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典范条目评选/存档/2007年/存档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4月18日

11支持→特色条目—出木杉 2007年5月2日 (三) 09:06 (UTC)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来的编辑,该条目内容可说获得了大幅的扩充,是世界各地历史中最为全面的。注释与参考文献也极为丰富,故提名为特色条目。—出木杉 07:58 2007年4月18日 (UTC)

支持

  1. (+)支持出木杉 07:58 2007年4月18日 (UTC)
  2. (+)支持dbslikacheung 13:51 2007年4月18日 (UTC)
  3. (+)支持—真是佳作。Eliot 13:51 2007年4月18日 (UTC)
  4. (+)支持但有少许意见。—费勒姆 费话连篇 02:00 2007年4月19日 (UTC)
  5. (+)支持写特色的热潮终于到来。另外提一句,请各位“冲特”的用户参加到用户条目质量提升计划。谢谢。dgg32 2007年4月19日 (四) 17:18 (UTC)dgg32
  6. (+)支持T.A 白河(Talk - Mail) 2007年4月20日 (五) 03:15 (UTC)
  7. (+)支持Iflwlou [ M {  2007年4月20日 (五) 16:25 (UTC)
  8. 身为参与编写者差点忘记(+)支持XD--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2日 (日) 05:17 (UTC)
  9. (+)支持,没办法不支持吧—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2007年4月24日 (二) 01:08 (UTC)
  10. (+)支持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4月24日 (二) 13:40 (UTC)
  11. (+)支持--winertai 2007年4月30日 (一) 12:16 (UTC)

反对

中立

意见

  • 在外交方面,可以稍为提及中华民国近来外交的情况,例如是台湾近年开始申请加入联合国(这是意见而已)。—费勒姆 费话连篇 02:00 2007年4月19日 (UTC)
    • 已经加入了。—出木杉 02:03 2007年4月19日 (UTC)
  • (!)意见:按照你的注释的用法,似乎应该是作为参考文献来用,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此罗列参考文献好像有些不太规范吧?—塔下人 2007年4月19日 (四) 23:18 (UTC)
    • (:)回应我编写条目的时候,主要是参考下面的书籍。是在条目的第一波扩充完成后,我再在网络上查找有用的网站,以供让没读过这些书的同仁做到可供查证。同时在查看这些新资料的同时,我也利用这些资料对条目内容进行的第二波增修调整。而且这些注释网站的内容都非常丰富,远超由于百科文体限制的条目,因此对于您理解条目也有良好助益。—出木杉 2007年4月20日 (五) 02:28 (UTC)

6支持,3反对,支持票占三分之二→特色条目—出木杉 2007年5月2日 (三) 09:06 (UTC)

主要编辑人是user:hmcheng,内容极为全面详尽,政治;经济与文化都有细述,来源也较为丰富,可以说强过台北历史,故提名为特色条目。—出木杉 03:24 2007年4月18日 (UTC)

支持

  1. (+)支持出木杉 07:58 2007年4月18日 (UTC)
  2. (+)支持dbslikacheung 13:49 2007年4月18日 (UTC)
  3. (+)支持Good! 这样可以成为特色条目,我给予支持票。以上建议,谢谢。约翰哈博克少尉 2007年4月20日 (五) 14:40 (UTC)
  4. (+)支持-- 优秀是相对的,看过内文,也看过反对理由, 决定投支持票, 以支持这样的好作品。--Kevin wong 2007年4月20日 (五) 14:42 (UTC)
  5. (+)支持Iflwlou [ M {  2007年4月20日 (五) 16:25 (UTC)
  6. (+)支持,同意Kevin wong的看法,特色条目也应该是相对的。也理解现在很难找到原作者这一困境,感觉到推荐者的诚心,希望以后找到资料来源一定将其补上。故改票为支持。—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5日 (三) 03:05 (UTC)

反对

  1. (-)反对,内容很丰富的条目,理应参选特色条目,但个人认为参考资料不足够,如水泥业、美术、音乐、大统、玉竹与新堀江商圈、地下街、香蕉王国、稻米种植、近海及远洋渔业、盐田晒盐、瓦窑、清治时期民乱起事等段没有参考资料,故无法投票支持,希望编者能加上这些的参考资料。—人神之间 12:01 2007年4月18日 (UTC)
    • 鸡婆了一下,您所说的段落我尽力去找了一下资料来源,现已基本补齐,希望满意。—出木杉 03:37 2007年4月19日 (UTC)
      • (:)回应,关于其中很多点却有改善,但香蕉王国、稻米种植两段均有大量数据,不知从何而来,我在文中提到的参考连接中没有发现那些数据。不知能否把这一点改良,届时一定改为支持。—人神之间 09:12 2007年4月19日 (UTC)
        • 那些数据应该已是较专业的资料,网上难以查找,也使用了一些学术搜寻网站,恐怕我只能帮忙至此了。不过我仍然会注意看看—出木杉 09:47 2007年4月19日 (UTC)
          • 看得出来推荐者的诚心,不过数字的准确性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理科学生通病),所以按规则我没法投赞成票,实在不好意思。不过如果实在找不到出处,我觉得可以暂时删除那些数据,等找到了在填上,那一点应该是不影响大局的。—人神之间 13:13 2007年4月19日 (UTC)
  2. (-)反对,为什么要把高雄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写进来?这些不是应该在高雄经济高雄文化高雄政治中讲述吗?希望能够解决疑惑--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17 2007年4月19日 (UTC)
    • 历史不是只有政治史,而是也有经济史;文化史与社会史。所以写进来非常正常。有时所见的历史条目没有这么分段,只不过是以“大杂烩”的形式表现,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蹂在一起,所以在表面上看不出,被撤消的特色条目中国历史就是这样子的。—出木杉 05:24 2007年4月19日 (UTC)
      • 我觉得加入专史,比如文化史、社会史、政治史的段落是很好的,不过目前文化方面的确(经济史方面写得比较好)写得比较像高雄文化的内容而不是高雄文化史的内容。所以可能还需要作调整补充。—ffaarr (talk) 05:48 2007年4月19日 (UTC)
        •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高雄有“文化沙漠”之称,过去人们对这些比较不重视,所以没什么可写。现在政府与民间逐渐重视,所以才陆续有了一些文化活动与团体。因此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出木杉 07:36 2007年4月19日 (UTC)
          • 有点同意ffaarr的意见,因为本条目侧重于史,应该在内容的选择上做一些调整。—人神之间 09:15 2007年4月19日 (UTC)
      • 我认为文化部分还好,因为高雄是文化沙漠,本身就写不了太多有关文化的内容,是近些年人们才开始关注文化的保留,因此组织和活动变多了。况且大部分有关文化的内容还是在1990年代前的,未至于太新。总不能因为没的写就硬掰吧。这点希望各位可以体谅,看wikipedia:同行评审中该条目的记录就知道了。英文版里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2002- )这样的条目,所以时间的新旧不是重点的问题。应该按时间段内发生的事件比例来写条目才对。近几年有关文化的事情发生得多,就多写。如果前几年根本没有相关事件,就不写。这是正常的。—出木杉 09:47 2007年4月19日 (UTC)
      • 文化应该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尤其是美术方面的活动算是台北以外地区比较有发展的,不过这些东西的资料来源很零散(好像没有专门讨论高雄文化史的书籍),连个“美术家联展”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举办都找不到。政治方面应该补充一下陈家以外的几个家族(过去有过三大家族)。MLLTALK 2007年4月19日 (四) 13:47 (UTC)
  3. (-)反对。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加入文化史的内容,也不用硬要加入。同意上述意见,目前文化部分写得不是很像“文化史”。--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11:41 (UTC)
  4. (-)反对——参考资料标示形式不合规格。上述意见改进后再考虑。Quarty 2007年4月20日 (五) 15:53 (UTC)Quarty 2007年4月21日 (六) 16:28 (UTC)
    • 可否请教,如何的参考资料标示方法才是符合资格的。我认为如果有了可查证的注释,那么就不必将参考书目列出了。—出木杉 2007年4月21日 (六) 01:59 (UTC)
      • 网页的标示方式似乎还没有共识,就算了;但书籍的我认为还是依Wikipedia:列明来源建议的格式为佳:“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ISBN号。获取和访问路径。”只列出书名如“《美浓镇志》”肯定是不足够的。—Quarty 2007年4月21日 (六) 02:31 (UTC)

中立

意见

4月17日

8支持 => 特色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1日 (二) 02:10 (UTC)

编写了一段时间,可以说对汉朝进行了良好的概览,对于各方面都有精练的提及。若该条目可成为特色,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四大朝代即皆成为特色条目,朝代系列将成为第一个特色条目系列。—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Dnssgh对话贡献)于13:11 2007年4月17日加入。

支持

  1. (+)支持dbslikacheung 13:48 2007年4月18日 (UTC)
  2. (+)支持,汉唐宋明,一个都不能少,呵呵。——顾心阳 2007年4月19日 (四) 14:29 (UTC)
  3. 意见已解决故(+)支持。--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01:34 (UTC)
  4. (+)支持Iflwlou [ M {  2007年4月20日 (五) 16:24 (UTC)
  5. (+)支持—期待其他朝代也加入到这个特色系列中。dgg32 2007年4月24日 (二) 09:15 (UTC)dgg32
  6. (+)支持约翰哈博克少尉 2007年4月29日 (日) 02:41 (UTC)
  7. (+)支持读完一遍,很全面的条目。有个小建议,在经济的部分较详细介绍货币(配合已放的图片)可能会比仅在科技那里介绍适当。—ffaarr (talk) 2007年4月29日 (日) 07:46 (UTC)
  8. (+)支持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2007年4月30日 (一) 04:20 (UTC)

反对

中立

意见

*(!)意见,我的历史课本说:到了东汉时期,尚书令还有再一次的大幅抬升;还有大司马大将军以及大司空、大司徒等等,希望能加上。第二,外交一段,“單于”两字有繁简转换问题。--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3:53 2007年4月17日 (UTC)

    • 已经加上光武帝时的政治改革内容。另外“单于”应该如何转换?—出木杉 02:59 2007年4月18日 (UTC)
  • (!)意见——对比其他朝代特色条目,本篇没有“军事”一节,不知何故?还有各朝代条目的帝王年表是不是应该移动到新条目?—Quarty 14:07 2007年4月17日 (UTC)
    • 我已经对两汉兵役制度进行了一些基础的介绍,一些著名的对外战役在外交界中有阐述。朝代条目后附帝王年表算是这类条目的写作体例了。也便于读者校对,应该有益无害,不赞成撤除。—出木杉 02:59 2007年4月18日 (UTC)
  • (!)意见,还是比较单薄,既然已经成为优良条目,就应该再加大幅度扩充才能成为特色条目,不用着急。——顾心阳 03:18 2007年4月19日 (UTC)
    • (:)回应我想你所说的“单薄”是指在历史段落吧。这个条目的非历史部分与另外几个朝代条目比是不差的,历史部分就相对短小。不过绝对可以让读者厘清脉络了。如果需要的话,我会持续补充。这次汉朝的写作手法与之前的三个朝代比是略有不同的。历史段落过长将导致比例失衡与长度太长。况且汉朝与唐朝和明朝还不同,中间中断了一次,因此不好整理归纳,如果有可能,可以写好西汉东汉的历史部分。作为一个百科条目,我认为该条目对于两汉历史的叙述未至不足够。毕竟这不是普及读物,篇幅受到相当多的制约。—出木杉 03:42 2007年4月19日 (UTC)
      • (:)回应,又写错别字了,太顺手了。我不是指历史段落,历史段落已经足够。我指经济、文化、疆域和行政区划方面还有待补充;还有官制没有,中国历史上的官制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汉朝,确立了三公九卿之外的尚书令(日后三省初露端倪),在官制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应该加上。军事是否有必要单独列出?请不吝赐教。——顾心阳 04:30 2007年4月19日 (UTC)
        • 这个…我下午去市图书馆再把那本书借来,然后继续扩充看看。不过我觉得现在的内容应该已经符合特色条目的标准。汉朝是中华文化、经济与政治制度的早期发展阶段,虽然意义满重大,但相对于唐、宋和明而言特别出彩的地方不多。因此不大好补充呢。—出木杉 04:41 2007年4月19日 (UTC)
          • 我觉得现有条目有关地方行政和疆域的内容已经足够了,所以就没进行台多扩充。您所提到的其他章节我则都进行了一些增修。如果您还有不满意之处,欢迎继续指出,多谢。—出木杉 13:15 2007年4月19日 (UTC)
  • (!)意见,“刘邦定正朔为水德”一段我觉得没必要在首段出现。—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2007年4月19日 (四) 14:26 (UTC)
  • (!)意见
    1. 条理不够清楚。现在的内容完全按时间顺序叙述,使得时间跨度比较大的事件相互纠缠,不容易看清单一事件的前后经过。建议在总体上按照时间叙述之外,按照内容聚合描述一些重大事件,分节来写。比如汉与匈奴的关系,汉对西域的经营,豪强经济的发展。另外军事外交最好合为一节。
    2. 某些重要内容缺失。比如,没有提到长城(最好放在汉与匈奴一节)。丝路的相关内容太少。<d>没有提到造纸术和汉隶。<d>--Alexcn 2007年4月20日 (五) 04:22 (UTC)
    • (:)回应我编写朝代条目,习惯政治;制度;文化;经济分开。这样的写作手法我认为较为清晰不缠绕。不知道您所讲的“纠缠”意为何?当然,我会尽力尝试修正看看。而且,汉匈关系等内容我虽然没有对其单独列章节,但是在外交界中也是以单独段落叙述的。造纸术和汉隶文内是有提的,这点请明查。丝绸之路的主条目内容极为丰富,不过我仍然会尝试看增加丝路与长城的内容。—出木杉 2007年4月20日 (五) 04:28 (UTC)
      • 造纸和汉隶是我没看到,抱歉。关于事件叙述的条理,比如汉匈关系,除了外交中有一节之外,还零散见于历史一节,如果能合并写出一节会更好(光是其中和亲一块就有足够重大的意义多加说明)。类似的还有经营西域,现在的内容太轻了。--Alexcn 2007年4月20日 (五) 07:03 (UTC)
        • 增加了一些汉匈关系;西域经营;丝绸之路和汉长城的内容。另外,军事部分主要叙述的是兵制,战争都在外交部分叙述了。那一段主要是讲制度的。—出木杉 2007年4月20日 (五) 08:57 (UTC)

4月16日

13支持 => 特色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4月30日 (一) 02:18 (UTC)

斗胆自荐一下,我从相应的德文维基条目翻译开始,又作了比德文条目更翔实的史料查证和内容扩充,并为每一个段落选择了适当的图片加以解释。第一次做这样的尝试,如有不妥还请见谅,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改进意见,谢谢!—小德 给markus留言 22:26 2007年4月16日 (UTC)

支持

  1. (+)支持—内容和资料都很详细。huage 07:02 2007年4月16日 (UTC)
  2. (+)支持—不错。—塔下人 07:28 2007年4月17日 (UTC)
  3. (+)支持,内容很好,但有点小意见见下。—人神之间 12:42 2007年4月17日 (UTC)
  4. (+)支持不过(!)意见人神之间(我的浏览器是IE6)。--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3:49 2007年4月17日 (UTC)
  5. (+)支持,—Timothy 23:01 2007年4月17日 (UTC)
  6. (+)支持dbslikacheung 13:45 2007年4月18日 (UTC)
  7. (+)支持--不如在“参考文献”中加入翻译的注释吧, 让人知道这是根据德国维基改写的文章。--Kevin wong 14:51 2007年4月18日 (UTC)
    (:)回应:我是从翻译德文条目开始的,但并没有一一对应,翻译完毕后在讨论页悬挂了参考和翻译模板,以作提示和避免维基百科的自我参照,并将德文条目的参考文献收入中文条目。接下来的写作突破了德文条目的框架,现在的内容已经完全脱离和远远超过了德文条目。—小德 给markus留言 20:27 2007年4月18日 (UTC)
  8. (+)支持,改为支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11 2007年4月19日 (UTC)
  9. (+)支持,我想将成寰宇区第一个特色条目:)—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07:40 2007年4月19日 (UTC)
  10. (+)支持目前的内容我认为已经符合条件了。—出木杉 2007年4月22日 (日) 03:21 (UTC)
  11. (+)支持,好像不只是寰宇,感觉上应该是这次动员令第一个!→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007年4月22日 (日) 09:22 (UTC)
  12. (+)支持David Jackson(talk) 2007年4月24日 (二) 03:01 (UTC)
  13. (+)支持Iflwlou [ M {  2007年4月27日 (五) 04:37 (UTC)

反对

  1. (-)反对:似乎没有提及勃兰登堡门对柏林城市规划的影响。scholar:勃兰登堡门上的一些文献可能会有帮助--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46 2007年4月18日 (UTC)
    (:)回应:谢谢建议!这是很好的点子,我已经参考相关文献,增加了勃兰登堡门的重建与柏林的城市规划一节,请查验。—小德 给markus留言 20:27 2007年4月18日 (UTC)

中立

意见

  1. (!)意见某些段落的格式需要做一些修改,否则显示了很多空白—人神之间 12:42 2007年4月17日 (UTC)
    (:)回应:谢谢建议!我检查了一下,问题的确存在,但多余空行的问题仅出现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下,Firefox和Opera均正常。我对条目相应段落做了扩充,并用三种浏览器各检查了一遍,网页宽度为1024像素及以下时为正常。请查验。—小德 给markus留言 17:19 2007年4月17日 (UTC)

6支持,1反对 => 特色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4月30日 (一) 02:18 (UTC)

很多语文版本的特色条目,内容丰富之余亦有大量图片,钜细无遗的叙述它的历史及细节。-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00:20 2007年4月16日 (UTC)

支持

  1. (+)支持—确实很详细。Timothy 01:58 2007年4月16日 (UTC)
  2. (+)支持,但意见同tonync。—Iflwlou [ M {  10:17 2007年4月16日 (UTC)
  3. (+)支持dbslikacheung 10:49 2007年4月16日 (UTC)
  4. (+)支持,有注脚了。希望更加改进(我不会写战争)—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12:57 2007年4月16日 (UTC)
  5. 我认为水准已经可以(+)支持了,不过意见同书生(狙击步枪的应用)。--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11:39 (UTC)
  6. (+)支持--很详细MLLTALK 2007年4月28日 (六) 04:37 (UTC)

反对

  1. (-)反对。没有用注脚功能,内容难以明确查证。资料来源列表没有完成翻译。译笔也比较欧化,例如“当攻城机器发明出来后,进攻一座城镇或一个碉堡时应用的技术广泛且习惯性地称为了siège en forme”(→攻城机器发明后,进攻城镇或碉堡所用技术一般得到siège en forme的称谓。)、“炮火从古代战争起就以各种形式被交战双方采用,并且在从火药得到大量应用至1860年堑壕战出现的这段时间内一直是用来消灭敌人的主要武器;它只需要很少的步枪兵支援。”(→古代的战争已经开始使用各式炮火。火药发明后,直至1860年堑壕战开始出现,炮火从来是攻击敌人的主要武器,因为炮火攻击所需步枪兵很少。)。 -- tonync (talk) 05:26 2007年4月16日 (UTC)
    • (:)回应我将资料的日期翻译了一下,但是资料名称应该不能翻译。另外那些句子也进行了修改。Arma 22:38 2007年4月17日 (UTC)
  2. 暂时(-)反对,条目概述部分,对堑壕战有些语焉不详,不大容易让人明白堑壕战是怎么回事?另外同意tonync关于注脚的意见,但是我认为参考资料不应该翻译。此外,一些缺憾:狙击步枪在堑壕战中的应用[1][2]。还有一个日文的参考文献堑壕战に适应せる人类一种族の特性,不知道对条目撰写有否帮助?--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39 2007年4月18日 (UTC)

中立

意见

  • (!)意见:还有许多翻译后的句子需要修饰,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待加强;光是“背景”这一段就几乎得全修了。— · Marcus · · (talk) · 18:07 2007年4月16日 (UTC)
    • (:)回应已经修改完毕。—Arma 22:43 2007年4月17日 (UTC)

4月15日

12支持,1反对→特色条目—出木杉 2007年4月28日 (六) 04:04 (UTC)

