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
朱光潜 | |
---|---|
字 | 孟实 |
本名 | 朱庸锦 |
性别 | 男 |
出生 | 中国安徽桐城 | 1897年9月19日
逝世 | 1986年3月6日 中国北京 | (88岁)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 | 汉族 |
语言 | 汉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1] |
职业 | 美学家、翻译家 |
活跃时期 | 1933年-1986年 |
信仰 | 印度教 |
配偶 | 奚金吾 |
儿女 | 朱陈、朱世嘉、朱世乐 |
学术工作 | |
主要领域 | 美学、教育学 |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男,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翻译家,淸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教师。
生平
[编辑]早年生活
[编辑]六岁即开始接受父亲朱若兰严格的私塾教育,但他广泛涉猎四书五经以外,诸如《饮冰室全集》等著述。1912年,十五岁时,开始就读于孔城高小(今孔城镇桐乡书院内),熟读古文及唐、宋诗奠定其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半年后考入桐城中学,弃时文而从古文,受国文教师潘季野熏陶,对中国旧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6年,中学肄业后,朱光潜到桐城大关北峡小学任教半年,进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学习。入学后很快考取北洋政府教育部派送生资格,于1918年至1922年,就读于香港大学,学习了英国语言与文学、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课程,奠定了其一生参与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期间曾受梁启超与胡适之新文化运动影响,毅然放弃古文和文言文,改写白话文,不久即用白话文发表了其美学研究的处女作《无言之美》。[2]
1923年6月,香港大学毕业后,经同班好友高觉敷介绍结识了吴淞中国公学的校长、清华大学的原校长张东荪。夏,应邀到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习英文课程,兼校刊《旬刊》的主编和上海大学逻辑学讲师。1924年9月,因江浙战争爆发吴淞中国公学关闭,经夏丏尊介绍到浙江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因而结识朱自清、匡互生、丰子恺、叶圣陶等人。后来因不赞同经亨颐的办学理念,决定离开春晖中学到上海和匡互生、夏丏尊一同创立立达学园,提出教育独立自由的宣言,并一方面筹办开明书局(出版作品皆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出版社)和杂志《一般》。[3]
留学英法
[编辑]1925年夏,考取安徽省公费取道苏联留学英国。9月,到爱丁堡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等。1928年7月,获文学硕士。1929年上半年至伦敦大学学院听莎士比亚课程,同时又在巴黎大学注册,对研究西方哲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期间受巴黎大学文学院长德拉库瓦教授所讲授的艺术心理学启发,起念写下了《文艺心理学》;1931年1月,吴宓来英,与之结识。1931年11月,转到法德边界的斯特拉斯堡大学,于1933年获得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同时完成了其著作《悲剧心理学》。在欧洲留学期间,朱氏经常由于公费不发,经济拮据,只得靠稿费维持生活。朱氏为开明书局的《一般》撰稿,曾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该书反应了当时一些青年的心理状况,畅销全国。接著《变态心理学派别》(开明书局)、《谈美》、《变态心理学》(商务印书馆)、《文艺心理学》、《诗论》,及译著的《美学原理》陆续问世。朱氏还在罗素的影响下写过一部讲述符号逻辑派别的书(交于商务印书馆,后在抗日战争中遭焚毁)。[4]
返国任教
[编辑]国民政府时期
[编辑]1933年回国,聘为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后。1933年7月,经好友徐中舒介绍给当时的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委聘为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主任,除教西方名著选读和文学批评史以外,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的中文系研究班讲授《文艺心理学》和《诗论》,后又应留法结识的好友徐悲鸿邀请到中央艺术学院教授了一年的《文艺心理学》。当时正值京派文艺和海派文艺对垒。京派于新月时期最盛,却在诗人徐志摩死于飞机失事后日渐衰落。胡适、杨振声等人想重振京派,便组织朱光潜、沈从文、周作人、林徽因等人组成编委会,筹办《文学杂志》。朱光潜时任主编,朱自清、闻一多、冯至、李广田、何其芳、卞之琳等人常为杂志撰稿。1937年8月,朱光潜随校南下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教授。1937年8月,应四川大学代理校长张颐之约,任文学院院长。1938年底,国民政府委任程天放担任川大校长,朱光潜因反对党化教育而发起"拒程运动"。程到任后朱光潜心灰意冷,便接受陈源的邀请到乐山武汉大学任教。1941年9月,朱光潜出任武大教务长,整顿校风。1946年7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校复校,朱光潜回到北大担任西洋语言文学系主任。[5]国民党六大召开前夕,朱光潜被列入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向蒋介石推荐的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之一[6]。