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座標6°18′25.2″S 34°51′14.4″E / 6.307000°S 34.854000°E / -6.307000; 34.8540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非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非洲戰場的一部分

德屬東非一支殖民地阿斯卡利英語Askari準備進軍
日期1914年8月3日 – 1918年11月25日
地點6°18′25.2″S 34°51′14.4″E / 6.307000°S 34.854000°E / -6.307000; 34.854000
結果 協約國勝利
領土變更 德屬東非被英比葡三國瓜分
參戰方

 英國

 比利時

 葡萄牙

 德意志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南非聯邦 揚·史末資
南非聯邦 雅各布·范·德文特英語Jacob van Deventer (general)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亞瑟·霍斯金斯英語Arthur Hoskins
比利時 夏爾·通伯爾英語Charles Tombeur
比利時 阿爾芒·於蓋英語Armand Huyghé
葡萄牙第一共和國 費雷拉·吉爾英語Ferreira Gil
葡萄牙第一共和國 若昂·特謝拉·平托英語João Teixeira Pinto 
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
海因里希·施尼英語Heinrich Schnee(被俘)
庫爾特·瓦勒英語Kurt Wahle
兵力
大英帝國
最初:2個營[1]
12,000–20,000名士兵
總計:250,000名士兵[2]
600,000名搬運工[3]
正規軍(德國保護軍英語Schutztruppe
最初:2,700人[a]
最多:18,000人[b]
1918年:1,283人[c]
總計:22,000人[d]
非正規軍(魯加魯加英語Ruga-Ruga12,000人以上[7][e]
傷亡與損失

大英帝國 22,000人
11,189名士兵戰死
95,000名搬運工死亡
比利時 5,000人
2,620名士兵戰死
15,650名搬運工死亡
葡萄牙第一共和國 12,000人以上
5,533名士兵戰死
5,640名士兵失蹤(被俘)
搬運工死亡數不明
總計:超過40,000名軍事傷亡

  • 20,000名戰死

德意志帝國 超過16,000名軍事傷亡

7,000名搬運工死亡[6]

365,000名平民在戰爭中的饑荒死去[i]

  • 在德屬非洲有135,000人
  • 在英屬非洲有30,000人
  • 在比屬非洲有150,000人
  • 在葡屬非洲有50,000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東非戰役包含一系列的戰役與游擊戰,最初在德屬東非爆發,後來戰事延伸到葡屬東非北羅德西亞英屬東非烏干達保護國以及比屬剛果。德屬東非的戰事在1917年11月幾乎結束,因為德軍當時進入葡屬莫三比克,並以葡軍補給為生繼續作戰[14]

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中校(後晉升少將英語Generalmajor)所率領的德國殖民地部隊,其戰略是牽制協約國西方戰線的部隊,迫使其調軍非洲。1916年之後,他的戰略只取得了喜憂參半的結果,因為德軍在該年被趕出德屬東非,而協約國部隊則變成幾乎由南非、印度及其他殖民地的部隊所組成。由於政策緣故,英國並不考慮將南非黑人部隊投入歐洲戰事,而所有的英屬印度軍隊在1915年底前都已撤出西方戰線。非洲戰事消耗及大量的金錢與戰爭物資,而這些本可用於其他戰線[2][15]

東非德軍的戰鬥貫穿了整場世界大戰,並一直持續至1918年11月14日早上7點30分接到停戰消息時。當時雙方都在等待確認,直到11月25日德軍才正式投降。德屬東非變成兩塊國際聯盟第二等託管地:英國的坦噶尼喀及比利時的盧安達-烏隆地,而基翁加三角則割讓給葡萄牙。

東非戰役過程

註解

[編輯]
  1. ^ 含200名歐裔士兵及2,500名阿斯卡利英語Askari[4]
  2. ^ 含3,000名歐裔士兵及15,000名阿斯卡利[5]
  3. ^ 含115名歐裔士兵及1,168名阿斯卡利[5]
  4. ^ 含5,000名歐裔士兵及17,000名阿斯卡利[6]
  5. ^ 為德國服役的非正規軍真正數量未知,而英國陸軍部則估計為12,000人。為德國而戰的魯加魯加英語Ruga-Ruga也是隨著實際情形波動,他們時而戰鬥、時而離開或開小差[8]
  6. ^ 根據Clodfelter所述,包含1,290名阿斯卡利及739名德國人(100名軍官);874名德國人負傷(也包括被俘者)[6]
  7. ^ 根據Clodfelter所述,包含2,487名阿斯卡利及2名德國人[12]
  8. ^ 根據Clodfelter所述,包含2,847名德國人及4,275名阿斯卡利[6]
  9. ^ 因戰爭原因喪生的非洲平民比例:肯亞30,000人、坦桑尼亞100,000人、莫三比克50,000人、盧安達15,000人、蒲隆地20,000人以及比屬剛果150,000人[13]

註腳

[編輯]
  1. ^ Miller 1974,第41頁.
  2. ^ 2.0 2.1 Holmes 2001,第359頁.
  3. ^ Garfield 2007,第274頁.
  4. ^ Contey 2002,第46頁.
  5. ^ 5.0 5.1 Crowson 2003,第87頁.
  6. ^ 6.0 6.1 6.2 6.3 6.4 Clodfelter 2017,第416頁.
  7. ^ Pesek (2014),第94頁.
  8. ^ Pesek (2014),第94-97頁.
  9. ^ 9.0 9.1 9.2 9.3 Morlang 2008,第91頁.
  10. ^ Paice 2007,第388頁.
  11. ^ 11.0 11.1 11.2 Michels 2009,第117頁.
  12. ^ Clodfelter 2017,第415頁.
  13. ^ Erlikman 2004,第88頁.
  14. ^ Holmes 2001,第361頁.
  15. ^ Strachan 2004,第642頁.

傳記

[編輯]

書籍

期刊

  • Alexander, G. A. M. The Evacuation of Kasama in 1918. The Northern Rhodesia Journal. 1961, IV (5) [2007-03-07]. ISSN 0549-96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2). 
  • Annuaire statistique de la Belgique et du Congo Belge 1915–1919 [Statistics of Belgium and the Belgian Congo Annual]. Bruxelles: Institut national de statistique for Ministère des affaires économiques. 1922. ISSN 0770-2221. 
  • Contey, F. Zeppelin Mission to East Africa. Aviation History (Weider History Group). 2002, XIII (1). ISSN 1076-8858. 

網站

延伸閱讀

[編輯]

書籍

論文

  • Anderson, R. World War I in East Africa, 1916–1918. theses.gla.ac.uk (學位論文) (University of Glasgow). 2001 [2014-07-02]. OCLC 498854094. EThOS uk.bl.ethos.2524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可免費查閱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