英文版特色条目。一个小小的硬币能写得这么详尽的内容,还可以批评什么呢? -- WesleyW 18:23 2007年4月14日 (UTC)

支持

  1. (+)支持 -- WesleyW 18:23 2007年4月14日 (UTC)
  2. (+)支持 --Msnox 19:49 2007年4月14日 (UTC)
  3. (+)支持Timothy 21:22 2007年4月14日 (UTC)
  4. (+)支持dbslikacheung 04:12 2007年4月15日 (UTC)
  5. (+)支持暂时支持。—费勒姆 费话连篇 04:45 2007年4月15日 (UTC)
  6. (+)支持-同意quarty的意见,但认为作者能够改善条目,故支持。dgg32 08:06 2007年4月15日 (UTC)dgg32
  7. (+)支持,认为名称问题能够妥善解决。—人神之间 13:48 2007年4月15日 (UTC)
  8. (+)支持Iflwlou [ M {  10:15 2007年4月16日 (UTC)
  9. (+)支持—条目修改完毕。—木木 2007年4月22日 (日) 08:02 (UTC)
  10. (+)支持,一角肯定历史悠久,不然怎能写成。—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2007年4月24日 (二) 01:07 (UTC)
  11. (+)支持,算了吧,支持了,改的挺好的。—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4月24日 (二) 13:39 (UTC)
  1. (+)支持,再有问题我在意见区提出。—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4月27日 (五) 12:56 (UTC)

反对

  1. (-)反对——见下—Quarty 04:40 2007年4月15日 (UTC)
  2. (-)反对改为(!)意见:见下。—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09:25 2007年4月15日 (UTC)
  3. (-)反对,资料来源不用中文,就像内文不用中文一样,不算完成翻译。 -- tonync (talk) 05:10 2007年4月16日 (UTC)
    好像没有说过资料来源也要中文或是一定需要翻译成中文吧?见特色条目英迪拉·甘地温斯顿·丘吉尔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恶德神父 07:20 2007年4月16日 (UTC)
    资料来源是条目一部分,为何不应该翻译?其他条目没翻译不见得就是好榜样,参考WP:OTHERCRAPEXISTS。 -- tonync (talk) 07:27 2007年4月16日 (UTC)
    “其他条目没翻译不见得就是好榜样”,不过举出的例子是特色条目哩。“…以下列出维基百科中文版的完整并深入的条目,我们认为这些条目可以作为维基百科的典范…”--恶德神父 07:36 2007年4月16日 (UTC)
    个人认为资料来源至少翻译作者日期,网络或报刊至少翻译来源点。—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12:59 2007年4月16日 (UTC)
    建议来源只翻译日期或是网站名称就好,除非是很有名的著作或是人名,不然翻译成中文可能会更难找,即使真要翻译,最好也不要把原来的英文去掉。MLLTALK 14:24 2007年4月16日 (UTC)
    资料来源需不需要翻译,见人见智。请看讨论[3]。我个人认为翻译后的资料来源反而使之变成是更难去查询的来源。— · Marcus · · (talk) · 18:02 2007年4月16日 (UTC)
    同意Marcus,不反对将文献译成中文,但强烈反对删去原文。dgg32 2007年4月19日 (四) 17:30 (UTC)dgg32
  4. (-)反对只是单纯的翻译,与原始条目比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这样的翻译条目我认为难以成为特色条目。而且还有问题没解决。出木杉 02:43 2007年4月17日 (UTC)
  5. (-)反对: 提一些可能门外汉的看法:可否增加发行量的数据?他的影响性?例如10美分商店,曾经一段时期盛行的10美分小费等是否与10美分硬币存在有关?此外,可有10美分的纪念币?如果这些问题与条目没有关系,或者解决,则转为(+)支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42 2007年4月18日 (UTC)
    发行量的数据增加完毕,纪念币在罗斯福10美分一节已经介绍。—木木 2007年4月22日 (日) 08:03 (UTC)
  6. (-)反对,对条目名称有疑义,意见如下。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4月23日 (一) 04:04 (UTC)
  7. (-)反对,目前的条目名称被改为一角 (美国硬币),而这个“一角”并不是对10美分的最常用称呼,平常在电视的经济节目里只会出现“美元”、“美分”等词语,没听说过用“美角”或用“角”来称呼美国的货币。此外,在google里搜索"10美分"得到103,000个结果,足见10美分的常用性,所以用10美分来命名“Dime”并无不妥之处。在条目名称没有解决之前,表示反对。—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2007年4月24日 (二) 01:22 (UTC)
    已解决我提出的问题,故删除反对票。—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2007年4月26日 (四) 09:59 (UTC)

中立

意见

  1. 注释可改用cite web模板,现在出现了例如“Retrieved July 18, 2006”的英文。
  2. “它的重量和价值是一个银币或一美元的十分之一”、“头戴一顶插有双翅的帽子的头像设计取代了巴伯10美分”、“这就要求硬币的尺寸非常小”、“但是背面的图案由原来过于瘦小而广受批评的鹰改为按比例缩小的美国国徽”、“尽管正面女子头像的模特名字鲜为人知”、“希望有英国硬币上的大不列颠图案来引起人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身穿长裙并举着上面挂了一顶帽子的棍子”等句子不通顺。
  3. 条目似乎应命名为“10美分硬币”。—Quarty 04:40 2007年4月15日 (UTC)
  1. 条目是我创建的,主要的动机是应翻译动员令号召,我想在动员令后改善该条目,却于昨日突然在条目的讨论页发现变成了优良条目,今天又在这里发现被优良条目提名,还讨论得如此热烈,对作者提出很多修改意见,我却一直没有看到,实在很汗颜。我会在近日努力改善条目。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有条目推选,能否通知作者一下?—木木 2007年4月21日 (六) 08:42 (UTC)
    • 条目根据意见,修改完毕,所有参考资料翻译成中文,并增加了部分中文参考资料。全文语句重新梳理。—木木 2007年4月22日 (日) 08:02 (UTC)
      • 美元一角的名称很怪吗?我想可能是因为很多人习惯使用“毛”的关系,反而“角”这个正式名称被淡化了。我认为应该尊重英文原版,名为“角”较为恰当。即使在大中华区,也从来没听过有人把1角钱叫做10分钱,把5角钱叫做50分钱。—出木杉 2007年4月22日 (日) 11:46 (UTC)
        • 我也认为应该用“美角”或“角 (美元)”作名称,没有人会去查询什么叫“10美分”,只会去查“美分”。WiDE 写于世界时间 2007年4月23日 (一) 04:01 (UTC)
  1. 我结合大家的意见,将条目修改成一角 (美国硬币),同时建立一角的消歧义页(人民币、加拿大货币等国都有一角)。这样和中文思维相符合,也与原条目相对应。大家如有新的意见,请继续提出。—木木 2007年4月23日 (一) 16:06 (UTC)
(!)意见:可参考香港一毫硬币的命名,将其命名为美国一角硬币。我觉得这种命名方式可以接受,正如不会将美国经济命名为经济 (美国)一样。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4月23日 (一) 18:00 (UTC)
  • 我彻底晕倒。一个说要增加年发行量,一个说不必要。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木木 2007年4月24日 (二) 07:05 (UTC)
  • 其实我个人认为10美分和1角没有很大的区别。的确,google(我在瑞典)10美分可以找到9,770,000个页面,但是细看页面的内容,99.999%是说股票上涨10美分之类,而不是说硬币。同样,11美分可以找到7,990,000个页面。10美分关于硬币的第一个页面就是维基的页面,另外,我在搜索结果第三页[4](也是我的参考资料之一)“打造了24枚面值10美分(也称为一角)的硬币”,因此我觉得两个名字都可以。—木木 2007年4月24日 (二) 07:06 (UTC)
  • 支持使用10美分硬币作为条目名称。--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7年4月24日 (二) 10:12 (UTC)
  • (!)意见,为什么要改成一角呢?虽然在大中华地区都使用角这个单位,但是大家也都清楚在描述外国货币时需要用分,至少我问了几个周边的人都会这样认为。比如我,想要查找这个条目,在我脑袋里浮现的肯定首先是10美分这个概念,既不会是一角也不会是10美分硬币,我想我们为一个条目取名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方便人们查询,毕竟将知识共享才是维基的宗旨,而能够轻易让人查到才是实现这个宗旨的办法。我强烈反对改名为一角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4日 (二) 16:01 (UTC)
    • 我刚去查了new oxford的英英词典,对dime词条的解释有两个。1:一个东西得十分之一。2:一美元的十分之一(a coin worth one tenth of a dollar)。另外,我看见的所有用dime的地方都只有one dime或a dime,我更觉得其意思和中文的一角差异很大,比如我们可以说7角而不能说seven dime(s)(在google上搜索seven cent几乎得不到结果,我使用的是新加坡的搜索平台)。另外,我查google,dime的使用范围貌似也没有10 cent广。dime大多数时候就只是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使用。所以更加建议10美分10美分硬币而不能是一角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5日 (三) 02:49 (UTC)
  • 让我重申一次对条目命名的意见。我不太喜爱现时的命名,因为我觉得消歧义括号的使用应可免则免,可不干脆称为美国一角硬币?至于“1角”与“10分”之争,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意见,10美分硬币我也可以接受,但前提一定要有“硬币”二字。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4月25日 (三) 03:37 (UTC)

4月10日

9支持,2反对 => 特色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4月24日 (二) 01:04 (UTC)


此条目主要由user:Arma译自已列为特色条目的英文维基,从密码机的起源,运作原理,乃至于战后的保存情形有详细叙述。运用了大量图片,让读者可一窥其貌和运作原理,希望在中文同样可以做特色条目。—Ellery 11:54 2007年4月10日 (UTC)

  • 星期一到星期五我要上学,所以我可能只会在周末根据大家提的意见对此条目进行相应的修改。Arma 15:46 2007年4月11日 (UTC)

支持

  1. (+)支持本文介绍比较详细,但建议能够在文中粗略介绍破译的历史和事件,完善一下内部链接—Prinz W 13:27 2007年4月10日 (UTC)
  2. (+)支持,详细,资料详尽。—Iflwlou [ M {  17:24 2007年4月12日 (UTC)
  3. 有条件(+)支持——首先是非常感谢作者的劳动。我感觉破译的内容,如果要写,实在太多了,所以就现在的内容来说,已经很不错了。鼓励作者参加特色条目评选。但是,请参照ENIGMA的兴亡还有西西河cchere.com上的镇站之贴——《密码传奇》补充一下。dgg32 18:41 2007年4月12日 (UTC)dgg32
  4. (+)支持,很有水准,应该可以找改进的地方—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02:15 2007年4月13日 (UTC)
  5. (+)支持,真的很详细,如果再能进行一些改进就更好了。—Timothy 06:46 2007年4月13日 (UTC)
  6. 意见已解决,改为(+)支持。--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8:29 2007年4月15日 (UTC)
  7. (+)支持T.A 白河(Talk - Mail) 2007年4月20日 (五) 03:17 (UTC)
  8. (+)支持:已做的很好,虽还有改善空间,但个人认为已适合成为特色条目。—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2007年4月21日 (六) 02:43 (UTC)
  9. (+)支持,—lastman(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18:36 (UTC)

反对

  1. (-)反对,为什么数学描述只有短短一段话?而且破译的历史和事件完全没有(可以看出从英文版翻译的痕迹,因为英文版由于内容太多,才会拆分出恩尼格玛的破译,而中文版这个条目并不存在,却同样照葫芦画瓢也说“本文讲述的是恩尼格玛密码机本身,即它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如果想要了解它的历史,技术和它是如何被破译的,请参看恩尼格玛的破译 。如果想要了解有关恩尼格玛的情报系统是怎样开始运转的,请参看ULTRA 。”,就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26 2007年4月12日 (UTC)
    • (:)回应,破译历史已加上,参考的是dgg32介绍给我的ENIGMA的兴亡Arma 22:47 2007年4月13日 (UTC)
  2. (-)反对,内容详尽,但我看的版本还有些简单但根本的问题。条目被放进不存在的分类。部分内容没有用注脚形式,难以查明出处。声称参考Bauer一书全文均无提及全书名,而资料来源更未有译成中文,翻译不全面不全面。所用网页冒号用全形,显示出错。 -- tonync (talk) 05:16 2007年4月16日 (UTC)
    • (:)回应,网页问题已经解决,另外你说Bauer一书没有提及,我倒不这么认为,它可在脚注中出现了不止一次。Arma 23:05 2007年4月17日 (UTC)

中立

  1. (=)中立内容很好,不过个人感觉需要更多的参考资料—人神之间 13:02 2007年4月11日 (UTC)
  2. 暂时(=)中立,同意Shizhao的意见,另外优良还没选完吧。—出木杉 06:50 2007年4月13日 (UTC)
  3. 暂时(=)中立,内容很不错,但是有一些英文人名未翻译,例如Christine Large、Jeremy Paxman,若没有通用译名建议参照标准译名表翻译后在后面标注原文名称。还有部分标点应改用全形,例如:和(应分别改用:和(。此外建议加入部分破译的相关内容。--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3:11 2007年4月13日 (UTC)
    • (:)回应标点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正在弄人名。Arma 01:40 2007年4月14日 (UTC)
      • (:)回应人名已经基本上解决(还剩几个德语的,希望有懂德语的朋友帮忙)。Arma 02:28 2007年4月14日 (UTC)
        • (:)回应人名已经全部解决了。Arma 17:33 2007年4月14日 (UTC)
  4. (=)中立:同意以上的(!)意见dbslikacheung 04:09 2007年4月15日 (UTC)

意见

优良条目也在选举,请本人做个定夺吧—user:lastman 14:07 2007年4月10日 (UTC)

还是先试试优良吧(这两个不可以同时选吗?)Arma 11:39 2007年4月11日 (UTC)

可以,只是入选了特色条目,就会从优良条目里去除,因为特色条目是优良条目的晋级条目。—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7:03 2007年4月11日 (UTC)
  • 再问个问题:这里的反对票与支持票是否抵消?Arma 17:34 2007年4月14日 (UTC)
    • 这里采取的制度有些不同。以上有说明:“评选采用投票决,大约两周内,如果有至少5个以上的赞成票,且反对票低于总票数的三分之一,该条目就会入选为特色条目。”即是说,最低的要求也是6支持2反对。另外,如果要懂德语的人来帮忙,我想阁下可以到小德的讨论页留言。没看清楚,对不起。—Ray1118x 真的要按下去吗?阁下要留言呀… 13:12 2007年4月15日 (UTC)
      • “最低的要求”应是6票支持。:)dgg32 13:17 2007年4月15日 (UTC)dgg32
        • (嗯…个人认为那是“基本要求”,理解不同吧?)另外,如果说抵消的话,应该说要三票至少两票支持才抵消一票反对带来的效果。(很严格…)—Ray1118x 真的要按下去吗?阁下要留言呀… 13:23 2007年4月15日 (UTC)
        • 不是6票,是5票。过往有一些特色条目是刚好5票支持当选的。 -- Kevinhksouth (Talk) 15:48 2007年4月15日 (UTC)
          • 原来是如此呀?那么应该用5个以上来说明吧。5个以上容易让人误会。—Ray1118x 什么意见都是欢迎的 15:57 2007年4月15日 (UTC)
            • 以上有误,来更正一下:最低门槛为5支持2反对,在这个基础上,每多一票反对就要额外的两票支持。希望没有误人子弟了。—Ray1118x 什么意见都是欢迎的 2007年4月22日 (日) 00:55 (UTC)
            • 你这样问倒使我想起中立票的事情了……如果说总票数是包括中立票的话,那么在大量中立票存在的情况下,岂不是会把门槛拉低?例如说:如果是5支持、2中立、3反对的话,岂不是符合“反对数低于总数三分之一”以及“最少五票支持”两项?但是这会比优良条目的门槛为低呀。如果是5支持、4中立、4反对的话,情况更严重。希望有人来说明一下中立票是否计算在内,计不计算在内也在入选条件中明言,不然可能会引起争执。—Ray1118x 什么意见都是欢迎的 2007年4月22日 (日) 14:59 (UTC)
          • 刚看了看以前的存档,发现是不计算中立票在内的,不过应该有必要清楚说明一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看存档。—Ray1118x 什么意见都是欢迎的 2007年4月22日 (日) 15:04 (UTC)

4月7日

14支持,1反对→特色条目—出木杉 2007年4月20日 (五) 11:37 (UTC) 原本由user:dgg32从德文版翻译过来,后来我对这个条目进行的一些增补修改,目前已有相当规模,需要讲的都讲到了,可以说是很好的集邮入门文章,长度达到44,626 bytes,且已是四种语言版本的特色条目(德义泰俄),希望在中文同样可以做特色条目。—出木杉 14:05 2007年4月7日 (UTC)

支持

  1. (+)支持,很详尽。但可不可以增加一些有关“集邮”的内容呢?--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3:22 2007年4月8日 (UTC)
    • 恐怕不恰当,因为有集邮条目。这个条目讲的是邮票,所以只在邮票史的部分里介绍了集邮这项运动的兴起,如果写太多有关集邮的内容,就会离题了。如果把集邮条目写好,恐怕又会是个特色条目呢。—出木杉 03:25 2007年4月8日 (UTC)
  2. (+)支持,详尽的很,或许集邮会变成特色?--陋室茶话献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04:22 2007年4月8日 (UTC)
  3. (+)支持,这是一个用户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出现之前一个成功的例子,用户之间沟通合作,良好的分工(有点卖广告之嫌)。虽然我现在不赞成直接翻译外文维基条目,但是这个条目德国人写得的确也好。不过那个部长邮票册我还是没办法。Google到的都是德文这个条目。dgg32 14:40 2007年4月8日 (UTC)dgg32
  4. (+)支持Quarty 15:34 2007年4月8日 (UTC)
  5. (+)支持Iflwlou [ M {  17:46 2007年4月8日 (UTC)
  6. (+)支持—写得很丰富,我想当选的机会应该很不错。--约翰哈博克少尉 04:46 2007年4月9日 (UTC)
  7. (+)支持Timothy 20:24 2007年4月9日 (UTC)
  8. (+)支持,对于我这种对邮票完全外行的人来说,这个条目真的很详尽。→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3:25 2007年4月9日 (UTC)
  9. (+)支持:虽不是完美,但已有特色条目的水准。—王者之王 入宫晋见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03:00 2007年4月10日 (UTC)
  10. (+)支持Ellery 12:04 2007年4月10日 (UTC)
  11. (+)支持user:左图右史根据多人提出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了修改,原先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观。总体来说本文内容翔实,可读性与趣味性较强,符合特色条目的要求,兹更正为支持票。—lastman(Talk) 14:48 2007年4月10日 (UTC)
  12. (+)支持,刚才通读一遍,内容很好,改了一些小地方,就来支持了:-)—人神之间 16:40 2007年4月14日 (UTC)
  13. (+)支持dbslikacheung 04:07 2007年4月15日 (UTC)
  14. (+)支持T.A 白河(Talk - Mail) 04:28 2007年4月15日 (UTC)

反对

(-)反对——我又来了,见下。—Quarty 15:17 2007年4月7日 (UTC)

  1. (-)反对: 似乎条目是从德文版翻译过来的?因为所举的例子大多都是德国的。而且有比较明显的德国中心,可能违反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方针。例如“邮票的造型设计”中单列出“德国联邦印刷所”一节,这个机构对世界邮票的造型设计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吗?为什么需要单独说明?“法律作用”中特意提到德国法律,他对世界各国法律对邮票的规定有决定性的意义吗?所使用的邮票图案大部分也都是德国的邮票,感觉像是德国邮票条目,而不是邮票条目。其他一些的德国中心的内容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其他的一些邮票种类”中一些类别只有名称,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很难让人明了。所列举的“世界珍邮”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之列出这几个邮票?从文中看不出所以然--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03 2007年4月9日 (UTC)
    • 采用德国联邦印刷所并不是全无道理,文内已有叙述,原因是其的印刷要求特别严格。法律作用一段待我查找一下其他国家的法律条文。至于图案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邮票都是自由版权,不过如果需要的话倒可以尝试找找看美国的。其他邮票种类的说明将会尽快列出。世界珍邮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存世稀少价值连城,我想不用费唇舌解释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况且他们在世界上有多少张文中也有说明了。—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 我还是看不出世界珍邮事如何界定的?“最有名”的依据是什么?新加入的中国邮票印刷也看不出有何依据?中国的邮票印刷对世界邮票的印刷有突出的影响力和贡献吗?“中和”了一下带来的问题是更加不中立。举例子应该以邮票印刷方面有重要影响力的事件、国家等--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17 2007年4月18日 (UTC)
    • 已补充中国邮票印制情况,“中和”了一下dgg32 16:12 2007年4月12日 (UTC)dgg32
  2. (-)反对,如下lastman(Talk) 13:09 2007年4月9日 (UTC)

