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 (中华民国)
河北省 | |||||||||||
---|---|---|---|---|---|---|---|---|---|---|---|
中华民国的省 | |||||||||||
1928年6月25日—1949年1月31日 | |||||||||||
中华民国河北省法理位置 | |||||||||||
国家 | 中华民国 | ||||||||||
首府 | 清苑县(1912-1914) 天津县(1914-1928) 北平市(1928-1930) 天津市(1930-1935) 清苑县(1935-1937) 河南省洛阳县(1937-1940) 陕西省西安县(1940-1943) 陕西省西安市(1943-1945) 北平市(1945-1946) 清苑县(1946-1947) 北平市(1947-1949) | ||||||||||
面积 | |||||||||||
• | 140,253平方千米(54,152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 28719000 | ||||||||||
历史 | |||||||||||
• 成立 | 1928年6月25日 | ||||||||||
• 废除 | 1949年1月31日 | ||||||||||
| |||||||||||
今属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河北省,简称“冀”,曾是中华民国下辖的一个省。1928年,由直隶省改名,原是为延续清代所设置的22省,亦是华北六省之一。
历史沿革
[编辑] 河北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时代 | 旧石器时代 | |||||||||||||
新石器时代 | ||||||||||||||
红山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东夷 有易氏 商部落 | ||||||||||||||
商 | 古羌人 商方 竹 宋 | |||||||||||||
周 | 晋国 戴国 陈国 蔡国 曹国 郑国 山戎国 孤竹国 | |||||||||||||
春秋 战国 |
晋国 耿国 虞国 中山国 赵国 韩国 魏国 秦国 | |||||||||||||
秦 | 广阳郡 渔阳郡 右北平郡 辽西郡 上谷郡 代郡 恒山郡 巨鹿郡 赵郡 | |||||||||||||
燕国 | ||||||||||||||
西汉 | 广阳郡 幽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 |||||||||||||
彭燕 | ||||||||||||||
东汉 | 幽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袁绍势力 | |||||||||||||
公孙燕 | ||||||||||||||
曹魏 | 幽州刺史部 冀州刺史部 | |||||||||||||
晋 | 幽州 冀州 | |||||||||||||
后赵 | 幽州 冀州 | |||||||||||||
前燕 | ||||||||||||||
前秦 | 幽州 冀州 | |||||||||||||
后燕 | ||||||||||||||
北燕 | ||||||||||||||
北朝 | 鲜卑 北魏 幽州 燕州 平州 安州 定州 瀛洲 冀州 相州 东魏 北齐 | |||||||||||||
隋 | 河北道 | |||||||||||||
魏燕 | ||||||||||||||
高燕 | ||||||||||||||
唐 | 河北道 | |||||||||||||
大燕 | ||||||||||||||
河朔三镇 | ||||||||||||||
五代 | 桀燕 前晋 后唐 后晋 | |||||||||||||
辽宋 | 燕云十六州 | |||||||||||||
金 | 大名府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 |||||||||||||
元 | 中书省 大都路 上都路 永平路 保定路 河间路 真定路 顺德路 广平路 | |||||||||||||
明 | 北直隶 | |||||||||||||
清 | 直隶省 | |||||||||||||
中华民国 | 河北省 察哈尔省 热河省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冀察政务委员会 | |||||||||||||
中华人民 共和国 |
河北省 | |||||||||||||
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统一后,当时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属直隶省,后因直隶省名不符实,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今名。7月,河北省政府在天津成立。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河北省所在的华北地区逐步沦陷于日军之手。河北省政府被迫迁至外省。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开辟多个抗日根据地。最主要、与河北省相关的根据地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双方开始第二次国共内战。随着战局变化,中共政权控制的解放区逐步扩大。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战役结束,共军攻占石门市(今石家庄市主城区),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连成一片。1948年2月5日,末任河北省主席楚溪春至北平市就任时,河北省名义上的一百三十余个辖县已仅余20余县,多是铁路沿线之县[参1]:21。
1949年1月下旬,北平沦陷。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河北省政府,河北省政府消亡[参1]:23。至此河北全省为中共所占。
管辖范围
[编辑]民国元年直隶省及顺天府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日的河北省大部(除邱县、馆陶县、武安市、涉县、临漳县外),北京市、天津市全部,河南省南乐县、清丰县、濮阳市、长垣市,山东省东明县、宁津县、庆云县,辽宁省阜新市(不含彰武县)、朝阳市及建昌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不含克什克腾旗)及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各一部分,之后区域逐步缩小。
民国3年(1914),北部区域的37县分别划入京兆地方及热河特别区、察哈尔特别区。民国17年(1928年),原直隶省口北道10县划属察哈尔省,辖境缩小为今北京市大部(除市中心区及延庆区外)、天津市大部(除市中心区)、河北省大部(除南部邱县、馆陶县、武安市、涉县、临漳县及北部承德市、张家口市),河南省南乐县、清丰县、濮阳市、长垣市,山东省东明县、宁津县、庆云县。
民国36年(1947年)河北省面积为14万253平方公里。东滨渤海、北邻辽宁省、热河省、察哈尔省,西界山西省,南接河南省、山东省。
人口
[编辑]以下依据中华民国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出版)、内政部统计司编《民国十七年各省市户口调查统计报告》(1931年出版)、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40年出版)、中华民国年鉴社编《中华民国年鉴》(1952年出版,页19-21)所提供的人口数据:
调查年代 | 户数 | 人口 | 男性 | 女性 | 每户平均人口 | 性别比例 |
---|---|---|---|---|---|---|
1912年 | 5,013,000 | 26,658,000 | 14,769,000 | 11,889,000 | 5.32 | 124.20 |
1928年 | 5,452,000 | 31,232,000 | 17,274,000 | 13,958,000 | 5.72 | 123.76 |
1936年 | 5,109,000 | 28,644,000 | 15,485,000 | 13,159,000 | 5.61 | 117.68 |
1947年 | 5,161,000 | 28,719,000 | 15,439,000 | 13,280,000 | 5.56 | 116.25 |
据中华民国内政部户政司于民国79年(1990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台闽地区籍贯为河北省的人数为7万5089人,占非台湾省籍269万4917人口当中的2.79%[参2]。
行政区划
[编辑]省、县之间的行政区
[编辑]道制
[编辑]民国元年(1912)时,直隶省有天津、大广顺(12月裁)、通永(12月裁)、口北、热河(年底裁)等道。民国2年(1913)2月,根据《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拟新设保、易、定、深4道。内务部因这些道的名称繁复,令直隶省重新拟定。后改道名为渤海、范阳、冀南、口北4道。3月1日内务部照准,旋任命观察使;5月,将旧热河道区域改划为朝阳道(辖朝阳、阜新、建平、绥东4县)、赤峰道(辖赤峰、开鲁、林西、围场4县),承德等6县不属二道管辖,但二道实际上并未设立。民国3年(1914)5月,改观察使为道尹。民国17年(1928),北伐军进入北京后废除各道。
- 津海道
- 民国2年(1913年)3月以原天津、河间、永平、承德、朝阳5府及遵化、赤峰2直隶州区域置渤海道。观察使驻天津县(今天津市城区),辖天津、青县、沧县、盐山、庆云、南皮、静海、河间、献县、阜城、肃宁、任邱、交河、宁津、景县、吴桥、故城、东光、卢龙、迁安、抚宁、昌黎、滦县、乐亭、榆、遵化、丰润、玉田28县。民国3年(1914)5月改道名。道尹为繁要缺,一等。辖县同前,并增领顺天府属文安、大城、新镇、宁河4县。民国17年(1928)废道。
- 保定道
- 民国2年(1913年)3月以原保定、正定2府及易、定、深3直隶州区域置范阳道。观察使驻清苑县(今河北省保定市),辖清苑、满城、安肃、定兴、新城、唐县、博野、望都、容城、完县、蠡县、雄县、安国、安新、束鹿、高阳、正定、获鹿、井陉、阜平、栾城、行唐、灵寿、平山、元氏、赞皇、晋县、无极、藁城、新乐、易县、涞水、涞源、定县、曲阳、深泽、深县、武强、饶阳、安平40县。民国3年(1914)5月改道名。道尹为繁要缺,一等。驻地、辖县同前。民国17年(1928)废道。
- 大名道
- 民国2年(1913年)3月以原大名、广平、顺德3府及冀、赵2直隶州区域置冀南道。观察使驻大名县(今河北省大名县),辖大名、南乐、清丰、东明、濮阳、长垣、邢台、沙河、南和、平乡、广宗、钜鹿、唐山、内邱、任县、永年、曲周、肥乡、鸡泽、广平、邯郸、成安、威县、清河、磁县、冀县、衡水、南宫、新河、枣强、武邑、赵县、柏乡、隆平、临城、高邑、宁晋37县。民国3年(1914)5月改道名。道尹为要缺,二等。驻地、辖县同前。民国17年(1928)废道。
- 口北道
- 民国2年(1913年)3月以原宣化府及张家口、独石口、多伦诺尔3厅区域置。观察使驻宣化县(今河北省宣化县),辖宣化、赤城、万全、龙关、怀来、阳原、怀安、蔚县、延庆、涿鹿、张北、独石、多伦13县。民国3年(1914)5月改观察使为道尹,为简缺,三等。驻地、辖县同前;7月6日,张北、独石、多伦3县移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民国17年(1928)废道。
行政督察区
[编辑]民国21年(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各省行政督察专员暂行条例》、《行政督察专署条例》,令各省划定行政督察区,但河北省并未立即实行。随着日本先后占领热河省全境、河北省东北部及察哈尔省的北部,华北局势日益危急。在这种形势下,河北省政府无法直接管辖各县。民国22年(1933年)“中日塘沽协定”签订以后,为更好地处理长城沿边各县的政务和对日交涉,河北省依照院颁《专员条例》,拟具河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办事细则呈准施行,于9月设立滦榆、蓟密两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负有督察所辖各县行政、通常涉外、协助地方救济、督察清乡及完成省政府暨厅饬办事项等职责。民国24年(1935年)11月,因蓟密区专员殷汝耕等在河北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宣布独立自治。12月,国民政府明令将上述二区专员撤销。该省原设二行政督察区情形如下[参3]:
民国22年(1933年)河北省行政督察区 | ||||
---|---|---|---|---|
区别 | 驻地 | 辖县县名 | 县数 | 备注 |
滦榆区 | 滦县 | 滦县、昌黎、乐亭、丰润、迁安、庐龙、抚宁、临榆8县 都山设治局 |
9 | |
蓟密区 | 蓟县 | 蓟县、遵化、玉田、三河、平谷、兴隆、怀柔、密云、顺义、通县10县 | 10 |
民国25年(1936年)3月自民国26年(1937年)2月间,全省先后设立了尧山、南宫、大名、博野、沧县、濮县、天津、宛平、河间、获鹿等10个行政区,各区设专员1人;并拟再增设清苑、涿县、刑台、安次、武邑、景县6个行政区。但因与《条例》不合,被行政院下令即行停止增设。民国26年(1937年)5月,冀察政务委员会呈准将清苑、安新等112县划为17个行政督察区,但所有冀东之香河、三河、蓟县、昌平、宝坻、顺义、怀柔、平谷、卢龙、迁安、抚宁、昌黎、滦县、乐亭、临榆、遵化、兴隆、丰润、玉田、密云暨都山设治局等21县局,因“情形特殊”,而未曾划区管辖。其17区设置情形如下[参4]:
民国26年(1937年)河北省行政督察区 | ||||
---|---|---|---|---|
区别 | 驻地 | 辖县县名 | 县数 | 备注 |
第一区 | 清苑县 | 清苑、安新、徐水、满城、唐县、完县、望都7县 | 7 | |
第二区 | 涿县 | 涿县、房山、良乡、涞水、易县、涞源、定兴、容城、新城9县 | 9 | |
第三区 | 宛平县 | 宛平、大兴、通县3县 | 3 | |
第四区 | 天津县 | 天津、静海、武清、宁河4县 | 4 | |
第五区 | 安次县 | 安次、固安、永清、雄县、霸县、新镇、文安7县 | 7 | |
第六区 | 河间县 | 河间、高阳、任邱、大城、肃宁、饶阳、献县7县 | 7 | |
第七区 | 沧县 | 沧县、盐山、庆云、南皮、青县5县 新海设治局 |
6 | |
第八区 | 景县 | 景县、故城、阜城、东光、宁津、吴桥、交河7县 | 7 | |
第九区 | 深县 | 深县、衡水、武邑、武强、束鹿5县 | 5 | |
第十区 | 博野县 | 博野、蠡县、安国、安平、无极、深泽、晋县7县 | 7 | |
第十一区 | 定县 | 定县、曲阳、新乐、行唐、阜平、灵寿6县 | 6 | |
第十二区 | 获鹿县 | 获鹿、井陉、正定、栾城、元氏、平山、赞皇、藁城8县 石门警察局 |
9 | |
第十三区 | 尧山县 | 尧山、内丘、隆平、任县、宁晋、赵县、高邑、临城、柏乡9县 | 9 | |
第十四区 | 南宫县 | 南宫、冀县、枣强、新河、清河、钜鹿、广宗、威县、平乡9县 | 9 | |
第十五区 | 邢台县 | 邢台、南和、沙县、鸡泽、永年、邯郸6县 | 6 | |
第十六区 | 大名县 | 大名、南乐、肥乡、广平、磁县、成安、曲周7县 | 7 | |
