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甘肅省 (中華民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甘肅省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省
1912年—1949年

  中華民國甘肅省法理位置
國家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首府皋蘭縣1912-1941
蘭州市1941-1949
武都縣1949
面積 
• 
391,506平方公里(151,161平方英里)
人口 
• 
7,091,000
歷史 
• 成立
1912年
• 廢除
1949年
前身
繼承
甘肅省 (清朝)
內扎薩克蒙古
甘肅省
寧夏省 (中華民國)
今屬於甘肅省

甘肅省,為中華民國的一省,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或「」。

省名由來

[編輯]

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而得名。元朝至元二十三年,陝西四川行省改名為甘肅行中書省。「甘肅」一詞從此做為一個正式行政區劃的名稱開始使用。

管轄範圍

[編輯]
亞新地學社1936年《袖珍中華全圖》的甘肅省地圖

民國初,轄境約相當於今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全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貴南縣、共和縣、海晏縣、祁連縣及土爾根達坂山一線以東、以北區域,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東南部。民國18年(1929年),舊寧夏道、西寧道各縣劃屬寧夏省、青海省,轄境大幅減小。民國36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積為391,506平方公里,區域包括今甘肅省全境(瑪曲縣除外),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隆德、固原、海原、化平、西吉等縣。東接陝西省,北鄰寧夏省蒙古人民共和國,西界新疆省,南接青海省四川省

人口

[編輯]

以下依據中華民國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1934年出版)、內政部統計司編《民國十七年各省市戶口調査統計報告》(1931年出版)、主計處統計局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1940年出版)、中華民國年鑑社編《中華民國年鑑》(1952年出版,頁19-21)所提供的人口數據:

甘肅人口
調查年代 戶數 人口 男性 女性 每戶平均人口 性別比例
1912年 986,000 4,990,000 2,725,000 2,265,000 5.06 120.30
1928年 6,281,000
1936年 1,132,000 6,716,000 3,658,000 3,059,000 5.93 119.58
1947年 1,278,000 7,091,000 3,696,000 3,394,000 5.55 108.89

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於民國79年(1990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臺閩地區籍貫為甘肅省的人數為3844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4917人口當中的0.14%[1]

歷史沿革

[編輯]

宣統二年(1910年)冬,黃鉞同盟會派遣,赴甘肅蘭州活動,取得陝甘總督長庚信任,被委為督練公所軍事參議。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陝西西安新軍起義回應,宣告陝西獨立。陝甘總督長庚派甘肅新軍分途進逼西安。黃鉞以阻擋四川民軍北上為詞,率所部開駐秦州(今天水市)。民國元年(1912年)3月10日發動秦州起義,宣佈甘肅獨立,並組織甘肅臨時軍政府,任甘肅都督。3月15日,蘭州也宣告「反正」,原甘肅布政史趙惟熙任甘肅都督。經調停,黃鉞取消都督名號,解散秦州臨時軍政府。後被袁世凱委任為大總統政治參議官、大總統軍事顧問官。

民國初,廢除了清代的府、州、廳制。後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全省劃設為7道。民國三年(1914年),改省的長官民政長(民國初期稱都督)為巡按使,道的長官道尹為觀察使(後改稱道尹),次年,又改巡按使為省長。

民國十四年(1925年)8月,馮玉祥國民軍入甘肅省,甘肅督辦陸洪濤被迫下野。

北伐戰爭以後,民國16年(1927年),廢除道的建制,改縣的行政長官縣知事為縣長。隨著軍閥混戰局面的結束,國民政府對行政制度作了一些調整。民國17年(1928年),劃甘肅省原西寧道所屬7縣置青海省;同時劃甘肅省原寧夏道所屬8縣和寧夏護軍使所轄的阿拉善額魯特、額濟納土爾扈特2部地置寧夏省。同年,馬仲英叛亂,是為第四次河湟事變

民國20年(1931年)期間,馬仲英於甘肅省張掖縣成立「河西省行政委員會」,自任「河西省主席」。轄有甘肅河西走廊的民樂、山丹、張掖、臨澤、高台、酒泉、鼎新、金塔、玉門、安西、敦煌11縣。隨後因馬仲英部加入了新疆內戰後而消失。從民國23年(1934年)開始,甘肅省在縣的行政建制之上,又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作為省的輔助機關。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分別在四川、新疆、甘肅三個地區發展石油工業,但因技術與資金的問題,其成效有限。

