周武帝建德六年改琅邪為朐山郡,改朐縣為朐山縣,取界內朐山為名也。」
- ^ 《隋書·地理志》:「朐山,舊曰朐,置琅邪郡。後周改縣曰朐山,郡曰朐山。」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東海縣……治所即今江蘇連雲港市東南南城鎮。」
- ^ 《隋書·地理志》:「東海,舊置廣饒縣及東海郡,後齊分廣饒置東海縣。開皇初廢郡及東海縣,仁壽元年,改廣饒曰東海。」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沭陽縣……治所即今江蘇沭陽縣。」
- ^ 《隋書·地理志》:「沭陽,梁置潼陽郡。東魏改曰沭陽郡,置縣曰懷文。後周改縣曰沭陽。」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懷仁縣……東魏武定七年(549)置,治所在今江蘇贛榆縣西北三十六里城頭鄉。隋開皇三年(583)移治今贛榆縣西北十二里城裡(舊贛榆)。」
- ^ 《隋書·地理志》:「懷仁,梁置南、北二青州。東魏廢州,立義唐郡及懷仁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江寧府……治所在上元、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昇州江寧郡,至德二載以潤州之江寧縣置,上元二年廢,光啟三年復以上元、句容、溧水、溧陽四縣置。」
- ^ 《十國春秋·卷一·太祖世家》:「乾寧三年……是時,王命田頵守宣州,安仁義守潤州,已而昇州刺史馮弘鐸來附,分遣頵等攻掠,自淮以南、江以東諸州皆下之,於是始全有淮南之地。」
- ^ 《十國春秋·卷三·吳睿帝本紀》:「天祚二年冬十一月癸巳,詔齊王徐知誥置百官,以金陵府為西都。」注云:「按歐陽史吳世家:『天祚三年,以金陵為西都,廣陵為東都。』《五國故事》云:『徐氏將移楊氏之祚,以昇州為大吳西都,揚為東都。』非也,蓋西都改於天祚二年,而東都則知誥受禪後改雲。」
- ^ 《十國春秋·卷三·吳睿帝本紀》:「天祚三年春正月……閩、吳越皆遣使勸進知誥,知誥始建齊國,立宗廟、社稷,改金陵為江寧府,牙城曰宮城,廳堂曰殿,以左右司馬宋齊丘、徐玠為左右丞相,馬步判官周宗為內樞判官,周廷玉為內樞使,自餘百官皆如天子之制。」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元縣……治所即今江蘇南京市。」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上元縣……武德三年,杜伏威歸化,改江寧為歸化縣。九年,改為白下縣,屬潤州。貞觀九年,又改白下為江寧。……上元二年廢昇州,仍改江寧為上元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江寧縣……西晉太康二年(281)改臨江縣置,治所在今江蘇江寧縣西南江寧鎮。隋開皇十年(590)移治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宮一帶)。五代吳天祐十四年(917)析上元縣復置江寧縣,與上元縣同城而治。」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句容縣……治所即今江蘇句容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句容縣……漢舊縣也,晉元帝興於江左,為畿內第二品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溧水縣……治所即今江蘇溧水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溧水縣……本漢溧陽縣地,隋開皇十一南宇文述割瀝陽之西、丹陽之東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溧陽縣……秦置,治所在今江蘇溧陽市西北五十里舊縣鄉……唐武德三年(620)復置……治所仍在今市西北的舊縣鄉。天復二年(902)移今溧陽市。」
- ^ 《隋書·地理志》:「溧水……舊曰溧陽。開皇九年廢丹陽郡入,十八年改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潤州……治所在延陵縣(今江蘇鎮江市)……大業三年(607)廢。唐武德三年(620)復置,治所在丹徒縣(今江蘇鎮江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潤州丹楊郡,望。武德三年以江都郡之延陵縣地置,取潤浦為州名。」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大順元年……汴將龐師古等眾號十萬。度淮,聲言救楊行密……楊行密遣其將馬敬言將兵五千,乘虛襲據潤州。」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大順元年……十二月,己丑,孫儒拔蘇州,殺李友。安仁義等聞之,焚潤廬舍,夜遁。」
- ^ 252.0 252.1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景福元年……孫儒圍宣州。初,劉建鋒為孫儒守常州,將兵從儒擊楊行密,甘露鎮使陳可言帥部兵千人據常州。行密將張訓引兵奄至城下,可言倉猝出迎,訓手刃殺之,遂取常州。行密別將又取潤州。」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丹徒縣……秦置,治今江蘇省鎮江市東丹徒鎮……唐武德三年(620年)又改延陵縣為丹徒縣,治今江蘇省鎮江市。」
- ^ 《舊唐書·地理志》:「丹徒……晉置南徐州。……尋以蔣州之延陵、永年,常州之曲阿三縣置潤州,東潤浦為名。皆治於丹徒縣。」