第十七区 | 濮阳县 | 濮阳、清丰、长垣、东明4县 |
抗战爆发后,民国27年(1938年)12月,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参5]。民国28年(1939年)又划为17个行政督察区[参6]。民国30年(1941年)河北省政府在洛阳办公时,曾奉命规划全省行政建置,将全省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参7]。民国31年(1942年)、32年(1943年),行政院内政部两次公布河北省为18个行政督察区,但实际均未实行[参8]:
民国30年(1941年)河北省行政督察区 | ||||
---|---|---|---|---|
区别 | 驻地 | 辖县县名 | 县数 | 备注 |
第一区 | 临榆县 | 临榆、抚宁、昌黎、迁安、卢龙5县 都山设治局 |
6 | |
第二区 | 滦县 | 滦县、乐亭、丰润、玉田、遵化、兴隆6县 | 6 | |
第三区 | 三河县 | 三河、香河、宝坻、蓟县、平谷、密云6县 | 6 | |
第四区 | 通县 | 通县、大兴、顺义、怀柔、昌平、武清、安次7县 | 7 | |
第五区 | 天津县 | 天津、宁河、静海、青县、大城、文安6县 | 6 | |
第六区 | 沧县 | 沧县、南皮、盐山、东光、吴桥、庆云、宁津7县 新海设治局 |
8 | |
第七区 | 新城县 | 新城、永清、固安、容城、霸县、新镇、雄县、任邱8县 | 8 | |
第八区 | 涿县 | 涿县、定兴、易县、涞水、涞源、宛平、房山、良乡8县 | 8 | |
第九区 | 河间县 | 献县、高阳、肃宁、河间、交河、景县、阜城7县 | 7 | |
第十区 | 清苑县 | 清苑、徐水、完县、唐县、满城、望都、安新、蠡县8县 | 8 | |
第十一区 | 定县 | 定县、新乐、曲阳、阜平、行唐、安国、深泽、博野8县 | 8 | |
第十二区 | 获鹿县 | 获鹿、正定、井陉、平山、灵寿、无极、藁城、栾城8县 石门警察局 |
9 | |
第十三区 | 深县 | 深县、饶阳 、安平、束鹿、晋县、武强、武邑、衡水8县 | 8 | |
第十四区 | 南宫县 | 南宫、故城、枣强、冀县、新河、清河、广宗、威县8县 | 8 | |
第十五区 | 高邑县 | 高邑、赵县、宁晋、柏乡、临城、元氏、赞皇7县 | 7 | |
第十六区 | 邢台县 | 邢台、内丘、沙县、尧山、隆平、任县、南和、钜鹿8县 | 8 | |
第十七区 | 永年县 | 永年、邯郸、磁县、平乡、鸡泽、曲周、肥乡7县 | 7 | |
第十八区 | 大名县 | 大名、广平、成安、南乐、清丰、濮阳、长垣、东明8县 | 8 |
民国34年(1945年)11月,河北省政府迁回北平后,将原18个行政督察区调整为14个行政督察区。12月,析第十三、十四2区置第十五区。各区如下[参9]:
民国34年(1945年)河北省行政督察区 | ||||
---|---|---|---|---|
区别 | 驻地 | 辖县县名 | 县数 | 备注 |
第一区 | 临榆县秦皇岛 | 临榆、抚宁、昌黎、乐亭、滦县、迁安、卢龙7县 都山设治局 |
8 |
|
第二区 | 宁河县塘沽镇 | 宁河、天津、武清、宝坻、静海、青县、大城、安次8县 | 8 | |
第三区 | 沧县 | 沧县、南皮、盐山、东光、吴桥、庆云、宁津7县 新海设治局 |
8 | |
第四区 | 玉田县 | 丰润、玉田、遵化、兴隆、蓟县、平谷、密云7县 | 7 |
|
第五区 | 通县 | 通县、大兴、宛平、良乡、房山、怀柔、顺义、昌平、三河、香河10县 | 10 |
|
第六区 | 涿县 | 涿县、固安、永清、霸县、新城、定兴、易县、涞水、涞源、新镇10县 | 10 | |
第七区 | 河间县 | 河间、献县、交河、阜城、景县、肃宁、文安、任邱8县 | 8 | |
第八区 | 清苑县 | 清苑、徐水、完县、满城、望都、雄县、容城、安新、高阳、蠡县10县 | 10 | |
第九区 | 定县 | 定县、新乐、唐县、曲阳、行唐、阜平、无极、安国、博野9县 | 9 | |
第十区 | 深县 | 深县、饶阳、安平、束鹿、武邑、武强、衡水、晋县、深泽9县 | 9 | |
第十一区 | 正定县 | 正定、获鹿、藁城、栾城、高邑、赵县、柏乡、灵寿、平山、元氏、井陉、赞皇12县 | 12 |
|
第十二区 | 南宫县 | 南宫、冀县、枣强、清河、故城、新河、威县、广宗、宁晋、钜鹿、平乡11县 | 11 | |
第十三区 | 邢台县 | 邢台、任县、南和、沙河、鸡泽、隆平、尧山、临城、内丘9县 | 9 | |
第十四区 | 大名县 | 大名、广平、南乐、清丰、东明、长垣、濮阳7县 | 7 |
|
第十五区 | 磁县 | 磁县、永年、邯郸、曲周、成安、肥乡6县 | 7 |
民国37年(1948年)5月,撤销第十二、十三、十四和十五区,设置冀南行政区。
中共建政后,设置唐山、保定、石家庄、秦皇岛4市及唐山、天津、通县、保定、定县、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10个专区取代原先的行政督察区。
县级行政区
[编辑]清代直隶省在宣统三年(1911年)时,分为11府、7直隶州、3直隶厅,下辖12州、1厅、108县,另顺天府辖5州、19县。民国元年(1912年)时有155个州、厅、县。民国2年(1913年)2月,根据《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府、州、厅均改为县。民国3年(1914年)1月,北洋政府以清代热河道区域的承德等14县置热河特别区;5月,内务部呈请将顺天府附近的20县划出,成为独立区域;6月,原属口北道之张北、独石、多伦3县移属察哈尔特别区。
河北省建立后,县市局多有变化。县方面,民国17年(1928年)6月废京兆地方,原辖20县归属河北省。民国19年(1930年)8月增领兴隆县。民国25年(1936年)2月,应河北、河南2省政府的请求,为“便利行政并整理冀、豫两省区域”,国民政府同意将河北省的长垣、濮阳、东明3县划归河南省,将河南省的武安、涉县2县划归河北省[参10],但未执行。民国36年(1947年)11月增领滦宁、浭阳2县;局方面,民国19年(1930年)12月增领都山设治局县,民国26年(1937年)增领新海设治局;市方面,民国19年(1930年)6月北平特别市降为河北省辖市,11月北平市复为特别市,同月天津特别市降为河北省辖市。民国24年(1935年)7月天津市升格为直辖市。民国35年(1946年)4月增领唐山、石门2市。
民国38年(1949年)时,河北省划分为11行政督察区、1行政区,下辖2市、132县、2设治局。民国77年(1988年)7月,行政院公布《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为各省县市编定代码,该法规于民国94年(2005年)10月停用[参11]。河北省各县、市、局沿革情况如下:
河北省 | |||||||
---|---|---|---|---|---|---|---|
行政督察区 | 专署驻地 | 代码 | 县等级 | 县市局 | 驻地(2023年4月) | 北洋时期 | 沿革 |
省政府直辖 | 15049 | 不适用 | 唐山市 | 今唐山市城区 | (津海道) | 民国36年(1947年)6月析滦县唐山镇置。[参12] | |