民國38年(1949年)夏季的扶郿戰役,國軍遭受沉重打擊,共軍進軍甘肅,省會蘭州遭受威脅,甘肅省主席郭寄嶠見大勢已去,倉皇南逃。8月5日,甘肅省代主席丁宜中率人員西逃河西。8月20日,彭德懷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蘭州城外會合成東、西、南三面包圍之勢,發動蘭州戰役。8月26日解放軍進入市區,中華民國國軍馬步芳部被殲大部,馬步芳敗逃西寧,蘭州戰役基本結束。9月初,解放軍從蘭州出發,向河西進軍,河西各地望風而逃或紛紛投降,直至9月28日才結束河西地區追擊作戰。已西逃新疆的甘肅省代理主席丁宜中,宣布解散甘肅省政府,返回酒泉。11月25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少將,第119軍軍長王治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撤銷武都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省政府,原專署人員一律提升一級為省政府職員。省政府地址選定在武都師範學校(今武都第七中學)。國民政府希冀據守秦蜀咽喉,保住四川門戶,阻止共軍入川進軍西南。第119軍駐防武都後,副軍長蔣雲台不肯接受安排進駐武都城,而將部隊駐紮在武都城的要塞入口——安化。在中共甘南工委軍事委員龍一飛多次親自勸說、策動下,於12月9日,率第119軍投靠中共。中共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62軍先遣隊在第119軍732團的掩護下,於10日凌晨進駐武都。

1950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轄蘭州1地級市及慶陽、平涼、定西、天水、武都、武威、酒泉、臨夏、岷縣、張掖10個專區。

行政區劃

[編輯]

省、縣之間的行政區

[編輯]

道制

[編輯]

辛亥革命以後,廢除了清代的府、州、廳制。民國初期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全省共設7道,即蘭山道(治皋蘭縣,清蘭州府地)、寧夏道(治寧夏縣,清寧夏府地)、西寧道(治西寧縣,清西寧府地)、涇原道(治平涼縣,清平涼、慶陽府、涇州、固州、化平川廳地)、渭川道(治天水縣,清秦、階二州地)、安肅道(治酒泉縣,清肅州、安西二州地)、甘涼道。北伐戰爭以後,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道的建制。

蘭山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置,轄境包括清代的蘭州府和鞏清階道所屬的安定、隴西、臨潭、會寧、岷縣、漳縣等地,觀察使駐狄道縣(今甘肅臨洮縣駐地洮陽鎮)。民國3年(1914年)5月,道尹為繁要缺,一等,駐皋蘭縣(今甘肅蘭州市區)。轄皋蘭、狄道、紅水、導河、洮沙、靖遠、金縣、渭源、定西、隴西、臨潭、會寧、岷縣、漳縣14縣,民國16年(1927年)廢。

寧夏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置朔方道,轄境包括清代寧夏道全境及平慶涇固道屬之平遠縣。民國3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簡缺,三等,駐寧夏縣(今寧夏銀川市城區)。轄寧夏、寧朔、靈武、鹽池、平羅、中衛、金積、鎮戎8縣,民國16年(1927年)廢。

西寧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置海東道,轄境包括清代西寧道全境。民國3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邊缺,二等,駐西寧縣(今青海西寧市城區)。轄西寧、大通、碾伯、循化、貴德、巴戎、湟源7縣,民國16年(1927年)廢。

涇原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置隴東道,轄境包括清代平慶涇固道全境(除平遠縣外)。民國3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簡缺,三等,駐平涼縣(今甘肅平涼市城區)。轄平涼、華亭、靜寧、隆德、莊浪、慶陽、寧縣、正寧、合水、環縣、涇川、崇信、鎮源、靈台、固原、海源、化平17縣,民國16年(1927年)廢。

渭川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置隴南道,轄境包括清代鞏清階道大部(除安定、隴西、臨潭、會寧、岷縣、漳縣)。民國3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要缺,二等,駐天水縣(今甘肅天水市城區)。轄天水、秦安、清水、徽縣、兩當、禮縣、通渭、武山、伏羌、西和、武都、西固、文縣、成縣14縣,民國16年(1927年)廢。

安肅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置邊關道,轄境包括清代安肅道全境。民國3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為簡缺,三等,駐酒泉縣(今甘肅酒泉市城區)。轄酒泉、金塔、高台、毛目、安西、敦煌、玉門7縣,民國16年(1927年)廢。

行政督察區

[編輯]

民國24年(1935年)8月全省劃分為7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1938年)4月,第一、四、五區轄境有所調整。民國30年(1941年)11月新置第八區,對第一、第四區轄境進行調整。民國33年(1944年)4月增設第九區,各區轄境略有變動,爾後除民國38年(1949年)11月第八區改由省政府直轄外,未再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專區取代。