- ^ 《隋書·地理志》:「延陵……開皇九年州郡並廢,又廢丹徒縣入焉。」
- ^ 《新唐書·地理志》:「丹徒……本延陵縣地,武德三年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丹陽縣……治所即今江蘇丹陽市。」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延陵縣……西晉太康二年(281)析曲阿縣延陵鄉置,治所在今江蘇丹陽市西南三十五里延陵鎮。隋開皇九年(589)移治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屬江都郡。唐武德三年(620)改為丹徒縣,並於今丹陽市西南延陵鎮復置延陵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延陵縣……晉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鄉置延陵縣,蓋因季子以立名也。」
- ^ 《新唐書·地理志》:「延陵……故治丹徒,武德三年別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金壇縣……治今江蘇省金壇市金城鎮。」
- ^ 《新唐書·地理志》:「金壇……垂拱四年復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常州……治所在常熟縣(今江蘇常熟市西北)。後移治晉陵縣(今江蘇常州市)……垂拱二年 (686) 又分晉陵縣西界置武進縣,同為州治。」
- ^ 《新唐書·地理志》:「常州晉陵郡,望。本昆陵郡,天寶元年更名。」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龍紀元年……楊行密遣馬步都虞候田頵等攻常州……田頵攻常州,為地道入城。中宵,旌旗甲兵出於制置使杜棱之寢室,遂虜之,以兵三萬戍常州。」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龍紀元年……戊寅,孫儒自廣陵引兵度江,壬午,逐田頵,取常州,以劉建鋒守之。」
- ^ 《十國春秋·卷一·太祖世家》:「大順元年春正月……李友帥兵二萬屯青城,將攻常州。安仁義、劉威、田頵敗劉建鋒於武進,復取常州。」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大順元年……楊行密以其將張行周為常州制置使。閏月,孫儒遣劉建鋒攻拔常州,殺行周,遂圍蘇州。」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晉陵縣……治所即今江蘇常州市。」
- ^ 《舊唐書·地理志》:「晉陵……隋省郡,於常熟縣置常州。武德中,移於今治。」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晉陵縣……漢之毗陵也。」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武進縣……西晉太康二年(281)分丹徒、曲阿二縣地置,治所在今江蘇丹陽市東五十里……唐武德三年(620)復置……治所在今江蘇武進縣。八年(625)省入晉陵縣。垂拱二年(686)復置,與晉陵縣同為常州治。」
- ^ 《舊唐書·地理志》:「武進……垂拱二年,又分晉陵置,治於州內。」
- ^ 《新唐書·地理志》:「武進……武德三年以故蘭陵縣地置,貞觀八年省入晉陵,垂拱二年復置。」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武進縣……垂拱二年,又析晉陵西界立武進縣於州理。」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江陰縣……治所即今江蘇江陰市。」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義興縣……治所即今江蘇宜興市。」
- ^ 《隋書·地理志》:「義興,舊曰陽羨,置義興郡。平陳,郡廢,改縣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無錫縣……治所即今江蘇無錫市。」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無錫縣……漢舊縣也。」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宣州……治所在宛陵縣(大業初改宣城縣,今安徽宣州市)。」
- ^ 《新唐書·地理志》:「宣州宣城郡,望。」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八》:「龍紀元年……楊行密圍宣州,城中食盡,人相啖,指揮使周進思據城困逐趙鍠。鍠將奔廣陵,田頵追擒之。未幾,城中執進思以降。……行密表言於朝,詔以行密為宣歙觀察使。」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宣城縣……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
- ^ 《舊唐書·地理志》:「宣城……梁置南豫州,隋改為宣州,煬帝又為宣城郡,皆此治所。」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宣城縣……本漢宛陵縣,屬丹陽郡。」
- ^ 《隋書·地理志》:「宣城……平陳,郡廢,仍並懷安、寧國、當塗、浚遒四縣入焉。」
