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杜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俞

杜俞(1854年—?),派名幫俞幫裕),字元穆,號雲秋,自號黃陵外史湖南湘鄉(今雙峰縣)人,清朝中華民國軍事及政治人物。[1]

生平

[編輯]

杜俞是今湖南省雙峰縣三塘鋪鎮兩頭塘村福慶堂人,清朝咸豐四年(1854年)農曆十月十四日生於一個書香門第。杜俞的父親字慶廷,號長德,是清朝太學生,後以杜俞官職誥贈「通奉大夫」。[1]

杜俞是清朝諸生,擅長文學。光緒末年,在湘鄉東皋書院學習,以「曾文正公自命」。他曾和同鄉曾希文朱恢元陳瀚等10人在東台山結社,時稱「東山十子」。後來,杜俞還曾游陳寶箴中丞幕府。[1]

光緒六年(1880年),杜俞以附監生獎給知縣,入京覲見。光緒帝「與語大悅」,稱「此江南才子也」,對其重重獎拔。光緒十六年(1890年),杜俞由知縣升為知府銜,管帶四川長勝中左等營。光緒十七年(1891年),以道員補用,加三品銜。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杜俞以偏師總理武威軍營務處兼帶副中營。由於前敵失利,各軍潰敗,杜俞在後方料理軍儲,振旅全師。[1]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杜俞總理湘鄂各軍營務處,「以湘楚之營制,練秦西之新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軍隊戰鬥力。但是,由於清廷缺乏財力,軍隊武器簡陋,故未能有大成效。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杜俞交軍機處存記,並著遇缺即補辦兩江營務處總理。[1]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江蘇、浙江兩省的鹽販結黨走私,甚至持械抗拒清軍,殺傷清軍多名兵勇,蘇州常州地區大為震動。兩江總督劉坤一命杜俞總統撫標湘軍,駐吳江縣平望鎮進行緝捕,杜俞迅速將太湖等地的梟匪肅清,奉旨賞加二品銜,世襲三代,誥命四軸。同年七月十三由陳寶箴保奏奉旨與「戊戌六君子」之一楊銳、劉光第等一體召見。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賞戴花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總理蘇防營務處,統蘇防全軍。光緒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杜俞赴日本閱操。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杜俞總理兩江營務處,統帶江南常備左軍並隨同魏光燾辦理南洋練兵事宜。光緒三十年(1904年),奉旨派回湖南道州永州等處防守。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杜俞肅清粵西匪勢,奉旨加一級,記錄二次。[1]

宣統元年(1909年),杜俞統領荊襄水師各營。宣統二年(1910年),改直隸補用,署理宣化鎮總兵。宣統三年(1911年),統領駐熱左翼練軍,奉旨署理湖南布政使,幫辦湖南軍務。[1]

中華民國時期,民國4年(1915年),杜俞獲授陸軍中將銜,特任一等諮議官。民國5年(1916年),杜俞與蔡鍔聯手反對袁世凱稱帝[1]

1918年,杜俞當選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參議員。1920年,第二屆國會解散。[2]

著作

[編輯]

杜俞的藏書較為豐富。其著作也極多,主要著作有:[1]

  • 《海岳軒》叢刻
  • 《通商志》
  • 《出塞吟》
  • 《采菽堂詩抄》
  • 《前後出塞集》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陸軍中將杜俞,雙峰縣三塘鋪鎮網,2010-08-12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5-17.
  2. ^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