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存档1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请不要在没有讨论下擅自改变页面名称
- 页面的名称,多次被极少参与这个网页编辑的人,在完全没有讨论下,擅自多次改变,先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香港情况”改为“2019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香港情况”,再改为“2019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对香港的影响”,名字又长又累赘,亦不能反映这个网页的全部内容,而且改动名称的人,极少参与这个网页的编辑。请大家互相尊重,先讨论,后改变,好吗? --Cyberviewer 2020年1月29日 (三) 15:08 (UTC)
- User:Ericliu1912 页面名称还原了,若您有问题请先讨论,好吗?谢谢!--Cyberviewer 2020年1月29日 (三) 15:17 (UTC)
- User:颲风 请先到互助客栈讨论,请讨论,后移动改名,好吗? --Cyberviewer 2020年2月3日 (一) 06:29 (UTC)
- @Cyberviewer:链接出现问题,已协助修正,请确认是否阁下想连至的页面。--B.YWH 祝您庚子年快乐! 2020年2月3日 (一) 12:48 (UTC)
- @BrianYWH: 看来没问题,谢谢您! --Cyberviewer 2020年2月4日 (二) 06:32 (UTC)
两个章节问题
B.YWH 祝您庚子年快乐! 2020年2月5日 (三) 07:17 (UTC)
现今页面中有两个章节十分相似,即“确诊个案”及“病例”。当中“确诊个案”中的患者资料,与“病例”中的病例相关事件有内容重复,应否将两个章节合并及删去重复内容?--- 您好,谢谢建议,暂日不考虑合并。因为:“病例”中的怀疑个案,实际只有一小部分成为“确诊个案”,例如在2月5日,累计怀疑个案 1043 宗,累计确诊个案有 21 宗,只占2%。--Cyberviewer 2020年2月5日 (三) 17:00 (UTC)
- B.YWH 祝您庚子年快乐! 2020年2月9日 (日) 09:36 (UTC) 那么请阁下修饰一下两章节语句,重复内容也有不少。难道让读者看两次相同内容?--
- --Cyberviewer 2020年2月15日 (六) 14:28 (UTC) 多谢您的意见,现在已将“确诊个案”及“病例”合并。
请不要在没有讨论下擅自改变来源标题
参考Special:diff/58023644,来源标题明明有【武汉肺炎】,何解有维基人移除?学一位维基人所言“先讨论,后改变,好吗?” --Cmsth11126a02(留言) 2020年2月7日 (五) 10:58 (UTC)
- 减去【武汉肺炎】因为:(1)条目是关于武汉肺疫情在香港,所以大部分来源有【武汉肺炎】的前缀。(2)现在有约 350 个来源,希望减少参考文献的篇幅。(3)请留意,原文意思是“极少参与这个网页编辑的人”,请不要在完全没有讨论下,擅自多次移动条目的名字,因为经常参与有关网页编辑的人,正在互助客栈中讨论这话题。发出提醒因为讨论还在进行中时,条目已被移动数次。--Cyberviewer 2020年2月7日 (五) 15:49 (UTC)
- 明白香港传媒普遍用“武汉肺炎”,所以加了“疾病名称”一标题,注明“对于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香港大部分传媒如明报[1]、星岛日报[2]、苹果日报[3]、成报[4]、香港经济日报[5]、头条日报[6]、立场新闻[7]、香港01[8]、am730[9]、晴报[10]、852邮报[11]等称呼为“武汉肺炎””,以上内容中的每一个来源都保持了原来的【武汉肺炎】前缀。 --Cyberviewer 2020年2月9日 (日) 13:12 (UTC)
- 消除“武汉肺炎”这个通称是不必要的,参考日文版都用日本脳炎而不是中文版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香港政府宣传品都用日本脑炎[1],反映在这次肺炎疫情特意避开常用通称是缺乏合理性;而在过往的2003年的SARS及2012年的MERS疫情,也曾经将相关病毒及病症称作新型冠状病毒、新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反映“新型”属含糊的表达;中文维基不代表某国政府行事,即使某国政府发表其对该疫症的命名,本百科也无必要弃用常用的通称。--Uranus1781(留言) 2020年2月10日 (一) 03:24 (UTC)
- 谢谢大家的讨论,根据讨论共识,已用回原来的来源标题。--Cyberviewer 2020年3月5日 (四) 08:25 (UTC)
建议分离出“2019新型冠状病毒香港反应与影响”或“2019新型冠状病毒香港相关争议”
如题。--B.YWH 祝您庚子年快乐! 2020年2月8日 (六) 06:16 (UTC)
- 谢谢提议,值得考虑。 --Cyberviewer 2020年2月9日 (日) 13:14 (UTC)
- 已开分页:2019新型冠状病毒香港疫情相关争议 ---Cyberviewer
关于“有编号的疑似个案”的问题
在卫生署关于武汉肺炎的网页[[2]]的“2019冠状病毒病的本地最新情况”,原本只会列出确诊的个案,亦只有确诊个案才有“个案编号”,但近来有时会加入“疑似”个案。于是在“病例个案数字”中的“新增确诊”及“累计确诊”、“累计确诊、死亡及康复个案走势图”中的“确诊个案”数目时,经常会面对应否包括这些“有编号的疑似个案”问题。例如,在3月3日,卫生署关于武汉肺炎的网页[[3]]显示“确诊:100;疑似:1”,“累计确诊、死亡及康复个案走势图”中的累计确诊应该是100还是101呢。请问各位维基人对此有什么意见呢? --Cyberviewer 2020年3月3日 (二) 14:58 (UTC)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7个条目命名问题
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相关争议=>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争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疫情病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病例;2019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对中国大陆的影响=>2019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大陆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国大陆疫情病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大陆病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香港情况=>2019新型冠状病毒香港疫情;2019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对台湾的影响=>2019新型冠状病毒台湾疫情;Template: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伤亡人数=>Template: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伤亡人数。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4日 (二) 08:16 (UTC)
-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前缀词
- 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
- 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相关争议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疫情病例
- 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国大陆反应与影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香港情况
- 2019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对台湾的影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国大陆疫情病例
上述6个7个条目都属于同系列,但条目命名却处于混乱状态,所以希望能在此讨论解决之道。--IrycatewiTalk 2020年1月31日 (五) 13:22 (UTC)
- 前缀词统一为“2019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如何?-- Matt Zhuang写条目时,请尊重各地的中文使用者。 (按“此”留言) 2020年1月31日 (五) 13:29 (UTC)
- (+)支持。——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1日 (六) 06:32 (UTC)
- (-)反对。“2019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作前缀太长太累赘。而且对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区,事件和影响的99.9%是发生在2020年。建议前缀用较简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或“武汉肺炎事件”,没有必要加上年份,比照:“SARS事件”条目也不会用“2002年-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事件”这样又长又累赘的名字。--Cyberviewer 2020年2月1日 (六) 18:39 (UTC)
- 见Talk: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移动问题,我的建议是统一以“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症”(比照西非埃博拉病毒疫症,“肺炎”两字有无均可)为起首。注意:“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病毒的正式名称。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2月1日 (六) 06:21 (UTC)
- @Irycatewi、Matt Zhuang、Ericliu1912。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2月1日 (六) 06:42 (UTC)
- 目前台湾已经有媒体采用“2019新型冠状病毒”(自由时报的报导、天下杂志的报导、中央广播电台的报导)称呼这次的病毒,虽然发病状况还是称为“武汉肺炎”,不过这是重定向加上条目提醒别称可以解决的事情,我就不特别评论。-- Matt Zhuang写条目时,请尊重各地的中文使用者。 (按“此”留言) 2020年2月1日 (六) 07:02 (UTC)