15080 | 不适用 | 石门市 | 石家庄(今石家庄市城区) | (保定道) | 民国14年(1925年)8月,北京政府以石庄、休门两村合并置石门市[参13],为自治性质,设市政公所,此后由公安局处理。民国28年(1939年)10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析获鹿县石家庄、休门两镇置市。[参14]民国36年(1947年)6月国民政府核准因之。[参15]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北平市 | 今北京市城区 | 京兆地方 | 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45次会议决定,国民政府于民国17年(1928年)6月28日将北京改名为北平,并成立北平特别市,直隶国民政府。[参16]同年10月,河北省政府迁此。民国19年(1930年)6月,根据新颁布的《市组织法》,省会所在地必须是省辖市。由此,北平特别市改称为北平市,隶属于河北省政府。同年10月,河北省会迁驻天津市。次月,北平市又成为院辖市,直隶于行政院。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天津市 | 今天津市城区 | (津海道) | 民国12年(1923年)10月6日,北京政府以天津市为特别市。民国16年(1927年)11月3日,天津特别区市政局被改组为直隶津沽市政公署[参17]。民国17年(1928年)6月2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45次会议决定设立天津市特别市,以原天津警区及特别一、二、三区为市政府管辖区域.同年11月25日,因河北省政府由北平移驻天津,改组为普通市,隶属于河北省。[参18]民国24年(1935年)6月4日,河北省政府迁治保定,天津市恢复为院辖市。[参19] | ||
第一区 | 临榆县 | 15033 | 二等 | 卢龙县 | 今卢龙县驻地卢龙镇 | 津海道 | 清代为永平府附郭卢龙县。 |
15041 | 一等 | 临榆县 | 山海关西口(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 津海道 | |||
15045 | 二等 | 迁安县 | 今迁安市驻地迁安镇 | 津海道 | |||
15046 | 一等 | 抚宁县 | 今秦皇岛市抚宁区驻地抚宁镇 | 津海道 | |||
15047 | 一等 | 昌黎县 | 今昌黎县驻地昌黎镇 | 津海道 | |||
15048 | 一等 | 滦县 | 今滦州市驻地滦河街道 | 津海道 | 清代为滦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 | ||
15050 | 二等 | 乐亭县 | 今乐亭县驻地乐亭镇 | 津海道 | |||
15133 | 不适用 | 都山设治局 | 大丈子(今青龙满族自治县驻地青龙镇) | (津海道) | 民国22年(1933年)8月析迁安、抚宁两县所属长城以北地区置。[参20] | ||
未定 | 不适用 | 滦宁县 | 倴城(今滦南县驻地倴城镇) | (津海道) | 民国36年(1947年)11月析滦县南部置。[参21] | ||
第二区 | 宁河县 | 15007 | 三等 | 安次县 | 安次(今廊坊市驻地安次区东南仇庄乡光荣村) | 京兆地方 | 清代为东安县,因与湖南、四川、广东3省县名重名,民国3年(1914年)1月改名。汉置安次县于此,故名[参22]。清属顺天府。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15017 | 一等 | 武清县 | 武清镇(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城关镇 | 京兆地方 | 清属顺天府。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18 | 二等 | 宝坻县 | 宝坻镇(今天津市宝坻区驻地宝平街道) | 京兆地方 | 清属顺天府。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21 | 二等 | 静海县 | 今天津市静海区驻地静海镇 | 津海道 | |||
15024 | 一等 | 天津县 | 今天津市津南区驻地咸水沽镇 | 津海道(驻地) | 清代为天津府附郭天津县。民国3年(1914年)至民国17年(1928年)10月间先后为直隶、河北省会。民国2年(1913年)2月为渤海道治,民国3年(1914年)起为津海道治。民国17年(1928年)6月,天津县城区划出为天津市区。为实现市县分治,便于行政,民国24年(1935年)1月迁治咸水沽。[参23] | ||
15025 | 三等 | 青县 | 今青县驻地清州镇 | 津海道 | |||
15059 | 三等 | 大城县 | 今大城县驻地平舒镇 | 津海道 | |||
15061 | 三等 | 宁河县 | 今天津市宁河区驻地以北宁河镇 | 津海道 | |||
第三区 | 沧县 | 15026 | 一等 | 沧县 | 今沧州市城区 | 津海道 | 清代为沧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 |
15027 | 二等 | 盐山县 | 今盐山县驻地盐山镇 | 津海道 | |||
15028 | 二等 | 庆云县 | 今山东省庆云县驻地庆云镇 | 津海道 | |||
15029 | 三等 | 南皮县 | 今南皮县驻地南皮镇 | 津海道 | |||
15030 | 二等 | 吴桥县 | 今吴桥县东南铁城镇 | 津海道 | |||
15032 | 三等 | 东光县 | 今东光县驻地东光镇 | 津海道 | |||
15039 | 二等 | 宁津县 | 今山东省宁津县驻地宁津镇 | 津海道 | |||
15134 | 不适用 | 新海设治局 | 韩村(今黄骅市驻地骅西街道) | (津海道) | 民国26年(1937年)6月析沧县、盐山两县滨海地区置。[参24] | ||
第四区 | 丰润县 | 15015 | 二等 | 蓟县 | 今天津市蓟州区驻地渔阳镇 | 京兆地方 | 清代为蓟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15020 | 二等 | 密云县 | 今北京市密云区驻地密云镇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23 | 三等 | 平谷县 | 今北京市平谷区驻地滨河街道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42 | 一等 | 遵化县 | 今遵化市驻地遵化镇 | 津海道 | 清代为遵化直隶州直辖地,民国2年(1913年)3月改置县。 | ||
15043 | 未定 | 兴隆县 | 兴隆山(今兴隆县驻地兴隆镇) | (津海道) | 民国19年(1930年)12月析遵化县属第七、八两区兴隆山镇地方置,[参25]因境内兴隆山得名。 | ||
15044 | 一等 | 丰润县 | 今唐山市丰润区驻地丰润镇 | 津海道 | |||
15057 | 二等 | 玉田县 | 今玉田县驻地玉田镇 | 津海道 | |||
未定 | 不适用 | 浭阳县 | 胥各庄(今唐山市丰南区驻地胥各庄街道) | (津海道) | 民国36年(1947年)11月析丰润县南部置。[参26] | ||
第五区 | 通县(暂驻北平市) | 15002 | 二等 | 大兴县 | 黄村(今北京市大兴区驻地黄村镇) | 京兆地方 | 清代为顺天府附郭大兴县,治所即今北京市城区,民国3年(1914年)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民国24年(1935年)4月迁治黄村(今北京市大兴区驻地黄村镇)[参27]。 |
15003 | 二等 | 宛平县 | 拱极城(今北京市丰台区西南卢沟桥地区) | 京兆地方 | 清代为顺天府附郭宛平县,治所即今北京市城区,民国3年(1914年)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民国19年(1930年)初迁卢沟桥拱极城内清代西路厅旧署(今北京市丰台区西南卢沟桥地区)。日伪时期迁驻长辛店(今北京市丰台区西南卢沟桥地区),抗战胜利后因之[参28]。 | ||