- ^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戴均良等,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2010):「涇縣……治今上坊。」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涇縣……治所在今安徽涇縣西青弋江西岸。」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涇縣……本漢舊縣,因涇水以為名,屬丹陽郡。」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當塗縣……東晉咸和初僑置,寄治於湖縣(在今安徽蕪湖縣西北王旭鄉)。隋開皇九年(589)徙治姑孰城(即今安徽當塗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當塗縣……成帝時以將被指當塗縣流人過江在於湖者,僑立為當塗縣,屬淮南郡。」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廣德縣……東漢末吳分故鄣縣置,治所在今安徽廣德縣西南。隋開皇九年(589)併入石封縣。唐至德二年(757)改綏安復置,治所即今廣德縣。」
- ^ 《隋書·地理志》:「綏安,舊曰石封。平陳,改名焉。」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廣德縣……至德二年,改為廣德。」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南陵縣……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為南陵郡治。治所在赭圻城(今安徽繁昌縣西北三十里赭圻嶺北麓)。唐長安四年(704)移治青陽城,即今南陵縣治。」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陵縣……本漢春谷縣地,梁於此置南陵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太平縣……唐天寶十一年(752)分涇縣西南十四鄉置……治所在今安徽黃山市黃山區東仙源鎮。」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太平縣……本涇縣地,天寶四年,宣城郡太守李和上奏,割涇縣西南十四鄉置。」
- ^ 《新唐書·地理志》:「太平……天寶十一載析當塗、涇置,大曆中省,永泰中復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寧國縣……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孫吳分宛陵南鄉置……治所在今安徽寧國縣南十三里獨山……隋開皇九年(589)廢入宣城縣,唐武德三年(620)復置,移今治。」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寧國縣……本後漢末分宛陵南鄉置,屬丹陽郡。」
- ^ 《隋書·地理志》:「宣城……平陳,郡廢,仍並懷安、寧國、當塗、浚遒四縣入焉。」
- ^ 《新唐書·地理志》:「寧國……武德三年析宣城置,六年省,天寶三載析宣城、當塗復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旌德縣……治所即今安徽旌德縣(旌陽鎮)。」
- ^ 《新唐書·地理志》:「旌德……寶應二年析太平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池州……治所在秋浦縣(五代楊吳改為貴池縣,即今安徽貴池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池州,上。武德四年以宣州之秋浦、南陵二縣置,貞觀元年州廢,縣還隸宣州,永泰元年復析宣州之秋浦、青陽,饒州之至德置。」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七》:「文德元年……鍠兄乾之自池州帥眾救宣州,行密使其將陶雅擊乾之於九華,破之。乾之奔江西,以雅為池州制置使。」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貴池縣……治所即今安徽貴池市。」
- ^ 《舊唐書·地理志》:「秋浦,州所治。」
- ^ 《隋書·地理志》:「秋浦,舊曰石城。平陳廢,開皇十九年置,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青陽縣……治所即今安徽青陽縣。」
- ^ 《新唐書·地理志》:「青陽……天寶元年析涇、南陵、秋浦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石埭縣……南朝梁大同二年(536)以故石埭場置……治所即今安徽石台縣治(七里鎮)……唐永泰二年(766)析秋浦、青陽、涇縣復置……治所在今黃山市黃山區西北廣陽鄉南。」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至德縣……永泰二年洪府都督李勉奏割秋浦、青陽、涇三縣,於吳所置陵陽城南五里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建德縣……治所在今安徽東至縣北梅城鎮。」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至德縣……至德二年刺史宋若思奏置,因年號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歙州……治所在海寧縣(後改為休寧縣,今安徽休寧縣東十里萬安鎮)。大業三年(607)改為新安郡。隋末移治歙縣(今安徽歙縣)。唐武德四年(621)復為歙州,治所仍在歙縣。」