- 补充:香港也有媒体用过这样的称呼。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1日 (六) 07:50 (UTC)
- SARS事件。具体名称方面,以既有的“2019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跟以病毒名称前缀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事件”,或是其他名称作为前缀词我觉得都可以,但是条目名称的格式是一定要统一的。——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1日 (六) 10:27 (UTC)
- (+)支持“2019新型冠状病毒事件”。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1日 (六) 10:35 (UTC)
- (+)支持“2019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前缀也比又长又累赘的“2019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前缀好。--Cyberviewer 2020年2月1日 (六) 18:48 (UTC)
- 反对“事件”,过于笼统,支持WHO使用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超越疫情的事件也是由疫情导致的。--曾晋哲(留言·Q61655160) 2020年2月1日 (六) 19:27 (UTC)
- 同意使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Huangsijun17(留言) 2020年2月1日 (六) 20:04 (UTC)
- @Ericliu1912。另外,我不反对跟随WHO的用词(“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反正我们还是混着来用。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2日 (日) 11:03 (UTC)
- @Cyberviewer。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2日 (日) 11:04 (UTC)
- 我没有意见。——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2日 (日) 11:09 (UTC)
我觉得这次的事件已经超越单纯的疫情了,较单纯病理性的“疫症”不足以涵盖,应用“事件”称呼较合宜,前例见情况更接近此次事件的
具体条目标题
- 若确定前缀词之后,就可以开始讨论具体条目标题格式了。——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2日 (日) 11:14 (UTC)
- 现在又多了一个条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国大陆疫情病例”,因此我更新了我的提问,从6个变7个。--IrycatewiTalk 2020年2月2日 (日) 12:07 (UTC)
- 这不影响吧。如果确定统一前置词,我会日内进行移动。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2日 (日) 12:52 (UTC)
- 拟定名:
-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2日 (日) 12:56 (UTC)
- 可不可以不要省略“年”字(亦即“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XXXX”)?只写数字不写“年”感觉有点怪怪的。个人意见。-游蛇脱壳/克劳棣 2020年2月2日 (日) 13:39 (UTC)
- “2019新型冠状病毒”就是病毒的正式名称嘛,没办法。——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2日 (日) 14:46 (UTC)
- 可不可以不要省略“年”字(亦即“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XXXX”)?只写数字不写“年”感觉有点怪怪的。个人意见。-游蛇脱壳/克劳棣 2020年2月2日 (日) 13:39 (UTC)
- 我的建议: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争议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病例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国大陆病例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大陆的反应与影响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香港的反应与影响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台湾的反应与影响
- 将影响类的条目标题进行了统一。我建议范围涵盖最全的“在(某地)的反应与影响”。——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2日 (日) 14:46 (UTC)
- (-)反对 反对“在 XX 的反应与影响”作后缀,原因:(1)名字太长。(2)有些页面的内容不只“反应与影响”。(3)“疫情”一词不是已包含“反应与影响”吗?--Cyberviewer 2020年2月3日 (一) 06:43 (UTC)
- 或是
- 至于争议什么的,应该没必要单独列出吧!如果执意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台湾)疫情争议应该比较清楚。病例的话就不用了,因某些单位提供的数据没有参考意义[4],否则世界各国就不会纷纷撤侨走避了。--Xiaoxuang(留言)
- 这些名称都不符合命名常规⋯⋯ ——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3日 (一) 04:05 (UTC)
以上。--IrycatewiTalk 2020年2月3日 (一) 09:59 (UTC)
- (=)中立:如果要改名请把“年”保留,好嘛?--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0年2月3日 (一) 12:11 (UTC)
- 但病毒的名称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而并非“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B.YWH 祝您庚子年快乐! 2020年2月3日 (一) 12:43 (UTC)
- 好吧,看来又搞错了什么了 囧rz...,如果“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正确名称而导致需要这样的命名那没话说。--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0年2月3日 (一) 12:49 (UTC)
- 但病毒的名称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而并非“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B.YWH 祝您庚子年快乐! 2020年2月3日 (一) 12:43 (UTC)
- 该方案应无问题。--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2月3日 (一) 17:00 (UTC)
- (+)支持 Irycatewi的建议(e.g.“香港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也不错,可以接受。 --Cyberviewer 2020年2月3日 (一) 18:51 (UTC)
- 地名放前面似乎不太好。我有以下的新建议:
- 以上。另外,“疫情病例”不太通顺。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4日 (二) 03:47 (UTC)
- (+)支持。——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4日 (二) 03:52 (UTC)
- (+)支持。“2019新型冠状病毒香港疫情”也可以接受。--Cyberviewer 2020年2月4日 (二) 04:25 (UTC)
- (+)支持。--B.YWH 祝您庚子年快乐! 2020年2月4日 (二) 04:56 (UTC)
- (+)倾向支持。不过,关于地名的部分,仍要留意一下过去瘟疫事件条目的命名习惯,例如:“西非埃博拉病毒疫症”、“中国大陆非洲猪瘟疫情”、“2014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疫情”、“2014年广东登革热疫情”、“2014年高雄市登革热疫情”、“2015年台南市登革热疫情”及“2015年韩国中东呼吸综合症爆发”等等。--IrycatewiTalk 2020年2月4日 (二) 04:59 (UTC)
- 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4日 (二) 05:58 (UTC) 这有些不同。上面那些地区提及的疫情波及地方已经是疫情所能够波及的所有地方,然而这里提及的疫情波及地方并非疫情所能够波及的所有地方(还有一大堆其他国家)。
作为世卫组织强调的不歧视原则,建议还是删除地理歧视内容 尤里的1994(留言) 2020年3月5日 (四) 05:16 (UTC)
其他
除了条目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模板(例如模板: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伤亡人数等),建议也顺便一起统一称谓。——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4日 (二) 07:24 (UTC)
-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完成。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7日 (一) 15:21 (UTC)
-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根据新闻报导,ICTV正式把2019-nCov病毒命名为“SARS-CoV-2”(查无中文名,“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称呼无来源,但可比照SARS-CoV),而世卫就将SARS-CoV-2引起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查无中文名,“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称呼无来源)。所以现在又要重新确认一次条目、模板名称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3:13 (UTC)