意见

  1. “邮票的种类”一节很混乱,有必要分作这么多类别吗?而且两个列表似乎有重复,例如菱形邮票、梯形邮票应可归类为“异形邮票”吧?这两个列表应加以整理。
  2. “世界珍邮”一节不应只列出邮票的名称,至少也应像“黄三基林邮票”列出价钱以突显其重要性,当然最好能简略介绍这些邮票具体为何珍贵。
  3. 外部链接须译为汉语。—Quarty 15:17 2007年4月7日 (UTC)
  • (:)回应第一个列表已经删除。世界珍邮的具体说明已做,第三个我需要照翻译者dgg32来做,但相信可以比较快完成。不过,似乎没有强制规定外部链接必须译成中文。—出木杉 02:26 2007年4月8日 (UTC)
  • 外部链接的标准格式为【网址 网页说明】,不知道这个说明项目是不是一定要中文?以往我在写日本的条目时引用的也都是日文,结果就被指不合规定,但是我却看见很多优良条目或特色条目中都是使用原文的说明!→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03:11 2007年4月8日 (UTC)
  • What does "敢印" in the sentence "因此只能在当地报纸印刷厂内敢印了少量的洋红色1分和蓝色4分邮票" mean? dgg32 09:30 2007年4月9日 (UTC)dgg32
    • 是错字,应为“赶”,已经修改了。—出木杉 09:35 2007年4月9日 (UTC)
  • 我觉得有以下需要补充和完善,相关段落需要整理
    1. 首段不能概括全文,应简单介绍邮票的历史与发展、邮票的收藏性等。
      • 目前的导论我认为未至不足够,介绍清除这是什么东西已经足够。邮票是个非常有历史的事物,三言两语无法介绍清其的历史,况且说的太多也就不会引发读者读下去的兴趣。不过我还是对此做了些极为扼要的说明。—出木杉 03:15 2007年4月10日 (UTC)
    2. 正文中邮票的历史介绍后面有点乱,我建议将“假邮票”“花纸头”(其实并不是假邮票)“错票”(需要加大介绍)剔出来,另外成章。
    3. 小型张、小本票、票中票、异形邮票、小版张(本文没有介绍)不应放在“邮票的种类”里,我觉得在“造型”中比较适合,无齿邮票在“齿孔”中比较适合。邮资封、首日封、中国农历新年发行的“贺年卡”可以作为其他邮资产品来介绍。
      • 我可以做做看。
    4. 有两种很有名的邮票你没介绍:军用邮票,其实关于这个的故事很多的,大名鼎鼎的“蓝军邮”是中国最值钱的邮票,90年代沈阳军区还发行过“义务军专用”。爱情邮票……这个是专门为爱情男女用的^_^。
      • 军用邮票将在邮票种类一节进行说明。蓝军邮已在世界珍邮中说明。不知道您所说的爱情邮票是否指的是1937年捷克斯洛伐克发行的“亲启邮票”,如果是的话,我觉得其重要性不足列。—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 爱情邮票确实有“亲启”这样的一个说法,其实爱情邮票是很大路货的东西,美国自1973年以来每年情人节都发行,我过去就见过一枚。英文的介绍在en:Holiday stamp,但我觉得这个介绍过于片面,如果重要性不足的话,不入列也好。--lastman(Talk) 06:10 2007年4月10日 (UTC)
    5. 不少人集邮不是因为爱好,而是为了投资,一些邮票市场挂着大屏幕,人声鼎沸,俨然一个证券交易所,在市面也上有一些报道邮票市场行情的报纸发行。如此重要的“邮票市场”居然完全没有介绍。凭着一条就可以否决。
      • 这是邮票条目,不是集邮条目,对于集邮的部分不应着墨太多,但已适度补充,否则必将偏离主旨。—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6. 如何从信封上采集邮票需要介绍,通常是泡在水里等胶水融化尽去后撕下来贴在玻璃上,或夹在书里等其干燥。
      • 这些也是集邮活动,邮票条目也不应解释过多,但会说明。—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7. 邮票曾被用于间谍活动,比如在邮票后面写字之类的。纳粹德国在二战时也通过寄给潜伏在的美国特务珍邮变卖的隐蔽方式来寄送经费。—lastman(Talk) 13:07 2007年4月9日 (UTC)
      • 已经做完。以上提到的问题请给我两三天的时间来解决。不过,真的要注意该条目与集邮条目的关系。—出木杉 13:25 2007年4月9日 (UTC)
  • 虽投支持票,但希望改善地域中心严重的外部链接。—Ellery 12:10 2007年4月10日 (UTC)
    • 增加了一些中文的邮票网站,不过大中华区的集邮网站真的不算太多,很多都是些卖邮票的网站,我没列,以免导致广告之嫌。—出木杉 12:34 2007年4月10日 (UTC)

14支持,3反对→特色条目—出木杉 2007年4月20日 (五) 11:37 (UTC)

内容详尽,结构完整,参考资料充足,堪称经典--WesleyW 12:02 2007年4月7日 (UTC)

支持

  1. (+)支持--WesleyW 12:02 2007年4月7日 (UTC)
  2. (+)支持 非常详尽,值得入选 Jasonhuen 17:07 2007年4月7日 (UTC)
  3. (+)支持Iflwlou [ M {  17:46 2007年4月8日 (UTC)
  4. (+)支持,虽然暂时投票形势不算乐观,但这一票我还是要投,因为我觉得这已符合特色条目的资格。 -- Kevinhksouth (Talk) 14:19 2007年4月10日 (UTC)
  5. (+)支持---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09:50 2007年4月12日 (UTC)
  6. (+)支持---大体上还不错。Timothy 06:46 2007年4月13日 (UTC)
  7. (+)支持:非常不错啊!—dbslikacheung 04:04 2007年4月15日 (UTC)
  8. (+)支持按维基的特色条目以及维基的地理条目质素,香港地理算是差不多。—Mtrkwt 15:30 2007年4月16日 (UTC)
  9. (+)支持--恶德神父 10:52 2007年4月17日 (UTC)
  10. (+)支持:见反对栏,已收回反对票并加以支持,基本上很多问题已解决,很高兴籍著特色条目候选可以更加提升条目的素质。—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11:00 2007年4月17日 (UTC)
  11. (+)支持,尤其感谢Kevinhksouth以及Mtrkwt为条目所做过的努力。 -- tonync (talk) 16:25 2007年4月18日 (UTC)
  12. (+)支持,其实那么努力,实在该入选回报他们的心力—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07:41 2007年4月19日 (UTC)
  13. (+)支持,本人提出之意见着实不足以构成反对条目的原因。—Clitheringtête-à-tête2007年4月19日 (四) 16:13 (UTC)
  14. (+)支持,很不错的条目MLL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10:01 (UTC)

反对

  1. (-)反对——见意见栏。—Quarty 13:21 2007年4月7日 (UTC)
  2. (-)反对,缺少边界线、海岸线、领海、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包括加入的国际条约)等内容,另外,交通与人口是否有必要也在这个条目中作为一部分内容介绍,还是完全放在相应条目中也值得商榷。可以参看[5]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19 2007年4月7日 (UTC)
  3. 初步(-)反对--适用于香港的部分国际环保公约这一栏目应该有一个较清楚的列表, 而且也同意书生的内容 --黑武士仲尼 15:13 2007年4月10日 (UTC)
  4. (-)反对,同Quarty的第一至第三,一些句子中立性不足,且个人认为还有很大的扩充空间,同书生。收回反对票,身为香港人,我认为这条目把香港的地理描述得够好的了,加上大部分问题都已解决,不想反对。—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10:59 2007年4月17日 (UTC)
  5. 上述反对理由似乎已经得到处理或在下方讨论,我认为反对者有责任解释当中意思。我本人则仍然(-)反对成为特色条目,因为土地利用一段关于新界农业式微所产生的问题,没有注明资料来源。得到解决我应该会改为支持。 -- tonync (talk) 05:07 2007年4月16日 (UTC)
    多得其他编者协助补充,我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改投支持票。-- tonync (talk) 16:25 2007年4月18日 (UTC)

意见

  1. 尚带有富感情色彩的字眼,以引言的第二、三段和#自然生态的第一段情况较严重。另外诸如“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对香港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挑战”、“香港拥有高度发展及复杂的交通网络”、“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是适合郊游的季节”等语句也不应出现。
  2. 自然地理一段的引言不能引起下文。
  3. “[鱼或]鱼”、“[鱼立]鱼”是什么?
  4. 气候的最后两段似乎扯远了。
  5. 我认为人文地理占的篇幅过多。—Quarty 13:21 2007年4月7日 (UTC)
  • 同意Quarty提的第一、二、三点意见。不过最后两点我个人倒觉得还好。此外“/”应改成“、”或全形“/”较好。还有:来源请求“香港境内极偶然会感觉到地壳震动,但均不会造成任何伤亡或损坏。”--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3:45 2007年4月7日 (UTC)
  • 无可否认香港地理在中文维基百科实在有相当的水准,我甚至认为是各国地理中最好的一篇了,可是要说到参选特色条目,总是觉得好像欠缺些什么。既然有人提名于此,也姑且当是一次同行评审的机会,让大家讨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我也大致同意Quarty的一至三点及苍穹之丘的意见,此外我也希望能够有多些图表就更好了。 -- Kevinhksouth (Talk) 14:30 2007年4月7日 (UTC)
  • 还有一点意见,就是在生物名称后应该加上的是学名,而不是英文俗名。而且学名应当使用斜体。--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4:38 2007年4月7日 (UTC)
    • 生物名称后加上连结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文维基百科还没有其条目,所以给出英文维基百科的连结。最理想当然是这些条目也在中文维基出现,便不再需要在后加上任何连结。以现阶段看,连结不变但改为显示学名也是可取的。 -- Kevinhksouth (Talk) 14:57 2007年4月7日 (UTC)
  • 我认为“XX地理”条目的内容大部分应介绍自然地理,如果算上人文地理,那么一个条目涉及的方面也太多了。况且香港土地利用香港人口香港交通等已有主条目,我认为放到参见一节已经足够。参考英文版特色条目印度地理。—Quarty 15:28 2007年4月7日 (UTC)
    • 我还是认为至少要有一个简述(人口、交通,甚至是经济结构),因为不可否认,这些学科也是地理学的范畴。不过不用太长,加起来自然和人文应该是3:1左右的比例?--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1:00 2007年4月8日 (UTC)
  • 很详细也很棒的一个条目,但是我也认为人口、交通以及经济部分属于一个地区的介绍主述,并非与地理有直接关联,所以应该简化或是移除。目前状况似乎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3:33 2007年4月9日 (UTC)
  • 经过今日的修改,为条目进行美化、内容扩充及解决以上部分问题后,我初步支持这个条目。作为一个只有约一千平方公里的城市的地理条目,我觉得有现在的质素也相当难得,我也认为现时也绝不逊于另一个英文特色地理条目爱尔兰地理。 -- Kevinhksouth (Talk) 14:39 2007年4月10日 (UTC)
  • 以前删掉了的一段环境问题又再出现了,看来什么内容应包含在地理条目中仍存在争议,争议未解决前这个条目成为特色似乎不妥。—Quarty 14:52 2007年4月10日 (UTC)
    • 唉... 你说得对。现在连特色的地理条目应该包含什么内容都有争议,根本就不能够做到什么,甲君满意时便轮到乙君不满意。环境问题一节是我顺应书生意见加入的,当中也仿照英文版的印度地理加入签署公约的表格,想不到反应会两极化:有人认为应该删去,有人却觉得未够详尽。希望大家尽快达成共识,而在共识达成前我应该也不会大改那个条目了,亦奉劝其他人不要,免得到最后原来白做一场。我也暂时收回支持票,等待大家的共识。 -- Kevinhksouth (Talk) 15:58 2007年4月10日 (UTC)
  • 个人以为,现在条目经过大幅修改以后,引言部分似乎与内文失去了互相呼应之效用。不过话说回来,其实香港作为一弹丸之地,不像印度大陆,同质性较高,人文地理应该可以占上更大的篇幅。因此建议内文可再对香港农、工、商业加以描写,当中除了宜介绍本港之农耕与农业技术以外,也可简述经济由农业转营为工、商业对地理带来的影响与关系。—Clitheringtête-à-tête) 17:00 2007年4月10日 (UTC)
  • 初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Efm 01:26 2007年4月11日 (UTC)
  • 第一眼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其他容后再谈。zzz……很困 找我 05:55 2007年4月11日 (UTC)
  • 我不知道Chaplin兄是拿着条目的旧版本作出评论还是怎样,但他所引用的其他人的反对意见早已改善:
    1. “自然地理”那一大段已分拆成独立章节,已经再没有“自然地理”的引言
    2. “[鱼或]鱼”、“[鱼立]鱼”的字眼也已经删除(其实另一种解决方法是找到它们在Unicode的对应字,但这些俗称在香港地理条目中不存在也没关系)
    3. 边界线及海岸线已在引言旁的Infobox提及,自然灾害在气候一段也有所着墨,环境问题也已经有完整章节介绍
  • 因此除了部分文笔色彩的问题有待作出更理想的修饰之外,其他的反对理由大多不能成立。 -- Kevinhksouth (Talk) 14:29 2007年4月12日 (UTC)
  • Kevinhksouth 兄,不用这么激动,站在个人而言,香港地理的人文地理确实有不少潜在问题,小弟也不能容忍地改写部分内容。但我只是问问大家,如果香港地理过分地理化,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有否需要在此说得这么详细?新界的城市蚕食及土地利用冲突等问题,根本可在新界天水围元朗区等条目加以详说。而且我问问,维基城市蚕食城市衰落等主要条目也没有,连城市化也只是小条目,而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用词,莫说是在香港地理,维基对整体的地理观念也不足够,何来令香港地理发展成为一条良好的特色条目?
站在中立角度而言,尽管大家认为香港地理未是时机成为特色条目,归因是在中文维基连基本地理知识也没有,难以把部分复杂的地理概念解释以内部链接处理,地理化只会令文章长而不专(什么“农业转营为工、商业对地理带来的影响”,小弟只用“城市蚕食带来的影响”,而且早已补充)。个人而言,香港地理是有扩充的空间,但不断详述,只会变得更不像特色条目。—Mtrkwt 19:45 2007年4月14日 (UTC)
  • 补充,英文版的印度地理能成为特色条目,基于地理位置特殊,有不少内营力作用可以加以详述,甚至可以解释衍生的自然灾害,但反观香港连大型板块边界也没有,只有数条断层线,加上面积细小,根本不能以印度地理比较。—Mtrkwt 19:54 2007年4月14日 (UTC)
  • 回应“不中立”用词的批评,不理解Quarty所指“引言的第二、三段和#自然生态的第一段”、Chaplin所指“一些句子”到底如何不中立,请具体指出问题用词。另外“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对香港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挑战”我不认为不中立--挑战就是指面对问题,有何不中立?“高度发展及复杂的交通网络”我同意不中立,现已删除。“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是适合郊游的季节”出自天文台网站,已经注明出处,而且实际例子较易引起读者共鸣,我以为可以使用。-- tonync (talk) 05:04 2007年4月16日 (UTC)
  • tonync提出的资料来源的问题也已被人解决了。此外,我也希望其他反对者重新审视这个条目及考虑修改投票立场,因为以上没有冲突的反对意见绝大部分都已解决。假如仍然觉得有非解决不可的问题,正如tonync所说,希望能够具体指出以便跟进。 -- Kevinhksouth (Talk) 13:29 2007年4月16日 (UTC)
  • 我没有说不中立,只是认为用词“带有感情色彩”,不知您是否同意。另外“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是适合郊游的季节”只是香港天文台的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Quarty 06:11 2007年4月19日 (UTC)

3月24日

8支持,特色条目—出木杉 14:18 2007年4月7日 (UTC)

英文、德文等4个语言版本为特色条目。自己觉得还不错,请大家多提意见。Timothy 15:55 2007年3月24日 (UTC)

支持

  • 基本上有条件(+)支持。当下方意见区我提的所有问题改善后即转为支持,现在先(-)反对。--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9:45 2007年3月25日 (UTC)
问题已解决故(+)支持。不过外部链接的“连结名称”最好译成中文。--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9:32 2007年3月28日 (UTC)

反对

#见下—Quarty 14:01 2007年4月4日 (UTC)