甘肅省政府直轄區
民國27年(1938年)4月,以第一區皋蘭縣劃為省政府直轄地。5月,增領蘭州市。民國30年(1941年)11月,第一區臨洮、榆中、洮沙、景泰、靖遠、定西、會寧、永登、康樂9縣劃為省政府直轄地,計轄1市10縣。民國33年(1944年)2月增領會川縣,計轄1市11縣。4月,臨洮、榆中、洮沙、定西、康樂、會川6縣劃屬第九區,轄境減為1市5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劃入蘭州市定西專區臨夏專區
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臨洮縣,轄臨洮、皋蘭、榆中、洮沙、渭源、景泰、靖遠、定西、會寧、隴西、漳縣、臨潭、岷縣、永登14縣及康樂設治局。民國27年(1938年)4月,皋蘭改屬省直轄。民國28年(1939年)增領卓尼設治局。民國29年(1940年)8月康樂設治局改置縣。民國30年(1941年)11月,臨洮、榆中、洮沙、景泰、靖遠、定西、會寧、永登、康樂9縣劃屬省直轄,第五區夏河縣來屬,計轄岷縣、渭源、隴西、漳縣、臨潭、夏河6縣及卓尼設治局,專署改駐岷縣。民國33年(1944年)4月,渭源縣劃屬第九區,轄境減為5縣1設治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岷縣專區取代。
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平涼縣,轄平涼、華亭、化平、隆德、莊浪、靜樂、崇信、固原、海原9縣。民國30年(1941年)11月增領西吉縣。抗戰結束後,固原縣改屬第三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平涼專區取代。
第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慶陽縣,轄慶陽、涇川、靈臺、環縣、合水、寧縣、正寧、鎮原8縣。抗戰結束後,第二區固原縣來屬,轄境增為9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慶陽專區平涼專區取代。
第四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天水縣,轄天水、甘谷、武山、禮縣、西和、秦安、通渭、清水、兩當、徽縣、成縣、武都、康縣、文縣、西固15縣。民國30年(1941年)11月武都、文縣、西固、成縣、康縣5縣劃屬第八區,轄縣減為10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天水專區取代。
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臨夏縣,轄臨夏、永靖、寧定、和政、夏河5縣。民國30年(1941年)11月,夏河縣劃屬第一區,轄境減為4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臨夏專區取代。
第六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武威縣,轄武威、民勤、永昌、山丹、民樂、張掖、臨澤、古浪8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武威專區取代。
第七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酒泉縣,轄酒泉、金塔、鼎新、高喜、玉門、安西、敦煌7縣。民國26年(1937年)10月增領馬鬃設治局(後改名肅北設治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張掖專區酒泉專區取代。
第八行政督察區
民國30年(1941年)11月以第四區武都、文縣、西固、成縣、康縣5縣置,專署駐武都縣。民國38年(1949年)11月改由省政府直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武都專區取代。
第九行政督察區
民國33年(1944年)4月,以省政府直轄地的臨洮、榆中、洮沙、定西、康樂、會川6縣及第一區渭源縣置,專署駐臨洮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臨夏專區定西專區取代。

縣級行政區

[編輯]

清代甘肅省在宣統三年(1911年)時,分為8府、1直隸廳、6直隸州,下轄8廳、6州、47縣。民國15年(1926年)廢除道級建制,實行省、縣兩級行政區。民國38年(1949年)時,甘肅省劃分為10行政督察區,下轄69縣、1省轄市、2設治局。民國77年(1988年)7月,行政院公布《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為各省縣市編定代碼,該法規於民國94年(2005年)10月停用。甘肅省各縣、市沿革情況如下:

甘肅省
行政督察區 專署駐地 代碼 縣等級 縣市局 駐地(2023年4月) 北洋時期 沿革
省政府直轄 20001 不適用 蘭州市 蘭州市城區 (蘭山道) 民國30年(1941年)5月析皋蘭縣城廂地區置[註 1],為甘肅省會。
20002 一等 皋蘭縣 蘭州市城區 蘭山道(駐地) 民國30年(1941年)5月前為甘肅省會。
20003 五等 景泰縣 寬溝(今景泰縣西寺灘鄉 蘭山道 清代為皋蘭縣紅水分縣轄境,因距皋蘭太遠,民國2年(1913年)置紅水縣[註 2]。因境內有明萬曆年間所建紅水堡,故名。與靖遠縣劃界以後,縣城寬溝位於縣境西端,行政非常不便,民國22年(1933年)4月遷治一條山(今景泰縣駐地一條山鎮),並改名。因「紅水原名疏無取義,改名景泰,藉為中國收復失地之紀念[註 3]。」民國23年(1934年)3月遷治大蘆塘(今景泰縣蘆陽鎮)。[註 4]
20010 三等 靖遠縣 靖遠縣駐地烏蘭鎮 蘭山道
20018 三等 會寧縣 會寧縣駐地會師鎮 蘭山道
20056 三等 永登縣 永登縣駐地城關鎮 甘涼道 清代為平番縣,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名,因六朝時永登縣得名[註 5]
第一區 岷縣 20014 三等 隴西縣 隴西縣駐地鞏昌鎮 蘭山道 清代為鞏昌府附郭縣。
20015 五等 漳縣 漳縣駐地武陽鎮 蘭山道 原為清代隴西縣漳縣丞轄地,面積雖不甚廣闊,而人口達4.6萬以上,又為產鹽之地,因而於民國2年(1913年)4月析置為縣[註 6]。以清道光9年(1829年)裁撤的漳縣得名。
20016 四等 臨潭縣 臨潭縣新城鎮 蘭山道 清代為洮州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並改名[註 7],因古縣名而得名。
20017 四等 夏河縣 拉蔔楞(今夏河縣駐地拉蔔楞鎮 西寧道 民國15年(1926年)析導河、臨潭、循化置拉蔔楞設治局[註 8]。民國16年(1927年)甘肅省政府改縣,民國17年(1928年)3月批准[註 9]。因地處大夏河濱,故名。
20019 二等 岷縣 岷縣駐地岷陽鎮 蘭山道 清代為岷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註 10]
20072 不適用 卓尼設治局 卓尼(今卓尼縣駐地柳林鎮 (蘭山道) 民國28年(1940年)以卓尼土司轄地置[註 11]
第二區 平涼縣 20035 一等 平涼縣 平涼市城區 涇源道(駐地) 清代為平涼府附郭縣。
20036 四等 華亭縣 華亭市駐地東華鎮 涇源道
20037 三等 靜寧縣 靜寧縣駐地城關鎮 涇源道 清代為靜寧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註 12]
20038 四等 隆德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駐地城關鎮 涇源道
20039 三等 莊浪縣 莊浪縣駐地西北南湖鎮 涇源道 原為隆德縣莊浪分縣,「向徵錢糧,且詞訟繁多」,民國2年(1913年)4月置縣[註 13]
20046 五等 崇信縣 崇信縣駐地錦屏鎮 涇源道
20050 四等 海原縣 海喇都堡(今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駐地海城鎮 涇源道 清代為海城縣,民國2年(1913年)4月打拉池地方併入。因與奉天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縣境有海都原,故名[註 14]
20051 五等 化平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駐地香水鎮 涇源道 清代為化平川直隸廳[註 15]。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註 16]
20069 四等 西吉縣 穆家營(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駐地吉強鎮 (涇源道) 民國30年(1941年)析固原、海原、隆德3縣交界處穆家營地方置[註 17]。以當地回族最大教派哲赫忍耶的宗教活動中心「西吉灘」(席芨灘)為名。
第三區 慶陽縣 20040 一等 慶陽縣 慶城縣駐地慶城鎮 涇源道 清代為慶陽府附郭安化縣。因與湖南、廣西、貴州3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因清代慶陽府名得名[註 18]
20041 一等 寧縣 寧縣駐地新寧鎮 涇源道 清代為寧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註 19]
20042 四等 正寧縣 正寧縣西南永和鎮羅川村 涇源道 民國19年(1930年)遷駐山河鎮[註 20],即今治。
20043 六等 合水縣 合水縣老城鎮 涇源道
20044 六等 環縣 環縣駐地環城鎮 涇源道
20045 一等 涇川縣 涇川縣駐地城關鎮 涇源道 清代為涇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為涇縣[註 21]。因與安徽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漢置涇川縣於此,故名[註 22]
20047 二等 鎮原縣 鎮原縣駐地城關鎮 涇源道
20048 三等 靈台縣 靈台縣駐地中台鎮 涇源道
20049 二等 固原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城區 涇源道 清代為固原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註 23]
第四區 天水縣 20020 一等 天水縣 天水市城區 渭川道(駐地) 清代為秦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並改名[註 24],因古天水郡得名。
20021 二等 秦安縣 秦安縣駐地興國鎮 渭川道
20022 三等 清水縣 清水縣駐地永清鎮 渭川道
20023 三等 徽縣 徽縣駐地城關鎮 渭川道
20024 五等 兩當縣 兩當縣駐地城關鎮 渭川道
20025 三等 禮縣 禮縣駐地城關鎮 渭川道
20026 三等 通渭縣 通渭縣駐地平襄鎮 渭川道
20027 三等 武山縣 武山縣駐地城關鎮 渭川道 清代為寧遠縣,因與奉天、山西、新疆、湖南4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縣境有武城山,故名[註 25]