- @Irycatewi、Matt Zhuang、Ericliu1912、Cyberviewer、Njzjz、@Huangsijun17、克勞棣、Xiaoxuang、Z7504、BrianYWH、@KirkLU。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3:19 (UTC)
- 不用那么赶着更名吧,过几天说不定就会出现中文名了。——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0年2月12日 (三) 03:30 (UTC)
- 如果我赶着更名的话,我现在应该是通知大家我把条目给移动了,这里我就是想通知一下大家以后还要来一次大规模移动。总而言之,至少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新冠肺炎”这些可分辨率极低的名字就好。看看卫生部门和媒体们有没有翻译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3:35 (UTC)
- 按照who的微博 [5],他们起的中文名叫2019冠状病毒病。—曾晋哲(留言·Q61655160) 2020年2月12日 (三) 04:19 (UTC)
- who的中文网站[6]也有翻译。—曾晋哲(留言·Q61655160) 2020年2月12日 (三) 04:25 (UTC)
- “2019冠状病毒病”这名字还可以(简单、粗暴、直接;然后我又要再想过条目名称了)。不过SARS-CoV-2病毒的中文名还是大问题。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6:51 (UTC)
- who的中文网站[6]也有翻译。—曾晋哲(留言·Q61655160) 2020年2月12日 (三) 04:25 (UTC)
- 按照who的微博 [5],他们起的中文名叫2019冠状病毒病。—曾晋哲(留言·Q61655160) 2020年2月12日 (三) 04:19 (UTC)
- 如果我赶着更名的话,我现在应该是通知大家我把条目给移动了,这里我就是想通知一下大家以后还要来一次大规模移动。总而言之,至少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新冠肺炎”这些可分辨率极低的名字就好。看看卫生部门和媒体们有没有翻译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3:35 (UTC)
-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07:04 (UTC)
- 回到SARS-CoV-2 和 2019-nCoV 的中文,两个都是有来源的,除非双方统一意见,否则应该哪一个为命名依据?况且现阶段前者只有推论的中文翻译名。——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2月13日 (四) 01:24 (UTC)
- 2019-nCoV,CDC(注意,不是说那个C CDC)说稍后要修改,修改也只是COVID-19。--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0年2月13日 (四) 06:28 (UTC)
- 楼上错了:应该是SARS-CoV-2。2019-nCoV只是临时名称,但是SARS-CoV-2是正式命名。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06:41 (UTC)
- (根据新闻报导,“ICTV是1927年立的国际微生物学会联会下的病毒学分会,专门负责整合已知不同类型、品种的病毒,并为其分类分析彼此间的进化关系,然后统一病毒的学术称谓,避免各界以不同名字称呼同一病毒而造成混乱。”)SARS-CoV-2是ICTV给的名字。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06:44 (UTC)
- 部分中文媒体已经使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的翻译:[7][8]。这种学术名称应该是像化学物质系统命名法的命名一样,可以按照规律直接进行翻译。--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3日 (四) 08:00 (UTC)
- 网易叫它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2”非“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另有媒体以“2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作翻译[9]。--B.YWH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年2月13日 (四) 08:26 (UTC)
- 网易两个译法都用了(“2型”在第三段)。“...病毒2”和“2号...病毒”肯定都不是符合命名法的译法。可能的译法应该是“二(2)型”或“第二型”,可能置于“...病毒”之前或之后。--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3日 (四) 08:42 (UTC)
- 抱歉:没看清。过几天看有没有官方命名再改吧,现在定也太早了。--B.YWH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年2月13日 (四) 09:45 (UTC)
- 网易两个译法都用了(“2型”在第三段)。“...病毒2”和“2号...病毒”肯定都不是符合命名法的译法。可能的译法应该是“二(2)型”或“第二型”,可能置于“...病毒”之前或之后。--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3日 (四) 08:42 (UTC)
- 网易叫它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2”非“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另有媒体以“2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作翻译[9]。--B.YWH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年2月13日 (四) 08:26 (UTC)
- 部分中文媒体已经使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的翻译:[7][8]。这种学术名称应该是像化学物质系统命名法的命名一样,可以按照规律直接进行翻译。--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3日 (四) 08:00 (UTC)
- (根据新闻报导,“ICTV是1927年立的国际微生物学会联会下的病毒学分会,专门负责整合已知不同类型、品种的病毒,并为其分类分析彼此间的进化关系,然后统一病毒的学术称谓,避免各界以不同名字称呼同一病毒而造成混乱。”)SARS-CoV-2是ICTV给的名字。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06:44 (UTC)
- @cwek:COVID-19是病毒引发的疾病名称,SARS-CoV-2才是病毒名,阁下是否弄错了。--B.YWH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年2月13日 (四) 09:52 (UTC)
- 既然部分中文媒体都已经使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的翻译了,那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就留着不动吧。上面的表格就是现在暂时作实的提议,放在这里几天应该是不急的。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10:05 (UTC)
- 可是已经被其他人移动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了...--IrycatewiTalk 2020年2月13日 (四) 10:29 (UTC)
- 搬回头了。我可不想多改上面一大串save to几次。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15:22 (UTC)
- 分歧点应该在“2型”、“2号”还是“2”,我看三者皆有使用。不过未见哪个更常用或者更官方,以目前的情况,我不反对先到先到。--曾晋哲(留言·Q61655160) 2020年2月14日 (五) 00:08 (UTC)
- 搬回头了。我可不想多改上面一大串save to几次。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3日 (四) 15:22 (UTC)
- 可是已经被其他人移动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了...--IrycatewiTalk 2020年2月13日 (四) 10:29 (UTC)
- 还有两条条目以“2019新型冠状病毒”作前缀,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的排外及种族主义及2019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大陆相关应对机构,请一并移动。--B.YWH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年2月14日 (五) 02:56 (UTC)
- 我考虑在三日内依据以上提议进行移动。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4日 (五) 03:13 (UTC)
- (+)支持:应尽速将相关条目移动至最新标准名称,另关于“2019冠状病毒病撤侨行动”及“Template:2019冠状病毒病伤亡人数”建议不用再加入“疫情”二字为妥。-Bangardi 2020年2月14日 (五) 14:07 (UTC)
- 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5日 (六) 06:48 (UTC)
- 个人认为保留“疫情”较好,目前的排外主义是由于疫情事件产生的,不是与疾病本身相关的歧视,与诸如“对艾滋病的歧视”之类不同。--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5日 (六) 09:17 (UTC)
- 同时建议修改Template:2019冠状病毒病伤亡人数名称中“伤亡”的字眼。“伤亡”更适合用于事故或灾害,“病”和“伤”有区别,个人认为改成“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数”更为妥当。-- 👨🎤 Jim | Talk | 2020年2月15日 (六) 09:51 (UTC)
“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排外及种族主义”和“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相关排外及种族主义”哪个比较好?
