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可供查证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提为可供查证方针与可靠来源指引调整有关用户生成内容的规定

[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此前提议为可供查证方针与可靠来源指引调整有关用户生成内容的规定的讨论以无共识作结,然而当时我自己的提案在经过解释后并未遭到任何人的反对,因此我感觉我的提议应该是有机会能凝聚共识的,为此我希望把我的提案再一次交予社群检视,以促进中文维基百科及其社群的建设性发展。具体提案如下:

WP:可供查证
现行条文

个人出版物(网络与纸媒)

任何人均可自创网站自费出书,并借此声称自己是某领域的专家。因而,绝大多数个人出版之书籍、业务通讯、个人网站、开放性wiki网志内容农场论坛贴文、社群媒体及类似来源均不得被认可为可靠来源。[1]

但在某些情形下,个人出版物亦仍可以被接受。例如,出版人为受到肯定的专家,从事与条目主题相关领域的工作,并曾在可靠的第三方出版物中发表过该领域工作的文章。但是,此类来源的使用需要谨慎,并且如果有关信息的确值得记载,很可能已有他人做了相同的工作。

个人出版物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可作为有关在世人物的第三方来源,即便其作者是著名的职业调查员或作家。详见维基百科:生者传记

参考资料

  1. ^ 此处的“网志”包括个人与集体网志。不过也有报纸将自身主办的交互栏目称作网志。这类栏目的作者是专业人士,这些网志也受到了报社完善的编辑管理,因此可以作为可靠来源使用。如果报纸在发表专家的观点时声明不对此观点负责,那么引用部分的作者也应被明确提及(例如:“张三认为……”)。但是,由读者留下的贴文无论何种情形均不可作为来源使用。
提议条文

个人出版物(网络与纸媒)

任何人均可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自费出书,并借此声称自己是某领域的专家。因而,绝大多数个人出版之书籍、业务通讯、个人网站、开放性wiki网志内容农场论坛贴文、社群媒体及类似来源通常不被认可为可靠来源。[1]

但在某些情形下,个人出版物亦仍可以被接受。例如,出版人为受到肯定的专家,从事与条目主题相关领域的工作,并曾在可靠的第三方出版物中发表过该领域工作的文章。但是,此类来源的使用需要谨慎,并且如果有关信息的确值得记载,很可能已有他人做了相同的工作。

个人出版物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可作为有关在世人物的第三方来源,即便其作者是著名的职业调查员或作家。详见生者传记方针

参考资料

  1. ^ 此处的“网志”包括个人与集体网志。不过也有报纸将自身主办的交互栏目称作网志。这类栏目的作者是专业人士,这些网志也受到了报社完善的编辑管理,因此可以作为可靠来源使用。如果报纸在发表专家的观点时声明不对此观点负责,那么引用部分的作者也应被明确提及(例如:“张三认为……”)。但是,由读者留下的贴文无论何种情形均不可作为来源使用。
WP:可靠来源
现行条文

BBS、wiki和新闻组的帖子

BBS和新闻组的帖子、Wiki的内容或者Blog上的留言都绝不能成为可接受的一次或者二次来源。这是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究竟是谁写的。对于Wiki的情形,文章的内容可能在任何时刻发生变化,而且没有编辑人员监管或者第三方核查事实。

提议条文

用户生成内容

由于缺乏事实查核以及普遍有效的帐户认证用户生成内容通常并不可靠。此类内容可能在任何时刻发生变化,而且缺乏编辑人员监管或第三方事实查核。个人网站、博客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粉丝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网络相册Wiki通常都含有用户生成内容。

部分社交媒体设有帐户认证制度,以表明某个社交媒体账户由真实个人或组织拥有并运营。在这种情况下,该账号的可靠性可以自该人或组织本身继承。

以上。Sanmosa 脑洞大开 2024年12月27日 (五) 13:15 (UTC)[回复]