意见

  • (!)意见,“在过去2年中,孟买已经发生了数起公共汽车炸弹爆炸案”时间不清楚。Image:Best cbd wad.jpg 失效--苍穹03:26 2007年3月25日 (UTC)
  • (!)意见,来源请求:“板球是该市最流行的运动”“足球是该市在雨季第二受欢迎的运动”“世界杯足球赛是孟买收视率最高的事件之一。”“孟买还进行橄榄球比赛,是印度极少进行此项运动的城市之一。”“大部分居民偏爱私立学校”“在孟买最受欢迎的英语报纸是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 “孟买是印度电影的诞生地”“孟买是印度性工作者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在街头还流行一种印地语的一种口语形式孟买腔(Bambaiya)”“孟买有9个广播电台,6个用FM波段广播,3个电台用AM波段广播。”“孟买人的进取心导致了消费的直接增长。”,句子不通顺:“当印度板球队参加重要比赛的数日内,该市几乎在事实上陷入停顿。”,此外希望体育和教育两个部分能各添一张图片。--苍穹03:34 2007年3月25日 (UTC)
    • (:)回应﹕“孟买是印度电影的诞生地”“孟买是印度性工作者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也已经列出了资料来源。其他地方比较难找,我已经修改了表述的方法。Timothy 15:47 2007年3月27日 (UTC)
  • (!)意见,标点符号应用全形。现在文章中有部分半形括号。还有,为什么“商业周刊”“孟买腔(Bambaiya)”之类的字要用斜体?有点妨碍阅读。--苍穹03:38 2007年3月25日 (UTC)
  • (!)意见,“市区的电力由公营的BEST负责供应”“最大的电话服务商是邦立的MTNL”,BEST、MTNL是什么?可以写出全名吗?--苍穹03:41 2007年3月25日 (UTC)
  • (!)意见——排版要改善。--Quarty 04:06 2007年3月25日 (UTC)
    • (:)回应:已经进行了改善。--Timothy 05:41 2007年3月25日 (UTC)
  • (!)意见--究竟孟买是有6个还是7个友好城市?请留意数目和列出的城市。--恶德神父 15:19 2007年3月25日 (UTC)
    • (:)回应:英文版与德文版的说法有矛盾,而支持德文版的说法的语言版本较多,如西班牙文版,其他版本资料都不全,我还是暂时决定采取德文版的说法。Timothy 22:50 2007年3月25日 (UTC)
      • (:)回应﹕哈……这个局势令我很难做嘛……||||||--恶德神父 08:41 2007年3月26日 (UTC)
        • (:)回应﹕有关城市官方网站(孟买、柏林、伦敦、斯图加特)均缺乏相关资料,能够确定的只有洛杉矶[6]。在这种情况下,我看只能这样表述了:“孟买的友好城市有美国洛杉矶[7]等。”或者干脆删除算了,因为看来这个问题对孟买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Timothy 15:47 2007年3月27日 (UTC)
找到了参考资料,所以加入了“横滨”--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9:36 2007年3月28日 (UTC)
  1. 有一些笔误,例如人口12.883.645不能用点。
  2. 来源能不能不要局限于全文翻译自英文版,如果一定要全文翻译,该文也有些问题,包括1>不少的漏译,2>一些汉语表述不当。例如该市是印度印地语影视业的大本营,被称为宝莱坞。会被理解成该市...被称为宝莱坞。3>有一些专业术语翻译错误。下面主要是媒介一节的问题:
  3. 一些重要的信息漏译包括"Satellite television (DTH) has yet to gain mass acceptance, due to high installation costs."......
  4. Popular English newspapers-在孟买最重要的英语报纸popular这里并没有强调"最重要"。
  5. 陆地台正确的汉语名词是"地面频道"(就是电视机可以直接接收的例如cctv1,区别于卫星频道和有线频道),我google了一下”陆地台”根本没人用过。
  6. cable networks -电缆网除了新加坡,中国台湾都是用有线电视网
  7. and a majority of them are produced to cater to the city's polyglot populace-其中大多数制作为迎合该市通晓数种语言的平民汉语不通,应该把“制作”放到句后变成“而制作的”,而且“平民”虽然是金山词霸的首选,但这个词在这里并不合适,这里并没有强调“平民”这个意思,而只是大众,民众的意思。
  8. Zee Marathi, DD Sahyadri, Zee TV, Star plus and news channels are popular.-Zee电视台、星光电视台也广受欢迎。有漏译;原意里并没有“也“的意思。这里只是列举了有线电视网里比较受欢迎的频道包括Zee Marathi, DD Sahyadri, Zee TV, Star plus这四个频道和一些新闻频道。其实这几个频道直接用英语就行了,如果要翻成中文,也一定要带上英文。例如star plus翻成星光电视台就多此一举,它是星空传媒在印度的频道之一,类似于中国的星空卫视。而DD Sahyadri则是印度国家电视台的一个频道。
  9. metropolis is also the hub of many inter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s,-大都会区还有许多跨国媒体公司的网络中心hub可能又是被金山词霸给误导了,这里并不是“网络中心”的意思,而就是总部和中心的意思。后面一句“with many news channels and print publications having a major presence.”没译
  10. There are nine radio stations in Mumbai, with six broadcasting on the FM band, and three All India Radio stations broadcasting on the AM band.-孟买有9个广播电台,6个用FM波段广播,3个电台用AM波段广播。漏译了那3个中波频道都是全印广播电台(印度国家电台)的频道。
  11. 在其他章节看到的问题,例如"并且使用英语作为教育媒介"应该翻作“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12. All private schools are affiliated either to the Maharashtra State SSC board, or the all-India Indian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ICSE) and Central Board for Secondary Education (CBSE) boards.-所有私立学校都与马哈拉施特拉邦中学证书部(SSC)、或全印度印度中等教育证书(ICSE)和中央中等教育部(CBSE)有关。这句话翻得很不好,不过也很难翻。但是“有关”翻错了,原意是所有的私立学校都归属/从属于/联合采用两(还是三个?)个委员会中的一个的(教育系统),加入其中的任何一个系统,就用该委员会的教材与教学计划,并参加相应的考试。至于具体的内容我也不确定,但我大概会这么翻:“所有私立学校都归属两个教育委员会的学校系统中的一个,一是马邦中等教育(认证)委员会,二是全印ICSE(印度中等教育认证)和CBSE(中央中等教育)管理委员会。”
  13. 对与ICSE和CBSE 相关学校的需求特别高,它们都是由修女院或耶稣会所开办。-Demand is especially high for ICSE and CBSE affiliated schools, and those run by convents or the Jesuits. 这句话照我理解翻错了。这里是两类学校的需求特别大,一类是ICSE与CBSE系统的学校,一类是修女院或耶稣会所办的学校,而不是修女院或耶稣会所办的ICSE与CBSE系统的学校。
  14. 先写这么多了。Efm 15:07 2007年3月29日 (UTC)
    • (:)回应:多谢指正,说明你看得很认真。媒体这部分确实是我很不熟悉的内容——我看电视真的很少,见笑了。不过“教育媒介”这样的说法我们也经常用的。还有我理解委员会应该是三个而不是两个,只是在这里要强调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机构,一类是属于中央机构。后面说到,它们受欢迎的程度也不一样。Timothy 03:50 2007年3月30日 (UTC)
  • 地图可译成中文吗?—Quarty 15:29 2007年4月6日 (UTC)

2月14日

17支持→特色条目--出木杉 04:29 2007年2月28日 (UTC)

  • 经过实地到吴哥窟考察,摄影,参考法国远东学院吴哥古迹修复专家Maurice Gl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以及英文版特色条目Angkor Wat, 并加入上述文献所无的中国宋、元古籍《诸蕃志》、《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相关内容编写。请与英文版特色条目en:Angkor Wat比较内容和图片,不吝指正。 自荐---三十年河东 20:32 2007年2月14日 (UTC)。

支持

反对

  • (-)反对,很抱歉提出反对,但是图片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请考虑移动部分图片到共享资源,只留下最精采的几张图片;或著,另开一节图片;或其他解决办法),光把图片全部移到右边没办法解决问题,反而使无意义的空白处变得很大。--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2:52 2007年2月22日 (UTC)已做出修正--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2:46 2007年2月23日 (UTC)
    • 不同意。吴哥建筑相当复杂,必须靠很多图片说明。放在共享资源更不是办法,上百张图片,没有针对性,读者找不到的。有些图片可以不要,例如你不知何故特意放大的叠涩拱图,放在叠涩拱条。因有事出门,还没更改,故出现大空白也--三十年河东 15:00 2007年2月22日 (UTC)

意见

  • 第一段用字明显不中立,另外“大吴哥(Angkor Thom)又名百塔城在吴哥窟北约2公里处,由阇耶跋摩三世(850年—877年)开始建造,到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Ⅶ,在位1181年—1219年)完成。阇耶跋摩七世改奉大乘佛教为国教,在大吴哥城中心建造大乘佛教佛寺-巴云寺”一段似乎偏离主题,不宜出现在首段。--Quarty 10:02 2007年2月15日 (UTC)
    • (:)回应——将登峰造极改为顶峰较客观,因为公认吴哥古迹中其他建筑都不如他规模大而宏伟,这也是吴哥窟上柬埔寨国旗的原因。 将"全人类遗产"改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吴哥移动到地理节较妥,并加入吴哥窟周围一些古迹,说明周围环境--三十年河东 13:59 2007年2月15日 (UTC)
  • 注释中有些不明了:“Glaize p. 63”?“。Freeman and Jacques p. 50 ”?还有“Tamura and Isizawa: Along The Royal Roads to Angkor ISBN 0834804727 ”不符合参考资料格式。--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4:18 2007年2月16日 (UTC)
        • (:)回应——Maurice Glaize:The Angkor Monuments 第63页
    • Freeman Michael and Jacques Claude Ancient Angkor, River Books, 1999,第50页 ISBN 0-8348-0426-3.
    • Tamura and Isizawa: Along The Royal Roads to Angkor,Weatherhill,2005,New York 第7页。 ISBN 0834804727 --三十年河东 11:59 2007年2月16日 (UTC)
  • 未在句号内的注解请移动至正确位置。以及“毗湿奴。[17]。各回廊的每个基点上”这个情形。--RalfX) 13:28 2007年2月16日 (UTC)
    • (:)回应——RalfX 兄多谢指正。--三十年河东 16:38 2007年2月16日 (UTC)。
  • 请问一下,那张“吴哥窟寺平面图”里的enclosure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我想帮它做个中文版。Bstlee 15:31 2007年2月16日 (UTC)
  • “Charles Emile Bouillevaux: Voyage en Indochine 1848-1856, L'Annam et le Cambodge。”“Henri Mouhot:Voyage dans les royaumes de Siam, de Cambodge, de Laos。”这两条注释,如果是书的话,希望能加ISBN(如果可能)。
    • (:)回应——Henri Mouhot Voyage dans les royaumes de Siam, de Cambodge, de Laos一书有1999年翻印本 ISBN 2880862426--三十年河东 16:52 2007年2月16日 (UTC)。
  • 我认为应该把“建筑特征”与“建筑材料”合并成为一节“建筑”,这样似乎较有条理。--Quarty 03:07 2007年2月19日 (UTC)
    • (:)回应——多谢Quarty|兄提醒,合并后更紧凑些--三十年河东 18:50 2007年2月19日 (UTC)。
  • (!)意见,#布局一段的图片太多了,我在IE6下看得十分痛苦(内文被两边图片包夹,形状歪七扭八,无意义的空白处变得很多),希望能改善。--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3:22 2007年2月22日 (UTC)
    • (:)回应——我想这与浏览器无关,而是显示分辨率的问题,我建议另开一节“画廊”放图。--Quarty 13:30 2007年2月22日 (UTC)
      • Quarty兄的画廊建议是个好主意---三十年河东 15:44 2007年2月22日 (UTC)。
  • (!)意见,希望将“图片”一节的相片移至维基共享,百科条目不应该是一个图片库。--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2:21 2007年2月25日 (UTC)
    • 长夜无风兄,图片一节是参考Quarty兄的意见而立,曾考虑留在共享资源,(这里的图片本来就在

共享资源),但有很大的问题 :原注是英文,德文怎么办 ?例如,考量了一番认为用"gallery"的好处是可以加中文说明。此外共享资源

有一百多图,很多与吴哥窟无关,用“gallery”可以精选。--三十年河东 12:05 2007年2月25日 (UTC).

      • 原注是英文,德文的话,可以同时加上中文。使用{{zh|xxx}}.commons本来就是多语言共存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31 2007年2月26日 (UTC)
    • (:)回应——在commons:category:Angkor 下另立子类category:Angkor Wat,稍后将其中照片另加中文说明. Angkor 有1000 个遗址, Angkor Wat只其中之一--三十年河东 12:06 2007年2月26日 (UTC).

2月12日

16支持,6反对→特色条目--出木杉 01:47 2007年2月26日 (UTC)

该条目编辑次数居所有条目第十二位,其内容可以说比香港地铁更加全面,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优良条目而已。--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0:56 2007年2月12日 (UTC)

支持

  • (+)支持,若能加强引言部分,更臻精采。--winertai 06:34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Jason22(请留言) 06:59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Iflwlou 10:37 2007年2月12日 (UTC)
  • 推荐人差点忘了(+)支持--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2:33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虽然我不是台北出生,但身为台北市民,可以体会台北捷运的好与方便。或许捷运经过了许多风风雨雨,但现在仍然是台北人不可或缺的一种便捷工具。在此我投支持票,以上意见,谢谢。--约翰哈博克 02:28 2007年2月13日 (UTC)
  • (+)支持--T.A 白河(Talk - Mail) 03:25 2007年2月13日 (UTC)
  • (+)支持,内容丰富,值得成为特色。但条理有点乱。--信陵使 06:34 2007年2月13日 (UTC)
  • 维基的铁道迷们都很厉害啊--Ak48 08:12 2007年2月16日 (UTC)(+)支持,顶`````
  • (+)支持--by--阿佳暂时不啰唆! 09:43 2007年2月16日 (UTC)
  • (+)支持--Jiahwang 17:14 2007年2月19日 (UTC)
  • (+)支持:一定有改进的空间,但空间已不大,资料也可说是十分详尽了。 --王者之王 Chaplin (我的对话页,要留下讯息请进) 13:48 2007年2月20日 (UTC)
  • (+)支持,内容丰富--三十年河东 16:44 2007年2月20日 (UTC)。
  • (+)支持--Danny.umd(对话页) 14:44 2007年2月21日 (UTC)
  • (+)支持小胡子 -(对话) 14:32 2007年2月23日 (UTC)
  • (+)支持,--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03:02 2007年2月25日 (UTC)
  • (+)支持!--dbslikacheung 08:40 2007年2月25日 (UTC)

反对

  • (-)反对,历史部分不完整,缺乏前几年的“掀头皮事件”等与电扶梯安全相关的事件。该系列的事件引起媒体对台北捷运电扶梯安全相当高的关注,也有很多报导,也促使台北捷运公司改进了相关措施。增加此部分后就没什么太大问题。--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1:19 2007年2月12日 (UTC)
    • 跳铁轨死掉的事情、近几个月在大型转运站加设月台门的措施、车厢变化设计、区域性特色关门铃声都未提及--Droxiang 19:49 2007年2月14日 (UTC)
  • (-)反对,内容象个资料库,而不象百科条目。--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9:43 2007年2月14日 (UTC)
  • 在上述意见改善前(-)反对。此外章节混乱需要改善。比方说重要的历史一节应该放置前头;该节的“初期路网”与“路线通车时间表”适合和路线一节整合;其他一节的“三角线”叙述过少等。整体上条理不彰。--RalfX) 12:25 2007年2月14日 (UTC)
  • (-)反对,内容过于松散,只是资料堆砌,缺少综合性的叙述,同意Droxiang、长夜无风的意见。另外,有关台北捷运的土木工程方面的特色、影响也没有提及,例如隧道通风一类。请参考scholar:台北捷运上的文献,与条目相对比,还有很多内容不足。而且,安全问题说得也较少,尤其是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2 2007年2月15日 (UTC)
  • (-)反对。同书生的意见。--Alexcn 13:28 2007年2月16日 (UTC)
  • (-)反对——同上意见,而且“其他”一节相当混乱。--Quarty 13:40 2007年2月22日 (UTC)

意见

  • (!)意见,暂时中立,但建议先将咨询与意见服务一栏删除,因为维基百科不是黄页。--费勒姆 费话连篇 10:26 2007年2月14日 (UTC)
  • (!)意见,我找到一篇综述性论文《台北市捷运工程之回顾》,可能有参考价值--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51 2007年2月15日 (UTC)
  • (!)意见好像这方面的条目对土木工程的部分都没有详细的介绍。我也觉得应该提到,不过如果特别写成一节可能会容易和其他的条目或章节重复,建议写在历史里就可以了。Bstlee 08:28 2007年2月16日 (UTC)

16支持,1反对→特色条目--出木杉 01:36 2007年2月26日 (UTC)

该条目新近刚刚成为优良条目。但从其内容而言,已经比日文版更加丰富,希望该条目可以成为第一个动漫类的特色条目。(在优良条目评选过程中获得了十票的高票)。--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0:56 2007年2月12日 (UTC)

支持

  • (+)支持:ドラえもん是陪伴六、七年级生的好朋友,作者的想像力丰富,让很多人的梦想能够“实现”,是个非常不错的作品。在此我投“支持”票,以上建议,谢谢。--约翰哈博克 02:13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不是只有六、七年级,在下五年级生也是看着他一起长大的喔。--by--阿佳暂时不啰唆! 07:58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Iflwlou 10:37 2007年2月12日 (UTC)
  • 差点忘了(+)支持--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0:42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香港三大fan site同被国际影业有限公司去信要求删图,把这推为特色条目,看看他们会否去信Wikipedia总部要求删图。同时内容是否应加上这事?--爱执漏的人 11:20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内容丰富有条理,注释也很符合规范。向你学习!--信陵使 10:37 2007年2月13日 (UTC)
  • (+)支持--T.A 白河(Talk - Mail) 02:30 2007年2月14日 (UTC)
  • (+)支持--WiDE 02:17 2007年2月15日 (UTC)
  • 个人以为已达可(+)支持的程度。--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6:26 2007年2月15日 (UTC)
  • (+)支持--内容丰富,最近听说有些台湾国中生不相信老师小时候看过多拉A梦(加上意见后的签名Bstlee 15:37 2007年2月16日 (UTC))
  • (+)支持,内容丰富--三十年河东 02:48 2007年2月19日 (UTC).
  • (+)支持Andychay2 14:24 2007年2月19日 (UTC)
  • (+)支持--台湾少年 Taiwan Junior >>>(Talkin' ?!) 19:45 2007年2月19日 (UTC)
  • (+)支持--Danny.umd(对话页) 14:48 2007年2月21日 (UTC)
  • (+)支持小胡子 -(对话) 14:31 2007年2月23日 (UTC)
  • (+)支持--dbslikacheung 08:44 2007年2月25日 (UTC)