- ꓢꓯꓠꓟꓳꓢꓮ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5日 (六) 06:48 (UTC)
- 全部完成移动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6日 (日) 14:26 (UTC)
-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导言章节
导言总结内容要点
目前导言章节仅概述病例及疾病名称,请协助编修。顺带一提,本人早前有一版本,但被IP君126.78.215.255删除了:
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又名武汉肺炎香港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香港发生的情况。此疾病在香港一般被简称为武汉肺炎。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最早起于中国大陆湖北省武汉市,对香港的实质影响始于2020年1月(本条目中所有未注明年份之日期都代表2020年),1月23日出现第一例境外移入确诊病例,2月4日出现第一例境内传染病例。在香港,确诊病例一般会被转送到玛嘉烈医院传染病中心作隔离及集中治疗。香港政府2月5日后仅开放香港国际机场、深圳湾管制站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三个口岸。政府公务员由1月16日至3月1日在家工作。另外,所有学校包括大专院校、中小学、幼稚园和特殊学校都延后上课。截至2020年3月2日香港累计确诊100例及疑似1例,其中已治愈36例,死亡2例。
另外,在问题未解决前勿移除模版。--B.YWH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年3月4日 (三) 08:53 (UTC)
- 我刚提出了永久半保护,希望可以解决被IP用户破坏的问题。--Cyberviewer 2020年3月4日 (三) 17:27 (UTC)
- 我认为你这个导言写得不错,为何不补回去? JN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020年3月6日 (五) 08:16 (UTC)
- 写是写了,但还未能概述全文,所以还是希望有其它编者作出编修。--布莱恩 文章合为时而著✒️2020年3月8日 (日) 05:07 (UTC)
“武汉肺炎”一词问题
- 我已经数次加回“又名武汉肺炎香港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香港发生的情况。此疾病在香港一般被简称为武汉肺炎”的句子,但都被人无故删去,真有点无奈。--Cyberviewer 2020年3月4日 (三) 17:14 (UTC)
- 今天又被“尤里的1994”多次删除。“尤里的1994”君,请先在这里讨论,不要再删去“又名武汉肺炎香港疫情”等的句子。--Cyberviewer 2020年3月5日 (四) 04:55 (UTC)
- 因为有人不喜欢把冠状病毒病称为武汉肺炎。比如这个新闻中国厉批叫武汉病毒是让中国背祸延世界黑锅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3月5日 (四) 06:46 (UTC)
- B.YWH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年3月5日 (四) 11:45 (UTC) 尤里君请解释。--
- 我是认为可以加上“又名武汉肺炎香港疫情”,毕竟在香港有大量媒体用这称呼。--B.YWH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年3月5日 (四) 11:45 (UTC)
关于在疫情条目内文统一用“2019冠状病毒病”的讨论
- @Cmsth11126a02:@Uranus1781:@BrianYWH: 有人在“互助客栈/条目探讨”中提议:“在疫情相关条目内文中统一采用WHO命名”,即将内文中的“武汉肺炎”、“新型肺炎”、“新冠肺炎”等词语会全部变成“2019冠状病毒病”,若任大家有意见,请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提议:在疫情相关条目内文中统一采用WHO命名参与讨论。谢谢大家。 --Cyberviewer 2020年3月4日 (三) 17:04 (UTC)
- @Googol19980904: 若您有兴趣,亦可到请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提议:在疫情相关条目内文中统一采用WHO命名参与讨论和投票。--Cyberviewer 2020年3月5日 (四) 08:52 (UTC)
- B.YWH 文章合为时而著✒️ 2020年3月5日 (四) 11:31 (UTC) 阁下链接又出问题了,下次请小心。--
关于宠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案例
为什么不能编辑?我暂时还没有添加来源怎么算搞破坏?如果你们要把宠物犬算作人类病例,那请随意。尤里的1994(留言)
- 这个条目是讲人类的疫情,若阁下想讲其他动物的疫情,请开新的条目。--Cyberviewer 2020年3月5日 (四) 04:52 (UTC)
- 我认为动物感染的可以写进这篇条目,但需要加上备注。因为它比较特殊。--风云北洋※Talk You swim like Horton 🏊🏻 2020年3月5日 (四) 04:56 (UTC)
新型冠状病毒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而且编辑时也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没有列入人类病例人而是单独开了一个子栏。如果单列条目则缺乏关注度,而且该条目名称仅仅为“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病例”,并没有仅限于人类病例,所以加入其他动物病例在不干扰人类病例子栏的情况下,并无不妥。尤里的1994(留言)
- 请留意,原文已经有包括犬只受感染的资料:“2月28日,渔农自然护理署及卫生防护中心确认患者家中犬只对病毒测试呈弱阳性反应,口腔、鼻腔样本验出新型冠状病毒,但犬只无任何相关病征;犬只被送到港珠澳大桥口岸的动物居留所接受14天检疫。”另外,为什么要同时删去‘又名武汉肺炎香港疫情,介绍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在香港发生的情况。“2019冠状病毒病”,在香港一般被简称为“武汉肺炎”’的资料呢?--Cyberviewer 2020年3月5日 (四) 05:23 (UTC)(关于“又名武汉肺炎香港疫情”的讨论,请放在“导言章节”。)
请再注意,本条目名称为“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而不是“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人类疫情”,所以列入在香港发现的列其他动物感染疫情并无不妥。 尤里的1994(留言) 2020年3月5日 (四) 05:11 (UTC) 关于犬只的问题,个人认为既然香港有关机构已经认定其为确诊病例[来源请求],那再将其放入人感染病例栏里面已经不妥。因为该病是人畜共患疾病,既然是其他动物患病就应当予以单列。至于武汉肺炎的描述,世卫组织已经做出说明避免在疾病描述中加入带有歧视性的名称,故认为放在首页简介不合适。但考虑到香港某些新闻立场,所以后面的没有处理 尤里的1994(留言) 2020年3月5日 (四) 06:00 (UTC)
- (将以上两段“尤里的1994”的留言,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相关条目”搬回这里。大家讨论时,请把留言放到相关的讨论题目中,请不要乱放,以免影响不同题目讨论,谢谢合作。)--Cyberviewer 2020年3月5日 (四) 07:17 (UTC)
- 尤里的1994说:“香港有关机构已经认定其为确诊病例”,请问是哪个“香港有关机构”认定这宠物狗为“确诊病例”呢?是不是香港官方认可的机构?可否给予资料的来源呢?--Cyberviewer 2020年3月5日 (四) 07:43 (UTC)
- 不删除资料亦不改变原来架构的折冲方法,将确诊病例#85的宠物狗“低程度感染病毒”事作的全文搬到“病例相关事件”中,因为(1)这事和病例#85相关,(2)未有香港的相关官方机构确认这宠物狗是一个“确诊病例”。--Cyberviewer 2020年3月5日 (四) 07:59 (UTC)
现在能否把其拆分为人感染和动物感染的病例?请问?尤里的1994(留言)
参考资料
- ^ 全球首例 香港寵物狗染武漢肺炎. 中央社. [2020-03-05].