15004 | 三等 | 良乡县 | 良乡(今北京市房山区东良乡地区)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08 | 三等 | 香河县 | 今香河县驻地淑阳镇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09 | 三等 | 三河县 | 今三河市驻地泃阳镇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10 | 三等 | 怀柔县 | 今北京市怀柔区驻地怀柔镇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11 | 三等 | 房山县 | 今北京市房山区驻地城关街道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14 | 一等 | 通县 | 今北京市通州区驻地北苑街道 | 京兆地方 | 清代为通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16 | 三等 | 昌平县 | 今北京市昌平区驻地昌平镇 | 京兆地方 | 清代为昌平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19 | 三等 | 顺义县 | 今北京市顺义区驻地胜利街道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第六区 | 涿县 | 15005 | 三等 | 固安县 | 今固安县驻地固安镇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15006 | 三等 | 永清县 | 今永清县驻地永清镇 | 京兆地方 | 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12 | 二等 | 霸县 | 今霸州市驻地霸州镇 | 京兆地方 | 清代为霸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13 | 二等 | 涿县 | 今涿州市驻地双塔街道 | 京兆地方 | 清代为涿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民国3年(1914年)10月属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 | ||
15053 | 三等 | 定兴县 | 今定兴县驻地定兴镇 | 保定道 | |||
15054 | 二等 | 新城县 | 今高碑店市东南新城镇 | 保定道 | |||
15060 | 三等 | 新镇县 | 今文安县西北新镇镇 | 津海道 | 清为保定县,民国3年(1914年)6月,因与本省保定道同名,改名[参29]。 | ||
15085 | 二等 | 易县 | 今易县驻地易州镇 | 保定道 | 清代为易州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 | ||
15087 | 三等 | 涞水县 | 今涞水县驻地涞水镇 | 保定道 | |||
15088 | 三等 | 涞源县 | 今涞源县驻地涞源镇 | 保定道 | 清代为广昌县,因与江西省县名重复,民国3年(1914年)1月改名。县内有涞山,涞水发源于此山,县南半里又有涞源泉,故名[参30]。 | ||
第七区 | 河间县 | 15022 | 一等 | 河间县 | 今河间市驻地瀛州路街道 | 津海道 | 清代为河间府附郭河间县。 |
15034 | 一等 | 献县 | 今献县驻地乐寿镇 | 津海道 | |||
15035 | 三等 | 肃宁县 | 今肃宁县驻地肃宁镇 | 津海道 | |||
15036 | 二等 | 任邱县 | 今任丘市驻地新华路街道 | 津海道 | |||
15037 | 三等 | 阜城县 | 今阜城县驻地阜城镇 | 津海道 | |||
15038 | 二等 | 交河县 | 今泊头市西交河镇 | 津海道 | |||
15040 | 二等 | 景县 | 今景县驻地景州镇 | 津海道 | 清代为景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 | ||
15058 | 三等 | 文安县 | 今文安县驻地文安镇 | 津海道 | |||
第八区 | 清苑县 | 15001 | 一等 | 清苑县 | 今保定市城区 | 保定道(驻地) | 民国14年(1925年)6月至民国26年(1937年)9月,先后为直隶、河北省会,民国35年(1946年)7月复为河北省会。 |
15051 | 三等 | 徐水县 | 今保定市徐水区驻地安肃镇 | 保定道 | 清代为安肃县,因与甘肃省安肃道同名,民国3年(1914年)6月改名[参31],因县内徐河得名。 | ||
15052 | 三等 | 满城县 | 今保定市满城区驻地满城镇 | 保定道 | |||
15062 | 二等 | 蠡县 | 今蠡县驻地蠡吾镇 | 保定道 | |||
15063 | 三等 | 雄县 | 今雄县驻地雄州镇 | 保定道 | |||
15065 | 三等 | 安新县 | 今安新县西南安州镇 | 保定道 | 清代为安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 | ||
15067 | 三等 | 高阳县 | 今高阳县驻地锦华街道 | 保定道 | |||
15068 | 三等 | 望都县 | 今望都县驻地望都镇 | 保定道 | |||
15069 | 三等 | 容城县 | 今容城县驻地容城镇 | 保定道 | |||
15089 | 三等 | 完县 | 今顺平县驻地蒲阳镇 | 保定道 | |||
第九区 | 定县 | 15055 | 三等 | 唐县 | 今唐县驻地仁厚镇 | 保定道 | |
15056 | 三等 | 博野县 | 今博野县驻地博野镇 | 保定道 | |||
15064 | 二等 | 安国县 | 今安国市驻地祁州路街道 | 保定道 | 清代为祁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为祁县。民国3年(1914年)1月因与山西省县名重复,改名。以汉代安国县得名[参32]。 | ||
15070 | 一等 | 定县 | 今定州市驻地南城区街道 | 保定道 | 清代为定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 | ||
15071 | 三等 | 阜平县 | 今阜平县驻地阜平镇 | 保定道 | |||
15073 | 三等 | 行唐县 | 今行唐县驻地龙州镇 | 保定道 | |||
15084 | 二等 | 新乐县 | 鲜虞渡口(今新乐市驻地东北承安镇) | 保定道 | |||
15086 | 三等 | 无极县 | 今无极县驻地无极镇 | 保定道 | |||
15090 | 三等 | 曲阳县 | 今曲阳县驻地恒州镇 | 保定道 | |||
第十区 | 深县 | 15066 | 一等 | 束鹿县 | 今辛集市东南新城镇 | 保定道 | |
15078 | 三等 | 晋县 | 今晋州市驻地晋州镇 | 保定道 | 清代为晋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 | ||
15091 | 三等 | 深泽县 | 今深泽县驻地深泽镇 | 保定道 | |||
15092 | 三等 | 武强县 | 今武强县西南街关镇 | 保定道 | |||
15093 | 二等 | 饶阳县 | 今饶阳县驻地饶阳镇 | 保定道 | |||
15094 | 三等 | 安平县 | 今安平县驻地安平镇 | 保定道 | |||
15102 | 一等 | 深县 | 今深州市驻地深州镇 | 保定道 | 清代为深州直隶州直辖地,民国2年(1913年)3月改置县。 | ||
15124 | 三等 | 衡水县 | 今衡水市桃城区 | 大名道 | |||
15128 | 三等 | 武邑县 | 今武邑县驻地武邑镇 | 大名道 | |||
第十一区 | 正定县(暂驻石门市) | 15072 | 三等 | 栾城县 | 今石家庄市栾城区驻地栾城镇 | 保定道 | |
15074 | 三等 | 灵寿县 | 今灵寿县驻地灵寿镇 | 保定道 | |||
15075 | 二等 | 平山县 | 今平山县驻地平山镇 | 保定道 | |||
15076 | 三等 | 元氏县 | 今元氏县驻地槐阳镇 | 保定道 | |||