- ^ 《新唐書·地理志》:「歙州新安郡,上。」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景福二年八月……丙辰,楊行密遣田頵將宣州兵二萬攻歙州;歙州刺史裴樞城守,久不下。時諸將為刺史者多貪暴,獨池州團練使陶雅寬厚得民,歙人曰:『得陶雅為刺史,請聽命。』行密即以雅為歙州刺史,歙人納之。雅盡禮見樞,送之還朝。」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歙縣……治所即今安徽歙縣(徽城鎮)。」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歙縣……郭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歙縣……本秦舊縣也。縣西有歙浦,因以為名。」
- ^ 《隋書·地理志》:「歙……平陳廢,十一年復。」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休寧縣……隋開皇十八年(598)改海寧縣置……治所在南當水口山上(今安徽休寧縣西三十里渠口鄉)……唐武德七年(624)移治萬歲山(今休寧縣東萬安鎮)。天寶九年(750)移治松蘿山之陽(即今休寧縣治)。」
- ^ 《隋書·地理志》:「休寧……舊曰海寧,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黟縣……秦置……治所在今安徽黟縣東五里……隋開皇九年(589)省入海寧縣,十一年(591)復置,移治今黟縣。」
- ^ 《隋書·地理志》:「黟……平陳廢,十一年復。」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績溪縣……治所即今安徽績溪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績溪縣……大曆二年,刺史長孫全緒奏分歙縣置,此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因以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婺源縣……唐開元二十八年(740)置……治所即今江西婺源縣西北清華鎮。天祐中,移治弦高鎮(即今婺源縣)。」
- ^ 《新唐書·地理志》:「婺源……開元二十八年析休寧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祁門縣……唐永泰二年(766)改昌門縣置……治所在今安徽祁門縣西石山塢……大曆五年(770)移治今祁門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祁門縣……永泰元年草賊方清於此偽置昌門縣,以為守備。刺史長孫全緒討平之,因其舊城置縣,恥其舊號,以縣東北一里有祁山,因改為祁門縣。」
- ^ 《新唐書·地理志》:「祁門……永泰二年平方清,因其壘析黟及饒州之浮梁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洪州……治所在豫章縣(今江西南昌市西)。貞觀中,徙治今南昌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洪州豫章郡,上都督府。」
-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五》:「天佑三年九月……秦裴拔洪州,虜鍾匡時等五千人以歸。」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南昌縣……西漢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東。南朝陳移治今南昌市西郊紅石崗上。隋改名豫章縣,唐寶應元年(762)又改名鍾陵縣,貞元中復名南昌縣……治所即今南昌市。」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昌縣……郭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昌縣……漢高帝六年置。隋平陳,改為豫章縣。」
- ^ 《新唐書·地理志》:「南昌……寶應元年更豫章曰鍾陵。貞元中又更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吳皋縣……治所即今江西豐城市。」
- ^ 《隋書·地理志》:「豐城,平陳廢。十二年置,曰廣豐。仁壽初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高安縣……治所即今江西高安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高安縣……本漢建城縣,武德五年改為高安,仍於縣置靖州。」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建昌縣……東漢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縣置,治所在今江西奉新縣西一百四十里,潦河南……南朝宋元嘉二年(425)移治廢海昏城(今江西永修縣西北艾城)。」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新吳縣……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置,治所在今江西奉新縣西北三十里故縣……唐神龍二年(706)徙治今奉新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新吳縣……後漢靈帝中平中分海昏縣置。隋開皇九年,省入建昌。武德五年又置,舊隸楚,今新屬吳,故曰新吳。」
- ^ 《新唐書·地理志》:「武德五年置南昌州,又析置龍安、永脩、新吳三縣。八年州廢,省永脩、龍安、新吳。」