- ^ 寵物狗染疫全球首例!香港富婆周巧兒家族增至4人1犬確診. 新头壳. [2020-03-05].
- ^ 全球首宗狗隻確診新冠狀病毒 漁護署排除受環境污染. 香港电台. [2020-03-05].
有关于冠状病毒疫情的撰写
经查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台湾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韩国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日本疫情等疫情条目皆有确诊个案之相关详细资料表格。虽然各地政府都有自主公开相关患者之间的关联与群体性,但参考过去SARS事件#各地疫情及反应的内容撰写,貌似没有如此详细个案资讯的必要,且按WP:NOTPLOT:“漫长而庞大的统计清册混淆读者并降低条目的可读性和整洁。”,过度揭露患者资讯是否有导致疫情恐慌或是侵犯隐私等相关问题呢?--🍫巧克力~✿ 2020年2月26日 (三) 06:51 (UTC)
- 我觉得导致疫情恐慌的问题不大,这些条目出现以前恐慌老早出现了。存在相关表格的其他条目:打边炉家族、2020年天津宝坻百货大楼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既然现在的资讯比以前更发达,我认为不应该让内容受限于17年前的状态。侵犯隐私的问题也不大,反正政府也敢公开了,我可不相信政府会公然违法。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2月26日 (三) 09:12 (UTC)
- 我们不会将“将客观事情陈列出来”理解为“导致疫情恐慌”的。只要资讯是客观和中立的,没有使用煽情手法或者在故意渲染负面情况,它就是中性的。在现时众多的网络媒体(新闻、短片分享平台、社交媒体)的相比之下,我会理解维基百科已经站在“导致疫情恐慌”的相反面。同时,使用“导致疫情恐慌”这奇怪的形容方式是什么原因呢?恐怕有着“不知道的话就不会恐慌”的言外之意吧。相对于“揭露资讯”这行为本身,“和谐是建基于隐藏资讯”、“眼不见为净”一类的想法才是让部分人看到资讯就感到恐慌的真正原因吧。简单来说,现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现实的恐惧本身吧。--219.77.44.102(留言) 2020年2月28日 (五) 03:59 (UTC)
- (?)疑问:先前与天秤P君在热带气旋专题撰写条目时曾进行相关表格的讨论,但因为表格内容过于庞大,考量到WP:PLOT的原则,且有时表格资讯过于庞大需要用到折叠模板,这对一般阅读者来说过于复杂,不利于阅读,所以这部分可能还要请大家思考相关条目之编辑该如何呈现,才更易于阅读。--🍫巧克力~✿ 2020年2月28日 (五) 11:03 (UTC)
- 凡事总有例外,总有局限。我认为现在这样的列表已经是最具百科性的处理方法,如果太死地解读WP:PLOT,那样条目的必要资讯肯定会残缺,刻意回避一个局限会带来更多本来不应该出现的局限。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2月29日 (六) 06:25 (UTC)
- 关于“如何呈现”的确是个可相讨的问题,截止目前香港共有94个案例,假如案例数量演变至500件,大家又会否仍然同意现有的方式呢?--219.77.44.98(留言) 2020年2月29日 (六) 06:57 (UTC)
- 没有更好的表现方式的话,就唯有如此。ꓢꓯꓠꓟꓳꓢꓮ 漆黑漫长夜 2020年3月1日 (日) 00:56 (UTC)
- “过度揭露患者资讯是否有导致疫情恐慌”,我相信隐瞒疫情更会导致恐慌,更令疫情恶化。患者资讯方面,大部分都是取自当地政府的公开资料,相信当地政府不会侵犯隐私吧。资讯科技一日千里,2020的资讯情况怎可以和17年前相比呢?--Cyberviewer 2020年3月3日 (二) 18:32 (UTC)
建议加入地方及国家对香港的入境措施
建议加入/记录每一个地方或者国家因为疫情而对香港推出的入境措施,呢个记录应该可以一定程式睇出疫情对香港的影响。应该可以记录地区/国家,措施,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JohnShaoWJ(留言) 2020年3月14日 (六) 04:46 (UTC)
关于个案数字的问题
- 个案数字是根据卫生处的公布([[10]]),以2020年3月23日作例子,“住院人数”应该是100人(当中包括1名疑似个案),为什么有人多次改成101人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呢?--Cyberviewer 2020年3月23日 (一) 13:33 (UTC)
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又名武汉肺炎香港疫情 ,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香港发生的情况。2019冠状病毒病,又称武汉肺炎,最初在2019年12月于湖北省武汉市发现。 改为
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又名COVID-19或者SARS-CoV-2 ,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香港发生的情况。2019冠状病毒病,又称COVID-19或者SARS-CoV-2,最初在2019年12月于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目前WHO称COVID-19病毒起源地暂不明确,目前只是在武汉大爆发,中国率先检测及报道出来。日本及中国西双版纳的科学家2020年3月份发表论文表明,美国及日本等地COVID-19病毒序列更加古老,中国武汉发现COVID-19病毒序列是比较新的序列,因此揣测起源地可能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 美国的CDC专家【1】称流感病毒及COVID-19病毒同时在一些之前认定是流感致死的死亡病例中发现,因为美国之前没有对这些死亡病例进行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因此目前不知道美国具体有多少之前被认为是流感致死,其实可能是COVID-19致死的死亡病例,并且因为美国没有公布这些病例的病原追踪结果,不知道他们具体的感染时间。 意大利的一些医生【2】称意大利2019年11月份的时候,就在临床上面发现一些人患有特殊的肺炎,但是当时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https://edition.cnn.com/world/live-news/coronavirus-outbreak-03-11-20-intl-hnk/h_1319f66f92245a2fe4ec63fe91ab66c9 CDC director says some coronavirus-related deaths have been found posthumously 【2】https://www.techtimes.com/articles/248263/20200323/coronavirus-possibly-come-china-italy-first-detected-strange-pneumonia-months-wuhan-outbreak.htm First 'Strange Pneumonia' Case Reported in November 2019 in Italy
建议删除 “武汉肺炎香港疫情” 或者任何链接说道“武汉病毒”的歧视性词语。 WHO已经将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还有另外一个广泛使用的名称SARS-CoV-2。 目前全球的新闻媒体及科学界所有的发表的科学文章都在使用COVID-19 或者SARS-CoV-2。 不能因为有些香港媒体自己的科学素养不到位或者全球视野不到位,而还在使用带有地区性的歧视语句, 就认为香港媒体是正确的,在wiki中就应该这么写。 不要做井底之蛙,让别人嘲笑你。抬眼看看世界媒体,WHO及科学界怎么说的,才是正确的方式。—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Zwjbiology(对话|贡献)于2020年3月24日 (二) 12:45 (UTC)加入。
编辑请求 2020-03-25
请求已拒绝,请求过期--Air7538(留言) 2020年3月31日 (二) 00:20 (UTC)
请更新3月25日的香港疫情最新情况,谢谢!--Eggrollccc(留言) 2020年3月25日 (三) 14:06 (UTC)
- 编号清单项目—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AWongLiu(对话|贡献)于2020年3月26日 (四) 07:08 (UTC)加入。
编辑请求 2020-03-26
建议可新增相关连结: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相关中小企舒缓措施—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AWongLiu(对话|贡献)于2020年3月26日 (四) 07:08 (UTC)加入。