20028 三等 甘谷縣 甘谷縣駐地大像山鎮 渭川道 清代為伏羌縣,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名,因宋代甘谷縣為名[註 26]
20029 三等 西和縣 西和縣駐地漢源鎮 渭川道
第五區 臨夏縣 20005 一等 臨夏縣 臨夏市駐地城南街道 蘭山道 清代為河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為導河縣。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名[註 27]。因瀕臨大夏河,故名。
20007 四等 寧定縣 太子寺(今廣河縣駐地城關鎮 蘭山道 民國6年(1917年)析導河縣地置,宋設寧羌城、元設定羌縣於此,故名。
20008 四等 永靖縣 蓮花城(今永靖縣西南劉家峽水庫區域) (蘭山道) 民國18年(1929年)4月析臨夏縣地置[註 28],縣名寓「永遠安定」之義。
20009 四等 和政縣 寧河堡(和政驛,今和政縣駐地城關鎮 (蘭山道) 民國18年(1929年)10月析臨洮、臨夏兩縣置[註 29]
第六區 武威縣 20052 一等 武威縣 武威市城區 甘涼道(駐地) 清代為涼州府附郭縣。
20053 三等 永昌縣 永昌縣駐地城關鎮 甘涼道
20054 四等 民勤縣 民勤縣駐地三雷鎮 甘涼道 清代為鎮番縣,「因舊名不雅馴」,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名[註 30],取「勤奮創業」之義。
20055 五等 古浪縣 古浪縣駐地古浪鎮 甘涼道
20057 一等 張掖縣 張掖市城區 甘涼道 清代為甘州府附郭縣。
20058 五等 民樂縣 山丹縣西北東樂鎮 甘涼道 民國2年(1913年)4月,以清代東樂分縣管轄區域置東樂縣[註 31],因縣治處縣境北部,·而洪水堡地處全縣中心,各區人民納糧甚為便利[註 32],民國22年(1933年)6月遷治洪水堡(今民樂縣駐地洪水鎮)並更名,又重劃東樂、山丹兩縣縣界[註 33],以山丹縣屬童子壩、沐化壩來屬,以舊東樂縣城屬山丹縣[註 34]
20059 五等 山丹縣 山丹縣駐地清泉鎮 甘涼道
20060 五等 臨澤縣 臨澤縣西北蓼泉鎮 甘涼道 清代為扶彝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為扶彝縣。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名,因漢臨澤縣名得名[註 35]
第七區 酒泉縣 20061 一等 酒泉縣 肅州(今酒泉市城區) 安肅道(駐地) 清代為肅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並改名[註 36],因古地名得名。
20062 四等 金塔縣 王子莊(今金塔縣駐地金塔鎮 安肅道 原為肅州王子莊分州,因「王子莊地面遼闊,北至蒙古一百餘里,且錢糧向由州同徵收」,民國2年(1913年)4月置縣[註 37]。縣治東南2公里處有金塔寺,故名。
20063 三等 高台縣 高台縣駐地城關鎮 安肅道
20064 五等 鼎新縣 毛目屯(今金塔縣東北鼎新鎮 安肅道 原為高台縣毛目分縣,因「地面遼闊,北連蒙古,與王子莊同,由分縣駐地至高台縣治程途有二百餘里」,民國2年(1913年)4月置毛目縣[註 38]。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名[註 39]
20065 三等 安西縣 瓜州縣駐地淵泉鎮 安肅道 清代為安西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註 40]
20066 三等 敦煌縣 敦煌市駐地沙州鎮 安肅道
20067 四等 玉門縣 東達里圖(今玉門市西北玉門鎮 安肅道
20071 不適用 肅北設治局 公婆泉(一作滾坡泉,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駐地馬鬃山鎮公婆泉村) (安肅道) 民國26年(1937年)10月析安西、玉門等縣北部馬鬃山一帶成立馬鬃山設治局[註 41],民國27年(1938年)2月更名[註 42]。民國28年(1939年)6月徙治將軍台[註 43](在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駐地馬鬃山鎮)、民國30年(1941年)3月,設治局機關遷到安西縣三道溝(今瓜州縣三道溝鎮)。
第八區 武都縣 20030 二等 武都縣 隴南市武都區駐地城關鎮 渭川道 清代為階州直隸州直轄地,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縣並改名[註 44],因漢代武都郡得名。
20031 三等 西固縣 西固(今舟曲縣駐地城關鎮 渭川道 清代為階州西固州同轄境。因「西固地勢遼闊,北、西兩面接洮、岷番界,南連馬土司番界,錢糧向由西固徵收,併入武都甚難」,於民國2年(1913年)4月置縣[註 45]
20032 三等 康縣 白馬關(今康縣東北雲台鎮 (渭川道) 原為武都縣東部,地近陝西省,區域遼闊,距武都縣駐地過遠,民國17年(1928年)6月置永康縣[註 46]。因與浙江省永康縣重名,民國18年4月改名[註 47],因古康州得名。民國31年(1942年)11月移駐岸門口(今康縣岸門口鎮[註 48]。民國33年(1944年)5月正式實施[註 49]
20033 三等 文縣 文縣駐地城關鎮 渭川道
20034 三等 成縣 成縣駐地城關鎮 渭川道
第九區 臨洮縣 20004 二等 臨洮縣 臨洮縣駐地洮陽鎮 蘭山道 清代為狄道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為狄道縣。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名[註 50]。因元置臨洮府於此,故名。
20006 六等 洮沙縣 沙泥城(今臨洮縣太石鎮北側)[註 51] 蘭山道 清代為狄道州沙泥分州,民國2年(1913年)4月置沙縣[註 52]。因與福建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縣在洮水之東,由沙泥分州改置,故名[註 53]。民國5年(1916年)移治太石鋪(今臨洮縣太石鎮[註 54]
20011 三等 榆中縣 榆中縣駐地城關鎮 蘭山道 清代為金縣。因與奉天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遺漏未改,民國8年(1919年)8月內務部改名金城縣並獲大總統令准。因晉代曾為金城縣治,故名[註 55]。而「金城郡望,向屬省垣,金縣改名金城,未免淆混」,甘肅省政府又擬改名興隆縣,旋又咨請改名榆中縣。因漢榆中縣得名。民國8年(1919年)10月奉大總統令准[註 56]