15077 | 三等 | 赞皇县 | 今赞皇县驻地赞皇镇 | 保定道 | |||
15079 | 一等 | 正定县 | 今正定县驻地正定镇 | 保定道 | 清代为正定府附郭县。 | ||
15081 | 一等 | 获鹿县 | 今石家庄市鹿泉区驻地获鹿镇 | 保定道 | |||
15082 | 三等 | 井陉县 | 今井陉县驻地西天长镇 | 保定道 | |||
15083 | 二等 | 藁城县 | 今石家庄市藁城区驻地廉州镇 | 保定道 | |||
15122 | 三等 | 高邑县 | 今高邑县驻地高邑镇 | 大名道 | |||
15129 | 二等 | 赵县 | 今赵县驻地赵州镇 | 大名道 | 清代为赵州,民国2年(1913年)3月改置县。 | ||
15130 | 三等 | 柏乡县 | 今柏乡县驻地柏乡镇 | 大名道 | |||
第十二区 | 南宫县 | 15031 | 三等 | 故城县 | 今故城县东北故城镇 | 津海道 | |
15106 | 三等 | 平乡县 | 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 | 大名道 | |||
15107 | 三等 | 广宗县 | 今广宗县驻地广宗镇 | 大名道 | |||
15108 | 三等 | 钜鹿县 | 今巨鹿县驻地巨鹿镇 | 大名道 | |||
15119 | 三等 | 威县 | 今威县驻地洺州镇 | 大名道 | |||
15120 | 三等 | 清河县 | 今清河县西城关乡 | 大名道 | |||
15123 | 二等 | 冀县 | 今衡水市冀州区驻地冀州镇 | 大名道 | 清代为冀州直隶州直辖地,民国2年(1913年)3月改置县。 | ||
15125 | 二等 | 南宫县 | 今南宫市驻地凤岗街道 | 大名道 | |||
15126 | 三等 | 新河县 | 今新河县驻地新河镇 | 大名道 | |||
15127 | 二等 | 枣强县 | 今枣强县驻地枣强镇 | 大名道 | |||
15132 | 二等 | 宁晋县 | 今宁晋县驻地凤凰镇 | 大名道 | |||
第十三区 | 邢台县 | 15103 | 一等 | 邢台县 | 今邢台市城区 | 大名道 | 清代为顺德府附郭县。 |
15104 | 三等 | 沙河县 | 今沙河市北沙河城镇 | 大名道 | |||
15105 | 三等 | 南和县 | 今邢台市南和区驻地和阳镇 | 大名道 | |||
15109 | 三等 | 尧山县 | 今隆尧县西南尧山村 | 大名道 | 清代为唐山县,民国17年(1928年)10月因与本省滦县唐山镇重名,改名[参33]。 | ||
15110 | 三等 | 内邱县 | 今内丘县驻地内丘镇 | 大名道 | |||
15111 | 三等 | 任县 | 今邢台市任泽区驻地任城镇 | 大名道 | |||
15115 | 三等 | 鸡泽县 | 今鸡泽县驻地鸡泽镇 | 大名道 | |||
15121 | 三等 | 隆平县 | 今隆尧县驻地隆尧镇 | 大名道 | |||
15131 | 三等 | 临城县 | 今临城县驻地临城镇 | 大名道 | |||
第十四区 | 东明县 | 15095 | 一等 | 大名县 | 今大名县驻地大名镇 | 大名道(驻地) | 清代分别为大名府附郭大名县、元城县。民国2年(1913年)1月合并,仍名大名县,并析置魏县[参34]。民国3年3月,内务部呈准,不设魏县,将元城县并入大名县[参35],民国3年(1914年)11月1日,两县正式合并[参36]。 |
15096 | 三等 | 南乐县 | 今河南省南乐县驻地城关镇 | 大名道 | |||
15097 | 三等 | 清丰县 | 今河南省清丰县驻地城关镇 | 大名道 | |||
15098 | 三等 | 东明县 | 今山东省东明县驻地城关镇 | 大名道 | |||
15099 | 一等 | 濮阳县 | 今河南省濮阳市城区 | 大名道 | 清代为开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为开县。民国3年(1914年)1月因与四川、贵州两省县名重复,改名[参37]。汉置濮阳县于此,故名。 | ||
15100 | 三等 | 长垣县 | 今河南省长垣市驻地蒲西街道 | 大名道 | |||
15116 | 三等 | 广平县 | 今广平县驻地广平镇 | 大名道 | |||
第十五区 | 磁县 | 15101 | 二等 | 永年县 | 今邯郸市永年区东南广府镇 | 大名道 | 清代分别为广平府附郭县。 |
15112 | 一等 | 磁县 | 今磁县驻地磁州镇 | 大名道 | 清代为磁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 | ||
15113 | 二等 | 曲周县 | 今曲周县驻地曲周镇 | 大名道 | |||
15114 | 三等 | 肥乡县 | 今邯郸市肥乡区驻地肥乡镇 | 大名道 | |||
15117 | 二等 | 邯郸县 | 今邯郸市城区 | 大名道 | |||
15118 | 三等 | 成安县 | 今成安县驻地成安镇 | 大名道 | |||
口北道 | 宣化县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万全县 | 上堡(今万全区北万全镇) | 民国3年(1914年)6月迁张家口下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城区),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宣化县 | 今张家口市宣化区 | 清代分别为宣化府附郭县,北京政府时期为直隶省口北道治所。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赤城县 | 今赤城县驻地赤城镇 | 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龙关县 | 龙门卫(今赤城县西南龙关镇) | 原名龙门县,因与广东省县名重名,民国3年(1914年)1月改名。县境内有龙门关,为北方要塞。故名[参38]。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怀来县 | 怀来卫(今怀来县东官厅水库内) | 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阳原县 | 今阳原县驻地西城镇 | 原名西宁县,因与广东、甘肃二省县名重名,,民国3年(1914年)1月改名。县境在汉代为阳原县地,故名[参39]。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怀安县 | 怀安卫(今怀安县东南怀安城镇) | 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蔚县 | 今蔚县驻地蔚州镇 | 清代为蔚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延庆县 | 今北京市延庆区驻地儒林街道 | 清代为延庆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县。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
不适用 | 不适用 | 涿鹿县 | 今涿鹿县驻地涿鹿镇 | 清代为保安州,民国2年(1913年)2月改置保安县。因与陕西省县名重名,,民国3年(1914年)1月改名。汉置涿鹿县于此,民国初年县西南尚有涿鹿城,故名[参40]。民国17年(1928年)6月属河北省,9月改隶察哈尔省。 |
行政区划年表
[编辑]河北省行政区划年表 | ||||||
说明:“?”表示不能确定其发生年份或月份,故放于最有可能的一年内,详见注释 | ||||||
西元 | 民国纪元 | 县 | 市 | 局 | 其他 | 行政区划变更 |
---|---|---|---|---|---|---|
1912年 | 民国1年 | 127 | 12府 23州 4厅 |
|||
1913年 | 民国2年 | 155 | 1 | 1府 1州 |
| |