关于原发疫源地
根据“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页面,原发疫源地为“暂不明确”,旁边甚至已有注释来解释。
在未有明显证据情况下,不应随便推定原发疫源地为湖北省武汉市,因而写上“暂不明确”。
维基百科编辑时需保持中立,编辑时不应带有立场,否则会影响文章公信力。──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Andrewkwok kly.a(讨论|贡献)于2020年3月24日 (二) 17:27加入。
关于确诊人数及死亡人数
-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KingGiang:确诊人数及死亡人数,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数据?如果有来源请麻烦附上,不然的话就请依照这个官网,谢谢。爱山又爱海 2022年3月2日 (三) 12:24 (UTC)
- 当局每日记者会有说明--KingGiang(留言) 2022年3月3日 (四) 08:01 (UTC)
- 经查证,本条目关于"确诊"的个案数字,确实存在误导,需要立即更正。
- 似乎香港的所有主流媒体,都把香港的所有"确诊","无症状感染","状况待定","核酸检测阳性"及"快速抗原测试阳性"的个案数字相加,以其总和一律当作"确诊"的个案数字报导,这对公众是非常严重的误导。
- 然而同时,香港的所有主流媒体,报导内地"确诊"的个案数字的时候,就正确地把"确诊","无症状感染"的个案数字分开报导,而且通常只报导"本土"的数字,其报导手法与报导香港疫情时大不相同。
- 以下是可靠的资料来源(截至2022-03-20 00:00 UTC+8的数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闻动态(最后有提到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中通报的"确诊"病例总数)(每日发布)
- http://www.nhc.gov.cn/yjb/s7860/202203/e794f9d15c7649bdb22290a72f854bfb.shtml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新闻公报(每日发布)
- 中文版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3/20/P2022032000586.htm
- 英文版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3/20/P2022032000585.htm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方面的新闻公报,明确地把"确诊","无症状感染","状况待定","核酸检测阳性"及"快速抗原测试阳性"的个案数字分开列出,以示为不同的个案类型,并不能一律视作"确诊"。
- 中文版/英文版的公报,均已提及香港每日"确诊"和累计"确诊"的个案数字,可用作更新维基百科的资料来源!
- 维基百科及主流媒体的相关错误,已经存在2年了,直至最近才有开始有人发现。
- 绝大部分香港人,把维基百科及主流媒体所报导的香港与内地"确诊"的个案数字,直接比较,从而造成政治,商业,社会上的各种误判及政策错误。
- 我认为,上面提到的两个的资料来源已经足够可靠,可以立即开始启动更正的流程。
- 已经错了2年,是时候更正了,这次应该是自本条目建立以来,最重要的更正!--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3月20日 (日) 21:40 (UTC)
- 其实呢一刻系唔系口误,我真系答你唔到。但是论经历我地普通市民比不上佢地“专家”。但是既然如此我地应该要根据当地卫生署所公布出来嘅数字在这里更改。我希望你能服从卫生防护中心所做的决定,他们话咩就系咩。因为他们也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引工作。希望你不要再根据你在维基百科上查所谓的“子集”去定义确诊和”阳性个案”,应该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网站或者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去进行数据更改。--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02:55 (UTC)
- 卫生防护中心网站都系用这个数,"本港累计确诊个案297 713宗"(再加上当天的524宗确诊就是总数)。
- 我都系参考佢地。
- https://www.chp.gov.hk/tc/media/116/index.html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4/01/P2022040100676.htm --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11:49 (UTC)
- 你问得非常好,‘然而同时,香港的所有主流媒体,报导内地"确诊"的个案数字的时候,就正确地把"确诊","无症状感染"的个案数字分开报导,而且通常只报导"本土"的数字,其报导手法与报导香港疫情时大不相同。’这是正常的,因为内地就是这样做,所以主流媒体都是这样报导。你看来是第一次才发现。而且你错了,现时主流媒体都会报导内地今日新增….本土和…无症状感染--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03:00 (UTC)
- 卫生防护中心网站都系用这个数,"本港累计确诊个案297 713宗"(再加上当天的524宗确诊就是总数)。
- 我都系参考佢地。
- https://www.chp.gov.hk/tc/media/116/index.html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4/01/P2022040100676.htm --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11:54 (UTC)
- 其实呢一刻系唔系口误,我真系答你唔到。但是论经历我地普通市民比不上佢地“专家”。但是既然如此我地应该要根据当地卫生署所公布出来嘅数字在这里更改。我希望你能服从卫生防护中心所做的决定,他们话咩就系咩。因为他们也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引工作。希望你不要再根据你在维基百科上查所谓的“子集”去定义确诊和”阳性个案”,应该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网站或者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去进行数据更改。--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02:55 (UTC)
- 全球似乎只有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会不明所以地分开计算确诊及无症状感染数字。强行按照这些准则编辑维基百科恐怕有地域(政府)中心之嫌,亦无助读者比较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感染人数的差异。--PastorPsy326(留言) 2022年3月28日 (一) 05:57 (UTC)
- 把原本的"确诊个案"改成"检测阳性个案",也有地域中心之嫌。
- 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关于本次疫情的维基百科页面,也是以当地卫生部门公布的"确诊个案(Confirmed cases)"数字首先列出,部分国家/地区或有列出其他类别个案,但皆置于此数字之后。
- 关于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政府,基于什么理由,分开计算确诊及无症状感染数字,并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可供查证的原则。
- 由当地的卫生部门公布的"确诊个案",属于"可供查证",应优先采用。
- 我同意加入注释,但应该是对"确诊个案"数字的注释。如下:
- 截至2022年3月28日,香港政府公布的确诊个案累计有284,683宗(注释"香港政府没有将无症状感染个案及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列为确诊个案。")
- 因为即使是"确诊个案"数字有争议,但最少是"可供查证",而且是当地的卫生部门公布的。在关于本次疫情的维基百科页面,应该优先采用。--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3月28日 (一) 19:32 (UTC)
- @KingGiang "2019冠状病毒病专题网站"写的"确诊"数字!