20012 四等 渭源縣 渭源縣駐地清源鎮 蘭山道
20013 三等 定西縣 定西市城區 蘭山道 清代為安定縣,因與陝西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因原縣名是以定西、安西兩城得名。而安西縣在宋貞祐時屬定西州,元至元中又併入州,因此以定西為名[註 57]
20068 五等 康樂縣 豐臺堡(今康樂縣西南蘇集鎮東豐臺村) (蘭山道) 民國21年(1932年)析臨洮、岷縣、臨潭等縣地置洮西設治局,民國22年(1933年)2月更名為康樂設治局[註 58]。宋置康樂寨於此,故名。局所駐新集堡(今康樂縣駐地附城鎮)。民國29年(1940年)改縣[註 59]
20070 四等 會川縣 官堡(今渭源縣西會川鎮 (蘭山道) 民國33年(1944年)析臨洮、岷縣、漳縣、臨潭、渭源及卓尼設治局交界地置[註 60]。因大、小南川河交匯於此,故名。
寧夏道 寧夏縣 不適用 不適用 寧夏縣 寧夏城(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城區) 清代為寧夏府附郭縣,民國18年(1929年)1月1日移屬寧夏省[註 61]
不適用 不適用 寧朔縣 寧夏城(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城區) 清代為寧夏府附郭首縣,民國2年(1913年)4月移治滿城(今民國18年(1929年)移屬寧夏省。
不適用 不適用 靈武縣 靈武城(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駐地城區街道 清代為靈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並改名[註 62],因古靈武郡為名。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寧夏省。
不適用 不適用 鹽池縣 鹽池城(花馬池,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駐地花馬池鎮 清代為靈州花馬池分州,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並改名鹽池縣[註 63],以境內有鹽池,故名。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寧夏省。
不適用 不適用 平羅縣 平羅城(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駐地城關鎮 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寧夏省。
不適用 不適用 中衛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城區 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寧夏省。
不適用 不適用 金積縣 金積堡(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西南金積鎮 清代為寧靈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置縣並改名金積縣[註 64],因金積山得名。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寧夏省。
不適用 不適用 鎮戎縣 豫旺堡(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東北下馬關鎮 清代為平遠縣,因與廣東、貴州2省縣名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名鎮戎縣,因縣由西安、平遠、鎮戎3所改置,故名[註 65]。民國17年(1928年)改名豫旺縣[註 66]。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寧夏省。
西寧道 西寧縣 不適用 不適用 西寧縣 青海省西寧市城區 清代為西寧府附郭縣。民國18年(1929年)1月1日移屬青海省[註 67]
不適用 不適用 大通縣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駐地城關鎮 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青海省。
不適用 不適用 樂都縣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駐地碾伯鎮 清代為碾伯縣,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名,以晉代樂都縣為名[註 68]。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青海省。
不適用 不適用 循化縣 積石(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駐地積石鎮 清代為循化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制縣[註 69]。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青海省。
不適用 不適用 貴德縣 曲喀沙甲(今青海省貴德縣駐地河陰鎮 清代為貴德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制縣[註 70]。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青海省。
不適用 不適用 巴燕縣 巴燕戎(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駐地巴燕鎮 清代為巴燕戎格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制縣[註 71],改名巴戎縣,民國17年(1928年)3月改名巴燕縣[註 72]。民國18年(1929年)1月移屬青海省。
不適用 不適用 湟源縣 丹噶爾(今青海省湟源縣駐地城關鎮 清代為丹噶爾廳,民國2年(1913年)4月改制縣並改名[註 73]。因地處湟水之源,故名。民國18年(1929年)1月屬移青海省。