1914年 | 民国3年 | 119 |
| |||
1915年 | 民国4年 | 119 | ||||
1916年 | 民国5年 | 119 | ||||
1917年 | 民国6年 | 119 | ||||
1918年 | 民国7年 | 119 | ||||
1919年 | 民国8年 | 119 | ||||
1920年 | 民国9年 | 119 | ||||
1921年 | 民国10年 | 119 | ||||
1922年 | 民国11年 | 119 | ||||
1923年 | 民国12年 | 119 | ||||
1924年 | 民国13年 | 119 | ||||
1925年 | 民国14年 | 119 | ||||
1926年 | 民国15年 | 119 | ||||
1927年 | 民国16年 | 119 | ||||
1928年 | 民国17年 | 129 | 1 |
| ||
1929年 | 民国18年 | 129 | 1 | |||
1930年 | 民国19年 | 130 | 1 |
| ||
1931年 | 民国20年 | 130 | 1 | |||
1932年 | 民国21年 | 130 | 1 | |||
1933年 | 民国22年 | 130 | 1 | 1 |
| |
1934年 | 民国23年 | 130 | 1 | 1 | ||
1935年 | 民国24年 | 130 | 1 |
| ||
1936年 | 民国25年 | 130 | 1 | |||
1937年 | 民国26年 | 130 | 2 |
| ||
1938年 | 民国27年 | 130 | 2 | |||
1939年 | 民国28年 | 130 | 2 | |||
1940年 | 民国29年 | 130 | 2 | |||
1941年 | 民国30年 | 130 | 2 | |||
1942年 | 民国31年 | 130 | 2 | |||
1943年 | 民国32年 | 130 | 2 | |||
1944年 | 民国33年 | 130 | 2 | |||
1945年 | 民国34年 | 130 | 2 | |||
1946年 | 民国35年 | 130 | 2 | |||
1947年 | 民国36年 | 132 | 2 | 2 |
| |
1948年 | 民国37年 | 132 | 2 | 2 | ||
1949年 | 民国38年 | 132 | 2 | 2 |
政府体制
[编辑]省会
[编辑]初治保定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民国3年(1914年)迁驻天津县(今天津市区)。民国17年(1928年)10月12日,河北省政府由天津市迁至北平市(今北京市)。民国19年(1930年)10月15日迁治天津市。因日军进攻华北,民国24年(1935年)6月1日河北省政府迁驻清苑县(今保定市)。抗战期间成为流亡政府,曾迁往河南省洛阳县及陕西省西安市。民国34年(1945年)抗战结束后,于11月迁回北平市。次年7月14日迁至清苑县。民国36年(1947年)11月10日又迁回北平市。
省行政机构
[编辑]辛亥革命后,直隶省仍为清朝控有区域,行政区划未变,行政长官为直隶总督。民国元年(1912)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直隶总督为直隶都督,民政由都督兼管,仍设布政使、提法使、劝业道等职官。民国2年(1913年)1月,根据《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设民政长,为直隶省行政长官,实行军民分治。民国3年(1914年)5月,改民政长为巡按使,下设政务、财政等厅。民国5年(1916年)7月,改巡按使为省长。民国17年(1928)6月改置为河北省,7月4日省政府在天津正式成立。民国27年(1938年)6月2日,国民政府为求战时统一,下令改组省政府。民国34年(1945年)6月26日,行政院决议改组河北省政府[参41]。民国38年(1949年)1月,傅作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协议,让解放军开入北平,是谓北平和平解放。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河北省政府,河北省政府宣布消亡[参1]:23。
历任河北省军政长官、省政府主席
[编辑]北洋政府时期军政长官
[编辑]姓名 | 就任日期 | 离任日期 | 备注 |
直隶省都督 | |||
---|---|---|---|
张锡銮 | 1912年3月15日 | 1912年9月8日 | 署理 |
冯国璋 | 1912年9月8日 | 1913年12月16日 | |
赵秉钧 | 1913年12月16日 | 1914年2月27日 | 署理 |
朱家宝 | 1914年2月27日 | 1914年6月30日 | 兼署 |
直隶省将军 | |||
朱家宝 | 1914年6月30日 | 1916年7月6日 | |
直隶省督军 | |||
朱家宝 | 1916年7月6日 | 1916年9月16日 | |
曹锟 | 1916年9月16日 | 1923年10月22日 | |
杨以德 | 1922年4月12日 | 1923年10月22日 | 代理 |
王承斌 | 1923年10月22日 | 1924年11月11日 | 兼任 |
直隶省督办 | |||
卢永祥 | 1924年12月3日 | 1924年12月11日 | |
李景林 | 1924年12月11日 | 1925年1月17日 | 署理 |
1925年1月17日 | 1925年12月25日 | ||
李爽垲 | 1925年4月26日 | 1925年12月25日 | 署理 |
孙岳 | 1925年12月25日 | 1926年3月21日 | |
褚玉璞 | 1926年3月21日 | 1927年8月11日 | 署理 |
1927年8月11日 | 1928年6月26日 |
北洋政府时期民政长官
[编辑]姓名 | 就任日期 | 离任日期 | 备注 |
直隶省民政长 | |||
---|---|---|---|
张锡銮 | 1912年3月15日 | 1912年9月8日 | 兼任 |
冯国璋 | 1912年9月8日 | 1912年12月16日 | |
1913年1月10日 | 1913年7月17日 | 暂时兼任 | |
刘若曾 | 1913年7月17日 | 1914年2月19日 | 署理 |
赵秉钧 | 1914年2月19日 | 1914年2月27日 | 兼署 |
朱家宝 | 1914年2月27日 | 1914年5月23日 | 兼任 |
直隶省巡按使 | |||
朱家宝 | 1914年5月23日 | 1916年7月6日 | 兼任 |
直隶省省长 | |||
朱家宝 | 1916年7月6日 | 1917年7月8日 | 兼任 |
曹锟 | 1917年7月8日 | 1918年1月30日 | 兼任 |
曹锐 | 1918年1月30日 | 1919年7月12日 | 署理 |
1919年7月12日 | 1922年6月18日 | ||
杨以德 | 1922年4月17日 | 1922年6月18日 | 代理 |
高凌霨 | 1922年6月18日 | 1922年6月24日 | |
王承斌 | 1922年6月24日 | 1924年11月11日 | |
李景林 | 1924年11月13日 | 1925年6月27日 | 兼署 |
杨以德 | 1924年12月3日 | 1925年6月27日 | 兼代 |
李景林 | 1925年6月27日 | 1925年12月25日 | 兼任 |
孙岳 | 1925年12月25日 | 1926年3月21日 | 兼任 |
褚玉璞 | 1926年3月21日 | 1927年8月11日 | 兼行 |
1927年8月11日 | 1928年3月20日 | 兼任 | |
孙世伟 | 1928年3月20日 | 1928年6月26日 |
国民政府时期省政府主席
[编辑]姓名 | 就任日期 | 离任日期 | 备注 |
河北省政府主席 | |||
---|---|---|---|
商震 | 1928年6月26日 | 1929年8月10日 | |