-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chi/index.html
- —>是"286,313"(2020-03-31 UTC+8)
- 这个数字,是由香港政府新闻公报内的"本港累计确诊个案"数字,加上当天的"确诊"的数字得出的。
- 另外,上面有人提到的"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最新情况"网站
- https://chp-dashboard.geodata.gov.hk/covid-19/zh.html
- 其实是"2019冠状病毒病专题网站"的子页面,于其网站主页之内,于网站主页可见,并有提供连结。--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3月31日 (四) 16:13 (UTC)
- @KingGiang 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收到的香港地区通报累计确诊病例,显然不是你的那个数字(过100万那个)
- http://www.nhc.gov.cn/yjb/s7860/202204/703f8b1db5e24d5984d89b9b1a2a7d20.shtml
- 过100万那个,是"阳性检测个案的"总数(包括"状况待定"的个案),并不是"确诊"数。--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01:36 (UTC)
@Cake 0405:新闻稿都晚上九点才出来,请问你现在改的数据是从哪里看的?而且确诊数官方目前是635,675,你写的是761,550,差了12万多--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彼格布鲁(讨论|贡献)于2022年3月15日 (二) 08:58加入。
- @彼格布魯:数据包括经快速测试阳性而有呈报的个案。--A1Cafel(留言) 2022年3月15日 (二) 09:04 (UTC)
@ 10bu62PpX8kXvox0enKLXo 若没有将快速测试阳性视为确诊个案,为何每天卫生署4.30疫情记者会也要报埋快速测试有效呈报个案?例如昨天新增6646宗确诊个案,其中快速测试阳性个案就有3787宗。 我是根据每日卫生署记者会所公布的数据而进行数字。早前政府已公布会将快速测试呈阳性的个案视为确诊个案 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02:37 (UTC)
- @KingGiang 你问得非常好!
- 1)"疫情记者会"(如果他说的是"确诊",而不是"阳性个案"),这是一个"确诊"资料来源。
- 而"2019冠状病毒病专题网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新闻公报",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收到的香港地区通报累计确诊病例",这是三个"确诊"资料来源。
- 客观来说,后者有三个的文字资料来源,而且资料来源足够可靠,应优先采用。
- 2)关于"早前政府已公布会将"快速测试呈阳性"的个案视为"确诊"个案 ",根据上面提到后者的资料来源,政府事实上从来没有这样做。
- 根据香港政府的政策,"快速抗原测试呈阳性"个案,要再经过"核酸检测呈阳性",再加上"有症状",才会被视为"确诊"个案
- 上面两个数据卫突的主因,是原于"口误",疫情记者会的发言人把"阳性个案",当作"确诊个案"说出来了。
- 即是"疫情记者会出现了与所有主流媒体,同样的严重错误。"
- 若不是有人(包括我)去查证资料来源,相信大部分人仍蒙在鼓里,
- 维基百科十分重视资料来源,有可靠资料来源的内容即可成立,而且维基百科观看人数多,影响面大,所以我选择在这里公布真相!
- 我上面提到的,只是"口误"的情况。若不是"口误",而是"有意为之",则就更严重了。--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12:58 (UTC)
- 1.你指”确诊“同“阳性个案”是两回事,那你可以说明这两种有何分别吗?让大家认识一下。原来这两个是有分别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引确诊个案是如你核酸检测即PCR呈阳性反应,表示你确诊感染COVID-19。)
- 2.根据香港政府的政策,香港政府于2.26发出的新闻稿表示:政府昨日(二月二十五日)公布,由于现时社区传播风险较高,快速抗原测试套装的阳性结果相对可靠。市民不论是使用政府派发或自行购买的快速抗原测试套装,当自行检测后得出阳性结果,均应视为阳性个案,并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尽量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包括:留在家中不应外出;如家居环境许可,应留在自己的房间,并关上房门,其他人不应进入;如必须离开房间时,须正确佩戴紧贴面部的外科口罩等。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2/26/P2022022600747.htm。你所指的政策是早前疫情爆發前的政策。--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15:05 (UTC)
- @KingGiang”确诊个案“和“阳性个案”是两回事不只是我说的,连政府自己都是这样认为的。
- "确诊个案"是"阳性检测个案"的子集,关于什么是子集,可参考以下页面: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AD%90%E9%9B%86
- 连政府自己都是这样认为的。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4/01/P2022040100676.htm
- "...过去24小时新增2 743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2(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阳性个案(524宗确诊、987宗无症状感染及1 232宗状况待定个案)。此外,中心接获3 080宗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2 129宗有病征及951宗无症状感染)呈报。..."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16:08 (UTC)
@10bu62PpX8kXvox0enKLXo 若照你这个说法,我认为现在这个页面仍要修改。应该新增三个数字包括无症状感染、核酸检测阳性和快速测试呈阳性。 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02:45 (UTC)
- 我同意,但另外有人,在我说了相关问题之后数天,已经做了差不多的事情,在摘要新增了"现存个案"一栏,把至今本港累计的"核酸阳性检测个案"和"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的总和填上了!
- 我觉得再在注释上加上数字是两者的总和即可。
- 关于"至今本港累计的无症状感染个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新闻公报",只提及了"由一月一日起计的无症状感染个案",没有"至今本港累计的无症状感染个案"的直接来源,暂不应写在维基百科上。--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13:18 (UTC)
无症状感染的意思是你感染时没有症状,但事实上你检测出来的结果是呈阳性,代表你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是你是没有症状,因此才称无症状感染。其实也是属确诊个案。我认为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引和当地卫生署所公布的数据而修改维基百科上的数字,而不是单靠自己的一面之词就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收到的香港地区通报累计确诊病例””,他们只计算确诊病例,并不包含快速抗原检测和无症状感染。其实我一直都留意香港疫情的情况及政府的做法政策,根据他们所公布的数据才进行修改 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15:26 (UTC)
- @KingGiang"确诊个案“和“阳性个案”是两回事,不是我的一面之词.