- ^ 《新唐書·地理志》:「新吳……永淳二年析建昌復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分寧縣……治所即今江西修水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分寧縣……貞元十六年,刺史李巽奏分武寧縣西界置,因以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武寧縣……唐長安四年(704)分建昌縣置,治所在甘羅(今江西武寧縣西二十里石渡鄉新華村)……後徙治今武寧縣北柘林水庫庫區。」
- ^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武寧縣……武周長安四年(704年)分建昌縣置,唐景雲元年(710年)復名豫寧縣,縣治遷今石渡鄉新華村。寶應元年(762年)復名武寧縣,後縣治又遷玉枕山前(即柘林水庫淹沒之古艾鎮)。」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武寧縣……長安四年割建昌界置。」
- ^ 《新唐書·地理志》:「武寧……長安四年析建昌置,景雲元年曰豫寧,寶應元年復故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江州……治所在南昌縣(今江西南昌市東)……東晉咸康六年(340)徙治尋陽縣(今湖北黃梅縣西南)……南朝宋升明元年(477)徙治柴桑縣(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梁太平二年(557)徙治南昌縣(今南昌市東),陳天嘉初復移治湓口城(今九江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江州潯陽郡,上。本九江郡,天寶元年更名。」
-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五》:「天佑三年……鎮南節度使鍾傳以養子延規為江州刺史。傳薨,軍中立其子匡時為留後。延規恨不得立,遣使降淮南。」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潯陽縣……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
- ^ 《舊唐書·地理志》:「潯陽,州所理。」
- ^ 《隋書·地理志》:「湓城……舊曰柴桑,置尋陽郡。」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潯陽縣……隋平陳,改潯陽為彭蠡縣,大業二年改為湓城縣。」
- ^ 《新唐書·地理志》:「潯陽……本湓城,武德四年更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都昌縣……唐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今江西都昌縣東北七十五里北炎鄉洞門口……大曆間徙治今都昌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都昌縣……本漢彭澤縣地,武德五年分置都昌縣,以縣北有都村,配以『昌』字,取嘉名也。」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彭澤縣……西漢置,治所在今江西湖口縣東南三十里江橋鄉柳德昭村附近……隋平陳後改置龍城縣,移治今江西彭澤縣西二里……唐武德八年(625)廢浩州,移彭澤縣於廢浩州城內(今彭澤縣東南四十里黃嶺鄉舊縣街)。」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彭澤縣……本漢舊縣,屬豫章郡,置彭城湖南,因以為名。」
- ^ 《隋書·地理志》:「彭澤……平陳,郡縣並廢,置龍城縣。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德安縣……治所即今江西德安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饒州……治所在鄱陽縣(今江西波陽縣)。」
- ^ 《新唐書·地理志》:「饒州鄱陽郡,上。」
- ^ 375.0 375.1 375.2 375.3 375.4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七》:「開平三年七月……危全諷在象牙潭,營柵臨溪,亘數千里。庚辰,周本隔溪布陳,先使羸兵嘗敵。全諷兵涉溪追之,本乘其半濟,縱兵擊之,全諷兵大潰,自相蹂藉,溺水死者甚眾,本分兵斷其歸路,擒全諷及將士五千人。乘勝克袁州,執刺史彭彥章,進攻吉州,歙州刺史陶雅使其子敬昭及都指揮使徐章將兵襲饒、信,信州刺史危仔倡請降,饒州刺史唐寶棄城走。行營都指揮使米志誠、都尉呂師造等敗苑玫於上高。吉州刺史彭玕帥眾數千人奔楚,楚王殷表玕為郴州刺史,為子希范娶其女。淮南以左先鋒指揮使張景思知信州,遣行營都虞候骨言將兵五千送之。危仔倡聞兵至,奔吳越,吳越王鏐以仔倡為淮南節度副使,更其姓曰元氏。危全諷至廣陵,弘農王以其嘗有德於武忠王,釋之,資給甚厚。八月,虔州刺史盧光稠以州附於淮南。於是江西之地盡入於楊氏。」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縣……西漢以番陽縣改名,治所在今江西波陽縣東北古縣渡鎮……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徙治吳芮故城(今波陽縣)。」