反对

  • 暂时(-)反对,见下。--Quarty 10:33 2007年2月12日 (UTC)
  • (-)反对:理由在意见区。--RalfX) 13:07 2007年2月12日 (UTC)
  • (-)反对,不行,香港国际影业迫害民间叮当网站事件竟然忽略了,另外叮当还有很多科学系列作品没有列出到呀。Za 15:02 2007年2月13日 (UTC)
↑该用户不符合资格,投票者必须在本讨论发起时已为自动确认用户,所以投票无效,但意见仍可供参考。
    • (:)回应,版权问题不能说是迫害!而且不是忽略,条目中已有说明。这种侵害版权事件不宜扩大说明内容,因为目前条目中的部分内容在基本上都是违反日本著作权法的资料。我们在修正这条目时也尽量将这些范围都改过来,但是还是不免会有部分资料是无可避免的地方,所以能不提及就不会提,以免到时争议扩大,这个条目被迫要撤除。另外,请明确说明还有很多科学系列没列出是指哪些部分?以求改善,谢谢您的宝贵意见。--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5:31 2007年2月13日 (UTC)
    • 补充,但愿您所说的科学系列没列出部分不是盗版部分,我知道在香港以及台湾有许多是正式原版所没有的内容,如果是那些,那是不能算在这个条目之中的,因为那些并非实质的哆啦A梦内容。--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5:36 2007年2月13日 (UTC)
  • (-)反对,1. 文中使用的多个图片可能存在侵权疑虑。2. 还是一个未完结的作品,因此内容可能经常会发生变化。3. 动画为什么只有日本和大中华地区的介绍,其他国家没有吗?4. “负面评价”部分缺少参考资料--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21 2007年2月14日 (UTC)
    • 45卷本及PLUS随着藤子老师的去世已经宣告结束,目前更新的仅仅是大长篇部分。所以,那个未完结模版应该挂在大长篇段落,而不是全文。况且,以编辑人对哆啦A梦的关注程度,做到大长篇即时更新绝对无任何问题。动画版本的播放情况,在电视动画条目中有叙述,海外一节中也有叙述。而如果如果有人精通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等语言,欢迎从外文条目中翻译过来。图片的问题,我只能告诉你,邮票和时代杂志的图片可以凭借合理使用过关;海底世界因为不是以哆啦A梦为单一对象,也没有问题。其他的都在日文版与英文版有对应图片。而且,图片大不了全部删除,没有硬性规定特色条目必须带图。负面评价段落系完全翻译自日文版。--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3:31 2007年2月14日 (UTC)
    • (:)回应,哆啦A梦是个日本的重要作品,没理由要去仔细叙述与这个条目无关的其他国家动画。目前内容动画基本上是与这条目分开来的,我们加入主要著作国家的相关资料以及因为我们是中文维基所以加入大中华资料并无不妥。所有评价部分全是我编写,不过我已经将资料来源加入。未完结是指作品尚在发售,如果您曾经仔细阅读条目以及条目的讨论内容,相信您应该要理解这个作品每一本书籍的出版都是一个段落,如果发生了变化就不叫作哆啦A梦。--by--阿佳暂时不啰唆! 04:07 2007年2月14日 (UTC)
      • 请参考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维基百科是一个国际协作计划,因此我们有各个语言的维基百科全书。要留意它们是按语言来区分,而不是国家或地域。”如果我“试着把自己是某地人的身份抽离,把一切“常识”抛开,并想象自己对该题目一窍不通,从多角度用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文字”,我认为条目根本“无法”令我了解哆啦A梦在除日本及大中华地区流行的情况。--Quarty 09:28 2007年2月14日 (UTC)
    • 这也奇怪,看看另外一个特色条目奥司他韦,怎么只写了大中华地区、东南亚和日本呢?难道说奥司他韦就只在这些地方掀起风波?如果这样看,各个国家都要有篇幅的话,好,我看特色条目全都撤消好了:威廉·巴特勒·叶芝,光写其在英国,没写他在外国的作品影响,撤!长沙市,只列个友好列表,没写具体活动,不够仔细,撤!布袋戏粤剧,没写海外巡演,撤!中国历史,流水帐一篇,大中华本位,缺乏海外研究,没写中国历史对外国影响,撤!罗马帝国,没写其对西方的深远影响和与中国汉朝的交往,撤!利物浦足球俱乐部,没写海外的球迷,撤!类似的条目太多了,都不够“世界观”“全球化”,都“太本土”,统统不合格,统统都要撤,为了维基的品质,全部给我撤,好不好?--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45 2007年2月14日 (UTC)
    • 唉!说句题外话,我越来越能感受到之前那几位被大家封杀的贡献者的心态了,也越来越了解中文的特色为何始终比不上美国跟日本。针对书生所说,我确实赞同他说的‘侵权疑虑’是值得可议,针对这项,今天也已经跟朝日电视取得联系,并且得到朝日电视台对著作权一项的说明[8],欢迎懂日文的人前去观看,并且注意“引用”部分的免责,那页面已经说明引用免责中只要是处于公正的报道、批评、研究或其他附属正当的行为。明天我会继续向新锐动画株式会社讨论相关细节,后续再向小学馆取得联系取得漫画方面的著作权利。--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0:15 2007年2月14日 (UTC)
      • 附注:那个著作权说明虽然出自朝日电视台的网页,但是那是日本有关著作权法的一项内容,任何日本相关的著作权问题都能适用。并且请注意维基本来就是一个以公正客观的态度来报导与说明一个条目,所以合理史用在这里是可以行得通的。--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0:21 2007年2月14日 (UTC)
    • 不过我始终无法认同小个条目需要去将世界全球的资料都收集来编辑,要这样说,就如左图兄所言,其他的特色有绝大部分都应该删除,这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我住在日本跟台湾,我能知道的情报就是日文跟中文,维基同样是不允许自创的原则,难道要自己去创造出世界全球的内容出来吗?试问,哪些条目都能让您了解世界全球的评论与看法?请提出来让我仔细参详好好研究。哆啦A梦是我加入中文维基一个多月来第一次享受到与大家共同创作的乐趣,能不能得到特色对我而言其实并非很重要,但是我只希望这些共创的日子不要白废,尽力能有个好成绩单就感到欣慰,看到批评的问题其实原本应该很高兴,同时也致力来克服与改善,但是如果要批评到其他条目没做好影响这个条目,或是没世界各地资料影响这跟世界本身是无关的条目时,心中只有很深切的‘失望’两字能形容。--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0:15 2007年2月14日 (UTC)
      • 我想左图右史和阿佳需要认清一点:哆啦A梦是日本的作品,站在这个角度来说,大中华地区算是外国。一个人或一件事在本土的影响力比在外国的大,这是无容置疑的。除非哆啦A梦在大中华地区的影响力远比在其他“外国”的大,否则我看不到如此大篇幅写大中华地区情况的理由。--Quarty 10:22 2007年2月14日 (UTC)
      • (:)回应,有关这一点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您,没错!大中华地区确实比起其他地区的影响力还大,光是以日文条目有提到香港与台湾的情事以及许多相关网站也有这个现象就能证明。而且,我还能跟您说个亲身经验,那就是我小学时在台湾很多都能知道有机器猫小叮当,可是当时在日本我却很少能从大家口中得知ドラえもん!那是1975年左右的年代。--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0:37 2007年2月14日 (UTC)
    • 这我可不知道,但也无法从条目中得知,我想有必要建立章节说明哆啦A梦在各地的影响吧。但文中的“哆啦A梦在越南和印尼大受欢迎,以致于当地孩童认为日本是未来之国”可使我认为哆啦A梦在这些地方也有相当影响力。--Quarty 10:49 2007年2月14日 (UTC)
      • (:)回应,说真的,那段也是我做的,不过我当时曾考虑删除那段,因为那是日文维基翻译过来,但是我却找不到相关资料,而早期大中华地区确实是比起其他地区还盛行。不过如果您们认为这些反而影响对全球其他的比例悬殊,我想应该可以删除这些部分无妨,因为跟条目本身的诉求并无太大影响。--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0:54 2007年2月14日 (UTC)
  • 真奇怪,怎么又要我们回到本土路线了?不写外国了?也好,我们立刻把大中华地区的段落删除,光写日本,很符合世界观是吗?另外,我看了半天,也没发现说该文叙述大中华地区的篇幅比日本更多。--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0:28 2007年2月14日 (UTC)
    • 请先冷静下来。首先我没有认为不应该写外国的情况,也没有说过“该文叙述大中华地区的篇幅比日本更多”。我只是质疑本条目过于偏重大中华地区,而忽略其他外国的情况,似乎不甚合理。--Quarty 10:39 2007年2月14日 (UTC)
    • (:)回应,刚刚再去仔细看过一遍条目内容,我忽然想到是否我们将文中特别明列出来的中国、香港、台湾方面的资讯移除会比较好呢?因为有那样的内容很容易产生让人感觉大中华的地域性过重。如果反而将那些缩短不要去明列,跟其他国家、地区的说明一样,那应该就不会产生特别重于某些地区性比例过重的错觉。那些段落其实是我们着手修改之前就有的部分,因为本文内已经几乎将原有的内容都替换过了,如果那些部分再移除,那可以说完全都推翻前任编辑者的内容了!可否请书生与Quarty给些意见?--by--阿佳暂时不啰唆! 20:15 2007年2月14日 (UTC)
      • 同意阿佳的建议--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09 2007年2月15日 (UTC)
      • 我认为译名和日本以外的哆啦A梦两节须保留,其余的可以移除,或移动到新条目。--Quarty 08:25 2007年2月15日 (UTC)
      • (:)回应,非常感谢两位的宝贵意见,我已经将相关部分都照各位意见做过调整了,请查看是否还有疏漏之处。刚刚自己再仔细的从头到尾看了一下,忽然发现现在条目的状况几乎全部改写了以往版本!这样一删再一修似乎我做的内容都超过90%,实在非我原本所愿,条目状况已超出我当时答应一起制作的范围了。所以目前内容在今后可能会有其他人编辑者不满意,那我也没办法了。至于书生最后一个问题在于那两张有争议的图片,我想那应该可以确定有侵权嫌疑,那两张图片不是朝日电视台的动画范围而是属于小学馆方面,尤其那张时代杂志的图片,在原网站亦有说明那是小学馆授权给时代杂志的特别图片,朝日电视台他们的相关人员也无法给予正面的答复确定是否侵权,不过小学馆的著作权范围限制的比朝日还要严格,我想如果有其他人也认为是侵权那就将那两张图去掉吧,相信不中举的秀才在上方也说过,他应该不会介意,而且有无那两张图实际上并不影响特色的规范。--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5:25 2007年2月15日 (UTC)
        • (:)回应,目前书生最后一个未解决问题也已经改善完毕,除了书生认为具有争议的两张图片已经删除了以外,还有一张英文维基上有,但是我查询小学馆著作权规定那是属于违反与侵权的图片也卸下了。所以到目前的状况,书生您所有的反对理由应该都已经改善完毕,烦请您再次查看,是否还有不足的部分?谢谢您!--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6:39 2007年2月16日 (UTC)
  • (-)反对(=)中立总觉得此条目离特色条目仍然有一段距离,但是开始逐渐修正,再修改不足的部分可支持。--费勒姆 费话连篇 09:09 2007年2月16日 (UTC)
    • 请详述反对理由,否则编辑者无法做出相应的修改。--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9:12 2007年2月16日 (UTC)
      • 这种理由,比上面那些虽然不专业,但好歹还具体指出的理由还要让人气愤。如果这样,那特色条目以后干脆不要选了。--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16 2007年2月16日 (UTC)
        • 算了,别人有别人一定要为反对而反对的理由,反正维基百科并没有规定不允许无条件反对。别为这种人的行为感到气愤了,大过年的划不来。--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6:39 2007年2月16日 (UTC)
          • 我想也许因为之前还没有动漫的条目成为特色,所以大家对于动漫的特色条目应该要如何还没有个比较清楚的概念想法(尤其动漫又是属于传统百科没有收录的范围),可能会觉得好像跟其他类型的特色条目长得不太一样,但又说不出问题在那里,所以比较会出现这样不明确的意见想法。相信等这次经过讨论改进破关成功后,下次其他类似主题条目的情况应该就会比较好了。另外我觉得相较而言,动漫条目在参考资料相关研究比较缺乏的情形下,的确是更难写好的。--ffaarr (talk) 05:22 2007年2月17日 (UTC)
            • 不过这个条目并不是主要说明动画的条目啊!动画已经另外名立一个条目了,哆啦A梦就只针对这个作品而已。--by--阿佳暂时不啰唆! 05:26 2007年2月17日 (UTC)
    • 抱歉我打错字了,本来是是要写“动漫”写成“动画”了。我的意思是哆啦A梦这一类的条目因为在中文维基是开创性的,所以可能会遇上比较多的困难,不过将对后来类似条目的有很大的助益和指标性作用--ffaarr (talk) 06:28 2007年2月17日 (UTC)

意见

  • 几点建议:
    • 一些章节只有列表;
    • 5.2“单行本”一节需要清理;
    • “声优”一节的列表较为次要,可考虑开新条目;
    • 一些注释的标示方法需要改进;
    • “哆啦A梦文库”与“虚幻的电视企划案”两节重要性成疑,可考虑合并到其他章节。--Quarty 10:32 2007年2月12日 (UTC)
      • 有关列表的问题,原因是该条目的相关内容用文字叙述会显得很罗嗦,而且效果不好,列表是最简单的方式。事实上除了“书籍出版(日本)”一节外,其它都不是只有列表。单行本一节基本上书名也都翻译了,不清楚要如何清理呢?声优我认为应该保留,一部好的动画片中声优是灵魂人物,缺少了好的声优对作品影响很大,特别是象***大山羡代这样的声优。注释标注请具体注明。而文库非常重要,万万不可合并。虚拟电视企划案是翻译自日文相同段落。既然日文这么做了,中文这么做应该不会有问题。--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0:42 2007年2月12日 (UTC)
        • 那些章节是不是单纯使用列表就足以概括读者认为重要的资讯?我认为不然。例如“书籍”和“电视动画与电影播放”两节可以补充一下某些重要作品的影响、读者或观众的反应等。关于声优一节,我认为可以移动冗长的列表至哆啦A梦声优列表条目。我收回对“哆啦A梦文库”的意见,但“虚幻的电视企划案”一节我则仍未看出保留的理由,我想单从“日文版有相同段落”未能彰显其重性吧。“单行本”一节和注释的问题我试著自己动手改进。--Quarty 11:05 2007年2月12日 (UTC)
      • “哆啦A梦文库”与“虚幻的电视企划案”这两个章节都是我翻译的,为何重要在此说明一下。“哆啦A梦文库”其实算是个纪念哆啦A梦这个作者所设立的,作者的故乡是个乡下,高冈车站在都市计划中会将哆啦A梦给考量进去主要也是因为这里是作者的故乡。所以反过来说,是因为有哆啦A梦才会有这个计划案,也是因为哆啦A梦这个作品这么值得纪念,所以成为这个车站的主要特色之一,这绝对不能与哆啦A梦这个条目分离。当然,如果有人写高冈市高冈车站可以附带将这件事情加进去无妨。另外,“虚幻的电视企划案”要以年代的角度来看,那个年代的动画其实非常有限,而在那个企划案说明了作者很早就希望哆啦A梦可以真正的成为动画,而且也很早就在进行,哆啦A梦这个条目不但是要说明一套漫画,更重要的还是他是持续了三十多年的一套趣味的科幻卡通。所以这个章节是有关道作者对这个作品的一个渴望与实际行动的依据,也不能在哆啦A梦中省略。--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1:10 2007年2月12日 (UTC)
      • 再来,注释的标示方法除了第一项与第十一项不是我做的以外,其他都是我做的,因为我对这种方式的应用还是新手,不知道是否可以教您有什么地方不适合?或是如何改善较好?感激不尽!--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1:10 2007年2月12日 (UTC)
      • 5.2“单行本”的部分确实有比点乱的感觉,但是这套漫画真的版本太多,各地所出资料的也很难有系列的整理,而且列表出来又不太合适,或许可能再考虑想办法整理一下这一段。感谢您的建议!--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1:10 2007年2月12日 (UTC)
      • “声优”这部分就如上面所述,哆啦A梦这个作品不但只是一套漫画,而且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动画作品,这么长时间的播放,其实也些声优也已经归隐或是辞世了,而让这个动画这么有特色,那些声优的功劳绝不可灭,也同时为了哆啦A梦这个条目,他们是绝对有必要写进去的。--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1:10 2007年2月12日 (UTC)
    • 那么我想“虚幻的电视企划案”可以合并到“历史概要与背景”吧,另外中文里有“企划”一词吗?我说的注释问题是文中夹杂外部链接,现在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至于“声优”一节的列表,可以开新条目,在主条目中则可讲述几个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其实“书籍”和“动画”也可以这样做,那条目才不致过于冗长、锁碎。--Quarty 12:49 2007年2月12日 (UTC)
      • (:)回应,有关“虚幻的电视企划案”可以合并到“历史概要与背景”部分我已经修正,同时我会再稍微修改一些资料进去补充。至于中文确实是有“企划”一词,制作企划书是我主要工作之一,您可以利用各大搜索引擎找找看相关中文的资讯,或是您可以参考这个中文国语辞典。声优都是处于幕后,资料非常难找,加上这又是包括大陆、日本、香港、台湾各地不同系统,即使找到是否足够另立一个条目也很难说。至于声优以及动画部分下方也有其他意见,先完整汇整后一并再报告。有您的加持修改,果然更增色不少,希望您如果有时间能够继续协助这个条目,感谢您。--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3:32 2007年2月12日 (UTC)
      • 有关Quarty的意见也都改善整理如下:
        1. 章节只有列表这部分已经改善,请查核是否尚有不妥之处。
        2. 5.2“单行本”一节这部分变成6.2,也已经利用表格化整理以利观看,应该不会再有紊乱的现象,请查核是否尚有不妥之处。
        3. “声优”一节的列表已经简化只单纯说明原作部分,并且加强了原作中主要人物的贡献资料,其它部分都转移到动画条目,请查核是否尚有不妥之处。
        4. 一些注释的标示方法部分已承您大力修改,我也将某些解释在章节内文中的注释转移整理过,请查核是否尚有不妥之处。
        5. “虚幻的电视企划案”已经照您所说转到比较适合章节中说明,请查核是否尚有不妥之处。

这些还烦劳Quarty您再度评估,感谢您!--by--阿佳暂时不啰唆! 21:16 2007年2月16日 (UTC)

  • 反对理由与建议:
    1. 缺乏电视动画内容。日文版用了日本电视台朝日电视台2个条目论述,但中文版尚无详细内容。从有动画至今已超过30年,介绍哆啦A梦时必不能缺少动画的内容,现时点要作为特色条目还言之过早。
    2. 声优部分内容薄弱。只述及了香港配音员,而没有解说主要日本声优大山羡代(等人)对哆啦A梦所造成的影响(请参见声优条目)。比较简单的改善方法是撷取声优条目里的内容作润饰。另建议当动画条目建立后将声优一节移动。--RalfX) 13:08 2007年2月12日 (UTC)
    • 动画条目没有建立,难道是这个条目的过错?当然,我会尽快建立。至于声优,已经有大山羡代条目,不应该堆积在主条目。也更应该在动画条目中详细叙述。--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3:15 2007年2月12日 (UTC)
    • (:)回应,第1项,虽然个人认为这个反对理由有点与哆啦A梦这个条目本身无关,不过确实也算是哆啦A梦的一个重要条目,所以已建立哆啦A梦 (电视动画),这几天会继续翻译与更新哆啦A梦 (电视动画),不过我个人的时间有限,希望喜爱哆啦A梦的有心人也都能帮忙投入一起参与,感激不尽。--by--阿佳暂时不啰唆! 00:11 2007年2月13日 (UTC)
    • 在漫画与动画都是阐述哆啦A梦不可或缺的内容,应该视为一体而不是单独只看“哆啦A梦这个条目”。 换个说法,上维基百科的人什么都有,当他看到动画资料微薄却是特色条目的“哆啦A梦”会作何感想,未完成的哆啦A梦真的能够成为维基百科的门面吗?以上留给编者与投票者的各位省思。--RalfX) 07:37 2007年2月13日 (UTC)
      • 不错,哆啦A梦条目需要阐述漫画动画电影等各方面内容。不过,把所有内容都堆积到主条目,那还要哆啦A梦电影作品哆啦A梦 (电视动画)干吗。这个条目,就应该以介绍漫画为主,动画和电影为辅。你可以去看看日文版,几乎都没有有关动画部分的介绍,电影部分也挂了一个分割提案。相比之下中文版已经介绍了动画与电影的概况。如果读者想查找有关动画、哆啦A梦这个角色、大长篇等内容,我们只要象日文版一样在页面上方挂个消歧义就好,而不是象青蛙军曹条目一样统统堆积到主条目去。请注意,这是选特色条目,是选哆啦A梦本身,不是选哆啦A梦族。此外,不要在那里站着讲话不腰痛,自己袖手旁观看别人辛苦,说别人需要反省检讨的人自己却写不出来。我对一些维基人的“不行动主义”感到反感。而且,动画条目现在已经越来越好,你难道要求我们一日就要完成?没有翻译编辑怎么知道编写有多么艰困。况且RalfX本人已经移动了开头表格的动画部分,可见该条目将以漫画为主体。动画条目写得再好或再差,都与哆啦A梦条目本身无关,这不是在选哆啦A梦族。--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1:08 2007年2月14日 (UTC)
        • 说明哆啦A梦时最重要的要件即为漫画电视动画(电影版等都是其次),而提出本评选时漫画内容已有相当着墨但不见动画的详细内容,故提出应该改善建议。正确的条目发展是“哆啦A梦”的动画内容过多时自条目分拆出,但中文版是一开始就不足。另外您完全误会本人的意思,在下从未提及将动画资料堆砌在哆啦A梦主条目上(请回顾),反而希望将哆啦A梦 (电视动画)切割为哆啦A梦 (日本电视台版电视动画)哆啦A梦 (朝日电视台版电视动画),见日文版即可了解其资料与解说详细繁多,两者皆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在,不适合挤在哆啦A梦 (电视动画)一个条目里。本人只论“哆啦A梦”最重要的“漫画”和“电视动画”,当内容完善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最后,请回归主题就事论事,避免节外生枝的言论。--RalfX) 06:28 2007年2月15日 (UTC)
    • 说到本条目的编辑历史,你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之前的版本。或许过去的编辑人是电影迷,当时大长篇部分还占据了相当段落。现在在矫正之下,短篇与电视动画已经大幅度成长。而哆啦A梦中最重要的要件是漫画、动画还是电影,不是你我可决定,只有藤子老师才能决定。不过,电视动画绝大部分都依照漫画本身改编;而大长篇本身有廿四册之多,藤子老师在大长篇上也付诸了相当的心力。因此,武断的将大长篇地位降低非常不恰当。而中文版动画部分不足的问题,你可以去看日文版,他们在哆啦A梦主条目中对动画的介绍几近于无。中文版已经对动画部分进行概况介绍了!至于动画条目本身是否分割,与主条目本身有什么关系?难道将日本电视台部分、朝日电视台部分与日本以外播出情况合在一个条目就不可以?如果你所说的“内容完善”是指哆啦A梦中有关动画的段落,那么请具体指出是哪里缺乏;如果你所说的“内容完善”是指哆啦A梦 (电视动画)这个条目内容不够完善,那么请注意,现在是在选哆啦A梦!--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01 2007年2月15日 (UTC)
      • 重申:我看的是“哆啦A梦”的整体,而您只看到“哆啦A梦”条目。不过理念不合看来说再多也没用,这项就此打住吧。另外在提出反对意见到现在动画部分已有基本规模,本人就不强求了。--RalfX) 08:23 2007年2月16日 (UTC)
    • (:)回应,我想我也说一下为何两家电视台的内容放在一个条目。我会将这件事写在动画条目里,不过既然有人心急我就在这里先说明一下。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电视台对哆啦A梦的转播资料非常有限,如果您有心去查询日本条目的说明内容就可以知道,它里面有很多资料其实根本并无资料来源!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当时日本电视台忽然宣告停播的理由是老板没兴趣。因为原本早期经营并不理想,后段虽然好一点,但是也顶多只是平衡收支。停播之后变卖了所有相关的东西付清原本的支出,其他相关资料碍于法令的关系几乎全部当作废弃物处理。就连当时播放的底片也因为辗转流传而宣告失踪,所以该条目比较可靠的资料只有当时某些工作人员所口述或是当时偷偷保留的些微相关物品。欢迎熟知日文的朋友前往日本电视台这个条目查证我上述所说。而朝日电视台是现在的动画版权拥有者,确实资料不少,我至今尚未将朝日部分完成,也是因为要查证的资料内容很多,一时之间并无法完整齐全,不过我已先将比较主要的资料慢慢编辑进去。不过,这些说明其实根本都跟哆啦A梦这个条目无关,那个条目内容是另外一个条目的问题,等我完成想要提出优良或是特色时,再欢迎批评指教,感谢!同时,我反而搞不清楚RalfX说的两者皆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在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呢?有否相关资料佐证或是网页内容可以参考呢?还请明示以利我编写该条目,否则目前该动画条目我正苦无做证资料中。最后我再说个题外话,日文条目怎么写怎么做我并不赞同中文也事事都要遵随日本,我相信如果有熟知日文以及对日本这个地方都很详细的人,一定也会发现日文条目很多也都是似是而非,不是完全正确。再说,文化以及地域性上都有差异,有些东西在日本很适合,却不见得在中文也一样适用。--by--阿佳暂时不啰唆! 09:39 2007年2月15日 (UTC)
      • 日文条目文献缺乏似乎和发展过程有关,很多条目一开始就没有说明出处。分拆只是个希望,不过编者有自己的理念不会主动去干涉。只是版面结构差太多,想翻译还不知该放哪就是了(笑)。另外本人没说事事遵循日文版,只是有个现成整理好的方式供借镜,至于用不用就是case by case了。--RalfX) 08:23 2007年2月16日 (UTC)
        • (:)回应,我想您那句想翻译还不知该放哪就是了我已经有所感触了!不过那部分我相信应该可以有解决的方式。至于您的第二项意见,日本在声优一节确实有些比较重要的资料,我将在短时间之内想办法加强改善,不过加项在哆啦A梦内应该也不必有太多,主要还是会以与哆啦A梦有关部分做些加强。--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7:38 2007年2月16日 (UTC)
        • 有关声优部分我已经做了修改,直接加强了大山羡代的诠释内容,虽然资料有限,不过相信已经将该员最主要的风格写入,还烦劳您再度协助检视看看是否还有不好的地方。非常感谢您宝贵的意见与协助。--by--阿佳暂时不啰唆! 20:19 2007年2月16日 (UTC)
          • 稍微略修了一点。另取消了反对意见。--RalfX) 03:43 2007年2月19日 (UTC)