赞成。“可以自该人或组织本身继承”改成“可能”,存在账号窃用或滥用。最后一句可能需润色,例如“部分社交媒体的账号认证制度可表明账号由可靠的个人或组织持有,此种情况下该账号的言论有可能继承账号持有者的可靠性。”--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3:40 (UTC)[回复]
@YFdyh000账号窃用或滥用不属于一般情况,如果有人在账号遭窃用或滥用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主张账号的可靠性自该人或组织本身继承,这属于游戏规则,因此这样改是不必要的。Sanmosa 脑洞大开 2024年12月27日 (五) 14:17 (UTC)[回复]
存在怀疑、质疑但无法定论的情况。包括小编、助理或其他人操作账号的现象。基于WP:断言,如果出现令人意外的内容,认证账号言论的可靠性不应继承,认证账号作为单一身份因素,可能无法全权代表当事人意见。--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4:32 (UTC)[回复]
@YFdyh000“可以自该人或组织本身继承”的“可以”本来也不是绝对性的,WP:可供查证#非同寻常的断言需要非同寻常的来源作为方针本就有比指引稍高的优先性,WP:可靠来源指引的规定应该要被理解为并不优先于WP:可供查证等方针条文执行的,因此我还是认为这样改是不必要的。Sanmosa 兰絮 2024年12月27日 (五) 15:10 (UTC)[回复]
那还好,但仍觉得“可以继承”的含义类似“等同”,所以倾向改。其他条文修改我没意见。--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5:15 (UTC)[回复]
自创网站这一点不应该去掉吧?和自费出书是一个性质。——暁月凛奈 (留言) 2024年12月27日 (五) 16:04 (UTC)[回复]
定义不清、没什么意义,开一个博客账号算自创网站吗,与开设独立博客站有多少区别。--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6:34 (UTC)[回复]
赞成--Xiumuzidiao|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6:47 (UTC)[回复]
在X,认证制度是买回来的,阿猪阿狗也可以在完成X premium的购买过程后就可以拥有认证。
在小红书,不是想花钱都可以搞认证,只要相关用户具备他们定下的关注度要求,交足指定文件才可以拥有认证权。
在Meta,账号要达到指定追踪数,然后交身份证资料就可以拥有认证。
上述平台的认证制度均是月费制或年费制,只要不付款,平台就会剥夺认证。
.
当时我说,维基百科应订立一套自己的认证制度,避免依靠平台的认证制度,于是写了一大篇论述说明如何认证。有人认为剥夺认证等于平台不为相关用户的真实性背书。那现在我说,那如果有创作者不认同认证制度而不使用认证功能(像KMB Instagram 账号;这个账号在香港是仅有不做认证的账号之一且获官方网站及媒体多次引用。);万一其他平台更改认证制度,至像X一样,任何人也可以购买认证 ,如维基照单全收平台的认证,则大大降低认受性。
.
所以我是(-)反对这句:“部分社交媒体设有账号认证制度,以表明某个社交媒体账号由真实个人或组织拥有并运营。在这种情况下,该账号的可靠性可以自该人或组织本身继承。”--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7:14 (UTC)[回复]
另外我记得印象中可供查证原文并没有“社群媒体”选项,相关选项至今是没有达成共识,应该是有不明编辑者擅自加进去的。--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7:22 (UTC)[回复]
“维基百科应订立一套自己的认证制度”是怎样的存在,原创研究还是WP:RSN?“不使用认证功能”我认为仍可通过其他渠道(例如官方链接)和讨论辨别,以及并不能照单全收认证机制,那只是用来参考。“购买认证”后的认证结果是?并不是认证=可靠来源,仅仅是认证=证明身份。上方也提到只是指引。有无“社群媒体”未感到差异。--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7:39 (UTC)[回复]
WP:RSN或官方连结或讨论辨别也是可接受方法。
欧盟也说“ 欧盟委员会指出,在“黑暗模式”(dark patterns)一类,X平台使用了该模式来误导用户,影响用户在真实资讯下作出自由判断的能力;蓝勾勾认证方面,则是允许任何人透过订阅获得蓝勾勾认证,这不符合产业惯例,并且有证据表明“有动机的恶意行为者”滥用此认证来欺骗用户。 [1]”欧盟说这句的原因是[2]—>意指“ 仅仅是认证不能等于证明身份”--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8:29 (UTC)[回复]
所以我倾向“可能”而非“可以”,以便用共识排除特定认证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关于恶意滥用,基于WP:SOCIALMEDIA,来源可以只证明可供查证的事实(认证为XXX的账号发表XXX)或者因突兀断言而不写,无需过度担心。--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9:10 (UTC)[回复]
我看了一下最近的RSN存档,似乎RSN机制在近期无法产生什么有效的结论,我担忧依赖RSN机制会导致条文实际上的执行情况比本来设想的远更严格。而且你应该还记得你上次因为在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时有不当行径而被封锁WP空间的编辑1年的事情吧?Sanmosa 兰絮 2024年12月28日 (六) 01:21 (UTC)[回复]