- ^ 《舊唐書·地理志》:「鄱陽……古城在今縣東界,有鄱江,今為州所理。」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鄱陽縣……秦置。孫權分豫章置鄱陽郡,理於此。」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餘干縣……治所即今江西餘干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餘干縣……漢余汗縣,淮南王雲『田於余汗』,是也。縣因於汗之水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樂平縣……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今江西樂平市東洺口,九年(626)廢。開元中復置,徙治今樂平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樂平……武德四年置,九年省,後復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浮梁縣……治所即今江西浮梁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浮梁縣……開元四年,刺史韋玢再置,改名新昌,天寶元年改名浮梁。」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德興縣……治所即今江西德興市。」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信州……治所在上饒縣(今江西上饒市西北天津橋)。」
- ^ 《新唐書·地理志》:「信州,上。乾元元年析饒州之弋陽,衢州之常山、玉山及建、撫之地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饒縣……治所在今江西上饒市西北天津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上饒縣……郭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上饒縣……本吳所置。」
- ^ 《新唐書·地理志》:「上饒……武德四年置,隸饒州。」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弋陽縣……治所即今江西弋陽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弋陽縣……後漢分余汗東界立葛陽縣,自吳至陳並屬鄱陽郡。」
- ^ 《隋書·地理志》:「弋陽,舊曰葛陽,開皇十二年改。」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貴溪縣……治所在今江西貴溪縣西一里。」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貴溪縣……永泰元年,洪州觀察使李勉奏割樂平、餘干二縣置,在貴溪口,因以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玉山縣……唐武后證聖二年(695)析常山、須江、弋陽等縣置,治所在今江西玉山縣東二里林崗鄉駐地東津橋,後徙今玉山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玉山縣……證聖元年,分常山、須江等縣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撫州……治所在臨川縣(今江西臨川市西)……寶應元年(762)與縣同移治今臨川市。」
- ^ 《新唐書·地理志》:「撫州臨川郡,上。」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臨川縣……隋開皇九年(589)改臨汝縣置,治所在今江西臨川市西五里……唐寶應中移治今撫州市。」
- ^ 《舊唐書·地理志》:「臨川,州所理。」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南城縣……西漢高帝六年(前20)置,治所在石下(今江西南城縣東南洪門水庫內)……西晉太康初,遷治盱江西岸塌埠街(今縣北光塔村)……唐乾符時移治今南城縣治。」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城縣……漢分豫章郡立為南城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崇仁縣……治所即今江西崇仁縣。」
- ^ 《隋書·地理志》:「崇仁,梁置巴山郡,領大豐、新安、巴山、新建、興平、豐城、西寧七縣。平陳,郡縣並廢,以置縣焉。」
- ^ 《中國歷史大辭典》:「南豐縣……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分南城縣置,治今江西廣昌縣東……開元八年(720)再置,徙治今江西南豐縣東,開成二年(837)再徙治於今南豐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豐縣……本漢南城縣之地,吳少帝分以為南豐縣。隋平陳,省入南城。景雲二年又置,先天二年又廢,開元八年復置。」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吉州……治所在廬陵縣(今江西吉水縣北)……永淳元年(682)與州治廬陵縣同徙治今江西吉安市。」
- ^ 《新唐書·地理志》:「吉州廬陵郡,上。」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廬陵縣……秦置,治所在今江西泰和縣西北三里……南朝梁廢入石陽縣,隋開皇十年(590)復改石陽縣為廬陵縣,治所在今江西吉水縣北……唐永淳初,移治今吉安市。」