行政區劃年表

[編輯]
甘肅省行政區劃年表
說明:「?」表示不能確定其發生年份或月份,故放於最有可能的一年內,詳見注釋
西元 民國紀元 其他 行政區劃變更
1912年 民國1年 47 6府
11州
7廳
1913年 民國2年 76
  • 析皋蘭縣置紅水縣(?月)
  • 廢鞏昌府留隴西縣(?月)
  • 析隴西縣置漳縣(4月)
  • 改洮州廳為臨潭縣(4月)
  • 改岷州為岷縣(4月)
  • 廢平涼府留平涼縣(?月)
  • 改靜寧州為靜寧縣(4月)
  • 析隆德縣置莊浪縣(4月)
  • 改化平川直隸廳為化平縣(4月)
  • 廢慶陽府留安化縣(?月)
  • 改寧州為寧縣(4月)
  • 改涇州直隸州為涇縣(4月)
  • 改固原直隸州為固原縣(4月)
  • 改秦州直隸州為天水縣(4月)
  • 改河州為導河縣(4月)
  • 廢涼州府留武威縣(?月)
  • 廢甘州府留張掖縣(?月)
  • 析山丹縣置樂東縣(4月)
  • 改扶彝廳為扶彝縣(4月)
  • 改肅州直隸州為酒泉縣(4月)
  • 析肅州直隸州為金塔縣(4月)
  • 析高台縣置毛目縣(4月)
  • 改安西直隸州為安西縣(4月)
  • 改階州直隸州為武都縣(4月)
  • 析階州直隸州為西固縣(4月)
  • 改狄道州為狄道縣(4月)
  • 析狄道州置沙縣(4月)
  • 改靈州為靈武縣(4月)
  • 析靈州置鹽池縣(4月)
  • 改寧靈廳為金積縣(4月)
  • 廢寧夏府留寧夏、寧朔二縣(?月)
  • 廢西寧府留西寧縣(?月)
  • 改循化廳為循化縣(4月)
  • 改貴德廳為貴德縣(4月)
  • 改巴燕戎格廳為巴戎縣(4月)
  • 改丹噶爾廳為湟源縣(4月)
1914年 民國3年 76
  • 海城縣改名海原縣(1月)
  • 安化縣改名慶陽縣(1月)
  • 涇縣改名涇川縣(1月)
  • 寧遠縣改名武山縣(1月)
  • 沙縣改名洮沙縣(1月)
  • 安定縣改名定西縣(1月)
  • 平遠縣改名鎮戎縣(1月)
1915年 民國4年 76
1916年 民國5年 76
1917年 民國6年 77
  • 析導河縣置寧定縣(?月)
1917年 民國6年 77
1918年 民國7年 77
1919年 民國8年 77
  • 金縣改名榆中縣(10月)
1920年 民國9年 77
1921年 民國10年 77
1922年 民國11年 77
1923年 民國12年 77
1924年 民國13年 77
1925年 民國14年 77
1926年 民國15年 77 1
  • 析導河、臨潭、循化置拉蔔楞設治局(?月)
1927年 民國16年 77 1
1928年 民國17年 79
  • 平番縣改名永登縣(3月)
  • 改拉蔔楞設治局為夏河縣(3月)
  • 改伏羌縣為甘谷縣(3月)
  • 改導河縣為臨夏縣(3月)
  • 改鎮番縣為民勤縣(3月)
  • 改扶彝縣為臨澤縣(3月)
  • 改毛目縣為鼎新縣(3月)
  • 改狄道縣為臨洮縣(3月)
  • 改碾伯縣為樂都縣(3月)
  • 改巴戎縣為巴燕縣(3月)
  • 析武都縣置永康縣(6月)
  • 改鎮戎縣為豫旺縣(?月)
1929年 民國18年 66
  • 寧夏縣移屬寧夏省(1月)
  • 寧朔縣移屬寧夏省(1月)
  • 靈武縣移屬寧夏省(1月)
  • 鹽池縣移屬寧夏省(1月)
  • 平羅縣移屬寧夏省(1月)
  • 中衛縣移屬寧夏省(1月)
  • 金積縣移屬寧夏省(1月)
  • 豫旺縣移屬寧夏省(1月)
  • 西寧縣移屬青海省(1月)
  • 大通縣移屬青海省(1月)
  • 樂都縣移屬青海省(1月)
  • 循化縣移屬青海省(1月)
  • 貴德縣移屬青海省(1月)
  • 巴燕縣移屬青海省(1月)
  • 湟源縣移屬青海省(1月)
  • 析臨夏縣置永靖縣(4月)
  • 析臨洮、臨夏二縣置和政縣(10月)
1930年 民國19年 66
1931年 民國20年 66
1932年 民國21年 66 1
  • 析臨洮、岷縣、臨潭置洮西設治局(?月)
1933年 民國22年 66 1
  • 改洮西設治局為康樂設治局(2月)
  • 樂東縣改名民樂縣(6月)
1934年 民國23年 66 1
1935年 民國24年 66 1
1936年 民國25年 66 1
1937年 民國26年 66 2
  • 析安西、玉門置馬鬃山設治局(10月)
1938年 民國27年 66 2
  • 改馬鬃山設治局為肅北設治局(2月)
1939年 民國28年 66 2
1940年 民國29年 68 1
  • 析卓尼土司置卓尼設治局(?月)
  • 改康樂設治局為康樂縣(?月)
1941年 民國30年 69 1 1
  • 析皋蘭縣置蘭州市(5月)
  • 析固原、海原、隆德置西吉縣(?月)
1942年 民國31年 69 1 1
1943年 民國32年 69 1 1
1944年 民國33年 70 1 1
  • 析臨洮、岷縣、漳縣、臨潭、渭源及卓尼設治局置會川縣(?月)
1945年 民國34年 70 1 1
1946年 民國35年 70 1 1
1947年 民國36年 70 1 1
1948年 民國37年 70 1 1
1949年 民國38年 70 1 1