  • RSN失效的原因是机器人已重投运作,准时存档,缺乏共识的仍依旧存档,没有等待人进来讨论。
  • 请问阁下是否记得是谁执行当次封锁?现在那个人去了哪里?(已离题)
--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12月28日 (六) 02:31 (UTC)[回复]
放下棍子,并从马的尸体慢慢离开,RSN的存档机制并无问题。你莫不是忘记了自己封锁申诉被拒的事情?Sanmosa 兰絮 2024年12月28日 (六) 04:37 (UTC)[回复]
由于HK5201314的言论已被管理员认定为扰乱,再加上前次讨论对其观点的强烈不认可,我有理由相信HK5201314的意见应被认为属WP:共识#提案讨论及公示时间所称的“并非正当合理的意见”。此外,HK5201314的意见中尚算合理的部分已获YFdyh000的有效合理解释,因此应认为HK5201314的意见中尚算合理的部分已获解决。Sanmosa 兰絮 2024年12月29日 (日) 05:49 (UTC)[回复]
维基百科“订立一套自己的认证制度”似乎属于原创研究?Sanmosa 兰絮 2024年12月28日 (六) 01:03 (UTC)[回复]
下文不针对条文解释及处理,但实际上应该可以混合已经存在的WP:RSN针对个别处理,另外提及其它概念
  • 原则性的禁止使用en:WP:UGC,判断是否可以使用的要个别另外处理。可豁免的例外以明显是组织及WP:生者传记明述的生者自身发表的内容可以成为来源(但不能成为主要来源),以官方网站为例,在官方网站所陈列其它官方连结的不用各别处理。
  • ( π )题外话WP:外部链接有提及如果A页面(官方网站)已经提供B、C等不同网域连结,不用再列,我提的豁免是指A页面(官方网站)陈列的不同网域连结。
  • 总结第一手来源的使用原则上要节制,几乎只用第一手来源当成主要依靠的条目本身,和直接阅读第一手来源的价值相等。这样的条目存在没有什么价值。仅是纯粹的第一手来源转译品。
--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2月28日 (六) 01:21 (UTC)[回复]
第二分段可以改为“豁免的例外以明显是组织及WP:生者传记明述的生者自身发表的内容可以成为来源(但不能成为主要来源)”+ 如何认证(可接受方案如针对媒体用RSN,针对组织或关键人物用自身条目的外部链接。缺乏条目者都不应被维基保证及引用。)--唔好阻住我爱国留言2024年12月28日 (六) 02:50 (UTC)[回复]
题外话:或许更应该考虑如何调整方针,适应传统媒体衰落、自媒体崛起的新常态吧?--MilkyDefer 2024年12月28日 (六) 02:55 (UTC)[回复]
难度太大,不太可能就“自媒体”达成共识。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渠道以及部分传统媒体都存在争议和不少问题。--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8日 (六) 09:13 (UTC)[回复]
即便账号认证为传统媒体,但难以确认是否由该媒体直接运营,或是委托其他第三方运营;难以确认账号操作者身份及职务权限;难以确认发布时的内容已经过该组织的审校。
根据平台特性,认证账号也可能发布与新闻无关的其他内容(包括非原创),或转发由其他账号发布的内容。
再次表达一贯反对任何社交网站或自媒体成为可靠来源的立场。->>Vocal&Guitar->>留言 2024年12月30日 (一) 03:44 (UTC)[回复]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例如邱毅在其制作的自媒体节目中称青鸟台独以及黄智贤在其制作的自媒体节目中对柯文哲进行有罪推定。而相关来源如果被认定为可靠来源说不定跟看自媒体发动戒严尹锡悦一样制造新的闹剧。----甜甜圈认为2025年台湾恶臭木毛的一年 2024年12月30日 (一) 04:26 (UTC)[回复]
就更别提传统媒体的采编质量本身也在逐渐下降。(例如中国大陆的地方级媒体[3]以及台湾中时新闻网以及tvbs[4]。)----甜甜圈认为2025年台湾恶臭木毛的一年 2024年12月30日 (一) 04:44 (UTC)[回复]
@YFdyh000Sanmosa 兰絮 2024年12月30日 (一) 08:57 (UTC)[回复]
@Ohtashinichiro我希望知道你对YF的这个说法的看法如何。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7日 (二) 01:31 (UTC)[回复]
用户生成内容中,社交媒体设有账户认证制度有不同,可能要再深化,基本上反对;但影片分享网站,如被维基百科讨论为可靠来源的媒体引用,即持开放态度--Abcet10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4:54 (UTC)[回复]
我不理解“持开放态度”的含义,请举例。--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5:21 (UTC)[回复]
[5]如这影片,引用了Lee-Geun-young,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讨论--Abcet10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5:39 (UTC)[回复]
媒体采编的内容应该不算“通常都含有用户生成内容”所指范围,正如官方博客不是。--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5:48 (UTC)[回复]
噢,我表达的就是上述列子那种情况,原先是由用户生成的,如有可靠来源的媒体引用,就可以讨论;如官方博客除外,就当我没说过--Abcet10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5:54 (UTC)[回复]