- "确诊个案"是"阳性个案"的子集。关于什么是子集,可参考以下页面: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AD%90%E9%9B%86
- 连政府自己都是这样认为的。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4/01/P2022040100676.htm
- "...过去24小时新增2 743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2(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阳性个案(524宗确诊、987宗无症状感染及1 232宗状况待定个案)。此外,中心接获3 080宗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2 129宗有病征及951宗无症状感染)呈报。..."--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16:25 (UTC)
- 1.哇!你将"确诊个案"和"阳性个案"当做子集,真是厉害!我不妨提醒你,这里是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维基百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确诊个案指核酸检测阳性代表你确诊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我强烈建议你应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引和当地卫生署的网站,而不是自己维基百科。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37834/WHO-2019-nCoV-Surveillance_Case_Definition-2020.2-chi.pdf
- 2.你自己也举例“...过去24小时新增2 743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2(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阳性个案(524宗确诊、987宗无症状感染及1 232宗状况待定个案)。此外,中心接获3 080宗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2 129宗有病征及951宗无症状感染)呈报。”核酸检测阳性个案包含524宗确诊、987宗无症状感染及1 232宗状况待定个案意思是阳性个案代表是确诊个案。如果不当确诊个案,为何会有案号。
- 我不明白你不是香港人,但却在香港疫情这里,根据自己所查到的资料而去更改。我作为香港人,什么是确诊个案,我比你更清楚。--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02:08 (UTC)
- 核酸检测阳性个案"包含"(524宗确诊、987宗无症状感染及1 232宗状况待定)
- 我举子集这个例子,是因为上面的关系在数学上的关系的确是子集。
- 你可以把"核酸检测阳性个案"当作一个篮子。确诊/无症状感染/状况待定是放在这个篮子中的三种日东西。而确诊只是其中一种。所以核酸检测阳性个案,不代表一定就是确诊个案,还有可能是无症状感染及状况待定的个案。--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12:08 (UTC)
@10bu62PpX8kXvox0enKLXo 非常简单的问题,你是否同意香港现时有115万人确诊?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香港人,我以前也没见过你修改过这里的资料。 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15:30 (UTC)
- @KingGiang当然不同意,目前本港累计确诊个案有298,237宗,阳性检测个案有1,163,238宗
- https://chp-dashboard.geodata.gov.hk/covid-19/zh.html
- "确诊个案"是"阳性检测个案"的子集。关于什么是子集,可参考以下页面: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AD%90%E9%9B%86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16:12 (UTC)
- @KingGiang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4/01/P2022040100675.htm
- "...As at yesterday (March 31), the total number of confirmed cases was 297 713..."
- 维基百科很重视来源可供查证,如果当地的卫生部门公布明确指出了"...As at yesterday (March 31), the total number of <<confirmed cases>> was 297 713...",那即使是到了维基百科上层的仲裁,也会依照这个来源。--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1日 (五) 16:25 (UTC)
- 你可以将你这个回答放上任何一个媒体粉丝专页留言度,我敢保证看到你留言既每一个香港人都会反驳你--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02:11 (UTC)
@10bu62PpX8kXvox0enKLXo 我非常明白你的想法,你是想希望能够让公众能够看见这些数据反映出香港的最新疫情,但我们还是一切以卫生防护中心每日4.30疫情记者会为准,他们所公布的数字是准确的。他们之所以在新闻稿上分别分确诊、无症状感染及状况待定个案是希望能香港市民能够清楚每个患者他们感染的状况。但实际他们口讲公布的数字都是合并一起的,意义都是一样,都是代表他们的确是一个确诊个案。 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05:05 (UTC)
- 合并一起的数字是叫"阳性个案",不是"确诊个案"。真正的"确诊个案"数字,他们从来都没有在疫情记者会提过,但它是确实存在的。
- 香港已经把这个数字,每天通报给国家卫健委了!
- http://www.nhc.gov.cn/yjb/s7860/202204/fbfcdb49a6784a97849d71fe8ce222a6.shtml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4/01/P2022040100676.htm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4/01/P2022040100675.htm
- https://chp-dashboard.geodata.gov.hk/covid-19/zh.html
- 不如这样吧,我们始终要找到一个共识,
- "确诊个案(confirmed cases)"已经有三个资料来源,特别是这句"...As at yesterday (March 31), the total number of confirmed cases was 297 713..."+"524 confirmed",别人立即可以查证已经足够了
- 再加上现在已经有其他人把"现存个案"(即所有阳性个案)加入了条目摘要,把所有阳性个案的数字都列出了,一清二楚。--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12:42 (UTC)
自从你更正之后成件事变成复杂化。一直以来的流程都是正确的,被你更正到不知什么样。你有点小题大作。我觉得退回返去原本嘅模样,原本嘅咪几好啰。香港确实有115万人确诊。连卫生防护中心都话第五波疫情至今共115万人确诊。不是我吹的。 KingGiang(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15:52 (UTC)
- 自从我更正之后,成件事变成正确化。一直以来的数字都是错误的,我是更正一直以来的错误,没有小题大作。
- 退回返去原本嘅模样,就是退回错误(没有来源)的版本
- 香港没有115万人确诊,是304,897人确诊。
- 1,167,713是"至今本港累计核酸检测阳性个案和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的总和"
- 卫生防护中心都话本港累计确诊个案304,563宗+334宗(今日)=304,897人确诊,你自己睇,不是我吹的。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4/02/P2022040200640.htm
- https://chp-dashboard.geodata.gov.hk/covid-19/zh.html --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16:06 (UTC)
- 还有,我特意重听了一下2022-04-02的疫情记者会,张竹君在刚开始时说"累积->个案<-由第五波开始有115万多宗"
- 她所指的"个案",对照一下她接下来说的数字,明显是指"所有阳性检测个案",不是特指确诊个案!
- 真正的确诊数字,只出现在我提到的来源上!
- 疫情记者会隐瞒了"本港累计确诊个案304 563宗"(见下面连结),这段资讯。
- https://chp-dashboard.geodata.gov.hk/covid-19/zh.html
-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4/02c.htm
- http://www.nhc.gov.cn/yjb/s7860/202204/fbfcdb49a6784a97849d71fe8ce222a6.shtml--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17:19 (UTC)
- 到这里化解分歧,寻找同识!
-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关于"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条目中,确诊个案数字的议题。--10bu62PpX8kXvox0enKLXo(留言) 2022年4月2日 (六) 19:44 (UTC)
-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