*暂时保持(=)中立,意见同上。--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9:46 2007年2月13日 (UTC)

  • (!)意见:想请问一下,为什么其它语言连结会有三个日本语呢?其中两个连结到日文维基的模板。Bstlee 07:58 2007年2月16日 (UTC)
    • (:)回应:2个被引用的模板设计有误,已修正了。--RalfX) 08:07 2007年2月16日 (UTC)
  • (!)意见负面评价的第二段、第三段的叙述有点看不太懂。(我刚对照了一下应该是译自日文版,但的确文字句型很复杂,我同样没办法看懂,不好意思没办法帮忙作修正)--ffaarr (talk) 06:12 2007年2月17日 (UTC)
    • (:)回应,没问题,我再试着修改一下全文内容。--by--阿佳暂时不啰唆! 07:34 2007年2月17日 (UTC)
    • (:)回应,不对啊!第三段我并非是翻译日文的内容,因为日文本为该段内容写了许多比较属于个人感觉的内容,而且找不到依据,所以第三段我只是参考日文版,然后自己另外由其他资料中去找的内容编写的,内文应该不至于看不懂吧?或是您是否可以具体说一下第三段哪个部分让您不容易理解呢?--by--阿佳暂时不啰唆! 08:26 2007年2月17日 (UTC)

第三段的文字其实还好,第二段如果看懂之后,我意思应该可以连下去就没问题了。 关于第二段的疑问:

  1. “作品是以“持续不当使用道具的反效果”等许多含有讽刺的“搞笑型科幻漫画”,并不是以主角的成长为主题的作品,
  2. 甚至作品中大雄也常拒绝使用哆啦A梦的道具帮助,而以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3. 另外,众所周知的还有,作品不是以加算主角的年纪来叙述,某些长期阅读的人还会以“登场的人物完全不会成长”之类做出偏离主体的批评。[25]

123三个主题各自可以了解,但之间的关系因果不很了解?1和2算是承接第一段批评的回应吗?还是1是指另外有人这样批评? 3是12的回响,还是算另一种批评主题?那也许可以和第三段合并比较好?--ffaarr (talk) 12:58 2007年2月17日 (UTC)

    • (:)回应,不好意思,我也是刚刚才发现我误解了您说的第二跟第三段部分是指哪里。我已经做过重新诠释的修正,请您再过目看看是否能通?--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3:06 2007年2月17日 (UTC)
      • ok,我觉得现在理解上没问题了。--ffaarr (talk) 04:49 2007年2月18日 (UTC)
  • (!)意见,另外RalfX认为在文中的人名不需要日本假名以及罗马拼音,但我是遵循Wikipedia:格式手册 (日本相关条目)的内容去做的编辑,并且大山羡代以及水田山葵有特殊原因,因为他们两位的艺名都是使用日文假名的名称,中文部分只是我们照着他的片假名去做的推测加入的,实际上全汉字名称的艺名是不存在的,所以我更认为这部分有需要标示清楚。[9]在此顺便请示大家的意见,到底那些是否为不需要的部分?--by--阿佳暂时不啰唆! 07:42 2007年2月17日 (UTC)

13支持,1反对→特色条目--出木杉 01:36 2007年2月26日 (UTC)

虽然该条目经过一次提升,但内容仍不理想。经过我最近的修改扩充,内容已经强于日文版。--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0:56 2007年2月12日 (UTC)

支持

  • (+)支持--Jason22(请留言) 07:02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Iflwlou 10:37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但疆域图怪难看的。--Quarty 13:11 2007年2月12日 (UTC)
  • (+)支持--这个条目能把整个唐朝叙述得很完善,比一本实体的百科全书还要更丰富了。所以我在此投支持票,以上意见,谢谢。--约翰哈博克 02:30 2007年2月13日 (UTC)
  • (+)支持,内容归结有特点,且条理清晰,实属历史条目中的典范。--信陵使 06:34 2007年2月13日 (UTC)
  • (+)支持--费勒姆 费话连篇 08:19 2007年2月13日 (UTC)
  • (+)支持,好文采。Za 15:03 2007年2月13日 (UTC)
↑该用户不符合资格,投票者必须在本讨论发起时已为自动确认用户,所以投票无效,但意见仍可供参考。
  • (+)支持所有中国历史朝代上特色条目,加油--CX717 15:42 2007年2月13日 (UTC)
  • 把高中课本和补充教材翻出来比对一轮后,(+)支持。--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7:08 2007年2月15日 (UTC)
  • (+)支持--三十年河东 14:47 2007年2月15日 (UTC)
  • (+)支持--Ak48 08:16 2007年2月16日 (UTC)
  • (+)支持--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3:13 2007年2月17日 (UTC)
  • (+)支持--内容丰富,而且文字清晰。不过我觉得政治演变的部分相对其他段落来说,分节分的太细了。Bstlee 13:08 2007年2月20日 (UTC)
  • (+)支持--dbslikacheung 08:46 2007年2月25日 (UTC)

反对

  • (-)反对
    1. 政治演变一节分量过重,只能看到政治权力的争斗。建议改写为对整个朝代各个重要方面都有清楚把握、脉络清晰的章节。
    2. 文中多次用“大唐”一词,感觉不够中立。
    3. 有关藩镇的内容太少。唐朝亡于藩镇,条目里应当对藩镇的来龙去脉有个清楚地介绍。并且对从初唐盛唐的一统到中唐晚唐的地方割据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有所涉及。
    4. 外交方面,只侧重于政治军事方面,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内容不足。
    5. 宗教部分宜扩充后单独成立一节。唐朝是佛教由外来宗教转为本土宗教并开宗立派的大发展时期,应当有较详细的说明。此外,道教的发展、其他外来宗教的传播、宗教与政治、文化的关系也大有可书的内容。

总之,作为概览性质的条目,内容不必过细,但重要的、标志性的事件都应该涉及到,使脉络清楚,读者容易把握。--Alexcn 13:57 2007年2月16日 (UTC)

    • 第一点我看不懂耶。一般叙述某个朝代的历史还是以政治史+军事史为主轴吧?请问您的意见是说要如何修改呢?--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6:26 2007年2月16日 (UTC)
      • 我觉得主轴应该是社会史,政治史是社会史的一部分而已。而且,即使是政治史,也不仅是皇家家谱和宫廷记录。就算仅仅看统治阶层,除了皇权之外还有高门大族以及地方豪强的力量。--Alexcn 10:06 2007年2月17日 (UTC)
      • 把最基本的政治历史叙述是必须的。相比宋朝明朝,唐朝在历史上的篇幅已经较少。至于大唐,毕竟这是当时唐朝的自称,应该问题不大,不过我尽量改。藩镇、外交和宗教的内容,我会尽力增加。--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01 2007年2月17日 (UTC)
        • 辛苦了。我也会尽量做点工作。--Alexcn 10:06 2007年2月17日 (UTC)
      • 外交部分我增加了一些,至于宗教我今后也会陆续增加。不过我最近忙的条目比较多,可能时间会比较慢一点。--出木杉東京都月見台 13:06 2007年2月17日 (UTC)

意见

  • 除了一些刚刚已经修改的细部问题外,提几点意见。
  1. 政治部分也许不需要太细武宗朝加了主条目叫“会昌中兴”,但叙述中看不出来中兴何在。(也许应把牛李党争的描述加到这)
  2. 疆域的部分叙述有点乱,是否可以分段叙述。
  3. 散文一开始就从古文运动讲起,骈文只当“背景”,但事实上唐朝古文并不是主流。可能要换个叙述方式。--ffaarr (talk) 14:43 2007年2月16日 (UTC)
    • 对第三点稍做了修改,但是我查资料查不到“唐朝古文并不是主流”这句话耶...第一点的部分也对叙述方式做了一些修改。--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6:23 2007年2月16日 (UTC)
      • 我一时也查不到,我记得是因为“不是主流”所以韩柳才要发起运动来改革文学,不过没参考资料就先不写这句好了,我把段首句改了一下,至少把骈文和古文并列在散文底下介绍就好。--ffaarr (talk) 05:36 2007年2月17日 (UTC)
      • 牛李党争部分已经增加。疆域我基本是按照唐朝与邻国的顺序来讲。应该问题不大。--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1:58 2007年2月17日 (UTC)
        • 疆域部分我按你叙述的顺序把它分段叙述了,不知这样好不好?--ffaarr (talk) 05:29 2007年2月17日 (UTC)
      • 改的很漂亮,谢谢您。--出木杉東京都月見台 13:06 2007年2月17日 (UTC)
疆域和军事两节的内容多有重叠,要不要合并?--Alexcn 14:03 2007年2月17日 (UTC)

建议不要,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武功赫赫,军事应可单独开段。而且我觉得并不重复。--出木杉東京都月見台 02:35 2007年2月18日 (UTC)

军事的内容无非就是军制,作战,之类。疆域的变化不就是对外作战的结果吗。--Alexcn 04:42 2007年2月19日 (UTC)

2月4日

13支持,1反对→特色条目--出木杉|東京都月見台 12:17 2007年2月18日 (UTC)

去年12月以后增加了不少内容,主要架构是参考英文版,内容主要是来自英文维基、中文书籍、网页。这个条目现在是优良条目,请大家尽量提出意见。Bstlee 13:25 2007年2月4日 (UTC)

支持

  • (+)支持----仰慕桑木老 04:48 2007年2月5日 (UTC)
  • (+)支持----提议将段落顺序更改一下。“名词解释”后面跟上“微观宏观”,再是“证据”,然后才是“机制”。我觉得,首先说明演化的正确性,然后才好列出演化的原因,这样读起来逻辑性强一些。dgg32 12:22 2007年2月5日 (UTC)dgg32
  • (+)支持Shibo77 11:23 2007年2月6日 (UTC)
  • (+)支持smallmiew 21:21 2007年2月6日 (UTC)
  • (+)支持,详尽地描述了条目所需的资料,再加上许多注脚;很不错的文章--dbslikacheung 13:33 2007年2月6日 (UTC)
  • (+)支持,不错,个人认为如果改为“进化”更合适点--lastman(Talk) 06:18 2007年2月7日 (UTC)
  • 进化论及演化已分开,故(+)支持--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0:05 2007年2月7日 (UTC)
    • (+)支持--Iflwlou 21:14 2007年2月7日 (UTC)
  • (+)支持--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1:20 2007年2月8日 (UTC)
  • (+)支持--Ak48 15:30 2007年2月16日 (UTC)
    • (+)支持WiDE 写于世界时间 11:12 2007年2月18日 (UTC)

反对

  • (-)反对为什么要把演化论移动到演化?二者是同一个概念吗?另外,关于进化论和演化论的用词问题,在“名词解释”部分的阐述很难令人信服。一个简单的例子:google:进化论: 1,900,000, google:演化论: 51,600。二者相差两个数量级。而“名词解释”部分没有任何代表性观点支撑演化论优越于进化论。如果这是一个有争议性的用词,更应该有详细地说明--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00 2007年2月6日 (UTC)
  • (-)反对,同书生。--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03:03 2007年2月7日 (UTC)
    • 进化论演化已分开为两个条目,且名词解释部分具争议的句子也已修改为较中立的说法,故反对理由应已消失。--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0:07 2007年2月7日 (UTC)
      • 分开后我更不明白了。进化论给我的印象似乎是达尔文创立的理论,但是现在的内容并不是很清晰地说明这一点。而演化的许多内容似乎又应该是进化论的内容。我觉得在内容上应该重新整理,否则让人看的一头雾水--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13 2007年2月8日 (UTC)
        • 查了一下字典,进化论在中文里对应于evolution(认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都起源于先已存在的其他种类,其可识别的差异是由于逐代发生的演变形成的)和evolutionism(哲学、生物学或社会学中的关于进化的学说,是由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另外,进化和演化在大陆都使用,但是以进化为主(名词审定委员会英汉遗传学名词两个都收录)--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31 2007年2月8日 (UTC)
        • (:)回应:我改写了一下名词解释,里面有说到达尔文一开始并不使用演化(evolution)这个字,他也不喜欢这个字。我家里有一本中文的《物种起源》,里面几乎没有出现演化两个字。另外要稍微澄清一下,“自然选择”才是达尔文创立的理论,因为如此才能解释生物“如何”演化。还有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把大陆字典里对进化与演化的解释加入,因为我实在是查不到大陆的字典。Bstlee 10:09 2007年2月8日 (UTC)
        • (:)回应:少写一句话,上面说“自然选择”才是达尔文创立的理论,因为如此才能解释生物“如何”演化,意思是说,达尔文提出的是进化论的“其中一种”。Bstlee 10:14 2007年2月8日 (UTC)
    • 不会不清晰啊,演化是一种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种解释,其中包括达尔文的理论。所以演化条目应注重于演化现象本身,而进化论条目则必须罗列出各种解释演化现象的理论(不论是否被废弃),并对其做进一步阐述。--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1:37 2007年2月8日 (UTC)

意见

  • 本条目导论大篇幅讲述进化论的沿革,我认为大可删减,可参考英语版的特色条目。--Quarty 08:57 2007年2月5日 (UTC)
  • “进化/演化”是一种科学现象,“进化论/演化论”是解释这现象的各种科学理论包括最著名的“达尔文进化论”。我认为进化论/演化论应单分条目,专门介绍近代关于进化/演化这现象的各种科学理论。好比万有引力(通过科学手段观察到的现象)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科学给与的解释/一种科学理论)这两个条目的关系;参考德语维基百科分法:de:Evolution(进化/演化),de:Evolutionstheorie(进化论/演化论)。另外我读了一下文中解释“演化”与“进化”两词的区别与使用“进化”一词的不妥,但我的看法还是与书生相同,需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出版文献或权威网站),不知你使用的那本由王道环编著的《物种起源导读》是否提到“演化”与“进化”的区别?我个人认为“演化”是多向度的,而“进化”却是单向度的(也不一定“进”就意味着“进步”,只不过是透过人的眼光来评那些省余下来的物种认为它们是适应环境的先进品种),所以说这两词均可用来翻译拉丁文的“evolutio”,在大陆“进化”、“进化论”是已成定俗的用词。但放在其他名词的前后起到形容词或复合名词的作用时,常常用“演化”代替,例如:趋同演化、趋异演化。最后不管是使用“演化”还是“进化”,条目内容现已满足特色条目标准。--Shibo77 11:23 2007年2月6日 (UTC)
    • 条目内容真的没话说,但是我也认为演化论演化应该是不同的条目。如果作者能够将其分拆,我就(+)支持。--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4:09 2007年2月6日 (UTC)
    • (:)回应--之前有依照英文版en:History of evolutionary thought创了一条“演化思想史”(未完成),是进化论在“生物学”上的理论演变过程。英文版还有一个条目叫做en:evolutionism(演化主义?),内容是包括了生物、社会、哲学在内各种层面的演化思想,但是中文没有对应的版本。加上Shibo77说到的de:Evolutionstheorie在内,这几个条目应该都适合作为“进化论”条目。大家如果觉得没问题的话,就把“演化思想史”移动到进化论吧。另外其实当初想把原来的“进化论”移到“演化”,就是因为其他语言的版本里有些是把“演化”和“进化论”分开。Bstlee 14:43 2007年2月6日 (UTC)
    • (:)回应--忘了说,其实那句“演化比进化更合适”是古早留下来的,在我开始参与这个条目之前就出现了,我在名词解释里加上的,只有“进化与演化两个辞的由来”。事实上,我知道进化也不是一定就要有进步的意义。来源里面的“《物种起源导读》”也说只要了解Evolution的意义,无论是用进化还是演化都没什么差别,只是他又说:“用进化的学者常强调其进步的意义”之类的话。不过台湾比较新的书、文章、课本,尤其是与生物学相关的,几乎都已经改用“演化”,我查了一下google,发现与生物学比较有关系的搜寻结果里,用“进化”的大多是简体网页。而台湾大部分使用“进化”的网页里,不是与生物学无关,就是出现在那些爱吵“进化论到底对不对”的网络论坛里。我不确定大陆或其他地方是怎么用这个字,如果可以的话,也许这个问题可以用字体转换解决。Bstlee 15:13 2007年2月6日 (UTC)
      • (!)意见,我是台湾的高中学生。目前台湾的课本是使用“演化”一词来描述这种现象。试举数例:“两生纲的祖先可能由鱼类演化而来...”、“要了解生物的演化有许多方式...”等等(以上句子引自我弟的国中生物课本)--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3:34 2007年2月7日 (UTC)
    • 我对生物学完全不了解,但我认为演化演化论演化思想史演化主义(不知道是不是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关)可以作为四个不同的条目。此外,我也支持采用“演化”一名。--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3:45 2007年2月7日 (UTC)
  • (!)意见:我就觉得,条目的分割是需要的,但这和本来“演化”条目的特色条目候选应该没太大影响吧?到底这是一篇好文章。--dbslikacheung 05:28 2007年2月10日 (UTC)

1月31日

12支持,2反对→特色条目--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0:59 2007年2月12日 (UTC)

自荐,在优良条目评选过程中获得了九票的高票。与明朝的写法略有不同,宋朝更强化文化与经济部分。由于宋朝可按照疆域与首都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因此该条目与明朝相比也更具有概览性。而宋史在史学界又属于相对薄弱的一块,且宋朝历史复杂混乱不易描绘,因此有不足之处请尽量指出,我一定尽力改善。--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36 2007年1月31日 (UTC)