第二版

[编辑]
WP:可供查证
现行条文

个人出版物(网络与纸媒)

任何人均可自创网站自费出书,并借此声称自己是某领域的专家。因而,绝大多数个人出版之书籍、业务通讯、个人网站、开放性wiki网志内容农场论坛贴文、社群媒体及类似来源均不得被认可为可靠来源。[1]

但在某些情形下,个人出版物亦仍可以被接受。例如,出版人为受到肯定的专家,从事与条目主题相关领域的工作,并曾在可靠的第三方出版物中发表过该领域工作的文章。但是,此类来源的使用需要谨慎,并且如果有关信息的确值得记载,很可能已有他人做了相同的工作。

个人出版物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可作为有关在世人物的第三方来源,即便其作者是著名的职业调查员或作家。详见维基百科:生者传记

参考资料

  1. ^ 此处的“网志”包括个人与集体网志。不过也有报纸将自身主办的交互栏目称作网志。这类栏目的作者是专业人士,这些网志也受到了报社完善的编辑管理,因此可以作为可靠来源使用。如果报纸在发表专家的观点时声明不对此观点负责,那么引用部分的作者也应被明确提及(例如:“张三认为……”)。但是,由读者留下的贴文无论何种情形均不可作为来源使用。
提议条文

个人出版物(网络与纸媒)

任何人均可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自费出书,并借此声称自己是某领域的专家。因而,绝大多数个人出版之书籍、业务通讯、个人网站、开放性wiki网志内容农场论坛贴文、社群媒体及类似来源通常不被认可为可靠来源。[1]

但在某些情形下,个人出版物亦仍可以被接受。例如,出版人为受到肯定的专家,从事与条目主题相关领域的工作,并曾在可靠的第三方出版物中发表过该领域工作的文章。但是,此类来源的使用需要谨慎,并且如果有关信息的确值得记载,很可能已有他人做了相同的工作。

个人出版物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可作为有关在世人物的第三方来源,即便其作者是著名的职业调查员或作家。详见生者传记方针

参考资料

  1. ^ 此处的“网志”包括个人与集体网志。不过也有报纸将自身主办的交互栏目称作网志。这类栏目的作者是专业人士,这些网志也受到了报社完善的编辑管理,因此可以作为可靠来源使用。如果报纸在发表专家的观点时声明不对此观点负责,那么引用部分的作者也应被明确提及(例如:“张三认为……”)。但是,由读者留下的贴文无论何种情形均不可作为来源使用。
WP:可靠来源
现行条文

BBS、wiki和新闻组的帖子

BBS和新闻组的帖子、Wiki的内容或者Blog上的留言都绝不能成为可接受的一次或者二次来源。这是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究竟是谁写的。对于Wiki的情形,文章的内容可能在任何时刻发生变化,而且没有编辑人员监管或者第三方核查事实。

提议条文

用户生成内容

由于缺乏事实查核以及普遍有效的帐户认证用户生成内容通常并不可靠。此类内容可能在任何时刻发生变化,而且缺乏编辑人员监管或第三方事实查核。个人网站、博客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粉丝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网络相册Wiki通常都含有用户生成内容。

由于部分社群成员对社交媒体的偏激观点,我相信我原有的提案已经无法正常推进,我在此对于部分社群成员对社交媒体的偏激观点予以谴责。为此,这里提出新版提案,仅用于比照更新与改善既有翻译。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2日 (日) 13:57 (UTC)[回复]

WP:共识#提案讨论及公示时间公示提案7日。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9日 (日) 07:38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