但朱光潜对国民政府逐渐失望,也因此决定不随政府撤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编辑]1949年1月31日,和平接管北平后,朱光潜留在北大。他多次向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汤用彤请求辞去西语系主任一职,直到9月才获准。11月27日,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自我检讨》一文,作为政治表态。1950年冬,朱光潜参加了西北土地改革参观团,1952年初,思想改造运动进入高潮,朱光潜成了北大西语系的重点改造对象,接受批判。朱光潜认真接受改造,同时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学习俄文。9月,北大搬到海淀的燕京大学校园,住在某位先生家的后灶房,直到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才搬到燕东园27号。1957年,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政协委员,还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伯钧、罗隆基遭到批判时,朱光潜也撰文《罗隆基要把知识分子勾引到什么道路上去?》批判其“反党”思想。1960年,北大哲学系开设美学教研室,朱光潜借调至哲学系讲授美学史。1962年,他被请到中央党校讲授西方美学史,同时参与编写西方美学史教材。文化大革命不久被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抄家并住进“牛棚”。1970年冬,朱光潜基本被解放,到北京大学联合国文件资料翻译组接受改造。[7]
1976年文革结束后,朱光潜被恢复教授职务。1978年,当选全国政协常委。1980年,被选为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1983年3月,他应金耀基之邀去香港中文大学主持“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一开始他就声明自己的身份:“我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作为他对自己后半生的思想定位。他在讲座中全面的介绍了维柯的思想和其对中国美学界的影响。[8]
逝世
[编辑]1984年夏朱光潜由于多年工作过于疲累,罹患疲劳综合症,出现脑血栓,尽管健康状况大为转差,他仍旧勤于执笔写作。在朱氏逝世的前3日,他趁自己神志仍有稍许清醒,乘家人不防,竟艰难地沿梯独自悄悄向楼上书房爬去,家人发现急来劝阻,他嗫嚅地说,要赶在死前把《新科学》的注释部分完成。1986年3月6日,朱光潜在北京病逝,终年89岁。
学术成就
[编辑]朱氏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并致力于文艺思想硏究和批评、美学研究、美学教学,治学态度认真,介绍、翻译、论著美学的著述极为丰富,多达六百馀万字,开拓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新领域。《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中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早年,朱光潜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影响,并对近代美学的的真正开山祖康德非常崇敬。主要研究文艺心理学。1949年以后,朱光潜根据马克思主义提出美学的实践论。1979年后,又为人性论,人道主义辩护。晚年最大的学术成就莫过于翻译了维柯的《新科学》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引介。[9]
著作
[编辑]个人著述
[编辑]-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
- 谈美〔1932〕
- 悲剧心理学(1933)
- 文艺心理学〔1936〕
- 诗论〔1943〕
- 变态心理学派别〔1930〕
- 变态心理学〔1933〕
- 谈文学(原载《中央周刊》)
- 谈修养(原载《中央周刊》)
- 美学问题讨论集 〔1958〕
- 西方美学史 (1963)
- 谈美书简〔1979〕
- 美学拾穗集
翻译作品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语文读本》.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91页. ISBN 978-7-107-20144-8 (中文(简体)).
- ^ 王攸欣. 朱光潛學術思想評傳. 北京: 北京图书馆. 1999年8月1日: 1–9. ISBN 7-5013-1629-5.
- ^ 王攸欣. 朱光潛學術思想評傳. 北京: 北京图书馆. 1999年8月1日: 17–26. ISBN 7-5013-1629-5.
- ^ 王攸欣. 朱光潛學術思想評傳. 北京: 北京图书馆. 1999年8月1日: 27–53. ISBN 7-5013-1629-5.
- ^ 王攸欣. 朱光潛學術思想評傳. 北京: 北京图书馆. 1999年8月1日: 53–84. ISBN 7-5013-1629-5.
- ^ 45年国民党“最优秀教授党员”:华罗庚陈寅恪冯友兰. [201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5).
- ^ 王攸欣. 朱光潛學術思想評傳. 北京: 北京图书馆. 1999年8月1日: 87. ISBN 7-5013-1629-5.
- ^ 王攸欣. 朱光潛學術思想評傳. 北京: 北京图书馆. 1999年8月1日: 113. ISBN 7-5013-1629-5.
- ^ 王攸欣. 朱光潛學術思想評傳. 北京: 北京图书馆. 1999年8月1日: 175. ISBN 7-5013-1629-5.
外部链接
[编辑]画像
[编辑]- 朱光潜 / 江启明 (Kong Kai M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ortrait Gallery of Chinese Writer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ibrary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