支持

  • (+)支持--图片略少,应多增加一点。Eliot04:09 2007年1月31日 (UTC)
  • (+)支持--Kiaa 19:02 2007年2月1日 (UTC)
  • 瓷器图片已有故(+)支持。--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8:35 2007年2月3日 (UTC)
  • (+)支持--by--阿佳暂时不啰唆! 12:15 2007年2月3日 (UTC)
  • (+)支持--Iflwlou 16:46 2007年2月3日 (UTC)
  • (+)支持刚把一些小的细节错误更正,修改一些叙述,增加了赋役和科举的介绍,总算可以投下支持票。--ffaarr (talk) 03:08 2007年2月6日 (UTC)
  • (+)支持Shibo77 11:23 2007年2月6日 (UTC)
  • (+)支持(!)意见:同Eliot--dbslikacheung 13:39 2007年2月6日 (UTC)
  • (+)支持,希望能帮忙编辑南宋条目。--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03:04 2007年2月7日 (UTC)
  • (+)支持,--lastman(Talk) 11:56 2007年2月7日 (UTC)
  • (+)支持(!)意见:希望社会生活的最后能够补充一下,详细说明当时女性地位相对于其他时代,究竟在哪些部分提升,哪些部分下滑。而且文中把“官妓这种制度在宋朝已经沦为出卖肉体的工具,且花样繁新”做为妇女地位下滑的例子,似乎反而是在用“三从四德”之类的道德规范在评价女性地位,把女性从事“不道德”的工作等同于地位低下。Bstlee 09:46 2007年2月8日 (UTC)
    • 我想什么无论什么时候,“卖淫”“妓女”都不会是褒义词吧。毕竟说一个人“笑贫不笑娼”不会是表扬他。--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53 2007年2月8日 (UTC)
  • (+)支持--CX717 06:34 2007年2月10日 (UTC)
  • (+)支持--约翰哈博克 06:42 2007年2月11日 (UTC)

反对

  • (-)反对:下面讨论区的意见可以看出,部分内容可能存在观点不平衡的NPOV问题。另外,“宋学”是什么?理学吗?此外,文中如“深得真宗之意”,“神宗因此受到极大刺激”,“光宗非常好猜忌。由于其皇后李氏为人泼辣,让他心理产生阴影”等等,多为猜度之词,不知可有文献佐证?对于严谨的历史著述来说,对古人的思想、心理活动、对话等枉加猜测或毫无实据的凭空想象是大忌。--百無一用是書生 () 04:06 2007年2月2日 (UTC)
    • 宋学当然不等于理学,理学只是宋学的主流。在此摘录宋史权威邓广铭的观点:“理学真正形成一个学术主流是南宋高、孝宗以后的事,因而把理学与宋学等同起来,就有失偏颇,更何况两宋还有不属于理学系统的其他新儒学学派,把理学与这些新儒学学派通称为宋学,才算得上名副其实”(《细说宋朝》,515页)。至于那些词汇,都是有事实佐证的。要不然为什么王钦若会连连高升?为什么新法次日就被废除?为什么光宗不去吊丧,且即位仅两年就患了精神疾病,这些都是历史事实。--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14 2007年2月2日 (UTC)
      • 后两个词语已经修改,至于前一个我认为还是没问题的。目前已经增加一些有关新法实行效果不彰的文字。--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21 2007年2月2日 (UTC)
    • 目前有关用词、新法、女性地位和社会阶级的问题都已经得到改善。而宋学=理学的问题我也已经解释清楚了。可以说目前反对票的存在理由已经得到解决。--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18 2007年2月3日 (UTC)
  • (-)反对。北宋历史和南宋历史两节几乎全是宫廷官宦的争斗和宋朝的对外战争记录,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都没有涉及。虽然下文有独立章节介绍这些内容,但是在这两节中一字不提也是很不妥的,历史不应该仅是政治史和军事史而已。另外有些词句也有小问题。比如,前面根本没有提到赵匡胤的庙号是太祖,下文就直接以太祖称呼,而且同一段内时而写太祖,时而写赵匡胤,前后不一致,类似的问题还有太宗、赵光义的使用。还有,整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不一致,有时是书面语,有时又很口语化,希望能统一起来。--Alexcn 14:40 2007年2月8日 (UTC)
    • 希望能将年号和公元纪年同时标注。--Alexcn 02:22 2007年2月9日 (UTC)

意见

  • 故宫照相本来是不准,据说是怕光线伤害古物,所以有严格的保存管制,但是也常常看到有人拍照,重点是不要用闪光灯吧??以上不负责任感想--Droxiang 15:00 2007年1月31日 (UTC)
    其实我就见过有人在故宫拍照,虽然是日本人,但右肩上挂着准拍照的臂章。不能光明正大的拍,就用手机偷拍。我比较希望能有宋朝的科技文物画,毕竟宋朝是中国科技最辉煌的年代。这才是宋朝的特色呀。--Eliot 15:00 2007年1月31日 (UTC)
    喔喔,现在展出“北宋书画.汝窑.宋版图书特展Grand View: Northern Sung Dynasty Painting, Calligraphy, Ju Ware and Sung Dynasty Rare Books”和大英博物展,这几天去看看好了,可是我想先问看看能不能照相--Droxiang 23:24 2007年2月1日 (UTC)

1、文中的描述看似新法全部都是正面的,旧党是负面的。事实上王安石的新法虽有其理想性(从现在的眼光看来是很“进步”的),实际上也有很多正面的价值(尤其免役法),但宋朝的现实环境(尤其当时的官僚机构)并不一定完全都适合实行这些法。所以实际上是很多弊端的,也因此旧党的反对,并不全是因为顽固守旧。此外王安石本人充满改革理想热情,但之后下一代的新法支持者大都以新法为由,实则用以打击异己。 2、唐宋之间很大的变革是社会阶层的变化,从中古贵族式的世家大族为主的社会转向以科举为主的士人家族为主的社会(以下到晚清变化不大),社会阶层和家族是讲宋朝应该要提到的。 3、我记得唐朝就有官妓了。女子无才就是德也许当时有类似的话,但可能要到明朝才明文看到这句话。可能要换种写法。--ffaarr (talk) 07:44 2007年2月1日 (UTC)

    • (:)回应没错,新法的确有些太过理想性,而且一些变法内容(如青苗法)在南方实行的效果不错,但在北方却效果不彰。有的法令(如保马)更是不符合当时的现实,以彻底失败告终。因为中国大陆的史书大多用唯物主义观点,而且共产党一直把王荆公捧得很高。所以我这里实在不好找贬低王安石的内容,这点可能还需要麻烦台湾的同仁了。而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宗族制度,我一定尽快补充。有关宋朝女性地位的下滑内容,我是参照陈登原《中国文化史》卷三•近古卷第二章中的“妇女地位之降落”所写。里面说实际上魏武帝时期就有官妓,唐朝的官妓还不出卖肉体,而宋朝的已经开始出卖肉体了,官妓的种类也花样翻新。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原文则是“而更足以 (这两个字拼音输入法没有)女子者,则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谬见也,盖亦近古期始之”。可能是我曲解了。--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0:51 2007年2月1日 (UTC)
      • 王安石的部分我这几天去找些资料补充。官妓的问题,你这里讲的发展过程应该是大致没问题的,不过条目内文叙述的方式有点不那么清楚,我有点误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我应该会再查一下我之前看过研究再看看怎么修改比较好。--ffaarr (talk) 01:20 2007年2月2日 (UTC)
        • 王安石的部分我觉得你增加得不错了,官妓的叙述方式也可以了,关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我查了一下《中国妇女生活史》,陈登原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这句话是明末出现清朝才大盛的,宋朝最多有少数几个人有提出类似的看法,但如果只是讲类似的看法,班昭的《女诫》里就有了。所以我把那整句删了--ffaarr (talk) 14:45 2007年2月2日 (UTC)
    • 现在已经增加了有关宗族制度、社会救济、士大夫阶级的形成等一系列内容。--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1:28 2007年2月1日 (UTC)
  • 由于有几幅图将在两天后离开展场(瓷器展到三月底),因此我只好先看图画,由于人太多,每张巨大的书画又非常细致玲珑,那种细致绝对不是光站在画前面看就了事,真的是处处玄机,怎么看都会令人发出精妙巧工的赞叹,就算服务人员不禁止拍摄也很难照,左图,真的很抱歉,工作人员一直说不可以照相,虽然我的相机可以不用闪光拍照,但是人多又挤,我有同学去看了瓷器区,结果也是一堆人围着低头看很久才换,我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请人让开,真要拍还得等人潮散开,太困难了,或许是周末大家都不上班的缘故,不过我这两天再尝试看看好了,因为光看绘画书法,就已经到闭馆时间,我没能进入瓷器区,我打算明后天再去一趟,不过门票应该可以当作瓷器的替代图吧!--Droxiang 12:21 2007年2月4日 (UTC)
    • 要万分感谢Droxiang的协助。中视新闻也报道了,因为展览,故宫附近大塞车,真是过意不去。谢谢您!--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3:16 2007年2月4日 (UTC)

13支持,0反对→特色条目--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0:59 2007年2月12日 (UTC)

该条目存在已久,但质量一直不算好。后经User:Quarty补充,内容大幅成长。现为优良条目,且在评选过程中被一些同仁可堪特色(该条目获得了十票这一超高票数),故拿来评选。--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09 2007年1月31日 (UTC)

支持

反对

意见

  • (!)意见排版要调整,部分表格和图片挤在一起了。(例如#观测与预报一段)其他部分没什么问题。在IE6下浏览已无问题。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7:37 2007年1月31日 (UTC)
  • 首先感谢左图右史的提名,但我相信这条目仍有不小的改进的空间,要进特色条目似乎还未够格。至于苍穹之丘提出的排版问题,我恐怕无能为力了,我用的操作系统Linux,试着用FirefoxOperaies4linux三款浏览器都未发现出错,希望各位协助纠正。--Quarty 10:46 2007年1月31日 (UTC)
    • Quarty不必自谦了,这篇条目真的很出色。我用IE6浏览,并未发现有任何排版问题。--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3:36 2007年1月31日 (UTC)
  • 一些=左图兄+在下两人?呵呵,不过我仍然觉得有值得改善之处,目前的段落排序又开始错乱,还有些当时优良条目评选的意见也没有处理完成,我想就不多言了--Droxiang 14:58 2007年1月31日 (UTC)
  • 希望能把英文维基中的#Long term trends in cyclone activity翻译过来。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1:01 2007年2月1日 (UTC)
    • (:)回应那段都是讲大西洋的,有地域中心之嫌,我只翻了一段#全球暖化与热带气旋。--Quarty 10:54 2007年2月1日 (UTC)

1月29日

9支持,0反对→成为特色条目--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0:08 2007年2月11日 (UTC)

该条目新近刚刚成为优良条目,推测其应为翻译为主。条目内容全面详细,长度在75000以上,可说不次于另外一个艺术家特色条目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我认为该条目有资格成为特色条目。--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46 2007年1月29日 (UTC)

支持

  • (+)支持----条目已经完成。长达84k。当然里面有很多注释,网页和连接等东西。文章并非抄译任何一部维基的相关条目,都是本人借手上的资料完成的。但是“不像中文的缺点”却不知怎好。我的参考书也给了我这样“英式中文”的感觉。我已尽自己能力再表达,希望能通顺达意。但是第一视觉很难发现问题。可能是我文风问题。希望各位提出意见。dgg32 08:46 2007年2月7日 (UTC)dgg32
  • (+)支持,太好了。--Iflwlou 21:13 2007年2月7日 (UTC)
  • (+)支持,内容很丰富,文意表达的问题很难说,有时候每个人习惯有差,何况不同地方的人讲的中文还不太一样。Bstlee 09:04 2007年2月8日 (UTC)
  • (+)支持条目既已宣告完成,请大家积极投票,还有三天的时间,或许来得及。--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23 2007年2月8日 (UTC)
  • (+)支持--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1:34 2007年2月8日 (UTC)
  • (+)支持Shibo77 01:46 2007年2月9日 (UTC)
  • (+)支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1 2007年2月9日 (UTC)
  • (+)支持--静宣 14:13 2007年2月9日 (UTC)
  • (+)支持--dbslikacheung 05:20 2007年2月10日 (UTC)

反对

虽然我要将此条目写成特色,但是其实条目目前还未完成,我希望大家假以时日再评选该条目。但非常感谢左图右史的关心和保荐。还有,条目并非翻译自任何一条外语维基,而是来自本人的资料和一些网站,当然德文维基的Beethoven我是看过的。我还要多写一些生平的事和作品,还有和歌德的关系。目前,“热情”,“告别”等奏鸣曲仍缺。而且本人音乐修养非常表面,所以希望专业的音乐高手补写“音乐”那一段。我提议假以时日再申请特色。另外,非常希望Droxiang指出那些存在外语化中文现象的段落,好让我修改。dgg32 11:16 2007年1月30日 (UTC)dgg32

意见讨论区

  • 通篇仍存在外语的影子,不是流畅的中文--Droxiang 11:56 2007年1月29日 (UTC)
    • 回应dgg32,我不知道怎么指出来,总之,我看了两三段都觉得吃力,有许多句子看起来就像是用英文语法写的,有的过于繁复曲折回旋,有的语次交错倒装,我想这通常不是中文的特色,偶用可以增添文采,但太多的时候就不像是中文,就我所见,通篇乃是指许多段落中的许多句子.--Droxiang 14:51 2007年1月31日 (UTC)
      • 回应Droxiang。看来我的中文差了,或者是从来没好过。非常感谢你的意见。我的小学老师就说过我写文章很“八股”。加上现在还要说德文,雪上肯定加霜。请问你可以出手给文章改改吗?即使动笔改几处也是好的。让我看看大概方向,接着才可能有新面貌。好吗?提前感谢你的劳动。dgg32 17:03 2007年1月31日 (UTC)dgg32
        • 我想这不会是中文差的问题,我在学校的中文成绩也不怎么样,其实很多人(包括我)练习翻译都容易犯下这个失误呀,倒是八股文其实是很不好写的,那老师要就是说你写得太过正式拘谨,要就是有点老套,可在我看来不会啊:P,其实不流畅不是指无法理解,是看起来很像翻译书籍常常会出现的拗口句,但总是会越写越好的,其实以前曾有老师教过我,只要朗诵看看就会知道哪里需要改写比较合适,您也可以尝试看看--Droxiang 22:45 2007年1月31日 (UTC)
  • “扎根维也纳”一节的“卡尔•冯•里希诺夫斯基王子(Carl von Lichnowsky)”和“1805—1815”一节的“贝多芬做客利赫洛夫斯基亲王(Prince Lichnowsky)的格拉兹夏宫”这两位Lichnowsky是同一个人吗?--Alexcn 06:41 2007年2月9日 (UTC)
    • 非常有可能,我敢说是同一人,理由是在英文维基里的Lichnowsky有两个,一是Carl Alois Johann-Nepomuk Vinzenz, Fürst Lichnowsky (1761-1814),二是Eduard Johann-Baptist Maria, Fürst Lichnowsky (1789-1845)是活过1806年的,而且前者是贝多芬有名的赞助人。dgg32 14:59 2007年2月10日 (UTC)dgg32

1月12日

9支持,1反对 -〉特色条目--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3:16 2007年1月30日 (UTC) 现在正在你知道吗中展示,感觉不错的条目,历史、经济、外交、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有涉略。主要的贡献者是User:左图右史。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13:20 2007年1月12日 (UTC)

支持

  • (+)支持明朝史可以说是中国最复杂的历史之一。能写这么大的篇幅,又面面俱到,实属难能可贵,再写下去可能就不是百科全书的条目,而是教科书。Eliot
    • (!)意见Eliot兄忘了签名了^^"。--(我是懒的登入的User:苍穹之丘)14:16 2007年1月15日 (UTC)
  • (+)支持,太好了,明朝是我最喜爱的朝代哩!不过我认为有关“明末三大案”、“明代社会文化”、“明代艺术”、“明代学术”、“明代科技”和“明代军事”等等应另设主条目,否则只在明朝条目讲述的话,会握杀这些部分的发展潜力。另外,个人认为篇幅太长不是问题,需要交代的就自然要写,不应像教科书般把历史简化!--Clitheringtête-à-tête) 08:52 2007年1月15日 (UTC)
  • (+)支持,左图右史是专攻特色条目罗。很好的事。我也正在看明史。dgg32 22:00 2007年1月15日 (UTC)dgg32
  • 绝对(+)支持,请多多扩充历史条目!--Iflwlou 11:38 2007年1月16日 (UTC)
  • (+)支持同意Clithering的意见。三大案这一部分讲得太细了。而且明末的纷乱和衰亡并非始自三案,而是始自万历国本之争(直接后果是万历怠政,政治糜烂)和三大征(尤其是朝鲜之役,明朝精锐军力靡耗几尽,导致女真兴起)。三案应该属于国本之争的晚期阶段。--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3:40 2007年1月18日 (UTC)
  • (+)支持,好条目,头几段可搬在下面独立写。--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13:18 2007年1月24日 (UTC)
  • (+)支持,简直就把整个明朝给阐释得面面俱到,太了不起了,非常好。--约翰哈博克 00:59 2007年1月25日 (UTC)
  • (+)支持,朝代条目嘛,历史写的越清楚越好。而且能有多文献参考真是不简单。--陋室(亭中茶话) 06:19 2007年1月26日 (UTC)
  • (+)支持--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4:31 2007年1月27日 (UTC)
  • (+)支持看不见大问题。--费勒姆 费话连篇 08:57 2007年1月29日 (UTC)

反对

  • 反对:详见我在意见栏位的看法--Droxiang 13:20 2007年1月18日 (UTC)反对部分已改善--Droxiang 00:02 2007年1月27日 (UTC)
  • 历史一章相对篇幅过大,不够简洁。应当再简洁一些,勾勒出明朝历史的脉络即可,相关文化政治军事等内容可以放入相关章节,再细碎一些的可以合并到相关条目,比如明末三大案等等。此外,文化、科技、艺术成就等章节的内容相对过少。--Alexcn 17:09 2007年1月20日 (UTC)

意见

  • (!)意见请参考Wikipedia:什么是特色条目,该文导论无法给我一个整体的概念,文章叙述仍要加强,至少开头段落让我没有被导入明朝的感觉,反而突兀地扯上元代;图片放置段落错误;政治制度可加上图示以利理解;各段叙述应该明确指出文献来源,单纯将参考文献列于文末有碍未来增补删修--Droxiang 14:55 2007年1月12日 (UTC)
    • 感谢あるがままでいい的提名推荐,不过正如User:Droxiang所言,我还有些收尾工作未完成。至于参考资料的问题,怪我自己现在都不知道注释的格式,所以至今都没有添加一条注释。这篇条目我主要是参照罗马帝国写的,我也希望这个条目能成为特色条目,这也便于今后为朝代类条目的写作提供范本。因此我提请暂缓这个条目的评选,我接下来很快会写宋朝这个条目,也便于比较下。--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19 2007年1月13日 (UTC)
  • 图片已增加及修改。元朝段落被我改名为“明朝的建立”。至于注释我认为不是一定必要(在有参考文献的前提下)。目前比较大的问题应该就只有首段需要改写。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3:23 2007年1月13日 (UTC)
  • (!)意见:我记得以前学历史的时候,说明朝由资本主义的萌芽(虽然学界争议不断),但是我没有在“经济”部分看到--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29 2007年1月13日 (UTC)
    • 虽然现在的高中教科书仍然叙述明朝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但是其篇幅连过去初中教科书的篇幅都不及。初中教科书(我用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版本。当然,这也与当下中国不重视历史教育有关)更是只字未提。而目前中国大陆出版的一些书籍居然也有说宋朝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因为我在写宋朝,因此注意到了)。因此这个内容实在争议太大,能回避就回避。即使不写我想也没有根本影响。--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5:08 2007年1月13日 (UTC)
  • 三大案有必要占这么多的篇幅吗?而且明朝的灭亡都是政治原因,难道没有其他的原因?还有人口部分也说得太简单了一些。还有,“国家内部民变不断,外患持续,明朝已经陷入风雨飘摇之境地。”这是公认的观点吗?还是部分人的观点?还有“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粮,非常愤怒。”这有些臆想了,有确切史料记载吗?我们怎么知道“愤怒的”?总体感觉,表述还不够全面,详略也有些不得当。例如“艺术成就”部分,为何建筑工艺单独一个章节,难道明代的建筑方面成就比绘画更重要?还有明式家具和明朝瓷器可是非常有名的,我没有看到相关的内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17:26 2007年1月13日 (UTC)
  • 没有提到里甲制。经济部分可以提一下有名的俗谚“湖广熟天下足”及赋役黄册鱼鳞图册,以及在一条鞭法前实行的两税法。此外希望能加强货币和专卖制度两方面的论述。文化方面,没有提到永乐大典唐诗选,科技没有提到时宪历坤舆万国全图。此外同书生所说,应该独立出一节来叙述陶瓷器。此外没有提到明朝盛行的文人画。(以上是与日文版的比较)--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3:24 2007年1月14日 (UTC)
    • 三大案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关键事件,有资格占这么大篇幅,再精简就叙述不清了。明朝的灭亡当然也有经济的原因,也就是著名的明清小冰期,不过该往哪插?但是,经济的衰退也与政治的腐败有直接关系。至于“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粮,非常愤怒。”这个是之前的编辑者写的。而“国家内部民变不断,外患持续,明朝已经陷入风雨飘摇之境地。”,明朝的衰落早自家境就开始了,到崇祯初年说他奄奄一息也不为过。艺术成就部分主要是因为我手里建筑的内容比较多。而鱼鳞册和黄册,我已经在条目中叙述了。永乐大典有在历史中提到,坤舆万国全图则在外交中提及。瓷器我有时间会补充。--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5:01 2007年1月14日 (UTC)
  • (!)意见:皇帝的称号不够清楚,有时候用年号,有时候用庙号。如果不与底下的皇帝列表对着看,会混淆。例如中期土木堡之变,英宗之弟,有用代宗称呼,也有用景帝或景泰帝称呼,最好能够在文中说明比较清楚。--Shuoh 01:48 2007年1月15日 (UTC)
  • (!)意见刚才先就一些小地方作改进。其他比较大的意见