政府體制

[編輯]

省會

[編輯]

民國三十年(1941年)以前駐皋蘭縣,此後駐蘭州市,均為今甘肅省蘭州市區。因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夏季國軍於扶郿戰役遭受沉重打擊,蘭州遭受威脅,省政府於8月前遷駐肅南的武都縣。

構成

[編輯]

甘肅省政府委員會設委員9至11人,其中主席1人。省政府正式成立後,下設秘書處及民政、財政、教育、建設、軍事、司法、農工、土地等廳。

省政府首長

[編輯]
甘肅臨時軍政府都督
甘肅都督府都督
甘肅行政公署民政長
  • 趙惟熙
  • 張炳華(護)
  • 張廣建
附:加將軍銜督理甘肅軍務 甘肅巡按使公署巡按使
  • 張廣建
附:甘肅督軍府督軍
附:督辦甘肅軍務善後事宜
甘肅省長公署省長
甘肅省政府主席

注釋

[編輯]
  1.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46頁。
  2.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3. ^ 《國民政府公報》第1150號,民國22年6月7日,第10頁。
  4. ^ 《國民政府公報》第1395號,民國23年3月26日,第5頁。
  5.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6.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7.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8.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47頁。
  9.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14頁。
  10.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11.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50頁。按:《甘肅省志》第9卷《民政志》(第159頁)作1937年置。
  12.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13.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14.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15. ^ 內閣印鑄局:《職官錄》(宣統三年冬季),甘肅省第5頁。按:《全國行政區劃表》(1914年,第91頁)作「化平直隸廳」,《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149頁作「化平州」,誤。
  16.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17.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421號,民國30年12月10日,第20頁。
  18.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19.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20. ^ 《正寧縣志》,1986年,內部發行,第4頁。
  21.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22.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23.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24.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25.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26.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27.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28. ^ 《國民政府公報》第152號,民國18年4月29日,第5頁。
  29. ^ 《國民政府公報》第297號,民國18年10月18日,第8頁。
  30.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31.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32. ^ 《國民政府公報》第1198號,民國22年8月2日,第5頁。
  33. ^ 《國民政府公報》第1156號,民國22年6月14日,第9頁。
  34. ^ 《甘肅通志稿》第一冊,第580頁下。
  35.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36.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37.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38.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39.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40.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41. ^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概況》,甘肅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41頁。又,《甘肅省志》第9卷《民政志》,第152頁。
  42. ^ 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第50頁。
  43.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178號,民國28年8月12日,第23頁。
  44.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45.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46. ^ 《國民政府公報》第71期,民國17年6月,第10頁。
  47. ^ 《國民政府公報》第187號,民國18年6月10日,第10頁。
  48.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523號,民國31年12月2日,第12頁。
  49. ^ 《康縣志》,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7頁。
  50.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51. ^ 按:清代《甘肅詳圖》(手繪本,復旦大學圖書館藏)中,沙泥驛州判駐地在太石鋪稍北處。
  52.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3頁。
  53.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54. ^ 《甘肅通志稿》第一冊,第548、589頁。
  55. ^ 《政府公報》第1277號,民國8年8月26日,第88冊,第697頁。
  56. ^ 《政府公報》第1355號,民國8年10月26日,第90冊,第628頁。
  57.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58. ^ 《國民政府公報》第1103號,民國22年2月27日,第8頁。
  59.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287號,民國29年8月28日,第29頁。
  60.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648號,民國33年2月12日,第12頁。
  61. ^ 按:《國民政府指令第189號》(民國18年1月29日)載:「舊寧夏、青海兩道遵令各依固有區域分別劃歸寧夏、青海兩省,自十八年一月一日起,各縣一切行政分別由寧夏、青海兩省處理。」(《國民政府公報》第80號,民國18年1月31日,第8頁。)而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謂寧夏等縣於民國「十七年十月劃歸寧夏省管轄」,並不是實際執行的時間。
  62.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63.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64.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65. ^ 《內務部改定各省重復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66.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67. ^ 按:《國民政府指令第189號》(民國18年1月29日)載:「舊寧夏、青海兩道遵令各依固有區域分別劃歸寧夏、青海兩省,自十八年一月一日起,各縣一切行政分別由寧夏、青海兩省處理。」(《國民政府公報》第80號,民國18年1月31日,第8頁。)而內政部方域司《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第11版)謂寧夏等縣於民國「十七年十月劃歸寧夏省管轄」,並不是實際執行的時間。
  68.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69.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70.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71.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72. ^ 《國民政府公報》第37期,民國17年3月,第22頁。
  73. ^ 《政府公報》第354號,民國2年5月2日,第13冊,第344頁。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參見

[編輯]
前任:
清朝 甘肅省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一級行政區
1912年-1949年
繼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 甘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