- ^ 《舊唐書·地理志》:「廬陵……隋復為廬陵,州所治也。」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廬陵縣……漢舊縣,屬豫章郡。後漢獻帝興平元年,孫策分立廬陵郡,改縣曰高昌。梁改高昌為石陽縣。隋平陳廢郡,復為廬陵。」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廬陵縣……晉移郡於此,隋改為州,又改名石陽縣為廬陵,因廬水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太和縣……唐武德八年(625)以泰和縣改名,治所在今江西泰和縣西六里。貞觀元年(627)復移治今泰和縣西三里。貞元三年(787)又移治今泰和縣。」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太和縣……漢為廬陵縣地,屬豫章。」
- ^ 《輿地廣記·卷二十五·江南西路》:「太和縣……吳置西昌、東昌二縣。」
- ^ 《隋書·地理志》:「泰和……平陳置,曰西昌。十一年省東昌入,更名焉。」
- ^ 《新唐書·地理志》:「太和……武德五年置南平州,並置永新、廣興、東昌三縣。八年州廢,省永新、廣興、東昌入太和,來屬。」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安福縣……治所即今江西安福縣。」
- ^ 《輿地廣記·卷二十五·江南西路》:「安福縣……本漢安成縣,屬長沙國……晉改曰安復。」
- ^ 《隋書·地理志》:「安復……舊置安成郡。平陳,郡廢,縣改曰安成。十八年又曰安復。」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安福縣……武德中改為安福縣。」
- ^ 《新唐書·地理志》:「安福……武德五年以縣置穎州,七年州廢,來屬。」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永新縣……三國吳寶鼎二年(267)置,治所在今江西永新縣西北三十五里沙市……唐顯慶四年(659)復置,治所即今永新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永新縣……本漢廬陵縣地,吳歸命侯所置,屬安城郡。」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新淦縣……西漢置,治所即今江西樟樹市……隋開皇十一年(591)徙治今江西新幹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新淦縣……本漢舊縣,豫章南部都尉所居,縣有淦水,因以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袁州……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
- ^ 《新唐書·地理志》:「袁州宜春郡,上。」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宜春縣……西漢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隋開皇十一年(591),移於袁州(今宜春市)東五里。唐武德四年 (621) 仍移治今宜春市。」
- ^ 《舊唐書·地理志》:「宜春,州所理。」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宜春縣……漢舊縣也,屬豫章郡。高帝六年,灌嬰於此築城,置宜春縣,武帝封長沙定王子成為宜春侯。」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宜春縣……晉武帝太康元年,以太后諱春,改為宜陽縣。」
- ^ 《舊唐書·地理志》:「宜春,漢縣。……晉改為宜陽。」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宜春縣……隋開皇十一年廢安成,並於宜陽縣,置袁州,移縣於周東五里;十七年改宜陽為宜春。」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萍鄉縣……三國吳寶鼎二年(267)析宜春縣置,治所在今江西萍鄉市東四十里蘆溪鎮西南古崗……隋徙治今萍鄉市。」
- ^ 《舊唐書·地理志》:「萍鄉……吳分宜春置萍鄉縣,屬安成郡。」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萍鄉縣……本漢宜春縣地,屬豫章郡。吳寶鼎二年分立萍鄉,先隸吉州,隋開皇十一年屬袁州。」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新喻縣……唐天寶時以新渝縣改名,治所在今江西新余市南三里。大曆八年(773)徙治今新余市。」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新喻縣……本漢宜春縣地,吳孫皓分置新渝縣,因渝水為名。」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新喻縣……隋開皇九年平陳,廢為吳平縣……至大業年廢吳平,其年置袁州,再立新喻縣。」
- ^ 《輿地廣記·卷二十五·江南西路》:「新喻縣……本曰新渝,唐天寶後相承作『喻』。」
- ^ 《新唐書·地理志》:「新喻……本作『渝』,天寶後相承作『喻』。」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虔州……治所在贛縣(今江西贛州市西南)。大業三年(607)改為南康郡。唐武德五年(622)復為虔州,貞觀中州治徙今贛州市。」