1、许多段落以年号纪年,建议可以标记西元(至少某年号第一次出现时) 2、明朝社会的内容应补强(风气之外还有很多方面,例如社会阶级、社会制度、土地制度、家庭家族等) 3、同Droxiang的意见,首段还要调整。--ffaarr (talk) 09:35 2007年1月15日 (UTC)

  • (!)意见,我在多处看到过对于袁崇焕中反间计这一段历史的质疑。认为这是清人编撰的“拙劣的故事”“野史”,真正的原因是崇祯的多疑。我想问一下大家真的是这样么?此外,正如Droxiang 而言,导论部分不解决,要成为特色条目说不过去。--lastman(Talk) 18:13 2007年1月16日 (UTC)
  • (!)意见我认为有这些需要改进的意见:
  1. 导论:不足以给予明朝概括面貌,尽管在下曾协助修饰词句,四天以来仍被多次提出,却未能改善。
  2. 海禁政策:影响宋元以来海上经济的发达,前因后果关联没有交代,仅存的朝贡贸易、造成的走私现象都几无着墨。
  3. 国际经济:欧洲国家在海洋发展迫使中国加入世界市场未能仔细说明。
  4. 国内经济:缺少“苏常熟”到“湖广熟,天下足”的转变、原料和成品的区域分工现象、联号制度、学徒制、股份制,无说明。
  5. 明朝小说:有三本《X世X言》,该系列著作对明代人物生活有许多参考价值的片段,却无说明。
  6. 西学东渐:西方宗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的连结比较、天文、物理、火炮、地理学的交流描述仍匮乏。
  7. 宗教冲突:南京教案--Droxiang 19:20 2007年1月16日 (UTC)
  • 根据这些问题,我质疑明朝条目可以成为特色条目的合理性(若有需要回应,可于此段文字之后叙述您的观点,但请不要直接将意见插入这些问题的条列之中)--Droxiang 19:19 2007年1月16日 (UTC)
    • (!)意见,导论已重写。西学东渐有主条目,不应该全塞在这个部分。所以我认为1.6点反对理由已不成立。
      • (:)回应,刚刚看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苍穹兄的留言,只是我很抱歉地说,导论改写后显得杂乱,且包含了条目中并未说明的内容(无法查证?)“思想钳制、文化专制和海禁政策也禁锢了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不客观、又和条目内容相冲突的说法,因此问题1.仍旧没有解决。至于西学部分不完整的意思是,不仅知识交流的领域不完整,基本的影响也没有写出来,我知道有一个主条目在撑腰,但是放在明朝之中就算不用写得详细,至少也要是对该部分做宏观的探讨,况且西学东渐是论及明清两代的议题,放在明朝应该要有个分隔才是,这点都是必须用心整理的部分,因此我以为问题6.还是要多做努力,我知道撰写这种大条目很不容易,也很肯定大家在上面做的努力,只是要成为特色条目,意味着必须是比优良条目更优秀的楷模,因此我会尽力提供意见,但是该努力的还是要努力啊。--Droxiang 17:17 2007年1月17日 (UTC)
        • (!)意见Droxiang对特色条目的要求过苛了。你提出的都是增订意见,而非针对该条目的重大缺陷,应该投“意见”票而非“反对”票。特色条目不应该是巨细无遗的资料堆积,更不是洋洋数十万言的学术专著,什么西洋火炮、X世X言、妇女小脚都罗列出来。事实上你如果翻阅以往的特色条目存档,每个人都可以从那些条目中挑出缺点,每个条目都缺少某个人或者某些人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罗马帝国没有写帝国的政治制度;日本刀没有写幕末直至二战及当代的历史;圣女贞德,如讨论页所言,渲染天主教神迹;孔子鸟缺乏注释……但是这些细小缺点并未妨碍这些条目成为特色条目。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3:29 2007年1月18日 (UTC)
          • (:)回应我建议您参考一下Wikipedia:什么是特色条目,我提出的不全是增订意见,而且都是经过仔细阅读,导论问题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情吧。然后我想就依照提议,我这就把这部分讨论放到意见栏--Droxiang 13:22 2007年1月18日 (UTC)
  • (!)意见,既然可以看得出不少问题,可见他对明史认识的深入,亦可见对遣文用字有一定水平。我一直认为条目应该是不同人参与的成果,如果Droxiang愿作该条目的文胆,说不定此条目会成为特色条目的模范。小弟愚见,恳请着实参与。相信在此讨论的大家,亦希望此条目快点成为特色条目,让我们一窥这历史光辉的一页。--18164 10:21 2007年1月18日 (UTC)
    • 承蒙您的抬举厚爱,只可惜在下目前非常有可能只是一个语气不佳、态度恶劣、狂妄自大、自我中心、处处攻击别人且对网友极不尊重、拿着鸡毛当令箭、意图使人难堪、野蛮、只会评击别人、不肯接受意见、十分不友善、不理别人感受、自私、只会伤害其他新人和热心贡献者的小小普通用户之一,我想,由我来参与这则非常有潜力成为特色条目的佳作,很可能不是维基之福,这样的前提之下,也许我并不适合使这段历史的光辉受到磨灭。还望诸君谅解在下由衷的考量。--Droxiang 13:35 2007年1月18日 (UTC)
  • 特色条目是:除非有新的观点、事件等出版发表,否则内容不应该有大的增改的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42 2007年1月19日 (UTC)
    • 汗……Shizhao说的这个应当是纸张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或者《自然》杂志科学论文的要求吧……--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8:16 2007年1月19日 (UTC)
      • Shizhao说的并没有错,依据特色条目是比优良条目(针对文章)更高的荣誉,优良条目要求的部分,特色条目一定要做到才可以,其中就包含“不会大幅变更”--Droxiang 18:51 2007年1月19日 (UTC)
  • (!)意见重新看了一次,导论经过数日修改,现在居然出现越来越多各段落都没有谈及的内容,也有令人存疑的文字出现--Droxiang 10:32 2007年1月19日 (UTC)
  • (!)意见对比同为特色条目的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明朝条目已有的部分可以与之媲美了,但是导论越修越怪异,而且楼上几位提出的增加内容的提议也极应当参考。不妨暂缓评为特色条目,将其列入质量提升计划,各位一起来增订吧。Droxing 不必说那些负气之言。你我写维基都不是为了名利。共享知识罢了。如果受了冤枉气就要如此地抱怨一番,恐怕Shizhao和Wing的肚皮早就气炸了吧。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8:16 2007年1月19日 (UTC)
    • (:)回应谢谢你的提点,我会试着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Droxiang 18:51 2007年1月19日 (UTC)
    • (:)回应由于我这几天一直在忙写宋朝台湾,昨天又没能上来。故这么晚才回应,在此先行抱歉。以下就Droxiang所提出的建议进行回复。
      • 导论:不足以给予明朝概括面貌,尽管在下曾协助修饰词句,四天以来仍被多次提出,却未能改善。
        • 已经修改。
      • 海禁政策:影响宋元以来海上经济的发达,前因后果关联没有交代,仅存的朝贡贸易、造成的走私现象都几无着墨。
        • 已经补充。
      • 国际经济:欧洲国家在海洋发展迫使中国加入世界市场未能仔细说明。
        • 这个中国的史书似乎都说是清朝。如果台湾的史书说是明朝的话,欢迎加入
      • 国内经济:缺少“苏常熟”到“湖广熟,天下足”的转变、原料和成品的区域分工现象、联号制度、学徒制、股份制,无说明。
      • 明朝小说:有三本《X世X言》,该系列著作对明代人物生活有许多参考价值的片段,却无说明。
        • 三言二拍已加入
      • 西学东渐:西方宗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的连结比较、天文、物理、火炮、地理学的交流描述仍匮乏。
      • 宗教冲突:南京教案
    • 此外,因为目前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自行提升也并非不可能。--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3:51 2007年1月20日 (UTC)
  • (!)意见,已经加入‘“苏常熟”到“湖广熟,天下足”的转变’的相关内容。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4:22 2007年1月20日 (UTC)
  • (!)意见,参考台湾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加入了“中国加入世界市场”的部分,但“迫使”一词是不对的。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4:37 2007年1月20日 (UTC)
  • (!)意见,南京教案已在#西学东渐 段落中提到。略略加强了书院方面的论述。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5:27 2007年1月20日 (UTC)
  • (!)意见,加入了“区域分工现象”的相关论述于#经济一段。略略增加了关于明朝文学对情欲主题处理的相关论述、社会风气一段也有些微补充。--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5:07 2007年1月26日 (UTC)
  • (!)意见,加入了匠籍制及其废除的相关内容于#经济一段。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6:11 2007年1月26日 (UTC)
    • 从12日到今天,已经有十六日了。八票赞成,一票反对。其中一位反对者也收回了意见。我认为该条目已经达到特色条目之标准,可以过关。--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44 2007年1月28日 (UTC)

12月30日

9支持 -〉特色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15 2007年1月15日 (UTC)

自荐:这个条目花了很多心思完成,除翻译、补充、查阅文献和期刊等,也逐段检验现行免疫学相关研究报告,经过版面修整、挑选各维基版本和英文教科书较精实的论述,作一统整的架构叙述,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读者获得相关基本且完整的知识。详细的撰写、思维过程和各种考量请参考疫苗注射的讨论页的说明,若有需进一步说明或是修正的部分请诸君不吝指教,希望这样一个关乎全人类健康议题的知识性条目,能够完善,充实维基百科的品质。--Droxiang 15:06 2006年12月30日 (UTC)

支持

反对

意见

  • (!)意见,“强制接种的疫苗”章节,内容有些法国中心,偏重于法国的内容过多,难道法国在这方面具有典型性?--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15 2006年12月31日 (UTC)
    • (:)回应该段是因为由法文版翻译而来,感谢书生的提示,抱歉检阅多次还是没发现,真心感谢您的意见。目前已发现此种措施乃是国际性质,已由WHO定为健康城市标准之一,台湾、中国大陆都有实施;已改写该段内容,依照国际至华人地区的概况作说明,并查找两岸法规资料作文献参考,感谢您的提点--Droxiang 09:31 2006年12月31日 (UTC)
  • (!)意见,能不能描写一下对人以外物种的疫苗接种?我记得狗和猫也可以打疫苗吧??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9:12 2006年12月31日 (UTC)
    • (:)回应这个我也有听说,事实上当初考虑过使用德文版相关部分,该版本却仅是许多“疾病的疫苗”串成的段落,似应归于疫苗条目中。您所提议的部分,是否指其他动物使用疫苗注射的概况?基本上原理是雷同的,内容我会试试看,可是刚刚查了一下发现相当难找的样子。--Droxiang 09:31 2006年12月31日 (UTC)
    • (:)回应,那就放在疫苗条目中吧。但是我有点不清楚这两个条目间有什么不同。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0:29 2006年12月31日 (UTC)
      • (:)回应:基本上两个词意义,“疫苗”专指那个打进去的东西,“注射”是打进去这件事情,以英文为例,前者为vaccine,后者为vaccination,此外就内容讨论,疫苗的注射专注在临床、公共卫生和集体性的使用成果,疫苗则与研究、制程、保存、学术理论著重相关,就比较不注重群体问题,如此一来,两方面事实上是有显著差距的知识范围,我当初考虑过合并撰写,后来越写越发现两边的方向差距颇大,只好仍旧照着德、英版本的方式拆该撰写,而且我已经将外语可讨论的疫苗内容放进疫苗条目中,您大概可以参考各段标题,就会明白期间的分野。--Droxiang 10:56 2006年12月31日 (UTC)
  • (!)意见,谢谢解惑,不过我还有一点小要求。台湾曾经发生过护士打错疫苗(种类错误)而造成新生儿死亡的案例,当时被媒体炒得很凶,可否就此方面的预防措施等做相关论述?(如果没办法的话就算了)--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9:16 2007年1月1日 (UTC)
    • (:)回应已完成该段落,引用英、台、中三篇事件避免地区中心,也让大家明白这是世界各地都会发生的状况,参考文献也都能对各叙述有完整的说明,您的提议使本条目更加完善,也像是有个收尾了,感觉越来越好,诚心感谢,若有进一步意见敬请不吝指教。--Droxiang 14:13 2007年1月1日 (UTC)
  • (!)意见 现在的水平应该已是特色条目了,但想进一步问一问:
  1. 03年SARS爆发时,当时有人提出药厂不相信SARS会再次大规模爆发,大多不愿投资,阻碍了开发步伐,似乎这里没有触及疫苗开发的成本。
  2. 文章予人感觉是疫苗能治疗各式各样的传染病,甚至日后有机会治疗癌症及艾滋,但一些传染病如登革热,会因为病理不同,而根本无法出现任何疫苗,这是否应提及呢? 
  3. 个人兴趣:看完这篇文章后,很想知道影响世界的疫苗,如果可以顺带提及一些重要疫苗的名称(如文中所提的卡介苗),将来找资料就方便多了。--Yau 00:50 2007年1月4日 (UTC)
    • (:)回应感谢您的意见,在此先偷偷告诉你,如果要用“#”排上序号123,中间不能多一个空行,不然会变成111;再来就是有关您的意见,第一项我没听说过相关消息也不知道这跟成本有何关联,第二项我从来没听说这种疫苗的任何消息,但如果该病毒的外壳有特殊构造,就可能可以作为疫苗的研发对象(让病毒无法利用锁匙进入细胞或是让病毒沉淀之类的方式),基本上疫苗都是以“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的层次做研发,跟“病理”没有太大关系喔,但是若真的可以找到相关内容,我会建议放在疫苗条目中,届时可以顺带说明什么状况不适合疫苗研发,第三项我会考虑寒假另写“疫苗”时会列出。也许目前还不能帮您完成这部分的想法,但是寒假有时间我会试试看。--Droxiang 09:39 2007年1月4日 (UTC)
      • 1 & 3 两项唯有等将来看看有没有其他资料吧。至于疫苗为什么治不了一些疾病, 是因为一些病的致病机制作怪。请参看登革热一例 ([10]) , 看看会不会丰富到内容, 如果怕支节太多, 影响了现时的内容, 或许就如你所说, 放到其他内容吧。 --Yau 20:26 2007年1月4日 (UTC)
        • (:)回应虽然您提供了参考资料,不过当中仅提及无有效预防之疫苗,由于疫苗研发不止如上方所言,对于登革热这种特殊案例,是因为它分有四型,每种型会互相影响却不能用同一种疫苗,而当体内有一种抗体,会使某些免疫细胞活化,导致其他型的感染状况加剧,此时就是如您所言之致病机转的部分,这部分还要厘清--Droxiang 13:12 2007年1月5日 (UTC)
  • (!)意见—延伸阅读和外部链接全都是外文,可以增加一些中文的阅读材料吗?--Quarty 12:38 2007年1月9日 (UTC)
    • (:)回应已增补--Droxiang 14:14 2007年1月14日 (UTC)

12月29日

5支持,2反对 => 特色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20 2007年1月12日 (UTC)

这个条目经过本人大量翻修,并且参照了英文及德文版的资料,并以本人的上课经验与认知求证后组织而成,某些旧版本中的资料由于无法解释或不知如何扩充而被注解。总的来说,这个条目几乎是一般OS教科书概论的内容了,请大家不吝指教,谢谢!--桃子娃 & Neversay 18:53 2006年12月29日 (UTC)

另外,本条目目前有46千位字元,图13桢。--桃子娃 & Neversay 19:23 2006年12月29日 (UTC)

支持

  • (+)赞成,文章写得不错,且用心的将原文的图给中文化(不过对于简体中文的读者来说就比较抱歉了)。--Ellery 03:31 2006年12月30日 (UTC)
    • 感谢支持,我原本也想要用表格来将原文的系统架构中文化,这样可以避免繁简语系的问题,但是表格太难画,只好作罢。不过简中阅读繁中并不会很难,这是我在中国大陆游学访问时得到的感想,比较麻烦的是术语不统一的情况。--桃子娃 & Neversay 03:58 2006年12月30日 (UTC)
    • 对于图中的正简问题,其实很多生物类条目也都毫不考虑繁体中文读者的困扰,“口十”害我看半天才知道是叶--Droxiang 17:30 2006年12月30日 (UTC)
  • (+)支持,小新增了该条目的分类(计算机),如果需要参考两岸名词请见此:两岸名词差异资料:电脑 --Nosy@TW 02:21 2007年1月1日 (UTC)
  • (+)支持译名可以慢慢修改。--费勒姆 费话连篇 01:17 2007年1月2日 (UTC)
  • (+)支持,哗哗哗!一篇很厉害的文章。--Iflwlou 14:04 2007年1月3日 (UTC)
  • (+)支持,不错的文章,不过希望首段能增加一些较为易懂的文字。--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1:46 2007年1月11日 (UTC)

反对

  • (-)反对,部分繁简用词没有转换,例如“埠”等,一些外国人名还是英文,如Bill Gates。2000年代部分下面的各个章节似乎和2000年代有些脱节。名词使用也不规范。例如“使用者图形接口”章节中又使用“图形使用者接口”的称呼--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01 2006年12月30日 (UTC)
    • Port(埠)已改正,Bill Gates问题已改正,2000年代已改成今日(英文版的分节名称),并将未来小节独立一节。--桃子娃 & Neversay 02:01 2006年12月30日 (UTC)
      • 术语转换部分,是不是参照对照表提请简繁用语转换?--Droxiang 04:53 2007年1月1日 (UTC)
  • (-)反对,内容很丰富,但条理和叙述不足,有些模糊和混淆的地方。--用心阁(对话页) 11:51 2007年1月5日 (UTC)

意见

  • (!)意见:接下来一小时内我会帮忙把条目中的“注解”改成参考文献,其实很多注解,必要的就可以写入文章段落,不必要的就直接交给参考文献即可,至于参考文献的做法我改好后你也可以参考看看,喜欢就学起来,我也是看到一个赏心悦目的以后才学起来的。意见重点:我认为与部分词句拗口、部分标点要修正,排版可以调整一下(图片位置大小等)我觉得现在整段看下来眼睛有点怪怪的,应该是排版的问题,然后有许多段落建议加注参考文献。还有我不是学理工的,看得不是很懂,也感觉有一点点杂,是不是再去芜存菁一下呢?(也可能是我真的很没慧根~哭~)--Droxiang 16:38 2006年12月30日 (UTC)
  • (!)意见重复的内部链接过多。--Jnlin讨论) 10:03 2007年1月10日 (UTC)
  • (!)意见感觉将操作系统简称os的情况不多,至少我以前没听到过。能不能改成“操作系统”。--Finblanco 11:17 2007年1月11日 (UTC)
    • (!)意见现在这样写应该还好吧?英文会简称OS啊。见en:OS,在第二项。--Jnlin讨论) 12:06 2007年1月11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