徐永昌 | 1929年8月10日 | 1930年9月27日 | |
王树常 | 1930年9月27日 | 1932年8月18日 | |
于学忠 | 1932年8月18日 | 1935年6月6日 | |
张厚琬 | 1935年6月6日 | 1935年6月25日 | 代理 |
商震 | 1935年6月25日 | 1935年12月12日 | |
宋哲元 | 1935年12月12日 | 1936年11月27日 | |
冯治安 | 1936年11月27日 | 1938年6月2日 | |
鹿锺麟 | 1938年6月2日 | 1940年2月3日 | |
庞炳勋 | 1940年2月3日 | 1943年6月15日 | |
马法五 | 1943年6月15日 | 1945年9月4日 | 代理 |
孙连仲 | 1945年9月4日 | 1947年12月17日 | |
楚溪春 | 1947年12月17日 | 1949年1月31日 |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1.0 1.1 1.2 李振军. 《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末任主席楚溪春与北平和平解放》. 档案天地 (河北省石家庄市: 河北省档案局). 2009, (2009年第3期): 21–23 [2020-11-30]. ISSN 1006-24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简体中文).
- ^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编. 中华民国79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 台北市: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 1992
- ^ 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内政年鉴》第一册,第(B)223页。
- ^ 郑宝恒著:《民国时期政区沿革》,第669-670页。
- ^ 《国民政府公报》渝字第115号,民国28年1月4日,第11页。
- ^ 《国民政府公报》渝字第192号,民国28年9月30日,第6页。
- ^ 《国民政府公报》渝字第401号,民国30年10月1日,第29页。
- ^ 傅林祥、郑宝在手动字词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第352-353页。
- ^ 傅林祥、郑宝在手动字词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第353-354页。
- ^ 《国民政府公报》第1983号,民国25年2月28日,第11页。
- ^ 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
- ^ 国民政府公报》第2867号,民国36年7月3日,第6页。
- ^ 《政府公报》第3381号,民国14年8月30日,第160册,第1491页。
- ^ 高健:《石家庄的建市经过》,《石家庄文史资料》第1辑,1983年,第20、23页。又《石家庄市志》第1卷,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45页。
- ^ 《国民政府公报》第2867号,民国36年7月3日,第6页。
- ^ 《国民政府公报》第71期,民国17年6月,第5页。
- ^ 《政府公报》第4142号,民国16年11月4日,第187册,第3553页。
- ^ 《国民政府公报》第634号,民国19年11月28日,第3页。
- ^ 《国民政府公报》第1760号,民国24年6月6日,第13页。
- ^ 《国民政府公报》第1254号,民国22年10月6日,第9页
- ^ 《河北省志》第2卷《建置志》,第313页
- ^ 中华民国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 ^ 《国民政府公报》第1691号,民国24年3月16日,第10页》
- ^ 内政部方域司:《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第11版),第177页
- ^ 《国民政府公报》第672号,民国20年1月15日,第17页。按:内政部方域司:《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第11版)作民国20年(1931年)3月置。
- ^ 《国民政府公报》第2978号,民国36年11月13日,第13页。
- ^ 《大兴县志》,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81页
- ^ 《北京市丰台区志》,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187页
- ^ 吴承湜:《近六十年全国郡县增建志要》附录,第80页
- ^ 《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 ^ 吴承湜:《近六十年全国郡县增建志要》附录,第79页
- ^ 《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 ^ 《国民政府公报》第3号,民国17年10月28日,第4页
- ^ 《政府公报》第263号,民国2年1月29日,第9册,第577页
- ^ 《政府公报》第666号,民国3年3月16日,第23册,第579页
- ^ 《政府公报》第960号,民国4年1月10日,第33册,第231页
- ^ 内务部职方司第一科:《全国行政区划表》,民国7年,第8页。
- ^ 《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 ^ 《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 ^ 《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 ^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45,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
书籍
[编辑]- 郑宝在手动字词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著:《民国时期政区沿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535126610
- 傅林祥、郑宝在手动字词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309056044
- 国史馆地理志编纂委员编:《中华民国史地理志(初稿)》(台北:中华民国国史馆,民国79年(1990))。ISBN 9579042020
地图
[编辑]- 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测量署编:《中华民国分省地图》(1970年版),国防部情报参谋次长室。
- 中国地图出版社著:《河北省地图》(2011年版),中国地图出版社。ISBN 9787503158599
- Google地图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河北省
- 河北省 - 行政区划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王丰的民国传记博客
- 洪定国的地理数据库 - 大地耕者 - 网易博客
参见
[编辑]前任: → 直隶省 |
中华民国一级行政区 1928年-1949年 |
继任: 河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