- ^ 《新唐書·地理志》:「虔州南康郡,上。」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貞明四年冬十一月……劉信聞徐溫之言,大懼,引兵還擊虔州。先鋒始至,虔兵皆潰,譚全播奔雩都,追執之。」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贛縣……西漢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益漿溪故城(今江西贛州市西南蟠龍鎮)……東晉義熙七年(411)徙治葛姥城(今贛州市東北)……梁承聖元年(552)徙治今贛州市西南……唐貞觀中,徙治今贛州市。」
- ^ 《舊唐書·地理志》:「贛,州所理。」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贛縣……本漢舊縣也,屬豫章郡。」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贛縣……貢水西南自南康縣來,章水東南自雩都縣來,二水至州北合而為一,通謂之贛水,因為縣名。」
- ^ 《輿地廣記·卷二十五·江南西路》:「贛縣……隋置虔州,改贛縣為南康,大業初復改為贛。」
- ^ 《隋書·地理志》:「贛,舊曰南康,置南康郡。平陳,郡廢。大業初縣改名焉,尋置郡。」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虔化縣……南朝宋大明五年(461)分寧都縣置,治所在今江西寧都縣西五里。隋初廢入寧都縣,開皇十八年(598)復改寧都縣為虔化縣,治所即今寧都縣。」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虔化縣……漢贛縣地,屬豫章郡。吳大帝時分贛縣立為陽都縣。……晉武帝改為寧都,《起居注》云:『太康元年以廬陵郡都尉之陽都縣來入』是也。」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虔化縣……隋開皇十八年,改寧都為虔化。」
- ^ 《隋書·地理志》:「虔化……舊曰寧都,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南康縣……西晉太康五年(284)以南安縣改置,治所在今江西南康縣西南一里,後遷今南康縣。」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南康縣……本漢南野縣地,屬豫章郡。漢獻帝時,吳大帝分南野立南康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康縣……本漢灌嬰所置南埜縣也,屬豫章郡。獻帝初平二年析南埜置南安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康縣……晉太康五年改為南康。」
- ^ 《輿地廣記·卷二十五·江南西路》:「南康縣……宋因之,改曰贛縣。」
- ^ 《隋書·地理志》:「南康,舊曰贛,大業初改名焉。」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雩都縣……西漢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古田坪(今江西于都縣東北四里)。隋大業中徙治今于都縣。唐武德初,徙治今于都縣東南梓山鄉固院,貞觀中復還治今于都縣。」
- ^ 《舊唐書·地理志》:「雩都……漢縣,屬豫章郡。」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雩都縣……漢初所置,因雩都水為名。」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雩都縣……即漢高帝六年使灌嬰防趙佗所立縣也。」
- ^ 《輿地廣記·卷二十五·江南西路》:「雩都縣……二漢屬豫章郡。晉、宋屬南康郡,後省。隋平陳復置,屬虔州。唐因之。」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信豐縣……治所即今江西信豐縣。」
- ^ 《新唐書·地理志》:「信豐,上。本南安,永淳元年析南康置。」
- ^ 《新唐書·地理志》:「信豐……本南安,永淳元年析南康置,天寶元年更名。」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信豐縣……天寶元年改天下縣名相同者,採訪使韓朝宗以泉州有南安縣,遂奏改名信豐縣,以人信物豐為名。」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大庾縣……隋開皇十年(590)置,治所在今江西大余縣西南二里……唐神龍元年(705)復置縣,移治今大余縣東二里。」
- ^ 《隋書·地理志》:「始興……齊曰正階,梁改名焉,又置安遠郡,置東衡州。平陳,改郡置大庾縣,又於此置廣州總管。開皇末移向南海,又十六年廢大庾入焉。」
- ^ 《新唐書·地理志》:「大庾,中。神龍元年析南康置。」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大庾縣……唐神龍元年置,因以大庾嶺名為縣。」
-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安遠縣……南齊建元初分雩都縣置,治所在今江西寧都縣南……梁大同十年(544)復置,移治今江西安遠縣南……唐貞元四年(788)復置,治所又移今安遠縣。」
-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安遠縣……梁大同十年置安遠縣。隋開皇中廢。」
- ^ 《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安遠縣……刺史陸應重奏分雩都縣地置。」
- ^ 《舊唐書·地理志》:「安遠……貞元四年八月四日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