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文字格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MOS:I

本页面是Wikipedia:格式手册的子页面,指导“何时”使用各种格式技术,如粗体斜体下划线。要了解“如何”做到这一点,请参阅Help:编辑页面 § 字体样式

粗体

粗体用于将条目的中文名称与普通文字区别开来。粗体通常用在一个条目的第一段,并用合适的名称和常用术语作为条目的题目,包括任何同义词和简称。仅当该术语首次出现时才这么做。举例来说,您应该避免既在领头的章节,又在领头图片的说明文字中对同一术语使用粗体。

  •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如果条目的主题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名称,而仅仅是描述性的,那么标题不必出现在第一句中。如果它出现了,也不需要加粗。

维基百科会自动将章节标题和表格标题以粗体显示。人为加粗的标题,会显得特别加粗,虽然可以这么做,但并不合适。

对条目正文中的重点,请别使用粗体。在条目的其余部分,只有以下少数特殊用途才使用粗体:

  • 定义列表的“术语”部分;
  • 在一些书目格式中,期刊文章的卷册编号。

外文粗体

如果一个外文出现在“条目定义句”中,并且符合以下至少任何一种情形:

  1. 是中文维基百科中所属条目的名称;
  2. 在中文环境中属于非人名的常用简称/缩略写法;
  3. 无对应的中文名称,且于中文环境中是最为常用的人物别名;

则该名称可根据Wikipedia:格式手册 § 条目定义句规定予以加粗,否则该外文不应加粗。外文全称的缩略写法字母不应单独加粗。

将非拉丁字母如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加粗,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应当避免这么做。

斜体

主要用途

下列情形中的标题使用斜体字。

  • 生物的拉丁文属名、种加词、亚种名、变种名、变型名。
  • 外文作品名(在该外文习惯以斜体标示该类作品的情况下方得为之)。

公式中的变量符号

变量符号通常使用斜体(E=mc2)。例外的情况包括粗体,或者字母上方带有一个箭头用于表示向量

有些符号总是不用斜体,包括:

不要用斜体来作强调

中文读写并不适合斜体。虽然技术上可做到,但并不适合阅读,也无此体例。

Wiki标记语言中两个单引号('')会被解析为HTML<i>标签,一般的浏览器会按照默认CSS规则把<i>渲染成斜体。本文只是反对使用斜体中文,并不代表不能修改CSS将被<i>标签包围的中文渲染成其他非斜体的样式[1],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

罗马化转写不用斜体

对于不使用罗马字母作为文字的语言,它们的罗马化转写不使用斜体。

避免过度强调

关于使用不同的样式手段来表达重点,这里有一些推荐的指引。 避免各种各样的过度强调,那样会分散写作的注意力。

  • 叹号(!)通常应当仅用在直接引文中。详见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 § 叹号
  • 加粗字体有其特定用途(参见上方的§ 粗体)。
  • “引号”用于强调单个词语或短语。或表示含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作者可能并不同意引文的字面意思(例如,大“善”人)。引号表明您使用的是与原始材料中一致的文字。例如:在他的墓碑上刻有名字“张三”,而不是他生前所用的拼写。详见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 § 引号
  • 双重重点,例如
    • 引用标记中的粗体文字”或者
    • 粗体文字带上惊叹号!,无此必要。

下划线

在英文中,文字加下划线用于打字或手写等无法变换字体的场合表示斜体样式。在中文中下画线与专名号相同,过去常用于人名等。在浏览器默认设置上,给文字加下划线可能与网页中的超链接相混淆,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用下划线。参见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 § 专名号

颜色及内联图像

在条目正文及表格之中,禁止手动或使用模板将文字染成某种特殊的颜色,可以接受的情况仅限于信息框中。这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服务器负担以及方便后来编辑者的维护,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色盲、色弱或使用黑白版本的读者阅读文字。[3]

只有在背景颜色可帮助阐释条目内容,且没有其他更佳的表达方式时,才可对表格或其他的内文元素加入背景颜色。为了照顾视障或色觉障碍读者的需要,请避免单独地使用背景颜色来表达某一含义,而应适当地同时以文字方式表述。为了保障条目的可读性,请避免使用饱和度过高,或与文字对比度不足的颜色作为表格的背景色。禁止使用CSS代码对表格背景加入花俏的样式(如渐层色等)。

类似地,条目正文中,禁止使用内联图像(例如在文字中出现这样的图像),但若在表格及信息框中使用则是可以接受的。

参见

注释

  1. ^ 呈现与内容分离中HTML上的应用看,强调显然应该专用于<em>强调标签;然而MediaWiki的斜体语法生成的是<i>,也即普通“斜体”含义的标签,一般不应挪作他用。英文维基百科在这个问题上推荐对于强调文字的斜体使用前述的<em>(见en:MOS:EMPHASIS),其余使用一般语法。
  2. ^ 注意,CSS选择器的:lang()属性选择依赖于编者另行声明。参见{{zh-em}}。
  3. ^ 参见WikiProject:铁道/移除着色文字模板